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206.31 KB
- 文档页数:7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咱今儿就来唠唠这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哈。
你瞧,这人工湿地啊,就跟咱人一样,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本事。
它就像是一个聪明的小管家,专门负责把水里那些多余的氮和磷给清理干净。
先说这氮哈,这氮啊,在水里头有时候就跟个调皮的小鬼似的,到处乱窜。
那人工湿地是咋对付它的呢?这湿地里啊,住着好多好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啊,就像是一群勤劳的小工人。
它们有的长着细细的小身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瞅见氮元素就赶紧跑过去,把氮给抓住。
然后呢,通过自己身上那点神奇的本事,把氮转化成别的东西,就好比把这调皮的小鬼变成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让它不能再在水里头捣乱啦。
再说说这磷。
磷这玩意儿啊,有时候也挺让人头疼的。
它就像是一个黏黏糊糊的家伙,总想在水里头待着不出来。
这时候啊,人工湿地里的植物就派上用场啦。
你看那些植物,有的长得高高大大的,叶子绿油油的,就跟一把把小伞似的;有的呢,趴在水面上,就像一个个小垫子。
这些植物啊,它们的根可厉害着呢,就像一个个小爪子,在水里头四处摸索着。
一旦碰到磷元素,就赶紧把它抓住,吸到自己身子里头,就跟人吃饭似的,把磷给消化掉啦。
还有啊,这人工湿地里的土壤也不是吃素的。
那土壤啊,就像是一个大仓库,能把一些磷给存起来。
有时候,磷在水里头游着游着,一不小心就被土壤给吸进去啦,然后就老老实实地待在土壤里头,再也出不来捣乱了。
咱打个比方哈,这人工湿地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微生物、植物、土壤,它们都是这个家里的成员。
微生物负责抓调皮的氮小鬼,植物负责收拾黏糊的磷家伙,土壤呢,就负责当个大仓库,把多余的磷给存起来。
它们分工合作,齐心协力,就把这水里头的氮和磷给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我跟你说啊,这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原理虽然听起来有点复杂,但是你要是把它想象成一个大家庭的分工合作,那就好理解多啦。
这人工湿地啊,可真是大自然给咱人类的一个好帮手啊,有了它,咱的水环境就能变得越来越好啦。
人工湿地除磷概述人工湿地除磷是一种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去除水中磷的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体中的磷污染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因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对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工艺及其应用进行概述。
一、人工湿地除磷的原理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人工构建的水处理系统,通过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污染物进行吸附、转化和降解。
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机理包括生物吸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
磷通过湿地植物的根系和茎叶被吸附和富集,大部分磷以沉积形式存在于湿地表层沉积物中,湿地植物的生长也能促进水体中的磷沉淀。
湿地微生物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和矿化等过程将水中的无机磷转化为有机磷,并最终降解为无害的无机磷降解产物。
人工湿地除磷主要依靠湿地植物和湿地微生物的生物吸附、吸收和转化作用来降低水体中的磷含量。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主要包括水平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两种类型。
水平流人工湿地主要利用湿地植物和水体的横向流动来去除磷,其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则是利用人工设置的填料层和湿地植物来去除磷,其去除效果更好,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磷污染水体。
在水平流人工湿地中,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预处理装置除去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湿地系统,通过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转化来去除磷。
而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水体进入湿地系统后,经过格栅或筛网等装置去除较大的颗粒和浮游物后,进入填料层,通过填料和湿地植物的协同作用去除磷,最后进入污水池进行沉淀和净化。
人工湿地除磷技术还可以集成其他水处理技术,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与藻类共生系统等,增强磷的去除效果。
而且,通过对不同水体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优化人工湿地的设计和运行参数,提高磷的去除效率和稳定性。
在农村污水处理方面,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可以用于去除农村村庄和畜禽养殖场的污水中的磷和氮,减少对周围水体的污染,为畜禽养殖场提供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解决方案。
《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问题逐渐凸显。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其低能耗、低投资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受到了广泛关注。
