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成本资料卡(doc格式)

标准成本资料卡(doc格式)

标准成本资料卡(doc格式)

标准成本资料卡

产品名称: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作为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体现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主要解 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中。使用标 准成本控制和调节实际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从管理的角度 来看,增强成本控制要比单纯实行成本计算更为重要。标准成本系统 至今仍是实现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而且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标志着从 原始意义上的成本计算向成本管理方向更迈进了一步。 一、标准成本的定义 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在正常经营条件下理应 发生的成本。因而是一种预定的目标成本。以标准成本为基础。把实 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实行对比,揭示出成本差异。使差异成为向 人们发出的一种“信号”。以此为线索实行分析研究。企业能够进一 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并据以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发扬成绩。克服缺点。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其基本内容是:依据材料、人工、费用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制订各 生产阶段的标准成本,并用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企业内部,它是 各车间实现“等价补偿”的价格尺度;在企业外部,它是制订产品销 售价格的最低界线。 标准成本是由会计部门会同采购部门、劳动工资部门、行政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及具体生产经营部门等相关责任部门,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 具体条件实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的。在制定过程中。应 吸收负责执行标准的职工参与各项标准的制定。在制订标准成本时。 一些成本项铟需要确定其数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 标准。即:成本标准=用量标准X价格标准,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直 接材料消耗量,单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等标准用量。在制订时,主要 由生产技术部门主持制订。并吸收执行标准的部门和职工参加。价格

SAP标准成本核算知识

ERP中的产品成本控制 -标准成本 众所周知,ERP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模块一般按企业内部的职能划分,比如从企业运作整体来看可以分物流,会计和人力资源等模块,而物流下又可以分出生产,销售,采购和储运等模块。同样的会计下也可以分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资金管理等模块。各模块之间数据是集成和共享的。在上两期我们分别探讨了ERP 中的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它们都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上述两个专题都涉及到了ERP 中的产品成本信息,事实上产品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也是ERP 的一个重要模块。 产品成本控制模块是生产和管理会计的交叉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产品成本控制中标准成本的概念和其制定过程。和实际成本不同,这个子模块的作用主要有:<1> 计算每种产品标准的产品制造成本 ( Cost of Goods Manufactured )和产品销售成本( Cost of Goods Sold )。<2> 决定每种产品的成本构成,并计算生产过程中每一步的附加价值(Value Added)。<3>通过成本比较优化产品制造成本。<4> 给ERP 系统其他模块提供信息,比如:为和实际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及生产效率控制建立比较基准;更新物料主记录中的产品成本;为盈利分析和企业预算提供产品成本信息(参见《ERP中的盈利分析》 和《ERP中的企业预算》);为销售模块设定价格底线。 在介绍具体计算过程之前,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和产品标准成本计算有关的概念和数据准备工作。

