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答案)

仪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答案)

仪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答案)
仪分实验期末考试复习(答案)

这是我跟顺光同学共同努力找出来的,大家可以看看,若发现有什么错误请及时纠正,并告知其他同学!

仪器分析实验复习提纲

1、紫外可见光谱法: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分别使用的比色皿是什么?

紫外光谱分析使用的比色皿是石英比色皿

紫外可见光波长范围是多少?

200~400nm

物质浓度对吸光度和摩尔吸光度的影响

2、红外吸收光谱法:

红外光谱分析的区域划分范围;

答: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的区域划分范围:基频区(4000~1350cm-1)和指纹区(1350~650cm-1)

红外光谱分析的主要作用;

用于分子振动偶极矩变化不为零的所有化合物的官能团定性和结构分析。

红外光谱测定固体和液体样品时,制备样品的方法分别是什么;

液体:①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80 C)②溶液法——液体池

固体:①研糊法(液体石腊法)②KBr压片法③薄膜法

试样干燥及测定时作背景扫描的目的

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

测定时作背景扫描的目的:扣除背景干扰,避免给光谱的解析带来困难。

3、荧光分析法:

荧光分析法测定奎宁时,影响奎宁荧光产生的因素有哪些;

答:荧光分析法测定奎宁时,对奎宁荧光产生影响的因素:

①溶剂:溶剂能影响荧光效率,改变荧光强度,因此,在测定时必须用同一溶剂。

②浓度:在较浓的溶液中,荧光强度并不随溶液浓度呈正比增长。因此,必须找出与荧光强度呈线性的浓度范围。

③酸度:荧光光谱和荧光效率常与溶液的酸度有关,因此,须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最适宜的pH值范围。

④温度:荧光强度一般随温度降低而提高,因此,有些荧光仪的液槽配有低温装置,使荧光强度增大,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Rohs检测仪⑤时间:有些荧光化合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形成;有些荧光物质在激发光较长时间照射下会发生光分解。因此,过早或过晚测定荧光强度均会带来误差。必须通过条件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测定时间,使荧光强度达到量大且稳定。

⑥共存干扰物质:有些干扰物质能与荧光分子作用使荧光强度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荧光的猝灭(quenching);有些共存物质能产生荧光或产生散射光,也会影响荧光的正确测量。故应设法除去干扰物,并使用纯度较高的溶剂和试剂。

荧光光度计的组成部件;

荧光光度计的组成:光源、单色器、检测器。

为消除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影响,荧光的测量通常检测器与激发光成什么方向进行?

为消除入射光和散射光的影响,荧光的测量通常在与激发光成垂直方向进行。

荧光测量时所用比色皿的特点及原因。

荧光用的样品池须用低荧光的材料制成,通常用石英,形状以方形和长方形为宜(无磨砂面的石英比色皿)。因为石英不吸收荧光,对荧光有良好的透光性。而普通玻璃对荧光具有吸收作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与荧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的比色皿是两面带有磨砂面的石英比色皿,荧光光度计所用的比色皿是不带磨砂面的比色皿。原因是两者的光源与检测器所成的角度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与检测器成一条直线,而荧光光度计的光源与检测器成直角。所以其用的比色皿必须是四面都透光,不然无法测到荧光强度。

5、为什么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光光度法高?

答: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光光度法高的原因:荧光分析法是测量I非A,提高激发光强度,现代技术测弱光信号。

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光源: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起什么作用?

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部分组成。

①锐线光源的作用:发射谱线宽度很窄的被测元素的共振线

②原子化器的作用: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并使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蒸气。

③分光系统的作用: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④检测系统的作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放大、显示、记录下来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子化器类型有哪些?

火焰原子化器和非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

原子吸收分析中, 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取决于哪个部件?吸光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符合什么定律?

答:原子吸收分析中,被测定元素的灵敏度、准确度取决于原子化器系统。吸光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7、电位滴定实验

电位滴定中,指示终点的方法是什么??

答:电位滴定法是一种用电位法确定终点的滴定方。在电位滴定中,滴定终点的确定方法通常有下列三种:①绘E—V曲线法,曲线上折点即化学计量点;②绘一级微商法(△E/△V)—V 曲线法,曲线尖峰即滴定终点;③二级微商法(Δ2E/ΔV 2 - V曲线),Δ2E/ΔV 2 =0处所对应的滴定剂体积为终点。

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时,标准溶液、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是什么?

答:沉淀电位滴定法测定氯离子时,标准溶液,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是AgNO3溶液,银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

手动滴定绘制标准曲线的目的?电位滴定标准曲线分别以什么做横坐标和纵坐标?

手动滴定绘制标准曲线的目的:求得终点电位,从而将这个电动势设置为自动电位滴定的终点电位。以滴定剂的用量(V)为横坐标,以电动势(E)为纵坐标。

8、溶出伏安法实验

溶出伏安法实验使用的三电极体系分别是什么?