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选择对湿地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污水净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及其在净化污水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人工湿地植物的选择1. 常见人工湿地植物种类人工湿地植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芦苇、菖蒲、香蒲、水芹菜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生长速度、耐污能力强、对水质改善效果好等特点。
在选择植物时,需根据湿地类型、气候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2. 植物选择的原则在选择人工湿地植物时,应遵循适应性、耐污性、生长速度、根系发达程度等原则。
适应性强的植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长,耐污性好的植物能够承受较高的污染物负荷,生长速度快的植物能够快速覆盖湿地表面,根系发达的植物则有利于提高湿地的稳定性。
3. 植物选择的实验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表现。
实验结果表明,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如芦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而水芹菜则对重金属等污染物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三、植物净化污水作用研究进展1. 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与转化人工湿地中的植物通过吸收、转化和降解等方式,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例如,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长所需的物质;同时,植物还能分泌出一些酶,将部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小分子物质。
2. 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
这些微生物能够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将氮、磷等营养物质转化为气体或沉淀物,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研究表明,植物与根系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对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 不同植物的净化效果比较不同植物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净化效果存在差异。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张琦1 周 洲1,2 贾丽1 梁振明1 郑癑1(1.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20;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流入水体的污染物主要有氮、磷、重金属和农药。
人工湿地已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控制,具有投资少、管理方便等优点,它可以有效的去除来源于农业生产的氮、磷,对重金属、农药等特殊污染物去除效果也不可小觑。
因此,本文从不同污染物的去除途径阐述了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以期为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人工湿地;去除机制中图分类号:X-1 文献标志码:AApplicationresearchofconstructedwetlandinthetreatmentof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ZhangQi1,ZhouZhou1,2,JiaLi1,LiangZhengming1,ZhengYue1(1.NorthChinaPowerEngineeringCo.,LtdofChinaPowerEngineeringGroup,Beijing100120,China;2.SchoolofEnvironment,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Abstract: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isoneofthewaystocausewaterpollution.Pollu tantsenteringwaterbodiesthroughsurfacerunoff,soilerosion,farmlanddrainage,etc.,mainlyin cludenitrogen,phosphorus,pesticideandheavymetal.Constructedwetlandshavebeenwidelyusedinthetreatmentofwaterpollutionduetolowinvestmentandconvenientmanagement.Itcaneffec tivelyremovenitrogenandphosphorussourcedfromagriculturalproduction.Andtheremovaleffi ciencyofpesticidesandheavymetalsinconstructedwetlandsarealsogood.Theapplicationofcon structedwetlandsinthe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controlwasdescribedinthisarticlefromtheaspectofremovalofdifferentpollutants.Keywords:agriculturalnon-pointsourcepollutioncontrol;constructedwetland;removalmecha nism 面源污染又称为非点源污染,它是指污染物在不固定的排放点,通过径流方式汇入水体从而引起水体恶化的污染[1-2]。
