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重叠问题练习题

一年级重叠问题练习题

一年级重叠问题练习题
一年级重叠问题练习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重叠问题》练习题班级:姓名:

5、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6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6、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从左数起是第3个,从右数起是第7个。这一行有多少个?

7、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这行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最新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 一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一、课堂调控语言口令化(老师的发令要注意有节奏,干脆利落,学生做到应答自动化。) A.123——快安静321——座端正!B.123——坐坐好,321——请安静 C.小嘴巴——不讲话!(闭闭好!) D.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 E.谁最棒——我最棒! F.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G.亲爱的——在!(用煽情的语调并挥动手臂说“亲爱的”,学生喊“在”)H. 写字——一拳,一尺,一寸!I. 站起来——大声讲。J. 同学讲——仔细听。K.身体——坐直! L.说停——就停!M.手指——点对!N.两手——放平!O.火车火车在哪里——火车火车在这里。(学生坐好)P. 课间做游戏——规则要牢记!Q.师(双手击掌3次,有节奏的X X X )——生(跟着击掌2次,第三次双手放好,即节奏也是X X X )二、课间放松活动游戏化(老师带着孩子一边背儿歌,一边夸张的做动作,老师首先要放的开哟!) A.“点一点,摇一摇,拍一拍,扭一扭,笑一笑,哈哈哈,坐坐好。” B.“我学小猫喵喵叫,我学小兔蹦蹦跳,我学乌龟慢慢爬,我学小树,坐得端!” C.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 D.全身操“拍拍手,一二!伸伸手,一二!打打肩,一二!弯弯腰,一二!跺跺脚,一二!点点头,一二!坐坐好,一二!” E. 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三、课堂奖励措施多样化(小奖励必不可少,但不能滥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物质的:如小卡片、贴贴纸、小文具、画的小图案、盖的小印章等。(现在都流行积分换购,咱就来个积卡、积贴贴纸换小礼物)精神的:口头表扬、帮老师做事、优先参与老师组织的活动、与老师握手或击掌等等同伴的:口令“120——你真行!”“棒棒,你真棒!”等等四、部分知识内容儿歌化(注意结合所学知识,宜形象、宜简短,易记忆、易理解)大于小于——开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1)师:一二三; 生:快坐好(2)师:抬头挺胸;生:看黑板(3)师:小眼睛; 生:看黑板;(4)师:谁坐好?;生:我坐好。还可以问:谁最棒?生:我最棒!(5)三二一,快休息。(6)师:小猴,小猴在哪里;学生边用手做跑走的动作边说:小猴,小猴跑走了。然后就坐端正。(这个可用于学生好动时)如果还没坐好,你也可以说:还有几只好动的小猴子呆在我们班呢,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师:小鸟,小鸟在哪里?;生边做飞的动作过说;小鸟小鸟飞走了。(用于学生课堂吵闹时)(7)录音机。告诉小朋友:你们每个人就是一台录音机。师说:录音。学生就把食指按在头上,表示打开开关,然后闭上嘴。这个方法可以让学生听清你要说的话。至于放音,就是让他们复述,巩固。写字教学1、小铅笔,拿手上,我来描一描。2、身体坐正,两肩放平,两脚分开,眼和书本一尺远,胸离课桌一拳头,手离笔尖一寸宽,笔尖朝向左前方。3、小朋友,时间到,抬起头,挺起胸。 小青蛙 -------------- 董国平 小青蛙,呱呱呱, 它说自己是画家。 画只兔子两条腿,

一年级数学重叠练习题39494

一年级数学重叠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先画图,再列算式计算。 1、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5栋,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画图: 算式: 2、从左边数我排在第7,从右边数我排在第3,一共有多少人? 画图: 算式: 3、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4,从后往 前数,小红排第6。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画图: 算式:

姓名:班级 1、小朋友排队唱歌,从左往右数,乐乐排在第3个,从右往左数,乐乐排 在第7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画图: 算式: 2、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 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画图: 算式: 3、小朋友排队唱歌,我左边有3人,右边有5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画图: 算式:

姓名:班级 (1)、小花鸡左边有2只小鸡,右边有5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画图: 算式: (2)、我从前边排第六,后面还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画图: 算式: 10、一群小动物在排队,从前往后数,小兔排第3,它的后面还有4只小动物, 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画图: 算式: 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姓名:班级 一、口算: 3+4-2= 4+4+2= 5-2+1= 1+3+4= 1+4+5= 1+5+1= 1+6+2= 1+7-2= 二、有7辆车,从左到右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警车排第4,从右边数警车排第几? 画图: 算式: 三、应用题 7、原来地上有8只鸽子在吃食,突然飞走了3只,但又飞来了2只鸽子, 现在有机只鸽子在吃食? 算式: 8、树上原有10个苹果,小猴子摘走了2个,小刺猬摘走了5个,树上还 剩几个苹果? 算式:

