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泰国文化特点及佛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3
浅析佛教对泰国校园文化的影响【摘要】随着中泰两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两国间教师、学生互换的数量增多,泰国是佛教国家,了解佛教对泰国校园文化的影响,对到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工作者大有裨益。
本文从校园环境、教师及学生等方面分析了佛教对泰国校园文化的影响。
希望本文能对将赴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泰国校园文化;佛寺;道德教育;礼仪所谓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
而泰国是一个笃信佛教的国家,佛教徒约占泰国总人口的90%,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泰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佛教为泰国人塑造了道德标准,是维系社会和谐及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它自然也影响着泰国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礼仪,无所不在地渗透在泰国的校园文化中。
泰国教育发展历史大约有800年,在20世纪初泰国拉玛五世国王朱拉隆功建立第一所现代的学校之前,泰国没有专门的学校,佛寺就是普通家庭子弟学习读、写、算数、佛教基本道理等各种文化知识的场所,和尚就是教师,而教材大多是佛教的经文。
因此,佛教文化对泰国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佛教对泰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影响。
一、校园环境(一)泰国作为佛教国家,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随处可见的佛寺佛龛。
学校里也不例外,在校园的大门旁、教学楼畔的绿树丛中、食堂、宿舍左右随处可见供奉着香烛、饮料、花束等祭品的佛龛。
教职工及学生路过的时候,只要两手空闲,都会稍作停留,双手合十,置于胸前稍作鞠躬拜祭一下,即便是坐在汽车里或者摩托车上,在经过佛龛的时候也会迅速的拜祭一下。
这些细微的举动充分诠释着人们对佛教的虔诚。
每当学校举行大型的集会活动,如教师节、国庆节、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等,校长必先跪拜佛龛佛像,然后跪拜国王像,方可进行开幕致辞等下一步活动。
泰国历史文化简介泰国历史文化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独特魅力的领域。
以下是对泰国历史文化的详细介绍:一、概述泰国位于东南亚半岛的中心,与缅甸、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接壤。
这个国家的地形多样,包括山地、平原和海岸线,为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自然条件。
泰国历史文化是泰国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对泰国的社会、政治、经济、艺术和宗教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古代历史与文化泰国的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泰国地区出现了一些原始部落,他们使用石器工具,过着原始的农耕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早期的国家。
素可泰王朝是泰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泰国文化的摇篮。
在素可泰时期,泰国文字开始形成,并逐渐成为泰国的官方文字。
同时,佛教开始传入泰国,并逐渐成为泰国的主要宗教信仰。
三、中世纪历史与文化在中世纪时期,泰国经历了多个王朝的统治。
其中,阿育塔亚王朝是泰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泰国的经济、文化和艺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阿育塔亚王朝的建筑风格独特,以尖顶佛塔和精美的雕刻著称。
同时,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也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拉玛坚》等史诗作品至今仍广为传颂。
四、近现代历史与文化近现代时期是泰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泰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变革和战争。
1932年,泰国发生了军事政变,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此后,泰国政治经历了多次变革和调整,逐渐走向民主化。
在经济方面,近现代时期的泰国经历了工业化的进程,逐渐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在文化方面,近现代时期的泰国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在这个时期,泰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促进了泰国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同时,泰国文化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近现代文化景观。
