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师范大学877和声与音乐作品分析II2014-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江西师范大学877和声与音乐作品分析II2014-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江西师范大学877和声与音乐作品分析II2014-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2020-202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0-2021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参考书、招生目录、考研经验、复试分数线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吴老师对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浙江传媒学院的介绍,学院专业的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近三年录取情况分析,及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是目前全国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素有“北有北广,南有浙广”之称。2010年,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省部共建高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为中央和地方传媒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浙江传媒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二级学院,始建于1986年的新闻专业,2010年更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学校共生长的历史,造就了新闻与传播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现有新闻系、传播系、编辑出版系3个系,有广播电视学、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数字出版学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人。2012年开始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媒体传播两个方向全日制在校研究生70人。 一、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招生目录

招生专业:055200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 招生人数:103人 研究方向:01(全日制)广播电视新闻(含话语与传播、影视传播)02(全日制)新媒体传播 03(全日制)新闻与媒体管理 04(全日制)播音与主持 05(全日制)广告与品牌传播 考试科目: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 英语二 ③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学制:2年 备注:同等学历加试两门主干课程 二、浙江传媒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能力 《网络传播学》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采访与写作》丁柏铨 《新媒体概论》石磊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媒介管理学概论》邵培仁

2018中央音乐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分享

2018中央音乐学院考研复试通知复试分数线复试经验分享 启道考研网快讯:2018年考研复试即将开始,启道教育小编根据根据考生需要,整理2017年中央音乐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考研复试细则,仅供参考: 一、复试通知(启道考研复试辅导班) 作曲系 入复试方案 1. 政治(100 分制):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 2. 外语(100 分制):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 3. 业务课一(150 分制): (1)作曲、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律学、戏曲作曲,各方向业务课一均为主科笔试,不低于 120 分。 (2)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录音艺术方向业务课一即中西音乐史,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 4. 业务课二即技术(150 分制):不低于 90 分; (1)作曲、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方向业务课二包含音乐基础理论四项,每项成绩占 25%。 (2)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律学、音乐录音艺术方向业务课二即和声(占 50%)、作品分析(占 50%)。 (3)戏曲作曲方向业务课二即作曲(占 40%)、复调(占 30%)、配器(占 30%)。 5. 初试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之和):不低于当年国家分数线; 6. 在达到上述成绩要求的基础上,参照“拟录取名额分配方案”分配方式按初试总分高低排名,作曲、配器、复调、和声、作品分析、视唱练耳、作曲技术理论英语文献翻译、律学、戏曲作曲约按 1:1.3 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电子音乐作曲、电子音乐技术理论约按1:2 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音乐录音艺术方向约按 1:3 比例确定入复试名单。若最后一名总分并列,则并列者全部进入复试。 特别说明:通过初试且需要加试的考生,若加试科目未达到合格要求(60 分),则不得进入复试。具体加试时间另行通知。 复试成绩要求及计算方法 复试总分(100 分制,以四舍五入方式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浙江传媒学院2013年考研出国名单

浙江传媒学院2013届毕业生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及 出国(境)留学名单 近年来,我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2012年,学校出台了毕业生就业奖励办法,对优质就业的毕业生进行高额奖励,对考取“985工程”院校的学生奖励3000元,对考取“211工程”院校的学生奖励1500元;对考取世界大学排名前10名硕士研究生的,奖励5000元;对考取世界大学排名前11-100名硕士研究生的,奖励2000元。 今年我校共有119名同学考上国内硕士研究生,178名同学出国(境)留学,占毕业生总数的11.42%。在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中,有考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等“985工程”院校的同学35名,占总数的29.66%;成功踏进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211工程”院校深造的同学69名,占总数的58.47%;有考入浙江传媒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名。在出国(境)留学的同学中有32位同学考上了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占总数的17.5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你们寒窗四年,即将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绽放你们的梦想,放逐你们的青春。下面,我将宣读你们中考入优秀院校的学生名单。

