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片导演考研经验贴
- 格式:docx
- 大小:23.33 KB
- 文档页数:6
北电考研流程嗨,想考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的小伙伴们,今天我就来给你们唠唠北电考研那点事儿。
这北电啊,在影视圈那可是殿堂级的存在,就像武侠世界里的少林寺,是多少人心目中的梦想之地啊。
一、前期了解在打算考北电之前呢,你得先把人家的招生简章研究透。
这招生简章就像是一个宝藏图,里面啥信息都有。
我有个朋友小A,一开始就稀里糊涂的,啥都没搞清楚就说要考北电。
我就问他,你知道北电有哪些专业招生吗?你知道每个专业考啥科目吗?他就傻愣愣地看着我。
我就跟他说,你要是不把招生简章琢磨明白,这考研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啊。
北电的专业那可多了去了,有导演系、表演系、摄影系等等。
每个专业的要求都不太一样。
比如说导演系,那对创作能力的要求可高了,就像厨师做菜,你得有自己独特的配方和烹饪手法,才能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你要是想考这个专业,就得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创作的天赋和能力。
二、准备资料当你确定好专业之后,就该准备资料了。
这资料啊,就像战士上战场的武器,没武器咋打仗呢?对于北电考研来说,专业书籍是重中之重。
不同专业的书籍那是大不一样。
还是拿导演系举例,你得看些关于电影史、电影理论、导演创作等方面的书籍。
我记得我那时候准备考北电,满世界找这些专业书,那真叫一个辛苦。
除了专业书,你还得看看北电的历年真题。
真题就像一面镜子,能让你看到北电的出题风格和方向。
我和几个一起备考的小伙伴经常聚在一起研究真题。
有个小伙伴小B就说:“哎呀,这真题怎么这么难啊,感觉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出题人到底想考啥。
”我就跟他说:“你别灰心啊,这真题虽然难,但是只要你认真研究,总能找到规律的。
”三、复习阶段复习那可是一场持久战,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得有耐力。
在复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可不能死记硬背。
比如说电影史,你要是只是机械地记住那些年份、导演和作品,那可不行。
你得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挖掘这些作品背后的故事,去分析它们的艺术价值。
政治和英语也不能忽视。
政治就像一个框架,它能让你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很多问题。
北电考研复试班-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音乐研究院音乐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规模最大、世界著名的电影专业院校,也是北京市主管、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教育部重点支持建设的艺术高校,被誉为“中国电影人才的摇篮”。
北京电影学院有教职工527人,其中专任教师287人,包括教授59人、副教授120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15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
教师中大部分是国内外电影专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或者电影艺术家,具有丰富的电影人才培养、电影技术应用开发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在电影创作、教育和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过国内外影视创作的多项大奖。
北京电影学院拥有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等三个一级学科,具有系统、科学的电影学科专业体系。
现有文学、导演、摄影、电影学和影视技术等5个系,表演学院、声音学院、美术学院、动画学院、管理学院、摄影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数字媒体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高职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分院及研究生院、基础部和培训中心,共计19个教学实施单位,涵盖了电影创作的每一个行当,囊括了电影创作的全部环节,是唯一能独立进行故事片创作的院校,电影学学科综合实力领军全国,位列世界前茅。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具备一定音乐实践技能和教学能力,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复试科目与人数复试时间地点复试内容复试材料考生凭初试准考证参加复试。
我校在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以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周晓文的《秦颂》则完全是在“重写历史”了,“这个电影作为两个钟头完事的东西,应该与各国历史完全没有关系,这是我的初衷,跟《史记》、《刺秦列传》,跟《秦始皇传》,跟所有的正史野史的记载完全没有关系,我们曾算过,如果有一万个观众,可能只有一个历史学家。
这部电影不是为历史学家而拍的”。
