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164.00 KB
- 文档页数:31
72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欧 阳( 吉林财经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我国环境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环境绩效审计为对象,分析了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绩效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环境审计;政府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环境绩效审计已经逐渐引起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它最早开始于美国企业内部审计领域,是为了帮助企业规避发展中的环境风险,从而加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愈发严峻,我国政府不断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巨额资金,但是环境问题并未随着资金的投入而得到显著的改善,全面系统的治理措施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所以,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绩效审计愈发受到重视。
二、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一)环境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虽然已经构建但是并不完善。
在现行法律法规体系中,只有《宪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法》等少数几部法律法规,而且这些法律并未对环境绩效审计做出具体的明确规定,这就给环境绩效审计带来难度,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可依。
(二)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在我国,环境绩效审计开展的比较晚,因此缺乏一套标准的指标评价体系。
主要表现在环境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准确的环境绩效审计定义、缺乏统一评价标准、研究成果并未应用到实践中几个方面。
(三)审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环境绩效审计的开展需要对经济学、社会学、工程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加以运用,这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的审计人员多是以审计和财务审计背景为主,这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难以打开思路, 审计方法也难以创新,最终影响审计效果。
(四)环境绩效审计范围较窄我国政府开展的环境绩效审计大多是以财务审计为主,随着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逐渐增多,政府对环境保护资金的运用非常重视,在环境绩效审计过程中主要监督环境保护部门的财务收支状况以及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情况。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开展绩效审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因此,针对绩效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很有必要。
关键词:绩效审计问题对策绩效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类型,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微观审计和深入分析,揭露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国有资产损失、浪费、流失等重大问题,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财政资金损失、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一)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政府对人民托付的资金进行完整、有效的经营和管理,而现有法律法规的欠缺,相关制度的滞后,使得这种受托责任关系难以得到保障,人民的财富被肆意侵吞,贪污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政府绩效审计没有落到实处,导致政府机构整体效率低下,造成政府无法合理管控。
这些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竞争,使得政府没有动力去行使职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备,缺乏有利的监督机制和审计监督制度。
(二)我国绩效审计的方法不科学。
目前,国家审计机关试验性地实施了一些绩效审计,但主要是以国有企业为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较多地集中在对其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定量审计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审计方式少,几乎没有开展全面绩效审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审计方式、方法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必须综合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和方法。
(三)缺乏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开展绩效审计,需要有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来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绩效。
由于我国政府现行的绩效审计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处于无标准、无程序的审计状态,即使做了大量的审计工作,由于评价制度的不完善,而使得工作成果得不到及时的评判和应有的肯定,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影响了审计的结果。
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削弱审计人员的审计主动性,降低整个绩效审计的效果。
(四)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绩效审计既要审查被审计对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又要评价其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对政府投资活动的效益和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践中,政府投资绩效审计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投资决策的不科学、项目管理的不规范以及资金使用的低效和浪费等。
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措施,以期通过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推动政府投资活动的优化和提高。
一、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概述(一)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定义和作用政府投资绩效审计是指对政府投资项目及其绩效进行审计,旨在评估政府投资的效果和成果。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供决策依据,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可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其做出科学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投资效益。
其次,保证合规性,通过审计,可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合规性,避免权力滥用、腐败和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再次,促进透明度与公正性,政府投资绩效审计可增强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让公众对政府投资活动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社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最后,改进管理和运作,绩效审计可揭示政府投资项目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改进管理和运作提供指导和建议,推动政府投资整体效益的提升。
(二)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和要求1.内容。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决策过程审计,审计投资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透明性和风险控制程度,评估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投资项目管理过程审计,审计投资项目的计划、执行、监督和评估等环节,评估项目管理的各项指标和流程是否符合要求。
(3)投资成果评价审计,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果和绩效,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评估。
2.要求。
政府投资绩效审计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机构应独立于被审计单位和政府,依法依规行使审计职权,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原则进行审计。
(2)全面性和准确性,审计应涵盖政府投资全过程以及各项绩效指标,并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充分核实和验证,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优化路径研究随着中国政府改革的不断深入,绩效管理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政府绩效审计是对政府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的一种全面审计活动,通过审核政府部门的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绩效结果等内容,促进政庶工作的科学决策和规范运行。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从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位、程序、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路径研究,旨在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改进提供有益建议。
一、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位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应当明确。
政府绩效审计应当与财务审计区分开来,财务审计主要关注政府资金的使用和支出情况,而政府绩效审计则聚焦于政府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
政府绩效审计还应当与程序审计和合规审计相区别,程序审计关注政府工作的程序规范性,合规审计关注政府工作的合法合规性,而政府绩效审计则聚焦于政府工作的工作成效和质量。
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位应当明确,确保其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应当合理科学,确保审计活动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政府绩效审计应当建立健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队伍,确保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绩效审计的工作。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应当规范化和程序化,确保审计活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政府绩效审计应当注重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审计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客观真实。