计算产品成本的数据准备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 / BOM ) 物料清单是一个完整的,正式的,结构化的关于组成一个产品的部件清单。该清单包含每个部件的物料编号,数量和计量单位。物料 清单是MRP的基础,对于产品成本来说物料清单决定了哪些材料将被计算进产品的成本,以及计算的顺序。 物料清单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半成品,这些半成品本身也有物料清单。 这样就构成了多层物料清单(Multilevel BOMs )。图1就是一个多层 物料清单。对于多层物料清单,ERP系统首先计算物料清单中最低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standard cost control system)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standard cost control system)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199企业根据制定的标准成本控制实际成本的发生,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它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标准成本的概念被西方工业化国家普遍接受,并被广泛使用。标准成本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标准成本公式通常,标准成本只针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三大项制定,标准成本针对有偿人工和生产成本三大项制定,制定标准的依据是根据成本的特点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虽然三大项目的具体属性不同,但它们的标准成本主要是由单位产品的标准消耗量和标准价格的乘积来表示的。大多数企业都是基于方的标准,即根据正常的工作效率、正常的管理水平和正常的价格所规定的成本,他们不仅要考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平均水平,还要消除他们的经营活动中的异常情况,估计未来的生产发展趋势。在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中,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各种直接材料的标准用量与这些材料的正常价格之和。直接劳动的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消耗的各种劳动的标准时数与其相应的标准小时工资率的乘积之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数和预定标准分配率的乘积。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是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和预定标准分配率的乘积。上述费用的标准分摊率是总费用预算与标准总工作时间的商。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可变制造成本的标准成本相加,得到可变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再将固定制造成本的标准成本相加,得到全成本法计算的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标准成本的制定可以以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卡的形式进行。 (2)成本差异计算在实施该控制系统的企业中,与成本明细账相关的几个重要账户的借项和贷项按照标准成本进行记录,包括生产成本、成品、自制半成品和产品销售成本账户等。另一方面,应设立专门账户,收集和记录各种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分开。借方记录不利差异,贷方记录有利差异,以便每天分析、控制和评估各种成本指标。月末,各成本差异账户之间的抵销净额计入本月的损益表,并作为销售成本或销售毛利的调整项目,从而将损益表中的标准成本金额调整为实际成本金额如果净额结算后的净差额很小,也可以在年底结转,而不是按月处理。 (3)标准成本控制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成本控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按照预定的标准控制实际生产成本。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我们还必须根据例外管理的原则,重点关注异常和不符合共同愿景的关键差异。追查根本原因,分析原因,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责任单位,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于可变成本,通常可以确定用于监控的每单位产品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对于固定成本,通常可以根据监控的总成本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控制范围一般可以根据企业产品成本和企业利润目标的历史数据来估计,例如,可以通过标准差的计算方法来确定。

成本核算标准.docx

成 本 核 算 标 准 范成本核算准,方便品成本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及准确性,保平平出 ******目录****** 目 ITEM内容 DESCRIPTION次 PAGE 1成本核算的运行定????????????1 2成本核算流程???????????????2 3金构加工成本核算作准???????3 4原材料成本核算作准??????????4 5表面理成本核算作准?????????5 6装配、包装、运成本核算作准?????6

成本核算的运行规定 1.一般情况下,业务部所接单需做成本核算的,应尽量适合钣金的制作工艺和加工方法,如果需要其它较特殊或不适合钣金制作的,应作慎重考虑并给出充足的时间。 2.需作成本核算的产品有特殊要求或是图纸上无注明要求的,比如包装,表面外观方面,业务部报价申请单上作注明,以免核算出现较大的偏差。 业务部应对每个需做成本核算的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客户名称,工程名称,图纸数量,销售员需完成时间,以及其它的特殊要求。 3.业务部报价申请单应该过工程文员处,由文员作好相应的记录。工程文员应对所有成本核算进行月底总结,计算出每位客户的最大利润系数及成功率。作好总结报告提供给业务部。 4.工程成本核算人员应在成本核算表上注明此项工程的加工难度系数,分为低、中、高三级,业务部应根据难度系数、最大利润系数及成功率选择合适的利润系数报价给客户。 5.工程成本核算应该以成本核算申请单到工程日期的先后顺序进行,业务部在成本核算量多,且交期重叠的情况下主动调整核算的优先顺序,并以书面通知工程部进行调整。 6.工程部应尽量达到业务部核算的交期,客观上无法达到业务部所要求核算完成日期的,应提前一天通知业务部,并注明延期日期。工程文员应统计每月的核算完成达成率。 7.采购部应定期向工程部提供报价所需的相关数据。工程文员应做好相应的数据更改,并及时传达给工程成本核算员。

