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西式民主的立场和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6
从美国大选分析西方的民主制度首先,美国大选体现了选民行使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在美国,所有合法公民都有权利参加选举,无论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经济地位。
这种公平和平等的选举制度可以使人们感到他们的声音被尊重和重视。
这种普选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和代表性。
其次,美国大选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制衡机制。
美国采用的三权分立制度确保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总统是行政部门的负责人,而国会是立法部门的代表,最高法院则扮演着司法权力的角色。
这种制度设计确保了政府的权力不会被滥用,避免了权力集中和专制主义的产生。
此外,美国大选突显了媒体的重要作用。
在美国,媒体在选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报道候选人的政策和批评他们的行为,向选民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和观点。
透明度和公开性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媒体的自由和独立确保了选民有权了解有关候选人和政策的真相,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美国大选也揭示了一些民主制度的挑战和弱点。
首先,美国大选的制度存在着选举制度不公平的问题。
一人一票的原则虽然在理论上是平等的,但是由于选区划分和选举制度的不同,有可能导致一些选民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此外,由于资金的不应用和政治广告的泛滥,钱财也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其次,美国大选也暴露出选民政治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尽管美国有广泛的选民基础,但是选民注册率和投票率都相对较低。
这表明很多公民对政治过程不感兴趣或不相信他们的声音能够真正影响政策制定。
这种政治疏离感可能使民主制度失去其合法性和可取性。
最后,美国大选的结果反映了民意的多元性和分裂性。
由于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人们对政策和价值观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偏好。
这种多元性和分裂性常常使政府难以做出决策和推动议程。
尤其是在紧急时刻,政治的分化可能导致延误和阻碍。
综上所述,美国大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西方民主制度的机会。
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弱点,西方的民主制度仍然是一个能够给予人民政治自由和参与的重要框架。
中西方民主观比较摘要:西方民主观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取得了璀璨的成就,并且影响到了中国的民主观。
本文从中西方民主观的来源、主体、目标以及现实进行比较,取其精华的同时,并指出其历史和社会局限性,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价值和体制,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观。
关键词: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观一、中西方民主观的来源(一)西方民主观的来源在西方,民主一词出自古希腊文。
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
从词源上说,古希腊文demokratia(民主)由demos和kratos两个单词组成。
Demos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Kratos则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
两者合在一起便是“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这就是古希腊“民主”的含义。
近代民主则诞生于17世纪的英国。
英国人民长达一个世纪的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的斗争中,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充分而有力地结合起来,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随后议会又接受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英国革命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直接推动了代议制原则、法治原则和经公民同意的政府原则等民主宪政信条的形成。
也就是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推动了民主思想的成熟。
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基本原则,第一次通过对分权理论经验性的阐述从而为资产阶级以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理论论证,同时,也为自由主义和民主的结合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直到19世纪末,西方式民主在理论上的建构才基本完成。
但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在对民主的理解上却有着重大的差别,民主在现实中的表现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因各国而异。
总体来说,20世纪西方各国对民主的实验五花八门,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民主观,从而揭示了民主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价值及其意义。
(二)中国民主观的来源1、西方民主思想中国人接触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西方的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之后。
关于西方民主怎么了的观后感关于西方民主怎么了的观后感有哪一些呢。
小编为大家推荐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范文一:信息与电子学院共产主义学习实践会开展的"品红色书籍,练精致文章"主题读书征文活动圆满落幕,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同学们创造更好地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