小学奥数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精选练习例题 含答案解析(附知识点拨及考点)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B 类与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A B A B +-1 A B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C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 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A B C 3A B C ++-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口令集锦

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用儿歌、口令等形式组织教学往往比直接提出要求效果要好得多。以下收集到一些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老师常用的口令和儿歌,以提供给像我一样将要完成从高年级到低年级转变的老师参考。 【课前】: (1)上课铃响起,站队快静齐。轻声进教室,身体坐坐直。 (2)小小手,放放好。小眼睛,看老师。小嘴巴,闭紧了。小腰板,挺直了。 (3)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课前准备操,动动手,动动脚,开动脑筋勤思考。你一言,我一语,这样发言可不好。耳要聪,目要明,文明守纪我最行,棒!棒!棒!我真棒!争做班级的NO.1。YEAR! 师(双手击掌3次,有节奏的X X X ) 生(跟着击掌2次,第三次双手放好,即节奏也是X X X ) 【安静课堂方法】: 1、一二三坐坐好,三二一请安静。 2、我们都是机器人,一不许动,二不许笑,三不许露出大门牙。 3、小嘴巴-----不说话 4、请把小手放背后--------我把小手放背后 5、请坐好-----我坐好 6、谁的小手拍的响——我的小手拍的响 谁的眼睛最漂亮——我的眼睛最漂亮 谁的小手藏的好——我的小手藏的好 谁的小嘴闭的紧——我的小嘴闭的紧 【学拼音】: (1)拼音格,四条线,拼音宝宝住里面。住上格,不顶线,住下格,一半多一点,住中格,写满顶两边。 (2)复韵母,真有趣,两个单韵母在一起。 看前面,摆口形,口型变化要注意,快速向后滑过去,和成一音莫忘记。 (3)声母b和韵母a,猛的一碰变成ba。b-a(带调号)爸,爸爸。 【组织教学】: (1)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2)同学们,我问你,上课应该怎么做? 身坐正,脚放平,眼看老师守纪律。 (3)小火车在哪里,小火车在这里。 (4)师:小火车,开起来生:咕噜咕噜开起来 师:火车头在哪里生:火车头在这里师:这排火车开起来 【写字时】: 1、提醒法。(生写生字前,师诵儿歌) 身坐挺,足摆平,头不歪,肩放平(脚放平,身体正。头不歪,肩不耸。) 生接:字写得好,老师夸我行! 2、写字歌。(师说,生做动作) 第一、闭眼第二、身正第三、肩平第四、足安第五、臂开第六、睁开眼睛第七、握笔,写字 3、拍拍手,拍拍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伸伸我的左手,伸伸我的右手,扭扭我的小腰,端端正正坐坐好! 【课堂教学】: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重在常规训练

小学一年级班级管理重在常规训练 中国有句古话:“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行为习惯的好坏将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而小学低年级又是形成优良的日常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就需要一年级班主任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从家庭步入学校、从幼儿成为学生的转化,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从事了多年的低段班主任工作,使我体会到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劳苦,但使我更加难以忘怀的,是成功的喜悦以及甘为人师的幸福。下面,我结合多年来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一年级班级管理中重视常规训练的教育。 一、刚入学时,学生现状。 学生刚入学时,他们没有严格的时间观念,经常在你上了大半节课时,咚、咚、咚敲开教室门,旁若无人地走进教室;他们没有严格的学习观念,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交作业,什么时候翻开课本,翻到什么地方,作业交给谁,他们相互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他们没有严格的课堂纪律观念,他们可能在你上课时突然走下座位,突然大叫一声,也或者突然说要上厕所,甚至要你准备好他上厕所的手纸;他们不知道课间怎样安全地活动,他们满学校地疯跑、追打又总是弄得全身是伤;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室的纸片到处都是……

二、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终身有益。从学前班到一年级的新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 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①预备铃声响要把下节课用的学习用具准备好,放在课桌的左上角。②上课不准随便说话,有问题举手,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说。也不准随意下座位③上课坐直,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问题。④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⑤写字姿势要正确等等。 2、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要“习”才能“惯”,任何一种习惯都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巩固和训练逐渐形成。为此,刚开学,我就用晨会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让学生知道,早上来了要读书。上课有事要举手报告。上下课要起立,敬礼。中午来校先看书,保持教室安静。出操、上下学排队做到快、静、齐。要求学生课下做有意义的活动,不追跑打闹,不打架不骂人。会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往地上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的整洁。拾到东西主动交给老师。要爱护公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不损害花草树木等等。我会通过及时提醒,定时每周班会检查,不定时的小组评比,小干部监督等多种形式,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久而久之,