例如,泰国的传统舞蹈、音乐、服饰等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传承。
五、当代文化与挑战当代泰国文化是一个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文化体系。
和平网浅谈佛教文化对泰国节日的影响【摘要】随着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建立,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联系日益密集,泰国作为亚洲“六小龙”之一,政治经济与我国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文章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节日的角度介绍佛教文化对于泰国民众的影响,以使大家对于泰国有一个较为全面了解。
【关键词】佛教;泰国;文化;节日;习俗;影响和平网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之间,由印度皇子释迦牟尼创立,在公元前三世纪开始外传。
从泰国出土最早的佛像来看,在公元4-6世纪,佛教已在泰国流传,并在之后逐步成为了泰国国教。
佛教传入泰国后,掺入了早已在当地流行的精灵崇拜、祖先崇拜和婆罗门教的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南半岛特点的小乘佛教。
据1995年统计数据,泰国全国人口6235万人,僧侣和沙弥数为63.8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02%,佛教徒则占93.88% 。
节日是一个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一个民族稳定的心理特征的体现,在东南亚诸国中,泰国是节日庆祝气氛浓厚,其节日按照一般分法,可以分为专门性的佛教节日、农业节令性节日和王室纪念日,而在这三类节日里,无一不受到泰国佛教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一、佛教节日泰国作为一个深受佛教影响的国家,全国约95%的民众都信仰佛教,传统的佛教节日自然不会少,万佛节、佛诞节、阿莎加哈普差节都是泰国此类节日中的主要节日,其中万佛节更是这些佛教节日中,最神圣、民众庆祝由来已久的节日。
万佛节在每年泰历的3月15日,如遇闰年就改为泰历4月15日。
相传历史上的这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向不约而同前来集会的1250名罗汉首次宣讲教义,笃信小乘佛教的泰国民众将该次集会视为佛教创建之日,并进行隆重纪念。
泰国的万佛节历史悠久,曼谷到王朝五世王时,官方才开始举行庆祝仪式,使之成为泰国人民传统的佛教节日并于1913年将这一天定为节假日。
同时,国王会亲自参加万佛节,政府也举行相关的庆祝仪式来增添万佛节的节日氛围。
曼谷大皇宫佛教文化曼谷大皇宫位于泰国首都曼谷,是泰国最重要和最具历史意义的佛教建筑之一。
它既是泰国历代国王的居所,也是佛教宗教仪式和仪式活动的中心。
本文将介绍曼谷大皇宫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佛教文化及其在泰国社会中的重要性。
一、历史背景曼谷大皇宫的建造始于1782年,由泰国第一位国王拉玛一世下令兴建。
大皇宫占地面积广阔,包括华南国王住宅、宫殿、寺庙、神殿和其他重要建筑。
自拉玛一世以来,每一代泰国国王都在这里加以扩建,使其成为了如今壮丽的建筑群。
二、建筑特色曼谷大皇宫以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整个建筑群由各种不同的建筑物组成,包括金色的佛塔、华丽的庙宇和华南国王的宫殿。
大皇宫采用传统泰国建筑风格,巧妙地融合了泰国、中国和印度的建筑元素,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三、佛教文化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在泰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曼谷大皇宫则是佛教信仰的中心。
大皇宫内有众多佛寺,其中最著名的是玉佛寺。
玉佛寺供奉着泰国最尊贵的佛像——玉佛。
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以示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
四、重要性曼谷大皇宫不仅仅是泰国宗教和文化的象征,更是泰国国家的象征。
大皇宫被列为国家重要的历史古迹和旅游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和观光者前来参观。
此外,在泰国的重要宗教仪式和庆典中,大皇宫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皇家加冕仪式、国王的生日庆典和其他宗教节日都在大皇宫举行。
结语曼谷大皇宫作为泰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遗产,承载着丰富的佛教文化,展现了泰国独特的建筑艺术和宗教信仰。
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更是泰国人民心中的骄傲和自豪。
无论是信仰者还是游客,曼谷大皇宫都是一个必访之地,可以领略到泰国悠久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古代泰国文化和历史泰国,这个美丽的东南亚国家,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文化风格。
