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解读

问:《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全面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在原《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国科发高字[2000]530号)的基础上,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编制了《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问:什么是国家大学科技园?

答: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问: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主管单位是哪些?

答: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管理和指导;高校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托单位。

问: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答: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化技术支撑平台建设、高校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入园创业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问:国家大学科技园的申报流程是什么?

答: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大学科技园,由省级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并提交《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报告》;

2、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其进行现场评估,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予以认定。

问: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是否是终身制?

答:不是。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每3年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考核,实行动态管理。对达不到考核条件的国家大学科技园,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考核条件的,将取消其“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资格。

问:申请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

问:满足什么条件的企业可以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孵化企业?

答:1、企业注册地及工作场所必须在大学科技园的工作场地内。

2、属新注册企业或申请进入大学科技园前企业成立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3、企业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年。

4、企业注册资金一般不超过500万元。

5、迁入的企业,上年营业收入一般不超过200万元。

6、企业租用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面积不高于1000平方米。

7、企业负责人应熟悉本企业产品的研究、开发。

问: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有哪些支持政策和措施?

答: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认定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和税务行政管理部门正在制订过程之中。此外,科技部将在火炬计划环境建设项目中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发展进行专项支持。

问:依托高校在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高校要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激励政策,向国家大学科技园开放学校的各种资源,鼓励师生到园区创业,并在园区内构建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鼓励把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使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作者:添加时间:2015-01-13 17:37:37 浏览次数:9 【大中小】 发文文号:国科发高[2010]628号 发文单位:科技部教育部 发文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主题词: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业化,加强和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 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 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推动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 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支撑的平 台和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 园进行管理和指导;高校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托单位。 第二章功能与定位 第四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 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 第六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和增值服务的机构。要大力提 高创业辅导、技术平台等孵化条件和技术转移能力,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开拓、法律财 税等专业服务能力,重点改善园区金融投资的环境与能力,拓展大学科技园的融资服务渠道。 第七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将高校资源优势与地 方特色产业相结合,通过与地方共建技术平台和中试基地,面向产业需求开展技术研发与应 用转化,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支撑。 第三章认定与管理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大学科技园,由省级科技和教育行政管 理部门向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并提交《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报告》(报告提纲见附件);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组对其 进行评估,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予以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申请报告》的内容和数据 应可核查。 第九条申请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具有完整的发展规划,发展方向明确。 2.必须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化管理机构,实际运营时间在2年以上,经营状况良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名录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名录[截至20070625] 1 省份分类序号通过时间单位名称级别内容地址 2 3 北京 1 20050923 国家保密技术研究所甲级北京海淀区交大东路甲56号 4 北京 2 20050923 总参三部科技成果交流中心甲级北京市海淀区厢红旗1号院 5 北京 3 20050923 北京神州数码有限公司甲级新北京海淀区苏州街16号神州数码大厦18层 6 北京 4 20051206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甲级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40号 7 北京 5 20050923 联想网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甲级新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6号中电信息大厦8层 8 北京 6 20051206 北京市太极华青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卧虎桥甲六号中幢65二层 9 北京 7 20050923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211号 10 北京 8 20050923 北京东华合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甲级新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28号泛亚大厦3层DHC 11 北京 9 20050923 北京惠讯时代企业科技有限公司甲级新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3号中国电子大厦B座7层 12 北京 10 20051206 北京鼎天软件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9号银谷大厦1505室 13 北京 11 20050923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中科院自动化大厦2层 14 北京 12 20050923 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科技综合楼三楼(188信箱) 15 北京 13 20051206 华迪计算机有限公司甲级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中国航天大厦五六层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孵化基金总额,年末固定资产净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占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浙江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浙江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指标分析 (7) 一、浙江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浙江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占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浙江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浙江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006-2020年)》、 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和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推动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管理和指导;高校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托单位。 第二章功能与定位 第四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 第六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为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条件和增值服务的机构。要大力提高创业辅导、技术平台等孵化条件和技术转移能力,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开拓、法律财税等专业服务能力,重点改善园区金融投资的环境与能力,拓展大学科技园的融资服务渠道。 第七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将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2018版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2018版