影片开始模塑一种在艺术中表现“历史”的观念,“历史”在他这里只是一个背景,一个用来展开故事、塑造人物、表达观念的载体,重要的不在于它们是否具有与现实对应意义上的真实性,而在于放在影片这样一个虚构的世界中,能否为观众所接受,能否让观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是否符合人的情感逻辑。
艺术家表现“历史”其实质是对“历史”的一种重新阐释,而“阐释作为寓言行为,意味着‘重写’,即依据一定的阐释性符码去破译而从字谜的浓雾中‘拖曳’出一个新的本文来”(王一川语)。
《武则天》和《秦颂》虽非最好的作品,但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至少它们再次告诉我们一个艺术的真谛: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艺术创作的成功与否,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写好这个“人”。
200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就力争缩短历史人与现实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在艺术表现上也进行了大胆地尝试。
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大明宫词》比较客观地描绘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在政治权力的漩涡中挣扎起伏的矛盾与果断。
她聪慧有作为,却不乏手段阴险;身居万人之上,却同一个普通的渴望爱情与亲情的女人、一个普通的疼爱女儿的慈爱母亲并无两样。
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思想和对人物的客观认识,作品进行了新的尝试,呈现给观众一个“新”的大明宫故事。
传统的文艺理论强调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人就认为现代艺术可以不要人物形象了。
纪实风格的兴起,也有人认为就是要淡化人物性格的突出性,去自然地表现生活。
过去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将提炼后的生活展示给人们看,现在可以将生活中的“事”直接“呈现”给人们看。
【北电考研篇】2020年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作考研资料、考研真题、报录比、参考书目广大考生大家好,我是育明506石老师已经开始进入六月份中旬了,很多考生也早已确定目标院校并准备复习了。
今天育明石老师给北电摄影系考研学子,带来一些备考的资料。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考研考博直通车!话不多说,让我们进入正题!一、专业介绍院系:摄影系研究方向名称:电影摄影与制作研究方向介绍:研究电影摄影与制作,以培养优秀的电影摄影师、影像导演和视觉效果指导等高级人才为目的。
注重电影摄影为基础的实践与创作。
业务课二名称:影视摄影与制作理论及创作业务课二介绍:要求掌握摄影系本科各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并掌握实践创作的方法和规律。
二、参考书目《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穆德远这本书考是考摄影系的必看书籍,不管有没有考上摄影系的,但凡想要好好学的,这本书至少要看3遍以上才可以。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何清这本书是何清老师将课堂上的讲述内容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将定义概念和经典影片实例结合起来,还将他本人多年积累的摄影和照明经验,用简易的图例、简单的语言叙述进行表达。
《电影照明器材与操作》蔡永全本书是北京电影学院重点教材。
对当今世界电影制作中常用到的灯光器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灯光器材的安全操作也给出了详细的讲解。
《光色留影》何清《论电影艺术》林格伦《电影艺术词典》《电影作为艺术》爱因汉姆《电影摄影创作问题》《电影语言》马赛尔·马丹尔《电影摄影艺术概论》《电影摄影造型基础》《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摄影镜头和使用技巧》PS:穆德远老师的《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以及何清老师的《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一定要认真看。
三、考研真题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摄影与制作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
(共七个,这里列举四个)1.LUT2.奥斯卡奖3.Log-c模式4.停机再拍二、简答。
(共八个,这里只列举四个)1.诗意现实主义的特点和代表人物2.平拍、横拍、竖拍的区别3.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代表人物4.如何用数字摄影机拍摄一部黑白电影三、论述。
2020考研经验总结,考研经验贴的正确打开方式近年由于就业压力,个人学历提升等各种原因,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了,相对难度也越来越大了,很多知识点也比较多,很多考生不太能抓住重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2020考研经验总结,欢迎借鉴参考。
一、考研er打开经验贴的错误方式1、全面照搬这类同学一般都对考上的学长学姐表现出很强的崇拜之情,看经验帖有着膜拜大神的心态。
他们觉得考上学长学姐经验帖的每句话都是对的,他们对经验帖中的内容全面照搬,方法全面借鉴,完全不考虑个人情况。