泰国文化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它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佛教思想,并包含了当地民间传说和习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寻古代泰国文化和历史,从不同方面了解泰国文化的丰富与多彩。
第一部分艺术泰国的古代艺术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泰国地区还被称为琅那国。
早期的泰国艺术是以佛教艺术为主,主要的形式是雕刻、绘画和建筑等。
其中佛教雕刻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
泰国的佛教雕刻十分独特,其特点是以曲线为主,体现柔美和神圣性,同时还融合了中国和印度的传统艺术元素。
在泰国曼谷附近的药师寺就有许多精美的佛像和壁画,其中最出名的是有“泰国大佛”之称的华南冈佛寺,它是全球最大的佛教寺庙之一。
此外,泰国的建筑艺术也很著名。
泰国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木材和竹子为主要建筑材料,使用金色和红色作为主要装饰颜色。
泰国的传统建筑物极其美丽,例如吉莲塔、金塔和古老的寺庙建筑,这些建筑让游客们沉醉于泰国的独特魅力。
第二部分食物泰国美食早在古代就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美食文化。
泰国的饮食文化具有浓郁的东南亚特色,它包含各种食材和制作方法,口味酸、辣、咸、甜、酸甜苦辣倒是一应俱全。
泰国的美食有很多种,以糯米、椰奶、香料和鱼酱等食材为主要特点。
“泰国泰国”的意思是“饭后点心”,是泰国人最喜爱的甜点之一。
它是粘糯米、浆果和椰浆的混合物,在泰国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是全民喜爱的美味品尝之一。
第三部分社会泰国的社会结构形成了多元化的文化。
在古代,泰国的社会主要由王国和部落组成。
不同的部落和差别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国的社会转变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行政系统,同时也保持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泰国人民的生活。
泰国人对佛陀的崇拜和信仰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它深刻地影响了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对泰国宗教文化的认识
泰国宗教文化起源可追溯至前2000多年,它是当地古老的历史
传统,早已深深烙印在不同社会团体中,构成了当地人的精神视野。
它的传播在芭蕉湾半岛和附近的东南亚国家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影响着本国民众的宗教信仰。
泰国宗教文化一般被认为属于佛教,绝大多数泰国人都信奉佛教。
佛教有三大体系:佛教汉传、泰国佛教和西方佛教,三者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泰国的宗教文化。
其中,佛教汉传影响最大,它的最早记录大约可以追溯至公元17-18世纪,被称为早期的佛教。
此外,泰国的宗教文化中还有其他一些元素,这些元素不是由佛教提供的,而是源自当地更加古代的文化,包括佛教、伊斯兰教和其他民间信仰,如巫术、海盗文化、乡村宗教和狩猎文化等,这些都及其深入地融入到泰国宗教文化之中。
此外,泰国还有许多民间节日以及一些与佛教相关的宗教节日,如暹罗王权的节日、泰国新年和泰国佛教节日。
节日是泰国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泰国宗教文化最能彰显其多元文化特质的方面。
综上所述,泰国宗教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内涵,佛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源远流长,深深影响着当地人民的宗教信仰,构成了当地人民精神视野中的重要元素。
同时,泰国宗教文化中还有伊斯兰教、其他民间信仰以及许多民间节日,这些都彰显出泰国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的深远影响。
曼谷泰国的宗教与文化中心曼谷作为泰国的首都,是一个既富有宗教氛围又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
在这座城市中,泰国的宗教和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曼谷的中心。
一、佛教的辉煌佛教是泰国最广泛信仰的宗教之一,也是曼谷宗教与文化的核心。
这座城市充满着佛教的庙宇和寺庙,标志性的曼谷大皇宫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宫殿建于18世纪,是泰国皇室的居所,也是重要的佛教圣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精美的泰式建筑和雕刻艺术,并且参观寺庙内的圣物和佛像。
在曼谷大皇宫的附近还有知名的玉佛寺,这里供奉着泰国最神圣的佛像——玉佛。
无论是信佛的游客还是对艺术文化感兴趣的人,都会被曼谷佛教的辉煌所吸引。
二、文化遗产的宝库除了佛教,曼谷也是一个充满文化遗产的地方。
在这里,游客可以领略到泰国的传统艺术、手工艺品和表演。
国家博物馆是了解泰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之一。
馆内陈列着历史悠久的文物和艺术品,为游客展示了泰国古代王朝和文化的瑰宝。
