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统计作业-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摘要】: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关键词:城镇居民生活收入消费支出线性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背景: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始终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在经济生活中,关于收入与消费的探讨从未停止。亚当·斯密强调了消费的重要性,指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最终目的”。消费作为国家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都充分说明,收入是决定消费需求及其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保持消费增长是社会稳定、拉动经济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城镇居民消费问题,尤其是研究消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收入之间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意义:第一,通过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消费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了解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特征,帮助我们深刻认识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社会现状,重新审视过去的方针、政策,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第二,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结合,阐明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影响作用,为如何协调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如何调节收入分配以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提出了建议,寻求提高居民收入、保持消费增长、促进宏观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的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消费水平仍然不高,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居民的收入。

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

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11中国统计年鉴》。单位: 元

项目1990 1995 2000 2010 2011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1516.21 4288.09 6295.91 21033.42 23979.2 可支配收入1510.16 4282.95 6279.98 19109.44 21809.78 工资性收入1149.7 3385.3 4480.5 13707.68 15411.91 经营净收入22.5 77.53 246.24 1713.51 2209.74 财产性收入15.6 90.43 128.38 520.33 648.97 转移性收入328.41 734.83 1440.78 5091.9 5708.58 城镇居民人均支出1413.94 4102.94 6147.38 18258.38 20365.71 人均现金支出1278.89 3537.57 4998 13471.45 15160.89

2、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11)单位: 元

地区

农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农民人均收

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

全国15160.89 23979.2 5506.33 1674.7 1023.17 968.98 北京21984.37 37124.39 6905.51 2265.88 1562.55 1523.32 天津18424.09 29916.04 6663.31 1754.98 1174.62 1415.39 河北11609.29 19591.91 3927.26 1425.99 809.85 955.95 山西11354.3 19666.1 3558.04 1461.9 832.74 851.3 内蒙古15878.07 21890.19 4962.4 2514.09 1162.87 1239.36 辽宁14789.61 22879.77 5254.96 1854.63 929.37 1208.3 吉林13010.63 19211.71 4252.85 1769.47 839.31 1108.51 黑龙江12054.19 17118.49 4348.45 1681.88 723.58 1082.96 上海25102.14 40532.29 8905.95 2053.81 1826.22 1140.82 江苏16781.74 28971.98 6060.91 1772.06 1193.81 962.45 浙江20437.45 34264.38 7066.22 2138.99 1109.42 1248.9

安徽13181.46 20751.11 5246.76 1371.01 690.66 907.58 福建16661.05 27378.11 6534.94 1494.96 1179.84 773.26 江西11747.21 18656.52 4675.16 1272.88 914.88 641.23 山东14560.67 24889.8 4827.61 2008.84 1013.82 938.86 河南12336.47 19526.92 4212.76 1706.94 977.52 919.83 湖北13163.77 20193.27 5363.68 1677.91 814.81 915.72 湖南13402.87 20083.87 4943.89 1499.02 940.79 790.76 广东20251.82 30218.76 7471.88 1404.6 1370.28 948.18 广西12848.37 20846.11 5074.49 1019.34 884.85 779.08 海南12642.75 20094.18 5673.65 780.1 729.86 783.34 重庆14974.49 21794.27 5847.9 2056.79 1079.27 1050.62 四川13696.3 19688.09 5571.69 1483.54 1020.16 735.26 贵州11352.88 17598.87 4565.85 1209.88 857.55 578.33 云南12248.03 20255.13 4802.26 1587.18 570.46 822.41 西藏10398.91 18115.76 5184.18 1261.29 428.03 424.1 陕西13782.75 20069.87 5040.47 1673.24 914.26 1100.51 甘肃11188.57 16267.37 4182.47 1470.26 660.48 874.05 青海10955.46 17794.98 4260.27 1394.28 723.23 854.25 宁夏12896.04 19654.59 4483.44 1701.73 885.36 978.12 新疆11839.4 17631.15 4537.46 1715.94 791.43 912.99

三、家庭收入分析

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单线图,城镇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加。

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条形图分析,可支配收入自一九九零年到现在逐年稳步增加。

3、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单线图,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城镇居民增收的最主要来源。