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是其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审计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应当科学合理,确保其能够客观反映政府工作的绩效情况。
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应当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确保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工作的绩效情况。
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应当注重科学性和可比性,确保其能够科学评价政府工作的绩效情况。
政府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还应当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确保其能够为政府工作的改进提供有益建议。
浅议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政府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根本性措施,是适应科技发展、民主进程、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环境的政府管理方法的重大革新。
一、存在的问题1.政府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且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落后。
我国有关法规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率、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但在审计实践中,我国的政府审计机关主要是开展真实性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其他诸如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离任审计.缺乏事中、事前监督,政府采购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的开展时间很短。
审计技术方法方面,还停留在详细审计阶段,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更是如此。
政府绩效审计的审计领域广泛、审计内容复杂且多变、审计方法灵活多样、审计工作量大,详细审计几乎不能满足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要求。
现有政府审计经验的积累不利于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2.政府审计主要是采用手工审计,“ 电子化”程度低或电子计算机利用程度低。
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财政管理,即启动“金财工程”,这是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
与之相适应,政府也在积极进行“金审工程’,实现审计工作.‘电子化”。
但是据笔者了解,一方面政府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电子化”程度低;3.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审计工作能否得到加强,虽然受制于多种主客观因素,但关键取决于实施审计工作的主体—广大审计人员队伍的素质。
没有一支训练有素、结构合理的审计人员队伍,就无法承担新时期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艰巨任务。
4.审计结果传递和利用方式大大削弱了政府审计的效能和作用。
采取司法模式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政府审计机构具有判决权和制裁权,因此其审计结果具有极强的法律约束力。
浅析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难点及对策'所谓绩效就是对一个利用资源的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
20世纪40年代,政府审计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展绩效审计成为政府审计的趋势。
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甚至达到80%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公共框架的建立,我国政府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已成为必然,为此,本文就我国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难点作一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xa0\xa0\xa0\xa0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难点\xa0\xa0\xa0\xa0(一)目前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制约绩效审计的开展。
我国目前的审计监督实行的是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政府的双重领导,且以当地政府领导为主,即审计机关的人、财、物等均归地方政府掌握,审计机关的对口领导是地方政府,而且要对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如此难免形成自己审自己的尴尬现象,实际上如今的审计机关就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依靠这样一个“依附身份”色彩极浓的机构,去审计它顶头上司的绩效,现实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xa0\xa0\xa0\xa0(二)政府绩效审计的标准难以确定。
政府部门业务活动的效益既有经济效益,又有效益。
经济效益的衡量可运用价值指标,而社会效益无法量化,需运用定性标准,这就需要分析各个被审单位或项目的具体情况,以此来进行综合评定。
因此,绩效审计标准的不确定性给绩效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
\xa0\xa0\xa0\xa0(三)政府绩效审计的证据难以收集。
审计证据是证实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状况的载体,实施绩效审计必须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但在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通常面临的困难是难以获取审计证据,因为绩效审计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和“建议”,所需要的审计证据不仅局限于报表、账簿,还表现为无形的间接的社会效益,如建设学校、环保绿化、提供精神产品等,这样的效益就很难获取精确的审计证据。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一、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1.开展绩效审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绩效审计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并在许多国家的政府审计工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业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美国甚至达到80%以上。
加入wto后,形势的发展对我国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审计工作不仅在查处违法违规方面履行好职责,还要在促进提高财政财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开展绩效审计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需要。
高效廉洁的政府,是现代化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今天,在政府各部门以经济工作为中心的情况下,如果能对工作中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那么,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就会少一些,经济决策就会更准确,国家的经济损失就会更少,社会效益也会大大提高。
尽快开展绩效审计,有利于监督政府工作的效益,有利于建立清正廉洁的政府。
3.开展绩效审计是有效利用有限资源的需要。
随着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经济责任的范围已大大扩展。
国家公共开支的成倍增长和公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我国众多人口增长,经济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政府的生长基础和社会的发展机会愈来愈受限制。
4.开展绩效审计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需要。
现代社会是民主化的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政府受人民之托、用人民的钱,理所当然的为人民办事。
在民主社会,政府负有以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使用管理各项资源、并使各项资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目的。
二、存在的问题1.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人员队伍知识结构单一。
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是绩效审计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前提之一,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财会与工程方面的人才等。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摘要:在目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任何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来说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决定了组织后续的运行效果和运转效率。
而在目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其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办事效率的稳步提升,国家政府要求机关事业单位采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管理制度,对财政资金从预算到支出进行全过程绩效目标跟踪管理。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产生的浪费影响,对于机关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存在较为显著的不同之处,财政预算必须做到“好钢花在刀刃上”,在制定制定和执行绩效管理的实际过程中,必须控制好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所以,审计机关必须提高对机关事业单位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发现并提出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引言随着我国财政体系不断优化与改进,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满足改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也在逐渐推进管理体制的完善,强化职能管理的同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工作也必须纳入审计工作的重点,以确保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率。