5种人工湿地基质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杨子;汪家权【摘要】吸附和沉淀作用是基质除磷的主要方式.文章选取陶粒、火山岩、砾石、麦饭石和钢渣为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它们对磷的吸附能力和影响去除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合理地描述各基质的等湿吸附特性.30℃时Langmuir方程中表征理论饱和吸附量的G0由大到小依次为钢渣>陶粒>火山岩>麦饭石>砾石,Freundlich方程中反应吸附能力的k由大到小的规律同Go一致,表明富含Ca2+、Mg2+、Fe3+、Al3+的基质吸附能力强.随着温度的升高,各基质对磷的吸附能力和去除效率均增加.pH值对各基质除磷效率的影响各异,因为pH值对人工湿地系统的影响体现在多方面,具体表现取决于哪方面是控制因素.陶粒对pH值的缓冲性能最好,钢渣系统的出水pH值偏碱,需要进行调节.除砾石外各基质在风于后对磷的去除效率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说明干湿交替是有效的基质强化和再生的方式.用钢渣作为载体,水泥和陶粒做成浆体的基质复配方法行之有效,既保证了去除效率,又降低了出水pH值.%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are the main ways of phosphorus removal by matrix. The ce-ramsite, volcanics, gravel, maifanitum and slag are chosen as objects,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hosphorus on them an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phosphorus by five matrixe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Langmuir e-quation and Freundlich equation.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30 ℃, the parameter G0 which represents theoretical saturation adsorption quantity can be ranged from high to low asslag>ceramsitel>volcan-ics>maifanitum>gravel; the change rule ofparameter k which represent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in line with that of the parameter G0. These indicate that the matrix which is rich in Ca2+ , Mg2+ , Fe3+ , Al3+ has large capacity in adsorption. As the temperature rises,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removal efficiency both increase. The pH value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different matrixes, because the pH value influences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 in many ways, and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depends on what is the control factor. The ceramsite has the best buffering capacity, and the effluent of slag system is alkaline, which should be regulated.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hosphorus by each matrix is recovered in a certain degree after drying except gravel, which explains that the alternation of being dry and we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trengthen and regenerate matrixes. The method of choosing slag as carrier and making cement and ceramsite into slurry to compose a new matrix is effective, because it not only ensures the removal efficiency but also lowers the pH value of effluent.【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5)007【总页数】6页(P981-986)【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除磷;再生;复配【作者】杨子;汪家权【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普遍认为人工湿地对磷的去除是通过植物的吸收作用,微生物的同化和累积作用,以及基质的吸附、络合和沉淀作用共同完成的[1]。
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收稿日期:2023-11-30人工湿地发展现状马晓龙㊀赵雪涛㊀杨海娇㊀石坤冉(善水博通(宁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ꎬ银川750001)[摘㊀要]㊀作为水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角色ꎬ人工湿地在我国发展迅速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污水体系建设ꎮ该文系统总结了人工湿地研究的发展现状ꎬ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人工湿地类型及优缺点现状ꎮ并且针对人工湿地的植物㊁基质等主要组成部分的成果做研究分析ꎬ旨为今后的人工湿地设计㊁建设和运维提供技术参考ꎮ[关键词]㊀人工湿地ꎻ现状ꎻ类型ꎻ植物选型ꎻ基质中图分类号:X703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3303(2024)02-0125-03OntheDevelopmentStatusofConstructedWetlandMaXiaolong㊀ZhaoXuetao㊀YangHaijiao㊀ShiKunran(ShanShangshuiBaotong(Ningxia)EnvironmentalTechnologyCo.