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可膨胀石墨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HUNAN UNIVERSITY 膨胀石墨制备 膨胀石墨制备 学生姓名:张成智 学生学号:B1513Z0359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刚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膨胀石墨制备工艺综述 摘要:随着近代生产向高速度、高参数发展,尤其是原子能、导电、地热、宇航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旋转发动机顶点部分的滑

动密封、石油、化工、冶金、地热工业中的高温密封、核工业上的耐辐射密封等,都需要一种既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又有柔软性、回弹性和长寿命抗氧化的高性能密封材料。近年来实践证明,膨胀石墨和以它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诸方面的要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工艺、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膨胀石墨;机理;复合材料;应用 膨胀石墨,研究碳材料的同仁肯定不陌生,但是如何定义“膨胀”二字呢能膨胀到多少倍的石墨才叫膨胀石墨呢可膨胀石墨与膨胀石墨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区分;可膨胀石墨与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不是一种物质可膨胀石墨是指已经插层了层间化合物还是可以膨胀的石墨的一个统称还有鳞片石墨的尺寸在一个什么范围内,石墨才具有膨胀性,为什么这些都需要给一个明确的定义才行。天然石墨是层状结构如图1(a)所示,石墨是共价键结合的正六边形片状结构单元,层间依靠离域π键和范德华力连接并可相对滑动。天然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所以可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其它异类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到晶体石墨层间,有些可与层内电子发生局部化学反应[1],形成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简称GIC,图1(b)]。天然石墨可与硝酸、硫酸、高锰酸钾、双氧水、臭氧等强氧化剂混合形成可膨胀石墨,当可膨胀石墨通过马弗炉或微波加热时,石墨碳层沿C轴方向发生大幅膨胀,形成结构疏松、低密度的蠕虫石墨、内部具有大量独特的网状微孔结构,也即膨胀石墨或石墨蠕虫(Worm-1ike Graphite)[( Expanded Graphite)简称EG,图1(c)][2]。可膨胀石墨之所以能够膨胀是由于其层间的化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受压产生很大的推力,而其碳层因受到该推力而向外膨胀, 图1 这个时候的膨化温度为起始膨化温度[3]。最早是德国科学家Schafautl发现可膨胀石墨。在1841年,他在浓硫酸和浓稍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石墨,将反应得到的

1 石墨及膨胀石墨特性 石墨是一种天然层状无机材料,资源丰富且价格便宜。我国作为石墨资源第一大国,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全国20个省(区)有石墨矿产出。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处,总保有储量矿物1.73亿吨,居世界第1位。膨胀石墨是以天然鳞片石墨为原料,经化学或电化处理而得到的一种石墨产品。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碱金属,卤素金属卤化物,强氧化性含氧酸,都可嵌入层间。形成层间化合物,在受到200摄氏度以上高温时,由于吸留在层形点阵中化合物的分解,石墨层间化合物急剧分解、气化、膨胀(沿层间膨胀150~250倍)后,膨胀石墨便开始膨胀,并在1100摄氏度时达到最大体积。最终体积可以达到初始时的280倍。而制得密度极低(0.003~0.005g/cm3)的蠕虫状石墨,它是一种结构疏松、柔软、富有韧性的物质,故通常称它为柔性石墨。 膨胀石墨材料,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碳素材料,由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1963年首先申请专利并于1968年进行工业化生产。由天然鳞片石墨制得的膨胀石墨材料,即保留了石墨的耐高温、耐腐蚀、能承受中子流、β射线、γ射线的长期辐照,磨擦系数低,自润滑性好,导电导热、并呈各向异性等性能,又具备天然石墨没有的:可弯曲、可压缩、有弹性、不渗透等新特点。疏松多孔,富有弹性。耐温范围宽在-200~3600℃之间。在高温,高压或辐射条件下工作,不发生分解,变形或老化,化学性质稳定。 膨胀石墨可被广泛用作:抗辐射的内衬材料,高温下杂质扩散的栅栏材料,高温炉衬热屏蔽材料,高温防热震材料,导弹进入大气层的鼻锥材料,固体烯料火箭发动机喷嘴等等,其高科技附加值极高。 