我先宣读考入国内“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硕士研究生的同学名单: 考入北京大学的是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姚晴同学。 考入复旦大学的是文学院的陈明晓同学。 考入浙江大学的是管理学院的徐畅,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陈梅、李娟、徐锦萍,文学院的张伶俐,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希园、孙红等7位同学。 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的是文学院的范银红同学。 考入南京大学的是管理学院的康婕同学。 考入吉林大学的是电子信息学院的付浩阳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亚黎2位同学。 考入武汉大学的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叶雯同学。 考入四川大学的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杨可歆x īn 同学。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的是电视艺术学院的杨岱d ài 羲x ī、许丽敏,动画学院的彭雨禾,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张志鹏,文学院的张心雨、张翾xu ān 茜qi àn 、王丹等7位同学。 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是文学院的田雨琪同学。 考入厦门大学的是国际文化传播学院的高琪涵和文学院的李博2位同学。 考入东南大学的是管理学院的郭婧文同学。 考入同济大学的是文学院的周畅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李静怡2 位同学。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大纲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编号:412009 412010 课程名称:曲式与作品分析 英文名称:Musical Form and Analysis of Musical Composition 学分:4 总学时:36/学期*2 = 72 课程开设院(系):音乐系 适用专业:音乐学本科专业 前期课程:《基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 一、说明 (一)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技能型课程。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对各类音乐作品不同结构形态而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对学生学习其它音乐理论课、技能课有着指导意义。 本课程以曲式结构类型的教授为基础,同时注重对作品的构成材料和内在联系等微观的分析,以便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个层面。 (二)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外音乐作品的具体分析,讲述音乐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辨证关系、乐思的产生极其发展的整体结构原则等,使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曲式结构的原则极其特征,掌握分析音乐作品的必要知识与基本技能,并通过分析音乐作品的各种结构类型与表现因素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并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三)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有初步通过听辩音响判断作品曲式结构的能力。通过对一些定型化的、较为规范的曲式结构模式和曲式结构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的整体框架以及作曲家在音乐创作时的整体构思,同时极大提高学生运用乐理、视唱、和声、音乐史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其它教学环节的安排

1、本课程以辨证唯物论观点,依据中外音乐创作长期实践所形成的、具有普遍规律的曲式体系,对典范音乐作品进行具体分析。 2、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学生作业,进行课堂辅导与集体讨论。 3、力求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提问与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进度 第一章绪论(4学时) §1、曲式及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2、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3、音乐作品分析的内容与方法 §4、曲式与作品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一段曲式(14学时) §1、一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一段曲式的内部结构 §3、一段曲式的主要类型 §4、音乐作品实例分析 第三章二段曲式(单二部曲式)(16学时) §1、二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二段曲式的主要类型 (1)、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带再现二段式作品分析 (2)不带再现的二段曲式 不带再现二段式的作品分析 §3、二段曲式与复乐段的区别等 §4、双重二段曲式 复习(2学时) 第四章三段曲式(单三部曲式)(12学时) §1、三段曲式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三段曲式的结构与类型 引申性中段及其作品分析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初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专硕初复试考研经验分享 师资:首先作为传媒学院,在新传方面的资源肯定是比较丰富的。另外浙传只有专硕没有学硕,专硕两年,注重实践,有就业优势。 环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环境很好。浙传研究生院位于杭州下沙,交通发达,周边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而且美女帅哥如云呐(*/?\*) 最重要的是,杭州传媒公司很多,以后找实习找工作都很方便。 浙传不难考,招生人数呈现扩招趋势18招生103人,细分为多个方向可以满足大家的偏好。 浙传也不易考,18报考报考人数1036人,可以说跻身到热门院校了,所以不要放松自己,有随便考考就一定行的错觉! 浙传考什么? 浙传初试考试内容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初试,努力考高分,这样复试才能保证不被刷。浙传早就抛弃给参考书目的形式了,只有大纲(官网可以下载到),所以大家要以大纲为准。 跨考可以吗? 完全可以!大家应该知道文科准入门槛低,现在新传跨考的非常多,只要你足够热爱这个领域,原先专业并没有什么阻碍,复试的时候跨考的同学面试分也并不低。当然跨考的同学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本科是广告设计,有上过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对新闻学还有实务方面没有了解。超级英语渣渣。从6月正式开始考研,除去生病在家修养,满打满算五个半月。前期每天自习八小时,后期十小时这样,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时间不够,但是开始了就不要放弃啦。 专业课 重点!重点!重点!公共课是拉不开差距的,专业课一共300分,是决定是否能考上的关键因素。专业课的学习可以概括为:理论,实务,论文,真题,专题热点。