4、城镇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单线图,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5、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单线图,财产性收入有所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

6、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单线表,转移性收入持续平稳增长。

四、城镇居民总支出分析

1、如条形如所示分析,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2、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支出,从1990年至今,人均现金支出不断增长。

3、全国各地城镇居民2011年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折线图分析,消费水平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收入高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高;收入少的地区,普遍消费能力弱。因此,要继续促进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五、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状况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Y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选择和说明:被解释变量即自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X;解释变量即因变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则Linear Regression( 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相关分析表Model Summary表中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99,决定相关系数为0.999,说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表明回归方程显著性较高。

输入/移去的变量b

模型输入的变量移去的变量方法

. 输入

1 城镇居民人均收

入a

a. 已输入所有请求的变量。

b. 因变量: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模型汇总

模型R R 方调整R 方标准估计的误差

1 .999a.999 .999 333.70755

a. 预测变量: (常量),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2、方差分析表,F=2681.704,P 值=0.000<0.05,表明回归方程高度显著,即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对消费有高度显著的线性影响。

Anova b

模型平方和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2.986E8 1 2.986E8 2681.704 .000a

残差 334082.188 3 111360.729 总计

2.990E8

4

a. 预测变量: (常量),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b. 因变量: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回归方程为: =486.646+0.999

在实际应用中,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方面有很多,通过线性回归模型也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今后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所得预测结果不可能与生活完全一致,但是对增进城镇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有很大的意义。

因此,国家应该调整相关政策,增强消费的经济基础,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通过经济增长带动消费的增加。培育居民正确的消费观,加快形成积极的消费观念,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六、促进城镇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将居民增收和民生改善作为发展目标

转变以GDP 增长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和福祉的改善作为发展目标,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在安排财政用度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让财税收入能够惠及民生,加大向有利于提高社会福祉的事业倾斜,让人民群众有机会分享财税收入增长的成果。充分贯彻落

系数a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相关性 B 标准 误差

试用版

零阶

部分

1

(常量)

486.646

237.553

2.049

.133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838

.016

.999

51.785

.000

.999

.999

.999

a. 因变量: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整政策,结合成都实际,通过走内需主导型经济增长道路,有效的变“中间的投资需求”为“最终的消费需求”,以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以及化解工业化、城市化关键转型期凸显的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营造推动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环境。

(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充分利用税收等政策手段提高居民收入在社会新增财富中所占比重。同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在财力可支撑的基础上,落实“调高、扩中、保低”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调节制度和最低工资调整机制,稳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必要时可向低保人员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改善低收入群体生活。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尽快使职工收入和福利工资化、货币化。

(三)努力扩大就业容量

树立刺激经济“就业优先”的政策思路,努力扩大就业容量。针对现有主要的三个失业群体——城镇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制定相应的就业措施。首先通过对企业实施贷款和税费减免政策,降低企业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综合保险缴费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岗位,给予企业吸纳就业的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其次设立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专项资金,启动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在以创业带动高校毕业生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挖掘公益岗位,继续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四)提高把握宏观经济形势能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加强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跟踪分析,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建立健全经济分析预警信息服务平台,跟踪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投资、消费、出口等方面的变化,快速提出应对措施,引导企业发展。积极落实地震灾后税收减免优惠各项政策,并抓住税制改革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机遇,进一步争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方向,努力为企业减负。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建立健全企业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工商联、总商会的职能,继续完善部门联动协调服务机制,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切实降低企业发展的外部成本,努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切实增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环节。

(五)实行减税政策,降低税收成本

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尤其是企业经营比较困难、民众收入较少的时候,适度减税让利

于民,此调整不会使国家税收大幅减少,居民收入却可实现大幅度增长,从而在刺激个人消费,引导企业投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弥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调整,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公平分配的税收制度。此外,通过减税政策降低企业开办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以促进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拉动就业需求。在关注减税的同时,也应把视角放在税收成本上。改革税收制度体系,减少税种。比如鉴于机构重复设置的低效和不公平,可以考虑两套征收机构合并的可行性。