在经济活动中,审计发挥的是监督管理的作用,主要就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在此方面,国家也在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念,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发展。
但是由于绩效审计工作在我国政府审计活动中开展的时间较短,绩效审计理念、方法的使用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旨在改善行政事业单位绩效审计问题的同时,为绩效审计作用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长足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1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的重要意义1.1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符合发展需求。
本科毕业论文 (2010届) 题 目 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学 院 会计学院
专 业 会计
班 级 06020612
学 号 06020106
学生姓名 韩毅
指导教师 王泽霞
完成日期 2010年5月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诚 信 承 诺 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自负。
承诺人(签名):
年 月 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 要 从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开展绩效审计是历史的必然。绩效审计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视与运用程度,是衡量该国家或地区审计发展水平及审计是否具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审计署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公布,审计工作提出了“全面推进绩效审计”的目标要求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和美国政府绩效审计案例的全面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绩效审计本身的定位和角色并没有从监督职能上真正的解放出来,还处于初级的解除受托责任,而并非达到决策有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各种各样的外界约束条件的影响,审计环境上如绩效审计的审计体制、法律法规、人力资源,审计实施过程中如审计方法、绩效评价、审计公告、审计问责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通过对上述我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的成因分析,本文提出了改进政府绩效审计的有效建议。 本文立足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与美国政府绩效审计在实践运用中的经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在实践方面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政府审计;绩效审计;审计环境;绩效评价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1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audit has become the certain tendency for the government audit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widely carried out by western country. Applying performance audit or not isused to measur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uditing. In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Audit Work for Year 2008-2012, National Audit Office clearly indicates that "advancing a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audit", which also enhance the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There're two aspect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erformance audit. On one hand,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audit still for trustee responsibility not for decision-making; on the other hand, as a result of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performance audit is bound of a variety of external conditions. The environment of audit like audit system,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human resources ;audit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uch as auditing methods,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he audit notice, the Accountability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above, it put forwards the proposals: Improve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performance audit, establish the authority and reduce risks; continue to reform the government system ,to ensure performance audit independence; to strength audit organs' self-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mprove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ing it-self; building performance audit team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erformance audit; develop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ing standards to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i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ake the budget in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audit methods and audit standards. To sum up,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ously not only improve the role and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auditing it-self but also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the external audit so as to make good use of "performance audit" further into "with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 economy", promote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overnment audit; Performance audit; auditing environme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2 目 录 引 言 .............................................................. 1 一、政府绩效审计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4 (一)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及其改进对策文献综述 ....................... 4 (二)政府绩效审计理论基础 ....................................... 7 二、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现状考察 ........................................ 9 (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 ................................... 9 (二)案例分析—我国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情况 ....................... 9 1.浙江省财政厅2009年度财政资金安全与绩效审计报告 ........... 9 2.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存在问题分析 ......................... 11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11 1.绩效审计的法律制度建设滞后 ............................... 11 2.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体制不完善 ............................... 12 3.审计机关的职能定位不明确 ................................. 12 4.人力资源机制原因分析 ..................................... 13 5.政府绩效评估问题原因分析 ................................. 13 三、西方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开展 ....................................... 15 (一)美国政府绩效审计 ......................................... 15 (二)案例分析—美国某州绩效审计开展情况 ....................... 15 1.关于水资源预防处理控制项目绩效审计报告 ................... 15 2.基于案例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差异比较分析 ..................... 17 (三)国外绩效审计先进经验的共性总结及其启示 ................... 18 1.绩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完备 ......................... 18 2.注重对话和交流 ........................................... 18 四、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改进对策研究 ................................... 19 (一)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 19 (二)完善政府审计体制建设,改善绩效审计体制环境 ............... 19 (三)重视审计机关对政府绩效审计的推动作用 ..................... 20 1.转变绩效审计职能意识 ..................................... 20 2.审计机关做好自身的绩效 ................................... 20 (四)政府绩效审计评估改进 ..................................... 21 致 谢 ............................................................. 24 参考文献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