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

阳极溶出伏安法中如何选择富集电位?为什么?阳极溶出法为什么有较高的灵敏度?

答:阳极溶出伏安法中选择富集电位:比待测组分的还原峰电位更负,比氢的还原电位更正。阳极溶出法有较高的灵敏度的原因是存在富集。

溶出伏安法包括哪些过程。

答:溶出伏安法包括富集和溶出电解两个过程。

阴极溶出伏安法中如何选择富集电位?为什么?富集时间对溶出峰电流有何影响?

答:阴极溶出伏安法中选择富集电位:比待测组分的氧化峰电位更正,比氧的氧化电位更负富集时间短时,随富集时间延长,溶出峰电流迅速增大。但富集时间长时,继续延长富集时

间对溶出峰电流的影响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什么是极谱法?

极谱法是一种在特殊条件下的电解分析方法(以表面积小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大面积的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静止的稀溶液中进行电解),它是伏安法的特例。

什么是半波电位?

半波电位――当电流等于极限扩散电流的一半时相应的滴汞电极电位,称为半波电位 极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半波电位可作为极谱定性分析的依据

极限扩散电流id 是极谱分析的定量分析基础

9、循环伏安法实验:

循环伏安法实验中,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 p 与待测物浓度C 及电势扫描速度v 的关系是什么? I p=2.69*10^5n 3/2A*D 1/2V 1/2

*C,故氧化还原峰峰电流i p 与待测物浓度C 及电势扫描速度v 1/2成正比关系。

如何从循环伏安图上的信息判断电极过程是否可逆?

对于可逆反应,则曲线上下对称,此时上下峰电流的比值及峰电位的差值分别为: )25(5.562.21

C mV n nF RT E E E i i c p a p p pc pa

==

-=?≈ △Ep 与循环电压扫描中换向时的电位有关,也与实验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其值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一般认为当△Ep 为55/nmV 至65/nmV 时,该电极反应是可逆过程。

循环伏安法中,采用的电压信号是什么 答:等压三角波电压

10、气相色谱实验

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类型及实验范围;实验中使用的载气,燃气。 答:气相色谱仪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检测记录系统组成。常用的气相色谱检测器有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电离检测器、电子俘获检测器和火焰光度检测器。色谱柱的种类:填充柱、毛细管柱。常用的载气有氮气等气体。实验中使用的燃气:氢气。

有机化合物定量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

答:1.归一化法。条件:试样中所有组分必须全部出峰。 2.内标法。条件:内标物应能溶于试样中,气色谱峰应与试样各组分的色谱峰分开,且与待测组分色谱峰位置接近。内标物的加入量应与待测组分的含量接近。 3.标准曲线法(外标法)条件: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适用于大批量试样的快速分析。

色谱实验中,组分的分配系数大与出峰的关系。

答: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 越大,出峰越慢,否则,K 越小,出峰越快。 气相色谱仪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是什么部件?

答:气相色谱仪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是色谱柱、检测器、气化室三大部件。

11、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什么?

答: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部件包括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及梯度洗脱等辅助系统。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数据处理系统及梯度洗脱等辅助系统。

在液相色谱中, 组分的分配系数大与出峰的关系?

在正相色谱体系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较大,因此k 值小,先出峰。极性强的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溶解度较大,因此k值大,后出峰。

在反相色谱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极性弱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溶解度大,k值大,后出峰,相反极性强的组分在流动相中溶解度大,k值小,所以先出峰。

总言之,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否则,K越小,出峰越快。

流动相极性及流速对保留时间的影响?

液-液色谱有正相和反相之分。如果采用极性固定相和相对非极性流动相,就称为正相;如果采用相对非极性固定相和极性流动相,则称为反相。正相色谱的流出顺序是极性小的先流出,极性大的后流出,故在正相色谱中,极性小的流速快,保留时间短:极性大的流速慢,保留时间长。反相色谱中极性大的流速快,保留时间短;极性小的流速慢,保留时间长。何谓正向液相色谱?何谓反相液相色谱?

答:正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小于固定液的极性。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大于固定液的极性。

以C18柱为固定相,分离苯系物的洗脱出峰顺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混合试液中苯、萘、菲的出峰顺序,为什么?

答:以C18柱为固定相,分离苯系物的洗脱出峰顺序是极性大的,出峰就比较前,极性小的,出峰就比较后。在反相液相色谱中,不同类型有机物的洗脱出峰顺序:极性大的,出峰就比较前,极性小的,出峰就比较后。

物质的保留时间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是什么?反相液相色谱常用的流动相是什么?

