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会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45 KB
- 文档页数:5
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一、文献综述本文的原始资料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以及利用互联网如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的电子学术文献以及近年来的相关专业方向期刊,这些文章对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及其重要性有详细阐述。
环境会计(Environment Accounting)在学术界也被称为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为会计分类中的一类新型分支,其目的在于运用会计学的原理及其方法,并结合生态哲学,在环境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使环境科学与会计学进行有机结合并且运用会计基本手段对企业的对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
(一)我国建立环境会计理论的重要性王青武(2011年)认为:“它既考虑满足人的需要,又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既要实现社会价值,又要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努力实现天人互动的和谐社会。
”也如刘斌、刘戈、丁一军(2007年)所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又如靳艳霞所说:“从政府角度讲。
实行环境会计后,政府就可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保护指出情况,环境保护负债情况和环境保护损益情况等信息,宏观管理者就可对企业的生产、治理有清晰了解,能真正贯彻‘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出钱’的原则,有效落实和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环境会计的推行探讨。
从企业的角度讲。
实行环境会计后能从‘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企业实行了环境会计后,促使企业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更为重要的好处是企业这样就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这条道。
即主动尽量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这是环境问题的治本措施。
”亦如夏孟余、王依军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既取得了突出业绩,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
着眼于未来。
中国特别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最主要的转变要落实到企业层面:实现这种转变必须借助于各种外部要求或内在动力。
2024年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理论研究及实践应用初探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环境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与环境保护的交汇点,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我国,企业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会计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从环境会计的理论背景、定义与特点、理论框架、实践应用、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进行初步探讨。
一、环境会计理论背景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或生态会计,是在传统会计学基础上发展而来,专门用于评估和管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经济活动的学科。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采取措施,强调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会计应运而生,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
二、环境会计定义与特点环境会计的定义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会计的特点主要包括:综合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和多元性。
它不仅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还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三、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环境会计的理论框架包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成本、环境收入等核心要素。
环境资产指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负债则反映企业因环境行为而产生的未来经济流出;环境成本涵盖了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环境收入则来自于企业利用环境资源或提供环境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环境会计的基本框架,为企业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环境会计的实践应用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环境会计的实践应用。
例如,一些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示环境成本和环境收入,以反映其环境绩效;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建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实现对环境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些实践应用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也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了更加透明的环境信息。
浅析绿色会计发表时间:2009-12-08T13:33:49.437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7期下供稿作者:郭雅婷[导读] 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郭雅婷(军事经济学院研究生一队,武汉 430035)摘要:绿色会计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会计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绿色会计的研究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要求我们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会计;理论构成;必要性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4-0086-01一、绿色会计的概念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
二、绿色会计的理论构成(一)绿色会计的目标绿色会计的目标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基本目标,就是促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是具体目标,就是组织相应的会计核算,确认和记录会计在一定期间的环境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尽可能为社会提供企业环境披露的有关信息。
(二)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指改善资源环境的投入与产出。
投入一般包括研究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等科研活动的支出,对“三废”处理、控制、补救、减少自然资源耗费的支出等。
产出一般包括从生态环境建设、环保治理中所取得的收益。
(三)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在绿色会计中,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是起变化的。
(1)会计假设的变化。
绿色会计的核算内容同传统会计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笔者认为绿色会计的基本前提可以确定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训分期和多元计量。
(2)会计原则的变化。
鉴于绿色会训核算内容及其假定的变化,其会训核算原则也应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会计原则的同时,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则。