关于标准成本的管理概述

标准成本管理知识 、标准成本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运转情况下制造产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实际发生的成本。它是一种目标成本,也叫“ 应该成本”,它不仅间接费用是预计的,而且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也是按预计的数字来计算的。 标准成本的制订,通常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三方面着手进行。但与定额法不同的是,直接材料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标准单位成本两方面;直接人工成本包括标准用量和工资率两方面(计时工资时);制造费用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部分,都是按标准用量和标准分配率来计算。 二、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标准成本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核算功能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标准成本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标准成本的控制,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四部分内容。 三、标准成本管理的实施标准成本管理应依据各生产流程的操作 规范, 利用健全 的生产、工程、技术测定(包括时间及动作研究、统计分析、工程实验等方法),对各成本中心及产品制定合适的数量化标准,再将该数最化标准金额化,作为成本绩效衡量与标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础。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时,应充分考虑在有效作业状态下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工数量,预期支付的材料和人工费用,以及在正常生产情 况下所应分摊的间接费等因素。标准成本的制定。应有销售、生产、计划、采购、物料、劳动工资、工艺、车间、会计等有关部 门的人员参加,共同商定。标准成本制定的不能高不可攀,避免 打消员工的积极性;但也不能门槛太低,失去成本管理的意义, 应该是切实可行的,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同时企业要定 期对标准成本进行评审和维护,以保持标准成本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成本标准的首要问题是制定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在实践中,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又可区分为生产 性成本中心、服务性成本中心、辅助性成本中心和生产管理性成 本中心。 成本标准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料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 用标准;其制定的依据为工艺技术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计划值 指标、历史消耗资料。具体方法为:第一,原料消耗标准是指明 细产品在各成本中心的单耗,它 应由成本中心的工程师、工程技术人员一道按技术规程制 第二,辅料消耗标准的制定应考虑历史消耗资料及生产操作规程、

SAP标准成本核算问题大全

在这篇中我们针对标准成本相关的问题进行问答,供大家参考。 1. CK11N原材料无法取到采购订单价格? 答:如果没有专门维护信息记录,而是创建采购订单后,使用采购订单的价格作为采购物料的标准价,但是CK11N执行标准成本计算时取不到价格,原因可能是采购订单手工输入价格时,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默认的信息记录号码,如果生成,就可以取到值。 2. CK11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时,系统提示消息号:“M3 551,你不能更改价格从S到移动平均价,因为负数评估库存存在。" 答:可能的原因是BOM中启用了虚拟件,虚拟件没有维护财务视图,正常情况下,虚拟件需维护MRP视图中的采购类型和特殊采购类型为 E/50。 3。成本组件中哪个组件会更新为标准价? 答:系统逻辑为,在OKTZ成本组件视图中只要标为和存货评估相关的,就作为标准价(会计视图)的一部分.如下图: 注意:如果某些组件未标记为和存货评估相关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和存货评估相关,则可能导致物料主数据成本视图中的标准价和会计视图中的标准价不同。

SAP配置点的说明如下图:

4. CK11N出现消息:KC694”No structure could be determined for internal activity”是什么原因? 答:通常是因为作业价格是否由系统自动计算还是手工维护和OKTZ成本组件结构中是否勾选“初级成本要素分割”有矛盾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如果由系统自动计算作业价格,则可以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如果作业价格为手工维护,同时在OKTZ中勾选“初级成本构成分割”,则在CK11N会出现该消息.该消息的意思实际是作业价格对应的为43类型次级成本要素,如果没有计算作业价格,则初级成本要素不会分割到作业,那么从成本组件上来说也就对于作业相关的成本就无法使用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应该说,如果勾选了“初级成本要素分割”,在对应的成本组件行中可维护作业对应的初级成本要素。 详细解释可参考note:1658589 备注说明:OKTZ中“初级成本构成分割”一般情况下不勾选。 5. CK11N和MR21的关系是什么? 答:如果先使用MR21维护半成品、产成品标准价格(价格标识为S),则可以后续使用CK11N继续更新价格,但如果一旦使用CK11N更新标准价格后,则系统不再允许使用MR21修改标准价格.此时如果使用MR21修改价格,系统提示会消息号CKPRCH025.

ORACLE_EBS_标准成本核算制度

公司标准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总则 第一条、本公司成本会计事务处理准则及程序,除普通会计事务处理准则、程序、法令及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准则及程序处理。 第二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事务由会计部成本核算课处理。 第三条、本公司的成本会计核算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在标准成本下,库存价值按物品的标准成本反映。 、采购订单接收入库时,按采购件的标准成本增加库存价值; 、采购订单价格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将进入专门的采购价格差异帐户; 、在进行发票匹配时,发票价格与采购订单价格差异将进入专门的发票价格差异帐户; 、在进行生产任务发料时,按所发物料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在制品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工资和各项制造费用,以资源、资源管理费、物料管理费的形式,按事先确定的费率分摊进入在制品成本; 、完工入库时,按制造件的标准成本结转在制品成本到库存成本。 、未结转(或是超量结转)的在制品成本,在生产任务单关闭时确认为“制造差异”。这部分差异实质上反映的是生产成本的量差; 、当发生销售业务时,将按成品的标准成本结转库存成本到销售成本。 第四条、对于采购件,其标准成本通过手工进行定义;对于制造件,其标准成本是根据物料清单和工艺路线通过成本卷积方式,由系统自动计算获得。 第一部分 标准成本要素