推荐书目: 必买: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传播小王子 可选:圣才新闻传播学,中外新闻史,媒介管理概论,电视新闻学 前期(暑假前):读 这个时段不用太紧张,把《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这三本一定要好好看一看,看不懂的地方结合圣才的解析。第一遍可以不求甚解,了解大概的框架,第二遍就要精读了,像传播效果这种重点一定要仔仔细细的看,看完可以给别人解释这是什么。 中期(暑假黄金期):背+练 暑假建议大家不要回家了,留在学校好好自习吧~这个时期要开始大量输入了,传播学新闻学可以开始背了。在背的同时自己梳理或者用别人理好的大纲,大纲上很多知识点是书上找不到的,可以借助百度或者微信搜索,大家注意甄别,总结出一个比较完善的答案。在暑假结束前一定一定要过完一遍。理论知识是骨骼,之后就是不断充实血肉。 后期(直到考前):继续背+练+模拟 疯狂输入后就要有质量的输出了,这个时候可以找一些过去的真题的论述题练起来,多看论文来丰富自己的作答。这里强调一下,善于利用真题,包括和浙传风格类似学校的真题。每周可以一三五练论述题,二四六整理热点专题,星期日练实务这样。浙传的实务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消息/评论/网络专题/电视节目/新闻评析/。。。分数占比也很大,18的试题是占到了110分,所以不要轻敌。在考前一个月一定要抽时间模拟一到两次,找找考试的感觉,合理分布每种题型所用时间,不然上考场真的会很有可能写不完。这个时候是最累的,但是坚持过去,会有惊喜! 怎么看论文找热点呢?看公众号,知网新论文,关注业界学界热点和社会事件。譬如大家能经常刷到“粉丝经济”“人工智能”这些词,这就是热点啦,平时要多积累。对于终于的热点,从定义,特点,对新闻的影响这些方面着手整理成专题,大概一张A4纸一个专题这样。 推荐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清博舆情,曹林时政观察。 公众号不在多,大家注意信息过载,好好跟两个喜欢的就可以了。 一些心得and复试体验?

50音乐学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

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纲要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设置说明 《曲式和作品分析》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曲式和音乐作品分析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曲式分析基本理论;二是音乐作品内容分析。要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曲式类型的特征以及判断依据,能分析具体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特征及音乐内容特征。 二、参考书目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1、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2、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4、音乐的陈述类型。 第二章:一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一段曲式;乐句、乐节和乐汇之间的区别;一段式的分类原则。 2、理解:一段曲式的特征;乐段内部各单位的相互关系;复乐段的结构意义。 3、重点分析曲目:格里格《我爱你》 巴托克《献给孩子们》。 4、分析要求:能在乐谱上划分乐句;作简要的和声分析;说明音乐内容。 第三章:二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二段曲式?二段式呈示段的特征;什么是再现的二段式?什么是无再现的二段式? 2、理解: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重点分析:舒曼《初衷》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划分乐句;判断曲式形式;画出曲式结构图;分析音乐内容。

