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题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期中综合检测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以下所给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A.初二物理课本重约为2.5 N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C.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0.1 s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0 ℃

2.下列运动场景中,能明显观察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B )

A.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

B.跳水运动员压弯跳板

C.篮球碰到篮板改变运动方向

D.百米短跑运动员加速冲过终点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路程—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C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B石块受到A石块的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B.B石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C.C石块对B石块的支持力和A石块对B石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C石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C石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 A )

A.用吸管喝饮料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

C.雪橇做的比较宽大 D.刀口磨的很锋利

6.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自身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 )

A.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在泥土中不易被黏住,更易滑溜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是为了减小重力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D.深水里的海鱼,其体形结构更适宜在压强小的深海中生存

7.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在手指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B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

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9.如图,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 A∶p B=1∶3。则( D )

A.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2

B.它们的高度之比h A∶h B=3∶4

C.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2∶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 A∶m B=1∶3

10.小红穿上旱冰鞋向右用力推墙,会被墙向左推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人先对墙施加了推力,然后墙再对人施加推力

B.墙对人的推力大于人对墙的推力

C.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对墙的推力与墙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__大气压__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是__1.01×105__Pa,制药时为了在不超过80 ℃的温度下从溶液中除去水分而提取抗菌素,采用的方法是__降低__(选填“升高”或“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12.如图所示,小明用力按吹起的气球,气球发生__弹性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这时手会感到气球对手有一个弹力的作用,以上事例还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__的。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如图1,普通水壶壶嘴的高度不低于壶身的高度,其设计遵循了__连通器__的原理;如图2,用吸管能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是利用了__大气压__的作用。

14.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因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小__;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

力来__增大__(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15.如图所示,节日放飞的气球下吊一物体,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物体将向上运动,这是由于__物体具有惯性__,物体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这又是因为__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__。

第15题图第16题图第17题图

16.如图所示是分拣快递件的皮带传输机,转动轮带动水平皮带匀速向右运动。将一快递件轻轻放在皮带的左端,快递件在皮带的作用下向右做速度增加的变速直线运动,此时快递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为__向右__(选填“向右”或“向左”)。经过较短时间后,快递件随皮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快递件受到的摩擦力__为零__(选填“为零”“方向向左”或“方向向右”)。

17.小明探究“物体运动与其所受阻力的关系”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到底端,然后在三种水平表面上滑行,如图所示。小明发现小车在水平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长,这个现象说明__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__;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__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相同__。

18.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两侧的窗口打开后,窗帘会飘向__窗外__(选填“窗内”或“窗外”)。建造房屋时,建筑工人常常利用重垂线检测墙体是否竖直,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竖直向下__。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9.如图,小球静止,墙壁光滑,以球心为各力作用点,作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解:

20.如图所示,木块A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受外力作用突然减速时,木块随即在小车的平板上滑行。请在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标出木块滑行的方向,并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的受力示意图。

解:

四、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1.(6分)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 cm,丙原长为9 cm,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

弹簧受到的

拉力/N 0 1 2 3 4 5 6 7

丙弹簧的

长度

/cm

6.0 6.6

7.2 7.8

8.4

9.0 9.6 10.6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9.0 9.9 10.8 11.7 12.6 13.5 14.4 15.9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小于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甲、丙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__伸长量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2.(10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为测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三次实验中均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匀速__拉动木块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图中F3为__2.4__N。

(2)丙图中,若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此时木块A所受滑动摩擦力__不变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木块A上面的砝码__受__(选填“受”或“不受”)摩擦力。

(3)比较__甲、乙__两幅图,可得出: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3.(12分)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为一凹面。它可以用来做“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的实验。

(1)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__深度__不同的__同种__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__液体浅__(选填“液体深”或“液体浅”)的一边凸起。

(2)若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密度的关系,我们应该在容器两边装入__深度__相同的不

同液体,这时我们会观察到橡皮膜向__密度小__(选填“密度大”或“密度小”)的一边凸起。由此得到结论: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密度越大__压强越大。