2、不屑一顾这类同学态度比较玩世不恭,认为看经验帖没有太多必要,对经验帖不屑一顾,把经验帖当作故事来看,当作放松消遣的方式,并不会借鉴经验帖中的学习方法、时间规划。
3、急于求成这类同学比较焦虑,急于求成,希望能在短暂时间把那些经验之谈一网打尽。
他们通常会一篇又一篇地看经验帖,但每一篇都是匆匆扫描。
他们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以后就不用再看了。
4、闭门造车还有一些同学从来不看经验帖,闭门造车,认为看经验帖没有意义,前辈的建议从来不听。
这类人觉得网络上信息太过庞杂,难以分辨,也不愿意花时间仔细看。
二、考研经验贴的正确打开方式1、找和自己经历相似的经验贴一些成功的考研经验贴,对于犹豫不决或没有信心备考的同学来说,看到前辈们的字里行间的鼓励,无疑会带来精神上的支持。
很多同学看经验帖的时候,会有迷之自信,觉得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但是,同学们,你们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学长学姐之所以成功,有可能他之前的积淀很深,功底很厚,底子很好……所以你们不能只看结果,不考虑个体情况。
因此,看经验帖的时候,要参考学长学姐的本科学校、大学四年的成绩、英语四六级等等,尤其是英语底子,在考研英语中比较重要,不能迷信经验帖中的内容,不要被成功的光环所迷惑。
毕竟考研还是你自己的事,要明确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身适用才是硬道理。
2、注意控制时间,筛选关键信息很多学长学姐比较喜欢撒鸡汤,在经验帖里面洋洋洒洒,全部描写自己在考研期间的心路历程。
2020考研:北京电影学院市场营销专硕考研经验我考的专业是电影市场营销专硕,二战上岸。
因为是第二年考所以其实也早有所准备,从九月份开始慢慢复习英语和政治,但是由于在上班所以只能下班后回家看书,我的时间就比别人少了近一半,但是我觉得复习时间多少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靠技巧。
复习地点家里,这个我觉得看个人吧,有些人在图书馆才能静下心来看书,但我是觉得在家里方便一点,省去了很多在路上的时间,起床就看书,看到多晚都没关系。
关于有没有上过辅导班的问题,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即可,目前了解过的辅导班中,觉得新祥旭一对一是比较靠谱的,跟着学长学姐学走了很多捷径,信息方面的收集,首先就是一定要多关注北电官网的动态。
每年都会出专业一的参考书目,还有专业信息以及考试内容。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多信息都能从网上获取到。
还有就是一定要找一个和自己同专业(或者考同个学校)的战友,不仅能在心理上鼓励到对方,也多了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
英语:【推荐书目】1.张剑的英语一和英语二往年真题2.《考研英语词汇红宝书》3.《恋恋有词》本身我的英语就还可以,四六级基本都是一次过。
考前也看过新祥旭学长学姐的高分经验贴,总结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定要刷真题,而且要刷至少三遍以上。
第一遍整理生词,然后全部背熟。
刷第二遍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词还是忘了,但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时候,就知道他在文中的意思了,而且能很快反应过来,也是一个背单词的好办法,因为其实考研的词汇每年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
除了刷真题还是要把单词背了,词汇量越多越好。
前期可以先过一遍英语单词红宝书,虽然这本书真的很厚,或者是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这个我没有用过,但是据很多人反应都蛮不错的。
网课推荐何凯文老师的课,据很多同学反应他的课押题的正确率比较高。
关于英语作文,我的办法是考前两周开始背模版,大小作文各背四五个左右就可以了,看个人能力吧。
其次就是总结一下前几年作文题目,找找规律,多背几个常规且高级的句子,你会发现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套的进去,而且写作的速度会非常快,剩下的时间还能去检查下阅读什么的。
2020~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声音制作复习策略、参考书及经验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七、专业课复习攻略和技巧考研专业课一般要复习四轮。
第一轮,在每年9月前考生基本上都将专业课复习完第一轮了,这个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
所以说,这3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第二轮,复习要善于做笔记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指定教材和相关学术期刊的文章,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前一轮笔记,这一项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专业课参考资料,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当然,这要建立在你对课本知识点已经充分的基础上,才能有余力去增加一些课外资料的知识点,但是要想考名校,这部分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名校的专业课试卷考察书本知识的比例最多占70%,剩下的知识都来自于刚才说的那些课外资料。
但是,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课本外知识,而忽略了书本上的重要知识。