ꎬLTD.Yinchuan750001ꎬChina)Abstract:AsanimportantroleofwaterenvironmentprotectionsystemꎬconstructedwetlandhasdevelopedrapidlyinChinaandiswidelyusedintheconstructionofvarioussewagesystems.Thispapersystematicallysummarizesthedevelopmentstatusofconstructedwetlandresearchꎬandsummarizesthetypesanddisadvantagesofconstructedwetlandsathomeandabroadinrecentyears.Andfortheconstructedwetlandꎬplantsꎬmatrixandothermaincomponentsoftheresultsofresearchandanalysis.Itprovidestechnicalreferenceforthefuturedesignꎬconstructionꎬ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constructedwetland.Keywords:Constructedwetlandꎻcurrentstatusꎻtypeꎻplantselectionꎻmatrix1㊀人工湿地的发展现状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模拟自然湿地的污水处理技术ꎬ它通过人工构筑湿地ꎬ利用湿地水体植物和微生物活动使污水得到净化ꎬ达到排放标准ꎬ同时也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ꎮ近年来ꎬ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ꎬ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㊁高效㊁节能和环保型污水处理技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研究ꎮ20世纪50年代ꎬ人工湿地的研究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ꎬ自从1953年德国科学家Seidel发现芦苇能够去除大量的水中污染物ꎬ认识到了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的能力ꎬ随后建设了并联净水池ꎬ人工湿地的雏形就此诞生ꎮ20世纪80年代开始ꎬ湿地的发展多已人工建设为导向ꎬ以不同粒径大小的砾石作为基质的处理系统ꎬ由此开始ꎬ人工湿地从实验阶段进入到了大规模的工程应用阶段ꎬ在世界各地开始应用ꎮ经过多年验证ꎬ依据大量的处理结果的总结与调查ꎬ世界各地科学家提出了人工湿地去污的相关机理㊁设计规范和参考数据ꎬ推进了这项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ꎮ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ꎬ人工湿地的类型与结构出现了大的改革ꎬ类型由之前的单一性向复合性发展ꎬ所组成的植物类型与基质类型也呈多元化ꎮ2㊀人工湿地的类型研究进展2.1㊀人工湿地主要分类根据国家湿地相关设计规范㊁手册等文献主要将人工湿地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ꎬ主要有表流ꎬ水平潜流及垂直潜流3种ꎮ其中垂直潜流又可以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两种ꎮ通过对湿地研究的深入ꎬ近年来在这些基本湿地流态类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其他一些流态改进型湿地ꎬ比如ꎬ垂直上向潜流和垂直下向潜流结合的上下折流人工湿地[1]ꎻ以通过 进水-充满-放空-闲置 方式交替运行的潮汐流湿地ꎮ如果在一个人工湿地中出现上述3种基本型的组合形态ꎬ则可称为复合型人工湿地ꎮ该类型湿地主要是为了强化突出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优点ꎮ2.2㊀各类型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从构造来看ꎬ表流人工湿地最接近自然湿地系统ꎬ单位面积造价最低ꎬ运行没有填料堵塞风险ꎮ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单位面积造价较表流系统高ꎬ其最大特点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中病源微生物的暴露ꎬ卫生条件好且适合寒冷天气ꎬ对于不同特殊吸附性填料的加入可增强水中重金属的去除(表1)ꎮ张彩莹[2]等利用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养猪场废521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2024Vol 56No 2水ꎬ进水COD为470mg/L时ꎬ气温为3ħ时ꎬ去除率为70%ꎬ当气温升高到27ħ时ꎬ去除率达到93%ꎮ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单位面积造价最高ꎬ布水和集水系统也最复杂ꎬ但硝化效果好ꎮ在通常实际建设中ꎬ会选择一种基本类型的湿地为主导类型ꎬ与其他类型湿地相互结合建成复合型湿地ꎮ表1㊀不同类型湿地优缺点汇总湿地类型造价堵塞风险卫生条件硝化及反硝化能力表流湿地低低差较差水平潜流湿地中中良好良好垂直潜流湿地高高良好优秀2.3㊀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效果Chang等[3]在武汉市东湖边构建了4套相同的IVCW(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ꎬ每套系统由底部相通的下行流单元(1mˑ1mˑ1m)和上行流单元(1mˑ1mˑ1m)构成ꎮ在开展为期1年的实验中ꎬ其中5-6月ꎬ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4%和61.9%ꎬ7-8月的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6%和78.6%ꎬ8-10月的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7.9%和79.7%ꎬ10月-翌年1月份的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4.4%和29.2%ꎮ崔丽娟等[4]在验证复合人工湿地对水禽污染废水的净化效果的测试中ꎬ采用由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组合构成ꎬ共分为11部分ꎻ前9部分为表流湿地ꎬ第10部分为潜流湿地ꎬ最后一部分不做设计和处理ꎬ为敞开水面ꎬ表流湿地对总磷㊁总氮㊁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2%㊁14.5%㊁78.2%和40.6%ꎻ潜流湿地对总磷㊁总氮㊁浊度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