一年级常规训练要求(自己整理)

一(3)班每日训练要点 农倩芳 一年级学生常规训练点滴谈 刚入学的儿童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约束,他们根本“目中无师”,自由自在地说、玩、哭、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面对这些天真可爱而又“不听话”的小家伙们,真是让人头痛。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静下来上课,懂得在学校里要规规矩矩呢? 一、抓住第一时间 多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入学伊始进行养成教育很重要,小学阶段的第一学期,第一学期的第一个月,第一个月的第一周又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抓住了这个第一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再施以养成教育将事倍功半,甚至终身难补,所以在刚刚开学的头几周里,不管开学事情有多繁杂,工作有多累,都要把学生的养成教育抓紧、抓好、抓细、抓实、抓小、抓早。开学第一天一切事情都要求学生做个真正的小学生。例如站队放学,就要求学生站队一定不能讲话,如果有学生讲话,就不能走,重新进教室,再来一次,直到安静为止。虽然第一天放学花了很长时间,但是让学生明白了放学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国外教育也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

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 只有通过行为训练才能使学生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要抓好行为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好习惯非一日之功,需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有耐性,要持之以恒。例如,我要求学生对整齐桌椅,按规定摆放书本,几乎成为每天早上早读时候第一件事情,上课前第一件事情。 其次要严而又严,训练要强调“严”字,有个“狠”劲,不见实效不收兵。当然也要做到“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例如我在强调学生安全问题,特别是下课不能越过花坛到大操场上去和下课活动不要跑这两点时,我讲过后学生几乎没有听,我就连续一个星期在下课时观察,哪些学生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做,第一天抓了10几个,第二天少些了,第三天没有了,但是这个星期又有几个,所以提出要求后,还要进行检查,要见到实效,避免反复。 三、“苦练”与“趣练”“激励”结合 我发现孩子们很习惯听“口令”。于是,我用一些小儿歌小口令和学生互动,如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脚并拢,手放平,等待老师进课堂;123坐好了,小眼睛,望老师;小耳朵认真听,这些口令帮我节省了不少口舌,对课堂常规有了初步认识,为下一步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不仅效仿好的行为,也能模仿不良习惯。因此,榜样教育对于刚入学的儿童十分重要。我利用班会课

一年级数学重叠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重叠练习题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一年级数学重叠练习题姓名:先画,再列算式。 1、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5栋,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2、从左边数我排在第7,从右边数我排在第3,一共有多少人? 3、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4,从后往前数, 小红排第6。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4、小朋友排队唱歌,从左往右数,乐乐排在第3个,从右往左数,乐乐排在第7 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5、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 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6、小朋友排队唱歌,我左边有3人,右边有5人,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7、一群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红的前面有4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 多少个小朋友在玩游戏? 8、我左边有2只小鸡,右边有5只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9、我排在第6,后面还有4人,一共有多少人? 10、一群小动物在排队,从前往后数,小兔排第3,它的后面还有4只小动物,一 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11、有7辆车,从左到右排成一排,从左边数警车排第4,从右边数警车排第几? 应用题姓名 1、我昨天折了5只天纸鹤,今天折了4只,两天一共折了多少只? 2、树上原有10只小鸟,飞走了3只,树上还剩几只小鸟?

3、车上原有5人,下车2人,上来5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4、原有4只蝴蝶,飞来了3只蝴蝶,又飞走了1只蝴蝶,现在花丛中有几只蝴 蝶? 5、原来种了6棵树,又种了3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6、我吃了5个桃子,你吃的和我同样多,我们一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7、原来地上有8只鸽子在吃食,突然飞走了3只,但又飞来了2只鸽子,现在有 机只鸽子在吃食? 8、树上原有10个苹果,小猴子摘走了2个,小刺猬摘走了5个,树上还剩几个 苹果? 9、哥哥有4块糖,弟弟有8块糖,弟弟给哥哥( )块糖,两人的糖就一样多了。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重叠问题”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课题:智慧广场——重叠问题 教材分析:本“智慧广场”是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的内容,主要向学生渗透画直观图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其编写的特点:1.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兴趣参加。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养的培养。让学生体会画直观图可以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学会借助直观图解决重叠问题。3.引导学生经历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数的顺序、能正确读写、会比较大小,并且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生活实际中的站队等问题也是孩子们遇 到的问题,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本“智慧广场”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形成运用几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2、 3、引出课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就叫做重叠问题。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读题 2、猜想 3、验证:(引导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的方法分别验证。) A、摆一摆:①下面我们用圆片代替大雁,用三角代替花雁,边读题,边摆一摆,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②学生到前摆一摆,说一说。 ③老师示范摆一摆:读第一句摆摆,读第二句,花雁后面摆几个?数一数:一共有()只大雁。

