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种衣剂包种子注意事项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7
应用种衣剂的注意事项
胡启山
【期刊名称】《中国农资》
【年(卷),期】2011(000)024
【摘要】种衣剂是给种子穿衣包覆的药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微量
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膜剂等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药肥复合性产品。
种子包衣具有明显的杀虫灭菌.防治病虫害,促进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功效。
各地应用表明:使用种子包衣处理,一般可使小麦增产5%以上,玉米、棉花、水稻等农作物增产在6%-10%。
种衣剂的应用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但生产上的应
用技术还有待加速和普及。
【总页数】1页(P25-25)
【作者】胡启山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51.1
【相关文献】
1.玉米种衣剂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J], 孙艳会;王远路
2.大豆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优选及应用研究Ⅰ.大豆种衣剂有效成分的选择及应用[J], 黄庭刚;汪立刚;龚惠英;王敬国
3.可浸种型水稻种衣剂的开发与应用研究Ⅱ几种水稻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研究[J], 卞红正;陈树仁;赵建勋;但得双;方从权;施守华
4.大豆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优选及应用研究Ⅰ大豆种衣剂有效成分的选择及应用[J], 汪立刚;张学斌
5.大豆种衣剂有效成分配比优选及应用研究Ⅲ大豆种衣剂优选配方的田间应用 [J], 汪立刚;孙克刚;张学斌;王敬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衣剂如何使用
近些年,种衣剂的种类繁多,涉及的化合物类型和作用方式也各种各样,在应用和选择上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种衣剂如何使用。
种衣剂如何使用:
1、选择优质合格的种衣剂。
种衣剂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苗。
2、不同作物选择不同类型的种衣剂。
玉米、花生种子耐药性相对较强,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种子对种衣剂较敏感容易产生药害。
因此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专用型种衣剂,用前需要做种子包衣试验。
3、种衣剂的药害症状。
经过种子包衣后种子出苗较未包衣一般晚出苗1---3天,个别作物在出苗后叶片有皱缩现象,一般对后期产量没有影响,有增产作用,但有些种衣剂内含有成分复杂,对作物敏感成分较多,使用不当就会使发芽受到影响,形成小老苗,严重影响产量。
4、严格控制用药量。
种子包衣时应按要求严格控制用药量,一般种衣剂不需要加水使用,包衣后的种子在通风避阳处晾晒1---2小时。
种衣剂如何使用就介绍到这里,使用种衣剂的好处。
种衣剂具有抗旱、防治病虫害、壮苗、增产增收的作用,尤其对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玉米丝黑穗病,大豆苗期根腐病、大豆胞囊线虫病等,都有较好防治效果,并能促进根系发达,使幼苗茁壮成长,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使用种衣剂的注意事项
张喜军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14(0)5
【摘要】种衣剂是一种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和成胰剂等成分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药肥复合型产品。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种衣剂产品较多,如玉洁、双全、吉农四号、虫黑消等。
按照产品有效成分的不同,可将种衣剂分力两大类,一类是农药型种衣剂,一类是微肥型种衣剂。
这两类种衣剂均可促进苗全、苗壮,但前者偏重于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提高成苗率,后者偏重于为种子提供养分,增强种子发芽势,培育壮苗。
笔者现将种衣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参考。
【总页数】1页(P23)
【作者】张喜军
【作者单位】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计生站 1313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种衣剂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2.使用种衣剂注意事项
3.使用种衣剂的注意事项
4.使用药肥复合型种衣剂注意事项
5.“苗博士”种衣剂使用注意事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种衣剂的特点及使用技术作者:李淑敏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8年第09期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目前已成为我省病虫害春防的主要工作。
