【推荐】耳尖放血配合揿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48
中医专家:耳尖刺血可降压中医专家:耳尖刺血可降压五岳盟主/收藏人的耳朵上有100多个穴位,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耳穴治疗。
耳尖穴更是经外奇穴,有退热消炎、止痛及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
卷耳取尖上即是。
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
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
其中针刺耳尖降压就因疗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疗效确切而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推荐。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占人口数的11.88%,而因肝阳上亢证所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87.33%。
耳尖放血法,就是专门针对肝阳上亢证引发的高血压病。
这类病人眩晕、头痛、面部发红,就是因为热没地方发散,放血可以去热。
研究发现,耳尖放血与治疗高血压用药“络活喜”降血压的疗效差不多,但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上,耳尖放血比西药好。
耳尖穴位于耳廓的最上端,就是将外耳廓纵向对折,最高处即为耳尖穴。
这是治疗高血压的放血穴位。
耳尖刺血的降压作用是自动而智能的,当血压降到基准水平时,降压的调节作用会自动停止。
操作之前,先把外耳廓搓热,然后捏住耳尖穴,使局部充血,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点刺,出血2滴~3滴即可,然后用干棉球压住止血。
降压一般一天刺1次就可以,在血压较高需要控制时,刺一侧耳尖即可。
如果是规律性的血压升高,则可以在血压升高之前半小时至1小时刺血,有预防性的控制作用。
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
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治疗急性结膜炎(红眼病):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发表者:赵东奇10510人已访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一、技术适应症年龄在18~70岁之间,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
尤其适用于眩晕,头痛,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方法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愿意接受,易于推广使用。
三、治疗方法1.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2.操作方法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2mm,随即出针。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技术一、技术适应症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外侧区域胀痛或掣痛,但以肱骨外上髁为中心,触之有锐痛或钝痛剧烈,拒按,前臂内外旋转均困难,持物乏力(疼痛),影响患臂功能。
脉象多弦或弦紧,舌苔薄白或舌边有瘀点或紫暗色。
患处局部有时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结节状或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二、技术特色本技术具有针具特殊、手法新颖、见效迅速、疗效显著、适用病种多、范围广、使用简便、安全稳妥等特点。
三、治疗方法1.器具钩针:特制。
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特制。
2.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患臂90度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做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示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
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耳尖放血降血压程凯我们每个人的耳朵上有100多个穴位,在中医看来,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耳穴治疗。
其中针刺耳尖降压就因疗法简便易行、成本低、疗效确切而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推荐。
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占人口数的11.88%,而因肝阳上亢证所引起的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87.33%。
这些患者最典型的症状是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即面部烘热)、烦躁易怒。
耳尖放血法,就是专门针对肝阳上亢证引发的高血压病。
耳尖穴位于耳廓的最上端,简单来说,将外耳廓纵向对折,最高处即为耳尖穴。
这是治疗高血压的放血穴位。
高血压病人眩晕、头痛、面部发红,就是因为热没地方发散,放血可以去热。
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耳尖放血和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常见医药)降血压的疗效差不多,但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上,耳尖放血比西药好。
耳尖刺血的降压作用是自动而智能的,当血压降到基准水平时(注意这个基准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每个人的基准水平是不同的,而且是随着身体状态和环境变化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是由身体智能控制这一水平的),降压的调节作用会自动停止。
第一次操作之前,最好先到医院里请医生指导一下,帮忙找准穴位。
自己在家操作之前,先把外耳廓搓热,然后捏住耳尖穴,使局部充血,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迅速点刺,用酒精棉球不断擦拭局部的出血,一般出血2滴~3滴即可,用干棉球压住10秒钟止血即可。
降压的话,一般一天刺1次就可以了,在血压较高需要控制时刺一侧耳尖即可。
如果是规律性的血压升高,则可以在血压升高之前半小时至1小时刺血,有预防性的控制作用。
另外耳尖刺血不但可以降压,还有退热作用。
其实,很多外科医生都知道这个方法,许多患者在手术之后会出现术后发热的情况,一般不超过38℃,在排除感染、输血反应、输液反应等常见原因后,把这种不明原因的发热,称为手术后非感染性持续发热,这时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就会在患者耳尖刺血,很快退热。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一、概述耳尖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认为可以调节身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因此深受广大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二、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原理高血压是由于体内气血失衡,导致肝阳上亢,血管紧张度增加,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
耳尖放血可以有效地泄肝降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耳尖是耳朵上的一处穴位,通过针刺或放血的方式可以刺激穴位,达到泄肝降压的效果。
三、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操作方法1、定位耳尖穴:患者采取坐位或站位,用手指从耳廓前部向后摸,当摸到一处明显的凹陷处时,即为耳尖穴。
2、消毒:用酒精棉球对耳尖穴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3、针刺:取一根一次性采血针或针灸针,快速刺入耳尖穴,深度约为1-2毫米。
然后旋转针身,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放血:用棉球轻轻擦拭针刺部位,使血液自然流出。
一般每次放血5-10滴,可缓解症状。
5、压迫止血:用棉球压迫针刺部位,防止出血过多。
6、操作完毕:将使用过的针具及棉球等废弃物放入医疗垃圾桶中。
四、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紧张情绪。
2、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3、操作后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
4、若患者有出血倾向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应禁止使用此疗法。