第四章:三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三段曲式?什么是引伸型中段?什么是并置型中段? 2、理解:引伸型中段和并置型中段各有哪些特点? 3、重点分析:肖邦《玛祖卡舞曲》OP33NO2 《在银色的月光下》。 4、分析要求:判断何种类型的三段曲式;画出结构图式;分析中段写法;说明音乐内容。 第五章:三部曲式 1、识记:三部曲式的基本结构图;中部的写法可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什么叫三声中部? 2、理解:三部曲式的基本特征;呈示型中部与展开型中部有哪些不同? 3、重点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三乐章 肖邦《降E圆舞曲》OP18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划分乐句、乐段;判断曲式类型;画出结构图式;分析音乐内容。 第六章:变奏曲式 1、识记:变奏曲式的定义;什么是固定低音变奏?什么是装饰变奏? 2、理解:变奏曲式依据变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重点分析:阿连斯基《固定低音》OP5.NO5 莫扎特《主题与变奏》 刘庄《钢琴变奏曲》 4、分析要求:能较准确地描述变奏曲主题及各个变奏的创作手法特征及调性布局。 第七章:回旋曲式 1、识记:什么是回旋曲式?画出其图式。 2、理解:回旋曲式插部与叠部之间的关系。 3、重点分析:洗星海《到敌人后方去》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2第三乐章。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标出叠部和插部;画出曲式结构图。 第八章:奏鸣曲式、回旋奏鸣曲式及其他 1、识记:奏鸣曲式的定义、结构图式;回旋奏鸣曲式的定义、结构图式。 2、理解: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各有哪些特征?回旋奏鸣曲式与奏鸣曲式、回旋曲式各有哪些不同?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音乐鉴赏》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音乐鉴赏》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是我国 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对 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在该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学习音乐艺术理论、鉴赏音乐艺术作品、参 加音乐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音乐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 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乐理和音乐鉴赏等技能,提升学生认识美、欣赏美、从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兴趣和爱好,陶冶性格和品格,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良好发展。 2.课程目标。 2.1课程目标 1、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发展 在音乐鉴赏与探究中,发现音乐所表现的丰富内涵,理解音乐艺术中所包 含的丰富的人文价值,在获得审美经验的同时,养成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积 极上进、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使之对自己的人生有不断的思考和追求,不断 完善自我。 2、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音响、形式、情感等的理解,培养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获得美好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 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3、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通过对各种音乐作品的欣赏,尊重音乐创作者的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并在学习各种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感知各国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开阔视野,学习、尊重、理解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共享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2.1.1 知识目标 (1)如何欣赏音乐,乐理知识的讲解 (2)合唱音乐的发展及分类 (3)影视音乐的特征及作用 (4)音乐剧的发展及特征 (5)影视作品中音乐的欣赏 (6)音乐剧的欣赏 (7)中国主要民歌特点及欣赏 (8)其他流行音乐介绍及赏析 2.1.2 技能目标 (1)节奏、音准训练,学习抄谱例 (2)合唱音乐的演唱及练习 (3)影视作品《音乐之声》,学唱主题曲《雪绒花》 (4)欣赏经典音乐剧《猫》 (5)选唱西北部及江南民歌 (6)选唱西藏民歌及内蒙民歌 (7)选唱新疆民歌和东北少数民歌 (8)选唱西南民歌和东北少数民歌 2.1.3 态度目标 (1)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中,要强化记忆和练习; (2)在音乐作品的赏析中,要勤于思考; (3)在音乐作品的选唱训练中,要认真练习; (4)在课下,要多听各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多感受。 3.教学组织

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笔试真题

2019年传媒学院笔试A卷+B卷真题 语文(略、见后) 题型:1.易错字音字形2.标点3.病句辨析4.句子排序5.手法6.文言句式等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的《素芭》借助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和反面衬托等手段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形象。 B.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主“美丑对照原则”。在《炮兽》中,就充满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灵巧和粗鲁,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 C.高尔基是联伟大的文学家,他的《丹柯》充满了“有价值的东西被毁坏”的悲剧性。从审美效果来说其结尾崇高的悲剧色彩更能使作品获得成功。 D.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的《桥边的老人》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一切情节的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2、下列各项中,关于小说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小说的叙事角度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现代小说比较喜欢使用有限视角来讲故事。 B.小说中场景描写的功能有: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引导红杉教育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 C.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课文《在桥边》就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D.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密切的

2020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考研经验专业指导最新

2020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传统音乐考研经验专业指导最新 关于2019年的音乐学系复试分数线 笔试题型 命题论文:给一个主题、写论文,没有字数要求。中外音乐史题型: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和声与曲式主要是分析曲子 复试权重 学术型初试40% 复试60% 专业型主要参考复试主科成绩排名,按照专业复试主科成绩排名由高到低进行录取。 新祥旭中国传统音乐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袁静芳主编 民族器乐(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袁静芳著 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江明惇著 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叶栋著 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周青青著

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董维松、沈洽编 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张伯瑜编译 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蒋菁著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周青青著 中国音乐学院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听辨目录 (民族音乐 学、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研究专业方向,适用于全日制学术型、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港澳台招生) 第一部分:汉族民歌 (1)拔根芦柴花(2)赶牲灵(3)川江船夫号子(4)打支山歌过横排(5)放风筝(6)放马山歌(7)沂蒙山小调(8)哈腰挂(9)槐花几时开(10)黄河船夫曲(11)黄杨扁担(12)回娘家(13)脚夫调(14)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15)绣灯笼(16)那是一个谁(17)三天的路程两天到(18)上去高山望平川(19)包楞调(太阳出来满天红)(20)桃花红杏花白(21)铜钱歌(22)嶉咚嶉(23)小看戏(24)绣荷包(一)(25)绣荷包(二)(26)绣荷包(三)(27)一根竹竿容易弯(28)无锡景(29)斑鸠调(杜鹃花儿开)(30)郎在对门唱山歌(31)玉娥郎(32)采花(33)对花(34)姑苏风光(大九连环)(35)一对白鸽子(左边的黄河右边的崖) 第二部分:戏曲音乐 (36)河南曲剧(37)川剧(38)河北梆子(39)碗碗腔(40)湖南花鼓戏(41)黄梅戏(42)晋剧(43)京剧(44)昆曲(45)吕剧(46)评剧(47)秦腔(48)豫剧(49)越剧(50)粤剧 第三部分:说唱音乐 (51)京韵大鼓(52)苏州弹词(53)西河大鼓(54)四川清音(55)山东琴书(56)河南坠子(57)乐亭大鼓(58)天津时调(59)福建锦歌(60)蒙古好力宝(61)梅花大鼓(62)四川扬琴(63)单弦岔曲(64)陕北说书(65)天津快板 第四部分:少数民族音乐 (66)藏族《阿玛来洪》(67)朝鲜族《道拉吉》(68)蒙古族《小黄马》(69)维吾尔族《情人我的痛苦》(70)壮族《啰嗨》(71)苗族《假如你是一枝花》

