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纬地公路路线设计教程

纬地公路路线设计教程

纬地公路路线设计教程
纬地公路路线设计教程

公路路线设计教程

1.1 设计依据与标准

1.设计依据

1)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意见;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 2003;

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89;

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J018-97;

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7)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 JTJD80-2006;

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 JTJ/TD81-2006;

9)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

2.设计标准

1)计算行车速度:山区高速公路,行车速度采用为80km/h;

2)路基及行车道宽度:路基宽24.5m,行车道宽度为3.75(如图1所示);

图1 24.5米高速公路横断面

3)路拱坡度:行车道及硬路肩采用2%,土路肩采用3%;

4)桥下净空:采用5.00m;

5)圆曲线半径:一般值400米;最小值250米;

6)最大纵坡:采用最大纵坡为5%;

7)桥涵设计荷载:公路-Ι级;

8)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路基1/100;

9)路面标准轴载:100KN。

3.设计要点

1)公路路线设计时,建议阅读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将设计需要的指标单列出来,设计完成后检查自已所设计的公路路线设计是否符使规范的要求;

2)平面设计要依地形而定,不同等级公路对地形的考虑可能不同,需要灵活动用地形

等因素进行设计;

3)纵面设计需要考虑到填挖平衡,同时二级以上公路设计需要考虑平纵组合设计,具体要求可参考规范要求;

4)纵面设计与横断面设计前,需要对平面设计的路线进行数模或手工输入纵横断面数据;

5)横断面设计前,必需进行路基计算,同时横断面设计绘图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选项(具体见相应的横断面设计),土石方调配需要横断面设计获得的相应数据。

1.2 平面设计

1.熟悉地形图

熟悉地形图,了解地形图内村落、河流和山川,构想公路路线可能经过的区域,如图2所示。

图2 地形图

2.绘制参考设计路线

在地形图上用CAD绘线工具在地形图上确定可能的交点和路线经过的区域,以供进一步设计参考(如图3所示)。当然也可以省去这一步,直接在纬地系统内确定交点的位置和路线经过的区域。

图3 设计参考路线图

3.新建项目

启动纬地设计软件,选择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和项目文件的路径(建议用英文名或数字,尽量少用中文名)(图4所示)。每次退出纬地系统前保存项目,下次进入纬地系统选择打开项目,新建项目后可进行平面设计。

4.平面设计

第一步选择设计-主线平面设计(图5所示),第一点选择拾取(前述我们绘制的参考设计图的第一点,没有做这一步的可以直接从图上选取),

然后点击插入,依次选择余下的交点(如图6所示)

。存盘。

图5 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图6 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设计后)

第二步对每交点进行圆曲线设计,先选择相应的圆曲线半径(必须大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值,同地形条件相适应即可),然后选择试算,看圆曲线长度是多少,然后分别填入前后缓和曲线的长度,注意前缓和曲线长度:圆曲线长度:后缓和曲线长度=1:1:1的关系,三者间长度相差不大即可,当然前、后缓和曲线长度也可以不同,计算绘图后可看平面设计的结果。依次完成其余各交点的设计(如图7所示),存盘。

注意一:如发现交点的位置不合适,

图4 新建项目对话框面

图7 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圆曲线设计)

可以采用拖动交点的位置方法,这是纬地系统的优点。选择实时修改,选择相应的交点,命令行提示,沿前边(Q)/后边(H)/自由(Z),在命令和键入Z 可自由拖动交点至合适位置即可。调整相应的曲线数据,存盘。

注意二:当打开项目,选择设计-主线平面设计,选择计算绘图,可绘制路线设计平面图。可能看到视窗没有相应的路线平面图,可以在命令行键入Z,回车,再键入E 即可看到我们前期设计的路线平面图。

注意三:修改起点桩号,如图8所示,将路线起始桩号修改为我们需要的桩号即可。如K5+200,在此填入5200即可。

第三步选择项目-设计向导(如图9所示),按前述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向导的设计,在此不详述。完成设计向导后平面设计完成。

5.数模设计

设计路线的纵、横断面数据获取方式有如下三种:

1)纵断面数据

(1)数据-纵断数据输入; (2)数据-从DTM 采地面数据(数模设计)。

2)横断面数据

(1)数据-横断数据输入; (2)数据-从DTM 采横断面地面数据(数模设计);

(3)数据-导入其他横断面数据。

采用手工或测量数据的,可采用数据-纵横断面数据输入的方式,通常设计院设计常 采用此方式,获得的数据比较准确。

本例讲述通过数模方式获得的数据,适合设计院所工可或前期设计或毕业设计等工作。 第一步选择数模-新建数模(图10);

第二步选择三维数据读入-DWG 和DXF 格式(地形图的格式),选择相应的地形图,弹出图11对话框,此图中DGX 为等高线,设为约束线,GCD 为高程点,设为地形点(其他地形图可能不同,不要照搬),然后点击读入;

第三步进行数据预检;

图8 主线桩号修改

图9 设计向导图

第四步三角构网;

第五步网格显示,选择显示所有网格线,确定(图12);

第六步三角网优化和优化数模边界;

第七步数模应用-输出纵断面插值和横断面插值,即获得纵横断面数据(图13、图14)。

图10 新建数模图11 图层设计

图12 网格示意图

图13 纵断面插值图图14 横断面插值图

1.3 纵面设计

1.拉坡设计

第一步选择设计-纵断面设计,点击计算显示,软件在显示拉坡绘图,可屏幕上并没有显示出来图形。通常在命令行键入Z,然后再键入E,屏幕上显示纵断面拉坡图(图15所示)。

图15 纵断面绘图

第二步选择设计-纵断面设计,选择对话框内选点功能(图16),选择纵断面设计的起点(起点应同平面设计起点相同),设计高度根据填挖平衡和历史洪水位的高度来确定,本例选313.889米,如不合适,可通过对话框的实时修改功能进行修改。然后依次点击插入相应的变坡点,最后终点的桩号应同路线平面设计的桩号一致,这样整条路线变坡点确定完毕。

图16 纵断面设计对话框图图17纵断面设计对话框图(设计竖曲线后)

第三步可确定每变坡点的竖曲线的半径(图17),同时检查竖曲线的长度能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应注意所设的竖曲线在平曲线的范围内,具体原理参看《道路勘测设计》,然后保存。同时保存左或边沟标高数据。这样完成整线纵断面设计工作(图18)。

图18 竖曲线设计图

2.桥梁、天桥、涵洞通道设计

道路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形构造物。在确定好路线平、纵、横参数后,必须根据地形、水系和交通等因素,布设区域内桥梁、隧道、涵洞的位置,确定区域内桥梁、隧道、涵洞的标高和选型。首先打开纬地数据-控制参数输入菜单(图19),输入桥梁的起始点桩号,随后确定桥梁型式和名称等参数,依次进行,整个路线的桥梁布设完成。注意高速公路跨线桥设置时,只需确定中心桩号和桥型,其与路线正交或斜交,设计与否取决高速公路两侧行车或行人的需要。

