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医院]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近年来,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备受关注。
公立医院作为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的代表,其内部控制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医疗资源使用的公平性、效率性和透明度,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展开研究。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方面。
由于公立医院的财务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财务流程较为复杂。
由于缺乏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监控机制,容易产生公款挪用、违规处置资产、采购违规等问题,严重损害公立医院的形象和信誉。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还体现在医疗服务管理方面。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在公立医院中,由于一些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医生的治疗不规范、用药不当、患者隐私泄露等,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和健康风险。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还涉及到信息化建设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立医院中,由于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晚,部分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容易导致信息泄露、数据造假和恶意攻击等问题,严重影响医院的信息安全和管理效能。
针对以上问题,对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进行改进和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应加强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建立健全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公款使用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应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事评价机制。
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管理,推行全程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问题涉及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服务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只有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才能提高公立医院的管理效能和服务质量,实现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
公立医院RBRVS绩效管理下的内部控制研究洪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摘要:医疗机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公立医院亟需在绩效管理上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RBRVS 是现在主流的绩效改革抓手深受医院管理层的青睐。
同时随着RBRVS 在医院绩效体系中运行,各种风险也随之出现。
内部控制应用于绩效管理能够应对潜在风险,为RBRVS 的绩效改革保驾护航。
关键词:RBRVS;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一、引言随着2015年《关于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价的指导意见》文件出台、医改逐步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外部竞争环境不断变化,公立医院如何开展绩效改革、构建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成为医院管理层面临的重要问题。
众多公立医院选择RBRVS 作为绩效改革的主要举措,以此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RBRVS 推进的同时也出现各种潜在风险,这时候就需要医院在内部控制方面根据绩效改革进行调整,优化风险评估和监督机制,确保绩效改革安全有序进行。
二、公立医院RBRVS 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概述(一)RBRVS 绩效管理RBRVS 是以医疗资源耗用为基础,以劳动价值为尺度,来支付医务人员劳务报酬的方法,主要是根据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成本来客观地测定其报酬。
RBRVS 打破过去收支结余为基础的绩效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家卫健委提出的“九不准”要求,在医务人员绩效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2021年国家卫健委颁布《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文件指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在坚持公益性原则基础上,为实现医院高质高效、合法合规的运营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绩效管理是医院重要的经济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一环,而绩效奖金核算管理也是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规范绩效管理,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是每个医院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
(三)内部控制在RBRVS 绩效管理中的作用RBRVS 绩效管理从工作强度、技术难度、风险程度评价医务人员开展医疗项目的绩效分值,强调绩效核算以技术导向,体现岗位差异,加强成本管控,突出绩效考核,多维度评价医务人员付出的医疗服务。
DRG支付改革下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费用控制和医疗质量提升成为重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DRG支付逐渐引入中国医疗体系。
本文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分析DRG支付改革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影响,以COSO五要素为框架探索DRG支付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关键词:DRG支付方式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革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医保支付改革进入按诊断相关群组(简称DRG)支付时代。
2021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明确到2025年公立医院将在实现DRG/DIP支付方式全覆盖,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动建立全国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1]。
然而,DRG支付方式的引入和推广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领头羊”与“主力军”,在DRG支付方式改革下既要维护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利益,又要注重费用控制和资源优化。
因此,公立医院面对DRG支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以确保诊疗流程的合规性、医疗质量的稳定提升、费用的合理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DRG支付的定义DRG支付是一种将医疗服务按照患者的诊断、治疗和住院情况进行分类和标准化的支付方式。
在DRG支付制度下,医院根据患者所属的DRG组别,收取一种预先确定的、固定的付费金额,不同的DRG组别对应不同的付费标准。
这种支付方式旨在激励医院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效益高的医疗服务,并促使医院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的透明度。
过去患者对于治疗费用的压力较大,通过实施改革,一定程度上将其转移为医院的运营压力,这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这要求医疗服务供给方进行预先谋划及安排,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保证医疗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控制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效益,促进医院长远发展。
二.DRG支付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DRG支付方式改革为医院和患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医院带来了风险,本文以COSO内部控制五要素为框架,对目前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严平: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企业战略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严平(昭通市昭阳区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云南昭通657099)[摘要]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建立中国 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形成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
文章就公 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提高医院内部 的质量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公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DOI]10.13939/ki.zgsc.2019. 07. 0932012年11 29日财政部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会〔2012〕21 #2014 11起施行,单位内 定了详尽的规定。
公立医院要结合《行政 单位内 ()》的背景,据公 院的实际情况,充探讨内在现代医院 中的重要作用 ,并结 际 ,提出适的。