膨胀石墨受热膨胀,这一特性使得膨胀石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通过体积的瞬间增大将火焰窒息,从而达到阻燃防火之目的,还可用于冶金工业的保温及作消防的灭火剂。 图1 处理后鳞片石墨图2 膨胀后的石墨 2 制备膨胀石墨的方法 2.1 化学插层法 将粒度在100目~160目之间的混合细鳞片石墨(含碳量在85~96%),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研究 作者:孙付宇, 秦泽云, 张美, Fuyu Sun, Zeyun Qin, Mei Zhang 作者单位:孙付宇,秦泽云,Fuyu Sun,Zeyun Qin(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张美,Mei Zhang(中北大学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刊名: 化工中间体 英文刊名:CHEMICAL INTERMEDIATE 年,卷(期):2011,08(5)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7条) 1.刘益军;柏松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期刊论文]-塑料工业 2003(10) 2.袁开军;江治;李疏芬聚氨酯的阻燃性机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5) 3.于永忠;吴启鸿;葛世成阻燃材料手册 1990 4.胡源;范维澄;王清安磷腈改性聚氨酯燃烧过程气相中长寿命自由基的研究[期刊论文]-自然科学进展 1999(01) 5.金军聚氨酯硬质泡沫阻燃技术研究及趋势[期刊论文]-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7(04) 6.钟柳;刘治国;欧育湘-种新型含氯的磷-膦酸酯阻燃聚氨酯的阻燃性能 2007(04) 7.欧育湘;韩廷解阻燃塑料手册 2008 8.陈鹤;罗运军;柴春鹏阻燃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6) 9.赵哲;张鹏;夏祖西阻燃聚氨酯软泡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化工 2008(05) 10.王升文;秋银香阻燃剂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2008(01) 11.孟现燕;唐建华;叶玲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8(5) 12.杨伟平;戴震;许戈文聚氨酯阻燃的研究进展 2010 13.张理平;王俏不同阻燃剂对聚氨酯软泡阻燃性能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3) 14.史以俊;罗振扬;何明含磷阻燃剂对聚氨酯硬泡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9(05) 15.T.C.Chang;Y.S.Chiu;H.B.Chen Degradation of phosphorus-containing polyurethanes 1995 16.张蕾;吴晓青;张文才聚氨酯树脂在环保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胶粘剂 2008(02) 17.郝冬梅;刘彦明;林倬仕无卤膨胀性阻燃剂ANTI-2阻燃聚氨酯弹性体的研究 2008 18.W.Wei;X.Peng Preparation of aqueous polyurethane flameretardant[期刊论文]-Textile Auxiliaries 2004(05) 19.刘斌;杨小燕聚氨酯材料的阻燃与防火[期刊论文]-江苏化工 2003(06) 20.陈雷;高增明三(-缩二丙二醐亚磷酸酯阻燃剂的应用 1991(04) 21.韦玮;王建明新型阻燃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 1998(01) 22.高明;王涛;吴发超氨基树脂型膨胀阻燃剂处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性能[期刊论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1) 23.罗振扬;史以俊;何明匀泡剂对阻燃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塑料 2009(01) 24.付步芳;魏建国;刘洁琪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期刊论文]-材料开发与应用 1998(04) 25.张骥红;陈峰聚氨酯泡沫阻燃剂浅谈[期刊论文]-聚氨酯工业 2001(4) 26.张田林;李再峰纳米氢氧化镁补强阻燃聚氨酯弹性体[期刊论文]-弹性体 2004(05) 27.K.Kuleszal;K.Pielichowski;Z.Kowalski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novel NaH2PO4/NaHSO4 flame retardant system for polyurethane foams[外文期刊] 2006(02)