小学一年级数学智力训练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智力训练题 1、一本书,小红第一天读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读一页,到第四天,一共读了()页。 2、小明从一楼上到二楼用了1 分钟,他从一楼上到六楼,要几分钟() 3、小强家住4楼,每一层楼有7级楼梯,小强放学回家要爬()级楼梯。 4、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要2分钟,锯成6段要几分钟() 5、小玉有32张卡片,小婷有24张卡片,小玉给小婷多少张卡片,两人的卡片就一样多了() 6、小洁今年8岁,今年妈妈比她大25岁,十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7、小雅今年7岁,去年她比妈妈小23岁,五年后,妈妈比她大几岁() 8、一列队伍,从前数丹丹排第35位,从后数,丹丹排第21位,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9、一列队伍,丹丹前面有35名同学,丹丹后面有21位同学,这一列队伍一共有多少人() 10、8块手帕夹在绳子上晾干,同一个夹子夹住相邻两个手帕的两边,这样一共要()个夹子。 11、把图画相邻两张重叠钉在墙上,有五幅画,一共要()个图钉 12、张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做对第一题的有23人,做对第二题的有28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8人,这个班一共有多少人() 13、3个孩子同时吃3个苹果要3分钟。请问:10个孩子同时吃10个苹果要几分钟() 14、一口深7米的枯井,一只在井底的蜗牛每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后能爬出枯井() 15、爸爸买了3个皮球,两个红的,一个黄的。哥哥和妹妹都想要。爸爸叫他们背对着背坐着,爸爸给哥哥塞了个红的,给妹妹塞了个黄的,把剩下的一个球藏在自己背后。爸爸让他们猜他手里的球是什么颜色的,谁猜对了,就把球给谁。那么,谁一定能猜对呢() 16、找规律填数: ① 0,1,3,6,10,(),()② 1、2、4、8、()、() ③ 1、4、3、6、5、()、()④ 10、5、9、 6、8、 7、7、()、()、() 17、找规律画一画。 (1) (2)□▲○□□▲○○□□□▲○○○□□□□▲○○○○() 18、填一填: 19、小菲、小南、小阳三个小朋友,分别戴着红、黄、蓝三顶帽子,排着队儿向前走,谁也不回头。小南看见一顶红帽子和一顶黄帽子,小菲只能看到一顶

一年级数学重叠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秋天到了,一行大雁正飞往南方准备过冬呢,你看穿花衣服的大眼多漂亮呀,从前面数它排第6,从后面数它排第3,小朋友们你能说出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吗?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哦,你认为有9只,哦(疑问)你认为有8只,那到底有多少只呢,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呢? 这位同学说画一画数一数。真是太聪明了,下面就请你用不同的图形代替花大雁和其他大雁,根据这里的信息来画一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大雁。 都画完了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的作品。 来,这位同学你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大家听清楚了吗,他是用大圆圈代表花大雁,小圆圈代表其它大雁,哦(疑问),你觉得不对,说说你的想法。你是说:这样从前面数花大雁确实是(加动作)排第6,但是从后面数花大雁却排第4了(动作)。怎么办呢?大家说从后面去掉1只,好,就按大家说的去掉1只。下面我们再来数一数花大雁从前面数是不是排第6,后面数是不是排第3,(加动作数手指课件)第1……第6(高),从后面数第1、第2、第3,跟信息说的一样。那一共有多少只呢?数的真对,一共有8只。 刚才我们是数出了一共有8只,那根据这幅图怎么列式呢? 你说,好,用5+1+2=8(只)(边说边板书)那你能指着图来说一说这里的5、“1”、“2”各表示什么吗?说得真好,“5”表示花大雁的前面有5只,“2”表示花大雁后面有2只,“1”表示这1只花大雁。 还有不同的列法吗?哦,你是用6+3-1=8(只)(板书)这个算式中的“6”和“3”各表什么呢?为什么还要再减去1呢?请同桌2个讨论一下。 下面谁来说一下?这位同学说得太好了:6表示从前面数到花大雁这里有6只(播放课件),3表示从后面数到花大雁这里有3只(播放课件)。为什么还要再减去1呢?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因为“6”里面有花大雁,“3”里面也有花大雁,这样花大雁就数了2次,所以要再减去1。 以上我们解决了大雁有多少只的问题。 像这样的问题(手指集合圈),我们把它叫做重叠问题(板书),我们通过画图发现了这两种算法。画图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用到它。 下面我们就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几个生活中的重叠问题。 1、小明正在给同学介绍他家的位置呢。请你根据信息画一画、算一算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重叠问题】数学练习题