1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为 力,风 与,推动行政 单位提升内 ,政能力建设,提高资 用效率,财政 定了《行政 单位内 ()》,为进 推进 体 ,根据《行政 单位内))》,定 院内 度,提高内 的质量 为重要的 。
(1) 院政建设的重要体现。
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度,提高内 的质量,是 活动 的重要举措,是院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2) 院的需要。
制定 院内部控制度,提高内 的质量,是提升医院 ,夫为,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志。
(3) 院 度的 要求。
制定 院内度,提高内 的质量,是 发展医院管度,促进院自身建设的推进剂。
2当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1)机构设置,人 能适应内 要求。
内机构设置未明确,内人员由相关人员兼任,或变动 ,,高,推进难,影响内的拓展深化。
(2) 内应用于医院管理效能低。
内部控制和医院的现 活动未充 ,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内全 晓率差,动 到位,一线 积极性高,不能充 现 务 活动中,导内中的一些问题不能解决,影响内 的效果。
内部控制NEIBUKONGZHI55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葛喜庆西安工会医院陕西西安摘要:随着我国医院队伍的不断壮大,医患纠纷不断出现,贪污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
内部控制是医院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保证各项收支合理合法,是内部的一种控制措施。
公立医院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直接影响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为了医院能可持续发展,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就要强化管理层的意识、健全人力资源激励约束机制、控制固定资产药品耗材的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提高内审人员水平,完善相关制度,使医院整体管理服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对策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需要明确各项经济活动的内容和业务范围,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设置互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各岗位之间起到互相牵制、制衡的作用。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1.内部控制有助于防范风险公立医院内部控制,能够防范系统性风险,提升资产使用效率、最大合理化使用资产。
能够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提升公立医院的公信度,降低医疗耗材成本,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
2.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内部控制的建立,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区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水平,防患于未然,防止舞弊现象发生,并且遵守法律法规,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管理层思想上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部分公立医院管理成员对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单位内部审计、财务的工作,管理意识淡化,管理措施执行欠缺。
医院管理层不够重视内部控制,有的设置了监管部门,也形同虚设,表面上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实际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发挥其监督管理作用;有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成立内部控制管理委员会、没有设立专项工作小组,控制环节薄弱,岗位设置不能体现制衡性,职责、权限模糊不清,互相推诿,内部监督控制机制不到位,没有形成相互制衡,公立医院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员工内部控制缺乏自觉性,影响了控制活动的实施。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规范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防范内部运营风险,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和内部治理水平,本办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制定。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级各类公立医院。
其他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参照执行。
内部控制是指在公益性原则下,为实现合法合规、风险可控、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营目标,医院内部建立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
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管控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医院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保证医院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医院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报告、内部控制评价。
应以规范经济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有序开展为主线,以内部控制量化评价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与本行业和本单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内部权力运行、推进廉政建设、保障事业发展。
医院内部控制应覆盖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活动和经济活动,融入单位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形成内部控制监管合力。
医院党委要发挥领导作用,主要负责人是内部控制建设的首要责任人,其他成员要抓好各自分管领域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应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组长。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建设组织体系,审议内部控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审议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建设方案、工作计划、工作报告等;组织内部控制文化培育,推动内部控制建设常态化。
第十条规定,医院应该明确内部控制建设职能部门或牵头部门,并组织实施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62·Chinese Hospitals,May.2021,Vol.25,No.5公立医院全面实施内部控制管理研究①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00730 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王爱青① 贾尚楠①【摘 要】2020年是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年。
研究认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完善持续更新的过程,要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适应,与医院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医院所处的外部环境相适应。
提出以下建议:医院主要负责人应作为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的坚实指挥官;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要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相契合;应加强系统和流程在内部控制中的管控作用;公立医院内控建设要与医院文化相契合,与医院的实际情况相契合;做好制度建设,发挥制度在内部控制中的基础作用;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关键词】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 HRP 医疗安全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660/j.issn.1671-0592.2021.5.19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management in public hospitals/ WANG Aiqing, JIA Shangnan // Chinese Hospitals. -2021,25(5):62-63【Abstract】2020 is the key year for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to implement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 public hospitals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and renewal, which should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hospital should be the solid commander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which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modern hospital management system; the control role of the system and process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internal contro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hospital culture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hospital;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be done well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basic role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th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Key words】internal control, public hospital, HRP, medical safetyAuthor's address: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No. 1,Shuaifuyua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730, PRC1 内部控制建设的政策背景和新要求1.1 2020年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关键年财政部2015年12月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权责一致、制衡有效、运行顺畅、执行有力、管理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好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