曼谷还有许多艺术画廊和手工艺品市场,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寻找到独特而精美的艺术品,如丝绸、雕刻品和陶瓷作品。
此外,曼谷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表演,如泰国舞蹈、音乐和泰拳。
这些传统表演充满了美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让游客感受到泰国文化的魅力。
三、多元宗教的共存曼谷并不只有佛教,宗教的多元性使得这座城市更加丰富多彩。
众多的寺庙中,也可以看到其他宗教的存在,如曼谷的大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是泰国最重要和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是穆斯林朝圣者和旅游者的重要目的地。
此外,曼谷还有一些基督教堂和印度教寺庙,展示了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和谐共存。
这种宗教多元性使得曼谷成为了一个宗教交融的中心,给人们带来了宽容和开放的氛围。
四、丰富的文化活动曼谷每年都有许多庆祝活动和节日,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更多了解泰国文化的机会。
例如,泰国新年庆典——宋干节是曼谷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期间,人们会进行水仗游戏、举办传统舞蹈表演和花车游行,庆祝新的开始。
此外,曼谷还有泰国灯节、泼水节等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感受泰国独特的文化氛围。
泰国文学史泰国文学史是泰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5世纪,当时的泰国文学大多以口头的方式传播,受宗教和家族传统的影响。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泰国文学发展迅速,宗教文学、宦官文学、民间文学和政治家文学网络编织在一起,构成了充满活力的文学生态。
早期的泰国文学主要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泰国的发展,以及它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地位的变化,都造就了泰国文学的特色。
十一世纪,泰国佛教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大量的宗教文学中,《风俗经》、《御世经》、《林宝经》的出现,使泰国宗教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此外,在十二世纪,泰国古典文学也开始出现,以《攀登经》、《拉布经》等古典文学为代表。
随着泰国文明的发展,宦官文学也相继出现,它是政治家文学和文人文学的组合。
它把政治家文学中的思想和文人文学中的文化引入到它自身中,构建出一种把宗教思想和文人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形态。
它的出现,促进了泰国文学的发展。
由于它的独特的文化形态,泰国宦官文学在其他国家受到了广泛的尊重。
民间文学也是泰国文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量的民间文学受到佛教、宗教、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影响,注重唱和传说的特点,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它把宗教气息和文化气息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20世纪,泰国文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正在以新的方式出现。
由此,泰国文学开始结合西方文化,发展出一种新的类型现代泰国文学。
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现在成为泰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泰国文学史是泰国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演变出了佛教文学、宦官文学、民间文学和现代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丰富了泰国文化的内涵。
泰国文学的发展,可以为世界文学史提供无限的启示,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泰国文化。
浅析泰国电影的文化特征泰国电影作为亚洲电影的重要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泰国的文化特征。
泰国电影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佛教文化泰国是佛教国家,佛教文化在泰国影响深远。
许多泰国电影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表现出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和尊重。
比如,电影《怨灵》中,女主角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寻求僧人的帮助,并展开了一场恶鬼和善鬼之间的斗争;电影《一半》则描绘了一位寺庙的少年和一位脾气暴躁的父亲之间的情感故事,通过佛教文化的描绘,表达了家庭、亲情、友情等的核心价值观。
二、乡村文化泰国电影中,乡村生活经常成为主要的背景。
泰国电影展示了泰国农村的生活与文化,表现出泰国人对乡村的热爱和尊重。