同其它种子处理方法相比,种衣剂处理技术具有药力持效期长,一药多效,保水抗旱、促进种苗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等优点,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
种衣剂具有以下特点:1成膜性。
经包衣的种子不需要晾晒和烘干,包衣后可立即装袋备用。
2缓释性。
包衣种子在土壤中就像一个“小药库”,缓慢释放,持效期一般40~60天,比一般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药效长2~4倍。
3内吸传导。
种衣剂成分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主要是呋喃丹、多菌灵、福美双等农药,具有高效、内吸、传导的作用。
它们被种子吸收后,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植株地上部位,继续起着防病、治虫作用。
4种衣剂冬季不结冰,夏季不分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般可贮存3年。
5多效性。
种衣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元复配而成,所以种衣剂具有多效性。
我们在选用种衣剂时:首先要正确认识不同型号种衣剂的主要作用,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及发生情况,对症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种衣剂使用效果。
其次,把好种衣剂的质量关。
检查种衣剂成效成分含量和配套助剂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要检查种衣剂的成膜性,是否在20分钟内成膜,不脱落,不粘连。
还要检查药剂的稳定性和贮藏期。
第三,使用前,一定要将种衣剂摇匀,消除沉淀。
种子包衣时最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找出合理用药量。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玉米种衣剂的使用技术:1常用玉米种衣剂:玉米种衣剂配方有克百威(呋喃丹)+福美双(呋·福),含量为20%;此配方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蛴螬或苗期二条叶甲,对于玉米丝黑穗病无效;或克百威(呋喃丹)+粉锈宁(三唑酮)+立克秀,含量为8.1%,此配方对玉米丝黑穗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2玉米种衣剂使用技术要点:玉米种衣剂的使用因栽培习惯的不同相对复杂,可根据是否催芽分别采取不同的使用技术:不催芽直接播种的地区如地下害虫重发生、玉米丝黑穗病轻发生区,可选用20%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40~50进行种子包衣,对于玉米丝黑穗病重发生区可采取8.1%黑穗克星按药种比1:40~50进行包衣;对于有催芽习惯的地区,可选用20%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50~60进行种子包衣,催芽长度在2~3毫米,阴干4~6小时后进行包衣,包衣后可当天或第二天播种。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9期由于近些年气候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给玉米种植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玉米种子发芽至苗期,来自地下害虫及各种细菌、真菌侵染严重,最终导致玉米植株苗期坏死或生长不利,严重影响后期生长。
基于以上原因,农业病虫害专家研制出了一种高效、低污染的化学药剂种衣剂,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各种农作物种子包衣,尤其玉米种衣剂,几乎全面覆盖玉米种植区。
针对玉米种衣剂的大量投放使用,进一步试验研究其在农业生产上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注意事项。
1玉米种衣剂的作用玉米种衣剂是以玉米种子为载体,成分主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缓释剂、湿润悬浮剂、警戒色、成膜剂等,并借助于成膜剂在种子上附着。
已包衣的种子播入土壤后,种衣遇水只能吸胀,而几乎不被溶解,形成了一层吸水、保肥、防治病虫的保护膜[1]。
它既能保证种子正常吸水发芽,又是一种缓释的“小药库”和促进生长的“小肥库”,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防治玉米苗期病虫害,特别是对春季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最好,还能杀死种子及土壤所带病菌,不但起到防病防虫作用,还能很好地促进幼苗生长,提高产量[2-3],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1.1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种子包衣防治病虫害的突出优点是主动预防,为种子和幼苗不遭受侵害提供了可靠的保护,不但能防止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的危害,还能预防由种子传播和土壤传播的病原菌侵染。
同时因为其中有缓释剂,药剂在地下“小药库”中缓慢释放,种子发芽出苗后,还可以被植株内吸传导到未被施药的地上部分,继续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
据各地报道,其药效可持续50~60d 。
