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疼痛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34 M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动态留针,效应累积 将静态留针变为动态留针。传统针刺留针时间一般为30
min左右,并且需要保持特定姿势,尤其对于小儿等不配合患 者,静态留针较难为之。但是揿针则一般可固定于腧穴2-3 天时间。其间不受患者运动影响,其可以通过较长的刺激作 用时间,效应得到累积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内经》:“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 《针灸大成》:“病滞则久留针”。 《灵枢·经脉》亦云:“热则疾之,寒则留之”。
揿针应用范围
皮内针疗法常用于某些顽固性疾病以及一些经常发生 的疼痛性疾病,临床应用广泛,遍及内、妇、外、儿各科。
万方数据库: 截止到2017年 揿针(皮内针)在疼痛中的应用期刊文章2354篇,学
位论文970篇,会议论文229篇
颈椎病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 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 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 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 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主穴:颈百劳、外劳宫、列缺、压痛点 配穴:风池、后溪、肩中俞、肩外俞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 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 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 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 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5.针具特色 揿针是一种创新的针具,其突出特点就是针身较短,刺入深
度有限,但其针刺效应并未有降低。其次可以固定于身体特定 部位,并且患者可以自行摘除,节省就医时间和医疗空间。由 于其针刺深度有限,最大限度的避开了大的血管,神经等,所 以其安全性也是区别于普通毫针的特色
揿针机理
揿针源自于《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十二刺"的"浮刺“ 《灵枢·官针》中"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并 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 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 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不区分医学类别,包括中医,西医,苗医、蒙医、藏 医、壮医等全部纳入。 文献排除标准:运用皮内针疗法的实验研究、理论探讨、经验总结病例数≤1 例、综述;②使用自制皮内针、毫针皮下留针或非传统皮内 针的治疗方法;③各数据库中重复的文献、重复发表的以及 重复使用数据的文献
揿针(皮内针)又称“埋针”,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 发展。具体来说,它是将针具刺入皮内,固定后留置一定时间, 利用其持续刺激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法可以给穴位以持续刺激,解决惧针,减少反复针刺 的麻烦,病人还可以自己手压埋针以加强刺激。较之传统的毫 针刺法,皮内针在临床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揿针特点
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揿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
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不会伤及脏腑、神经干及大血 管,是针法中最安全之一。因皮内针针体短小,故少有痛感,而 且皮内针埋于皮内或皮下,能给特定腧穴以持久的刺激,晕针现 象也较传统针法更少发生,更不会出现传统针灸中断针、弯针及 滞针现象,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感。
对于一些慢性病症或者寒证,揿针通过长时间刺激产生 的累积效应可以起到治疗作用。并且根据“针刺手法量学” 的观点,提出针刺治疗两次施术间隔时间的最佳参数为3~6 小时。而皮内针则可持续刺激腧穴,蓄积有效作用时间从而 起到治疗作用。(郭义.《实验针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2008年)
3. 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揿针疗法是一种较为简便的针刺方法,只需严格按照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 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 的佐证。
Biblioteka Baidu
理论依据
揿针属于皮内针的一种,皮内针法由《灵枢·官针》篇中 所记载的“十二刺”中的“浮刺”针法发展而来。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 做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埋针法”
颗粒型(又称麦粒型)
操作规范,一般术者均可完成,其次是方便患者,不同于体 针需要长时间保持特定的留针姿势,揿针施术完成后患者即 可离去。这样不仅节约了患者就医时间,同时节省了医疗 空间,对缓解医疗资源紧缺状况大有裨益。
4.刺法安全,易于接受 揿针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针刺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揿针
规格:0.2mm×(0.6-1.5)mm;其直径和长度均比普通针灸针小, 刺入深度有限,极大的避免了一些针刺相关不良事件,其次, 揿针采用皮下浅刺,其针感较轻,对于一些害怕针刺的患者以 及儿童尤其适宜,易于接受
揿钉型(又称图钉型)
清铃揿针
文献搜索
时 期:从不限日期到2016年5月 数 据 库: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万方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
据库 搜索标准:“皮内针”“耳穴埋针”“揿针”为主题 词进行文献精确检索 数 量:523篇。 文献纳入标准:采用皮内针治疗疾病的临床研究文献(病例数≥1例);
创新型皮内针
汇报人:罗磊 针灸学博士 四川唯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
创新型皮内针 ——现代中医埋针治疗技术
理论依据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 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 床治疗等部分。
起源
山东省微山县两城出土。中层 是针灸图,一神医人面鸟身,手 执医针,正为病人选针刺治疗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 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 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 反映病症的作用。
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皮部抵御外邪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导致外邪侵入体内,而作为邪气入侵的途径,在皮部必然出 现相应的反映,这些反映通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它是进行 经络辩证的重要依据,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辨识皮部病 理变化的经络归属,从而确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