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方向考研导师介绍以及经验分享
- 格式:pptx
- 大小:690.90 KB
- 文档页数:12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辅导班笔记资料精选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71.艺术的发生从艺术实践来看,艺术的发生经历f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
艺术起源的问题与人类起源酌问题紧紧联系在一起,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而,在艺术起源的各种说法中,劳动说最接近真理。
劳动说最有力的提倡者是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
他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所发现的大量材料,在批判和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充分阐述了文艺起源于劳动酌理论。
普列汉诺夫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
原始艺术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和生产斗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最初的艺术是劳动的产物,因而有着明显的功利目的的。
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说法是建立在以下几方面立论基础之上的:(1)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艺术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的双手、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
任何艺术都是人的产物。
所以,艺术也可看作是劳动的产物。
(2)原始文艺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经常交织在一起,以致于艺术活动往往就是劳动生产活动的组成部分。
原始艺术的功利目的非常明显,在劳动中往往起着协调动作、减轻疲劳和增强劳动效果的作用,这种情况,我们在今天的一些劳动歌舞(如插秧舞、丰收舞、打夯歌、船夫号子等)中仍然可以约略感受到。
这都说明原始音乐、舞蹈、诗歌都是伴随着劳动的节奏和音响产生,成为组织生产,凝聚劳动干劲,或表情达意,减轻疲劳,提高劳动效率的手段。
(3)劳动生活是原始艺术的主要表现对象和内’容。
由于原始人生活的最主要内容是生产劳动,听以,劳动生产直接影响着原始文艺的题材。
在最古老的绘画、雕刻中,狩猎对象(动物)和狩猎生活往往是摹仿的最主要内容。
这是因为当时的劳动主要是狩猎活动。
(2)情感与认识的统一。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电影导演制作考研经验及总结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硕士,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经验笔记以方便大家准备考研,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经验分享首先,无论英语还是政治,很多知识点都是需要去记忆的,尤其是政治。
如果能够把基本的知识点记忆牢固,想不得高分都难。
其次,公共课在几年以内基本都是同一批人来出题,即使更换老师,也是循序渐进的;即使是变革性的,那么由于这些年龄比较大的出题人的知识背景等都很相近,所以在出题思路等各个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换言之,考试是有规律可循的.以英语这需要长期练习的科目为主。
尤其是英语,在不放松单词等基本知识积累的同时,“以真题为纲”进行复习,把每一套真题彻彻底底的分析明白,真真正正把握住出题人每一道题的出题意图。
专业课复习要有计划的进行,这一阶段要开始有计划的进行知识点的记忆。
争取完成第一轮的复习。
达到的效果是,对每个知识点做到能够基本记住。
下面个和大家分享考研笔记43.怎样理解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典荆环境间典型人物的关系十分密切,总的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缺一不可的。
(1)典型人物必须生活在典型环境中,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性格,无不同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环境是人性格形成的社会原因和根本条件。
(2)典型人物的行动和性格发展又对典型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典型环境主要不是指自然环境,而是指以人为核心的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环境。