这也是因为当前我国生产种衣剂中治虫药剂多为呋喃丹,它是一种广谱性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而且气味非常强烈,在土壤中残效期长;其中杀菌剂北方多使用戊唑醇、多菌灵,它们也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穗粒腐病等多种病害[4],通过一次包衣,病虫兼治,可以减少地上施药1~2次,既省工又省药,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并且有效地解决了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矛盾,不至于将害虫和天敌一并消灭,能起到保护天敌的作用。
玉米种子包衣技术一、种子包衣的概念和作用种子包衣是指在种子外面包上一层含水药剂和促进生长物质的”外衣,这层外衣物质称”种衣剂。
种衣剂不同于以往的浸种和拌种药剂。
浸种和药剂拌种,种子表面上的药剂在播种入土后遇水会溶解,药效很快降低或很快消失。
而种衣剂包在种子上能立即形成固化的膜,种子入土后遇水膨胀而种衣不会被溶解,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出苗、生长,种衣上的有效成份会逐步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植株的各部位,延长了药剂的有效期。
种子包衣有综合防治农作物苗期病虫危害,抗旱,防寒作用,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促进作物生育,培育壮苗,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作用,一般可增产10%左右。
种子包衣还有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成本,减轻环境污染,便于机械作业,省工省时,节约用种等作用。
二、种衣剂类型种衣剂按其中所含药剂的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剂型,即单含一种作用的药剂,比如有防病的杀菌种衣剂,防虫的杀虫种子剂,肥料种衣剂,除草种衣剂,有蓄水作用、提高抗旱能力的抗旱种衣剂,调节生长、用于调节杂交制种双亲花期的种衣剂等。
另一类是复合剂型,就是具有两种以上作用的药剂,即将杀虫剂、杀菌剂和微量元素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起到防病治虫、抗旱、促进作物生长作用的种衣剂。
我国目前已研制出24种复合剂型。
可广泛应用于玉米、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以及棉花、花生、西瓜、蔬菜、西洋参、当归、观赏植物、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种子包衣办法种子包衣之前,必须经过精选,棉花种子要经过脱短绒处理,以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
1.机械包衣是用专用的种子包衣机进行包衣。
目前比较好的机型有山西省水力机械厂生产的5BY-LX型种子包衣机;黑龙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研究所生产的5BY-5型种子包衣机和江苏省南京畜牧机械厂生产的5BY-500型种子包衣机。
2.人工包衣(1)圆底大锅包衣法:固定大锅,加入适量种子,再按比例称取种衣剂加入锅内,快速搅拌,等种子均匀粘上种衣剂后待播。
(2)塑料袋包衣法将适量的种子和种衣剂按比例加入到不漏水、比较结实的塑料袋中,扎紧袋口,上下摇动,均匀为止。
种衣剂特点及使用技术作者:张亚娟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1期种子处理是最重要、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植保手段之一,它能有效地防治地下害虫、黑穗病等病虫害,目前已成为我省各地区病虫害春防工作的主要内容,我县种子处理面积已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左右。
种子处理包括药剂拌种、闷种、浸种及种衣剂技术。
种衣剂是一种用于作物种子包衣的,具有成膜特性的物质,通常是由有效成分杀虫剂杀菌剂等、成膜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其它助剂加工制成,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膜的制剂。
同浸种、拌种、闷种相比,种衣剂处理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防治成本低、药力持效期长、一药多效、保水抗旱、促进种苗品质、提高种子发芽率等优点,是一项把防病、治虫、消毒、促长融为一体的种子处理技术。
一、种衣剂的特点1、成膜性。
经包衣的种子不需要晾晒和烘干,包衣后可立即装袋备用。
2、缓释性。
包衣种子在土壤中就像一个“小药库”,缓慢释放,持效期一般40~60天,比一般药剂浸种和药剂拌种药效长2~4倍。
3、内吸传导。
种衣剂成分中的杀虫剂和杀菌剂主要是克百威、多菌灵、福美双等农药,具有高效、内吸、传导的作用。
它们被种子吸收后,随种子发芽、出苗内吸传导到植株地上部位,继续起着防病治虫的作用。
4、种衣剂冬季不结冰,夏季不分解,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一般可贮存三年。
5、多效性。
种衣剂由杀虫剂、杀菌剂、复合肥料、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多元复配而成,所以种衣剂具有多效性。
二、种衣剂的选用要点选用种衣剂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正确认识不同型号种衣剂的主要作用,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对症用药,最大限度地发挥种衣剂使用效果。
2、把好种衣剂的质量关,检查种衣剂有效成分含量和配套助剂是否符合要求。
此外,要检查种衣剂的成膜性,是否在20分钟内成膜,不脱落,不粘连,还要检查药剂的稳定性和贮藏期。
3、使用前,一定要将种衣剂摇匀,消除沉淀。