纬地软件仅涉及桥梁位置布置,不涉及桥梁结构设计与分析。

涵洞、通道设置主要考虑公路两侧的水系和车辆行人的需要,具体要求参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涵洞主要有圆管涵、盖板涵和拱涵等构造物。首先打开纬地数据-控制参数输入菜单(图20),输入涵洞或通道的桩号、角度、洞底标高及结构物形式等参数即可,依次进行完成整条路线涵洞的布设。

涵洞设计宜采用纬地涵洞设计软件,纬地路线软件只布设涵洞的位置,不涉及涵洞的结构设计内容。

当地形复杂且开挖工程量大时,也可考虑隧道布设,其布设方式同上,但路线设计通常采用分离式路基设计。

图19 某桥梁布设对话框图20 某涵洞布设对话框

3.平纵组合设计

平纵组合设计,就是在进行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时,注意平面设计和纵面设计相互配

合,一般来说,竖曲线的变坡点和竖曲线在平曲线范围内,其组膈的线形是最好的,具体详细的要求请参看《道路勘测设计》教材及规范要求(图21)。如图22

所示。

4.

纵断面绘图设计

选择设计-纵断面设计对话框,选择控制,勾选桥梁和涵洞标注和标高(图23)

选择设计-纵断面绘图(图24),勾选构造物标注,其他地质概况、填挖高度等可按要求选择,同时垂直比例尺可按需求修改,可采用1:200、1:400或1:600.。

在批量绘图前,先搜索全线,然后批量绘图,获得纵断面设计图(图25)。

图22 平纵组合设计图

图23 纵断面设计控制图

图24 纵断面绘制图对话框

图21 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

图25 纵断面设计图

1.4 横断面设计

1.路基计算

选择设计-路基设计计算(图26),勾选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搜索全线两项。勾选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可获得Lj 格式的文件,为后面横断面设计提供基础。选择前两项后,点击计算即可。

2.横断面设计

选择设计-横断面设计绘图(图27)。在选择前仔细阅读对话框的内

容,参考已有设计资料。

分别勾选自动延伸地面线不足、扣除桥隧断面(一般桥隧断面横断面图上不显示)、土石方数据文件(必须选择,因为横断面绘图过程中确定土石方数量)

、绘图范围起始桩号和

图26 路基设计计算

终止桩号(如图28所示)。

分别勾选计入清除表土面积、填方扣路槽、挖方加路槽(路槽一词,教材少出现,但设计软件上常出现,主要指道路基层和面层的厚度的总和,纬地系统可在数据-控制参数输入中输入,如果填方不扣路槽,挖方不加路槽的话,可能土石方计算不太准确,建议设计过程中勾选)(图29)。

分别勾选每幅图排列数(选择1列或2列均可,也可根据横断面图确定各段显示列数)、自动剪切地面线宽度(设置合适的宽度值,可将横断面设计图上多余的地形剪去,以保持图形的美观)、记录三维数据(必须选择)、左右侧沟底标高(进行边沟拦坡或设计时需要相应的数据)(图30)。同时标注栏可按需要勾选,本例勾选控制标高和沟底标高两项(至于选多少项,根据设计的需要,同时考虑图形的美观与需要而定),同时本例是高速公路,因此选择标注高级表格(如果是低等公路,可以选择低级表格或可以不选择)。

选择制图比例,本例选择1:400A3纸横向(图30)。建议一般选择1:200或1:400A3纸横向,符合我们看图的习惯,不建议选择竖向图纸。

图27 横断面设计(1)图28 横断面设计(1)

图29 横断面设计(1)图30 横断面设计(1)

设计绘图,获得横断面设计图(图31)。出图过程中,保持图内文字没有重叠,图形和文字要在图内,如果图内图形或文字不在图内,要进行调整。

图31 横断面设计图

3.挡土墙布设

打开设计-支挡构造物处理,获得支档构造物设计菜单(图32),选择相应的支档构造物。本文以K6+060~K6+370左边坡和K6+190~K6+350右边坡为例,该段为路堑边坡,因此选择路堑挡土墙,采用重力式挡土墙型式。首先将相应的挡土墙型式拖入到下方的挡土墙文件,设计右侧边坡挡土墙起止桩号,保存即可(图33)。但在设计时有时矩形边沟外边缘点直接接挡土墙,可以在控制参数输入中将此段边沟外侧增加一组数据,设置一个碎落台(图34),碎落台外侧点接挡土墙(图35)即可。同时可以发现图33挡土墙上方碎落台的宽度较宽,可以进行控制参数输入菜单修改相应的右挖方边坡的第一碎落台的宽度来调整(图36)。

图32 支档构造物设计图33横断面图(修改前)

挡土墙设计宜采用纬地挡土墙设计软件进行,纬地路线软件仅布置挡土墙位置,不涉

及挡土墙的结构设计。

图34 左边沟对话框

图35横断面图(修改后)

4.挖台阶处理

选择设计-挖台阶处理,设计水平等距和和垂直等高,选择挖台阶的断面,则获得挖台阶断面图(图37、图38)。 1.5 设计图表

1.路线平面设计图

加载地形图,选择主线平面设

计,选择计算绘图;

选择绘图-构造物标注,选择路线平面图;

选择绘图-平面自动分图,选择插入元素表,低版本的纬地还要插入指北针,选择开始出图(图39)。

图37 横断面设计(挖台阶前)

图38 横断面设计(挖台阶后)

2.总体布置图

加载地形图,选择绘图-绘制总体布置图;;

图36 碎落台宽度修改

选择绘图-构造物标注,选择总体布置图;

选择绘图-平面自动分图,低版本的纬地还要插入指北针,选择开始出图(图40)。

4.公路用地图

加载地形图,选择绘图-绘制公路用地图;;

选择绘图-平面自动分图,低版本的纬地还要插入指北针,选择开始出图(图41)。

5.路基设计表

选择表格-路基设计表,获得图42所示。

6.其他图表

公路设计图表较多,由于晨间的关系,毕业设计仅包括部分图表,具体图表的要求可参看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和已设计的公路图件,本例仅列出毕业设计所需的图表如下:

1)公路路线平面图

2)路线纵断面图

3)直线、曲线及转角表

4)路线逐桩坐标表

5)公路用地图

6)护栏设计图

7)防眩设计图

8)隔离栅设计图

9)标线设计图

10)、路基设计表

11)边沟(排水沟)设计表

12)路基标准横断面图

13)路基一般设计图

14)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15)超高方式图

16)中间带设计图

17)中央分隔带开口设计图

18)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19)路基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20)路基土石方运量统计表

21)路基支档及防护工程设计图

22)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

图39 路线平面设计图

图40 总体布置图

图42 路基设计表

图41 公路用地图

1.6 土石方调配设计

土石方调配的数据来源自横断面设计的数据,如果没有土石方软件,只能采用手工调整,时间长,难度高,往往容易出错,采用土石方软件可很快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下面简介土石方软件的使用方法。