五、综合应用题(共19分)

24.(9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

kg ,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 m 2

(1)求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的质量为90 g ,体

积为50 cm 3

,求该材料的密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 kg 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解:(1)G 机器人=mg =40 kg×10 N/kg=400 N (2)材料密度ρ材料=

m ′V ′ =90 g 50 cm

3 =1.8×103 kg/m 3

(3)机器人对地面压强p =F S

G 总S =43 kg×10 N/kg 0.01 m

2 =4.3×104

Pa

25.(10分)如图所示,容器重4.2 N ,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5 cm 的立方体,下边是边长10 cm 的立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1.1 kg 水。求:(g 取10 N/kg)

(1)这个装着水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2)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

解:(1)因为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 =G 容+G 水=4.2 N +1.1 kg×10 N/kg =15.2 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 =F

S =

15.2 N 0.1 m×0.1 m

=1.52×103

Pa

(2)因为容器容积V 容=10 cm×10 cm×10 cm+5 cm×5 cm×5 cm =1125 cm 3

,水的体

积V =m ρ = 1.1 kg 1×103 kg/m 3 =1.1×10-3 m 3

,所以注入水1.1 kg ,水未灌满容器且V =V 下+s 小

h 小=10 cm×10 cm ×10 cm +5 cm×5 cm·h 小=1100 cm 3,h 小=4 cm ,容器中水的深度h

=10 cm +4 cm =0.14 m ,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p ′=ρgh =1×103 kg/m 3

×10 N/kg×0.14

m =1.4×103

Pa

(3)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F =p ′S =1.4×103 Pa ×(0.1×0.1) m 2

=14 N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2012-2013八年级上物理期中测试模拟卷(新人教版) (全卷共页,五大题,小题,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姓名:学校:电话:成绩: 一、选择题(有14小题,共28分) 1. 小芳同学在研究声音的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2.下列物体中哪一个不是光源() A.恒星 B.月亮 C.蜡烛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所有生物都靠声带振动发声 C.振动停止,发音停止 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 4.下列成语所描绘的光现象中,不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 5.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动”选择的参照物是() A.人本身 B.大舟 C.河岸 D.流水 6.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声的回音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7.下列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 B.人打一个哈欠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 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9.大伟同学在课外按教材上的装置做“针孔照相机”,做成后他将这个照相机对准一只点燃的蜡烛,如果照相机底部是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将是() A.蜡烛正立的像 B.一定是缩小的像 C.三角形光斑 D.蜡烛倒立的像 10.如图所示,人从灯的正下方走过,灯光照射下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先变短后变长 1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12.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A. B. C. 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各项中,所给数据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 A.我国壹角硬币的厚度接近1cm B.人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C.成年人的裤长接近0.5m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 2.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重8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2.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当弹簧测力计突然脱离物体时,则() A.物体速度保持不变,受到的摩擦力小于2N B.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2N C.物体速度逐渐减小,受到的摩擦力等于8N D.物体立即停止,受到的摩擦力为零 3. 杂技节目表演中,一位杂技小丑穿着很长的大皮鞋,站在水平舞台上向观众鞠躬致意,双脚不动上身没有躬下,而是整个身子笔直缓慢向前倾斜却不倒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丑的鞋子可能很重,有助于降低重心 B.小丑的鞋子长,支撑面扩大了,使重心在支撑面以内 C.小丑的鞋底受到了地面的摩擦力 D.小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4.如图所示一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小明和小亮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小明用力推小亮,小亮向后退,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小亮向后退,说明小明对小亮的推力大于小亮对小明的推力 B.小明对小亮的推力与小亮对小明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明和小亮在竖直方向上受力不平衡 D.小亮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下列物体受力示意图中,物体能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B. C. D. 7.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图钉尖很尖锐 B.书包背带较宽 C.铁轨下铺设枕木 D.穿滑雪板滑雪 8.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1、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A.F不变,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小 D.F变大,P变大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doc