聚氨酯的燃烧和阻燃 聚氨酯材料是由碳—碳键为基本结构组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属于可燃物质。用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各类产品与制品,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随处可见。由于它们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之中,引发火灾的几率较高。由各种引火源引发聚氨酯材料的燃烧以及伴随燃烧产生的烟雾毒性,已成为消防安全密切关注的重点之一,对有关聚氨酯产品及生产制定了日益严格的阻燃标准和法规。 同时,聚氨酯产品的生产所使用的大量原料多属于有机化合物和聚合物,也同属于可燃物之列,而在生产中使用的许多原料助剂,如有机溶剂及其配置的涂料、脱模剂等,因闪点、着火点较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燃烧隐患;此外,在大型软质聚氨酯块泡的生产中,由于使用高水量配方生产低密度泡沫体产生的热量多而泡沫体的散热性差,因此在贮存过程中,由泡沫体产生自燃而引发的火灾也曾有发生。 由聚氨酯泡沫体等燃烧产生的火灾危害,不仅来源于燃烧本身产生的大量热辐射而引发的火焰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还来源于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和分解释放出来的诸多有毒气体。许多火灾报告指出:由燃烧烟雾和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的比例远远高于真正燃烧本身造成的伤亡人数。因此,为保证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中的防火安全,必须系统地研究该类产品的燃烧机理、检测方法以及阻燃办法,制定产品的生产、使用安全标准和法规。下面,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将就聚氨酯泡沫的燃烧机理以及阻燃方法这两方面为大家进行简单介绍。 一、燃烧机理 在聚氨酯产品中,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质量轻、体积大且传热系数低、最易发生燃烧,因此将它作为燃烧行为的研究对象最具有代表性。 一般物质的燃烧行为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物质引燃和火焰蔓延的初期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物质的完全燃烧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则为火焰衰减、燃烧熄灭的最终阶段。洛阳天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这里告诉大家,物质引燃的难易程度是物质燃烧行为的第一表征,它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组成、传导能力、热分解温度以及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和液滴的助燃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闪点和着火点,闪点和着火点越低的物质越容易燃烧。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火灾危险及消防对策【摘要】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火灾危险性的分析,结合典型火灾案例,提出了在冷冻、冷藏库(间)建筑和通风、空调管道等部位使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时,应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关键词】聚氨酯;火灾危险性;消防管理对策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聚氨基甲酸乙酯树脂(polyurethaneresin)泡沫塑料的简称,其 导热率仅为软木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40%左右,有足够的强度、耐油性和粘接能力,是优良的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用包扎品、工业环境实验室、建筑通风、空调管 道以及食品行业冷冻、冷藏库(间)作为保温隔热材料,坚硬性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绝缘结构。但是,在使用中如不加以注意,极易引发火灾事故。 2000年4月22日,山东省青州市的丰旭实业有限公司肉食鸡加工车间发生火灾,造成38人死亡、20人受伤的特大恶性事故,经公安消防机构查明,火灾原因就是日光灯镇流器过热,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材料所致。 1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以聚醚或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与异氰酸酯定量混合,进行发泡 制成的一种发泡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热力学方面的参数在许多文献资料上都未 提及。