(六)加大住房保障计划实施力度

住房特别是保障性住房作为国内居民最大的一种民生和最大的消费需求是目前带动内需的重要切入点。住房保障计划的实施,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可以有效的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减少居民在住房消费上的开支,有效的刺激居民消费。

(七)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加强价格监测管理,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加强对食品、药品等群众生活必需品,以及灾后重建必需的建材等重要物资的价格监测,对重要商品价格变动及时预警预报。加大执法力度,适时开展市场价格巡查,积极防范和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价格欺诈等扰乱正常价格秩序的行为和各种乱涨价、乱收费等价格违法行为。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的关系 关键词: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支出 摘要: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消费支出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前言 人均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 居民消费支出:城乡居民个人和家庭用于生活消费以及集体用于个人消费的全部支出。 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到来,我们大家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民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各代党中央领导人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把中国领上了繁荣复兴的发展大道上。国家领导人对民生问题很重视,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买力不断增强,研究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把握区域经济的宏观平衡和动态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二、理论模型 1.基本假设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每单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居民消费支出的变化 2.数学模型推倒 Y=C+BX (Y-居民消费支出X-人均可支配收入) 3.假说 人均可支配收入X的高低对居民消费支出Y有影响 假想人均可支配收入X和居民消费支出Y正相关 四、结果与检验 1.介绍所使用数据来源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散点图: 通过E-VIEWS做回归得出结论:

2.介绍对象假说的统计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 P值越低,拒绝零假设的证据越充分,表明参数通过统计检验 3.介绍和分析最后选择的模型结果 方程及回归解释 1、方程为: Y=1503.229+0.371067X 2、回归解释: 符合预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正相关。斜率系数0.371067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美元,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371067。 回归解释 Y=1503.229+0.371067X t= (1.656900) (9.515547) P value =(0.0000)(0.0000) P接近于0,说明变量X显著,几乎100%解释了Y的变异。 F值为90.54563,P(F)=0.0000说明方程整体显著。 R-squared为0.783635,拟合度较高。 五、结论

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

1、中美两国的消费 美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主编的国际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3],美国2008年居民消费支出高达10.1万亿美元,当年美国人口约3.01亿,等于美国人均消费3.36万美元,按照当年年平均汇率1美元合6.95元人民币计算,约合人民币23.32万元。由于美国政府补贴,美国失业人员最低年收入也高达1.6万美元,超过人民币10万元,使得美国不存在贫困人口和营养不良人口。与此相比,当年中国人口约13.256亿,居民消费支出总计为11.06万亿元人民币[3],人均消费支出约8343.4元,合美元约1200。与美国相比,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消费人均支出的28倍。世界银行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是按2005年美元购买力统计的,2012年美国人均消费支出30903美元,中国人均消费支出1221美元,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人均消费支出约5400美元[4],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不到世界平均四分之一,不到美国1/25。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数据,按照购买力评价汇率计算,中国日均收入不足2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到2009年仍然高达27.2%[5],等于全国贫困人口超过3.6亿。如果按照实际平均汇率1美元兑换6.832元人民币计算,中国占人口约一半的农民,平均年收入仅有3505元,折合日均收入仅有1.406美元,都不足2美元,如果根据美元购买力修正到2005年美元,则1美元都不到,比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日均消费支出1.25美元还低。由于收入严重不足,按照世界银行数据库公布的资料,直到2012年,我国人口中还有11%营养不良[6],等于全国超过1.45亿人营养不良。图1、中美两国人均年消费支出比较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4] 如图1所示,最近30多年来,两国老百姓消费支出的差距一直很大,美国居民享用的商品远超过中国居民。美国每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量还远大于中国,常常是中国增量的数十倍,也就是说,美国与中国在人均年消费商品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根据世界银行数据[4],1978年,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是1.5万美元/年,10年后,两国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已超过2万美元/年,再过20年后,其差距已经接近3万美元/年了,等于每过10年,两国年人均消费商品的差距增大5000美元,美国居民平均每年增加的消费支出差不多等于中国老百姓一年的平均消费。即使此后因2008年底美国发生了金融危机,人均消费一度下降,但仅仅过了一年,消费又迅速增加,仅过了3年,消费水平就超过了危机前,又开始拉大与中国的差距。表1 中美年消费的几种主要工业消费品量 (台)年份产品中国年消费量美国年消费量中国人均美国人均美国/中国 2010电视机51,070,300[7] 46,141,530[8] 0.0381 0.1492 3.92 2010计算机67,800,000[9] 86,701,498[8] 0.0506 0.2803 5.54 2010小汽车9,379,553[7] 11,588,783[10] 0.0070 0.0375 5.36 2009鞋(双)2,145,456,0002,258,109,0001.6[11] 7.3[11] 4.56 2010成衣(件)11,719,553,400[12]20,242,697,000[8]8.7465.44 7.49 原始数据主要来自中美统计局数据库,部分来自公开报道图2 美国和中国人均消费商品之比 (数据见表1) 从人均消费的工业消费品来看,虽然差距没有收入那么大,但也非常大,如表1和图2所示,美国人均消费是中国人均消费的4-7.5倍。其中2010年美国人均消费的成衣达到了惊人的65件,等于一个人每5-6天买入一件新衣服,同时扔掉一件“旧衣服”。网上有人介绍,有的美国人买来很多衬衣,只穿一次就扔掉,因为拿去洗太麻烦了,虽然美国都是用洗衣机洗衣服,从没有手工洗衣的。这里我们没有分析美国和中国工业基础产品的人均消费量,这是因为很多工业基础产品都是工业消费品的原料,很大部分的实际最终消费者是消费工业消费品的消费者。例如,钢铁是生产家用电器,计算机和小汽车的主要原料之一。 2、中美两国的生产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1978-2012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2 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12.5%,经营净收入增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 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1)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 农民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 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比重统计.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SPSS数据分析——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资料