种衣剂使用方法一、戊唑醇1、1中文通用名:戊唑醇1、2制剂: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2%戊唑醇湿拌种剂1、3 作用特点:戊唑醇是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
该药属低毒杀菌剂,能迅速被植物有生长力的部分吸收并主要向顶部转移。
不仅杀菌活性强,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有效分蘖增加,提高产量,适用于小麦、玉米、高粱、大豆、油菜、瓜类等作物拌种。
1、4 防治对象及方法:⑴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大麦散黑穗病、燕麦散黑穗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0-150克,兑水1、5—2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3-5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即可播种。
⑵防治玉米丝黑穗病、高粱丝黑穗病、大豆锈病、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300-600克,兑水2-3公斤,搅成糊状,拌种100公斤,充分拌匀后,阴干播种。
也可用6 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130-200克,拌种100公斤,拌匀后播种。
⑶防治油菜菌核病、瓜类苗期病害,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10-15克,或60克/升戊唑悬浮种衣剂3-5克,拌种10公斤。
⑷本品也可兑水灌根,防治香蕉叶斑病、茶树茶饼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梨树黑星病。
1、5 注意事项:⑴该药处理过的种子,严禁再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
⑵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必须与粮食分开存放,以免污染或误食。
⑶拌种及拌种后进食前,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净脸、手和胳膊。
1、6 中毒解救:本品对皮肤和眼睛有刺激作用,不慎接触皮肤或溅入眼睛,应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
该药无特殊解毒药剂,误食后,应立即催吐、洗胃,送医院对症治疗。
二、多﹒福1、1中文通用名:多菌灵﹒福美双1、2制剂:15%多﹒福悬浮种衣剂1、3 作用特点:本品为固定型种衣剂,两元复配而成。
高效低毒,对子囊菌和半知菌类有效。
具有内吸、保护和治疗作用。
简论种衣剂正确使用技术种衣剂是一类优良的化学品,在种植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植物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并减少病菌的侵害。
种衣剂在大面积种植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但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产生许多副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种衣剂正确使用技术。
一、正确选择品种首先,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家大棚环境的种衣剂。
因为不同品种的种衣剂其效果不同,每个品种都有不同的适用环境。
再次,我们需要根据不同作物选择不同的种衣剂。
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种衣剂需求,需要做到因地制宜。
二、不要对种衣剂过度依赖使用种衣剂的初衷是提高植物质量和增强免疫力,但如果我们对其过度依赖,就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植物养分过低或过度依赖种衣剂会导致植物钙缺失,叶子瘦弱,更容易生病。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种适量的种衣剂,在种植过程中适时适量的使用种衣剂。
三、正确使用种衣剂1、首先我们需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并遵循其使用指南。
不同品牌的种衣剂使用方法可能不同,所以我们需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2、在使用种衣剂之前,我们需要仔细检查其是否存在副作用。
如果不能确定品牌安全性,最好先进行小规模实验,确认之后再大规模应用。
3、在进行种衣剂涂拌过程中,千万不要把种衣剂散落。
每个种子都应该均匀覆盖种衣剂,以确保其效果最优。
4、正确的存放种衣剂。
种衣剂不耐高温、潮湿,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一旦出现变质现象,就不能再使用它了。
四、控制种衣剂使用量通常,品牌的建议使用量都是科学的。
在使用种衣剂时要控制好使用量,以避免副作用。
如果使用过多,将导致土壤污染、杀死有益昆虫,减少微生物的数量,导致植物极度依赖化肥,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种衣剂的正确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植物的生长,增强植物的免疫力,并改善土壤,而对其错误使用则会带来许多副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选择种衣剂品牌,正确使用种衣剂,并控制其适当的使用量,以确保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种子包衣优势分析及有效规避药害研究作者:袁会珠来源:《种子科技》 2016年第11期袁会珠(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193 )摘要:系统分析了种子处理技术,重点就种衣剂使用中如何规避药害风险作了研究,供农民朋友参考。