1.1测试数据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对从一起火灾现场提取的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的测试分析[1],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火灾危险性。 对试样用水平燃烧法测试燃烧速度,试件尺寸125mm*12mm*12mm,在燃烧过程中有大量的烟产生,并有卷曲,试件燃烧长度超过100mm,试件燃烧速度为256mm/min(按GB2408-08)。 测试试件氧指数数值,试件尺寸150mm*6mm*6mm,测试结果为23.4。 对试件进行热重分析,温升速度40C/min,空气流量40ml/min,试件质量2.4141mg。试件在达到85C前失重约1.6%(可能为吸附湿气);在达到116C时开始失重,到398C 时共失重44.1%,其中250-341C期间分解剧烈;在660C时全部烧尽,无残留物。 1.2分析结构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构:

和其他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一样,聚氨酯不耐热,容易被点燃,产生毒性气体,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所以,一般通过各种方法,使聚氨酯制品具有一定的阻燃性。添加阻燃剂是最常用的方法,阻燃剂是聚氨酯材料的重要助剂。 一、卤代磷酸酯 卤代磷酸酯类化合物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的一大类添加型有机阻燃剂。多数卤代磷酸酯常温下有液态,使用方便,与多元醇有良好的相容性,且价格适中。卤代磷酸酯阻燃剂的品种非常多,我们就对常用的几种分别作一下介绍。 1、三(2-氯乙基)磷酸酯 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是一种添加型阻燃剂,在聚氨酯软泡、硬泡生产中都能使用。但以用于硬泡效果更好,这是因为硬泡的闭孔率高,透气性小,阻燃剂挥发较困难,阻燃效果维持的比较长久。它的缺点是用量较大,如果用量超过15%时,泡沫塑料的物性则有下降现象。 TCEP广泛用于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在聚氨酯硬泡或半硬泡中添加10%TCEP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使用TCEP降低硬泡的脆性,而不削弱泡沫的抗蚀性。当TCEP用于聚氨酯软泡,例如阻燃改性高回弹泡沫,TCEP可与三聚氰胺结合使用。TCEP可作为一个单独组分在发泡过程中直接注入混合头,也可在发泡前与聚醚多元醇混合,同时可降低多元醇组分黏度。 TCEP是应用最早、最广也是最便宜的阻燃剂,它具有较好的抗水解性和较高的阻燃效率,但容易挥发损失,阻燃持久性较差。 生产厂家:美国雅保(Antiblaze 100),德国科莱恩,美国康普顿集团公司,江都大江,江苏雅克等。 2、三(2-氯丙基)磷酸酯 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是一种添加型阻燃剂,兼具有良好的增塑作用。由于分子内同时含有磷、氯两种元素,阻燃性能显著,同时还有增塑、防潮、抗静电等作用。因为磷氯含量比TCEP低,因此它的阻燃效果也相对减弱。 TCPP主要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剂。一般较多的用于聚氨酯硬泡及PIR硬泡中,也用于聚氨酯软泡。用于聚氨酯软泡时持久性不好,但不会使泡沫发生焦烧现象。 生产厂家:美国雅保(Antiblaze TMCP及Antiblaze 80),德国科莱恩,德国拜耳(Levagard PP),江都大江,江苏雅克,张家港常余等。 二、磷酸酯类阻燃剂 磷酸酯的品种较多,许多磷酸酯可用作聚氨酯的阻燃剂。但磷酸酯同时具有增塑效应,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可膨胀石墨产品的等级、牌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可膨胀石墨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2引用标准 GB 3520 石墨粒度测定方法 3术语 3.1 可膨胀石墨 经特殊处理后遇高温可瞬间膨胀成蠕虫状的天然晶质石墨。 3.2 膨胀容积 单位质量的可膨胀石墨在规定的温度下膨胀后的体积,mL/g。 4 产品牌号、等级 4.1 可膨胀石墨根据纯度和粒度划分成不同的牌号。纯度按灰分的大小分为Ⅰ、Ⅱ、 Ⅲ、Ⅳ、Ⅴ五个等级。 4.2 每个牌号根据灰分、水分、筛余量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4.3 牌号由代号、粒度、纯度等级组成。例:KP500-Ⅱ,KP为可膨胀的汉语拼音缩写,500 表示粒度为500μm,Ⅱ表示纯度等级为Ⅱ等。 5 技术要求 各牌号、等级的可膨胀石墨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 │膨胀容积│ 灰分│ 水分│ 筛余量│ │ 牌号│ mL/g │ %│ %│ %│ 挥发分│pH值