答:物质的保留时间与流动相流速的关系:不同的物质在不同的色谱柱上以不同的流动相洗脱会有不同的保留时间,流动相流速越快,保留时间越短。常用的液相流动相:常用溶剂:甲醇、乙腈、水等。

12、本学期所用各种仪器分析法英文缩写与中文全称的对应关系。

答: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

红外吸收光谱法(IR)

原子发射光谱法(AES)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气相色谱法(GC)

液相色谱法(LC)

气—液色谱法(GLC)

气—固色谱法(GSC)

液—固色谱法(LSC)

高效液相色谱(HPLC)

质谱法(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离子色谱法(IC)

离子交换色谱法(IEC)

核磁共振(NMR)

原子荧光光谱法(AFS),

空心阴极灯(HCL)

大物实验期末考试总结

1.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伏安法研究二极管正向伏安特性及钨丝灯伏安特性的方法; 2.掌握用最小二乘法(回归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到经验公式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DH6102型伏安特性实验仪 四、实验原理 1.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半导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加上接触电极、引线和封装管壳组成。常见的二极管有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加到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其上面的电流的关系曲线,就叫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故二极管的正反向伏安特性相差很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分三部分: ①正向特性。当所加的正向电压很小时,正向电流也很小,只有当正向电压加到某个数值时,电流才开始明显加大,这个外加电压值叫做二极管的阈值电压或开通电压,记作。通常硅二极管的阈值电压=0.5V~0.6V,锗二极管=0.2V~0.3V。阈值电压的确定,一般是在正向特性曲线较直部分画一切线,延长相交于横坐标上一点,该点在横轴上的值就是该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②反向特性。当二极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时,反向电流很小且在一定范围内不随反向电压的增加而增加。 ③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继续增加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作反向击穿,产生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不同的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也不同。一般情况下,二极管反向电压不得超过反向击穿电压,否则会烧坏管子。 (2)钨丝灯的伏安特性 当钨丝灯泡两端施加电压后,钨丝上有电流流过,产生功耗,灯丝温度上升,致使灯泡电阻增加。因此,通过钨丝灯的电流越大,其温度越高,阻值也越大,其伏安特性如图2中曲线所示。灯泡不加电压时,称为冷态电阻。施加额定电压测得的电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U 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 =,如测得U 和I 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I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1 只,0-5V 电压表1 只,0~50mA 电流表1 只,0~10V 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1 台。 实验步骤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 章中的第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 值和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U =U max ×1.5% ,得到?U 1 = 0.15V,?U2 = 0.075V ; (2) 由?I = I max ×1.5% ,得到?I 1 = 0.075mA,?I 2 = 0.75mA; (3) 再由u= R ( ?U )2 + ( ?I ) 2 ,求得u= 9 ×101?, u= 1?; R 3V 3I R1 R2 (4) 结果表示R1 = (2.92 ± 0.09) ×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R 2 = (44 ±1)?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

数学实验期末考试

数学实验 期末上机考核 学号201519030102 姓名曹欣辉年级专业2015级水产养殖学 学号201519030103 姓名陈妙珊年级专业2015级水产养殖学 学号201519030104 姓名杜日臻年级专业2015级水产养殖学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注意事项: 1、考核方式:以组(3~4人)为单位,请于指定时间内开卷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地点为实验 室机房或课室。 2、发题时间为6月25号早上8:30,请到如下邮箱提取题目,账号:nongkeshuxue@https://www.doczj.com/doc/e25001247.html,, 密码:shuxueshiyan。 3、关于试卷提交时间: (1)电子版提交时间于6月26晚上12:00前,发送本班任课老师给定的email地址,任课老师以收到信件的时间为准,提交文件的同学可通过收到任课老师回复的邮件接收函作为提交信息。 (2)纸质版提交时间于6月27日早上11:30前,由学委收齐后交与任课老师。 4、每小组同学可以使用无生命的数据或材料:如计算机、软件、参考文献、网络、图书等。 5、除小组成员内相互讨论,队伍成员不可以向老师及其他人员寻求帮助。任何从非小组成员 内得到的帮助都是被严格禁止的,这包括通过邮件,电话交谈,聊天,网络聊天等其他交流工具得到的他人的帮助。 6、每位同学需在承诺书上签字,如无签字,可视为放弃该科目考试,并且一经发现抄袭作弊 等行为,将取消该组所有同学的答卷分数。 7、每组同学完成答题后,请组内同学根据所作贡献协商讨论后进行评价打分,每组同学贡献 值总分为100。 8、请在下列表中有学生姓名的地方填上相应的名字。 组内同学互评后贡献值表:注:贡献值≤100 学生姓名曹欣辉陈妙珊杜日臻张照明 贡献值 老师评分表: 题号 1 2 3 4 5 7 总分得分 签名 学生成绩: 学生姓名 成绩 注:表中每位学生成绩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该学生贡献分 卷面总分 该组最高贡献分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112

