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会计
- 格式:pdf
- 大小:189.54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对环境会计问题的几点认识作者:王朝阳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4期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环境会计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分析了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就建立环境会计的可行性与环境会计的披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会计;必要性;可行性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警示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高度关注的议题之一。
随着环境的日趋恶化,将环境因素的影响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呼声日趋高涨。
在这样一个基本背景之下,会计界当然不能无动于衷。
而且,由于会计在现代企业和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会计也完全有能力在参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环境会计的产生主要起源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
人们投入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是为了能够获得环境保护效果和经济效益,并通过分析来优化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从而形成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同样面临既要加快发展经济又要切实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
为此,我国政府于早在1983年就将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之一,同时也促使我国会计界投入一定的精力研究中国的环境会计,力图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核算体系,进而依次调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我国一些企业已开始自行设项核算“环境保护费”、“绿化费”。
但由于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中,还没有与环保相配套的会计核算体系,因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环境会计的理论和实务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环境会计问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通过对环境会计具体要素的设计,对具体账户的设立的分析,及对我国建立和发展环境会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宏观环境和微观要素的分析,在传统会计的核算基础上构建我国环境会计理论核算体系。
关于我国绿色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绿色会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应运而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简述了绿色会计产生的背景、意义,绿色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差别,结合实际描述我国目前的绿色会计现状,并浅谈下绿色会计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绿色会计;背景;必要性;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2一、绿色会计概述(一)定义。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绿色会计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环境会计主要着眼于国民经济中与自然资源和环境有关的内容,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的计量,因此,也常被称为“自然资源会计”。
微观的环境会计主要反映环境问题对组织财务业绩的影响以及组织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一般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大类。
(二)实质。
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其实质是将生产主体因经济活动而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会计循环不仅包括与生产经营直接有关的信息、基金与物质商品,而且也包括与企业环保有关的资源、废弃物及其处理。
(三)目标。
绿色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就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二是具体目标,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计量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环境会计的概念与实践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环境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领域,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环境会计的概念与实践,以期增进对环境会计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环境会计的概念。
环境会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企业会计体系中,对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核算、评估和报告的一种会计方法。
环境会计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通过对环境成本和效益的量化分析,为企业的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会计的实践包括环境成本核算、环境效益评估和环境会计报告等方面。
环境成本核算是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对企业环境相关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揭示了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环境成本核算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企业为了符合环境规定而直接发生的成本,如环境治理设备的投资和维护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企业因环境问题而间接发生的成本,如因环境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和赔偿费用等。
通过环境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问题对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环境效益评估是环境会计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它通过对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企业环境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效益评估可以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两部分。
直接效益是指企业环境保护措施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如减少资源消耗和降低污染治理成本等;间接效益是指企业环境保护措施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等。
通过环境效益评估,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效果,为环境投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会计报告是环境会计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通过对企业环境成本和效益的核算和评估,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环境信息。
环境会计报告可以包括环境成本报告和环境效益报告两部分。
环境成本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环境成本的构成和变动情况,帮助企业了解环境问题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环境效益报告主要反映企业环境保护措施的效果和贡献,帮助企业展示环境管理的成果。
环境会计的概念与前提环境会计是指在会计的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包括环境成本、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等方面的会计管理。
环境会计的出现是为了适应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环境会计的前提在于企业必须认识到它在环境问题上的责任,并愿意承担相关的成本和责任。
环境会计是一种特殊的会计方式,它将环境因素纳入到会计系统中,以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反映企业各种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成本,同时也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环境因素带来的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内容包括:1. 环境成本会计环境成本是指企业由于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与环境有关的费用,如排放污染物所产生的治理费用、环保设施的投资、环境损失的修复费用等。
环境成本会计可以为企业提供有关环境成本的准确信息,有助于企业评估其环境责任和环境绩效。
环境责任是指企业由于其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损害而承担的法律、道德和社会责任。
环境责任会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其环境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合规性和诚信度。
环境绩效是指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效益。
环境绩效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其环境保护工作的效果和成果,为企业制定环境管理策略提供信息支持。
1. 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企业应该认识到其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影响的严重性,以及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关注将会对企业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
2. 愿意承担成本和责任企业应该愿意承担与环境问题相关的成本和责任,保护环境,履行其环境责任。
如通过投资环保设施、实行污染物治理和资源利用等活动来减轻其对环境的影响,或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环境问题进行修复和补救。
3. 遵守环境法规企业应该遵守各种环境法规和标准,确保其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的破坏和影响。
同时,也应该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4.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企业能够在环境影响方面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和风险。
一、引言环境会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会计体系,对企业的环境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一种会计方法。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会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也逐渐成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状1.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环境会计制度已经纳入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编制准则》等会计准则中。
此外,国家环保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会计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如《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等。
2.环境会计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会计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
目前,环境会计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如能源、化工、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以及城市环境、生态环境等领域。
3.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逐步增加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逐步增加,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也越来越重视。
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
三、问题1.环境会计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标准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环境会计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在环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2.环境会计的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环境会计的数据质量也是一个问题。
由于环境会计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环境因素,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难度较大,因此数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环境会计的监管机制有待完善环境会计的监管机制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我国环境会计的监管机制还不够完善,监管力度也不够强,导致一些企业在环境会计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四、结论总的来说,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完善监管机制,促进环境会计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