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析作者:卢林波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年第01期网络环境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来讲,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及账簿等都是有形的,能给人以安全感,但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实行着无纸化交易,原始凭证的获取,经济业务的确认变得异常的困难,双方不再见面,仅凭电子商务的传输,但电子商务的特点使得人们对网络数据有了充分的不信任性,加强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立、加强或削弱的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控制环境受企业内部各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在完善环境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企业整体的网络信息处理能力。
1、建立健全会计组织结构与权责分派体系企业应对原有的会计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
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为会计主管、系统操作员、系统管理员、复核及审核、会计报表、档案管理、出纳等岗位。
以上岗位中系统管理员不得兼管出纳工作,出纳人员不得兼任操作人员,而且所定人员应该根据其所学专业来进行工作分配。
2、利用网络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可利用网络技术创造一个民主自由的宽松气氛环境,进行企业文化宣传和动态交流,培养网络企业文化,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趋于一致。
3、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认真对待。
首先应加强对员工和各阶层管理人员素质的控制及培养,促使其自觉遵守和执行各项内部控制会计制度,形成以自我控制为主、自检自律为主要手段的内部控制会计制约机制。
其次,应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处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二、识别网络环境会计信息系统面临的风险风险评估是指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制定经营目标后,对实现目标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判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收稿日期:2022-05-07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2110225479)作者简介:王馨悦(2000-),女,河南开封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田雨辰(2000-),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农林经济管理;林若璇(2000-),女,广州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学;逯颖昕(2000-),女,山西晋城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会计学;宋玥(通讯作者)(1985-),哈尔滨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会计学。
浅析将G E P 核算体系融入环境会计王馨悦,田雨辰,林若璇,逯颖昕,宋玥(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G EP 核算体系和环境会计作为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学科,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由于二者属性相似,本研究试图将G EP 核算体系融入环境会计进行综合计算。
选取黑龙江省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二者融合可以更加系统衡量宏观层面环境会计相关内容,从而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
此外,本研究在体系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G EP 核算体系融合环境会计健康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 EP 核算体系;环境会计;扎龙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22)08-0080-04O n i nt egrat i ng G E P account i ng s ys t em i nt o envi ronm ent alaccount i ng———T ake Z hal ong N at i onalN at ure R eserve i nH ei l ongj i ang Provi nce as an exam pl eW ang X i nyue ,T i an Y uchen ,Li n R uoxuan ,Lu Y i ngxi n ,Song Y ue(Schoolofeconom i csand m anagem ent ,N or t heas tFor es t r yU ni ver s i t y,H ar bi n 150040)A bs t ract :G EP account i ng s ys t em and envi r onm ent alaccoun-t i ng as t he i nt egr at i on of envi r onm ent and econom y devel opm ent di s ci pl i ne,bot h pl ay an i m por t ant r ol e i n t he cons t r uct i on of ecol ogi cal ci vi l i zat i on.D ue t o t hei r s i m i l ar at t r i but es ,t hi s paper t r i es t o i nt egr at e G EP account i ng s ys t em i nt o envi r onm ent al account i ng f or com pr ehens i ve cal cul at i on.C hoos i ng Z hal ong N at i onal N at ur e R es er ve i n H ei l ongj i ang Pr ovi nce as t he r es ear ch obj ect ,t he r es ul t s s how t hat t he i nt egr at i on of t he t w o can m or e s ys t em at i cal l y m eas ur e t he m acr o l evelof envi r onm ent al account i ng r el at ed cont ent ,s o as t o car r y outs ci ent i f i c and ef f ect i ve s uper vi s i on and m anagem ent .I n addi t i on,on t he bas i sofs ys t em i nt egr at i on,t hi spaper f ur t her put s f or w ar d s ugges t i ons on t he heal t hy devel opm ent of G EP account i ng s ys t em i nt egr at i on envi r onm ent alaccount i ng.K ey w ords:G r os s Ecos ys t em Pr oduct ;G EP account i ng s ys t em ;Envi r onm ent alaccount i ng;Z hal ong N at ur alR es er ve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污染与环境问题逐渐显现,产生了制约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反向作用。
关于环境会计的参考⽂献 写作环境会计的会计论⽂时,有哪些参考⽂献可以借鉴呢?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环境会计的参考⽂献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环境会计的参考⽂献篇1 环境会计理论分析 摘要: 随着⼈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然社会受到了较⼤的冲击。
当前的环境已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环境资源⽇益恶化。
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满⾜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需求。
创造⼀个⽣态环境变化的会计信息环境已经成为⼈们关注的重点。
环境会计也就在这种背景下产⽣。
当前,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处于⼀个探索的阶段,其已然成为了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实践的需求,其还需要创设⼀套完整的会计基础理论。
关键词: 环境会计;理论分析;启⽰研究 1环境会计理论的⽬标与假设 1.1环境会计理论的⽬标 ⼀般来说,环境会计⽬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本⽬标和具体⽬标。
环境会计的基本⽬标是协调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态效益,使之能够达到⼀个协调发展的状态。
具体⽬标是向环境利害关系⼈提供与环境相关的⼀些信息。
这个信息主要是经济化的。
1.2环境会计理论的假设 环境会计理论假设是在环境会计已经出现,但是该种理论还缺乏其构建的基础上,所进⾏的⼀种具象化的⾏为。
⼀般来说,其主要包涵四个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这是将其核算对象明确化,以满⾜其实际⼯作地需求。
(2)可持续发展与会计分期假设。
这是针对环境的转变,⽽对环境会计的主体提出的⼀个约束性条件,以预见主体未来的⾛向。
(3)环境资源稀缺性与环境价值的假设。
承认环境资源的价值,并且将其与劳动价值分离,从⽽形成⼀个特殊的理论体系。
(4)货币计量的多元计量假设。
会计作为⼀个经济信息系统,其需要提供⼀定的信息量。