真题1112 第一循环 随机误差 1. 满足正态分布要求的数据在正态概率纸上作图得到()是个选择题答案有S型曲线直线什么的 2. 用100个数据作图,但分组时第4、6组有25个数据,第5组有16个数据,大概意思是有很多数据都骑墙了,处理方法错误的是()(多选) A、测量200个数据 B、改进分组方法 C、舍去骑墙数据用备用数据填补 D、用单摆试验仪代替误差较大的秒表重新测量 转动惯量 1. 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 2. 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 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 碰撞打靶 1.给出x x` y m 算出碰撞损失的能量ΔE 2.选择题调节小球上细线的时候上下转轴有什么要求 A上面两个转轴平行 B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C上面两个转轴平行且下面两个转轴平行 D只要碰撞后小球落在靶中轴线附近就可以第二循环 液氮 1. 如果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 2. 操作正误的判断,选出错误的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 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 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表面张力 1. 选择:(顺序可能有点问题)A、水的表面张力比酒精的表面张力小 B、酒精的表面张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C、在液膜形成之前电表的示数一直增大 D、拉出液膜到破裂的过程中,电表的示数一直减小 2. 水的表面张力随温度上升而_____(变大、不变or变小) 全息照相 干板在各浓度溶液中的冲洗时间;干板药膜面正对还是背对硬币(这是其中两个选项) 第三循环 示波器 1.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快 2.给出一个李萨如图形和X轴信号频率,求Y轴信号频率 直流电桥 1. 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的值和RA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选择题) 2.选择题判读正误:a.调节Rs,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b.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c。Rs一定,调节Ra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d。Ra一定,调节Rs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二极管 1.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的比,问什么情况下最接近线性

2018高考物理实验全面总结

2017高考物理实验复习 针对每一个实验,注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句是听别的老师说的,觉得挺对的) 第一部分考查的内容及要点 一、基本仪器的使用: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 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二、基本实验操作: 实物连线、实验步骤、纠错、补漏、排序等。 三、基本实验原理: 详见“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四、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图像法(剔除错误数据,找规律),列表法(多个量之间的关系,正反比关系);减小误差(换仪器、换方法、多次测量、作图等)五、开放性实验题: 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实验变式(这部分的关键是回归已知的 实验,用脑海里已有的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去解决新问题是这 类题的关键)

第二部分实验专题总结 一、实验部分考题分析: 力学实验的主线是打点计时器(光电门); 电学实验的主线是各种方法测各种电阻; 电磁学内容实验题略有涉猎,但很少; 考题基本为课本实验的变式、组合或重新设计。 二、考纲实验: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九: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一: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二: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实验十三: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3-3) 实验十四: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3-4) 实验十五: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六: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三、专题突破: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做的比较多了,要点基本上都掌握了,这里只强调两点:1.不要上来就用公式,要先验证一下是不是匀变速,即△s是否都相等;2.本题可能涉及到牛顿力学,不要漏知识点。 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用打上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 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3.能够利用纸带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摘要:热敏电阻是阻值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的一种半导体电阻,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和用途,在自动控制、无线电子技术、遥控技术及测温技术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通过用电桥法来研究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加深对热敏电阻的电阻温度特性的了解。 关键词:热敏电阻、非平衡直流电桥、电阻温度特性 1、引言 热敏电阻是根据半导体材料的电导率与温度有很强的依赖关系而制成的一种器件,其电阻温度系数一般为(-~+)℃-1。因此,热敏电阻一般可以分为: Ⅰ、负电阻温度系数(简称N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由一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主要用铜、镍、钴、镉等氧化物)在一定的烧结条件下形成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作为基本材料制成的,近年还有单晶半导体等材料制成。国产的主要是指MF91~MF96型半导体热敏电阻。由于组成这类热敏电阻的上述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室温范围内基本已全部电离,即载流子浓度基本上与温度无关,因此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考虑迁移率与温度的关系,随着温度的升高,迁移率增加,电阻率下降。大多应用于测温控温技术,还可以制成流量计、功率计等。 Ⅱ、正电阻温度系数(简称PTC)的热敏电阻元件 常用钛酸钡材料添加微量的钛、钡等或稀土元素采用陶瓷工艺,高温烧制而成。这类热敏电阻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主要依赖于载流子浓度,而迁移率随温度的变化相对可以忽略。载流子数目随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加,载流子数目越多,电阻率越小。应用广泛,除测温、控温,在电子线路中作温度补偿外,还制成各类加热器,如电吹风等。 2、实验装置及原理 【实验装置】 FQJ—Ⅱ型教学用非平衡直流电桥,FQJ非平衡电桥加热实验装置(加热炉内置MF51型半导体热敏电阻(Ω)以及控温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若干。 【实验原理】 根据半导体理论,一般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绝对温度之间的关系为(1—1) 式中a与b对于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为常量,其数值与材料的物理性质有关。因