·180·第7期投资与创业Invest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管理纵横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乐杨霞(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 510620)摘 要:近几年,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医改不断的落实,公立医院所面对的竞争和挑战越来越多,公立医
院的内部控制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对于医院的稳定而良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关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度不足、医院内部控制的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执行力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也显现出来。本文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对于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一系列问题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当中,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实状况,完善内部控制的制度,并且严格执行每一项的规定,有助于公立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确保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完全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节约医院运营成本,降低风险,提高公立医院的效率,提高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医改工作的需要。因此,应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意义和作用(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廉政建设的重要体现根据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医疗活动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医院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完善医院内控制度有利于廉政建设工作的展开,促使医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加强管理的需要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医院的自身发展具有很大帮助。(三)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是进一步健全医院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制定和完善医院内部控制这一制度,对公立医院经营活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管控,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对于医院的自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四)健全的内部控制可防止出现一些营私舞弊等行为健全的内部控制不仅可防止出现一些营私舞弊等行为,同时还能对医院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以及岗位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态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每一项活动都要根据内控要求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某一项活动存在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及时阻止,让医院的每一项业务都能有秩序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稳定长久的发展。二、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人员配备无法适应内部控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目前还在摸索阶段,内控部门的建立并不清晰明确。内部控制人员存在有关人员兼任、变动频繁、权责不平等情况,暂时无法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因此不利于内部控制的深化。(二)内部控制应用于医院管理效果不理想内部控制和医院现有的管理活动没有完全融合,无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内部控制全员的知晓性较差,全员宣传动员工作不到位,一些职工的积极性并不高,不能充分融入到现有的医疗业务管理方式当中,导致内部控制在执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影响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三)内部控制监管执行力度不够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因缺少监管力度,造成内部控制的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监督责任执行的不够到位。在工作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的情况。第二,内控监督的官僚主义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工作的态度不积极,甚至对于一些经济活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国有资产有可能受到侵害,也熟视无睹。第三,缺乏内控监督权利,对涉及医院发展的重大事项掌握的责任不明确,存在造成医院的重大损失。(四)信息系统建设亟待加强信息系统建设要把内部控制的必要核心环节融入进去,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管理效率。与此同时,信息系统充分发挥在内控数据搜集、整理等方面的特殊优势,为内部控制提供有利的数据,为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五)内部控制管理意识有待提高由于公立医院目前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还不够完整,在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对于一些内部控制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把握,在同时缺乏内部·181·
会计研究 部卫生监督方面具有同一性.其控制活动因素在内部控制上具 有主导作用。 2 调查方法 2.1调查内容与调查问卷 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财务 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规定,对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的研 究应重点关注:(1)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 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2)有规范 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实行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和责任追究制度。(3)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 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 相互监督。(4)建立健全医院内部医药价格管理机制和医药价 格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并不断改进医院内部价格管理工作。(5) 有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严格收费服务管理. 减少患者医药费用预付,方便患者就医。(6)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合理,财务管理人 员配置合理。岗位职责明确。(7)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 根据上述内容.本文就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目标及单位层面 的控制活动这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利克特(Likert)分级 量度法。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采用五级量度作答,用1~5分别 代表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通过调查对象对这些问题进 行不同程度的判断.据以了解每个项目目前的实现效果情况。 2.2问卷调查的可信度检验及描述性统计 我们选择的调查对象是某省的公立医院的财务负责人及部 分财务人员。为保证问卷的回收率.本次调查在某省公立医院财 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课后.采用了当场填写的形式发放和回 收 财务人员培训班由某省大型综合医院举办,并且在授课过程 中对调查内容进行讲解.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在填写过程中, 各单位积极响应本研究.一些被调查人员不仅认真填写问卷。同 时还在相关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公立 医院的内部控制情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问卷共发放130份,收 回106份.其中有效问卷99份。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为76.15%。 样本数据的可信度检验采用采用Cornbach’s 进行检验.