│ ≥ ├───┬───┬───┼───┬───┬───┼───┬───┬───┤ %│ │ │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级品│合格品│ │ ────┼────┼───┼───┼───┼───┼───┼───┼───┼───┼───┼────┼───KP500-Ⅰ│ 200 │││││││││││ ────┼────┤ │0.40 ̄│0.71 ̄│ │ │ │ │ │ │ │ KP500-Ⅰ│ 200 │〈0.40│ 0.70│ 1.00│ │ │ │ │ │ │ │ ────┼────┤ │ │ │ │ │ │ │ │ │ │ KP500-Ⅰ│ 150 │││││3.00 ̄│5.01 ̄│ │80.1 ̄│75.0 ̄│ │3.0 ̄ ────┼────┼───┼───┼───┤〈3.00│ 5.00│ 8.00│〉90.0│ 90.0│ 90.0│≤10.00 │ 5.0 KP500-Ⅱ│ 200 │││││││││││ ────┼────┤1.01 ̄│2.01 ̄│3.01 ̄│ │ │ │ │ │ │ │ KP500-Ⅱ│ 200 │ 2.00│ 3.00│ 5.00││││││││ ────┼────┤ │ │ │ │ │ │ │ │ │ │ KP500-Ⅱ│ 150 │││││││││││ ────┼────┼───┼───┼───┤ │ │ │ │ │ │ │ KP500-Ⅲ│ 150 │││││││││││ ────┼────┤5.01 ̄│6.01 ̄│7.01 ̄│ │ │ │ │ │ │ │ KP500-Ⅲ│ 150 │ 6.00│ 7.00│ 9.00││││││││ ────┼────┤ │ │ │ │ │ │ │ │ │ │ KP500-Ⅲ│ 100 │││││││││││ ────┼────┼───┼───┼───┤ │ │ │ │ │ │ │ KP500-Ⅳ│ 150 │││││││││││

两种磷酸酯与可膨胀石墨在刚性聚氨酯泡沫中连续阻燃作用的研究 1. Introduction 刚性聚氨酯泡沫(RPUF)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温材料在各种消费和商业产品,如建筑,石油管道等。RPUF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包括优良的机械性能性能和冷冻装置和低密度,特别是a低导热系数[1e5]。然而,RPUF是非常易燃的材料,具有快速火焰蔓延和高热 释放速率。在火灾的情况下,PU泡沫不仅释放大热量也有毒气体如HCN和CO [6,7]。 因此,研究阻燃RPUF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RPUF的阻燃处理包括加入阻燃添加剂基于磷,氮,卤素或无机化合物[11e13]。由于较少健康危害,含磷/硝基- 在RPUF中应用的基因已经受到更多的关注。根据以前的文献中,有些研究者使用了大量的补充型阻燃剂,例如磷杂菲- EDAB-DOPO)[14],聚磷酸铵(APP)[15,16],聚多巴胺(PDA)[17],可膨胀石墨(EG)[18e20],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21](TPP)[22],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23e25],二甲基丙烷膦酸酯(DMPP)[26]苯氧基- 环三磷腈(HPCP)[27]phinate [28]。它们都可以增强RPUF的阻燃性。接枝反应型阻燃剂可以代替聚醚多元醇掺入PU基质中。还有很多在RPUF中使用反应型阻燃剂的研究者,[双(2-羟乙基)氨基] - 甲基- 膦酸二甲基酯(BH)[29],磷酸化大豆油[30][31]。近年来,EG被广泛用于RPUF中作为优秀阻燃,可赋予优异的阻燃效果到凝血相的RPUF [32,33]。阻燃剂- EG的原理是EG可以以大的比率快速扩展,因为,当EG被快速加热时,石墨片脱落并卷曲。的膨胀石墨可覆盖基体表面以阻挡热转移到内矩阵。然而,EG也有一些缺点,实际生产中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融入更多EG会增加基质粘度,使EG会堵塞塞子喷嘴,这将导致破碎生产。因此,在研究中纳入更少的EG将在实践中带来更多的价值。[双(2-羟乙基)氨基] - 甲基- 膦酸二甲基酯(BH)是一种反应型液态阻燃剂,具有较高的磷含量,可用作原料代替多元醇。在以前的研究中,BH的存在有效提高焦渣残留量[29]。DMMP是a种类的液体高效阻燃剂与磷含量为25%,在低温下分解释放,ture。因此,DMMP 可以产生优异的淬灭基团抑制气相中的链反应[24]。 根据以前的文献,我们发现大部分阻燃剂体系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阻燃作用燃烧后时间。因此,可能包括几个阻燃剂在不同温度下释放会带来更好的阻燃性。根据这个假设,结合三种阻燃剂DMMP,EG和BH系统,我们倾向于探讨可能的连续火焰- DMMP / BH / EG系统在RPUF中的阻燃作用。 2. Experimental(实验) 2.1. Materials (1)聚醚多元醇(DSU-450L)购自Dexin联邦化工有限公司(中国山东)。pri-DSU-450L的玛丽性质如下:羟值,450±10 mgKOH当量/ g; 水含量≤0.1wt%; 粘度25 C),6000mPa·s 至10,000mPa·s; 钾离子(K +),?8mg /公斤; pH值:4?6。 (2)30%乙酸钾溶液(KAc)用作催化剂,购自Li阳玉田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Am-1)用于RPUF的有效催化剂,获自LiyangYutian 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江苏); N,N-二甲基环己基胺DMCHA)购自江苏大江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江苏); 硅氧烷泡沫稳定剂(SD-622)用于RPUF购自Siltech New Materials Corporation (Jiangsu,中国); 去离子水在实验室制备,并用作辅助发泡剂。催化剂是包括KAc,Am- 1,DMCHA,SD-622,去离子水,它们的分数比为0.4:0.4:1.5:2.7:0.9 (3)1,1-二氯-1-氟乙烷(141b)由杭州富硕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江,中国),并用作发泡剂。(4)亚甲基异氰酸酯(PAPI,44V20)购自德国 拜耳公司。主要性能指标如下:eNCO重量百分比,30%; 单体MDI含量,52% (5)可膨胀石墨(EG)(ADT 350)由石家庄生产ADT碳素材料厂(中国河北)。主要支配-

34 河南科技2010 . 1下 科技动态与观 察 近年来,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集成电路等电子电器封装材料方面。由于环氧树脂的极限氧指数(LOI)只有19.8,属于易燃物质[1]。所以如何提高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使之更好地满足日益广泛的高技术应用领域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目前阻燃材料呈低烟、少毒、无卤化的发展趋势。可膨胀石墨(EG)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可膨胀石墨资源丰富,制造简单,价格低廉,无毒、低烟,已成为当前膨胀型阻燃剂研究的热点[2]。可膨胀石墨在高温下体积可膨胀数百倍,且膨胀产物有极佳的抗氧化性和耐高温性,因而可作为膨胀阻燃剂使用。由于其高效的阻燃效果,已经在热固性塑料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一些专利文献报道了单独使用EG就可以有效地改善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泡沫、聚氨酯涂料的阻燃性能[3~5]。同时,也有不少专利文献报道了EG与红磷,氢氧化镁等阻燃剂协同使用可以明显地改善热塑性树脂的阻燃效果[6],但单独将EG加入到热塑性塑料中阻燃效果提高却并不明显[7]。APP是传统膨胀型阻燃剂,单独使用阻燃效果也不理想,经常与其他无卤阻燃剂配合使用[8~11],而可膨胀石墨正式一种很好的协同阻燃剂。本文主要是利用可膨胀石墨的膨胀特性与APP的分解特性,研究EG/APP对EP的协同阻燃作用及阻燃机理。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环氧树脂(E-44):兰州蓝星树脂有限责任公司;可膨胀石墨:青岛百川石墨有限公司;固化剂(低分子量聚酰胺650):江西省西南化工有限公司;聚磷酸铵(APP),平均聚合度>10000,磷含量31.96%,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可膨胀石墨/聚磷酸铵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彭俊林 付永胜 汪则灵 古曲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 要 本文进行了可膨胀石墨(EG)/聚磷酸铵(APP)协同阻燃环氧树脂的研究。采用极限氧指数(LOI)、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镜(SEM)等技术手段对EG/APP阻燃环氧树脂体系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APP后,体系氧指数明显提高,热降解速率降低,热稳定性增强。说明EG/APP发挥了协同阻燃作用,形成了致密稳定的膨胀炭层。 关键词 膨胀石墨;聚磷酸铵;协同阻燃;环氧树脂 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氧指数测定仪,HC900-2型,南京上元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热重分析仪:Pyris6型,美国Perkin Elmer 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JSM-5900LV,日本JEOL公司。 1.3 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准确称量原料,将阻燃剂按比例混合均匀;(2)将称好的环氧树脂放入70℃水浴中加热,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 (3)将阻燃剂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4)将预先准备好的固化剂倒入混合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迅速倒入模具中,室温下固化48h; (5)待混合物固化完全后,从模具上取下,制成所需形状及尺寸的样品。 1.4 性能测试方法 1.4.1 氧指数分析 氧指数测试按照G B /T 2406-1993执行; 1.4.2 热重分析 高纯氮保护,气流速度20mL/min,升温速率10℃/min,样品重10~15mg,温度范围30~700℃。 1.4.3 扫描电镜 观察膨胀炭层的表面结构。 2 结果与讨论 2.1 极限氧指数(LOI/%) 为考察EG与APP的协同阻燃作用,本文对不同体系的阻燃环氧树脂样品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氧指数测试。相关实验数据见表1和图1。