题目: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Title: Rural per capita income and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analysis of life 论文摘要: spss在经济、管理、医学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通过运用SPSS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Abstract: spss in the economic, management, medicine and psychology resear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national economy problems,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is the key to our effort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through the use of SPSS analysis on China's farmers income and consumer spending for a variety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in th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关键词:农民生活收入消费支出线性回归分析 Key words: farmers, living income, consumption expenditur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正文: 一、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四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数据来源说明 1、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于《2008中国统计年鉴》。 项目1990 1995 2000 2006 2007 平均每人年收入(元) 总收入990.38 2337.87 3146.21 5025.08 5791.12 现金收入676.67 1595.56 2381.60 4301.93 4958.40 工资性收入136.43 352.88 700.41 1373.76 1595.30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1-6月单位:元 注:由于北京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所涉及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北京市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 二、采集渠道 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食品烟酒:指用于各种食品和烟草、酒类的支出。 衣着:指与居民穿着有关的之支出,包括服装、服装材料、鞋类、其他衣类及配件、衣着相关加工服务的支出。 居住: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由住房折算租金。 生活用品及服务:指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品及家庭服务。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 交通和通信: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和车辆保险等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 医疗保健: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无法直接归入上述各类支出的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摘要: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扩大内需的关键,本文运用2007年我国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运用异方差的相关知识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借助于统计软件,建立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初步模型,以便更好的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与人均收入的关系。根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做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了系列结论。 关键词:农村人均消费支出一元线性回归异方差 一、问题提出 我国是一个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的全局。从农村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约8亿)生活在农村。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据测算,目前1个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大体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100万~12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3倍,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显示有的地区都不

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本文主要研究收入对支出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实现,重点、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实行农村居民生活稳定,农村居民要达到小康水平,其前提条件就是要保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取得的快速发展给农民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我国农村人均收入和全国消费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对我国农村人均收入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如何客观、合理、准确地分析支出对消费的影响情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是研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实际问题中,因变量y往往与多个变量x1、x2…xn有关。在本文中只选取农民人均收入、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和医疗保健作为解释变量。 下表是要进行处理的31个省市的农村居民消费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07中国年鉴》。 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07) 单位: 元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分析