公司将标准成本划分为五大成本要素:物料、资源、外协资源、制造费用、物料管理费;对于采购件而言,一般只包含两项成本要素:物料、物料管理费。对于自制件而言,前三项被视为直接生产成本,主要是根据其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确定,包含了物料、生产设备折旧、生产线工人工资、外协加工费等;后两项被视为间接生产成本,按一定方式,以一定比例分摊进入成本。 下面将详细描述各成本要素的具体构成。 一、物料 采购件成本包含了两个部分:物品采购价(不含增值税) 物料成本子要素: 按材料性质不同,区分电子料、结构料、包装料、其他。 二、物料管理费 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 是指关税、长途运输费、物料供应部及 ??部发生的与材料采购、计划、仓储费 等费用。 关税 海外采购件的关税成本,作为一项物料管理费成本子要素,体现在海外采购件标准 成本之中。 此项物料管理费,计费基准是物品价值,费率就是关税税率 长途运输费 所有的海外采购件,都需要承担一定的运费。 运费的计费基准是物品价值 物品管理费 根据物料供应部、 ??部职能,其发生的费用属于物料采购的间接成本。因此, 为了提高间接费用进入成本的分摊合理性,将这些部门发生的费用,以物料管理费成本 子要素——“物品管理费”的形式,分摊进入成本。 采购件物品管理成本的费率=物料供应部、 ??部等部门的年费用总额 ?( 年 物料采购总价值+外协加工费用) 三、资源

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制度范本格式

X X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可自行制定成本核算办法,报公司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成本开支范围 第三条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计入制造成本。 1. 直接材料:指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 2. 直接工资:指在生产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3. 燃料及动力: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燃料和水、电、汽、冷动力费用。 4. 制造费用:指应由产品制造成本负担的,不能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的有关费用,主要指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生产车间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折旧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降温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以及其他制造费用。 第四条下列各项支出不得计入成本: 1. 资本性支出,即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 2. 对外投资的支出。 3. 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4. 违法经营罚款和被没收财产损失。 5. 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6. 灾害事故损失赔偿。 7. 各种捐赠支出。 8. 各种赞助支出。 9. 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 10. 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任务、原则 第五条公司成本核算的任务是: 1. 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合理归集与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并根据公司内部经营管理需要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成本报告和有关分析资料。 2. 监督成本费用发生的合规性和合理性。 3. 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第六条成本核算工作的原则 1.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需要的成本费用核算体制。

标准成本控制法

标准成本控制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标准成本控制法 --摘自《生产与运营管理》(龚国华着) 变准成本控制法是一种较理想的事中控制成本的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对控制对象事先确定标准成本,并设立标准成本卡,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将实际消耗量与标准成本作比较,计算成本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控制措施,将各项成本支出控制在标准成本范围内。 标准是一个相对概念,标准成本有理想标准和正常标准之分。正常标准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企业通过一定的努力,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后应该达到的成本。使用正常标准比较现实。理想标准可以作为不断追求的目标。 标准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中的材料、人工、费用三项,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应根据技术部门确定的材料消耗定额和物资部门的标准价格算得;直接人工成本标准应根据劳动人事部门制定的劳动工时定额(财务上称为标准工作时间)乘上标准工资率求得;制造费用分摊标准可以按设备的生产能力分摊。应该运用弹性预算原则,把标准分摊率分为固定和变动两部分。为了便于阐释,下面结合简单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标准成本以标准成本卡形式已在事先确定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公式为: 材料成本总差异=实际用量×实际单价-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直接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单价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单价-标准单价)×实际用量 下面给出了上面例子中材料成本差异计算结果。 材料成本差异计算表 直接材料差异中的用量差异由制造车间负责分析,价格差异应由供应部门负责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计算公式: 人工成本总差异=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资率-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率 人工工作时间差异=(实际工作时间-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率 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 制造费用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比较复杂,有产量因素和效率因素。下面列出总差异计算公式:(计算变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成本差异使用同一公式) 制造费用差异=实际产量×费用分摊率-实际费用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例题