2008年 浙江传媒学院 编导文学类 郑州考点 复试 考题

2008年浙江传媒学院编导文学类郑州考点复试考题 一。材料作文。(考试时间1个半小时) 大体是一对老两口一直住在乡下,养养花,种种树,日子也算逍遥快活。一天,老两口收拾行李要去城里看子女。邻居们都很羡慕他们。他们的子女都很有出息。有的在医院工作,有的开公司。。。。。。。 1~写一份创意策划书,与制片人交流,要求思路清晰.(40分) 2~以材料为基础续写成一个完整的故事.(60分) 二.电视作品分析.(加放片考试时间为2小时) 放的是visions of time短片集中的一个短片. 1.(1)问主题是什么(10分) (2)分析声音的使用和处理.(10分) (3)分析黑白影象和彩色影象在视觉效果和心理效果上的重要差别.(10分) (4)假如让你也拍一部10分钟的关于时间的影片,扼要写一下你的构思.(20分) 2.影评,不低于800字.(50分) 观看影片《看上去很美》 2009年浙江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北京考点复试 来自:未知作者:艺考联盟频道发布时间:2009-11-16 17:33 一:影片分析 800字左右 1小时30分钟 《牧马人》片段(从李秀芝到牧场放到许灵均邀请朋友去和喜酒) 首先要回答3道共30分的问答题 1.简述该片段内容 2.许灵均的心里变化及原因 3.该片段有几个场景,说几个有特色的 二:画面组合及编写故事(800字左右) 1小时30分钟 建议以后要考的同学看看这里,基本就是这样的. https://www.doczj.com/doc/e316178073.html,/programs/view/SMMqdoA7t2k 我不认识这个人不是在给他增加点击率阿. 唯一不同的是被填空片段有12个,供选择片段大概有16个.共看5遍. 编写故事是给5个图片.然后根据这5个图来编...还要让事情发生在同一天 时间非常非常的紧..应该说是并不太好考的. 就我个人而言,,那是考得稀烂的... 08年浙江传媒成都考点考题 摄制类(电编、戏文)编导文学类(文编)

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教材

曲式与作品分析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概述 1、《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的分析角度,将侧重在“作曲技术理论范畴”。而在作曲技术理论的各学科中,本教程又更集中于“音乐结构技术理论”。所以该课虽然不要求全面、系统地分析作品的和声、复调或配器技术,但要求学生具备以上学识,以便将有关内容作为音乐语言要素进行综合观察,并根据其在具体作品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作出重点分析。 2、曲式学虽然对历史上的音乐结构法则进行过系统化的规范,但世界上却没有绝对统一的方法、模式。因为作曲家在创作时,对利用和发挥各音乐要素的偏好各不相同,所以也没有绝对格式化的分析方法,我们只能是根据具体作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3、音乐分析应从宏观入手,逐步深入到细节。音乐语言要素中(在音乐构成的“各种要素”中),曲式是支撑骨骼,调性布局和和声功能布局是宏观环节,其他要素在一般情况下,多属于微观分析。宏观和微观是互为表里的综合体。分析与综合相辅而成。 第二节本课程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1、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

2、音乐发展的基本手法 包括重复、再现、模进、迭奏、变奏、宽放、紧收、演化、对比等一系列从简单到复杂的音乐发展手法。 3、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 包括乐段及其扩展形式、模进结构、连句结构、自由结构等一系列音乐语言的陈述结构形式。 4、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 曲式结构主要学习规范化曲式,以不同的曲式结构原则(并列原则、再现原则、循环原则、奏鸣原则、变奏原则和套曲原则)为基础,重点讲述曲式结构的类型。 第二章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 (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调式、调性、和声、音区、音强(力度)、音色、演奏(唱)法、织体等) 第一节关于旋律(M) 1、定义: 旋律是指音乐的一切横向音高关系,是由音程的大小和音程的方向两种属性构成。也就是说,它是由乐音的连续横向运动形成的轨迹。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接收非本院推免生复试科目、要求及