因此,典型人物往往成为典型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由上可见,典型人物同典型性格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环境不典型,人物很难充分典型;反之,人物不典型,环境也不可能具有充分典型性。
当然,具体到一部作品,其中人物的典型程度同环境的典型程度未必都相平衡,厚此薄彼的情况也是常见的。
44.为什么说艺术作品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42.审美想象哪两种?在艺术鉴赏中作用?审美想像,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原有记忆表象重新化合,以构成新妁审美意象的积极心理活动。
17.拿来主义?现在韩剧火的不行,美剧也不甘示弱,若干年前日剧也曾经风靡全国,每当一部外来剧(可并不一定是引进剧哟!)席卷上下的时候,从媒体到百姓都会痛骂国产剧的不争气:咱们怎么就拍不出《大长今》呢?怎么就拍不出《兄弟连》呢?怎么就拍不出《六人行》呢?怎么就拍不出《东京爱情故事》呢?没创意?没钱?没人才?没扶植?没市场?似乎都不是。
论创意,空手套白狼的本事谁都比不过咱们一些制片人;论钱,两个越王勾践、三个三国,眼看着射雕才几年又要重新上马了,这得多少钱啊;论人才,那就更没问题了,你看咱们小胖哥;论扶植,政府法律规章上白纸黑字,鼓励企业投资影视业;论市场,要中国没市场,那美国好莱坞跟咱可爱的D版商急什么?不是开玩笑,说起来,创意、钱、人才、市场,咱们都有,惟一缺的就是机制。
在其他一些帖子里说过的,咱们跟人家的电视剧制作机制完全不同。
在不了解这些差异的情况下,简单生硬地学习,甚至直接“拿来”,就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毛病。
韩国的特点,在于韩国大体属于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开始弄个若干集,先播着,根据观众的反映随时调整后面的剧情。
所以韩国电视剧一般都节奏慢,但是戏好,人物扎实。
听说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制作的同时找了不少普通观众看,提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前后多达十余次!也因此,对于韩国影视剧来说,编剧有时候比导演还重要。
日本的特点,是一周才播一集,因此以前的剧集都很短,标准是十集左右(《东爱》就是十一集),现在迫于韩剧的压力,也在朝长篇化的方向发展。
但在日本,电视剧奉行“编剧中心制”,大牌编剧甚至比大牌演员还有号召力!美国呢,也不会想咱们这样一天连放两三集,一个剧两三礼拜就放完了。
而且美国电视剧的形式很丰富,题材和体裁都会有周期性变化,紧随市场反馈。
像《六人行》,人家一季才24、5集,每周播一集还有大半年闲着呢,始终吊着观众胃口,这才能连播十年。
要咱们,就说《我爱我家》好,每天不多就一集,连着十年谁受得了?最后,不论日剧韩剧还是美剧,人家的制作成本都比咱们高得多(即便排除人力成本、价格水平的差异),哪怕同样的剧本,你交给日本韩国美国和咱们国内的人来拍,肯定也大有不同。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辅导班讲义资料接受美学的流派:德国瑙曼从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出发,认为接受美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艺术消费。
美国读者反映批评学派,意义或理解是阅读的最终结果,阅读活动就是读者在阅读中不断体验和反应的过程,费希把这种反应或体验称为“意义经验,”读者的反应批评就是对这种意义经验的分析。
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兴起,接受美学以现象学美学和解释学美学为理论基础。
雅克·拉康解构主义精神分析论。
1、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
3、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鉴赏者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鉴赏主体可以在审美的再创造活动(也是在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作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的愉悦。
鉴赏力。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审美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水平,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更是需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1、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
2、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
3、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具备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5、美育与艺术教育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和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力。