2019-2020 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说明:本卷计算时g 均取 10N/Kg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请在下表中填写各小题的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将发生改变的是 A、一铜块压成铜片 B、一铁块用人造卫星带入太空 C、一杯水结成冰 D、锈蚀的铁球被磨得非常亮 2. 0. 2 Kg 所表示的物体质量可能是 A.一个人 B.一只蚂蚁 C.一个苹果 D.一台冰箱 3.一个瓶子正好能装满1Kg 的水,它一定能装下 1 ㎏的 A. 硫酸 B.酒精 C.花生油 D.汽油 4.物理实验室中,测量液体体积常用的仪器或工具是 A. 弹簧测力计 B.天平 C.量筒 D.刻度尺 5.如图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在两种密度不相同的液体中,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A.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小 B.密度计在 B 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 A 处的刻度值 C.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D.这个密度计在甲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小 (第 5 题)6.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C. 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D.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7.如图所示,为A、B、 C 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 V 的关系图 象,由图可知 A.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C. ρ A<ρ B<ρ C,且ρ A>ρ水 8.一只铁桶重 20N,装满水后总重B.ρ A>ρ B>Ρ c,且ρC>ρ水D.ρ A<ρ B<ρ C,且ρC>ρ水60N,如果这桶浸没在水中,人所 用的拉力是 A. 等于 60N B.小于60N C.等于20N D.小于20N 9.如图,在三个相同的容器甲、乙、丙中盛有相同的液体,将三个体积相同的铜、铁、铝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初二物理期中试卷 (答题时间: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 2.38cm,12.36cm,12.38cm,12.34cm,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38cm B、12.365cm C、12.36cm D、12.37cm 2、一支铜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钳工使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B、放在火炉上加热 C、把铜棒轧成一张铜板 D、宇航员把铜棒带到太空中 3、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总要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这主要是因为泡沫塑料的() A、价格便宜 B、体积很小 C、密度很小 D、质量很小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 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珠 C、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5、烧开水时从壶嘴里喷出“白气”,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升华后汽化 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正确?()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 7. 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一定是() A. 液态 B. 固态 C. 固液共存状态 D. 三种情况都可能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的是() A、雪在阳光下化成了水 B、对碘加热,生成紫色气体 C、一杯水放在房间里,日久变少 D、春天,早晨出现大雾 9、能够降低室内温度的做法是() A、打开电风扇 B、关闭门窗 C、向地面洒些水 D、打开房间内电冰箱的门 10、在体育课上小明要测投铅球的距离应选用() A、最小分度为1米的测绳 B、最小分度为1厘米的皮尺 C、最小分度为1分米的刻度尺 D、教师上课用的三角板 11、下列物质中,质量为0.2千克的可能是() A、一只老母鸡 B、一个梨子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12、冰的密度是0.9g/cm3,把质量为360g的冰完全熔化成水时,下列关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减小了40g,体积减小了40cm3 B、质量增加了40g,体积不变 C、质量不变,体积减小了40cm3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检测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你是静止的B.你是运动的 C.相对自动扶梯你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你是静止的 2 . 码头上轮船的汽笛声能传得很远,是因为() A.汽笛声音调高B.汽笛声音色好 C.汽笛声响度大D.汽笛声传播的速度大 3 . 如图中描述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汽车观后镜成像 B. 筷子好像被水“折断”了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人在地面上形成影子 4 . 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 A.坐井观天B.镜花水月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 5 .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考试时,小丽同学对所涉及的一些物品进行了估测,其中合理的是() A.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9s C.脉搏1分钟跳动的次数约为140次D.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0℃ 6 . 如上题选项中的A项和C项图像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态B.BC段表示物质在放热 C.EF段表示物质在吸热D.GH段表示物质温度在上升 7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8 . 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最新新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