关键词:种子包衣;优势;药害;研究当前,小麦播种前进行药剂处理已成为各地普遍推行的一项技术,而近期一则颇受关注的小麦种衣剂因药害风险紧急召回的新闻,再次把小麦种衣剂如何安全使用、如何规避风险的问题摆到了小麦种植者面前。
针对此次事件,笔者想系统分析一下种子处理技术以及种衣剂使用中如何规避药害风险,供农民朋友参考。
1 种子的药剂处理是农药利用率最高的施药方法之一种子往往带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等,播种后引起作物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根结线虫病等;另外,种子播种后也会遭到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
因此,为植物全程健康考虑,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例如用药剂拌种、浸种、包衣。
种子处理的主要特点是经济、省药、省工、农药利用率高、操作比较安全,用少量药剂处理种子,使种子表面带药播种,防止种子受害;有些内吸性强的药剂则能进入植株体内并在幼苗出土后仍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
现代意义上的种子处理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药剂拌种、浸种或闷种,而是有针对性地在种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采用专用的种子处理剂对种子进行拌药、包衣或制丸等,使种子标准化和商品化。
种子处理已成为现代农业丰产丰收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种子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有害生物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的危害,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种苗活力和抗逆性,达到增产的目的。
种子的药剂处理是农药利用率最高的农药施药方法之一。
一方面,集中对种子施药,使药剂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减少了药剂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药剂集中在种子周围,又值种子萌动发芽这个对药剂相当敏感的生育期,必须严格控制药剂可能对种子造成的危害。
我国目前发现的种传病害已达1 000种以上,致病病原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线虫等。
浅谈种衣剂的正确使用种衣剂是由农药原药(杀虫剂、杀菌剂等)、复合肥料、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成膜剂及配套助剂经特定工艺流程加工制成的,可直接或经稀释后包覆于种子表面,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通透性的保护层膜的农药制剂。
1 种衣剂的分类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种衣剂可分为通用型和专用型。
通用型可用于多种作物的种子包衣。
而专用型包衣剂只能用于单一作物的种子包衣。
如用于其他作物,有时可产生药害或者导致效果下降。
如棉花、玉米、小麦、大豆等专用种衣剂。
2 种衣剂的优点(1)是一种高效农药:它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关键时期及害虫生长最薄弱的环节,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从植物的根部开始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显著。
(2)使用经济方便:种衣剂紧贴种子外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周围害虫难以生存。
它的药力集中包裹在种子周围,药效缓慢释放,利用效率较高,且经过包衣后不需其他药剂就能达到很好的防治、保苗效果。
(3)使用较安全。
种衣剂是采用高科技技术加工而成的先进制剂,种子包衣后在小范围内发挥药效,对大气及土壤环境无污染,不伤害天敌。
(4)残效期较长:种衣剂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先进助剂,在种子包衣后,农药不会迅速向土壤扩散,而是缓慢的释放,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提高了残效期。
(5)有利于播种:种子包衣后表面光滑,有利于机械播种,同时包衣剂能够调节种子颗粒的大小,提高机械播种效率。
3 种衣剂的辨别种衣剂以其良好的优势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但是,种子市场之大,鱼目混杂,这就要求人们在购买种衣剂时注意识别真假,防止上当受骗。
具体辨别方法如下:(1)种子包衣过厚,磨擦后有粉尘脱落现象,往往是劣质或假种衣剂。
(2)优质种衣剂为半透明薄膜附着在种子表面,色泽均匀一致,能透视到种子皮色,而劣质种衣剂则往往颜色过深。
(3)假种衣剂无刺鼻、刺眼现象发生,部分假种衣剂由杀虫农药掺入颜料调制而成,有杀虫农药的气味,操作不当对种子发芽率影响特别严重。
4 种衣剂的存放种衣剂应放在坚固密闭的容器内,贴上标签,存放在远离火源、热源且小孩、家畜不能接触到的凉爽干燥处,由专人来看护保管。
花生种衣剂副作用防控剂示范总结花生种衣剂是一种包覆在种子上的化学物质,目的是为了保护种子并促进幼苗生长。
然而,不正确使用或误用这些种衣剂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和危害农作物和环境。