1.新建文件或打开文件

从文件-新建或打开文件,建立新的土方文件。

2.获得纬地设计数据

从文件-读入纬地道路项目,如本

例2013.prj文件。

从数据录入-逐桩面积(图43),

确定即可,如导入纬地数据,可跳过

此步骤。

从数据录入-项目分段设置,可以

设置项目分段数量,通常设计只有一

段,采用一分段,如要采用多分段,

输入分段桩号进行分段即可,调配过

程中先调配一段,再调配另一段,二

段土石方也可进行调配。

从数据录入-路槽数据,在纬地里

面设计过扣路槽,此处就不应再设,以免重复扣。

从数据录入-土石系数,可以确定土石系数,一般采用默认值,个别有要求可以修改。

从数据录入-土石成分,可设置本段土石成分及利用率。

从数据录入-构造物(图44),可设置构造物(桥梁)是否可以跨越,也就是在施工期间能否把土石方运到桥梁的另一侧,除大江大河外,应该基本上可行的,本例桥梁都是可跨越的(图45),同时可确定桥梁绕行距离。

图44 构造物数据图45构造物数据(修改后)

从数据录入-取土坑、弃土坑,可确定取土坑和弃土坑的桩号位置。本例设弃土坑,桩号在K8+400处。

图43 逐桩面积数据

从数据录入-纵坡度(可选),可以不录入。 3.土石方调配

从调配-选择调配段落,本例只有一段,故不用选择。 从调配-数据预处理(图46),可以选择相应的方法和参数。 从调配-开始调配(图47)。

从调配-调配,鼠标变成铲形,移到挖方土方位置点击,鼠标变成车形,将鼠标移到填方位置,依次将所有土石方调配完成,其余的土石方弃土坑内。

从调配-结束调配。 如果不满意调配,可请除以前的调配,重新开始。

4.输出表格

从输出表格-土石方计算表(图48); 从输出表格-每公里土石方数量表; 从输出表格-土石方运量统计表(图49);

从输出表格-取土弃土场表。

图47 土石方调配图

图46 数据预处理

图48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图49 路基土石方动量统计表

版《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道路勘测设计》 课程设计指导书(土木工程专业) 辽宁科技大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 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1、平面设计 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它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大、中桥、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等。图中还应列出平曲线要素表。比例尺用1:1000~1:5000,其带状宽度为中线两侧各200~250米。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路线平面图的比例尺为1:2000,由设计资料已给出的平面外业勘测原始资料,绘出路线的导线和路中线,其设计步骤与要求为: (1)编制出《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并复核。 (2)根据交点坐标用坐标法绘制出路线交点,得到路线平面导线。 (3)根据平曲线要素以及各里程坐标绘制平曲线。 (4)按有关规定要求标注出公里桩,百米桩、主点桩位置。交点号、水准点位置及高程,桥涵位置及孔数,孔径,结构类型,长(短)链等。 (5)绘制曲线表。 (6)绘出图纸的指北方向、比例尺等。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根据公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和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从而设计出纵坡合理、线形平顺圆滑的理想线形,以达到行车安全、快速、舒适、工程费用较省、运营费用较少的目的。 纵断面设计主要是解决公路线形在纵断面上的位置、形状和尺寸问题。纵断面设计可分成两步,一是纵坡设计,二是竖曲线设计。 (1)、纵坡设计 ①准备工作。根据校核无误的《直曲表》,中平资料。在纵断面图上绘出公里桩,百米桩、其它各中桩,直线与平曲线位置。点绘出地面线,并将桥涵、地质、土质、水准点等有关资料填注在纵断面图相应的栏目内。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控制点。包括属于控制性的“控制点”和属于参考性的“控制点”(经济点)。 ③试坡。“前后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用三角板推平行线的办法,反复试坡,对各种可能的坡度线方案进行比较,最后确定既符合技术标准,同时又满足控制点要求而且土石方

纬地公路设计详细步骤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一) 这几天准备写个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的使用流程,希望能对新手有点帮助。写的比较笼统,有时间再详细的扩展一下。 一、项目数据管理 1、在电脑分区中建立一个项目文件夹,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这个文件夹中,方便项目数据的编辑与修改。 2、在纬地程序中新建项目,点击项目菜单选择新建项目,在弹出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称,再选择浏览,将默认的以项目名称命名的项目文件保存在我们建立的文件夹中。 二、路线平面设计 1、打开地形图,地形图可之前放在项目文件夹中以方便查找。 2、选择设计菜单栏的主线平面设计。在交点数据输入栏的右侧顶选择拾取,在地形图中拾取路线的起点位臵,也可以看作是路线的第一个交点。起点确定后回到对话框,选择插入按钮,插入路线的交点,在程序提示是否插入交点一时选择确定,接着便可在地形图中一个个的选择路线的交点一直到路线的终点位臵确定点击鼠标右键回到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各交点位臵若要修改,则需先将对话框底部的滑柄按钮拖至所要修改的交点序号,再选择拖动,按命令行的提示选择自由拖动指定拖动的基点就可以拖动修改交点的位臵。导线及交点位臵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平曲线的设计。 3、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平曲线的设计,拖动主线平面设计底部的滑柄至第一个交点,选择平曲线计算模式为常规模式,一般路线设计使用最多的便是常规模式。输入前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后缓和曲线长度,点击对话框底部的试算得到计算结果。也可选择拖动R,根据命令行的程序提示输入拖动基点,则可在屏幕中动态的拖动曲线来控制平曲线的参数。 4、在主线平面设计的控制那一栏中可输入路线的起点桩号,在绘图与标注中选择需标注的项,输入标注字高。 5、平曲线设计完成后可在对话框中选择存盘保存路线平面数据。点击对话框中的计算绘图可看到在地形图中路线平面图已经绘制出来,且路线标注也同时完成。 三、设计向导功能 平面线形稳定后可在项目菜单栏选择设计向导,在弹出的设计向导对话框中一步一步的选择路线的各项参数。第一步要选择项目类型,接着是道路等级、设计车速。选择路幅及断面型式。填方边坡设臵、挖方边坡设臵、排水沟设臵、自动计算超高和加宽。最后得到的文件有路幅宽度文件、桩号序列文件、设计参数控制文件、超高设臵文件,输入桩号序列文件的间距,点击完成 打开项目菜单栏的项目管理器,我们可以看到项目中现在已经存在的数据有平面线形文件和平面交点文件以及设计向导生成的四个设计参数文件。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二) 四、数模的使用及纵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完成之后,便可开始道路纵断面的设计,但是在纵断面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道路的纵断面地面高程数据。这些数据可由现场放线测量获得,或者是由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建立。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006_条文说明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 (条文说明) 2006-07-07发布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