2012~2013学年度红场中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 D. 枯叶飘落 2.如图中物体在高速运动时,它们的速度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②③① D. ①③② 3.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 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 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4.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 D.声具有能量 5.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种先进的生 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6.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乐器商店的标志 D.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8、如图所示,下列仪表不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是() 9.如图所示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晶体在CD段是气态 B.该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 C.该晶体的熔点是48℃ D.6min时该晶体己完全熔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0.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这是以 __________为参照物。乘客看到路边树木是移动的,这是以__________ 为参照物。 11.某飞机在5s内匀速飞行了1000m,它飞行的速度为________m/s,合 ________km/h。 12.五一节,爸爸驾车带楠楠去南滨路海洋公园游玩,途经长江大桥,如 图2所示。如果小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450m的大桥,则过桥所需的时间为s。车行驶在桥中央时,爸爸问楠楠:为什么我们看到乔两边的路灯在不停地后退呢?楠楠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为参照。 13.声音以形式传播,声音靠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一般(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真空中不能传14.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____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 15.如图3甲是测量冰的温度,其中正确的图是__________,此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冰的 温度是_________℃.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力对物体是做了功的 A.用力推讲台,讲台没有动 B.人提水桶沿水平地面行走 C.沿斜坡方向把物体拉上去 D.天花板上的电线吊着电灯 2.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最后A、B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之比为 A.3:7B.2:3C.5:7D.1:1 3.如图所示,是a、b两种不同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边长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甲、乙,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2:1 D.1:2 4.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F乙>F丙 C.F甲=F乙

A.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不动,则她坐的车一定是对地静止的 B.窗外另一列车相对她向东行驶,则她坐的车一定对地向西行驶 C.小球突然“自动”向东滚动,则她坐的车一定向西启动 D.小球突然“自动”滚动,则她坐的车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改变 6.当你坐在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的运动状态和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 A.匀速行驶,车具有惯性B.加速行驶,人具有惯性 C.减速行驶,人具有惯性D.正在转弯,车具有惯性 7.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高压锅炖肉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低 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我们看到的热锅上的“白气”,是锅内的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觉凉爽是因为电风扇可以降低室内的温度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1、P2和 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 = P2 = 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9.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最新