第三轮,12月初至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
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这样考北影导演系研究生大话导研——导演系考研纪实(发表于《怎样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电影学院2000级导演系研究生赵鹏你想要考导演系研究生啊?你要是想考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考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考的。
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导演系硕士研究生的日子里,宿舍的门常常被各位不知来路的神仙敲开,造访者多是电影艺术爱好者,他们照例要掏心挖肺地表达一番自己对于导演事业的无限热爱,每逢这时,我就会唐僧般地重复上面的一席话。
考生的迫切心情我特能理解,当年我准备考研的时候也曾经病急乱投医,仿佛每位在校研究生身上都深藏神奇解药,我至今仍很感谢《小武》的副导演,这哥们毅然牺牲了自己睡懒觉的时间,导购员一般带着我周游各个研究生宿舍,让我看到一位导演系男生正在窗前长发飘飘颦眉吹箫,虽然曲调呕哑嘲哳,但是造型倒也古香古色,我十分捧场说:你真像搞艺术的。
他很实在地透了底儿:在下以前是学工业的,导演系招来的学生以前学什么的都有。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忽然明白,英雄不问出处,导演系的怀抱对每个人都敞开,投机取巧的捷径是不存在的,你只需走好自己的每一步,条条道路都可以通罗马。
话说回来,你不就是想了解考导演系研究生的有关程序吗?其实这并非什么不可泄漏的天机,不用着急,且听俺细细道来。
在决定考研之前,你一定要先问问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也是老师们在招生过程中反复要问的一个问题。
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曾或多或少地有过自己的艺术理想,我小时候是看《大闹天宫》、《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长大的,对银幕的迷恋从儿提时代起就不可自拔了。
还记得有一年除夕夜,我们全家人在露天电影院看《雾都孤儿》,看着看着就有雪花悄然降临,而且越飘越大,全场几乎没有人离去,我一生都不会忘记那场面,所有的观众都坐在风中跺脚驱寒,痴迷地望着夜色中的雪花飞蛾一般扑向晶莹的银幕,那景象是我童年的一个代表性的记忆,它直接影响了我后来对于人生之路的选择。
2020~2021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创作复习技巧、参考书及经验育明教育大印老师2020年2月15日星期日一、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和技巧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
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学长,也可以和育明教育联系。
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
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对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
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
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
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
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
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
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
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
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
硕士生导师在选择硕士的时候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
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
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北京大学考研辅导班:2022届北大电影专硕考研经验初复试专业指导考研已经过去了,那场战役却还历历在目,收获战果之后我也想要分享一些经验给今年的你们,希望可以对各位起到帮助。
我对于电影这个专业有一定的执念,16岁决定学电影,高考时理所应当地去参加艺考,虽然拿到北电、天师等学校的合格证,最后却因为骄傲自满在文化课上栽了跟头,最终志愿七零八落掉到普通一本的会计专业。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没有如家长所愿慢慢爱上会计,反而是更加坚定了我想学电影的初心,所以我想,在大家决定考研的这一刻,一定要再次三思,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这条路真的不太好走。
接下来就是一些硬货经验啦。
备考建议:英语:尽可能早地开始,从基础的单词到词汇、词组的学习都要扎实。