中央音乐学院2020年接收非本院推免生复试科目、 要求及成绩合成比例 一、音乐学系 (一)各方向复试科目 ◆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含当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含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问题)、中国音乐美学史、世界民族音乐、琴学研究、音乐文献翻译(英语)、音乐编辑与出版、专业音乐教育学方向: 1.和声(40%)+作品分析(40%)+乐器演奏(20%)=技术 2.面试 3.主科笔试 4.音乐学基础知识 ◆音乐艺术管理方向: 1.和声(40%)+作品分析(40%)+乐器演奏(20%)=技术 2.面试 3.主科笔试 4.中西音乐史 (二)总成绩合成比例及考试内容 音乐学系各方向考试科目均为四门,成绩合成比例为各占25%。具体考试内容参见“2020年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相关附件”的附件二中的“音乐学系统考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基本信息”(含乐器演奏考试要求);附件三“《音乐学基础知识》及《中西音乐史》考试大纲”;附件四“《和声》、《作品分析》共同课考试大纲(作曲系各方向、电子音乐作曲方向、电子音乐技术理论方向、音乐录音艺术方向除外)”;附件五“建议阅读书目”。网址为: https://www.doczj.com/doc/e316178073.html,/szc/jfjg/yjsb/zsxx/sszs。

二、作曲系 (一)各方向复试科目及要求 ◆作曲方向: 主科笔试: 用弦乐四重奏的编制和所给的主题写作奏鸣曲式的呈示部。 面试: 1.简要分析6-8首经典作品。 2.回答主考老师提出的各类问题。 ◆配器方向:

◆复调方向: 主科笔试: 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复调写作及分析技术,并具备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1.写作题:二至三声部严格对位写作题以及二至四声部自由对位写作题一至三首。 2.写作题:用指定主题写作一首三或四声部赋格,局部或完整。 复调主科考试将包括上述部分内容。 面试: 1.问答题:关于复调音乐的基础知识。 2.分析:包括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各类复调音乐作品的风格和技法。 3.复调作品钢琴视奏。 ◆和声方向: 主科笔试: 要求考生掌握大小调体系功能化和声的全部内容,具体如下: 1.为所给出的高音声部旋律写作四声部和声; 2.分析所给的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并用规范的和声标记方法,做出详细而恰当的标记,倘若仅用标记还无法说明和声的全部内容,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说明加以补充。 面试: 面试时增加对考生和声听觉的测试。 ◆作品分析方向:

音乐作品分析课程授课教案

音乐作品分析课程授课教案 奏鸣曲式 (一)定义 奏鸣曲式是一种适合于表现戏剧性内容和交响性构思的结构。其形象的展现对比往往比较富于戏剧性,相互之间常有内在的联系和矛盾,并用交响化手法揭示这种联系和矛盾。奏鸣曲式中的形象对比体现出主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冲突,按照主题的呈示、展开和再现的戏剧性线索进行。奏鸣曲式的结构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部分。 (二)奏鸣曲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奏鸣曲式的前身是古二部曲式和古奏鸣曲式,它的发展过程是:古二部曲式——古奏鸣曲式——成熟的奏鸣曲式。 一、从古二部曲式到古奏鸣曲式 古二部曲式流行于十七世纪后半叶——十八世纪前半叶,主要用于器乐曲。在巴赫、亨德尔的古组曲中,古二部曲式是其中很多舞曲(阿列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加沃特、小步舞曲、布列等)的典型结构型式。此外,在巴赫的很多前奏曲和创意曲中也可遇到这种曲式。在巴赫的作品中,作为独立作品或套曲(组曲、清唱剧)某一乐章的古二部曲式要比大型的非套曲的完整曲式(如复三部曲式)用得更为频繁。 古二部曲式分两部分,各自进行反复。第一部分从主调开始,结束在从属调性(大调为属调,小调为平行大调或属调)。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大部分的小步舞曲、加沃特、萨拉班德等),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乐段。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舞曲多半是运用主调手法创作的作品。对于稍晚些时候的舞曲体裁,古二部曲式也是典型的。但是在阿列曼德、库朗特、吉格、前奏曲、创意曲等体裁中,古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显然这是受到这些体裁复调式旋律及其发展原