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每个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序号填在答卷上指定的位置。 1、对欧姆定律公式I =U /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 .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如图1所示,电源总电压为6V 保持不变,R R 12510==ΩΩ,,当开关S 由闭合断开时,V 的示数将( ) A .由2V 变为6V B .由4V 变为6V C .由4V 变为2V D .6V 保持不变 3、在家庭电路中,闭合某一用电器开关,发现原来亮着的灯泡先变暗,然后熄灭,经检查 发现保险丝熔断了,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是( ) A .开关接触不良 B .灯座中两个接线柱松动了 C .灯泡的灯线断了 D .电路中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4、一根铜导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它们的长短、粗细都相等。把它们串联到电路中则( ) A .两根导线两端电压相等,铜导线电流大。 B .两根导线两端电压、电流分别相等。 C .铜导线两端电压小,铜导线电流小。 D .铜导线两端电压小,通过两根导线的电流相等。 5、如图1所示,将两个滑动阻器串联起来,若将M 、N 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后,使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总电阻值最大,则滑片P 1和P 2应放在: A .P 1、P 2都放在最右端 B .P 1和P 2都放在最左端 C .P 1放在最左端,P 2放在最右端 D .P 1放在最右端,P 2放在最左端 图1 6、将一台“220V 100W ”的电风扇,一个“220V 100W ”的充电器,一把“220V 100W ”的电烙铁,分别接到达220V 的电源上,在相同的时间内,电流通过它们产生的热量最多的是:( ) A . 电烙铁 B. 充电器 C. 电风扇 D. 一样多 7、某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4A ,此用电器可能是 ( ) A .空调机 B .日光 灯 C .电冰箱 D .电风扇 8、根据甲、乙电器铭牌上提供的信息(其中kwh /h 是千 瓦时/小时),试比较在24小时内正常使用电风扇、电FS —69电风扇 规格400mm 额定电压220V 工作频率50Hz 额定功率65W BC —65B 电冰箱 额定电压220V 工作频率50Hz 耗电量 0.50kwh /24h 乙 甲 图1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1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_。 (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①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②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 ③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小丽同学采用:先将音叉离开乒乓球一定距离后敲击音叉,然后再靠近乒乓球,观察现象;小刚同学采用: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再敲击音叉,观察现象。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操作合理?________。理由是______。 【答案】声音的响度逐渐增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乒乓球被弹起跳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不易观察到的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弹起小丽小刚的做法分不清是音叉振动让乒乓球跳动起来,还是敲击音叉的人的动作让乒乓球跳动起来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随着玻璃罩内空气的逐渐减少,声音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逐渐通入玻璃罩,声音响度会逐渐增大。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3][4]用小锤敲击音叉时,既能听到声音又能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跳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5]实验中利用乒乓球把音叉不易观察的微小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明显振动; [6][7]小丽同学先敲击音叉,然后将音叉再靠近乒乓球,若乒乓球振动,则能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小刚先将音叉贴紧乒乓球,然后敲击音叉,若乒乓球振动,则分不清是因为人敲击使球振动,还是音叉引起球的振动。所以小刚的操作不合理。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模拟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00分钟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下列所示力的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B.手拉橡皮筋的力 C.月亮对地球的力 D.大象对跷跷板的力 2、1N的力大约等于() 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4、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5、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倒翁”在位置3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6、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 7、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 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9、已知月球上的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月球,测得方便面的的示数是() A.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B.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C.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D.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10、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1、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八年级物理试卷 1.1以下数据中,最接近一个普通初中生正常体重的是() A、330N B、550N C、770N D、990N 2.我们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垂线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 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重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 C、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我们呼气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B、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减小 C、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空气压强增大 C、肺的容积减小,肺内空气压强减小4.下列与惯性有关的现象或做法是() A、乘车必须系好安全带 B、多数人习惯于用右手写字 C、汽车关闭油门,速度渐渐变小 D、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5.下列事例中,一定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茶壶盖上一般开有一个小孔 6.下列器具中,没有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A、洒水壶 B、船闸 C、锅炉水位计 D、水银气压计 7.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即飞船内所有物体都像没有受到重力一样),在这种环境中,下面对钢尺的做法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做到的是()A、用钢尺测物体的长度 B、把钢尺向前扔,钢尺离手后继续前进 C、用手把钢尺弄弯 D、用弹簧测力计测钢尺有多重 8.你会游泳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时,会感到轻飘飘的,这是因为() A、人在水中时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人在水中时受到的重力减小了 C、人在水中会受到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D、人在水中受到水对他向下的压力9.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10.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11.如下图所示,在水平公路上,一小孩用力沿水平方向推汽车原因是,但没有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2分×18=36分) 1、下列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B.手拉橡皮筋的力 C.月亮对地球的力 D.大象对跷跷板的力 2、1N的力大约等于() 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4、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5、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6、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B.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7、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 D.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8、已知月球上的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月球,测得方便面的的示数是() A.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B.( C.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D.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 E.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9、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A.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B.压力的大小 C.接触面积的大小 D.摩擦的类型 10、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11、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 C.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时也有可能有摩擦 D.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A、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A.一定是平衡力 B.一定不是平衡力 C.可能是平衡力 D.无法判断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 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 口离开水面之前,瓶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充满水 B.有水,但不满 C.酒瓶中无水 D.瓶内外水面始终 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 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 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 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B、C、D四点液 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1、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