传说中的夏铸九鼎,大概是打开青铜时代第一页的标记。
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以和谐的审美情趣和充满诗情画意的影视语言形成了该剧的独特风格,塑造了一批以工读学校师生为核心的、富于个性的艺术形象,对人生和现实作了积极的哲理性思考。
失落与寻找,厌世与入世,这是千百年来艺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
有人认为失落是一种最深刻的、永恒的美,厌世则是“世人皆浊独我清”的隐士遗风,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风与仙骨,但更多的人却在寻找与追求,入世与执著才是一种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更富有创造性力度的美。
《寻》剧的编导正是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挖掘题材的,他们没有在工读生的沉沦和失落感上铺垫,而是将视角放在了医治创伤、改造挽救、造就新人,重新寻找光明的世界上。
十年浩劫,孩子们也同样成为了灾难的承受者。
孩子们的犯罪,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把他们送进高墙深院的工读学校,就是要帮助他们寻找到失去的世界。
但是,有些东西却再也无法找到了。
作品既审丑,又审美,充满自审意识。
将诗意性、现实性、戏剧性融为一体,
展示出众多人物富有感染力的性格世界。
“世界只有一个,但每个人的心中却有着不同的世界”。
孩子们勇于自我解剖,反思——自审——飞跃,从生活中寻求到朴实无华的哲理——“幸福在追求之中。
失落与追求,关键在于追求。
在追求中寻找自己失落了的世界,寻找美好的未来世界。
”。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参考书讲义笔记精选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世说新语》描述了那么那么多的声音笑貌、传闻逸事,目的都在表彰和树立这种理想的人格:智慧的内心和脱欲的风度是其中最重要的两点。
佛教传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把他们这种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了。
信仰与思辨的结合本是南朝佛教的特征,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成为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安息心灵、解脱苦恼的最佳选择,给了这批饱学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
这也表现到整个艺术领域和佛像雕塑(例如禅观决疑的弥勒)上。
被谢赫《古画品录》列为第一的陆探微,以“秀骨清相,似觉生动,令人懔懔若对神明”为特征,顾恺之也是“刻削为容仪”,以描绘“清羸示病之容,隐几忘言之状”出名的。
北方的实力和军威虽胜过南朝,却一直认南朝文化为中国正统。
从习凿齿(东晋)、王肃(宋、齐)到王褒、庚信(陈),数百年南士入北,均备受敬重,记载颇多。
北齐高欢便说,江东“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北齐书·杜弼传》],仍是以南朝为文化正统学习榜样。
所以江南的画家与塞北的塑匠,艺术风格和作品面貌,如此吻合,便不奇怪了。
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
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那种种接吻、扭腰、乳部突出、性的刺激、过大的动作姿态等等,被完全排除。
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结构、色、线、装饰、图案等)也都中国化了。
其中,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
科林伍德(RobinCreargeCollingwood,1889—1943)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美学家,表现主义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
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系,后留校研究和任教。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导演创作考研真题讲义精选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电影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引导原则:引导、提升广大观众需求。
电影批评也起到作用,电影理论研究,电影评奖都对电影观众的引导和提高有作用。
艺术创作自身规律,经济运作规律也要重视结合考虑。
36、后殖民主义批评方法特征,用此评价第五代,特别是张艺谋,你有什么看法?“文化英雄”还是“文化囚徒”?37、改革开放20年,中国电影取得哪些成就?题材多样、思想深度、艺术探索、纪实性、意识流、造型性探索等。
38、对中国第五代电影历史发展变迁做出评价。