标准成本核算方法 1.A工厂是一个生产某种汽车零件的专业工厂,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差异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2)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月初在产品0.6,月末在产品0.4。 (3)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为56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10千克×3元/千克),直接人工16元(4小时×4元/小时),变动制造费用6元(4小时×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 4元(4小时×1元/小时)。 (5)本月生产能量11000小时,月初在产品数量600件,本月投产数量25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700件,月初产品数量100件,月末产品数量120件。 (6)期初库存原材料1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30000千克,实际成本88500元(已用支票支付);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7)实际耗用工时975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40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1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10000元。 要求: (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②领用原材料; ③将生产工人工资记入有关成本计算账户; ④结转本期变动制造费用; ⑤结转本期固定制造费用; ⑥完工产品入库; ⑦期末结转本期成本差异。 (2)计算本月的主营业务成本。 (3)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1.【正确答案】(1)编制以下业务的会计分录 ①购入原材料: 实际成本88500(元) 标准成本3元/千克×30000千克=90000(元) 价格差异-1500(元)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90000 贷:银行存款88500 材料价格差异1500

成本核算的八项重要原则

成本核算的八项重要原则 成本核算的八项重要原则 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同时因小五金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五金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五金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计算成本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则 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 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 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及时性是强调信息取得的时间性。及时的信息反馈,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改进工作。而这时的信息往往成为徒劳无用的资料。 4、分期核算原则 五金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 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6、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要按实际耗用数量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要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算。虽然原材料、燃料、产成品的账户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标准成本)加、减成本差异,以调整到实际成本。 7、一致性原则 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则 对于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为重点,力求精确。而对于那些不太重要的琐碎项目,则可以从简处理。

标准成本管理办法

標準成本管理制度FREEPORT 文號FA1008002 版生效日期 1.0目的 為加强公司管理,提高职工的成本意识,深化成本控制,建立穩定價格決策平臺,并適當評估現有績效評價體系合理性,結合本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範。 定義 标准成本是企业根据产品的各项标准消耗量(如材料、工时等)及标准费用率事先计算出来的产品的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制度是根据标准成本来计算成本、能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成本制度。 步驟 实施标准成本制度应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1)制定标准成本; (2)计算实际成本; (3)计算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标准成本); (4)计算标准成本差异; (5)差異原因追溯及標準重設 標準成本制定 標準成本制定的方法 工程技术测算法 历史成本推测法 预测法 期望法 标准成本成本项目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是根据採購之产品或零件、部件的标准耗用量和材料 的标准单价计算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标准耗用量×材料标准单价) ERP材料標準成本計算邏輯如下: 材料標準耗用量= 運算至最後一階BOM表標準合計用量(採購件) 材料標準單價= 某時間點歷史採購價(優先取核價單單價,該單價=0 ,則抓取採購單價)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工资的标准成本是根据零、部件的标准工时和小时工资率计算的。 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产品或零、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小时标准人工率 上式中的标准工时应按加工工序来制定,制定标准工时应考虑直接加工工时和工人必要的间歇和停工时间等,单位产品消耗的各工序标准工时由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提供;小时标准工资率一般采用计划工资率,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 ERP人工標準成本計算邏輯如下: ∑产品或零、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IE測定產品各工序工時合計 小时标准人工率= 取值上季度人工率 注. 人工率區分為四個製造單位:組立-cable、射工、沖工、組立-con.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造费用一般是按责任部门编制制造费用预算的形式进行的,并且分固定制造费用和变动制造费用分别编制,其中变动制造费用一般应按不同的生产量来计算,以适应数量的变动。 计算公式如下: 制造费用标准成本=∑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標準制造费用分配率 ERP制費標準成本計算邏輯如下: ∑部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IE測定產品各工序工時合計 標準制造费用分配率= 取值上季度制費率 注. 1.制費率區分為四個製造單位:組立-cable、射工、沖工、組立-con. 2.目前之制費率未考慮預算及固定/變動因素,直接採用環比期間(季度)數值 3.因採用的工時為各工序合計之工時,而各工序生產單位可能不同,其標準制費率也會相應變