2013年八年级物理考试卷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运动时没有惯性; B 、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有惯性 C 、物体受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D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或是否受力无关 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张开降落伞后,跳伞运动员匀速下降,这是因为跳伞运动员( ) A 、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B 、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 C 、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 D 、受到的重力大于阻力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 ) A .一定是平衡力 B .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 D .无法判断 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就会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 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5、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D.大气压与高度无关 6、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入水中,然后抓住瓶底慢慢向上提,在瓶口离开水面之前,瓶底露出水面的部分将( ) A .充满水 B .有水,但不满 C .酒瓶中无水 D .瓶内外水面始终保持相平 7、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 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8、图中所示的各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9、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10、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11、下列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汽车起动 B .汽车拐弯 C .汽车减速上坡 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 12、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8分) 13.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发生了_________,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假设球来去的速度大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_________ 。 14.某同学用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为500 N 的木箱,使它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如果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 N ,那么人的推力是________N ,木箱受到的合力是________N 。 15.体重为500N 的杂技演员在进行爬竿表演时,必须紧紧地握住爬竿,这是靠增大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当他匀速向上爬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当他匀速下滑时,爬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 16.某同学质量为50kg ,每只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5cm 2,则他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 ,压强为____________Pa 。(g 取10N /kg ) 17.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_____,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_____,压强 _____,强大的气流会_____。 18.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9、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20、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乌鲁木齐的大气压约0.9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__________帕,这时水的沸点________10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1、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三、作图题:(6分) 22、一个物体重为20牛,把它放在斜面上,请你用力的示意图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上受到的压力。 23.如图所示,用50牛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力斜向上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图2 图3 A B C D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全套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B: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C: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A,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2%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70Hz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B,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2.9×10﹣5m2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f与长度L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f与长度的倒数1/L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f 与铝棒的长度L的关系是成______(正/反)比.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关反比例水花四溅振幅减小,响度减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A B C L1 L2 S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量: 90分钟总分: 10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电流表可以,电压表不可以 B.两种电表都可以 C.电流表不可以,电压表可以 D.两种电表都不可以 2、如右图所示,将电流表先后接在A处、B处、C处,当开关S闭合后, 电流表读数情况是() A.A处最大B.B处最大C.C处最大D.三处一样大 3、串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灯比乙灯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 I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A.I甲=I乙B.I甲>I乙C.I甲<I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A.欧姆法 B.电阻法 C.伏安法 D.以上都不是 5、一只标有电阻值20Ω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的电流是0.5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 A.40V B.10V C.0.025V D.条件不足 6、如右图,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A.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 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B.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D.电阻和电流都增大一倍 8、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C. 导体的电阻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9、关于电压表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电压表的时候要先将表的指针调零 B、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串联 C、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被测电压值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D、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电路并联 10、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的是() A.长度相同的铜丝,细的比粗的电阻大 B.横截面积相同的铜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C.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和铜丝,铁丝可能比铜丝的电阻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1、如右图所示.开关S闭合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处时读数是0V;并联在bc处时读数是6V,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其电路故障是() A.L1灯丝断路B.L2灯丝断路C.电池耗尽无电压D.L2灯丝短路 12、装饰用小彩灯每个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10V,问至少要串联多少只灯,才能用家庭电路做供电电源() A. 20只 B.21只 C.22只 D.23只 13、我们在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常常先“试触”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判断电路是否接通了B.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灵活 C.判断被测量的电压是否超过量程D.习惯性做法,没有什么目的 14、如右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为了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那么它串联入电路时应连接的接线柱为() A. B和C B. B和D C. A和D D. A和B 15、滑动变阻器能够改变电阻,主要靠改变导线的( ) A.粗细 B. 接线柱 C. 长度 D. 温度 16、小华家厨房里的电线绝缘层老化了,她妈妈用电饭锅做饭和用电炒锅炒菜时,小华突然发现厨房里的电线冒烟了,他应该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立即打电话119报警B.立即到客厅中把自己家的总开关断开 C.赶紧用水把火泼灭D.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到楼下把整栋楼的总开关断开17、将R1、R2(R1>R2)按照下列四种不同接法接入同一电路中,电路中电流最大的是() 18、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用湿手拨动开关 B. 把湿衣服晾在室外电线上 C. 发生电着火,赶紧用水扑火 D. 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19、小刚用右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 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 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20、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 则() A.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 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 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D. 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1、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V,对于人体而言安全电压是。 22 、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 1m、横截面积为1mm2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银铜 铝钨铁锰铜合金镍铬合金电阻R/Ω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R1 R2 R1 R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