43%㊁19.3%㊁35.4%和31.9%ꎻ复合人工湿地对总磷㊁总氮㊁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65.1%㊁22.2%㊁87.2%和58.8%ꎮ综上所述ꎬ复合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于单一类型的人工湿地ꎬ这也为我们后期探索去污效率高复合型湿地指明了方向ꎮ3㊀人工湿地植物选择研究进展3.1㊀人工湿地植物的去污机理植物作为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ꎬ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ꎮ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利用根系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ꎬ供其自身茁壮生长ꎬ且植物生长成熟后可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ꎮ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过程中ꎬ植物的作用主要可归结为以下3个方面:①直接吸收ꎬ利用污水中可利用的营养物质ꎬ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及有毒㊁有害物质ꎻ董小霞等[5]在选取再力花㊁美人蕉㊁菖蒲和水葫芦等九种植物组合后探究对Cu㊁Pb和Cd的去除与富集特征后发现ꎬ本系统运行60h后ꎬ对Cu的去除率可达到93.5%~96.1%ꎬ对Pb的去除率可达到94.5%~95.2%ꎬ对Cd的去除可达到95.6%~97.4%ꎮ②为微生物提供更大的栖息地ꎬ并维持系统的稳定ꎬ积累有机物质ꎻ③为根区好氧微生物输送氧气ꎬ增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性能ꎬ这一研究基于1977年Kickuth提出的根区法理论ꎬ并且在20世纪和本世纪得到了大量的验证ꎮ3.2㊀植物的选取原则人工湿地植物的选取原则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ꎮ(1)因地因季适种不同生长环境可使植物的净化能力出现偏差ꎬ比如ꎬ在不同季节或者不同的海拔ꎬ植物所处的环境温度及植物的生长周期差异性较大ꎮKuschkP等经过研究发现:在春㊁秋两个季节ꎬ植物净化氮的效果与所生长环境的氮浓度成正比ꎬ而在夏㊁冬两季ꎬ植物对氮的产生的净化效果几乎为定值ꎬ净化率分别为53%㊁11%ꎮ(2)抗逆行强以下这几个方面主要是植物抗逆性强的体现:在高浓度污染环境中的成活率㊁抵制虫害的能力和适应极端气候的能力ꎮ①不同病虫害会对人工湿地植物生长造成影响ꎬ而污水系统中复杂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的成长造成更多的困扰ꎬ导致植物在此期间出现不同的亚健康状态ꎬ降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速率ꎬ从而降低了植物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去除能力ꎮ②由于人工湿地植物的生长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高ꎬ这就要求植物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ꎬ且此种能力可遗传给下一代植物ꎮ崔建伟等[6]在对选取6种水生植物去除污水中总磷的实验研究中ꎬ发现在初始总磷质量浓度4.0mg/L时ꎬ中华萍蓬草总磷去除率可达91.8%ꎬ在力花的去除率可达100%ꎬ水葱的去除率可达94.6%ꎬ菹草的去除率可达97.7%ꎬ苦草的去除率可达95%ꎬ穗花狐尾藻的去除率可达89.6%ꎮ在初始总磷质量浓度5.5mg/L时ꎬ中华萍蓬草总磷去除率可达93.4%ꎬ在力花的去除率可达89.5%ꎬ水葱的去除率可达87.2%ꎬ菹草的去除率可达96%ꎬ苦草的去除率可达99.7%ꎬ穗花狐尾藻的去除率可达94%ꎮ6212024Vol 56No 2林㊀业㊀科㊀技㊀情㊀报(3)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人工湿地种植植物的选取原则除考虑以上特点外ꎬ还需考虑植物是否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观赏价值ꎮ在达到污水治理合格的目标后ꎬ还能营造出具有观赏性的环境ꎬ同时还能达到较高的经济目标ꎮ比如ꎬ水葱㊁菖蒲和香蒲等在药用方面可体现出较高价值ꎻ凤眼莲㊁皇竹草等可用作饲料ꎻ芦苇㊁纸莎草等可用来造纸原材[7]ꎮ4㊀人工湿地基质研究进展4.1㊀基质类型作为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生长和植物生根的载体ꎬ基质表面所附着的生物膜和微生物可对污水中的污染物共同作用去除ꎮ在人工湿地的建设中ꎬ人工湿地的床体就是由不同类型㊁粒径的基质组成ꎮ湿地床体所使用的基质主要有以下几种ꎬ天然矿石基质㊁固体废弃物基质㊁农业废料㊁有机基质㊁无机基质和复合基质ꎮ4.2㊀不同基质的作用不同的基质选择或不同的基质组合对于湿地都起到不同的作用ꎮ其中砾石是最早应用到人工湿地中的基质ꎬ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58.9%ꎬ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小于30%ꎬ其中砾石主要起到静电吸附ꎬ物理吸附的作用ꎮ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钢渣含有大量的钙㊁镁等金属元素ꎬ可向水中释放大量的氢氧根ꎬ虽然pH增大抑制了氨氮的去除及反硝化作用ꎬ但是碱性条件下利于金属元素和磷酸盐结合为磷酸钙ꎬ可对水中总磷的去除达到98%[8]ꎮ籍等人[9]设置4种组合单元ꎬ通过芦苇+沸石㊁芦苇+碎石㊁芦苇+页陶粒㊁碎石以上4种组合方式对氨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1.2%㊁40.3%㊁23.1%和42.2%ꎮ因此ꎬ需着重考虑氨氮的去除ꎬ可首先考虑沸石ꎮ王万宾[10]等在进行脱氮除磷基质验证选择时也发现ꎬ沸石对氨氮有良好的吸附作用ꎮ4.3㊀影响基质去污能力的因素改变水力停留时间㊁溶解氧含量㊁进水总氮浓度和温度等都会对去除效率产生影响ꎮ而针对解决溶解氧的问题ꎬ有研究表明ꎬ锰砂中锰主要以锰氧化物的形式存在[11]ꎬ在锰氧化物的催化和氧化作用下ꎬ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所消耗氧气更少[12-13]ꎮ除此之外ꎬ湿地运行过程中的堵塞也对除污能力有影响ꎬ而基质结构和粒径是表征湿地堵塞的重要参数ꎬ同时水力传导系数也受基质粒径的影响ꎬ粒径越大ꎬ孔隙率和水力传导系数越高ꎮ同样粒径的情况下ꎬ内部多孔的结构基质空隙率比非多孔结构的基质孔隙率高ꎮ5㊀结语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绿色㊁可持续的环境治理技术ꎬ在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ꎬ其对污水的处理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ꎮ目前对于人工湿地的研究已趋于成熟ꎬ包括湿地的类型ꎬ植物的种植及基质的选择ꎮ但是目前人工湿地的受限于地域㊁温度㊁进水水质及后期运维能力的影响ꎬ导致湿地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不稳定因素ꎬ相信在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ꎬ这项技术将日益趋于成熟ꎮ参考文献[1]朱凯㊁刘小朋㊁程继辉ꎬ等.