标准成本控制

丰泽公司生产机械产品,有职工800人,月生产能力800件,该公司设备落后,成本管理较差。企业年初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并以行业先进水平作为制定标准成本的依据,以缩短与先进水平的差距。标准制定与实施情况如下: 1.企业根据行业先进水平制定标准,修改原有定额,并进行业绩考核,制定标准的有关资料如下: 2.企业7月份计划产量800件,预算标准变动成本104800元,固定成本32000元,预计总成本136800元,标准单位成本171元。实际执行的结果超出预计范围,实际成本148757元,成本差异为15377元。为了分析成本差异,经过调查了解到以下情况: 材料耗用:钢材4400公斤实际成本12320元 辅助材料18000公斤实际成本9000元 工资支出:实际工时144300小时实际工资74593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15444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37400元

③调查中又了解到以下情况: 7月份工人增加了工资,平均每人4元,共3200元(生产工人2400元,管理人员800元); 有60%的工人没有完成生产定额,组织了工人加班,并发放了加班工资; 钢材价格上涨,每公斤提高了0.2元; 上月新增设备2台,月折旧率为0.4%,新设备使用后,旧设备未做处理; 本月营业外支出为3000元,比上月增加了一倍。 在由各部门代表参加的征询会上,可以听到人们对现行标准成本的议论:ⅰ标准制定不合理; ⅱ标准制定是合理的,主要是执行的问题; ⅲ标准反映的是基本情况,主要是情况难以估计,因此偏离标准是正常的。 要求: 1.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并简要分析; 2.人们对标准成本的议论主要反映了标准成本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哪些情况?你是否认同人们对现行标准成本的议论?为什么?(请详述你的理由)

标准成本管理

1.1.1标准成本管理 标准成本系统集成采购管理、仓存管理、计划基础数据、生产任务管理、车间作业管理、作业成本及总账等系统,提供标准成本为基础的核算、管理流程。 标准成本系统包括标准成本基础数据管理、自制物料标准成本卷算、生效,并以生效的标准成本数据作为物流、总账核算的基础,处理采购、仓存、销售出库、产品入库、其他出入库等物流业务;系统与生产任务管理系统集成,以生产任务单为对象,实现生产类成本中心实际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实际加工工时归集,以及吸收加工费的计算、材料成本的归集与分配,计算产品材料用量差异、加工费差异,以及月末在制品成本,实现生产任务单成本核算与控制。与作业成本系统集成,提供采购订单差异、发票差异、自制物料加工成本差异、委外成本差异等各项差异的还原,实现物料的实际成本核算。 1.1.1.1主要功能 1.标准成本基础数据管理 标准成本的制定是标准成本法核算的前提和关键,而标准成本基础数据是标准成本计算的基础。标准成本数据按成本类型来管理和进行数据隔离,包括以下数据: 成本类型。在维护标准成本数据前,先要维护成本类型,用于管理标准成本基础数据。成本类型用户可需求任意维护,没有数量限制。在成本类型中,用户要确定标 准成本计算的策略:是否考虑准备工时、损耗率、成品率等。 物料标准单价维护。由用户维护某成本类型下,外购物料的标准单价、附加费率,以及自制物料(含委外物料)的附加费率。 成本BOM设置:指定某成本类型下,计算自制物料单位标准成本采用的BOM编号。 成本工艺路线设置:指定某成本类型下,计算自制物料单位标准成本采用的工艺路线。 成本中心标准费率设置:设置成本中心标准费率及加工费附加费率,标准费率由两个维度确定:成本项目和工时类型。 委外物料标准加工费维护:设置委外物料的单位标准委外加工费。 委外工序标准加工单价维护:设置自制物料的工艺路线中,委外工序的标准加工费。 2.标准成本卷算 按上述的标准成本基础数据,采用向导式进行单位标准成本计算。标准成本计算与标准成本基础数据管理一样,按成本类型运行和数据隔离,计算的是单位标准成本,与实际业务数据无关。标准成本卷算包括以下功能: 标准成本计算合法性检查及检查报告。 标准成本计算。 成本类型数据交换,快捷实现标准成本基础数据、计算结果在成本类型间转换。 标准成本计算报表,包括:标准成本汇总表、标准成本明细表、标准成本多级展开报表、成本类型比较分析表。 3.标准成本生效 完成了标准成本基础数据管理、标准成本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分析确认后,可发起标准成本生效,生效后,即将某成本类型下标准成本数据作为核算、业务运行的基础数据。标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9332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公司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业务有关的支出,按规定计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是管理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控制好成本费用,对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2.成本费用开支范围包括:利息支出、营业费用、其他营业支出等。 2.1利息支出:指支付以负债形式筹集的资金成本支出。 2.2营业费用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医药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住房公积金、保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管理费、通