1 总则 1.0.1 制定规范的目的。 1.0.2 制定规范的依据。 遵照交通部要求,本次修订《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 011—94)[以下简称《路规》(94)]工作与修订《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1—97)[以下简称《标准》(97)]同步进行,故本稿是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以下简称《标准》(2003)]所规定的公路分级、控制要素、路线和路线交叉基本要求及其主要技术指标而编制的。 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上确立了公路设计六点新理念,本稿遵照会议精神进行了补充、完善。其后按部公路司关于设计规范与设计细则分别编制以及交公便字[2006]162号“关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修改意见的函”等的要求,重新进行了调整与修改,删除了本设计规范中有关“如何做”等方面的内容。 1.0.3 规范的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旅游、厂矿等专用道路可参照执行。 1.0.4 路线走廊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应遵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近远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予以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慎重研究并确定公路路线走向和走廊带。路线设计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线性工程的关系,尽早做出规划,处理好已建工程和新建工程的关系和布局。在确定公路等级时应根据公路功能,并遵循照顾发展与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同其他工程的关系,以合理确定公路走廊。 1.0.5 设计方案是路线设计的核心。在进行总体设计过程中,应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及其对自然环境等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证。当有多种方案时,应作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1.0.6 路线选定应特别强调对工程地质等自然条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路线线位及主要平、纵面技术指标的选定。 “沿线小区域气候”是指公路沿线由于区域地形所形成的雾区、风口、暴雨中心等。 1.0.7 加强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策,应减少因修建公路而带来的对环境、自然景观的影响,提高公路环境质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的视觉诱导和线形的连续性,以及同沿线环境相协调,以增进舒适和安全感。 1.0.8 路线线形设计的各单项技术指标是按相应公路等级的设计速度规定的最小值。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所进行的组合设计必须符合第9章线形设计的有关规定。线形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技术难度及其工程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优化。一项设计并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规定就是好设计;也不是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最低限度要求其工程造价就最省。因之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者将各种因素综合地进行考虑,创造性地进行“各种技术指标的组合(即设计)”。设计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在于是否能结合工程实际在高限与低限之间科学合理地选择技术指标,以及遇有特殊问题时能否作出特殊处理。 公路透视图可以是某点的路线透视图,或某路段的连续路线透视图,或采用三维模型技术制作的虚拟公路透视图等。对路线线形设计的评价与检验,可采用公路透视图以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公路透视图是一种最有效、最丰富的表达语言。运用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模型透视图及其图像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更为形象地进行工程评价,同时亦可用于向公众展示项目建成后的情况,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帮助公众直观地理解意图并作出反应。 1.0.9 《标准》(2003)在设计上引入了运行速度的概念,要求对线形设计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的地段,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以改善技术指标或采用必要的交通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因为运行速度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者的交通心理需求,以车辆的实际运行速度作为线形设计速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公路路线设计》(纸上定线)

大学 课程名称: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学号: 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2) 第二章设计依据 (3) 2.1公路等级的确定 (3) 2.2技术标准 (3) 第三章选线与定线 (4) 3.1地形条件 (4) 3.2选线原则 (4) 3.3平原微丘区定线步骤....................................... - 4 - 第四章平面设计 (5) 4.1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 (5) 4.2直线的设置 (5) 4.3缓和曲线设计 (5) 4.4 平曲线设计 (6) 第五章纵断面设计 (8) 5.1设计要求 (8) 5.2坡长设计 (8) 5.3坡度设计 (9) 5.4竖曲线设计 (9) 5.5平纵组合设计 (12) 第六章横断面设计 (13) 6.1 横断面设计的原则 (13) 6.2确定路基横断面宽度 (13) 6.3土石方量计算............................................ - 12 - 参考文献 (15) 附表 (16) 附图 (20)

第一章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公路路线设计》(纸上定线) 二、目的与要求 (一)目的 公路路线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 (二)要求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和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三、设计资料 1.地形图一张,比例尺1:5000。 2.沿河两岸10 m之内不能修路,沿河两岸取土不受限制。 3.施工条件 两侧都可以取土,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施工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四、设计依据和技术标准 本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7000辆,地形为平原微丘区。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布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五、提交的设计成果 (一)编写设计说明书 1.平面设计说明书(路线的走向、设计原则、各曲线设计等)。 2.纵断面设计说明书(设计原则、平竖曲线组合及竖曲线设计等)。(二)完成的图表 1.线路平面设计图(50m一个整桩、曲线主点桩及必要的加桩)。 2.线路纵断面设计图、比例尺:横向1:2000;纵向1:200。 3.横断面设计图(仅提交不同类型的断面) 4.平面线形元素一览表 5.竖曲线元素一览表 6.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表 7.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六、设计要求 1.图纸中线形、字号、尺寸、数字、说明等都要符合制图要求 2.说明书应以钢笔书写,文字简练、术语准确,说明书应有目录,分章节书写,包括原始资料,计算数据、说明设计意图。计算简图、计算公式等都要做分析和说明,设计成果可列表说明,对成果应有适当的分析。

纬地道路设计软件指导手册简版

3.1运行软件 图1-1-1程序界面 3.2建立设计项目 点击“项目”→“新建项目”,指定项目名称、路径,新建公路路线设计项目。 3.3打开数字地形图 应用AutoCAD打开数字化地形图。 3.4平面线形设计 3.4.1打开“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点击“设计”→“主线平面设计”,打开主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图1-1-2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对于已有项目,“主线平面设计”启动后,自动打开并读入当前项目中所指定的平面交点数据。用户点按“计算绘图”后便可在当前屏幕浏览路线平面图形。 3.4.2确定交点 1)单击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上的【拾取】按钮,从图中选择路线起点位置,获 得路线起点的坐标,并显示在对话框上(图1-1-3)。也可以在键盘上直接输入起点的坐标。 图1-1-3 起点的坐标 2)单击对话框上的【插入】按钮,从图中选择(或者键盘输入)路线其它交点 的坐标,可以连续选择多个交点的位置,也可以只选择一个交点的位置,按“ESC”键退出交点位置的选择,返回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结果见图1-1-4。

图1-1-4路线交点 说明:(1)“交点序号”、“交点名称” “交点序号”显示的是软件对交点的自动编号,起点为0,依次增加。 “交点名称”编辑框中显示或输入当前交点的名称,交点名称自动编排,一般默认为交点的序号,可以改成其它的任何名称,如起点改为BP ,终点改为EP 。在调整路线时,如果在路线中间插入或删除交点,系统默认增减交点以后的交点名称是不改变的。如果需要对交点名称进行重新编号,可在交点名称处单击鼠标右键,系统即弹出交点名称自动编号的选项菜单(如图1-1-5所示),选择对当前项目的全部交点进行“全部重新编号”,或“从当前交点开始重新编号”,或“以当前交点格式重新编号”。 路线起点 交点1 交点2 交点3 交点4