清华大学2002至200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实验期末考试试题A

清华大学2002至2003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实验期末考试试题A 数学实验试题 2003.6.22 上午 (A卷;90分钟) 一. 某两个地区上半年6个月的降雨量数据如下(单位:mm): 月份123456 地区A259946337054 地区B105030204530 在90%的置信水平下,给出A地区的月降雨量的置信区 间: 在90%的置信水平下,A地区的月降雨量是否不小于70(mm)? 在90%的置信水平下,A、B地区的月降雨量是否相同? A地区某条河流上半年6个月对应的径流量数据如下(单位:m3):110,184,145,122,165,143。该河流的径流量y与当地的降雨量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若当地降雨量为55mm,该河流的径流量的预测区间为(置信水平取90%)。 答案:(程序略) (1) [32.35,76.65] (2) 是 (3) 否 (4) y=91.12+0.9857x (5) [130.9,159.7] 二.(10分) (1)(每空1分)给定矩阵,如果在可行域上考虑线性函数,其中,那么的最小值是,最小点为;最大值是,最大点为。 (每空2分)给定矩阵,,考虑二次规划问题,其最优解为,(2) 最优值为,在最优点处起作用约束 为 。 答案:(1)最小值为11/5,最大值为7/2,最小点为(0,2/5,9/5),最大点为(1/2,0,3/2)。 (2)最优解为(2.5556,1.4444),最优值为–1.0778e+001,其作用约束为。 三.(10分)对线性方程组:,其中A=,b= (3分)当时,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取初值为,写出迭代第4步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当时,用Jacobi 迭代法求解是否收敛?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求最大的c, 使得对任意的,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一定收敛,则c应为__________。 答案:(1)x = [ -1.0566 1.0771 2.9897]

初中物理实验考点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重要实验总结 初二物理实验 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1)入射角(反射角)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如果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如何操作将纸板沿中轴ON 向后折,观察在纸板B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4)理想模型法: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5)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6)从纸板不同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原因是: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7)多次改变入射角大小并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保证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二、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 1.实验器材:薄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一张白纸笔 2.操作步骤:实验时,将白纸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白纸上,点燃蜡烛法现玻璃板的后面有蜡烛的像,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具体做法是移动另一侧未点燃的蜡烛,直至与像完全重合,用笔在白纸上做出标记。 3.如何确定像的虚实将未点燃的蜡烛拿走,拿一个光屏放在该处不透过平面镜看光屏上是否有像。 5.得出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与像成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虚像,物与像对应点的连线垂直平面镜,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6.如果在实验中发现两个像,是由于玻璃板太厚导致的。两个像之间的距离由玻璃板的厚度决定 7.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为什么不需要点燃若点燃后方蜡烛,使像的背景变亮,使像变淡,不便于观察像。 8.为什么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便于比较物与像之间的大小关系。 9.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用平面镜不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10.玻璃板为什么需要竖直放置蜡烛能够与像重合,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11、实验方法:等效替代 12、多次测量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11.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方的蜡烛,都无法与像完全重合,是因为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竖直放置。 12.刻度尺的作用测量物与像到玻璃板距离。 13.为什么要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优秀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1.简要原理 2.注意事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内容、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七.实验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心得 八.原始数据记录栏(最后一页)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

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

各种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

数学实验期末考试上机考试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实验上机试卷 一、上机操作题 1. 画出以下函数图形(要求写出程序和结果): ⑴ 3411()2 1 x x x f x x x ?++≥=? +>求 ⑵22(sin )(1cos )x a t t d y y a t dx =-??=-? 求 ⑶ 2cos (sin )'x y x y =求 ⑷22 2''02 1 (,),x y x y x y u u x y e u u x +==?=?求及 结果:⑴ ⑵ ⑶ ⑷ 4. 计算下列积分(要求写出程序和计算结果): ⑴ 211ln 11x dx x x +--? ⑵2220sec 2tan x dx x π+?

(3) 2,02}x x ≤≤≤?? 2其中D={(x,y):y (4) 2221 L dl x y z ++?其中L 为空间螺旋线cos ,sin ,(02,0)x a t y a t z bt t b π===≤≤> . (5) 222()S x y z dS ++?? 其中S 是球2222x y z az ++=. (6) 22S x dydz y dzdx +?? 其中S 为球面2222()()()x a y b z c R -+-+-=的外侧. 结果:⑴ ⑵ ⑶ ⑷ ⑸ ⑹ 5. 判断以下级数的敛散性: ⑴ 1()21n n n n +∞ =+∑ ⑵ 12n n n x n +∞ =∑ 结果:⑴ ⑵ 6. 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求解下列方程组: 1234234 1242342344331733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结果: 二、写出解题的思想,计算过程和程序,结果及分析等内容. ⑴在某化学反应里,由实验得到生成物的浓度y 与时间t 有如下关系,求浓度与时间的关系的拟合函数.(30分) ⑵某公司刊登广告:“现有一栋住宅楼,每套只需自备七万元,其余由公司贷款,贷款可分期偿还,每月只需800元,十年还清。”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一次性付清该付多少(即该房屋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如果贷款,买房人实际借了多少钱?(假设月利率为1%)(40分)

复旦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期末真题1006.