则的影响。我们把这种古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的结构称为展开型乐段。其中开头是简短的主题核心,接着是比较长大的模进转调式的发展,其特点是渐进式、不间断性和转向从属调(属调、平行调)的完全终止。有时候模进转调式的发展起初进入某一从属调(如平行大调)的终止式,然后进入另一个调(如属调)的终止式。有时在最后一个终止式之后还继以补充或反复终止式。在结构比较稳定的乐段中,常常可划分为几个乐句。在展开型乐段中,由于音乐连续不断地发展,不能划分乐句,有时可以分成几个首尾重迭的段落。 古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发展和全曲的结束,从从属调性开始,结束于主调,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的主题材料为基础,但是调性很不稳定,并且其规模通常超出第一部分(有时甚至超过二倍至三倍)。这也是古二部曲式和近代二部曲式的一个重要区别。虽然有时古二部曲式的两个部分也有相等的时候。第二部分常常以第一部分的主题动机开始(有时是反向),但是在另一个调式另一种和弦上,(属调或属和弦,平行大调,第一部分常以此结束),然后转入下属系调,这时常常是近关系调上的完全终止(例如下属调、平行小调),在这之后返回主调,简短地结束全曲。 古二部曲式两个部分的末尾主题材料往往是相同或相似的,但调性不同,这是奏鸣曲式再现部中的副部与呈示部形成调性对比的萌芽,其区别在于古二部曲式末尾调性回归的部分(长度可以从几个音到几小节)不构成独立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二部曲式一般被认为是没有再现部的。 在舞曲中,古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差不多总是单独反复的,而在前奏曲和创意曲中则远非如此。 古奏鸣曲式是古二部曲式的扩大,也是成熟期奏鸣曲式直接的前身,在古二部曲式中,开头带有展开型的乐段,第二部分末尾为第一部分末尾的移调反复,这样的古二部曲式已经很接近古奏鸣曲式。如果第一部分以及第二部分的末尾扩大规模(相当于乐段或较大的乐句),加强独立性,可以明确地划分出独立的主题(副部,或副部和结束部),则可以认为是古奏鸣曲式而不是古二部曲式了。在古奏鸣曲式中,已经形成有完整的结构的主题,即主部和副部。两者之间还有起调性过渡作用的连接部。副部后面则有结束部。第一部分称为“呈示部”,其中主部是明快而短小的,通常是乐段结构,结束在主调上。连接部以主部的主题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新祥旭中央音乐学院权威考研辅导班强烈推荐: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参考书目 专业方向 参考书目名称出版社与出版时间 中国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中国现代音乐史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中国当代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西方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西方文明中的音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西方现代音乐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中国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民族器乐(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中国民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京华出版社(2007)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003重印)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 音乐为实例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世界民族音乐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东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世界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世界民族音乐地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拉丁美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音乐美学音乐史论问题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西方现代音乐哲学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音乐美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音乐美学新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论音乐的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论音乐的特殊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音乐美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 西方音乐美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中国音乐美学史 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音乐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浙传管理〔2014〕15号第七批飞鹰计划选拔通知

管理学院 浙传管理…2014?15号 关于管理学院选拔第七批“飞鹰计划” 学生的通知 各位学生: 根据《管理学院“飞鹰计划”实施办法(修订)》文件精神,为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调动有潜质学生的科研积极性,管理学院决定组织开展2014年度第七批“飞鹰计划”学生选拔工作。 学生根据《管理学院“飞鹰计划”实施办法(修订)》(见附件1)规定的申请条件填写《管理学院2014年“飞鹰计划”学生申请表》(见附件2)和《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飞鹰计划”科研项目申请表》(见附件3),于2014年11月28日之前上报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学术委员会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资格审查和评定,选拔出第七批“飞鹰学

生”,并实行学生与“飞鹰导师”的双向选择和沟通,进行为期1-2年的培养。 附件:1、《管理学院“飞鹰计划”实施办法(修订)》 2、管理学院2014年“飞鹰计划”学生申请表 3、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飞鹰计划”科研项目申请表 4、管理学院“飞鹰计划”导师名单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 2014年11月18日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2014年11月18日印发