让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吧!我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高中政治课堂对"三权分立"、"议会制"、"多党制"等的学习,后来进入大学后,在一次次西方民主事件和总统大选下对西方民主也渐渐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本次团支部的读书会上,通过阅读《西方民主怎么了》,我更加了解了别人对西方民主的一些观点。
在西方民主中,对人权的重视和对权力的分治制衡是其制度的主要特色,但我认为,西方民主制度的实质是"金钱民主",西方民主在很多时候只是西方用以标榜自我、宣传自我和对付他国的一种政治手段。
民主,本意是多数人的统治,在中国思想界俗谓之人民民主,然而,在西方思想中,"民主"的"民"实际包含着公民、国民、人民的三重含义。
评判一个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关键要看最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充分反映。
在西方社会,名义上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的民主权利,但实际上由于占有的社会资源不同,阶层的差异,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往往为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取代。
只有富人和权力阶层才享有充分的民主;穷人的民主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更多时候只能置身于民主之外。
以美国为例,穷人、黑人、移民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平等。
同样的,西方社会三番五次抨击别国的人权问题,并以此作为议题在国际社会上大肆炒作,但对于本国发生的人权问题却区别对待,自我掩饰。
民主确实是西方的舶来品,但我们不能说"西方民主"就是更为优越的,同样,每个国家的自身情况不同,所需要的政策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西方民主制度的设计不能照搬照抄。
增进对民主以及西方民主理论的理性认识民主是一种激动人心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政治形式。
从公元前5世纪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到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国家,再到18世纪启蒙时代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尔后再到19世纪代议制政府时期的欧洲和美国,直至20世纪和21世纪的自由民主时代,民主一直是人类政治发展中不断追求的理想目标。
完全可以说,人类政治生活的任何进步都是与民主的进展联系在一起的,一部人类社会政治发展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人类不断争取民主的历史。
在当下的世界,无论人们对于民主持何种看法,但似乎都承认,民主是值得追求的。
社会主义始终将实现民主作为重要政治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要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列宁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追求者和实践者早就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页)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提出:“只有民主才能救中国。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邓小平在世时也反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8页)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中共十七大报告更是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可见,民主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始终是社会主义者追求的政治目标。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追求。
对于世界来说,民主是人类谋求和平、安宁、文明、幸福的重要机制;对于中国来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当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度内容
西方民主制度体现了共同的原则,它们主要包括:
第一,保障公民的个人权利,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并兼听少数人总见的原则;
第二,主权在民(人民主权)原则,即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代议制原则,即人民通过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最髙权力:
第四,分权制衡(三权分立)原则,即行使国家权力过程中的合理分工与权力的相互制衡,强调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
第五,法制原则,即国家的政治生活、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对并种社会问题的处理,均以法律为指导。
论中国与西方世界民主中国的民主与西方民主的区别,首先在于两者的对象和出发点不同,要解决的问题和要完成的任务不同。
近现代的西方民主,产生于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资产阶级革命。
当时,逐渐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政治上没有权利,受到王权的压制。
因此,西方民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限制王权,保障资产阶级的权利与自由。
在后来,这演变为今天西方社会中的限制国家权力与保障社会自由、权利,即今天人们常说的权力与权利的问题。
总之,权力和权利关系问题是西方民主的核心问题。
而中国的情况就不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政治制度产生于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之中。
在旧中国,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过我们。
当时,仁人志士痛感中华民族犹如一盘散沙,任人欺凌宰割。
因此,中国人要独立、要自强,惟一的办法就是要把民族凝聚起来,把人民团结起来。
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
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其根本作用就是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使中国人攥成一个拳头!因此,中国的民主具有很独特的性质,它更强调集中、有秩序和有领导。
中国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团结人民、凝聚力量,是中国民主的核心问题。