真题1006 一、随机误差正态分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测单摆周期应以最高点为起点 B、测单摆周期应以最低点为起点 C、 D、累计频率曲线允许两端误差较大 2、如何避免数据骑墙,错误的是:((多选 A、重新分组; B、 C、归于前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D、归于后一组,最后一组归于其自身; 二、碰撞打靶 1、求碰撞球高度h0的公式:( A、h0=(x2+y2/4y B、 C、h0=(x2+y/4y D、h0=(x2+4y/4y

2、操作没有错误,但是修正了4、5次都一直达不到十环(小于10环且靠近轴线,不可能的原因是( A、碰撞点高于被碰球中心 B、碰撞点低于被碰球中心 C、被碰球与支撑柱有摩擦 D、线没有拉直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四、全息照相 1、实验装置的摆放顺序(

A、电子快门—反光镜—扩束镜—小孔 B、电子快门—反光镜—小孔—扩束镜 C、反光镜—电子快门—小孔—扩束镜 D、反光镜—电子快门—扩束镜—小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实像 B、有胶剂的一面对光,看到虚像 C、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实像 D、有胶剂的一面背光,看到虚像 五、示波器 1、给你一幅图,问fx/fy=((就是考和切点的关系 2、衰减20db,测得x轴5.00,档位2ms/div;y轴4.00,档位0.1v/div,求频率(和电压( 六、二极管 1、正向导通时是(,反向导通时((填内接或外接 2、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值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外接时真实值是(。 七、RLC电路 1、给你一幅图(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Ra,另一条Rb,问Ra、Rb 的大小关系,问Qa、Qb 的大小关系;

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 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3.主要测量: a.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O。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 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及方向。 4.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减小误差的方法: a.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并与木板平行. d.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取600---1200为宜 (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OP-----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m1以v1'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m2以V2'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实验仪器: 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实验条件: a.入射小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e.两球碰撞时,球心等高或在同一水平线上 4.主要测量量: 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m1、m2

期末试验复习

初三物理期末实验总结(必复习内容)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中: (1)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使杠杆在位置平衡,发现左端比右端高, 应将两端的调节。 (2)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发现左端比右端高,应将钩码向______移动(填“左” 或“右”),实验时,应该通过改变钩码的或,使杠杆仍然在位 置平衡,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要做三次,测出三组数据,才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测出三组数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某次操作出现如右图所示情况,发现F1×OB与F2×OA两者并不相等,你判断:F1×OB F2×OA。(填“>”、=“<”),得到这个错误结论的原因。 (5)实验结论是。 2、如图所示,在测 定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___. (2)直接测得的物理 量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可以不用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但需要增加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这个工具可以不用。 (4)测量时,如果自由端向上拉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如果斜着拉,机械效率将_____。 (5)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数据表格如上: a、此实验所用滑轮的个数至少是________个,其中动滑轮有________个; b、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_____(选填""、"小于"或"等于")第一次的机械效率。 c、结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有机械效率将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甲乙,是某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用此甲、乙两不同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G,试回答下列问题: a、拉力F的大小关系是F甲_______F乙.(填>,=,<); b、若使物体G上升同样高度,则拉力F做的有用功W甲_______W乙,总功W甲总_______W乙总(填>,=,<) c、甲、乙两装置的机械效率η甲_________η乙。 d、机械效率小的那一装置,促使机械效率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论语言如何描述: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进行体育跳绳考试,结合物理测一个同学跳绳的功率; (1)测量的物理量是和,_______________. (2)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3)由测得的物理量,计算跳绳功率的表达式为P= 。 (4)体育跳绳考试按你的成绩写出你跳绳功率计算的估算完整过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书(共6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1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学生实验报告 学院: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11班姓名:陈益迪学号:0113489 学生实验报告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一、实验综述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原理,正确读数和使用方法。 2.学会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计算与数据处理。 3.学会物理天平的使用。 4.掌握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 2 、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 1 50分度游标卡尺准确度=0.02mm 最大误差限△仪=±0.02mm 2 螺旋测微器准确度=0.01mm 最大误差△仪=±0.005mm 修正值=0.018mm 3 物理天平 tw-0.5 t天平感度0.02g 最大称量 500g △仪=±0.02g 估读到 0.01g 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1、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环体的内外径直径和高各6次; 2、用螺旋测微器测钢线的直径7次; 3、用液体静力称衡法测石蜡的密度; 2、实验数据记录表 (1)测圆环体体积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测钢丝直径 仪器名称: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准确度=0.01mm估读到0.001mm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测石蜡的密度 仪器名称:物理天平tw—0.5天平感量: 0.02 g 最大称量500 g 3、数据处理、分析 (1)、计算圆环体的体积 1直接量外径d的a类不确定度sd ,sd=○ sd=0.0161mm=0.02mm 2直接量外径d的b类不确定度u○ d. ud,= ud=0.0155mm=0.02mm 3直接量外径d的合成不确定度σσ○ σd=0.0223mm=0.2mm 4直接量外径d科学测量结果○ d=(21.19±0.02)mm d = 5直接量内径d的a类不确定度s○