内控经纬INTERNAL CONTROL WARP/WEFT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廖钧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摘要:通过对深圳市部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根据COSO 内控框架,研究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与标准,以及闭环管理持续改进模式,为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一、研究背景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福利政策实施的重要载体,履行为全社会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职能。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求,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第三方审计、财务报告、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和信息公开机制,确保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
当前,很多公立医院管理者对内控必要性认识不充分,内控体系不健全或内控制度不执行,导致医院采购舞弊、医药回扣、欺诈骗保、经济合同和固定资产缺乏有效监督,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运行安全。
2012年1月起,我国公立医院开始全面执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部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范围内正式施行。
时至今日,建立和实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仍然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重要任务,各类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根据目前的文献资料,在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中,有学者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波特“五力”模型、COSO(美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2004年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进行研究,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并运用信息系统作为内控手段,构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还有学者将公立医院集团化模式、医联体建设作为解决公立医院法人治理难题的试点途径之一,探讨如何控制医联体集团运营中的风险管控问题。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摘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十二五”规划末年即新医改第六年的形势下,公立医院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医疗行业的主要力量,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成为公立医院经营的首要目标。
本文结合目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对BH医院采购业务和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了分析与展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对与BH医院有类似性质的医院在具体内部控制方面的操作可以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析;措施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公立医院要生存、求发展,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实行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医疗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目前国内关于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研究较少,相关规范和制度也并不完善,仅有的规范性文件是卫生部于20XX年6月颁布的《医疗机构此物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该文件的颁布旨在加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是:1.医院领导层认识不足医院院长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
有些医院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因院长重视不够,只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忽略了关键的制度执行环节,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使其作用大打折扣,并导致会计信息的不严谨,失去了决策者参考价值,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现已基本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但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
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过于狭窄,影响了执行的效果。
也没有针对医院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上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探究摘要:医院是我国的一种特殊的单位类型。
随着近几年财务服务领域的逐步开放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所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公立医院倘若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强其内控,提高整个医院的管理。
基于此,本文以公立医院为视角,对其内控展开研究,希望对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市场竞争一、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意义(一)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作为一种相对规范的管理手段,内部控制在这些年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内部控制的作用已经愈发明显。
在公立医院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对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会有所加强和改进,同时还对公立医院的宏观调控对抗市场竞争有一定促进作用。