博易新思维数学——全国中小学数学培训课程领军品牌 包含排除——重叠问题 两对父子最少有多少人?你说四个人?那看看下面这幅图!数学复习教材哪家好 当这两对父子是祖孙三人时,答案不是四个人,而是三个人。因为爸爸既是“第一对父子”中的儿子,也是“第二对父子”中的爸爸。 我们称上图为维恩图。图解是处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维恩图法是一种特殊的图解方式,通常用来解答如上述类型的重叠问题,它使我们对重叠问题的理解直观而浅显易懂。 爷爷 第一对父子 第二对父子 爸爸 我

例1:一群人猜成语,猜对第一题的有15人,猜对第二题的有20人,两题都猜对的有5人,这群人总共有多少?数学复习教材哪家好 我是这样想的:猜对第一题的人数+猜对第二题的人数-两题都猜对的人数=猜成语总人数。 第一题 15人 第二题 20人 5人 我们画个图就很清楚了。方法有很多啊。

同学们去春游,每人都带了饮料或水果,其中带饮料的有78人,带水果的有73人,既带水果又带饮料的有40人。参加春游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例2:两根木条各长100厘米,现在把它们如下图这样钉在一起,如果中间钉在一起的部分是10厘米,那么整根钉在一起的木条长度是多少厘米?数学复习教材哪家好 一根长80厘米的木棍不小心被折成长短不一的两段,现在把两段接起来,其中重叠部分是6厘米。两段木棍接起来后共长多少厘米? 解答重叠问题时,我们通常用图形来分析,如 图(这种图也叫韦恩图),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方法:先不考虑重叠,把符合条件的数量加起来,然后再减去重叠的数 量。 简单记法:A或B的总和=A+B-C

例3:六一儿童节当天,全班40人到东湖去玩,有33人划了船, 20人爬了山,每人至少玩了一样。问:既划了船也爬了山的同 学有多少? “每人至少玩了一样”,也就是有人玩了一样, 也有人玩了二样,无论玩了几样,总人数都是40。 按照前面的方法:A或B的总和=A+B-C,应该怎么求? 两根木条都长45厘米,但需要总长是60厘米的木条,于是小奥把这两根木条钉在一起,那么中间重叠部分是多少厘米?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

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 教育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重巨大的力量,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一年级新生入学行为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培养课前准备学习用品的习惯。刚开学,我说:“同学们,拿出作业本写字。”陈述同学拉起大书包,“哗啦”所有的东西掉了一地,一件一件找,作业本找到了,再把其它的东西一件一件往书包里装。写着写着,写错了,需要橡皮,他就再“哗啦”一下,重复刚才的工作。因此,我要求学生课前必须把语文书放在课桌中央,以备随时翻开;作业本、铅笔盒等放在课桌右上方。课桌上放一只铅笔、一块橡皮。这项任务每周抽查,学生不可贪玩忘记准备。 二、培养学生坐的习惯。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一节课40分钟,至少要保持学生有20分钟左右专心听讲,这样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做“学做解放军”的游戏。游戏中强制学生不要动,老师看表1分钟不动,慢慢地发展为2分钟、3分钟、循序渐进。这样经常定心坐坐,可以磨练学生的耐性,还可以去掉学生身上的浮躁之气。 三、培养专注听讲的习惯。同样是坐在一间教室里,听讲认真与否,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因此,当讲到某个知识点时,我总要先提醒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或黑板上。因为,对学生坏习惯视而不见,会制造出一批需要补课,等待转化的后进生。 四、培养学生收拾桌面的习惯。有几个同学经常因为不专心或者写字速度慢被我提醒。后来我发现,他们把用不着的学习用品都放在桌面上,有彩笔、尺子等等,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说,这些就是干扰因素。所以,我要求学生,每节课都只拿出本节课的学习用品。五、培养学生学会利用作业后零碎时间的习惯。课堂作业的时候,老师要力争做到面批面改,不带回办公室看。以中等生为坐标,设计17分钟以内的作业,这样,快与慢在12——25分钟之间徘徊。早写完、批阅完作业的学生就回到座位上读书,不管是文字还是绘图,都可以看,有一个要求:自己阅读,不讨论,不交谈。这样,他们就只好去跟书对话了,哪怕他们看进去一句,也是进步。 看到他们一天一个变化,一天一点进步,我感到很欣慰。 儿歌在一年级课堂常规训练中的一些运用 对于一年级的老师来说,最大的任务就是抓好学生课堂常规训练。但是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要他适应学校常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很费时费神的事情。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琅琅上口的一些口令、顺口溜、儿歌,对于帮助其养成好习惯有着莫大的帮助。所以,在开学初我就搜集了一些,如下:一、二、三,坐好了。棒、棒、你真棒!抬头挺胸,看黑板。身坐正,脚放平,眼向前,手放好。大眼睛,看黑板…… 在说口令、儿歌时,不能只是学生说或老师说,最好是老师和学生一人一句的说。刚开始训练时,老师在说的同时要有示范性的动作,让学生能够手口合一、眼口合一。通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发现有些儿歌就很适应我们班的学生。在学生有乱动的时候,就用“身坐正,脚放平,眼向前,手放好。”我说一句,学生说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单选题 1.一盒巧克力65元,一瓶红酒86元,爸爸带了200元买这两样东西,()。 A. 够 B. 不够 C. 不能确定 D. 可能不够 2.买一束玫瑰花要30元,买8束康乃馨要160元,一束玫瑰花比一束康乃馨贵( )元。 A. 130 B. 20 C. 10 3.下列算式得数大于100的是()。 A. 198-98 B. 45+55 C. 146-38 4.50元可以买下面( )两种物品。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二、判断题 5.一台电话75元,一台风扇85元,一个电子手表45元,200元能够买到这三种商品。 6.一个加数是25,另一个加数也是25,和是60。 7.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 三、填空题 8.一个小皮球重45克,一个大皮球重54克,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总重为________. 9.在圈里填入正确的数。 10.猜猜我家的门牌号。 我家门牌号比65多35。________号 我家门牌号加上20就是45。________号 我家门牌号减去12就是30。________号 11.不计算,直接说出得数是几十多。 48+40是________十多。76-32是________十多。 37+2是________十多。53+30是________十多。 12.填一填。