纬地初学者

发个纬地的低等级公路设计指南给大家,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予以帮助(如有需要的可给出评论后,我会把下面的补齐) 纬地低等级公路计算机设计指南 前言 随着计算机的逐渐普及和科技的高度发展,甩掉绘图板已不再是一句口号,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绘图在整个设计行业已呈渐渐普及之势,期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层次的计算绘图到高层次的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和方案比选,其发展速度不亚于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紧跟着计算机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许多低等级公路的建设、设计及施工等部门也纷纷开始添置计算机等设备及道路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绘图等工作。而如何应用软件及熟练操作软件进行设计则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书就针对低等级公路的测设特点,详细讲述如何利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进行低等级公路的内业设计工作。 低等级公路测设的主要特点是:1、采用多种测设方法(有的甚至是较为落后的方法,不能运用到GPS等先进方法),进行现场定线、调线;2、特别是对于山区公路,为了适合地形变化,减少工程造价,平曲线数量繁多、复杂;3、测设过程中多处出现断链。一般低等级公路的外业测设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测设方法,即实地定线测量的一次定测方法,用花杆穿线、经纬仪测角、皮尺拉距、水准仪抄平等方法和手段完成外业测量,然后将测量得到的平面设计数据、纵横断面数据以及桥涵、地质等其它外业调查资料带回来做内业设计。 那么如何应用公路设计软件将这些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内业设计呢?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充分考虑了这一类用户的需求,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录入外业测量数据进行设计,下面就低等级公路如何利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进行设计,举例做一个详细的操作使用过程说明。 示例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电站库区公路迁建工程公路性质:新建工程 公路等级:三级计算车速:30km/h 路基宽度:7.5m 路面宽度:6m 本说明是按照设计的先后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操作过程地说明的,用户须按照此步骤从新建项目开始,逐步地进行设计操作。软件应用的流程总体上就是我

纬地公路设计详细步骤(20160711143729)

这几天准备写个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的使用流程,希望能对新手有点帮助。写的比较笼统,有时间再详细的扩展一下。  一、项目数据管理  1、 在电脑分区中建立一个项目文件夹,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这个文件 夹中,方便项目数据的编辑与修改。  2、 在纬地程序中新建项目,点击项目菜单选择新建项目,在弹出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 输入项目名称,再选择浏览,将默认的以项目名称命名的项目文件保存在我们建立的文件夹中。  二、路线平面设计  1、打开地形图,地形图可之前放在项目文件夹中以方便查找。  2、选择设计菜单栏的主线平面设计。在交点数据输入栏的右侧顶选择拾取,在地形图 中拾取路线的起点位臵,也可以看作是路线的第一个交点。起点确定后回到对话框,选择插入按钮,插入路线的交点,在程序提示是否插入交点一时选择确定,接着便可在地形图中一 个个的选择路线的交点一直到路线的终点位臵确定点击鼠标右键回到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 各交点位臵若要修改,则需先将对话框底部的滑柄按钮拖至所要修改的交点序号,再选择拖动,按命令行的提示选择自由拖动指定拖动的基点就可以拖动修改交点的位臵。导线及交点位臵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平曲线的设计。  3、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平曲线的设计,拖动主线平面设计底部的滑柄至第一个交点,选 择平曲线计算模式为常规模式,一般路线设计使用最多的便是常规模式。输入前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后缓和曲线长度,点击对话框底部的试算得到计算结果。也可选择拖动R,根据命令行的程序提示输入拖动基点,则可在屏幕中动态的拖动曲线来控制平曲线的参数。  4、在主线平面设计的控制那一栏中可输入路线的起点桩号,在绘图与标注中选择需标 注的项,输入标注字高。  5、平曲线设计完成后可在对话框中选择存盘保存路线平面数据。点击对话框中的计算 绘图可看到在地形图中路线平面图已经绘制出来,且路线标注也同时完成。  三、设计向导功能  平面线形稳定后可在项目菜单栏选择设计向导,在弹出的设计向导对话框中一步一步 的选择路线的各项参数。第一步要选择项目类型,接着是道路等级、设计车速。选择路幅及 断面型式。填方边坡设臵、挖方边坡设臵、排水沟设臵、自动计算超高和加宽。最后得到的 文件有路幅宽度文件、桩号序列文件、设计参数控制文件、超高设臵文件,输入桩号序列文 件的间距,点击完成  打开项目菜单栏的项目管理器,我们可以看到项目中现在已经存在的数据有平面线形 文件和平面交点文件以及设计向导生成的四个设计参数文件。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二)    四、数模的使用及纵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完成之后,便可开始道路纵断面的设计,但是在纵断面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准 备好道路的纵断面地面高程数据。这些数据可由现场放线测量获得,或者是由三维数字地面 模型建立。

纬地道路设计软件教程

纬地道路设计软件( HintCAD) 教程

目录 第一章系统主要功能及常规应用步骤 (4) 1.1系统主要功能 (4) 1.2系统应用常规步骤 (8) 1.3系统版本及安装说明 (10) 第二章纬地设计向导与项目管理 (18) 2.1纬地设计向导 (18) 2.2项目管理 (23) 2.3纬地项目中心 (26) 第三章路线平面线形设计 (28) 3.1前言 (28) 3.2平面线形设计方法之一“曲线设计法” (28) 3.3平曲线的设计方法之二“交点设计法” (40) 3.4平面自动分图 (44) 第四章纵、横断面数据准备与纵断面设计绘图 (48) 4.1纵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48) 4.2横断面地面线数据输入 (48) 4.3纵断面动态拉坡设计 (49) 4.4路线纵断面图绘制 (52) 4.5边沟、排水沟沟底标高设计 (54) 第五章路基设计计算 (55) 5.1路基设计计算 (55) 5.2路基超高与加宽的计算 (56) 第六章参数化横断面设计绘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横断面设计与绘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横断面修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挖台阶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横断面重新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支挡防护构造物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支挡防护构造物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标准构造物录入(标准挡土墙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当前工程项目的挡墙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路设计课程设计

总目录 一、公路路线设计 1、路线说明书 2、平面设计图 3、纵断面设计图 4、直线、曲线转角表 一、公路路基工程设计 1、路基说明书 2、路基设计表 3、路基横断面设计图 4、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三、设计心得 四、附:设计任务书

路线说明书 一、概述 本项目为湖南某四级公路k0+000—k1+000段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基宽为6.5m;路面宽3.5m; 铺筑碎石路面;路肩坡度i0=4% ,路拱坡度i1=3% ;梯形边沟:底宽0.4m,深0.4 m ,内边坡为1:1.5,外边坡同挖方边坡;其他按《标准》和规范要求办理。 一、设计资料: (一)平面资料 (二)中桩及中平资料

(三)横断面资料 K0+000 5 3 1.5 0 2 0 2 01 0 2 3 0 4.4 0 2 0 8 +020 3 0 6 3 1. 4 0 4 4 0 2.8 -0.6 0 0 2.4 0 4 +040 4 0 6 3 1.8 1.4 1 0 4 4 0 2.2 -1 0.6 -1 5 0 6 +060 4 5 2 1.2 2 0 6 1.6 6.2 2 -0.4 2 0 6 +080 3 5.5 4 1.6 1.2 0 5.6 4 0 1.2 -1.8 0.6 0 2 0 6 +098.17 5 4 6 3 1 3 1.5 1.6 2 0 1 4 0 1.2 -1.8 0.6 0 2 0 6 +100 5 3. 6 4 5.5 2.5 1.6 1.4 0 0.6 0 0.4 3 0 5.4 -1. 7 0 0 6 +120 1 15 14 3 0 7.8 -1.7 0 0 6 +138.82 1 24 14 5 0 7.4 -1 0 0.4 2 -1 3 0 6 +160 2 17 26 0 6 4 0 1.2 -0.4 0 0 1 0 10 +179.46 4 14 8 0 6.7 0.4 0 0 1 1 1 15 +200 4 0 6.6 0.3 0.6 0 1.4 0 4 1 0 15 220 3 1. 4 1.6 0 1.4 0 4 1 0 15 +240 4 0 6.6 0.2 0 0 1 0 1.2 1 0 15 +260 4 0 6.6 0.2 0 0 1 0 1.2 1 0 15 +280 3 13 1 4 1.3 1.8 0 5 2 0 3. 6 0 10