综观世界,任何国家的民主,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和国情。
只有从具体历史和国情出发,才能认识和理解政治制度的变迁,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是这样的,而西方的民主又是那样的。
民主是相对的、具体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民主模式。
中国的民主深深地植根于中国大地,因此它具有生命力。
具体来讲,中国的民主具有以下四个特性:1、广泛性、真实性。
中国的民主是与中国人民所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联系在一起的。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使得广大人民摆脱了几千年来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和人身依附关系,拥有了自主地位和人权。
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优缺点及对中国的启示一、西方国家民主制度的几种形式及从实践情况和民主政治的运作来分析,不同的优点(一)多党制的优点1、多党制有利于政府清正廉洁。
多党制下权力比较分散,一党难以独掌政权,政治权力受到的监督和制约比较大,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腐败的发生。
2、多党制国家的选举采用的是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是按照各党派所得选票的比例分配议会席位,因此保证了相当小的政党在议会中也有自己的代表。
为各社会阶层更广泛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较多的机会。
(二)议会民主制度优点1、政府首长(首相/总理)由立法机构最大政党的党魁出任,以确保政府的政策在立法机构得到支持。
2、政府全体内阁成员也是从议会议员中产生,议员执政可避免议员逐渐与实际社会脱节。
3、行政和立法机构有联系,可提高政府效率和避免政变发生。
4、称职的政府首长可以不限任期。
(三)三权分立民主制度优点三个机构具有相互独立的平等地位,分别具有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权分立制度是人类政治制度学上一大创举,用权力制约权力,是防止权力滥用的最有效方法。
二、从上述西方当代民主制度分析,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如下弊端1、民主虚伪从选举制度来看,西方国家的选举都是金钱操纵的选举,西方发达国家的总统、总理、州长等都只有大的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才能参加选举,其实际上都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大多被政府和财团所控制,要为他们服务,必要的时候也要为他们说谎话;西方国家虽然都标榜自己讲人权,但事实上他们所做的远没有他们所说的那么好。
美国号称是“自由者的乐土”,但被剥夺自由人数的比例名列世界前茅。
根据联邦调查局2004年11月公布的数字,2003年美国执法人员共拘留或逮捕了1360万人次,全国每10万人中有4695.1人被逮捕。
西方国家经常标榜自己的民主,指责其他国家缺少民主,实际上是把“民主”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以实现自己的经济和政治目的。
西方民主概念西方民主概念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它强调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以及政府的责任和透明度。
西方民主是指在欧洲和北美洲发展起来的民主制度,它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来源之一。
西方民主的核心概念包括选举、平等、自由和法治。
选举是民主的基础,它允许人民通过投票来选择他们的领导人和政府。
平等是指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权利和机会,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宗教或社会地位如何。
自由是指人们有表达自己的意见、信仰和思想的自由,以及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的自由。
法治是指政府必须遵守法律,而法律必须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政府自己。
西方民主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权力分立。
这意味着政府的权力被分成不同的部门,例如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
这些部门相互制衡,以确保政府不会滥用权力。
此外,西方民主还强调公民参与和社会责任。
公民参与包括投票、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组织,以及监督政府的行为。
社会责任包括个人和组织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例如慈善捐赠和环境保护。
西方民主的发展历程非常漫长和复杂。
它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但直到18世纪才开始在欧洲和北美洲得到广泛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西方民主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政治腐败、选举舞弊和社会不平等。
然而,西方民主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设计已经被证明是非常强大和持久的。
今天,西方民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政治制度之一。
虽然它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和争议,例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和全球化的影响,但它仍然是一个非常成功和有吸引力的政治制度。
在未来,西方民主将继续发展和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环境和挑战。
中西方民主观比较摘要:西方民主观经历了长久的发展,取得了璀璨的成就,并且影响到了中国的民主观。
本文从中西方民主观的来源、主体、目标以及现实进行比较,取其精华的同时,并指出其历史和社会局限性,认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价值和体制,应当树立科学、正确的民主观。
关键词:西方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观一、中西方民主观的来源(一)西方民主观的来源在西方,民主一词出自古希腊文。
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
从词源上说,古希腊文demokratia(民主)由demos和kratos两个单词组成。
Demos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Kratos则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
两者合在一起便是“人民的权力”、“多数人的统治”,这就是古希腊“民主”的含义。