标准成本计算

标准成本计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标准成本计算 一.概念 1.基本概念: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 2.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成本标准”;另一种是“标准成本”。 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二.标准成本的种类 1.标准成本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2. 标准成本按期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

三、标准成本的制定 制定标准成本,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制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制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制定时,无论是哪一个成本项目,都需要分别确定其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两者相乘后得出成本标准。 四. 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的差异分析

(一)变动成本差异分析的通用模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价差=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量差=(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 (1)价差: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2)量差: 材料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 (1)价差: 工资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 (2)量差: 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3.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 (1)价差: 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量差: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二.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五金成本核算标准(1)

五金成本核算标准 单价={材料费+[加工费*(1+税17%)]}*[1+损耗费(4%)+管销费(5%)+利润(10%)] 一。材料费的计算: 总用料重量*材料价格-(总用料重量-产品净重)*废料回收价格 ⑴单重的计算: ①圆柱形: πr∧2 * 密度* 10∧-6 ②冲压片板材: 长*宽*厚*密度*10∧-6 ⑵冲压件留边料尺寸: 冲压件厚度(T) 单边留料 T≤0.5mm 1.2mm 0.5mm<T≤1.5mm 1.5mm T>1.5mm 2.0mm ⑶常用材料密度: 材料名称密度g/cm3(t/m3) 铁7.8 钢7.85 铝2.7 紫铜8.9 铅黄铜8.5 猛铜8.5 ⑷常用材料价格: 材料名称含税(17%)价格(元/Kg) 单光铁¥6.2 不锈钢¥18 铝¥20 紫铜¥76 铅黄铜¥51 猛铜¥85 ⑸废料回收价格: 材料名称价格(元/Kg) 废铁¥2.2 不锈钢¥14.6 紫铜¥44.0 铅黄铜¥33.0 二、冲制费: 一个产品往往由多个工序构成,每个工序可能用不同吨位的压机,现将不同吨位啤机冲制一次的价格列如下:

冲床吨位(T) 冲制费(元/次) 16T ¥0.006 25T ¥0.008 35T ¥0.010 45T ¥0.012 60T ¥0.015 80T ¥0.020 110T ¥0.025 160T ¥0.030 200T ¥0.050 200T(双轴) ¥0.060 250T(双轴) ¥0.090 连续模,以上的吨位的冲制费要少,例如250T(双轴)-- ¥0,050 三、机加工费: 加工机床种类每小时收费(RMB) 传统机床(车,铣,平面磨,内外园磨等) ¥30 快走丝线切割¥40 CNC加工¥60 慢走丝线切割(日立) ¥100 长1米,宽0.9米(90公分),厚度0.05米(5公分) 解: 先计算体积: V=0.9×1×0.05 =0.045(立方米) 再计算重量 因为钢的密度一般就用铁的密度进行计算(误差可以忽略不讦)而铁的比重是7.8吨/立方米(7.8克/立方厘米) 所以钢板的重量是 0.045×7.8 =0.351(吨) =351(千克) 所以,90公分宽,5公分厚,1米长的钢板大约重量是351公斤 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钢管重量(公斤)=0.00617×直径×直径×长度方钢重量(公斤)=0.00785×边宽×边宽×长度