附件1 管理学院“飞鹰计划”实施办法(修订) 一、实行“飞鹰计划”的指导思想 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发挥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增强学生的科研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和创业能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管理学院将开展“飞鹰计划”,主要培养对象是大二及以上年级的优秀本科生。 二、实行“飞鹰计划”的目的和意义 1、“飞鹰计划”以学术咨询与科研指导为核心,与学生导师制、班主任制等一起,配套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制; 2、有利于密切师生交往,优化师生关系,发挥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全面咨询和指导,促进学生精英的快速成长; 3、有利于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加大课外培养力度,提高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研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和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为学生考研与就业提供更大空间; 5、为以后本院教师成长为硕士生导师,适应高层次的科研导师岗位奠定工作基础。 三、导师的遴选 (一)任职资格 1、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尊重、热爱、关心学生,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笔试真题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年浙江传媒学院笔试真题 .2019 年浙江传媒学院笔试 A 卷+B 卷真题语文(略、见后)题型:1.易错字音字形 2.标点 3.病句辨析 4.句子排序 5.手法 6.文言句式等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他的《素芭》借助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和反面衬托等手段塑造了一个美丽聪慧的哑女形象。 B.雨果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主张“美丑对照原则”。 在《炮兽》中,就充满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灵巧和粗鲁,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 C.D.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他的《桥边的老人》更多的是在“显示”故事而不是“讲述” 故事没有过多的主观感受与心理描写一切情节的内涵全部蕴含在客观的叙述中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叙事风格。 2、下列各项中,关于小说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A.小说的叙事角度可以分为“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两种,一般来说,传统小说比较喜欢使用全知视角来讲述故事,现代小说比较喜欢使用有限视角来讲故事。 B.小说中场景描写的功能有: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与渲染 1/ 17

气氛;引导福州红杉教育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 C.在情节的运行方式中,整体上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的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课文《在桥边》就是一个典型的情节运行的基本模式。 D.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具有审美魅力的真实。 而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很难分辨,所以,艺术的真实其实就等于生活的真实。 .

音乐学专业科目三《曲式与作品分析》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考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音乐学专业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设置说明 《曲式和作品分析》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曲式和音乐作品分析基本理论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曲式分析基本理论;二是音乐作品内容分析。要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曲式类型的特征以及判断依据,能分析具体的音乐作品的曲式特征及音乐内容特征。 二、参考书目 《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为杰陈丹布编著)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1、曲式的定义及概述。 2、有关曲式结构的一些基本术语概念。 3、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 4、音乐的陈述类型。 第二章:一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一段曲式;乐句、乐节和乐汇之间的区别;一段式的分类原则。 2、理解:一段曲式的特征;乐段内部各单位的相互关系;复乐段的结构意义。 3、重点分析曲目:格里格《我爱你》 巴托克《献给孩子们》。 4、分析要求:能在乐谱上划分乐句;作简要的和声分析;说明音乐内容。 第三章:二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二段曲式?二段式呈示段的特征;什么是再现的二段式?什么是无再现的二段式? 2、理解: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重点分析:舒曼《初衷》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划分乐句;判断曲式形式;画出曲式结构图;分析音乐内容。 第四章:三段曲式 1、识记:什么是三段曲式?什么是引伸型中段?什么是并置型中段? 2、理解:引伸型中段和并置型中段各有哪些特点? 3、重点分析:肖邦《玛祖卡舞曲》OP33NO2 《在银色的月光下》。 4、分析要求:判断何种类型的三段曲式;画出结构图式;分析中段写法;说明音乐内容。 第五章:三部曲式 1、识记:三部曲式的基本结构图;中部的写法可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什么叫三声中部? 2、理解:三部曲式的基本特征;呈示型中部与展开型中部有哪些不同? 3、重点分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2.NO1第三乐章 肖邦《降E圆舞曲》OP18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划分乐句、乐段;判断曲式类型;画出结构图式;分析音乐内容。 第六章:变奏曲式 1、识记:变奏曲式的定义;什么是固定低音变奏?什么是装饰变奏? 2、理解:变奏曲式依据变奏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3、重点分析:阿连斯基《固定低音》OP5.NO5 莫扎特《主题与变奏》 刘庄《钢琴变奏曲》 4、分析要求:能较准确地描述变奏曲主题及各个变奏的创作手法特征及调性布局。 第七章:回旋曲式 1、识记:什么是回旋曲式?画出其图式。 2、理解:回旋曲式插部与叠部之间的关系。 3、重点分析:洗星海《到敌人后方去》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4.NO2第三乐章。 4、分析要求:在乐谱上标出叠部和插部;画出曲式结构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