其中的电影《一半》,故事发生在曼谷市郊区,展现了马戏表演者和动物园工人的生活。
电影《边境使命》则讲述了曼谷考古学家与乡下人在挖掘古城时的故事。
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威严,同时也揭示了现代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对家庭和社区的价值和珍视等。
三、民间文化泰国民间文化如歌舞、传统服饰、饮食等也被广泛应用于泰国电影中。
电影《拼命三娘》中,饰演主角的女演员通过唱歌帮助家庭重获新生,表现民间文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
电影《野玫瑰》中,通过描绘一名青春期女孩的生活、爱情、梦想等,诠释了泰国民间文化的本质特征,体现了泰国文化对于艺术创作的深远影响。
四、拜金主义文化泰国电影中所描绘的社会普遍存在着拜金主义文化的色彩。
例如电影《爱你千万次》,讲述了一名女子为了给亲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找到了一名有钱的男人,却又在女主角与这位男人的妻子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这种文化反映了当代泰国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价值观,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对金钱和物质文化的追求和热爱。
泰国电影的文化特征是泰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文化元素在电影中得到了生动的展示和淋漓的诠释。
这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反映了泰国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和崇尚。
泰国清迈的佛教文化与庙宇泰国清迈是一个充满佛教文化和庙宇的城市。
自古以来,佛教在泰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清迈作为泰国北部的文化中心,也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聚集地。
在这个城市的每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佛教的存在和影响。
首先,清迈有许多引人注目的佛教庙宇。
最有名的当属清迈白庙(Wat Rong Khun)和清迈蓝庙(Wat Phra That Doi Suthep)。
清迈白庙以其雪白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名,是泰国国家级遗产。
它的内部装饰精美,展示了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壁画。
清迈蓝庙位于山顶,是清迈最重要的佛教寺庙之一。
它的金塔矗立在山巅,俯瞰清迈城市的美景,给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感觉。
除了这些知名的庙宇,清迈还有许多小而美丽的寺庙。
在街道的拐角处,你会意外地发现一座精致的佛塔或寺庙。
这些寺庙散发着宁静和祥和的氛围,并为前来参拜的游客提供了心灵的寄托。
在这些寺庙中,你可以与僧侣交流,了解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你也可以参加佛教仪式,学习佛法和冥想,以求心灵的平静和启迪。
除了寺庙,清迈还有许多佛教节日和庆典。
其中最盛大的要数泼水节(Songkran Festival),也被称为泰国新年。
这个节日通常在4月份举行,持续三天。
人们在街上互相泼水,象征着洗去一年的烦恼和不幸,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在泼水活动之外,人们还会前往寺庙朝拜,祈求福祉和好运。
这个节日是一种欢乐和庆祝的时刻,也反映了泰国人民对佛教的崇敬和信仰。
佛教文化在清迈的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体现。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商业场所,人们都会供奉佛像和祭拜佛祖。
清迈的街头巷尾,你会看到佛家的标志和象征,如莲花和千手观音。
人们经常会烧香并向佛像祈福,希望能得到保佑和祝福。
这种信仰贯穿于泰国人民的生活,并且对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之,泰国清迈是一个充满佛教文化和庙宇的城市。
佛教庙宇如繁星般散落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给人们带来宁静和祥和。
佛教节日和庆典丰富多样,成为人们表达虔诚和庆祝的时刻。
泰国饮食文化一、特点:1. 大部份泰国人正餐中都是以一大碗米饭为主食,佐以一道或两道咖哩料理,一条鱼,一份汤,以及一份沙律(生菜类),随各人的喜好以任何先后次序吃都可以,餐具则是叉子和大匙。
餐后点心通常是时令水果或用面粉、鸡蛋、椰奶、棕榈糖作成的各式甜点。
2. 由于地处热带,泰国人喜欢食用富有刺激性的调味品,如辣椒,葱,蒜,姜等。
吃泰国菜一定要勇于尝试各种调味酱,因为泰国菜的精髓皆在酱中,泰国人非常喜欢吃辣椒,民间有"没有辣椒不算菜"的俗语。
3. 泰国人不爱吃红烧的菜肴,忌食牛肉。
4. 泰国人喝啤酒和白兰地酒时掺苏打水;喝咖啡, 红茶时,吃些小蛋糕等点心。
5. 饭后吃水果,但不吃香蕉,泰国人不食用牛奶和乳制品。
6. 泰国人吃得杂,老鼠,蜗牛,田鸡,乳猪,鸽子,蛇,蝗虫都能当菜肴,但不习惯吃猫狗,泰国人好吃生,有些蔬菜,海产放些调料就生吃。
7. 泰国人爱栽花,送花,还善吃花,有一种小吃叫"渍水饭",也称"搀花汁饭"就是用花制成的。
二、美食1. 咖喱炒蟹极受欢迎的泰国名菜,切块的红蟹加上配菜与咖喱和各式香料共炒,突出蟹肉的鲜味与弹性,风味独特。