我的考研单词背了4遍,从五月持续到八月底;真题一定要用好,只纠错是不够的,要充分理解出题者的思路、辨别出题目设置中的陷阱,真题不用做很多遍,能get出题规律一遍就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复习英语首先要好好背单词,我买了恋恋有词,后期也配了一本王江涛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还有平时做阅读题遇到的生词会专门拿一个本子记录下来。
因为我考的英语二,所以在做阅读时先拿英语一的题练手,刚开始做错得也很多,后来偶然间看到了唐迟老师的课,其中讲到的很多方法非常有用!如果练习很长时间但是感觉仍然错得很多,可以看看唐迟老师的课或者背诵阅读原文。
从九月份开始我就开始做英语二的真题了,这个时候做题会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给自己模拟,基本上除了作文前面的所有题要在两个小时内做完,其实不管哪个科目,模拟考试十分重要,它会训练你对时间的把握,这样在上考场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底。
作文我买了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份高分学长的英语模板和字帖。
方法就是先通读,然后形成自己的模板框架,至于具体的内容要学习一些好的句型和表达,另外我考前最后几天每天抽出了10分钟练了练字帖,成功做到了最后写的字不丑哈哈。
政治:虽然这部分很多考研的同学都比较晚才开始准备,但是如果专业课的复习压力大的话,也要稍早一点开始,我是在八月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听完了所有知识点的讲解课程,后期就是练习习题和背诵大题,能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专业课。
2020年电影学/影视学考研备考建议电影学其实是亲和力很强的一门学科,不论你本科是否学习电影相关专业,都可以报考。
并且跨专业考的同学不一定会比本专业考研的同学差,这完全是看个人在分析相关问题的逻辑和思维的能力。
所以,热爱电影学,对电影学感兴趣的同学,不论你是学语言、经济、新闻传播、法律、设计、电视等社会科学类专业,还是学通信、电子、机械、地质、石油等自然科学类专业,考研专业都可以选择电影学~虽然说电影学是一个没有门槛的学科,但是想要学好这门科学,光靠一个热忱的心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应的技巧和方法。
全年复习阶段规划起步阶段:4-6月一战专业课:在这个阶段电影方面的专业课就开始从中外电影史入手了,因为电影史是一个非常系统和庞大的知识体系,不多过几遍很难在脑子里产生知识结构网。
而且理论和批评的概念相对复杂,且都是与电影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充分熟悉电影史才能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战公共课:在这个阶段英语要跟着走了,不要是指背背单词那么简单。
一定要把历年的真题拿来练习,根据分值决定你的做题顺序,练习的时候也一样,从4篇阅读开始,然后大小作文,最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等。
不要担心把题做完了该怎么办了,历年的真题至少做3遍,找准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以及熟悉大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流程。
政治可以先缓缓,政治主要考察当年实时政治热点,一般9-11月份会有个大考研机构相继总结重要的热点问题。
等到6月份就可以开始买1000题来过过手了。
二战专业课:二战的同学由于已经对电影史论有了一次深入的学习了,这个时候建议可以看看论文2019年上半年的几期论文或者电影史上面出现的经典和重要的电影,用来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更加深入地记忆和学习相关的电影作品。
二战公共课:政治课同样可以先缓缓,等到6月份做1000题。
英语同样可以把历年真题继续拿来练习,对于历年真题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把解题思路详细地写下来,以便养成相应的答题和解题思维。
这个时候做题不在数量,而是真正地把方法内化为自己未来在做题时的解题思路。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专业考研参考书报录比北京电影学院是众所周知的明星梦工厂,很多大导演大明星都或多或少跟北电有一定的关系,而且现在电影市场如此火爆,稍微拍个电影就能几亿甚至几十亿的票房,娱乐圈成为草根的理想中的“桃花源”,艺考、考研、考博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渠道,育明宋老师(微信:136-513-23531)整理出关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表演创作专业考研的相关资料,希望能为考生的梦之路引航。
专业介绍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下设三个研究方向: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电影表演创作和戏剧表演创作。
电影表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水平的电影表演艺术创作技能的专门型人才。
能够独立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影视与戏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具备良好的表演艺术素质,系统地掌握表演艺术基础创作理论。
侧重于电影表演艺术创作规律及创作方法的深入性研究及演员创作能力的高层次拓展。