近代民主则诞生于17世纪的英国。
英国人民长达一个世纪的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的斗争中,社会民主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思想在历史上第一次充分而有力地结合起来,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最高权力,随后议会又接受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英国革命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直接推动了代议制原则、法治原则和经公民同意的政府原则等民主宪政信条的形成。
也就是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推动了民主思想的成熟。
洛克第一次从理论上论证了“天赋人权”的基本原则,第一次通过对分权理论经验性的阐述从而为资产阶级以民主形式组织国家提供了理论论证,同时,也为自由主义和民主的结合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直到19世纪末,西方式民主在理论上的建构才基本完成。
但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在对民主的理解上却有着重大的差别,民主在现实中的表现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因各国而异。
总体来说,20世纪西方各国对民主的实验五花八门,在实践中,人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民主观,从而揭示了民主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价值及其意义。
(二)中国民主观的来源1、西方民主思想中国人接触西方的民主思想,是在西方的枪炮敲开中国的大门之后。
看待“西式民主”的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
《前线》辛向阳
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殖民主义和现在的输出民主,造成这么多国家的混乱和这么多的难民。
中国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要求实行西方政治发展模式特别是三权分立、议会制度的声音从未停止。
比如,有人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滞后的,为什么说是滞后的?其实是拿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故而认为改革是滞后的。
造成所谓“滞后说”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度迷信西方民主制度。
而迷信西方民主制度的关键就在于不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实质与内在矛盾。
所以,认识和看待“西式民主”,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看待“西式民主”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如果站在有产者的利益角度,就会得出结论:西方国家的繁荣发展是由于这些国家建立了民主制度。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是由于资本对于广大劳动者的贪婪剥削和对殖民地国家人民的灾难性劫掠,西方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是助长了这种剥削和劫掠,1840年英国议会正是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
资本在作恶的同时,又试图用自由民主人权一类温情脉脉的话语来掩盖其昭彰的罪恶。
被称为市场经济理论鼻祖的亚当·斯密在他的代表作《国富论》中就指出:“专制性质的殖民地政府会比民主共和政府更能保护奴隶的利益”,“民主共和更有利于资本的统治”,“在共和制下,没有一个地方长官有足够的权威去保护奴隶,更不要谈惩罚主人。
”这也就是说,民主制度恰恰是最适合资本进行统治和剥削的制度。
所以,必须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偏离了人民群众角度,站在资本的立场,就很难正确看待西方的民主。
站在资本的立场,你就看不清“西式民主”的本质和它的内在矛盾。
看待“西式民主”应当有历史思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具体地分析“西式民主”的发展
有些人忘记了历史思维,把西方民主制度当作是天然的东西,不去回顾历史,认为今天的西方民主从来都是这样的。
实际上,看待西方民主,一定要有历史眼光,就像列宁在《论国家》一文中讲道:“要非常科学地分析这个问题,当然对民主也是一样,至少应该对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作一个概括的历史的考察。
在社会科学问题上有一种最可靠的方法,它是真正养成正确分析这个问题的本领而不致淹没在一大堆细节或大量争执意见之中所必需的,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
”考察自由民主也是这样,看历史上什么样,怎么产生出来,产生出来以后经过什么发展阶段,现在是怎么样,这就是基本的历史联系。
这个观点对我们分析“西式民主”非常重要。
实际上,西方的民主制度发展得非常缓慢。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选举制度规定农民拥有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田产才有选举权,而那时候能够达到40先令的非常少,只占人口的5%都不到;过了近200年,1867年的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法律规定,各郡凡年收入5英镑者均拥有选举权,城市中租用不带家具的住房在12个月内付租金达到10英镑者也有选举权;再
过了50多年,英国1918年的《国民参政法》才让30岁以上的妇女拥有了选举权。
法国在1791年确立的选举制度,把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所谓积极公民就是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的人,积极公民只占所有公民的25%,只有他们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过了半个世纪,在1848年革命中,由于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展开了争取普选权的斗争,同年3月2日,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决定实行男性公民的直接普选;再过了100年,到了1944年法国妇女才获得普选权。
美国在1787年费城制宪期间,是把奴隶制度包含在所谓民主人权之中的,那时候还承认民主人权就是要有奴隶制度。
实际上,美国到了20世纪60年代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种族隔离制度这一现代奴隶制度的变种。
1964年,美国第二十四条宪法修正案取消了选民人头税及其他税种的限制。
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方民主的发育是非常缓慢的。
它的选举权的获得,一方面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另一方面是经过广大的劳动阶级不停革命、不停斗争才获得的,并不是资产阶级发善心给的。