5、耳尖放血疗法虽可缓解高血压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高血压。
患者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
6、若在使用此疗法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建议。
五、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优势1、安全可靠: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中医疗法,无副作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操作简便:该疗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在家中或医院进行。
3、疗效显著:许多患者在接受耳尖放血治疗后,可明显缓解高血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经济实惠:相较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耳尖放血疗法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的临床观察》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的临床效果。
通过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得出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具有显著疗效的结论,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引言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与痰湿内阻型高血压密切相关。
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
耳穴揿针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在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的临床效果。
二、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患者共计XX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例。
实验组采用耳穴揿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2. 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耳穴揿针治疗,每周治疗XX次,共治疗XX周。
对照组患者口服降压药物,按照医嘱服药。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等。
三、结果1. 血压变化实验组患者在经过耳穴揿针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治疗后XX周,实验组患者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 症状改善情况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头晕、胸闷、乏力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3. 患者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尤其在精神状况、睡眠质量、活动能力等方面改善显著。
四、讨论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的临床观察表明,该方法在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耳穴揿针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机体气血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病的目的。
在痰湿内阻型高血压患者中,耳穴揿针能够有效地改善痰湿内阻的病理状态,从而降低血压、缓解症状。
此外,耳穴揿针治疗过程中无创、无痛、无副作用,更易被患者接受。
五、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患者的临床观察,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耳穴揿针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内阻型)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3]Z U N D E LS,S Z A V A Y P,H A C K E R HW,e t a l.A d o l e s c e n tv a r iGc o c e l e:e f f i c a c y o fi n d i c a t i o nGt oGt r e a t p r o t o c o la n d p r o p o s a lo fag r a d i n g s y s t e mf o r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h y d r o c e l e s[J].JP e d i a t rU r o l,2018,14(2):152.[14]胡岩,靳红霞,齐灿,等.腹腔镜下保留精索淋巴管技术治疗青少年精索静脉曲张[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8,18(10):899G901.[15]B E D I RF,K E S K I NE,K A R A B A K A N M.E v a l u a t i o no f t e s t i c u l a r c a t c hGu pg r o w t h i na d o l e s c e n tm i c r o s u r g i c a l v a r i c o c e l e c t o m y[J].T u r k JU r o l,2017,43(2):135G140.[16]A T A S S IO,K A S SE J,S T E I N E R T B W.T e s t i c u l a r g r o w t ha f t e r s u c c e s s f u l v a r i c o c e l ec o r r e c t i o n i na d o l e s c e n t s:c o m p a r i s o no f a rGt e r y s p a r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w i t ht h eP a l o m o p r o c e d u r e[J].J U r o l,1995,153(2):482G483.(收稿日期:2019G04G02㊀修回日期:2019G05G15)临床研究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应用研究∗陈珊珊(安阳市中医院中西医结合高血压诊疗中心,河南455000)㊀㊀[摘㊀要]㊀目的㊀观察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高血压亚急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㊀回顾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该院符合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并采用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方法治疗的患者37例,分别观察治疗前5m i n及治疗后10㊁30㊁60m i n时的血压和临床症状.结果㊀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方法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在治疗后30m i n出现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60m i n时血压仍保持稳定.降压总有效率达81.08%;症状改善总有效率62.16%.结论㊀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对高血压亚急症即时降压效果明确,值得进一步研究.[关键词]㊀高血压亚急症;㊀耳尖;㊀放血;㊀针刺D O I:10.3969/j.i s s n.1009G5519.2019.13.033中图法分类号:R457.3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13G2026G03文献标识码:B㊀㊀高血压亚急症属于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在有或无明显诱因情况下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 m H g(1m m H g=0.133k P a),可伴头痛㊁胸闷㊁鼻出血或烦躁不安等症状,但不伴心㊁脑㊁肾等重要靶器官的进行性损害[1].处理原则为:在24~48h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 m H g.一般推荐通过缓和手段控制血压,避免血压短时间内过度下降造成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1].