此外,公立医院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货币资金的控制能够被有效加强;预算分析也会更加合理;浪费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公立医院减少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武器,同时,也是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对抗市场竞争的主要途径和保障。
(二)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首先,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机制,是应对医改新形势和应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加强内涵建设的需要。
内部控制的建立,有利于公立医院在综合考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机制,是其发展战略得以全面实施的需要。
在内控制度机制下,公立医院的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单位利益与社会利益得以有效结合,有助于其战略的全面实现。
同时,公立医院的长久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得以被提高。
再者,公立医院实施内部控制机制,是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卫生资源属于稀缺性资源,因此,社会公民有义务有责任节约卫生资源。
作为公立医院,应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效率,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同时还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实施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有助于公立医院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和财务监管。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十二五”规划末年即新医改第六年的形势下,公立医院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医疗行业的主要力量,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营效率成为公立医院经营的首要目标。本文结合目前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特点,对BH医院采购业务和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了分析与展示,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对与BH医院有类似性质的医院在具体内部控制方面的操作可以借鉴。
【关键词】内部控制;分析;措施 一、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激烈,公立医院要生存、求发展,内部控制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实行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医疗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目前国内关于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研究较少,相关规范和制度也并不完善,仅有的规范性文件是卫生部于2006年6月颁布的《医疗机构此物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该文件的颁布旨在加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规范医疗机构经济行为,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目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是:
1.医院领导层认识不足 医院院长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有些医院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因院长重视不够,只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文字编写环节,忽略了关键的制度执行环节,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使其作用大打折扣,并导致会计信息的不严谨,失去了决策者参考价值,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2.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医院财务管理的各项法规、制度现已基本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但关于内部控制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严谨,仅仅把一些业务规章制度当作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职责划分、奖惩标准不明确,稽核范围过于狭窄,影响了执行的效果。也没有针对医院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执行上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3.缺乏必要的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意识。目前,医院虽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经验和做法,开展成本核算,但是,许多医院还仅停留在科室成本核算上,尚未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成本分析评价体系和成本信息反馈体系。医院无统一的、标准的成本定额,医院成本控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4.预算控制不够科学 公立医院预算编制的依据往往是简单根据上年预算,并按照卫生局的要求编制,预算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具体执行部门,也未进行可行性论证。预算执行力不够且缺乏控制,预算调整随意,没有实行集体决策,预算得不到执行。
二、BH医院内部控制分析 本节将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的BH医院,针对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现状特点,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控制活动类业务控制层面对BH医院的内部控制活动中的货币资金、采购业务、付款业务等方面的流程分析,并提出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BH医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控制流程分析: 1.采购业务内部控制 公立医院采购业务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商业贿赂较为普遍,许多经销商采用不正当手段向相关领导人或科室医生提供商业贿赂,致使高价购入设备、耗材、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不仅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医用耗材的管理已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BH医院采购业务主要有两大类:医用耗材采购业务(包括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和仪器设备采购业务。