低等级公路设计纬地道路设计软件

P LANNING & DESIGN 规划设计 在低等级公路设计方面,在大部分农村公路建设中,公路测设仍沿用常规测设的方法,低等级公路测设的主要特点是: 采用多种测设方法(有的甚至是较为落后的方法,不能运用到GPS等先进方法),进行现场定线、调线; 特别是对于山区公路,为了适合地形变化,减少工程造价,平曲线数量繁多、复杂; 测设过程中多处出现断链。一般低等级公路的外业测设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测设方法,即实地定线测量的一次定测方法,用花杆穿线、经纬仪测角、皮尺拉距、水准仪抄平等方法和手段完成外业测量,然后将测量得到的平面设计数据、纵横断面数据以及桥涵、地质等其它外业调查资料带回来做内业设计。 本文就针对低等级公路的测设特点,简单讲述如何利用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进行低等级公路的内业设计工作。 首先是新建项目,每一条路开始设计时,它都是一个完整的项目,包括一条路的支线也是一个新建项目,以后的每次操作都是在这个项目底下进行的,1、输入平面设计数据纬地系统中平面数据的输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纬地系统专门为低等级公路外业测量的平面数据录入设置的录入工具“平面数据导入/导出”对话框中输入;另一种方法则是在纬地系统的数据编辑器里面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平面设计数据,这里的数据编辑器也可以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记事本等工具,只要是保存为纯文本格式即可。2、平面数据导入该功能用于将平面数据文件自动转换为纬地系统专用的平面交点数据文件(即*.jd),有了此文件就可以在“主线平面设计”中进行路线平面设计的各种修改、调整和绘图。只有在项目管理器中添加了平面数据导入后生成的平面交点文件(*.jd),才可以在打开的“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中看到我们输入的平面设计数据。平面设计后,进行平面绘图,这样你就可以看见整条公路的设计线形,把这条线形按照标准的图纸比例分割之后,也就是平面设计分图,加上边框就是我们常见的CAD图纸里的平面线形了。 设计向导的作用 “设计向导”命令位于“项目”菜单下,该功能引导用户快捷、方便地设置项目类型、公路等级、标准路基宽度、计算不同形式的超高与加宽过渡,以及快速设置填挖方边坡、边沟排水沟等等设计控制参数。用户在按照设计向导的提示一步一步完成设置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四个文件:超高设置文件(*.sup)、路幅宽度文件(*.wid)、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桩号序列文件(*.sta),并自动添加到项目管理器中。 纬地道路系统在国内首先建立起基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纬地路线与立交设计专用标准数据库(即公路技术指数表.m d b),设计向导在计算生成项目的超高和加宽过渡等文件时,即自动调用此标准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 低等级公路设计——浅谈纬地道路设计软件 文/张正科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 农村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 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在整个公路 网中起着“毛细血管”的作用的 地等级公路(四级公路)不断增 加,1999年1月,交通部从行业 管理角度要求将其纳入公路建设 的统计范畴。农村公路是道路交 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源于早期的县乡公路,随着我国 县乡公路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 这样,大量的工作设计任务摆在 我们这些公路建设管理部门,做 好没一条地等级公路设计,是我 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TRANSPOWORLD 2012 No.8 (Apr) 148

纬地道路数模设计详细步骤

一、平面设计(假设,平面线形在地形图上已经选好) 1.1 补充(重要):项目管理 菜单:项目——项目管理 命令:HPM 首次安装纬地系统后,第一次加载时系统会提示用户指定当前项目或新建项目。选择新建项目后,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项目名称、路径以及平面曲线数据文件名。用户也可新建目录路径,以保证一个项目的所有数据全部存放于同一个目录下。输入完成后,用户便可以利用“主线平面设计”或“立交平面设计”功能开始进行该项目的平面设计等工作。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条公路的施工图设计任务,项目管理中可能需要添加以下数据文件: 平面曲线数据文件(*.pm) 平面交点数据文件(*.jd) 纵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dmx) 横断面地面线数据文件(*.hdm) 纵断面设计数据文件(*.zdm) 超高渐变数据文件(*.sup) 路幅宽度数据文件(*.wid) 桩号序列数据文件(*.sta) 路基设计中间数据文件(*.lj) 设计参数控制文件(*.ctr) 挡墙设计文件(*.dq)——设有挡土墙的情况下

至少需要设置以下项目属性: 项目名称及路径 公路等级类别 超高旋转方式 加宽渐变方式 断链位置(设有断链时) 纬地系统的“项目管理器”对话框如图1-1所示。 在纬地“项目管理器”对话框的“项目文件”菜单中,用户可以“打开项目”,也可以在此处“新建项目”。 当点取对话框中“文件”选项后,将出现一个项目的所有数据文件列表如图1-1所示。用户可以用鼠标点选每个数据文件,然后点击右侧出现的…按钮进行数据文件的添加和重新指定,如果欲删除该文件,则直接将该文件名删除即可,执行编辑菜单下的“编辑文件”命令(或直接双击该文件类型名称)可打开该文件的文本格式进行查看和编辑。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其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二、基本资料 本段公路为平原微丘三级新建公路。 起点坐标:X=79380.000,Y=91030.000;终点坐标:X=79150.000,Y=91980.000;起、终点设计高程均同地面高程。 提供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 三、设计步骤和方法 1、认真阅读地形图,查清路线带的地形、地物特征, 并定出起点、终点和中间控制点; 2、根据起终点和中间控制点,在地形图上进行选线, 通过比选,最终确定公路具体走向,必须选出两条路线进行比选(选线时注意各个段落土石方的平衡,尽可能少占农田,少拆房屋); 3、根据选定的公路具体走向,确定交点位置,量出交

点坐标,计算交点间距、偏角,并根据地形、地物和《规 范》的要求确定平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出平 曲线各要素、公路总里程; 4、按照20的间距在地形图上定出各个中桩的位置,读 出其他地面高程,依此点绘出纵断面(若地形变化大,则要考虑加桩); 5、断面图设计; 6、编制《路基设计表》; 7、点绘横断面地面线,进行横断面设计; 8、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 9、在地形图上点绘公路用地界限,并调查征地和拆迁 情况; 10、整理装订成册。 四、要求 1、所有设计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图表格式要求:所有图纸、汉字均要按照规范要求 采用工程字体;每张图表必须有设计人、复核人、审核 人及其签名,并标上图号、日期;采用3号图纸;图框 尺寸,外框为420mm×297mm,内框为(430-30-10)mm ×(297-10-10)mm,设计单位70mm,公路名称70mm,图名65mm,设计、复核、审核、图号、日期均为(15+20)