浅谈绿色会计现状和措施作者:刘艳春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9年第09期摘要: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不断进步的重要原则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此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拦路虎之一。
伴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会计也应运而生。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绿色会计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通过对绿色会计的合理运用,不僅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其与我国适应全球一体化的需要也带来巨大的作用。
本文简要分析绿色会计在我国的现状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绿色会计;现状分析;改善措施绿色会计也可以称之为环境会计,可以对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及环境开发等成本费用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化测量记录。
其也是以货币作为一种计量单位,同时也需要相关的法律文献为其做支撑。
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数据化测量,可以对该片环境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给出一份详细的计算报告,并根据报告对生态环境活动对企业及社会等方面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绿色会计由传统会计的精华发展而成,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事物,绿色会计不但结合传统会计的优势。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了突破,使得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可以共同发展。
1.绿色会计发展的现状分析环境问题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公民均需要关注的问题,绿色会计的发展与环境问题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
通过绿色会计可以让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相结合,在经济获得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尽量减少对环境带来的损伤。
而在绿色会计的实施过程中,依旧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掉相应问题才能将绿色会计落实到实处。
绿色会计的发展史较为短暂,因此相关的社会企业及大众依旧缺乏对绿色会计的认识。
并且许多企业受到眼前利益的影响,对绿色会计依旧缺乏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绿色会计的作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若是在企业中推广绿色会计而没有收获到实质性的收益,那么企业也会对绿色会计失去信心。
环境会计准则
一、环境会计的概念与目的
环境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领域,主要关注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
环境会计旨在通过对环境信息的核算、披露和分析,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
二、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
环境会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权责发生制、持续经营、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环境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与内容
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包括:环境成本、环境收益、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
环境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成本的核算、环境效益的评估、环境信息的披露和环境绩效的评估。
四、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与报告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自身的环境绩效、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等信息向利益相关者公开。
环境报告则是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汇总和展示,有助于提高企业透明度和声誉。
五、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环境会计发展经历了初步认识、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三个阶段。
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在理论研究、政策制定、企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在法规体系、核算体系、信息披露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六、推进环境会计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1.完善环境会计法规体系,强化政策引导。
2.建立统一的环境会计核算体系,提高信息可比性。
3.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提升企业形象。
4.加强环境会计人才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的环保意识。
5.强化环境会计审计,确保环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1. 引言1.1 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环境成本的支出以及环境负担的承担进行记录、核算和分析的会计学科。
它包括环境成本会计、环境绩效评价会计、环境信息披露会计等内容。
环境会计的定义不仅仅是对环境问题的会计处理,更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旨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环境会计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环境责任和环境风险,有利于企业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措施;环境会计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在环境方面做出合理的投资和经营决策;环境会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环境会计是一个重要的会计领域,对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环境会计的应用,可以推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企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1.2 环境会计的重要性1. 环境会计能够量化环境影响:通过环境会计的方法,可以对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估,从而揭示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环境会计有助于企业管理和决策:环境会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衡量环境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环境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通过环境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做出更加科学的经营决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环境会计有助于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环境保护对于企业形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建立环保形象,满足社会和市场对于环保的需求。
通过公开环境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2. 正文2.1 环境会计的研究现状1. 环境会计框架的建立:随着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环境会计的概念和框架也逐渐得到完善。
浅谈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展望。
在首先介绍了绿色会计的概念与意义,以及国际上的发展情况。
在分析了我国绿色会计的现状、发展动态、制度建设、实践探索,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部分则总结了我国绿色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重申了其重要性,并强调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会计是一种重要的会计理念,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资源,符合现代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强绿色会计制度建设,促进实践探索,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绿色会计、我国、发展、现状、动态、制度建设、实践探索、挑战、机遇、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可持续性发展。
1. 引言1.1 绿色会计的概念与意义绿色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理论模式,其核心是将环境与经济相统一,将自然资源的损耗、环境影响等因素纳入会计核算范畴,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绿色会计的概念主要包括环境会计、社会会计、生态会计等,旨在评估企业的环境绩效并为环保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会计的意义在于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促进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通过引入环境成本核算和环境绩效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济状况,提高企业的环保标准,增强企业的环保合规性,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与竞争力。
绿色会计还可以帮助政府监管企业环保行为,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绿色会计不仅是企业的道德责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 绿色会计的国际发展概况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标准机构开始关注并推动绿色会计的发展。
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了《绿色会计和绿色财务报告》指导手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也在考虑如何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财务报告中。
这些举措都为绿色会计的国际标准化提供了支持和指导。
环境会计的概念一、引言环境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分支,它强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责任,并通过会计信息披露来反映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不断提高,环境会计逐渐成为国际上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
二、概念环境会计是指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将与环境相关的信息纳入到财务报告中,以反映企业对环境影响和责任的承担情况。
它旨在通过信息披露,促进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特点1. 环境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分支,在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环境会计强调企业对环境影响和责任的承担,重视可持续发展。
3. 环境会计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生态保护等。
4. 环境会计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收集、整理、分析与环境相关的信息。
5. 环境会计需要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公开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责任承担情况。
四、作用1.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提高企业社会形象。
通过信息披露,企业可以向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展示其对环境的关注和责任承担情况,提高其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3. 帮助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投资者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来判断其未来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4. 促进政府监管。
政府可以通过监督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管和引导。
五、挑战1. 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
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环境会计标准和规范,企业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2. 信息披露不透明。
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行为缺乏重视,信息披露不够透明,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3. 数据收集和处理难度大。
环境会计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收集、整理、分析与环境相关的信息,这需要企业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