主料为泰国的青木瓜切丝,配料有青豆角、蒜头、虾米、西红柿、椰糖、辣椒等,再加入酸子汁及柠檬汁,整道菜香辣而带酸,口感爽脆,十分开胃。
2. 泰式椰汁鸡汤泰式椰汁鸡汤是曼谷名汤,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因为椰奶带甜味,比较腻滞,所以一般泰国菜中,椰奶多用作咖喱菜肴之调味或调色,极少作烹汤用。
但此菜利用椰奶代水煮汤,别具一格。
汤中放如南姜,香茅,芫荽,朝天椒,鱼露,青柠檬汁,砂糖。
汤煮沸后,再放入鸡块和已撕碎的柠檬叶,煮沸后倒入椰奶,加入调味料及朝天椒,略滚即可。
3. 青木瓜沙拉主料为泰国的青木瓜切丝,配料有青豆角、蒜头、虾米、西红柿、椰糖、辣椒等,再加入酸子汁及柠檬汁,整道菜香辣而带酸,口感爽脆,十分开胃。
4. 烤椰塔“烤椰塔(Khanom Krok)”,这种甜食是将浓稠的椰粉、米的粉末、鸡蛋和糖混合,然后放在塑模的陶锅里煮。
泰国祈福文化的介绍
泰国是一个充满祈福文化的国家,人们对宗教和信仰的热诚让他们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泰国的祈福文化贯穿于人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中,人们都会通过祈福来寻求保佑和祝福。
泰国的祈福文化主要体现在佛教和泰国民间信仰中。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几乎所有的泰国人都信奉佛教。
佛教教义中强调了善行和慈悲,泰国人民秉承这样的信仰,每天都会去寺庙烧香拜佛,祈求平安和幸福。
寺庙中的佛像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人们在拜佛时会合掌跪拜,向佛像祈求福祉。
此外,泰国人还会在家中设置供奉佛像的小神龛,每天烧香祭拜,祈求家庭的和睦和好运。
除了佛教,泰国民间信仰也是泰国祈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人民深信有很多神灵能够保佑他们,因此他们会定期前往庙宇祭拜这些神灵。
例如,人们会前往四面佛庙祈求好运和财富,前往神像庙祈求爱情和婚姻的幸福。
在泰国的市场和街头巷尾,也可以看到很多摆摊的人们在卖各种各样的祈福物品,比如护身符、吉祥物等,人们购买这些物品,相信它们能够为他们带来好运和保护。
泰国的节日庆典也是人们祈福的重要时刻。
例如,泰国新年庆典水灯节,人们会将灯笼放在水中,希望灯笼能够带走他们的不幸和烦恼,带来新的希望和祝福。
此外,泰国人还会在一年一度的万佛节上,到寺庙中献供,祈求家庭的安康和平安。
总的来说,泰国的祈福文化是泰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中,人们都会通过祈福来向神灵祈求保佑和祝福。
这种信仰和热诚让泰国人民更加坚定和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同时也增添了他们生活的乐趣和希望。
泰国文化特征泰国作为一个独具魅力的国家,其民族文化是泰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民族文化随着历史长河的潜移默化,渗透到族人的生活中,沉淀为民族的荣耀。
1.宗教文化泰国是全民信教的国家,大约97%的人们信奉小乘佛教,区别于我们国家的大乘佛教。
最大的区别在于,大乘佛教主张先渡人再渡己,而小乘佛教主张众生自救,先度己再度人,有自我的觉悟和绝对的自我精神独立原则,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绝对尊重是泰国民众最大的特色。
你可以在泰国看到民众之间像拜佛一样,双手合十相互礼拜,而不是其他国家的那样相互拥抱和握手,这是泰国人对他们自身和他人的身体与精神上相互尊重的体现。
男生们在成年后,结婚前必须出家一次,短则一周,长至一年,有的遁入空门,终身为僧。
出家是为成年后先感恩父母,再成家。
2. 皇室文化在泰国人民的心中,泰国的王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已于2016年驾崩的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在一生中做出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的决策,备受泰国人民的尊重和爱戴,即便是现在,在泰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九世王高高悬挂的巨幅照片。
3. 人妖文化说起人妖,很多人要误会了,觉得泰国人是因为太穷,所以逼不得已才去做了变性手术,选择当人妖,但经过我的了解,事实上并非如此。
由于水质的问题,泰国从出生率上就有了男女数量的悬殊差距。
很多男孩的父母忙于工作,都是由姐姐们带大的,没有了父亲的角色作为标杆,很多男孩从小开始喜欢涂脂抹粉,偏向女性化,这些人从内心想做一个女孩,才去做了变性手术,泰国的人妖数量是所有男生数量的1/70。
4. 情色文化泰国的情色文化以芭提雅最为闻名。
芭提雅原本是一个小渔村,在越战期间,被美国大兵选做了军事基地,进而发展起了寻欢作乐的行当。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转型,终成了今天的芭提雅。
每当夜晚,大商店、大酒店、歌舞厅、夜总会的霓虹灯闪烁耀目,街道两旁亭式小酒吧鳞次栉比,流行音乐充斥着大街小巷,马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通宵达旦灯火通明。
泰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一、泰国的建筑文化简介泰国是个全民信佛的国家,地理位置在东南亚,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他的建筑明显受到宗教信仰和气候的影响。
2.泰国建筑受到佛教的影响佛教兴起于公元前六—五世纪的古代印度,当时印度不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民族矛盾也很突出。