纬地道路线形设计流程

纬地道路线形设计流程 平面: 1.打开纬地软件,选择AUTOCAD中的打开命令打开地形图,若是已经做了一部 分的项目,直接从纬地的“项目”菜单中选择“打开项目”打开已存储的.prj 文件。 2.选择“项目”----“新建项目”,输入新建项目的名称和保存路径,生成.prj 文件。(这是针对从开始做的新项目) 3.选择“设计”----“主线平面设计,“拾取”路线起点作为交点0,根据地形 插入后续交点交点1、交点2……,最后一个交点为路线终点,点实时修改命令可选中交点,点右键对交点位置进行拖动。(路线起终点一般在设计之前已知)。 4.在中间各交点选取合适的平曲线计算模式,插入平曲线要素,也可选择拖动 R命令,在圆曲线一侧单击后拖动交点形成不同半径的曲线,然后修改圆曲线半径后选择“试算”,右侧的数据显示会显示出所在交点处的平曲线设计情况,注意前后直线一定不能为负值,否则说明插入的平曲线要素不合理,若觉得线位不合理,可点适时修改,选中交点后点鼠标右键进行拖动。这一步骤完成存盘将生成.pm和.JD文件。 5.选择“计算绘图”则平曲线将在平面图上自动绘出。删除交点时,拖动滑动 块选中需要删除的交点,然后点工具—删除路线命令,以鼠标点路线位置,则文件中的交点和路线同时删除,然后点存盘,文件被更新。 6.若需要比选方案,可选择“拖动命令”,沿“前直线”、“后直线”或“自由” 拖动方案,拖动后若选择存盘,系统提示是否保存修改,即平面文件和交点文件是否需要更新。 7.平面设计完成后,可点绘图—平面自动分图,系统在布局空间形成分幅平面 图,在自动分图对话框中可选择绘图比例,图中插入的内容,是否裁剪地形图等。 纵断面: 1.选择“数据”——“纵断数据输入”;可按照桩号输入平面线形做出的中心线 上各桩号地面高程,可在“文件”---“设置桩号间隔”中设定需要的桩号间隔,一般为20米、30米或50米一个桩,也有25米的情况。从地形图上读取桩号处高程输入此表。起点和终点桩号必须和平面线形中一致。存盘生成.DMX文件。 2.选择“设计”---“纵断面设计”,点击“计算显示”,刷新图形完毕后,在 CAD下面的显示框中输入“z”回车,再输入“e”回车,系统自动在CAD界面生成地面线图,以下过程类似于平曲线设计,设交点和竖曲线半径,设好参数后存盘,形成.ZDM文件。选择“设计”---“纵断面绘图”,可区间或批量汇出纵断面图,区间绘图为整条路线连续绘图,批量绘图按图纸范围绘多页图。(纵断面设计对话框中的“控制”命令可规定纵断线形的一些参数,其中标注桥梁及控制标高,标注涵洞和控制标高,需要事先在“数据”--“桥梁”、“涵洞通道”中事先填写桥涵的桩号位置和基本形式)。 横断面:

纬地公路设计详细步骤(精)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一 这几天准备写个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的使用流程, 希望能对新手有点帮助。写的比较笼统, 有时间再详细的扩展一下。 一、项目数据管理 1、在电脑分区中建立一个项目文件夹, 设计过程中项目的所有数据都存储在这个文件夹中,方便项目数据的编辑与修改。 2、在纬地程序中新建项目, 点击项目菜单选择新建项目, 在弹出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输入项目名称, 再选择浏览, 将默认的以项目名称命名的项目文件保存在我们建立的文件夹中。 二、路线平面设计 1、打开地形图,地形图可之前放在项目文件夹中以方便查找。 2、选择设计菜单栏的主线平面设计。在交点数据输入栏的右侧顶选择拾取 ,在地形图中拾取路线的起点位臵, 也可以看作是路线的第一个交点。起点确定后回到对话框 , 选择插入按钮 , 插入路线的交点 , 在程序提示是否插入交点一时选择确定, 接着便可在地形图中一个个的选择路线的交点一直到路线的终点位臵确定点击鼠标右键回到主线平面设计对话框。各交点位臵若要修改, 则需先将对话框底部的滑柄按钮拖至所要修改的交点序号, 再选择拖动, 按命令行的提示选择自由拖动指定拖动的基点就可以拖动修改交点的位臵。导线及交点位臵确定后可以开始进行平曲线的设计。 3、我们现在可以开始平曲线的设计 ,拖动主线平面设计底部的滑柄至第一个交点,选择平曲线计算模式为常规模式, 一般路线设计使用最多的便是常规模式。输入前缓和曲线长度、曲线半径、后缓和曲线长度 ,点击对话框底部的试算得到计算结果。也可选择拖动 R , 根据命令行的程序提示输入拖动基点,则可在屏幕中动态

的拖动曲线来控制平曲线的参数。 4、在主线平面设计的控制那一栏中可输入路线的起点桩号 ,在绘图与标注中选择需标注的项,输入标注字高。 5、平曲线设计完成后可在对话框中选择存盘保存路线平面数据。点击对话框中的计算绘图可看到在地形图中路线平面图已经绘制出来,且路线标注也同时完成。 三、设计向导功能 平面线形稳定后可在项目菜单栏选择设计向导 ,在弹出的设计向导对话框中一步一步的选择路线的各项参数。第一步要选择项目类型, 接着是道路等级、设计车速。选择路幅及断面型式。填方边坡设臵、挖方边坡设臵、排水沟设臵、自动计算超高和加宽。最后得到的文件有路幅宽度文件、桩号序列文件、设计参数控制文件、超高设臵文件, 输入桩号序列文件的间距,点击完成 打开项目菜单栏的项目管理器,我们可以看到项目中现在已经存在的数据有平面线形文件和平面交点文件以及设计向导生成的四个设计参数文件。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使用流程(二 四、数模的使用及纵断面设计 平面设计完成之后,便可开始道路纵断面的设计 ,但是在纵断面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道路的纵断面地面高程数据。这些数据可由现场放线测量获得, 或者是由三维数字地面模型建立。 纬地道路辅助设计系统中也提供了数字地面模型模块,下面简单介绍下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点击数模下拉菜单中的数模组管理,在对话框中点击新建数模,在高程过滤器中设臵剔除 0高程点和剔除高程范围外的点, 当然前提是了解所要建立数模的地形处在某一个高程范围之内。高程过滤器不是必须设臵的,设臵的好处是能更快更精准的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这一步也可以直接点击数模下拉菜单中的新数模。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某公路施工图设计 业 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乔娜