序言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从累计毕业企业,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毕业企业总收入,毕业企业工业总产值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分析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毕业企业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指标分析 (3) 一、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现状统计 (3) 二、全国累计毕业企业现状统计 (3) 三、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占全国累计毕业企业比重统计 (3) 四、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累计毕业企业(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累计毕业企业(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浙江省累计毕业企业同全国累计毕业企业(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浙江省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指标分析 (7) 一、浙江省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浙江省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全国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浙江省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浙江省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毕业企业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情况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e210787729.html, 中经未来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情况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分析1993年7月,清华大学提出创建清华科技园的构想,并得到北京市的批准。1994年8月,清华大学组建了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开始建设清华科技园。1998年,北京清华科技园完成12万平米起步区建设,科技园初具规模。1999年,清华科技园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支持;成立清华科技园“园中园”——清华创业园,初步具备企业孵化功能。2000年,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组建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推进科技园区建设,入园企业达到200家。2001年,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2002年,清华科技园与中关村管委会和清华大学共同组建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2003年,清华科技园被科技部、教育部评为唯一的A类国家大学科技园。2004年,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全面承担起清华科技园及其各地分园的规划、建设和运行任务;建设清华科技园北京主园区公共测试平台;清华科技园成为国内大学科技园区中首家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IASP)正式会员单位。2005年,建设完成清华科技园北京主园区标志性建筑——18万平米科技大厦;科技园1 https://www.doczj.com/doc/e210787729.html, 中经未来与海淀区共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平台,创新服务 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6年,启动旨在重点扶持优秀创业企业的“钻石计划”; 清华留学人员创业园被人事局命名首批“北京市留学人员创业园”。 2007年, 清华科技园举行“钻石计划”首批入围企业发布会,累计吸引十五家创新型科技 企业入围“钻石计划”,清华科技园北京主园区入住率超过95%。 2008年,启 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由“一主两翼”向“多位一体”的战略升级;用Tus Park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选拔赛工作方案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河南省选拔赛工作方案 2015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15]4号,以下简称《通知》),根据《通知》精神,本次大赛共由校级选拔赛、省级选拔赛、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组成。为做好河南省赛区选拔赛的相关工作,充分展示我省大学生创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制订我省选拔赛工作方案如下。 第一环节网络评审 一、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5年9月6日09:00—7日下午17:00 地点:河南大学明伦校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二、评审专家 网络评审专家共7位,由省直有关厅局、行业企业、创投风投机构、创客空间、大学科技园、高校专家等组成,省教育厅就业中心负责遴选。原则上网络评审专家要担任现场

评审环节的评委。 三、评审安排 (一)高校推选 网报截至日期为2015年8月31日,各参赛高校应于9月4日前,推选项目参加省级选拔赛的网络评审环节。每所高校推选项目数量最多为网报数量的20%,最少推荐1项。 (二)评审保障 1.9月6日前,省教育厅就业中心负责联系教育部,拿到分配给河南的国赛名额。 2.河南大学就业中心负责备好机房电脑设备、项目计划书评审要点、打印机等物料及安排专家食宿。 (三)专家报到 时间:2015年9月6日9:00前 地点:河南大学明伦(老)校区招待所(明园) (四)晋级项目数量 1.实践类项目晋级40个、创意类项目晋级20个。 2.9月8日,省教育厅就业中心在省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微信发布公告,告知进入现场评审的高校和项目,并短信通知所有高校。 (五)晋级项目要求 所有晋级项目需要准备以下相关材料: 1.每个项目须交项目计划书10份(含电子版,PDF格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针对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字分析为大家展示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孵化场地总面积,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孵化用房面积,孵化场地研发用房面积,孵化场地生产用房面积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 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协会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分析报告能够帮助机构和个人更 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场地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孵化场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占全国孵化场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孵化场地总面积(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孵化场地总面积(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孵化场地总面积同全国孵化场地总面积(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湖北省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占全国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孵化场地办公用房面积(2015-2017)统计分析 (9)