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试研究.水处理技[J].2014ꎬ40(12):95-99.[2]张彩莹ꎬ王岩ꎬ王妍艳.潜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ꎬ2013ꎬ29(17):160-168. [3]常军军ꎬ吴苏青ꎬ梁康ꎬ等.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对典型污水的响应差异[J].环境科学研究ꎬ2016ꎬ29(8):1200-1206.[4]崔丽娟ꎬ李伟ꎬ张岩ꎬ等.复合人工湿地对水禽污染废水的净化效果[J].生态科学ꎬ2011ꎬ30(4):446-453. [5]董小霞ꎬ颜昌宙ꎬ王灶生ꎬ等.组合式水生植物净化系统对CuꎬPb和Cd的去除与生物富集特征[J].环境工程学报ꎬ2014ꎬ8(4):1447-1453.[6]崔建伟ꎬ李金凤ꎬ崔键ꎬ等.6种水生植物去除污水中总磷的实验研究[J].湿地科学ꎬ2023ꎬ21(3):430. [7]刘济祥ꎬ黄林海ꎬ蔡清平ꎬ等.赣南湿地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ꎬ2009(1):27-30. [8]XuRꎬZhangYꎬLiuRꎬetal.Effectsofdifferentsubstratesonnitrogenandphosphorusremovalinhorizontal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s[J].EnvironmentalScienceandPollutionResearchꎬ2019(26):16229-16238. [9]籍国东ꎬ孙铁珩ꎬ李顺.人工湿地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ꎬ2002ꎬ13(2):224-228. [10]王万宾ꎬ胡飞ꎬ孔令瑜ꎬ等.人工湿地脱氮除磷基质的吸附能力及其影响因子[J].湿地科学ꎬ2016ꎬ14(1):122-128. [11]WangQꎬYangPꎬZhuM.Structuraltransformationofbir ̄nessitebyfulvicacidunderanoxicconditions[J].Environ ̄mentalscience&technologyꎬ2018ꎬ52(4):1844-1853. [12]佘丽华ꎬ贺锋ꎬ徐栋ꎬ等.碳源调控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研究[J].环境科学ꎬ2009ꎬ30(11):3300-3305. [13]杨怡潇.水钠锰矿沙人工湿地处理典型PPCPs废水的效果及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ꎬ2019.721。
《人工湿地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效果及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景观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有效的水体净化技术,其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来改善水环境质量,已成为处理富营养化景观水的重要手段。
本文以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净化富营养化景观水方面的效果及机理,为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人工湿地概述人工湿地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基质、微生物等组成的复合系统,实现对水体的自然净化。
其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富营养化景观水等。
三、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研究1. 人工湿地的应用在富营养化景观水的治理中,人工湿地以其独特的自净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如垂直流人工湿地、水平流人工湿地等)的实地试验与观察,我们发现其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效果显著。
2. 净化效果分析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景观水的净化主要体现在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以及有机物等方面。
研究表明,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基质吸附、微生物降解等多种途径,有效降低水体中的氮、磷含量,提高水体的透明度。
此外,人工湿地还能去除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等污染物,改善水质。
四、人工湿地净化机理研究1. 植物作用植物在人工湿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根系吸收和光合作用等过程,植物能够去除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
此外,植物还能通过分泌物质促进基质对污染物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2. 基质作用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吸附和过滤作用。
基质中的矿物质、有机质等成分能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减缓污染物的迁移速度。
同时,基质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繁殖的场所,有利于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