1 设计交通量的计算 设计年限内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7%,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交通量如下: 桑塔纳2000:2300辆; 江淮a16600:200辆; 黄海dd680:420辆; 北京bj30:200辆; Ep140:580辆; 东风sp9250:310辆。 设计交通量:d N =0N ×() 1 1n r -+ 式中:d N —远景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辆/日); 0N —起始年平均交通量(辆/日); r —年平均增长率; n —远景设计年限。 代入数字计算:

2 平面设计 路线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三大部分。道路是一个三维空间体系,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沿着中线竖直的剖切,再展开就成为纵断面。中线各点的法向切面是横断面。道路的平面、纵断面和各个横断面是道路的几何组成。 道路的平面线形,受当地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时,在转折处需要设置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因素。 直线是平面线形中的基本线形。在设计中过长和过短都不好,因此要加以限制。直线使用与地形平坦、视线目标无障碍处。直线有测设简单、前进方向明确、路线短截等特点,直线路段能提供较好的超车条件,但长直线容易使司机由于缺乏警觉产生疲劳而发生事故。 圆曲线也是平面线形中常用的线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平曲线的技术标准主要有:圆曲线半径,平曲线最小长度以及回头曲线技术指标等。 平曲线的半径确定是根据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性而定: )(1272 i V R +=μ 式中:V-行车速度km/h ; μ-横向力系数; i -横向超高,我国公路对超高的规定。 缓和曲线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汽车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及路线的顺畅,以构成美观及视觉协调的最佳线形;离心加速度的逐渐变化,不致产生侧向冲击;缓和超高最为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以减小行车震荡。 平曲线要素: 切线增长值:q=2s L -23 240R L s 内移值: p=R L s 242 -3 42384R L s

道路设计软件—纬地与EiCAD对比分析

道路设计软件—纬地与EiCAD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22T15:22:22.1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唐力焦田秋玥倪旭 [导读] 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的主要道路设计软件引入,随后重点对国内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两款设计软件——纬地与EiCAD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平面设计两个部分进行了对比分析。 长安大学陕西西安 710064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目前国内外的主要道路设计软件引入,随后重点对国内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两款设计软件——纬地与EiCAD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平面设计两个部分进行了对比分析。文章认为:(1)对于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EiCAD能更为直观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便于设计者使把握路线走向,功能稍强于纬地。(2)对于平面设计,EiCAD反算功能较差,不能时时显示纵断面地面线变化情况,稍逊于纬地。 关键词:道路工程;设计软件;对比分析;纬地;EiCAD 引言 目前,国内主流传统道路设计软件主要有纬地三维道路设计(下文简称纬地,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研制开发)、EiCAD (由南京狄诺尼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鸿业市政(由鸿业科技研发)以及海地(由海地公司研发)等。上述道路设计软件均能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M)的基础上,进行公路路线设计、互通立交设计,平面交叉设计等。然而,术业有专攻,除鸿业市政主要应用于市政城市道路设计外,上述道路设计软件均可用于公路、城市道路几何设计。因此,设计单位往往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设计软件进行道路设计。 限于篇幅限制,文章仅对纬地与EiCAD两款国内主流道路设计软件,从设计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进行对比分析。 1 数字地面模型 字地面模型[1],即DTM,是描述地面诸特征空间分布的有序数值阵列,在通常情况下,所记的地面特征是高程Z,它们的空间分布由X、Y水平坐标系统来描述,也可以由经度γ、纬度φ和海拔H来描述分布。一个完整用于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软件系统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储存以及数据的应用。 1.1 纬地—建模 纬地建立数模可以通过①三维数据读入;②读入纵、横断面数据两种方式进行。在大多数有地形图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种方式进行,第二种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尤其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通过实测纵、横地面数据建模,使得工程量更加精准。 1.2 EiCAD—建模 EiCAD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可以通过与纬地建模相同的方式进行,即①通过地形图DWG文件读入;②通过平、纵、横数据读入进行建模。此外,EiCAD可以通过两种与纬地不同的建模方式来建立数字地面模型,即③导入地形点数据文件;④提取特征点、提取特征线等两种方式建立数模。虽然EiCAD提供相对较多的建模方式,但建模的思想却是一致的,即是通过点的坐标、高程来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1.3 数模对比 ① EiCAD建立的数字地面模型较更为直观。EiCAD在建立模型之后可以通过内置的命令调用数模编辑器进行实时的动态三维观察,并以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高度,较为直观的反映出地形的起伏变化,便于设计者把握路线的平面走向,简化设计。而对应于纬地所建立的数模,三维化之后,虽然也能够反映地形起伏变化,但却不如EiCAD建立的数模般直观。 ②纬地建立的数模可操作性不高。而对于纬地软件所建立的模型,一般情况下,纬地不提倡用户对网格线做过多的修改,如发现数模网格中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纬地软件建议联系相关测绘部门或者在修改地形图或数据文件后重新构网。而对用EiCAD建立的数模,若发现有变异的点,可以直接在数模编辑器内修改,或者直接使用命令剔除进行修改。修改完成时候,可进行动态三维观察检查修改效果。 综上,EiCAD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功能上相对于纬地能更为直观的反映地形变化,方便设计者使用。 2 平面设计对比分析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0。道路平面设计,是在给定的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即在一定的设计速度下,合理使用直线、圆曲线以及缓和曲线,并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组合。 2.1 纬地—平面设计 纬地设计软件进行平面设计时,一般采用交点法进行设计,通过在地形图上合适的位置点选交点,对交点给以适当的参数,反复优化平面位置,最终完成平面设计。纬地软件提供多种平曲线计算模式,如可以选择 “Ls+R+Ls”,即缓圆缓的基本模式、或“与前曲线相接、或与后曲线相接”的方式设计S型曲线;或“与前交点相接构成回头曲线”的模式设计回头曲线;或已知部分参数反算其他参数等。不同的计算模式可以满足在不同条件下的接线要求。 纬地软件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可以基于已建的数字地面模型,时时预览平面线位经过地方的纵断面地面线。当发现纵断面地面线高程急剧变化的位置,可以修改平面设计,挪动线位,优化平面设计,减少按照平面-纵断面这种模式进行设计时的工作量。 2.2 EiCAD—平面设计 EiCAD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同样采取交点法进行设计。不同的是,EiCAD在地形图上合适的位置点选交点之后,通过动态移动可以初步给出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值,并且该数值在默认条件下,满足Ls:R:Ls=1:1:1。在初步完成定线之后,可以通过编辑平曲线对各个参数进行修改。 EiCAD各个线元采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表示,在查看修改过程中,会更加直观,并且所有平面线元为一个整体,可以整体一起挪动,或者进行局部修改。此外,EiCAD在保存CAD图形的过程,不仅仅是对图形的保存,而且也是对图形中的信息进行保存。 2.3 平面设计对比 EiCAD在平面设计时,有许多更为人性化,方便设计者使用的优点: ①可以关联数模,自动剖切地面线数据,并且在平面线位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地面线数据;这相对于纬地定线时,不断重复的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