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HTTP

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 序号所属行政区域科技园名称 1 北京 (14)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7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8 北师大-北中医国家大学科技园 9 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0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1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2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3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大学科技园 15 天津(1) 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6 河北 (2)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7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8 山西(1) 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 19 辽宁 (6)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0 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1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3 辽宁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4 大连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5 吉林 (3)吉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6 长春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7 东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8 黑龙江 (4)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9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0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1 东北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2 上海 (13)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3 上海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4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5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6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7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8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9 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0 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1 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3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4 上海体育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45 江苏 (11)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 46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7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8 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9 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0 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1 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 52 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3 镇江国家大学科技园 54 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 55 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 56 浙江 (5)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7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58 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 59 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60 温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 61 安徽(1)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 62 福建(1)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3 江西 (2)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4 江西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5 山东 (4)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6 中国石油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7 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 68 山东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及有关方案

河南省大学科技园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关于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豫发〔2013〕7号)、《河南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和《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豫政〔2009〕78号)精神,规范和加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管理,提高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努力建设创新型河南,参照《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28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等院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机构。 第三条河南省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河南省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各省辖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对本地区河南省大学科技园进行协调,给予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第二章功能与定位 第四条大学科技园是我省建设科技创新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和科技孵化创新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是高新区和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集聚创新人才,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第五条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载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加速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培育高层次的技术、经营和管理人才。 第六条大学科技园应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金融投资支撑平台建设、高校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建设,为入园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第三章组建、认定与管理 第七条省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开展“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组建、认定、管理及考核工作;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高新区管委会负责协助做好“河南省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工作。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情况

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企业情况 企业名称(TDF8114): 企业法人代码(TDF8117): 注册时间(TDF8118): 入驻科技园时间:(TDF8119) 注册资金(TDF8121): 平衡关系:TDF8J104≥TDF8J105 TDF8H300≥TDF8H(311+312) TDF8H300≥TDF8H(313+314+315+316) TDF8H300≥TDF8H317≥TDF8H318 DF8H300≥TDF8H319 TDF8G210>TDF8G250*6.8 TDF8F400>TDF8F410 TDF8F420>TDF8F430 TDF8K610≥TDF8K620 TDF8K610≥TDF8K630 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 报出日期:20 年 月 日 表 号:GZ -006F1 制表机关:科学技术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0]129号 有效期截止时间:2012年10月