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重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刺络放血㊁针刺㊁艾灸㊁推拿等多种形式,具有简㊁便㊁廉㊁验的特点,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本科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外治手段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临床采用外治法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的37例病例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资料1.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本院的37例患者,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31~72岁,平均(48.40ʃ12.01)岁;病程最短1d,最长30年,平均病程(8.71ʃ7.00)年.1.1.2㊀诊断标准㊀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1]高血压亚急症诊断标准,血压显著升高(一般超过180/120m m H g),不伴靶器官损害.患者出现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㊁胸闷㊁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1.1.3㊀纳入及排除标准㊀纳入标准:符合高血压亚急症的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自愿接受刺络放血及针刺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严重肝肾功损害者,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患者,有严重心㊁脑㊁血管疾病并发症者,施术部位及附近皮肤有感染者,有针刺㊁放血禁忌证者.1.2㊀方法1.2.1㊀治疗方法㊀所有患者均采用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1)耳尖放血:①取穴,患者正坐位或仰卧位,耳尖穴(双侧):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②取酒精棉球彻底消毒患者耳尖穴及施术者双手,施术者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穴,轻轻挤压穴位周围皮肤,以放血5~8滴为度,然后用消毒棉球轻压穴位至出血停止. (2)穴位针刺:①取穴,患者取仰卧位,曲池穴(双侧):在肘横纹外侧端,嘱患者屈肘,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太冲穴(双侧):位于足背侧,第一㊁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合谷穴(双侧):在手背,第一㊁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②取酒精棉球,彻底消毒患者曲池穴㊁太冲穴㊁合谷穴及施术者双手,施术者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拇指㊁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抵住穴旁皮肤,单手进针,直刺1寸.③行提插泻法,施∗基金项目:河南省安阳市科技局2018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安科 2018 66GN O.62).术者右手拇指㊁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抵住针体下段,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3~5分,频率60~90次/分.1.2.2㊀观察指标㊀(1)观察并记录高血压患者治疗前5m i n及治疗后60m i n后头痛㊁头晕㊁眼花㊁胸闷㊁耳鸣㊁心悸和烦躁不安等症状.(2)采用欧姆龙医用电子血压计H E MG907测量并记录患者治疗前5m i n 及治疗后10㊁30㊁60m i n时的血压.(3)对治疗后的降压疗效和症状疗效进行评定.1.2.3㊀降压疗效评定标准㊀参考«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评定治疗效果.显效:舒张压下降大于或等于10m m H 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 m H g及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10m m H 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20m m H g;或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 m H g.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降压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1.2.4㊀症状疗效评定标准㊀参考«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对头痛㊁头晕㊁眼花㊁胸闷㊁耳鸣㊁心悸和烦躁不安等症状进行评定.(1)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2)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3)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明显改变.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1.3㊀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 P S 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血压比较㊀治疗后30m i n 出现明显降压效果,治疗后60m i n血压仍保持稳定,见表1.表1㊀㊀治疗前后各时间点血压比较(xʃs,m m H g)时间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前5m i n192.46ʃ10.92115.65ʃ14.93治疗后10m i n188.73ʃ9.39a110.84ʃ12.72a 治疗后30m i n173.11ʃ8.16a104.49ʃ11.57a 治疗后60m i n172.38ʃ7.09a b102.24ʃ9.81a c ㊀㊀注:与治疗后10m i n同指标比较,a P<0.05;与治疗后30m i n同指标比较,b P>0.05,c P<0.052.2㊀降压疗效㊀治疗后60m i n,降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1.08%(30/37).2.3㊀症状疗效㊀治疗后60m i n,症状治疗显效3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症状改善总有效率达62.16%(23/37).2.4㊀安全性观察㊀治疗观察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3㊀讨㊀㊀论㊀㊀高血压亚急症是由于患者在某种诱因作用下,交感神经张力亢进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局部或全身小动脉发生强烈痉挛,神经反射异常,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等引起周围血管阻力明显上升,进而导致血压急剧升高,但不伴急性靶器官损害[4].患者可出现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㊁胸闷㊁鼻出血㊁烦躁不安等,多数存在服药顺从性差或治疗不足[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对于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建议指出:在24~48h将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 m H g.没有证据说明紧急降压治疗可以改善预后.可通过口服降压药控制.初始治疗可以在门诊或急诊室,用药后观察5~6h.2~3d后门诊调整口服药物剂量,此后可应用长效制剂控制至最终的目标血压水平[6].临床一般采用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但同时要考虑药物禁忌㊁不良反应㊁降压过度及药物过敏等情况.祖国传统医学底蕴深厚㊁源远流长,其中中医药外治法在相应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血压的治疗方面,针灸㊁推拿㊁气功㊁导引等手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可归属于中医眩晕的范畴,病机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㊁瘀血阻络为标.有学者应用关联规则探索现代文献研究中高血压证型㊁病机的特征,通过检索大量相关文献,得出结论:高血压以肝肾阴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为标,以风阳内动为相[7].本科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观察发现运用中医外治法 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手法可以通过平肝潜阳㊁疏通经络㊁调和气血㊁降逆解郁的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可以作为高血压亚急症即刻降压治疗的重要补充手段,具有起效迅速,操作安全,无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症状的特点.