大学数学实验—期末考试试题6

数学实验试题 2003.6.22 上午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说明: (1)第一、二、三题的答案直接填在试题纸上; (2)第四题将数学模型、简要解题过程和结果写在试题纸上;卷面空间不够时,可写在背面; (3)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10分,每空2分)(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4位有效数字) 地区的月降雨量的置信区间: (2)在90%的置信水平下,A地区的月降雨量是否不小于70(mm)? (3)在90%的置信水平下,A、B地区的月降雨量是否相同? (4)A地区某条河流上半年6个月对应的径流量数据如下(单位:m3):110,184,145,122,165,143。该河流的径流量y与当地的降雨量x的线性回归方程为;若当地降雨量为55mm,该河流的径流量的预测区间为(置信水平取90%)。 二.(10分) (1)(每空1分)给定矩阵,如果在可行域上考虑线性函数,其中,那么的最小值是,最小点为;最大值是,最大点为。 (2)(每空2分)给定矩阵,,考虑二次规划问题,其最优解 为,最优值为,在最优点处起作用约束为。 三.(10分)对线性方程组:,其中A=,b=

(1)(3分)当时,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取初值为, 写出迭代第4步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当时,用Jacobi 迭代法求解是否收敛?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分)求最大的c, 使得对任意的,用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求解一 定收敛,则c应为__________。 四.(20分)一个二级火箭的总重量为2800公斤。第一级火箭的重量为1000公斤,其中燃料为800公斤。第一级火箭燃料燃烧完毕后自动脱落,第二级火箭立即继续燃烧。第二级火箭中的燃料为600公斤。假设火箭垂直向上发射,两级火箭中的燃料同质,燃烧率为15公斤/秒,产生的推力为30000牛顿。火箭上升时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比例系数为0.4公斤/米。 (1)建立第一级火箭燃烧时火箭运行的数学模型,并求第一级火箭脱落时的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2)建立第二级火箭燃烧时火箭运行的数学模型,并求火箭所有燃料燃烧完毕瞬间的高度、速度、和加速度。 (提示: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重力加速度9.8米/平方秒。)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一定数量的普物实验,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对实验结果能做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使学生具有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判断,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使学生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3、它侧重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和良好的科学实验规范,同时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掌握基本物理量的测量原理和方法,能根据误差要求合理选择与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能进行有效数字的运算和数据的处理; 3、准确观察和判断实验现象,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的初步能力。 4、初步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基本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普通物理实验》(一、力学、热学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2、《普通物理实验》(二、电磁学部分),杨述武主编杨介信,陈国英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3、《普通物理实验》(三、光学部分),杨述武主编王定兴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4、《普通物理实验》(四、综合及设计部分),杨述武主编,马葭生、张景泉、贾玉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四、其它说明 1、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分组集中讲解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先讲解绪论部分;在分组实验时,教师先分大组对学生讲解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然后在分组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轮流循环做所有实验。 2、考核内容 预习报告、操作技能、实验现象解释提问、实验态度、实验室制度的遵守情况、实验报告六个方面。 3、考核方法 笔试、口试、实际操作。 4、成绩评定

17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20201122072445)

17 年高考必考物理实验总结 高三在我们的关注中如约而至,征战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时间不容置疑地把我们推到命运的分水岭。小编为大家搜集了高考必考物理实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验证性实验 (一)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1:目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器材:方木板一个、白纸一张、弹簧秤两个、橡皮条一根、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 图钉几个。 3. 主要测量: a. 用两个测力计拉细绳套使橡皮条伸长,绳的结点到达某点 Q结点O的位置。 记录两测力计的示数F1、F2。 两测力计所示拉力的方向。 b. 用一个测力计重新将结点拉到O点。记录:弹簧秤的拉力大小F 及方向。 4. 作图:刻度尺、三角板 5. 减小误差的方法: a. 测力计使用前要校准零点。 b. 方木板应水平放置。 c. 弹簧伸长方向和所测拉力方向应一致, 并与木板平行. d. 两个分力和合力都应尽可能大些.

e. 拉橡皮条的细线要长些,标记两条细线方向的两点要尽可能远些. f. 两个分力间的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 一般取600---1200 为宜 (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 原理:两小球在水平方向发生正碰, 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 动量守恒。 m1v1=m1v1/+m2v2/ 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验证上式成立。两小球碰撞后均作平抛运动, 用水平射程间接表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OP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M ---- m1 以v1'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O'N --- m2 以V2' 平抛时的水平射程 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 2. 实验仪器:斜槽、重锤、白纸、复写纸、米尺、入射小球、被碰小球、游标卡尺、刻度尺、圆规、天平。 3. 实验条件: a. 入射小球的质量ml大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2(m1>m2) b. 入射球半径等于被碰球半径 c. 入射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 d. 斜槽未端的切线方向水平