39、美国大片引进给中国电影在市场观念和艺术创作手法有什么影响?40、结合影片实例,阐述电影作品精品标准的理解。
三性统一(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达到思想精湛、艺术精神、制作精良41、现代主义艺术方法与后现代主义艺术方法区别何在?举西方电影为例加以说明。
现代:新浪潮、安东尼奥尼、戈达尔后现代:昆汀•塔伦蒂诺、《暴雨将至》42、简述90年代新生代发展演变过程,对中国电影未来产生如何积极的影响。
第五代以后,第六代作为主体的电影导演43、对电影作品的真实性要求是否要受电影作品类型的制约?对不同电影类型对于真实性是否有不尽相同的要求,谈谈认识。
原则上:对真实性要求、类型不同、要求不同。
如喜剧夸张,正剧就不行。
44、简述苏联蒙太奇学派产生背景和哲学背景。
代表人物和各个艺术主张是什么?对电影历史发展产生什么积极的影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辨证唯物主义,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库里肖夫、维尔托夫、全心全意因才思教“奇异演员培养所”等。
45、试论情节剧观念对我国电影创作影响。
46、试论常规电影结构的主要特征。
47、电影剧本的创作,一定要符合冲突律吗?为什么?48、论述电影情节发展的叙事动力。
49、如何看待当前电影市场的娱乐片大潮?)50、简述巴拉兹在《电影美学》提出电影与戏剧相比所具有的表现方法。
【导演系】院系:导演系研究方向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研究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电影导演创作方法和创作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影导演创作技能,独立开展影视艺术创作。
业务课一名称: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业务课一介绍: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
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业务课二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及理论业务课二介绍: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导演创作能力,了解导演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及其对电影创新的贡献。
能判断剧本的核心任务,完成导演创作构思及实施导演构思的具体方案。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艺术学概论》彭吉象《艺术概论》王宏建《艺术概论》赵彬主编《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国电影史》钟大丰《外国电影史》郑亚玲《认识电影》(美)路易斯.贾内梯著《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艾伦、戈梅里著李迅译外加重要辅助资料育明教育独家内部笔记资料包含:【艺术热点】+【中西文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内部试题库】+【电影基础理论内部试题库】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研重点内部资料在艺术鉴赏的流程中主要包括那些审美心理活动?艺术鉴赏流程是艺术鉴赏活动的全面展开,是接受者由外及内由浅人深地感知、体验、理解艺术作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活跃着多种心理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环节:(1)直觉与感知。
接受者鉴赏艺术作品,最先接触到的是外在的形式美。
电视剧《新岸》是根据刘艳华的事迹改编的,真实地反映了刘艳华走过的放荡——失足——磨练——新生的生活道路。
艺术典型来自生活原型,但又高于生活原型,改编者有选择、有扬弃、有提炼、有创造,把生活原型升华到一个新的层次——艺术典型。
编剧李宏林在《谈纪实性电视剧的创作》一文中写道:“写《新岸》时,我对原生活素材都作了符合艺术需要的取舍、概括和集中。
为了追求一种与人物内心状态和谐的艺术节奏,我把原生活中高元钢和刘艳华赶马车,改为赶着有玲声的牛车;把高元钢和刘艳华几年里的劳动场合集中在富有诗意的小河边。
为了追求一点美学内容,刘艳华的犯罪活动故隐其后。
”
电视剧《女记者的画外音》1984年一经播出,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并获第四届“飞天奖”一等奖。
评委会的评语是:“该剧反映了当前企业管理急需改革的重大问题,热情地讴歌了站在改革前列的新型企业家形象。
编导以报告文学体的独特风格,生动地表现了时代精神,在艺术形式上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作品以女记者的主观视点和画外音为剧情的联结线。
记者耳闻目睹,所见所闻所感,朴实无华,极具生活实感,其实凝聚着编导的艺术构思和一番心血。
女记者的采访,主要集中在厂长身上。
她目标明确,
敏于观察,善于发问,确有一套捕捉信息的本领,从不同侧面、多种角度对厂长搜奥探奇,最终完成了对于厂长形象的整体把握。