成本费用核算内容要求规范

成本、费用核算容规草案 一、核算科目 成本费用核算的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工程施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科目概述 1、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单位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 2、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主要核算施工企业实际发生的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包括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施工管理费。 3、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费用。一般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一线生产工人和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生产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租入固定资产租赁费,修理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运输费,保险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等其他制造费用。 4、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经营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也包括在销售费用之中。 5、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主要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咨询费(含顾问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等。 6、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核算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包括利息支出和利息收入,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现金折扣等,财务费用不设二级明细科目。 三、各科目明细核算容 1、生产成本下设:直接材料费、燃料及动力费、直接人工费、制 造费用、加工费。 1.1、直接材料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 及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以及其他直接 材料; 1.2、燃料及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 及动力费;

标准成本管理作业指引(V4.1版本)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修订记录

备注: a)参照2002版《勘察设计收费标准》、我司设计费统计及同行单位设计费统计,为项目立项对应项成本标准指标。 b)大区分公司设计管理部作为设计管理主责部门,负责设计费管理的总协调,设计费使用出现分歧的由设计管理部解 决,设计费超标准目标的需由设计管理部门主责按照相关流程报批。 c)为了确保项目的设计费计费基数的唯一性及严肃性,设计费取费基数为报建面积。 d)精装修设计费、样板间设计费含在精装修及样板间总限额成本内,不在本指标范围内。 e)五星级酒店、地标建筑建议另行报批。 2.2 报批报建费 本指标为报建时按规定向政府有关部门交纳的报批报建费用,该费用因项目所在区域不同而不同,本指标分目前已进入的13个区域分别整理上限数据,为报规面积单方指标。 单位:元/m2

备注: a)参照项目目前已发生经验数据整理得出,原则上为各区域立项时成本指标上限。 b)对应于山地项目,增加300元/m2场地土石方平整及挡墙砌筑等费用指标,为常规测算指标,用于指导经营目标 立项阶段成本测算。在项目经营方案立项阶段,应及时开展专项设计工作,力求土石方整体平衡,寻找优化设计方案,尽量降低相关成本费用。 c)对于新进入区域,如果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在项目立项前,针对此项条件,会同设计及工程技术部门协商进行专项 讨论后,测算出相应的成本指标,报集团成本审核后,才能予以立项。 3 主体建筑及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成本指标根据目前华夏集团在做的主要产品类型,结合当前的市场价格水平以及签约水平,参考行业标杆企业同类产品造价指标水平,分产品形式考虑,每一类产品又区分于不同的分级配置标准,对用相应的主要技术指标、主要人工材料价格标准及构造标准。作为成本控制的各相关责任部门,须在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均以此指标作为阶段性控制的上限,地产集团成本合约中心在没有出修正版本之前,本版本数据均有效。

成本核算制度细则

成本核算制度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为了规范公司所属单位的成本和费用管理及核算工作,根据公司实际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制定本制度。成本和费用管理工作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必须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反映公司生产经营成果,挖掘降低成本潜力,努力降低产品成本。 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本工作要点: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执行公司相关管理规章,一切以公司利益为出发点; (二)加强和完善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三)正确掌握成本和费用开支范围和标准,合理划分产品成本界限; (四)进行成本预测,参予生产经营决策,实行主要产品的目标成本管理; (五)编制先进可行的成本计划和增产节约计划,组织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 (六)分解成本和费用指标,控制生产耗费,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实行分级归口管理; (七)准确、及时核算产品成本,控制和监督成本和费用执行情况,进行成本和费用分析; (八)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公司成本管理水平。 公司要结合经营责任,贯彻成本管理责任制。依靠全体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组成成本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公司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促进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提高。 各级成本管理的责任承担者,都必须作到责任内容清楚,职权范围明确,考核奖惩分明,贯彻责、权、利三结合。成本管理责任承担者对所承担的经济责任,要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一)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要求和资料来源; (二)能了解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实际执行情况和计算依据; (三)能调节、控制所分管成本费用指标的耗费数 第二章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 公司应在高层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认真做好成本和费用管理的基础工作。其主要内容是:定额管理、原始记录、计量验收、内部价格体系、内部经济核算制。 定额管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