大物实验总结

很快大学物理实验就结束了,在这一学年里,我不仅掌握了实验课中的理论知识,还增强了我动脑、动手的能力。每次经过自己动手测出来的数据时,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同时对物理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让我回顾一下这学年所学到的知识和 自己的心得。 首先,预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预习要认真,不能马虎对待,看清楚实验时要做什么、注意什么,并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画出,实验时动手解决问题;第二,上课时仔细听老师讲解,可以比较快的了解整个实验过程,而且老师一般会提醒容易出错的地方;第三,实验时一步一步慢慢来,争取做好每一个实验环节,若不会的地方,可以自己摸索下,若还是不会,可以和同学讨论下,或者直接问老师,并记好实验数据,若数据不对,要重新做下实验,不要草草了事;第四,实验处理要独立完成,这样才可以了解实验在什么地方可能出了问题,以及最后得出的数据是否与标准数据一致,学会判断结果是否合理,以及误差产生的原因,这样实验才有意义。 实验误差分析:我们所测量的物理量在客观上存在一定大小,称为真值,由于各种条件所限,每一次的测量值与真值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把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善实验条件,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案,提高测量者的实验技术,选择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来尽量减少测量误差。 误差一般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来源有“仪器误差、方法误差、环境误差、个人误差”等,系统误差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来消除,而可以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分析来找到原因,采取适当措施,如校准仪器、完善测量方法等来减少这种误差。随机误差是由于实验中难以确定的因素如温度、湿度、电源电压起伏,空气流动、震动等,随机变量呈正态分布,多次测量可以让数据接近真值,物理实验中一般取4-6次为佳。 数据处理时,主要用到了如下几种方法: 1.平均值法取算术平均值是为减小偶然误差而常用的一种数 据处理方法。通常在同样的测量条件下,对于某一物理量进行多

电子科技大学《数学实验》2008-2009学年期末试题(含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八到二零零九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实验》课程考试题A卷(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日期:2009年7月8日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三阶幻方又称为九宫图,提取三阶幻方矩阵对角元并构造对角阵用( ) (A) diag(magic(3)); (B) diag(magic); (C) diag(diag(magic(3))); (D) diag(diag(magic))。 2、MATLAB命令P=pascal(3)将创建三阶帕斯卡矩阵,max(P)的计算结果是( ) (A) 1 2 3 (B) 1 2 1 (C) 3 6 10 (D) 1 3 6 3、命令J=*1;1;1+**1,2,3+;A=j+j’-1将创建矩阵( ) (A) 123 234 345 ?? ?? ?? ?? ?? ; (B) 234 345 456 ?? ?? ?? ?? ?? (C) 123 123 123 ?? ?? ?? ?? ?? (D) 111 222 333 ?? ?? ?? ?? ?? 4、data=rand(1000,2);x=data(:,1);y=data(:,2);II=find(yx.^2);的功能是( ) (A) 统计2000个随机点中落入特殊区域的点的索引值; (B) 统计1000个随机点落入特殊区域的点的索引值; (C) 模拟2000个随机点落入特殊区域的过程; (D) 模拟1000个随机点落入特殊区域的过程。 5、MATLAB计算二项分布随机变量分布律的方法是( ) (A) binocdf(x,n,p); (B) normpdf(x,mu,s); (C)binopdf(x,n,p); (D) binornd(x,n,p)。 6、MATLAB命令syms e2;f=sqrt(1-e2*cos(t)^2);S=int(f,t,0,pi/2)功能是() (A) 计算f(x)在[0,pi/2]上的积分;(B) 计算f(t)不定积分符号结果; (C) 计算f(x)积分的数值结果;(D) 计算f(t)定积分的符号结果。 7、y=dsolve(‘Dy=1/(1+x^2)-2*y^2’,’y(0)=0’,’x’);ezplot(y)的功能是( ) (A) 求微分方程特解并绘图;(B) 解代数方程(C) 求定积分;(D)求微分方程通解。 8、X=10000 ;0.5*asin(9.8*X/(515^2))的功能是计算关于抛射体问题的() (A) 十公里发射角;(B) 十公里飞行时间;(C)最大飞行时间;(D)最大射程。 9、theta=linspace(0,2*pi,100) ;r=cos(4*theta) ;polar(theta,r,’k’)功能是() (A) 绘四叶玫瑰线;(B)绘三叶玫瑰线;(C)绘心脏线;(D) 绘八叶玫瑰线。 10、北京和纽约的经度分别是:东经118和西经76,根据经度差计算时差用() (A) fai1=118;fai2=-76;Dfai=(fai1+fai2)/24; (B) fai1=118;fai2=-76;Dfai=(fai1+fai2)/15; (C) fai1=118;fai2=-76;Dfai=(fai1-fai2)/24; (D) fai1=118;fai2=-76;Dfai=(fai1-fai2)/15。 二、程序阅读题(40分) 1、直方图功能是将数据分为n个类,统计各个类的数据量并绘图。借用现有的直方图命令hist,编写新直方图程序如下。 function m=myhist(data,n) if nargin==1,n=7;end Xmin=min(data);Xmax=max(data);h=(Xmax-Xmin)/n; m=hist(data,n)/length(data)/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