四、计算题 13.直接写得数。 7+70= 66-6= 45-5= 20+9= 44-40= 76-6= 30+5= 50+7= 6+20= 93-90= 4+80= 83-3= 14.列竖式计算 (1)37+33+17 (2)66+33-47 (3)72-26+35 五、解答题 15.小明的妈妈有100元钱,她在下面的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她应该付多少钱? 六、综合题 16.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我们班喜欢喝________的人数最多。 (2)喜欢喝牛奶的比喜欢喝汽水的人数多________人。 (3)喜欢喝________的比喜欢喝________的人数少________人。 七、应用题 17.把两块长分别为14分米的钢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重叠焊接在一起,重叠部分长多少分米?

最新重叠问题练习题有答案

重叠问题练习题有答案练习一 1、小朋友排队做操,小明从前数起排在第4个,从后数起排在第7个。这队小朋友共有多少人? ○○○●○○○○○○ 如图: 4+7-1 = 10 2、学校组织看文艺演出,冬冬的座位从左数起是第12个,从右数起是第21个。这一行座位有多少个? 12+21-1 =2 3、同学们排队去参观展览,无论从前数还是从后起起,李华都排在第8个。这一排共有多少个同学? 8+8-1 = 15 练习二 1、同学们排队跳舞,每行、每列人数同样多。小红的位置无论从前数从后数,从左数还是从右数起都是第4个。跳舞的共有多少人?

每排有:4+4-1 = 共有:7×=49 2、为庆祝“六一”,同学们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鲜花队,小华的位置从左数第2个,从右数第4个;从前数第3个,从后数第5个。鲜花队共多少人? 从左到右人数:2+4-1 = 从前到后人数:3+5-1 = 5×=5 3、三班排成每行人数相同的队伍入场参加校运动会,梅梅的位置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5个;从左数、从右数都是第3个。三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6+5-1 = 10 3+3-1 = 10×=0 练习三 1、把两段一样长的纸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段更长的纸条。这段更长的纸条长30厘米,中间重叠部分是6厘米,原来两段纸条各长多少厘米? ÷= 18

2、把两块一样长的木板钉在一起,钉成一块长35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长11厘米,这两块木板各长多少厘米? ÷=3 3、两根木棍放在一起,从头到尾共长66厘米,其中一根木棍长48厘米,中间重叠部分长12厘米。另一根木棍长多少厘米? 66-48+1=0 练习四 1、三班有学生55人,每人至少参加赛跑和跳绳比赛中的一种。已知参加赛跑的有36人,参加跳绳的有38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有几人? 36+38-5= 19 2、两块木板各长75厘米,像下图这样钉成一块长130厘米的木板,中间重合部分是多少厘米? ×=0 3、三班有42名同学,会下象棋的有21名同学,会下围棋的有17名,两种棋都不会的有10名。两种棋都会下的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训练课程