招生目录院系研究方向招生人数(拟收推免)初试科目表演学院电影表演创作8人(2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表演创作分析2019招生信息解析:1、电影表演创作属于艺术硕士,专硕以工作为导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从招生总人数上看,近三年招生人数比较平稳,艺术硕士总的人数10人左右。
艺术硕士录取人数每年比学术型多好几个名额,这是备考的一个最好时机,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报考。
3、从业务课一上看,业务课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
4、从业务课二上看,电影表演创作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根据指定的电影角色、作品或演员,结合表演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个人表演创作实践经验对作品中的表演创作或演员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
题型是1道大题,需要写2000字左右的大论文,而且一般是从5-10部电影中选择1部进行分析,分析演员的表演风格、创作风格、表现手法,所以必须要拉片子(就是多看电影——有针对性的),考察内容偏学院派风格、文艺片。
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经验详解本文系统介绍北京电影学院考研参考书及参考书解读、导师介绍等方面的问题,才思教育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才思教育就是顶尖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参考书笔记艺术倾向,题材处理,表现手段和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似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派艺术(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柏格森直觉主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②③B.考研经验我是属于二战,准备的很早,三月份就开始复习了,战线拉的很长,战线拉的长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个就根据自己情况决定就行。
考研的路程非常的长,一路走过来,觉得心态、方法和坚持很重要。
首先说英语,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一朝一夕无法提高,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英语的前期准备就是多背单词,到十月或者十一月的时候,再开始做考研真题,熟悉考研的出题套路,真题很重要,可以反复做,把真题里的生词摘出来熟背,做到真题无生词。
然后是政治,政治可以晚些准备,多做些选择题,如风中劲草、肖秀荣1000体等等的选择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是必做的,有时间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书籍。
接下来就是专业一艺术概论,个人觉得艺术概论是比较重要的,王宏建、彭吉象、赵彬的三本书要提早看,暑假前最好把三本书至少看三遍,暑假可以报才思教育的一对一,个人感觉挺有用的,他们把所有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有重点、次重点、次次重点,划完知识点后就可以开始全部背诵,无论重点还是次重点。
也是最好至少背个三遍,到了十月份、十一份就可以侧重重点方面了。
艺术概论不能只靠死记硬背,它需要重复,也需要有一定只是框架。
最后是专业课二,专业课二主要就是就是不断练习,没有其他捷径。
该看书的看书,该写作的写作。
最主要的是,你考研考的不是你的知识有多少,而是你到底会不会答题,所以,真题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了,我选择才思教育的一对一课程给我讲解了复习重点跟答题技巧,推荐有需要的同学可以选择。
毕竟像这么负责任的辅导班也没有几个。
考研日记:我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过程周楠(读书中)我考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过程xx回忆考电影学院的过程吧我是2005年5月第一次来到北京,当时本科还没有毕业,(我的本科六年才毕业,因为不好好学,本科是电子信息工程,还跟院长打了一架,被那厮严控禁止我毕业,后来通过另一些朋友,高压之下,勉强毕业。
)所以一心希望能够“转学”来电影学院,当然这种想法是浪漫且不切实际的,但还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了。
所谓作品,其实是04年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在父母的支持下拍了一个全长95分钟的古装DV,是的,古装,95分钟,很可怕,基本上属于脑子进水才会开始做的事情,但还是在朋友、家长的支持下完成了,现在回头看看,片子当然很傻,但是这个过程远比影片本身更让我坚定了做一名导演的念头,因为这样充满创造感和成就感的生活,与大学的枯燥无味相比,简直是天壤云泥。
《xx》海报1《xx》海报2到了电影学院之后,直奔导演系,当时导演系和表演系还在一个楼里,叫做“表导楼”,我是抱着“转学”或者“破格录取”的梦想来的,毕竟自己还有点拿得出手的往事。
到了导演系之后,一开门是王老师和徐老师在聊天,很快乐,很轻松,但这种轻松带给我的却是更大的紧张,我说明了来意,得到的当然是“我们没有过这个先例”,于是乎,我又抱着我的材料来了办公楼,本想直接找院长,却被保安拦下——我连院长姓什么都不知道。