耳尖放血具有平肝潜阳㊁清脑明目㊁镇痛降压等作用.耳尖位于耳轮的顶端,为周身气血经络汇聚之所.«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篇说: 十二经脉㊁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精,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记载: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均能说明耳与全身经络气血均有密切关系.耳尖穴具有清热熄风㊁解痉止痛㊁平肝名目的作用.«黄帝内经»已有耳尖放血理论的论述,«灵枢 厥病»记载: 厥头痛,头痛甚,耳前后脉涌有热,泻出其血,后取足少阳. 刺血疗法通过疏通经络㊁调和气血㊁平衡阴阳而达到降压及改善症状的目的.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耳尖放血法可以通过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而调节血管舒张,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8],这可能是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机制之一.另有大量文献报道,耳尖放血可以降低血压,且作用迅速,无不良反应,特别是对患者的即时降压作用明确[9G12].针刺曲池㊁合谷㊁太冲具有疏经通络㊁调和气血㊁除痹止痛的作用.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脉气流注此穴时,似水注入池中.«难经 六十八难»载有合主逆气而泄 .取此穴可滋肝肾之阴,使气血下降,平上逆之阳.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因此针刺曲池㊁合谷可使上逆之气火下降,使气血平衡,血压从而下降.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㊁原穴,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而向上冲行,是经气渐盛㊁由此注彼的部位.«素问 阴阳离合论»记载 肾脉与冲脉合而盛火,故名太冲 .具平肝潜阳㊁行气解郁之功,是治疗高血压的要穴.现代研究表明,针刺双侧合谷㊁太冲穴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促使内皮素/一氧化氮逐步恢复应有的平衡与协调,整体效应明显[13].另有大量文献报道,针刺合谷㊁太冲㊁曲池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14G16].综上所述,耳尖放血联合穴位针刺治疗高血压亚急症即时降压效果明确,并可以改善相关症状.但目前观察例数少㊁时间短,尚不能排除部分发作性高血压患者在短时间内血压的自行回落,或精神紧张等因素导致的血压短暂性升高,可以进一步探讨及延长观察时间,以全面了解该方法的降压机制及疗效.参考文献[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C 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G93.[2]«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摘编之一)[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2):118G119.[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G77.[4]鲁端.高血压急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浙江医学,2003,25(4):3G5.[5]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高血压联盟,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中国急诊高血压诊疗专家共识2017[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5):421G433.[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25G26.[7]余国辉,平懋华,郭霞,等.中医外治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9):170G171.[8]陈华德,王翀敏,方针.耳尖放血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大鼠血清N O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4,22(5):817G819.[9]吴山永,李燕萍.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8):757G758.[10]徐曼,段培蓓.耳尖放血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短期疗效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7):117.[11]吴山永,何明,李秋菊.耳尖放血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亚急症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62.[12]邓志英.耳尖放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J].河南中医,2016,36(5):805G806.[13]吴清明,冯国湘,汤雪飞.针刺开 四关 加百会穴温针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E T和N O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1):54G56.[14]司艳艳.电针曲池㊁太冲穴治疗青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与机理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7G9.[15]张立娟,鲁颖,张倩,等.针刺太冲㊁曲池㊁凤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0):2173G2176.[16]张鹏.针刺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120例临床观察[J].山西中医,2014,30(10):32G33.(收稿日期:2019G01G18㊀修回日期:2019G03G30)临床研究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迪丽达尔 吾守尔,王㊀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㊀㊀[摘㊀要]㊀目的㊀对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注射液在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中的疗效,探讨依托咪酯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方法㊀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该院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的老年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托咪酯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A组采用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滴注持续麻醉,分别于麻醉前5m i n(T1)㊁插管后5m i n(T2)㊁手术结束时(T3)㊁术后24h(T4)㊁术后48h(T5)记录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抽血测定血浆皮质醇水平.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 S E)评价患者术前1d,术后1㊁3㊁5㊁7d的神经精神状况.结果㊀A组在T2㊁T3时血浆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1㊁3d MM S E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MM S 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㊀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降低了血浆皮质醇水平,且未增加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关键词]㊀依托咪酯;㊀认知功能;㊀结直肠癌;㊀皮质醇;㊀外科手术;㊀腹腔镜;㊀老年人D O I:10.3969/j.i s s n.1009G5519.2019.13.034中图法分类号:R735文章编号:1009G5519(2019)13G2028G03文献标识码:B㊀㊀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 O C D)是术后并发症之一,尤其常见于老年患者的心脏手术㊁腹部手术及骨科手术.产生P O C D的原因有很多,如麻醉深度㊁手术创伤后的机体应激反应等均有可能引起P O C D[1G2].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