表GZ-006F1指标说明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企业应根据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制定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按本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代码见附件一。 行业类别:主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性质。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填写。多种经济活动并存时,请填写最主要的一类。 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认定并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的企业。 研发机构数:指大学园区内企业依托国内力量所办的研究开发机构,不包括与国外相关机构合办的。 成果转化总数:指国家大学科技园中转化的科技成果总数。 获奖成果数:指大学科技园内企业的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的奖励数。 产出成果数:指大学科技园内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取得的成果数目。 在孵企业总收入:指在统计年度内由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所实现的技、工、贸等各种收入之和。 在孵企业工业总产值:指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在本报告期内所实现的工业产值。 在孵企业净利润:指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在本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在上交国家所得税后的剩余部份(亏损以“-”表示)。 在孵企业上缴税金:指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在本报告期内实际上交的各项税金及能源基金、教育附加费等。 在孵企业出口创汇:指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在本报告期内出售给外贸部门或直接出售给外商的产品或商品的总金额。包括来料加工装配出口、境外技术合同实现金额及在国内以外汇计价的商品出售额等。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数:指本报告期末在大学科技园孵化的企业的人员总数。 科技活动人员: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不含10%)以下的人员不统计。(1)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工业企业所属的技术开发中心及中试车间(基地)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的人员。(2)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工业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间接服务人员。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研究与试验发展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员,可按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人员占全部科技项目人员的比重计算。 申请专利项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 申请发明专利数: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专利件数。 批准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内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这三类专利的件数。 批准发明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拥有的、经国内外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购买国外技术专利数:指企业在统计年度中,购买的全部国外的技术专利数。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指报告年度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不论何种经费来源,只要实际用于上述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都应计算在内。具体计算办法:可将企业全部科技项目中确定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的经费支出加总,再加上按上述三类项目支出占全部科技项目经费支出比重计算分摊的科技管理和服务费用取得。上述三类项目经费支出包括的内容与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组所列的支出项一致。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指报告年度内企业用于新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支出。包括研究、设计、模型研制、测试、试验等费用支出。新产品的概念见“新产品工程准备和产出情况”中的有关解释。 接受大学生、研究生实习人数:指在本报告期内企业接收高等学校大学生、研究生在校期间进行专业、就业创业实习或实训的人天数。 接受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指在报告期内应届毕业大学生、研究生首次就业与在孵化企业签定就业合同的人数。以就业合同为统计依据。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2019)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20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教育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运行管理,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科技部会同教育部组织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国科发高〔2010〕628号)进行了修订,现将修订完成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技部教育部 2019年4月3日 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激发高校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管理,提升国家大学科技园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指以具有科研优势特色的大学为依托,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和开放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和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 第三条科技部会同教育部负责国家大学科技园宏观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科技厅(委、局)会同教育厅(委、局)负责对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管理和指导。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依托单位。 第二章功能定位 第四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融通创新的重要平台、构建双创生态的重要阵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载体。 第五条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发挥创新资源集成功能,通过搭建高水平创新网络与平台,促进高校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集聚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多元创新要素,推动科技、教育、经济的融通创新和军民融合发展。 第六条国家大学科技园要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功能,通过完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信息供需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工程化和成熟化,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

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作者:添加时间:2015-01-13 17:37:37 浏览次数:9 【大中小】 发文文号:国科发高[2010]628号 发文单位:科技部教育部 发文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主题词: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和规范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运行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推动高等学校产

学研结合、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的机构。 第三条国务院科技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管理和指导;高校是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主要依托单位。 第二章功能与定位 第四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的示范基地、高校师生创业的实践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基地;是高校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一流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五条国家大学科技园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结合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通道。主要功能是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孵化科技

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录

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录 (共115家,统计时间:2020-07-30) 1. 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 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 北京邮电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6. 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7. 北师大—北中医国家大学科技园 8. 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9. 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0.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1. 北京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2.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3.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4.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国家大学科技园 15.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园

16. 天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7. 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8. 燕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19. 保定大学科技园 20. 山西中北国家大学科技园 21. 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科技园 22. 东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3. 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4. 沈阳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6. 辽宁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7. 大连交通大学科技园 28. 吉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29. 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 30. 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 31.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2. 哈尔滨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3. 哈尔滨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5. 东北农业大学科技园 36.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7. 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8. 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39. 上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0. 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1. 华东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2. 华东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3.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4. 上海财经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5. 上海电力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47. 上海海洋大学科技园 48. 上海体育学院科技园 49. 南京大学—鼓楼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园 50.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51. 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孵化基金总额,年末固定资产净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陕西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占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陕西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陕西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指标分析 (7) 一、陕西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陕西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占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陕西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陕西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洛阳市现有科技园经营模式调研报告

洛阳市现有科技园经营模式调研报告(二) 一、第二阶段 调查时间:2013年3月12日 调查范围:洛阳市涧西区 调查对象:洛阳·大学科技园 调查方法:作为投资者或创业者身份实地咨询 二、简述: 1.现状: 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是2012年河南省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是经洛阳市委、洛阳市政府批准建设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是以全国高等院校为依托的洛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园区位于涧西区大学科技城研发组团核心区,东临秦岭路,南临蓬莱路,西临秦岭东路,北临创业路。规划用地5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亿元。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以嵌入式软件及工业机器人、工业设计、工业检测、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教育培训为主导产业。