于是再次回到导演系,遇见了田壮壮老师,当时田老师正给学生开会,指挥着两个学生搬凳子,我很羡慕他们,但是更坚信我会比他们更好,硬着头皮喊了一声田老师(我没认出来,是听学生们喊的,探头看了看导演系的上课安排,姓田的只有一个人,这才确定下来),跟田老师说明了来意,田老师说让我等一会儿,他开完会再跟我聊。
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我发消息给北京的朋友,让他们帮我查田老师拍过的作品,结果傻了,《猎场扎撒》、《盗马人》、《蓝风筝》、《德拉姆》,一个都没有看过!正郁闷着,田老师开了一半会就出来找我,我又把自己的详细情况跟田老师说明,田老师乐了,说:“你啊,就是没正事儿对吧!”我说,“不是我没正事儿,而是我还没有开始从事正事儿。
2020年北京电影学院故事片导演考研经验贴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从小就喜欢电影,并且一直以来就想学习并且成为一名电影导演。本科阶段我也拍了一些微电影和纪录片作品,拿过一些小奖。所以关于考研的专业,没有过多考虑就准备考导演系。定了专业之后,我开始了解国内的一些艺术院校,国外的院校我没有考虑过,一是费用高,二是影视圈需要混人脉和资历,国外读书回来在这方面可能就比较欠缺。国内开设导演系的艺术院校,好一点的就是北影、中传、上戏、中戏、南艺。最后定了考北京电影学院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作为北影的王牌专业,导演系的报录比非常高,报名的人也个个都是卧虎藏龙,考上的难度也不是一般艺术院校可以比的。事实也是如此,我19考研,报名导演系的人数700+人,进复试的只有33个人,最后只招了7个,报录比1:100。但北影是国内学电影的最高学府,如果能考上那自然是最好的,不但有学历的镀金,而且能获得的人脉资源也是其它学校比不上的。这也是我选择考北影的很大一部分理由。
二、初试经验: 先介绍一下我的初试分数: 英语二(70分);政治(59分);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143分);专业二电影导演创作理论(109分)
• 英语二 北电专硕英语考的是英语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的英语比较差,四级也是大三的时候飘过,最后也拿了个70分。所以英语差的同学也不要太紧张,基本上只要好好复习,拿个70左右没什么大问题。 关于英语二的备考方法,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三个字:背单词。特别是对于英语和我一样不是特别好的同学,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单词还没记住,就去搞什么语法、长难句什么的。考研英语是应试考试,5500个单词你都记住了,相信我,阅读你一定看的懂,就算长难句一点都不懂,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对于英语考试来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没错。英语二的阅读虽然比较简单,但也只有勤加练习,才能拿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对于练习的方式,也只有三个字:刷真题。除了英语二的真题,英语一真题的阅读也需要刷,刷完之后再做英语二你会发现世界很美好。至于怎么刷,大概就是先做一遍,然后对答案,把错误答案标注出来(这时候先别看解析),之后翻译阅读,再将错题做一遍,并找出老师出题的思路和自己做错的原因。 最后是英语作文,英语二有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值占比还算是比较高。但作文这种东西,考的是深度,临时抱佛脚的作用比较少。特别是对于英语一般的同学,还有不希望自己英语拿到80+(比较高一点的分数)或者没有时间复习英语的同学,整理一个自己的万能模版(不要是网上随便一搜就能搜到的),应付考试基本足够。
• 政治 因为北电把专业课的线定的比较高,特别是故事片导演方向的专业二,给分极低,大部分人都被卡在专业二而无缘复试。专业课不过线公共课考200都没用,所以把重心都放在了专业课上。大家不要学我,还是因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而异。所以我基本在政治上没花时间,9月刷了一遍1000题,最后背了一下肖四肖八就上考场了,考完对答案,多选就错了8个,只拿了59分,也没啥经验好分享给大家的,所以政治就不多说了。
• 专业一(艺术基础理论) 要想考北电的话,就逃不开这门专业课,所有考生都需要考,从2020年开始取消了学硕和专硕的区别,所以无论学硕和专硕所考察的内容都是一样。主要的参考书是赵斌主编的《艺术概论》。 赵斌版本的《艺术概论》知识体系较为全面,很多人觉得这本书读不懂,原因就在于书上的很多概念是没有多做解释的,原书作者是默认大家都知道基础的艺术理论。所以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养成勤思考的习惯,不懂的概念及时查阅资料。 虽然只有一本主要的参考书,但难度只会大不会小,而且这门专业课老师给的分数相对较高,想拉分基本就靠这门专业课了,所以要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艺术概论》需要怎么看呢?主要是要分为三步来,首先是要通读每个章节,理解为主,一轮不够就来第二轮,这个过程主要的目的是对全书整体框架有一个总体把握,建议在八月之前完成这个工作。第二步就是开始背诵,这个工作建议在八月开始,按照记忆曲线,将每个章节作为一个模块来记忆,反复进行多轮背诵,就我自己而言,我每天早晚各安排两小时,一个月可以进行一轮背诵,到了十一月底已经可以掌握整本书的内容。第三步就是嚼烂整本书,经过第二步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能够熟练将整本书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串联,形成一种联想记忆的能力。另外,我建议《艺术概论》的阅读顺序是:第四章;第一章;第五章;第三章;第八章;第七章;第二章;第六章。 在学习《艺术概论》的过程中,我主要做了两个辅助工作,第一个是系统整理了名词解释;第二个是整理整本书的思维导图。这两个工作都是要在八月底之前完成,伴随第一步阅读理解《艺术概论》的过程。剩下的就是背诵了,其实资料整理的再多,总结的再好,如果没有真的背诵然后吸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都是白搭。很多同学都会陷入整理资料的误区,觉得自己的资料越全面越好,最后到了考场却发现没有消化吸收。 另外,网上有一套北电专业一的参考书,大部分都不需要购买,只需要准备五本即可,一本是《认识电影》,一本是《什么是艺术》,一本是《电影理论基础》,另外两本是北电版本的《中国电影史》与《外国电影史》。 再谈一下专业一的答题技巧。首先,每一道题的答题时间都要基本等于分值,比如一道名词解释的分值是7分,那么答题所用的时间也要在七八分钟。其次,大题的答案都要有逻辑,可以按照“总-分-总”的框架组织答案,构思的过程中一定要思路清晰,并用“一、1、1)”