一年级新生入学常规训练课程 一、导入新课程 1)教师活动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自己的姓名,另一个就是大家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小学生。(出示带拼音的“小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跟老师读“我是小学生了”。当小学生高兴么?当了小学生,说明你们已经长大,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学到更多的本领,这时自豪的。 学习儿歌: 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的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 2)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要求:坐端正,抱臂正,眼睛看老师,不做小动作,用心记,嘴巴不说话。 二、认识校名、班级 1)教师活动 A、欢迎你们来到我们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和生活。我们这所学校的校名谁知道? B、课件出示带有拼音的校名。(政通路小学),教师按拼音正确地把校名念一遍,请学生跟老师念,请个别同学念。 C、谁知道我们学校在什么路上?(政通路)我们学校周围有什么工厂、商店、机关、公园? D、教师边画边讲年纪与班级。(提醒看门上班级牌) E、说一说:我是()小学()年纪()班的小学生XXX。看着黑板连起来大声、清楚地说一遍?(先请预先准备好的学生讲) F、认识男女厕所,不随地大小便。 G、上下楼梯靠右走,上厕所从墙壁左侧进右侧出,不相互追赶 H、下课先上厕所,再玩 2)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学生跟读。 第二课时介绍自己结交朋友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活动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这个班有()个小朋友。大家今后要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玩耍,那就得互相认识一下。 2)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 二、自我介绍 1)教师活动 A、示范引路,要求介绍时做到:大声讲,站端正,说清楚。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家住在哪里?(教师评议) B、介绍爱好。小朋友都有许多爱好,有的爱唱歌,有的爱跳舞,有的爱画画,有的爱讲故事,还有的爱下棋。谁能把自己的爱好大声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C、连起来作介绍。

一年级上学期重叠问题练习

重叠问题 例1. 区分“几个”和“第几” (1)小明前面有5人,从前往后数他是第几?小红后面有4人,从后往前数,她是第几? 画图: 列式: 5+1=6 4+1=5 思考:为什么要加1 ? (2)从左往右数小丽排第5,她左边有几人?从右往前数阳阳排第6,他右边有几人? 画图: 列式: 5-1=4(人) 6-1=5(人) 思考:为什么要减1 ? 例2. 重叠问题(课本74页,智慧广场) 冬天来了,一群大雁排成一队飞向南方,有一只穿花衣服的大雁非常漂亮。从前面数,它排第6,;从后面数它排第3。一共有多少只大雁? 画图: 列式:6+3-1=8(只) 思考:为什么要减1 ? 例3.(课本74页,自主练习第1题) 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在池塘里学游泳,它前面有4只鸭子,后面有3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 画图: 列式:4+3+1=8(只) 思考:为什么要加1 ? 例4. (课本75页,自主练习第4题) 画图: 列式:6+4=10(人) 排队上车的有多少人? 思考:想一想,怎么区分“例2、例3、例4”三种情况? 9 7

《重叠问题》练习题 班级:姓名: 做题要求:先要读清楚题目(读三遍),分清楚“几个”和“第几”;然后画图分析;最后列式解答。 1.①小动物们排队做操,小猴前面有8只小动物,从前往后数它是第()个。 画图:列式: ②从后往前数小羊排第5,它后面有()只小动物。 画图:列式: ③小鸭子排队学游泳,从左往右数小鸭贝贝是第6个,它的左边有()只小鸭子。 画图:列式: ④小鸭丫丫右边有7只小鸭子,从右往左数它是第()个。 画图:列式: 2. 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画图:列式: 3.森林里举行赛跑比赛,小兔子从前面排第3,从后面排第6,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比赛?画图:列式: 4.小亮坐在缆车上,他发现在他前面有3辆车,后面也有3辆车。请问,一共有几辆缆车?画图:列式: 5.小朋友排队玩滑梯,小华前面有4个人,后面有5个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画图:列式:

重叠问题练习题1

重叠问题练习题1 1.我前面有11个小朋友,后面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小兔前面有7只动物,后面有2只动物,一共有多少只动物? 3.小红从前面排第4,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4.小红从前面排第3,后面有7人,一共有多少人? 5.小明家从前面数在第3栋,从后面数在第6栋,这个小区一共有几栋楼? 6.小狗从左边数排第7,从右边数排第4,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7. 5 ()15 ()