⽽计量单位的确定可能会制约信息的提供。
尤其是针对环境会计⽽⾔,因此,必须要将其多元化。
2环境会计理论的计量与确认 2.1环境会计的计量 环境会计的计量实际上是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效益等多个与会计相关的要素来进⾏核算时需要采⽤的货币计量⽅案。
浅析西部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摘要】环境会计是一种新兴的会计分支,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活动的反思。
环境会计将传统会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到会计核算当中,既考核外部环境对经济主体的作用,也反映了经济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会计;传统会计一、环境会计的概念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环境会计的由来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日益先进的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被动摇。
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
1971年,比蒙斯(f.a.beams)在《会计学月刊》上发表了《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1973年,马林(j.t.marlin)在《会计学月刊》第2期上发表了《污染的会计问题》,从此绿色会计的研究和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环境问题受到关注;1999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
我国于2001年3月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绿色会计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三、西部企业实施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分析1.支撑西部大开发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1)过去十年,西部企业的发展与高碳相伴而生过去十年间,西部企业经历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蝶变过程,逐渐成为西部大开发的载体,成为西部开发产业的支撑。
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财务会计是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积极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财务会计的论文篇1浅析环境会计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一、环境会计的简介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环境的破环越来越严重,所以出现了新的会计研究领域——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它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的计量和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和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的影响。
其分为两个方面:(1)宏观环境会计,也叫“自然资源会计”,是运用物理和货币单位对国家自然资源的消耗进行计量;(2)微观环境会计,又分为环境差别会计和生态会计两类,其是反映对组织财务业绩和组织活动的环境影响。
根据以上定义,我们不难总结出环境会计的特征,包括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综合性和长期性;成本计量的合理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报告形式要揭示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进行环境会计计量要达到以下目标,首先是基本目标,即用环境会计来计量、反映和控制社会环境资源,改善其问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最优化。
其次是具体目标,对自然资源的价值和耗费、环境保护的支出、改善资源环境所带来的收益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环境目标、环境政策和规划等有关资料。
最后是最终目标,也就是要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效益与环境资源的关系,实现“三效益”的统一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二、环境会计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1 从目标模式方面分析。
企业的目标都是创造价值,代表企业高层管理者及所有者的经济利益,所以这种会计目标模式都是以维护投资人经济利益为前提而形成的。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作者:莫紫莹李文颖来源:《企业导报》2016年第14期摘要:随着全球的经济的日益增进、人口膨胀、土地资源的开采,换来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现阶段各个国家都越发重视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与分配等问题。
因而产生了绿色会计这一科目。
绿色会计是指将环境、资源各因素纳入成本收益核算之列,以加强企业和国家对与环境资源爱护的关注度。
自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经济方面是高速发展,2015年中国的人均GDP总量已达到7,589美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增长了16.2倍。
现阶段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也是占了重要的位置。
但有很大部分的发展伴随的是环境上的牺牲。
环境的污染和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是气候的变暖和某些地区的环境污染还导致某种疾病例如癌症的高发地区。
所以环保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思想,我们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绿色会计这一部分。
本论文将会探讨什么是绿色会计和绿色会计的有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出现的环境问题和我国当今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和对我国绿色会计的提出相对应的建设。
关键词:环境污染;资源;绿色会计;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结合环境的污染、环境整理、资源开发和利用,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消耗的能源费用与成本,并将此合理计量和报告。
它是评估环境活动对经济财务成果带来影响的新兴学科。
它的目的是为了长期的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核算是突出核算自然环境成本,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同时注重经济和环境的共同效益。
一、国内绿色会计现状(一)政策存在的问题。
(1)引用案例不一定适用。
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大量消费自然资源的情况来获取经济效益,而大部分的发达国家已经结束了这个阶段。
这是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最主要的矛盾,事实上某一部分发达国家的环境消耗也只是转移战场,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去。
所以发达国家的绿色会计案例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概述环境会计核算方法概述摘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开展的重要课题,经济快速开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
如何获得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环境会计应运而生,加快建立环境会计在企业经营中的核算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环境会计必要性核算方法1.环境会计概述环境会计起步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要晚很多,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正式揭开研究序幕,目前学术界对环境会计的定义还没有统一定论,综合英国、加拿大等环境会计研究学者的观点:环境会计是以环境资产、环境费用、环境效益等会计要素为核算内容的一门专业会计。
环境会计核算的会计要素,采用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辅之以其他计量单位及属性完成会计核算工作。
传统会计理论把会计对象看做是与企业资金运动有关的经济事项,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环境会计的对象突破了资金运动这一范畴,它所考虑的是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
因此,在环境会计下,会计要素须重新界定: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产〞,即空气、水等;负债中应将企业承当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等。