这三级标示区分。 最后再附录一些我看过的,觉得很不错的艺术相关书籍,对培养综合素养有极大帮助:《图说中国绘画史》、《东西方艺术的交汇》、《中国艺术史》苏立文、《与艺术相伴》、《艺术让人成为人》、《中国艺术与文化》、《白立方内外》、《艺术的故事》。
• 专业二(不同方向不一样) 我的初试考的是故事片导演,故事片导演的考题隔几年会改变一次,但是不变的是两个模块:论述题/简答;剧作。 拿2019年的故事片导演方向的初试专业二考题来说,主要是三个部分: 1、选择题(40分-40个选择-每一个1分)。
题目的范围非常广,大概分为三类:经典电影、近三年三大影节热门电影、热点的电影新闻。这部分的题目没有特别有效的备考方法,只能靠自己平时的积累。了解一些电影资讯,多刷一些经典影片以及近三年热门的电影。这部分我个人认为是不需要特意花大块时间学习备考,只需要在休息的时间刷片刷微博,看一下相关的app(时光网、看电影等),再做一些必要的笔记就可以了
2、论述题 论述题的分值是40分,一般都是二选一。关于这部分,只要准备充分,是完全可以拿到高分的。40分的分值答题时间大概需要用50分钟左右,其他时间要尽可能挤出来留给剧作 论述题的准备,我个人建议是增加阅读量,只有肚子里有货,才能写的出来。我所用的参考书有这么几本:《世界著名电影导演研究》《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和《当代电影》我个人建议每一期都要选择相关的文章去看,并勤做笔记,经常把笔记拿出来复习,在自己的笔记下面写上自己的感悟心得。 另外还需要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经常给自己想一些问题,尝试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去解答这些问题,比如电影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第五代导演的贡献是什么?等等。
3、剧作题 剧作是很多跨专业考研同学的拦路虎,但我认为它是专业二考试中最重要的一个part,剧本写的好,老师喜欢,分数一下子就上去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的考生甚至连剧本的格式都不知道怎么写。所以我个人建议同学们可以先系统学习一下悉德·菲尔德的《电影剧本写作基础》,只需要买第一册就可以了。 阅读完这本书以后,大概对剧作会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础弱的朋友,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练习剧作: 1)日本新干线剧作练习。大概就是指练习用最精炼的语言提炼人物特征,练习观察的能力,帮助写作人物小传,人物小传起到提纲性的作用,没有一个完整的人物小传,整个故事就会是一盘散沙。 这是桥本忍自己独创的编剧训练技巧 原来叫“山手线式观察” 就是每天去坐地铁 坐公车,看每个乘客的脸。如果觉得某张脸极具特点可以在影片里大放异彩,就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人的举手头足 推测他的性格,并且全部纳入编剧素材库。 2)closat即兴剧作练习。就是随机选取六个元素。
C=某个人物(Characters)以及对人物的描述。他/她有潜力成为某个故事的角色。 L=有趣的可视化地点(Location)。 O=让人好奇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物件(Object)。 S=充满矛盾或者揭示性的情境(Situation)。 A=不寻常或者揭示性的行动(Act)。 T=任何你感兴趣的主题(Theme)或者在你的生活中呈现的主题。 平时自己准备一个小本子,把观察到有趣有意思有意义的元素记录下来,再随机排列组合选取不同的元素进行即兴的故事梗概写作。 之后就是模拟真题的练习,自己给自己选择题目,按照北影导演系常考的剧作题目类型训练。我个人建议每周都要抽两个小时,定时训练一篇剧作。找专业的人批改很重要,这样你才知道自己的剧本中存在的问题。 也有学弟学妹问我,北电这么难考需不需要报辅导班,每个人情况不同,如果觉得自学难度较大可以报一个,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当然也可以不用花这个钱,个人比较推荐新祥旭一对一,也很感谢新祥旭能给我机会分享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帮助到大家。
三、复试经验: 最开始已经讲了,北电故事片导演系竞争十分激烈,初试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复试更是只能自求多福了。19故事片导演系复试进了33人,招生简章上写着招16人,但最后实际只招了7人,切实贯彻“宁缺毋滥”的招生标准。这也是提醒大家,不要只看简章,看哪个专业招的人多就报哪个专业,还是要跟着自己的心走,一切都说不准。 导演系复试内容很简单,就是限时拍片,(纪录片方向也是一样)。3个小时内,现场给主题,拍个3分钟的片子(不能超过3分钟,多一帧都会被cut掉)。19的复试题目,上午场是《窗》,下午场是《一个奇怪的下午》,还算中规中矩。拍摄期间会有师哥或者师姐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