3. 微生物作用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净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降低水体的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简称CW)是一种模拟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人工生态系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复合作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是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保护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日益恶化,人工湿地的研究与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文旨在梳理和总结近年来人工湿地设计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原理与分类人工湿地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通过物理沉淀、生物膜技术、植物吸收等过程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根据水流方式和湿地类型,人工湿地主要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和潜流型人工湿地两大类。
表面流人工湿地中,污水在湿地表面流动,通过自然蒸发和植物吸收等过程进行净化;潜流型人工湿地则通过基质、植物和微生物的复合作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深度处理。
三、人工湿地设计研究进展1. 基质设计研究基质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实验和模拟等方法,探讨了不同基质类型、粒径、配比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例如,砂土、砾石、土壤等基质的应用研究,以及通过添加生物炭、铁矿等材料改善基质的吸附性能和生物活性。
2. 植物选择与配置研究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通过吸收和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研究者们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类、生长周期、根系发育等因素的探讨,寻找最适合的植物配置方案。
同时,还研究了植物种植密度、空间布局等因素对人工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
3. 水流设计与优化研究水流设计是人工湿地设计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者们通过优化水流路径、流速、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水流特性,为设计出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人工湿地提供理论依据。
第27卷第3期2007年3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27,No.3Mar.,2007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05264);国家973资助项目(2004CB418506-1)收稿日期:2006-02-12;修订日期:2006-07-20作者简介:李晓东(1978~),男,山西太谷县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污水处理的生态技术.E-mail:lxdlyl2005@126.com*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neu_lhb@yahoo.com.cnFoundationitem:TheprojectwasfinanciallysupportedbytheyouthfoundationofLiaoningProvinceeducationhall(No.2005264),National973ProgramofChina(No.2004CB418506-1)Receiveddate:2006-02-12;Accepteddate:2006-07-20Biography:LIXiao-Dong,Ph.D.candidate,mainlyengagedinecologicaltechnologyforwastewatertreatmen.tE-mail:lxdlyl2005@126.com
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李晓东1,孙铁珩1,2,3,李海波2,*,王 洪2(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004;2.沈阳大学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044;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摘要:从人工湿地除磷机理着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及微生物强化除磷的研究机理以及进展。深入研究多种基质组合对磷素的吸附与解析机理,可以从理论上推进诸多高效除磷基质的实际应用进程;植物间接净化作用及其与湿地水力停留时间的关系,是影响湿地植物选种和种植的重要依据;植物根际微环境以及植物与微生物的耦合作用可能是人工湿地除磷的主要途径之一;强调湿地的污水净化功能而忽视其生态服务功能,是湿地运行中普遍存在的认识错误。最后指出:湿地运行应采取高水力负荷、低污染负荷的方式,强调强化一级处理的重要性。关键词:人工湿地;除磷;基质;耦合作用;生态功能文章编号:1000-0933(2007)03-1226-07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识码:A
CurrentresearchesandprospectsofphosphorusremovalinconstructedwetlandLIXiao-Dong1,SUNTie-Heng1,2,3,LIHai-Bo2,*,WANGHong21SchoolofResources&CivilEngineering,NortheastUniversity,Shenyang110004,China2KeylaboratoryofEnvironmentEngineering,ShenyangUniversity,Shenyang110044,China3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henyang110016,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07,27(3):1226~1232.