1.有9辆车,我从左边数排第5,从右边数排第几? 2.一队有10个人,小丽从前面数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几? 3.有8只小动物,小兔前面有3人,从后面数排第几? 4.有9辆车排成一排,我后面有3辆车,从前面数我排第几? 5.一队有9人,我前面有2人,后面有几人? 6.一共有8只动物,小猫后面有4只动物,前面有几只动物? 7. ()17 ()13. 11 ()()()()

1. 10个人站成一队,小丽从前面数排第2,她后面有几人? 2.8个人站成一队,小丽从后面数排第3,她前面有几人? 3鸭妈妈领着自己的孩子学游泳,它前面有5只鸭子,后面有3只,一共有几只鸭子? 4.我排在第6,后面还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 5.蓝色的路灯从左边数排第5,从后面数排第5,一共有多少盏路灯? 6.红气球的左边有4个气球,右边有5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7()()16()12 10 ()()()()

移多补少问题1 1.芳芳做了16朵花,晶晶做了10朵,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 2.明明做了10辆风车,亮亮做了2辆,明明给亮亮几辆风车俩人就同样多了? 3.小猴和小象去摘桃,小猴摘了16个,小象摘了6个,小猴给小象几个桃子, 它们的桃子就一样多? 4.丽丽有13支笔,云云有7支,丽丽给云云几支俩人就同样多了? 5. 10个小伙伴举行拔河比赛,右边有4人,几人到右边,比赛才能开始? 6. 8人举行拔河比赛,左边有2人,几人到左边比赛才能开始?

(教学设计)重叠问题复习进程

《重叠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74-75页《智慧广场》。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直观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初步渗透集合的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探究生活中的重叠问题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到数学价值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难点:理解简单的重叠问题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呈现信息 师生谈话: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时而排成人字形,时而排成一字形,仿佛在说:“再见人们,我要去温暖的南方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一幅大雁南飞的情境,好不好? 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穿花衣服的大雁多漂亮呀!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 1.找出数学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 预设学生的回答: 从前面数,它排在第6;从后面数,它排在第3。 课件加强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信息。 2.梳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果没有学生提出“这一行大雁一共有多少只?”教师可以提出。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法。 1.猜想。

教师试着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1)6+3=9(只)。 (2)穿花衣服的大雁数了两次,应该再用9-1=8(只)。 教师引导:其实不仅我们班的同学有这样的疑问,你看,这两个小朋友也有同样的疑问,课件出示。 2.验证。 到底是8只大雁还是9只大雁?我们怎么办呢?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验证一下吧,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提醒。 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教师的提醒:请拿出大雁图片,试着摆一摆。如果遇到困难,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1)数的方法。 学生摆好之后数一数,这行大雁有8只。 (2)画的方法。 有的学生没有大雁图片,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形代替大雁,画一画。 课件提示: 我们用 代替花大雁,用代替其他大雁,画一画。 课件演示摆的过程,通过数图形,得出这行大雁有8只。 (3)计算。 找不同意见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可能会出现:5+3,6+2,5+2+1,6+3-1。 ①5+3中的5表示花雁前面的5只,3表示包括花雁和后面的共3只。 ②6+2中,2表示花雁后面的2只,6表示包括花雁和前面的共6只。

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常规要求及训练

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常规要求及训练 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观念淡薄,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跳跳蹦蹦,还不知道知识和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今年又带一年级,回忆女儿上一年级的过程,请教同年级的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为了让学生更快步入正轨,着重从以下培养数学课堂常规。 一、学习用品要备好,上课之前摆整齐。 铅笔2支,橡皮一块,直尺一把,学具盒一个,文具盒一个,数学书封面包整齐,写上班级和姓名。所有物品摆放课桌右上角。 二、上课学习严要求,提高质量有保障。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2、专注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 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 3、学生有敢说的勇气。 ×××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 ×××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 你也说的很好; 你答得非常正确,很有进步。 你能大胆发言了。虽然回答得不完全正确,但已有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回答正确。 4、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创设情境,直观的操作,循序渐进的、有层次地训练。 5、学生认真书写作业。 6、课堂调控语言口令化。

(老师的发令要注意有节奏,干脆利落,学生做到应答自动化。)123——快安静 321——座端正! 123——坐坐好,321——请安静 小嘴巴——不讲话!(闭闭好!) 小眼睛——看黑板!(看老师!) 谁最棒——我最棒! 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 写字——一拳,一尺,一寸! 站起来——大声讲。 同学讲——仔细听。 身体——坐直! 说停——就停! 手指——点对! 两手——放平! 火车火车在哪里——火车火车在这里。(学生坐好) 上课铃声响,赶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 一、二、三,请安静! 七、八、九,闭上口! 身坐正,腰挺直, 头----正;肩---平;身---坐直;两脚--稳稳踏着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