(1)医用耗材采购业务。医用耗材是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具体包括敷料类、胶片类、检查用品类、一次性包类、缝合线类、针类、刀片类、消毒液类、试剂类、低值易耗品类、骨科材料类等。医用耗材采购的具体流程:由业务科室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向库房提出医用耗材需求计划,库房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调整采购计划,交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计划,采购人员将审批后的计划单报送财务部门备案,持计划原件在医院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供应商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按照医院的评估和准入制度建立,包括供应商资质、信用,采购价格,规格,产品质量等,经过筛选后确定的供应商)选择相应的供应商,选定供应商后,实施采购活动;材料送达后,由库房验收人员对所采购材料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核对,对验收合格材料,填制入库凭证,加盖“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并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验收人员应当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通知采购部门负责人进行处理。
(2)仪器设备采购业务。仪器设备采购环节是医院商业贿赂的高发环节,国家卫计委2013年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制度,其中第“八不准”明确规定“严禁利用职业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接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以各种名义、形式给予的回扣,严禁参加其安排、组织或支付费用的营业性娱乐场所的娱乐活动。”2015年5月曝出的“西门子行贿千家医院”事件,即西门子公司及其经销商通过捐赠医疗设备“免费”的方式,换取医院在此器材上独家使用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化学试剂,医疗设备制造商与经销商密切合作,通常情况下二者来签署合同将医疗设备卖给医院,贿赂事件涉及包括验血设备在内的多种医疗器材,涉案医院多达1000家。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其行为违反了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8条的规定;站在医院管理角度,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无疑暴露出医院在仪器设备采购内部控制方面的漏洞。因此,仪器设备采购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BH医院多年来在仪器设备采购中一直坚持“过程审计、过程监督”,使采购活动透明化、阳光化。具体流程是:成立由审计部门负责人为组长、职工代表为组员的五人审计小组,对于8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采购活动,由于每次采购仪器设备不同,成立由院领导班子、使用科室负责人、使用科室成员代表、设备科负责人,审计小组、财务科负责人、医院办公室负责人、记录员等构成的XX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小组,由使用科室提出仪器设备购买计划,设备科接到购买计划后,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该项目购买可行性,同时,审计小组也进行市场调研,重点关注设备市场价格,设备品牌与厂家、规格型号等,财务科进行经济可行性论证;3个部门完成市场调研与可行性论证后,将该项目提交院长办公会,由院班子讨论决定该项目是否进行采购;该项目决定采购后,由设备科与供应商进行初步谈判,选定3-5家设备供应商,谈判重点是设备的品牌与厂家,设备价格,规格型号,初步报价等;设备科谈判结束后,由设备科牵头,组织召开XX设备采购议标会,参加者有医院XX设备采购工作小组成员与筛选初定的供应商,会议主要由设备科和审计小组分别汇报前期工作成果,主要有设备品牌,市场最低价、设备性能及售后服务等,这个环节供应商不参与。在工作小组成员对该项目涉及的情况熟悉后,由审计小组审核供应商的资质,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参与该项目的议标活动,分别由各供应商讲解自己的产品,工作小组成员重点关注设备的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售后服务及报价等,待各供应商讲解结束后,工作小组成员召开闭门会议,重点是每个成员发表各自的观点,确定出最终购买的设备品牌与价格,如果未能形成统一意见,宣告此次议标会结束,待进一步考查后,择期再次召开议标会。如果形成统一意见,则邀请提供符合采购要求(设备品牌与价格)的供应商进行二次报价,以选定品牌和最低价格为标准确定最终达成意向的供应商,设备科对参与的其他供应商从价位和品牌有个排序,作为第二或第三意向候选人。自达成采购意向的一周内,将该项目的整个议标过程及结果在全院范围内由审计小组成员负责公示,一周之内员工对公示结果没有不同意见的,一周之后通知供应商签订购买合同,整个采购过程全部结束。如果公示期间有不同意见的,根据所提意见的不同,比如对设备价格有异议的,由设备科与达成意向的供应商进行再次谈判,如果未达成一致,则由设备科与审计小组选择第二或第三候选人进行谈判,直到达成一致意见,由审计小组再次进行公示。直到没有意见后再签订购买合同。BH医院的CT、彩超、CR、DR、MR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中大型设备,都采用议标竞价方式进行采购,形成集体决策意见,由审计小组最终完成该项目的全过程记录文书,作为档案予以保留。BH医院多年来坚持仪器设备公开透明的采购过程,这样的做法逐渐在供应商的圈子里形成了良好的口碑,供应商也愿意以高质量、低价格、优质的售后服务与医院合作,实现双方的稳步发展和共赢。 2.BH医院付款业务内部控制
付款是医院在对采购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及时向供应商办理支付款项的过程。BH医院对付款业务有严格的规定:所有购进的医用耗材自发票收到之日起先挂账3个月,3个月后开始付第一笔款项,以此类推;仪器设备的付款方式在采购合同里有明确的规定,严格按照规定时间付款,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提前付款。具体流程是:采购部门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首先填写付款申请单,注明付款的事由、申请付款的单位、付款金额、经办人签字;然后由主管院长审核签字;主管院长审核签字以后,由设备科提交财务部门审核,财务部门根据付款申请,重点审核付款是否符合条件,对符合付款条件的,测算可以付款的资金是否足够,签署是否付款的意见;这一环节完成后提交院长审核签字,院长签字后由财务部门作出付款计划书,注明每一笔款项具体的付款时间和金额,最后交由出纳按照付款计划书付款,所有的有约付款都以银行转账支付。
三、BH医院采购业务和付款业务内部控制流程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