本文旨在介绍花生种衣剂的副作用,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这些副作用。
1.对农作物的影响花生种衣剂对花生产生的影响不仅有利,也有不利的方面。
布洛芬净、咪达唑仑、多菌灵、咪唑烷酮等常用的花生种衣剂药剂都有可能导致花生种子萌发率下降,幼苗生长缓慢,根系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此外,长期使用同一种衣剂药剂,还可能使花生植株出现抗性。
2.对环境的影响花生种衣剂也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影响。
多菌灵等部分化学成分较稳定,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繁殖,进而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化学成分也可能通过地下水进入自然水源,破坏水生态平衡。
长期接触花生种衣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花生种衣剂中的化学成分会在种子表面形成残留物,会随着人们经常接触的空气、水、食品等进入人体,造成毒性污染。
1.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实验室测定和田间试验,并按照技术说明进行使用。
2.应选择经过严格安全和环保评估的花生种衣剂,优先选择品质较好且经认证的品牌。
3.使用化学合成品应注意劳动保护,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4.在使用花生种衣剂时,应戴上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
5.使用过的种衣剂应集中存放或以适当方法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坚持实行轮作制度,减少连作花生的面积,有效地降低连作的危害。
三、示范总结标准化的花生种衣剂使用方法是防控剂的关键。
应该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实施:1.选购品质保证的优质花生种衣剂。
2.在室内进行药剂测试和田间施药,记录和测试数据。
3.确定适宜的种衣剂药剂浓度,按药剂使用方法进行化学物质包覆种子。
4.只对干燥的、完整的种子进行处理,同时应注意防潮、防水。
5.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处理,减少种衣剂的使用量。
6.妥善处理使用过的种衣剂药剂,不随意倾倒或丢弃。
小麦种子包衣技术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种子包衣技术已经成为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技术。
此项技术就是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对病虫害防治具有针对性的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像衣服一样迅速固化包裹在种子的外围[1-2] 。
不仅可以让种子充分吸收膨胀而且不易脱落,并且随着种子的不断生长发育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缓慢释放,持续发挥着抗病虫害的作用[3] 。
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成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发育,调节作物生长,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小麦产量。
根据笔者对小麦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从种子与包衣剂的选择到筛种晒种和包衣技术操作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介绍,以供小麦生产选种栽考。
1 小麦种子包衣技术1.1 优质种子选择种子的优质是包衣技术充分发挥作用的基础,必须综合当地的土壤特性、耕作习惯、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措施、管理状况等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品种以及个头均匀饱满、颜色油亮、无杂质、含水量适宜、纯度较高、产量稳定、发芽率高、净度达标的种子。
种子的含水量过高会导致种子发霉变质、种子含水量较低会导致不易发芽生长,一般在12.0%〜13.0%为宜。
1.2 包衣技术的操作在使用包衣技术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者的身上触碰到药物,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口罩等,并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规则和操作流程进行。
在操作过程中,如果种子包衣量较小可由人工操作,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应在使用药物之前将其摇晃均匀,如果包衣药剂迸溅到身上,应及时用碱水冲洗;如果出现中毒现象要及时应用阿托品应急抢救,药物使用的剂量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在进行大批量小麦种子包衣时,应使用机械化包衣工具,合理配比药种和药剂关系,按药种比例调好包衣机药箱和种箱的计量系统,以保证包衣的质量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1.3 包衣技术要点包衣时间的掌握上,包衣应及早进行,最晚必须在播种之前提前15 d 将种子包衣备用,否则包衣容易脱落,效果较差,不利于种衣膜固化牢固;但也不宜过早,否则种子包衣药剂挥发,作用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