Abstract:Thepaperpresentedareviewofcurrentresearchprogressandmechanismofthephosphorusremovalintheconstructedwetlands,inwhichthesubstrates,plantsandmicroorganismsplaytheroleofstrengtheningphosphorusremova.lOverallliteratureanalysesindicatethatadvancedresearchonthemechanismofsorptionanddesorptionpropertiesofthecombinedsubstratescanimprovetheeffectiveremovingphosphorusofthesubstratesandtherefore,theoreticallypromotetheprogressofwetlandapplicatio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indirectremovalpotentialoftheplantsandhydraulicretentiontimeisanessentialbasisthataffecttheplantselectionanditsgrowthinwetlands;Therhizospheremicrosurroundingsoftheplantsandcouplingeffectsbetweenmicroorganismsandplantsmaybeoneofthemainwaystoenhancetheremovalrateofphosphorusinwetlands;Muchpursuitisfocusedonthepurificationfunctionofsewageinwetlandswhilethe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issometimesneglected,whichisincorrectunderstandinginthewetlandperformance.Finallythereviewpointsoutthattheapplyingmannershouldbehighhydraulicloadandlowpollutionload.Meanwhiletheprimarystrengtheningtreatmentisnecessarytobeemphasized.KeyWords:constructedwetland;phosphorusremoval;substrate;couplingeffect;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氮素和磷素能刺激藻类和光合水生生物生长,并最终诱发水体富营养化。根据Liebig最小定律(LiebigLawoftheMinimum),磷常被视为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1],因此,污水除磷对于控制水体富营养
化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湿地是自适应系统,在构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四大基本要素(水体、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中,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或三者相互之间通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的途径,可以完成对污染物的高效去除[2]。其中,利用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去除磷元素,通常被
认为是一种廉价有效的废水处理技术[3]。人工湿地除磷工艺具有投资少、效果处理好、维护方便、环境友好
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突出等优点,可作为传统的污水除磷技术的一种有效替代方案[2]。自20世纪60年代中
期,Seide和Kickuth开发了“根区法”以来,人工湿地除磷技术就不断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4],目前已广泛应
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农业点源和面源污染以及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等方面。人工湿地因其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和高效的富营养化元素去除能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对此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内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湿地除磷的研究进展情况,系统分析了有关湿地基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对于磷元素去除的强化作用机理,并对今后湿地除磷研究进行了展望。1 湿地基质除磷作用机制湿地基质一直被公认为是进入湿地系统的磷的最终归宿。磷去除率与湿地基质类型密切相关,即:基质特殊的理化性质以及特定的吸附能力影响磷的去除[5]。
1.1 湿地基质类型对磷去除的影响人工湿地处理含磷废水,基质的筛选原则一般应考虑磷吸附效率、水力传导性、材料易得性、价格等多方面因素。Drizo等[6,7]综合比较了铝土矿、页岩、沸石、石灰石、轻质陶粒、飞灰、油性页岩等7种基质对磷的去除效果,认为页岩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Sakadevan[8]等以土壤、沸石、鼓风炉渣、钢炉渣等材料作为人工湿地基质进行了吸附磷的比较。研究表明:鼓风炉渣、钢炉渣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基质,试验取用的两种土壤的最大吸磷量分别为1153、934mg/kg,而鼓风炉渣最大吸磷量为44200mg/kg,超过土壤吸磷量40倍;回归分析表明:活性铝的吸磷作用大于活性铁,两者联合作用效果更好。Gray等以钙化海藻(maerl)为基质,与以往试验数据比较,发现钙化海藻除磷能力等同于页岩和钢渣[9]。袁东海[10],谭洪新[11]等人分别选取了几种基质作磷的吸附试验,结果表明钢渣的吸附效果最好,其最大吸磷量为50490mg/kg,而同比砂子的最大吸磷量仅为302mg/kg。已有研究表明:在试验室和野外得到的基质除磷率存在较大差别,钢渣在野外和试验室的除磷率分别为72%、27%;而石灰石正好相反,分别为18%和64%[12]。由于以往国内外关于湿地基质除磷的研究多数是在
试验室小型模拟操作[8~14],因此,诸如钢渣等是否可以作为高性能脱磷基质,尚需在今后湿地工程建设中进
行检验。1.2 多种基质组合对磷去除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钢渣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除磷基质[8~14],但是由于钢渣碱性强,不适合植物生长,为此在湿
地实际建设中一般不能直接采用。为了使得钢渣能在湿地建设中得到应用和推广,袁东海[10,14]建议:钢渣和常用的基质(砂子)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很好的除磷效果。Drizo[15]建议:采用3个湿地单元串联,第1个单元填充稳定性好的基质如砾石,便于植物生长和微生物附着;第2个单元填充钢渣以除磷,一般不种植物;第3个单元为植物床稳定出水,控制运行管理上采用干湿交替运行模式,从而保证湿地除磷的高效性和稳定性。徐丽花、周琪等研究了沸石、沸石-石灰石、石灰石3种填料的人工湿地除磷能力,研究表明:沸石可促使难溶性磷的释放,使得石灰石吸附磷的能力加强,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总磷去除效果好于单独使用情况[16]。
1227 3期 李晓东 等:人工湿地除磷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