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本钱,还要包括社会本钱、环境本钱,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2.建立环境会计的必要性2.1建立环境会计是实现可持续开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开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过去的2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
我国GDP核算的是有交易的经济活动,只要是有偿的经济活动发生,都会增加GDP。
不仅消耗资源能够增加GDP而且污染环境也能够增加GDP。
实行环境会计可以为“绿色GDP〞的计算提供更多的绿色指标。
浅析环境会计
.Mbv118 { display:none; } 摘 要 了环境产生的背景,以
及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所具有的区别于传统会计的特点,从四个方
面对环境会计的基本框架进行理论探讨。就环境会计具有地域性这一
特点,针对我国的状况,对我国的环境会计的若干进行了分析,并对
环境会计的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环境会计 信息披露 模式 可持续发展
1 环境会计的初步了解
环境会计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从
界取得资源,同时又将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去。随
着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排放的废物也越来越多,超过了自然界的承
受能力,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我
国每年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达360亿元,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为
500亿元。地球已变得满目疮痍,环保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将环保
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已是大势所趋。环境会计是新兴的会计分支,它
是基于人们对环境意识加深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环境会计是将传统会
计主体的外部因素引入会计核算中,同时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又考核
了外部环境的作用。
在我国,还没有健全的量化指标将的环保责任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还没有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环境保护的实践与否在一定
程度上和企业领导者的素质相关。而更多的企业则认为环保投入得不
到切实的回报,甚至是根本就没有经济上的回报,认为这样做是得不
偿失,所以其积极性较差。为了提高环保投入的产出率,改善环保工
作的效果,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专门的会计体系是十分重要
的。所以将环保这一概念引入到传统的会计模式中,在我国大力推行
环境会计是势在必行的,是与国际间的会计行业的发展相适应的。毕
业论文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的分支,其区别与传统会计有:①信息的
享有者不同。就目前而言,环境会计信息的享用者主要是政府,特别
是环境保护管理部门通过企业所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来对企业界造
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进行评定,并由此对企业进行环保考
核与奖惩。而传统的会计信息的享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
②计量方式的不同。环境会计不能象传统会计那样采用单一的货币
计量方法,而采用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因为环境资
源中并未凝结人类的劳动,所以也就无法按通常的方法来确定其价值;
③前提的不同。环境会计理论与实践都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
它是在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核算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
为,反映企业经营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与价值转移过程。而传统会
计则是由于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
活动已无法适应客观需要时而产生的。
由此不难得出环境会计的定义,环境会计又可被称作绿色会计,是环
境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它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
手段,辅以非货币计量手段,以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条例为依据,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环境资源的利用与补偿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的一个会
计分支学科。毕业论文
2 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2.1 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1)会计主体的假设。环境会计的主体假设侧重点是会计主体的行为特
性。当企业的生产造成了环境污染或是影响了其他企业生产时,会计
核算就不仅仅局限于会计主体本身所拥有的资产,还将这种由会计主
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包含在会计的核算对象内。因而会计
主体是指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说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所采取的
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的确定。
(2)可持续发展假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假设是指环境会计核算以会计
主体在自然资源不枯竭、生态资源不降级的基础上,保证社会、经济
持续发展。如果自然资源开发过量、生态资源的降级加剧,会计主体
的经济基础活动可能会被迫停止;相反,如果环境资源能够得到有效
的保护,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就可持续地进行下去。可持续发展基于
这一原理,提出了会计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时间性规定。尽管会计主
体的经济活动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基本立足
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这个立足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即经济可持续发
展、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
三者相互统一与协调。
(3)货币计量的假设。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分支,应选择货币计量
单位。货币计量的优点是能为不同质量、数量的物品提供一个统一的
量度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价值,但由于受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
要将实物量度转化为货币量度,其精确程度难以保证。在这种情况下
加以非货币计量成为必要。多种计量表现能够相互补充,提供更加完
整准确的信息,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毕业论文
2.2 环境会计的对象
传统会计理论把会计对象看作是企业资金运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而环
境会计的对象则大大突破了资金运作这一范畴,它所考虑的是除了资
金之外的资源环境、整个社会生产消费以及生态循环价值。因此环境
会计对象具体化所表现出的六大会计要素也需重新界定。环境成本应
在首次得以识别的期间加以确认。若符合资产的确认,应将环境成本
资本化,并在当期及以后各受益期间进行摊销;否则,应作为费用计
入当期损益。而且资产中应增加自然资本加入其中,在收入要素中除
了确认传统的生活经营所带来的收入外,还应包括企业在执行环保政
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国家给予补帖、资金和税收减免、企业
回收的“三废收入”、其他单位和个人缴来的环境损害赔
偿费或罚金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
来的社会效益等。而费用不能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要包括社会成本、
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收取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
环境研究与开发费。
2.3 环境会计的目标
环境会计目标同传统会计一样,也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
就是在促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
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环境,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具体目标
是组织相应的环境年度会计核算,充分披露企业的环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