在剧中,女记者是采访者,是见证人,是评论家,通过她在生活一线的采访,形成鲜明的纪实风格。
她的“主观镜头”所向,正是编导者想告诉观众留意的地方,也是理解人物的关键所在;她的“画外音”所感所议,正是画龙点睛之处,饱含哲理,是“形象化的政论”,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品格。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研--《七宗罪》拉片作业一.分镜头分析镜号截图景别摄法内容长度声音1略近景移警a下车环顾四周3秒沉重诡异的音乐2中景跟,拉警b下车也环顾四周4秒沉重诡异的音乐3空摇四周空无人烟,只有高压电线5秒沉重诡异的音乐4近景跟匪慢慢的从车里出来2秒诡异的音乐5近景固定警b小心翼翼的再次环顾四周的动态3秒诡异的音乐风声脚步声,苍蝇声6近景固定匪镇定的3秒诡异的音乐和问警b几点了,很得意的样子风声7近景固定警b和匪对话2秒沉重诡异的音乐8全景跟,移警a与警b带着匪去找尸体9秒沉重诡异的音乐9特写上摇警a手里拿着枪随时防备着2秒沉重诡异的音乐10近景摇接上个镜头摇到同时看到警与匪的头部2秒沉重的音乐加脚步声11远景固定一辆面包车从远处驶来5秒沉重诡异的音乐12中近景稍推警a严肃的让匪快点跪下2秒急促怪异的音乐13中景移警b紧张的向车得方向跑去2秒急促怪异的音乐14近景固定警b迅速跑入车内,快速启动2秒急促音乐,车发动声15远景跟移面包车急速驶向目的地5秒急促怪异的音乐,汽车由远而近的行驶声16近景固定上移警b下车掏枪,7秒诡异的音乐声,枪声鸣枪,传送信号17中景推快递先生从车内出来,警b命令他6秒诡异的音乐,直升机声18近景移快递先生从后备箱里拿出快递盒子3秒诡异的音乐,开启后备箱的声音19特写固定匪得意的凝视着远处的情况,回头看看警a3秒无声20近景固定警b望着盒子无从下手,看看盒子再看看警a 12秒鸟叫声,微风21中近景微移警a紧张的望着远处的状况,匪不慌不忙的说话3秒对白22近景,特写固定警b小心翼翼的打开盒子5秒划开盒子的声音,风声,鸟叫声23特写迅速移动镜头,固定特写警b慌乱的站起,望向警a与匪2秒急促的音乐起,风声24远景固定警a心情急促的看着警b 1秒急促的音乐25中景跟推,晃动警b慌乱的向警a2秒渲染音乐跑去,大喊“把枪扔掉”26近景固定匪得意的说话,笑了笑5秒渲染音乐27中全景横摇警a质问警b,慌乱的不知道怎么说话3秒渲染音乐28中近景固定警b命令警a放下枪,匪淡定的笑笑2秒渲染音乐29中景微晃警a愤怒的拿枪指着警b与匪2秒渲染音乐,风声30中近微晃警a激动愤怒的情绪抑制不住了3秒渲染音乐31特写固定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拿枪指着杀人犯2秒渲染音乐,鼻涕声32特写固定杀人犯一边说一边得意的样子5秒悲痛的音乐33全景固定警a狠狠的用枪射杀了杀人犯,犯人倒地3秒枪声,渲染音乐34中景固定仰拍痛恨的再再犯人身上补两枪4秒枪声,悲痛的音乐声,风声35近景固定警b 3秒风声,音乐声遗憾的看着犯人的尸体,回头仰望36中近景固定,微晃警a伤心、绝望、悲愤等各种心理聚为一身11秒悲痛沉重的音乐,直升机声二.机位分析注:绿色为警a,黄色为警b,红色为匪,黑色为快递员,白色小方块为盒子注:红线为戏中人物行动路线,标号为镜头号三.段落分析《七宗罪》整个影片讲述了一个涉及基督教教义中“七宗罪”的恐怖连环杀人事件。
电视剧《蹉跎岁月》是一曲人物命运之歌,形象地揭示了“岁月蹉跎,人非蹉跎”的哲理意蕴,反映出十年浩劫中一代青年的苦闷和追求、困惑和希望、豪情和友谊,寓哲理于人物命运之中。
《巴桑和她的弟妹们》以新颖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内涵,表现了西藏的历史与现实、永恒与瞬间、古老与现代、文明与愚昧的交融和冲突,将人们“引向一个未知的哲理起点”。
(海明威语)编导以“从容不迫却富有生活同步感的思考节奏,敦促观众思考、探索。
……靠浸润渗透和震荡冲击的结合,靠生动的细节,思想的闪光实现视点的转移”。
在生活的自然流动中完成人生的总体观照。
艺术手法上,注意纪实与造型相结合,真实地再现和表现西藏历史的进程和生活的流动感。
画面的对比度重复感很强,色彩反差大,音响的交叉,服饰的互比,建筑的映照,气氛的烘托等等,有效地增强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岁月刻痕感和时代感。
《太阳从这里升起》展现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物质文明和古老封闭的牧歌式的农业文明的冲突,预示着落后的自然经济向新的工业文明的嬗变。
在烽火台、古墓旁,一轮太阳正在升起。
大反差的两极化的形象对比是这部作品的画面造型特点。
“一个来自太平洋彼岸的黄发碧眼的美国人会同裹着毛巾的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走在一条路上,70多岁的老汉把拾来的可口可乐罐子装进他那曾经装过牲口粪和柴草、不知修补过多少次的破筐子里;印着洋码码的大型机械虎视眈眈地朝着农民们住了几辈子的土窑洞一步步开过去,一切旧的田园牧歌式的平静被打破了,一切从前只有在画上才能看到的东西,在一夜之间扑到眼前。
”(张绍林语)剧中的景物、氛围对比十分强烈:排山倒墙的推土机与蹒跚前行的小毛驴;高耸入云的新楼与黑洞洞的土窑洞;崭新的工程车队同古老的出土文物;龙门吊与烽火台,形成了文化上的鲜明对照,启迪着观众的哲理性思考。
作品不以情节表义取胜,而是着力于挖掘影像表义的内涵,通过画面的排列组合与蒙太奇处理,赋予物体以象征和寓意。
画面的多义性,体现着含蓄与模糊,创造出极大的思维空间让观众去参与,使作品具有极强的意念性的同时,产生出开心启迪的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