佛教后来逐渐分裂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其中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在公元以后的几个世纪中,小乘佛教在中南半岛中西部(今缅甸和泰国)的传播取得明显的进展,最终导致了东南亚小乘佛教文化圈的形成。
小乘佛寺的布局大多较为自由,没有明确的轴线关系。
小乘佛教建筑的装饰也很有特色,不仅外部庄重华美,而且内部装饰也十分精美。
小乘佛教建筑主要由佛塔、佛堂、法堂、僧房四大部分组成,他们的建筑特色各不相同,功能也各不相同。
从它的总体布局、造型、空间利用、构架装修以及色彩运用等方面,吸取小乘佛教建筑精华及其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创造具有小乘佛教文化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建筑,达到继承和发扬小乘佛教文化的目的。
2.泰国建筑受到气候的影响泰国位于东南亚的中心,是通往印度、缅甸和中国南部的天然门户。
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温度不下18℃,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
11月至2月受较凉的东北季候风影响比较干燥,3月到5月气温最高,可40-42℃,7月至9月受西南季候风影响,是雨季。
10月至12月偶有热带气旋从南中国海经过中南半岛吹袭泰国东部,但在暹罗湾形成的热带气旋为数甚少且一般在20-35左右。
故在泰国多佛教宽顶多角塔楼和尖顶塔楼,那样雨水可以顺着屋檐流下去,而不至于雨水流进屋内。
二、泰国建筑特色风格1.建筑形式多样化泰国的建筑形式有传统式、现代式、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及传统式的变异等几种形式。
总的来讲,泰国建筑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和传统的民族特色,充分体现了泰国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
(1)传统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泰国的傣族属于古代百越民族的范畴,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百越的传统民族文化,表现在房屋建筑中广泛地采用干栏式建筑。
试论泰国文化特点及佛教文化对泰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泰国是一个以小乘佛教为主,伊斯兰教、基督教、印度教、众多宗教共存的国家。
宗教在泰国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泰国素有“黄袍佛国”之称。
佛教理念倡导的是自我的修行和提升,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泰国的社会生活中的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人生观、价值观和传统习惯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泰国文化佛教文化影响
泰国,全称泰王国,古称暹罗,今有“黄袍之国”、“微笑之国”、
“大象之国”之称。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中南部,国土面积约为51.31万平方公里,状如象头1,与四个国家领土相连。
泰国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东南亚与南亚、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主要交汇点。
泰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学、艺术、绘画都有其独特的风格。
泰国文化大体分为语言文化、宫廷文化和传统文化。
泰语属汉藏语系侗傣语支,属于声调语言。
标准发音有5个音调,不同的音调有不同的意思。
泰国的文学艺术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著名的泰国文学也多为佛教文学和宫廷文学,因此也形成了丰富多彩、具有民族性,稳定性、变异性的泰国文化。
大约在公元3世纪,佛教从印度传去泰国境内。
小乘追求个人的解脱,把“灰身灭智”作为最高目标。
佛教在泰国的崇高地位可以在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的方面体现。
在泰国,无论是民众的婚娶丧礼还是政府的活动,都可以看到僧侣活动忙碌的身影。
佛教对于泰国社会,从曼谷王朝朱拉隆功王时代就已经成为主体思想,到瓦栖拉兀王时期,佛教和国王、民族一起成为民族主义思想的一部分。
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自由人》那首诗中看到:“让我们忠于国王,忠于我们的民族,忠于我们的信仰。
”其中所说的信仰,就是所谓的小乘佛教。
2
佛教对泰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生活一直有重大影响。
泰国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佛教因此在泰国具有国教的地位。
佛寺不仅是信徒的宗教活动场所,而且也是村落的社会、文化活动中心。
僧侣在泰国享有崇高地位。
拜见僧侣时,不论任何人,包括国王、军政最高领导人,都必须向僧侣合十致敬。
近代以来,佛教为政治承担了许多政治职责,协助官方完成一系列涉及国家管理的任务,参与政治活动日益增多,佛教深深涉入世俗的政治活动中。
佛教成为政府统一民众思想的手段,佛教为政府的发展做出贡献。
因此泰国佛教与泰国的政治紧密联系。