现在青岛路29号天鹅堡2层有前期的“孵化实验基地”,目前入驻企业40余家(如图),出租面积三千平方,月租金20元/平方-40元/平方。科技园共分四期,一期刚开工,9月底现有企业将全部搬迁至园区内,一期可招租面积为三万平方。 2.优势: ①园区一期,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免三年租金政策,真正做到初创企业孵化。 ②高校、科研院所为后盾。 ③六大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人才服务平台、科技金融平台、一站式服务平台、政企互动平台、创新服务平台。 ④洛阳市及涧西区的优惠政策: 落户奖励:入园的初创企业,应按照营业收入据实缴纳营业税,无营

业收入的企业可零申报。 财政税收:市财政设立洛阳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种子资金100万元, 支持园区内技术创新项目和科研型初创企业;市政府设立中小企业创 业创新基金,每年出资100万元用于扶持园内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投融资政策、知识产权评估作价、人才激励、其他政策等。

林志信阳高科技园

新生代,乘势而来,----林志信阳高科技孵化园 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东连安徽,西、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处于武汉经济圈、皖江城市带、中原经济区的结合部,有极好的区位优势。同时又是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交通便利。大别上横贯信阳南部,淮河横穿信阳北部,一南一北两大天然“生态屏障”,造就了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的独特生态环境。 作为农业大市,信阳发展食品工业具有优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工业位居全市七大支柱产业之首。近年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政策的大力推进,信阳市把握国家产业战略转移的机遇,以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先导产业,产业结构日趋协调,初步形成高端制造、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信阳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政府积极度鼓励和发展现代工业,引进高科技产业和高端人才,大力发展产业集群。2013年,信阳市出台了支持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投资建设包含2500套公租房和综合楼、写字楼、科研楼等在内的企业服务广场,将企业员工就餐、住宿、培训等环节和行政服务功能实现就地覆盖,并大力引进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技术援助、会计审计、法律服务、专利事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使之成为产业集聚区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利好背景下,我们投资开发了林志信阳高科技孵化园项目。 本项目位于信阳市工区路28号,信阳市新城区(浉河区)与老城区(平桥区)交汇处,原信阳市柴油机厂旧址。占地约128亩,分为A、B地块。其中,A地块土地面积51133.1平米,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40%)兼容商业(60%),容积率≤2.0;B地块土地面积33450.3平米,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72%)兼容住宅(28%),容积率≤4.4。 项目按科研生产区、创业孵化区、总部经济区合理布局。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占地约78亩(A地块),包括科研生产区和创业孵化区;二期工程占地约50亩(B地块),包括总部经济区及配套设施。 科研生产区由参照联想集团北京工厂模式建设的核心工厂和科技交流与研发大楼组成。核心工厂包含电子设备自动化组装、软件拷入、检测生产线,智能仓储、展销大厅及配套设施,主要用于Skyfor Cube融合服务器的研发、生产及展销。科技交流与研发大楼主要为国内外知名IT企业研发团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提供一流的研发场所和国际科技交流平台。 创业孵化区由12栋环境优雅的独栋孵化楼及配套设施组成。2012年经河南省侨联批准,挂牌成立河南省归国人员创业园。鼓励和扶持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并为其提供办公、研发、经营场地、提供融资、信息咨询、政策指导、培训、管理、法律等方面的支持。搭建有新一代信息技术等3个专业技术平台和投资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等7个公共服务平台。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围绕核心要素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孵化基金总额,年末固定资产净值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中的数据来源于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本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湖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占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湖北省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同全国入统大学科技园数量(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湖北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指标分析 (7) 一、湖北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湖北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占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湖北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湖北省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管理机构从业人员数(2015-2017)统计分析 (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