摘要: 本文采用2011年我国31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数据,根据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以及消费习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的消费性支出水平很不平衡,消费结构差异也较大。本文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法等方法,对2011年我国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进行评价和排序,以期反映消费水平与结构上的差异,为政府制定更加合理的引导性政策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背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物质文明建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加之各地人口、资源、政策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各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参差不齐,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我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情况 其次,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消费结构就越趋向于追求安逸享受的消费结构。在这样的消费结构中,奢侈品支出如住房、服务性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反之,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中,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日益加快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利用三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分类和排序,并与人们实际观察到的情况进行比较。 二、实证分析 指标体系的选择 (1)评价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九个指标,分别为: y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元/人); x人均食品支出(元/人);x2人均衣着支 1 出(元/人); x3人均居住支出(元/人);x4人均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元/人);x5人均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未成)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李智鹏 一、前言 一,统计学及其方法在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农业研究、生物制药技术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领域以及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二、相关背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我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反映了全社会居民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基本水平,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近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国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均有了显著性提高,但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却没有缩小,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很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SPSS软件(常用统计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二、前人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徐会奇、李敬强(2009)利用1978~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了各种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消费函数在收入来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变化前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有较高的影响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在变化后降低,而财产性收入和专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则随着其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而发生根本转变。 本文拟利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的农村居民数据,研究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改进:首先,部分学者对模型的适用性了解不过深入,存在误用或者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其次,普遍缺乏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验证;最后本文利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和论证,对模型的科学选择、验证和误差分析。 三、正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报告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分析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1,x1分别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的估计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取对数后序列散点图 从上述时序图和散点图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可以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三)协整检验 对数消费支出2阶差分的ADF检验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3.790603 0.0011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2.754993 5% level -1.970978 10% level -1.603693 对数可支配收入2阶差分的ADFj检验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何增加其消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工程造价 2007级一班罗明 200712214009 摘要:农村消费不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促进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角度分析了它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消费水平、纯收入、经济发展 Abstract: The rural consumption less than the long-term problem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hav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of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nsufficient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from net income of rural residents point of view of its effect on consumption of rural residents, rural residents made to promote the consumption of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一、问题的提出 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巨大损失,中国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由于外部需求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货物出口14285亿美元,增长17.2%,同比减少8.5%。2009年国际市场仍不容乐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下降23.5%,其中,出口下降21.8%。为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重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是消费拉动。因为投资虽然能带动经济的增长,但如果不能把投资转化为消费,必然会造成产能过剩、经济萧条[1]。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制经济国家。我国现有7.27亿人口在农村,约占人口总数的55.1%,只有开拓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国内的消费市场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时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2]。 二、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也有所增加,购买力水平有一定的提升,但总体而言,农村居民消费仍然不足,较之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年内平均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额。由表1可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不到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一半,

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居民收入情况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336元,比上年增长8.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6413元,增长7.6%,是平均数的92.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066元,增长9.2%,是平均数的89.4%。 图1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按收入来源分,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5829元,比上年增长8.3%,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6.1%;人均经营净收入4852元,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7.2%;人均财产净收入2379元,增长12.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4%;人均转移净收入5168元,增长8.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3%。 二、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增长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增长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5631元,比上年增长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8.4%;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289元,增长4.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5%;人均居住消费支出4647元,增长13.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3.4%;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1223元,增长9.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6.2%;人均交通通信消费支出2675元,增长7.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26元,增长6.7%,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2%;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685元,增长16.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5%;人均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477元,增长6.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4%。 图2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表12018年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分析报告 [当文网提供]

一、问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有了巨大的飞跃,国民生产产值有了较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大幅度提升,其中表现在收入提高,储蓄增加,消费也较开放前大大提高,下面对上海近几年的人均储蓄与人均消费支出是否存在一定关系,是不是储蓄随年份增加,消费也随着增加。 二、样本数据说明: 总数据包括人均储蓄和人均消费支出和对应的年份,1985~2003年数据,储蓄与支出各两列19行,其中的数据从上海统计年鉴里摘录。(其中以储蓄代表人均储蓄,支出代表人均消费支出)。 上面的为用SPSS做分析的统计数据。

Case Processing Sum mary 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0.0%1100.0%1100.0% 0.0% 1100.0% 年份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 储蓄 支出 N Percent N Percent N Percent Valid Missing Total Cas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