在泰国,佛教背后隐藏的经济力量是一个强大的存在,佛教对泰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僧侣和佛寺拥有土地,掌握着部分生产资源。
在泰国国内,佛教从南到北大大小小又风格迥异的佛寺,这成为了泰国旅游资源的一大人文旅游热点,带动了泰国国内的旅游业的发展,拉动泰国的经济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泰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同时,佛教信徒们都愿意花费高价去为自己积累善行换取来世的幸福,而宗教花费对内需也是有拉动作用的。
作为从立国之初就开始推崇佛教并延续至今的国家,泰国的佛教可以说是泰国文化的摇篮。
佛教从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思维习惯等
1引自书籍:《东南亚南亚商务环境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页。
2《东南亚文化发展史》,贺圣达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3页。
各方面都深深影响着泰国文化。
按照泰国人的习俗,每一个信奉佛教的泰国年轻男子一生中都必须出家做一次僧人,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对泰国人来说,剃度为僧是一种传统,对皇室成员也不例外。
在泰国,校园文化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样深远。
古代,国家还没有专门的学校,佛寺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僧侣就是老师,这就是“寺院教育”3。
现在学校培养学生尊敬老师、对高年级同学要有礼貌的风气,教导学生敬老师犹如敬奉父母。
学校学生必须穿统一的校服,戴校徽,如果着装未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老师有权不让学生进教室。
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或交作业时,学生会跪下或蹲下,至少要比老师当时的高度低。
学生如果遇到老师,需要躬下腰绕道而行,或者让老师先行。
学校学生要求严格,这也体现了教师要达到的要求也很严格。
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向学生教授学科知识,还要向学生树立榜样模范,给学生展示良好的道德素养。
泰国有三十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不仅强化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增强各族人民对自己国家的认同;还通过信教徒对佛教的信仰,使各民族之间减少了文化隔阂并产生对国家的忠诚,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
有助于社会安定。
佛教倡导的信念深入泰国佛教徒的内心,佛教通过戒律和僧侣的模范作用引导社会积德行善,爱国守法,诚实待人,言而有信的风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得整个泰国的人民都具有这种互相尊敬谦和、宽容、豁达的态度。
也因此,泰国发生大型流血事件的情况很少很少。
泰国节日较多,可以分为专门性的佛教节日、农业节令性的节日和王室纪念节日,在这三类节日里,无一不受到泰国佛教文化的熏陶和影响4。
万佛节是佛教节日中最重要、最神圣、民众庆祝历史悠久的节日。
万佛节在每年泰历的3
月15,在当天,数以万计的僧侣不约而同的返回王城朝拜佛祖集会,信奉佛教的泰国民众会完成一整天的佛事活动,国王也会参加,盛大的万佛节是泰国适龄男子选择剃度出家的好日子。
水灯节属于农业节令性节日,每年的泰历12月15日,人们通过在河边漂放水灯,寄托对滋润万物的水精灵的感谢之情,同时也希望所有的罪恶和污秽能够顺水漂走。
这个看似与佛教毫无关系的节日,背后却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王室纪念日中以国庆日最重要,泰历12月5日,它是“泰国国王华诞纪念日”,也被称为万寿节。
王在泰国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泰国的国庆日也定在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生日——12月5日。
即“泰国国王华诞纪念日”。
当今泰国国王拉玛九世1927 年12月5 日诞生于美国,泰国政府将每年12 月5 日定为泰国的“父亲节”。
泰国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伦理文化深深的嵌入了佛教的宗教理念,让其具有独特性,使我们见识到一个民族信仰一个宗教,一个宗教使一个国家不断传承和发展。
3姜立刚,论泰国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云南师范大学,2005
4张雯,浅谈佛教文化对泰国节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韩越主编.《东南亚南亚商务环境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贺圣达著。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姜立刚著,论泰国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张雯著,浅谈佛教文化对泰国节日的影响
5、林秀梅,泰国的社会与文化,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
6、李晨阳,佛教在当代泰国政治中的作用,东南亚,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