如果没有1789年法国大革命,没有1848年革命,没有巴黎公社革命斗争等一系列斗争,就不可能取得普选权的进展。
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在1917年夺取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联选民很快就获得了普选权,男女获得同样的普选权。
资产阶级由于财产权的限制,一点点地给,经过两三百年才有进展。
看待“西式民主”一定要用历史眼光。
不能把现在的西方民主当作历史上从来都是这样的。
一定要看到这个历史过程中的复杂性,一定要看到资产阶级不会自动把民主给劳动阶级,而且真正的民主都是经历了复杂的斗争、经历了革命的
进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只有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才能看到民主外衣掩盖下的本来面目。
看待“西式民主”应当分析本质,选举民主实质是金钱政治
现在很多的西方学者认为,“西式民主”很大的问题就是出现了所谓金钱政治。
选举民主已经出现了“金主政治”——金钱在作主。
其表现就是利益集团俘获政治的现象比比皆是。
资本主义民主不断发展的结果就是利益集团的大量出现,资本控制政治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地在扩展。
美国塔夫茨大学政治学教授贝瑞和美国乔治敦大学政府系教授威尔科克斯在2009年出版、到2012年已经出了第五版的《利益集团社会》中就说:“这个国家的人们普遍相信,利益集团已经失去了控制。
它们在数量和影响上都增加了,而普通美国人的权利则被剥夺了。
”市场经济逻辑在不受任何控制的条件下野蛮生长,已经把政治生活完全卷入其中,政治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趋势不可遏制。
无论是在法律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美国都有不少有自身特殊利益要求的阶层。
这些阶层在从事政治和法治过程中,首先追求的是本行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和个人利益,人民大众的利益肯定会被弃之一旁或干脆置之不理。
西班牙知名记者、经济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纳波莱奥尼2011年9月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讲:过去20年,西方民主一直在为金融寡头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西方民主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
一直在讨论国家治理中的民主的形式,搞了很多的民主,为什么就解决不了问题呢?实际上正如纳波莱奥尼所说的,因为你本身已经成为寡头政治的一个工具,你解决的只能是寡头政治的一些利益诉求,不可能解决整个社会的利益诉求,更不能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法国学
者黑弥·艾海哈于2011年10月13日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演讲时候谈到政治的“金粉化”。
他说:整个金融的操作,其数目极其庞大,其手段极其复杂,已经超过人类所能想象的程度。
那些天文数字,那些迷宫一般的操作手腕,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这么庞大的金额和操作机器,却只落在非常少数的几个人头身上。
有时候,我们称之为“十五人集团”。
跨国银行的寡头在操控着地球,这些寡头大多数人都在美国,就是这些人在玩弄整个金融体系的衍生品。
他们利用控制的金融体系来控制世界的政治和各国的政府权力。
西方民主政治的金钱化确实是非常大的问题,已经变成了金融的一个工具。
所以,西方很多学者讲,西方民主政治正在变成所谓的金主政治。
这种政治带来的问题:第一,金融的寡头是不可控制的,这带给社会很多的问题,包括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在内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金主政治在作怪。
第二,很多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很难去挽救这些危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金钱政治造成的少数人利益与大多数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一,是要扎扎实实立足于国情。
这个国情既包括党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来几十年探索的国情,也包括我们现在面临的国情,还包括面向未来的国情。
第二,我们要看到西方民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西方民主政治的模式绝对不能照抄照搬,因为它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给国家包括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带来很多问题。
第三,西方的民主政治中也存在一些合理的东西,我们还要吸收借鉴。
比如说对权力的制约,可以进行借鉴。
通过吸收借鉴权力制约的有价值的东西,把权力制约的理念融合到我们的政治体制中来。
所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我们要做的。
再一个就是民主政治中的阳光化。
在民主政治过程中,权力要阳光化、公开化,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再如法治化建设,我们的民主政治需要法治化。
同样,西方在发展过程中民主权力的法治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所有的政治权力要通过法治化来确立。
所以,我们在全面依法治国过程中,很多政治制度要不断进行法治化建设,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具体的政治体制都有法治化的问题,通过法治来健全我们的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值得我们的借鉴,但我们不会照抄照搬,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总的来看,西方民主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我们要看到它的内在的本质,也要看到它的内在矛盾以及带来的问题。
同时,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要有清醒的眼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指导我们,搞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走得更加顺利,走得更加畅通,让我们民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健康,既推动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也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广泛的民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