聚氨酯 【摘要】:聚氨酯硬泡大很多应用场合都是阻燃要求的,20年来中国相应的材料阻燃标准在不断修订,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对以往研究工作的总结,本文就聚氨酯硬泡在实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2006)后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阻燃标准;聚氨酯硬泡;阻燃方向 聚氨酯硬泡20余年执行的相关阻燃标准 1.1《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1997)对于PU硬泡B1等级的严格要求近20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很快。由于该产品具有非常低的导热系数及透水蒸汽性,质轻、比强度高,加之其与纸、金属、木材、水泥板、砖墙塑料板、沥青毡等具有很强的粘接性,不需另加其它粘合剂等优点,已为众多的工业及民用部门所采用。但是,聚氨酯与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一样是一种可燃性较强的聚合物。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密度小,绝热性能好,与外界的暴露面比其它材料大,因此更容易燃烧。随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广泛运用,其材料的耐燃、防火等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我国,由于不慎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而导致火灾的事件时有发生,给聚氨酯泡沫的应用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国外许多专家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今后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因此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耐燃性、安全性,已成为能否用于建筑材料的重要技术指标。许多国家的建筑立法机构都制定了一系列难燃法规,与此同时又相应的制定了一系列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测试方法。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了4项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即氧指数法(GB2406-1980)、炽热棒法(GB2407-1980)、水平燃烧法(GB2408-1980)、垂直燃烧法(GB2409-1980),特别是氧指数法(GB2406-1980)是我国适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性试验的第1个国家标准。1984年上海市公安局颁布了《关于生产、销售、使用高分子建筑材料的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指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使用在建筑上,氧指数不得小于26%。相当多的省市部门及公安消防机构参照此规定陆续颁布了各地方和部门的法规。研制氧指数大于26%的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也引起了国内相关研究部门的普遍重视。国家科委在“六五”、“七五”期间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氧指数大于26%的指标列为国家攻关课题,并在“七五”攻关成功。这对安全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减少和消除火灾事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生产、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有关单位和公安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逐渐认识到,其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即使氧指数达到26%或者更高,并非意味着在火中不燃烧。高氧指数可通过提高阻燃剂的含量来达到,而大量阻燃剂的使用却又带来了烟雾大、

HUNAN UNIVERSITY 膨胀石墨制备 膨胀石墨制备 学生姓名:张成智 学生学号:B1513Z0359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刚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膨胀石墨制备工艺综述 摘要:随着近代生产向高速度、高参数发展,尤其是原子能、导电、地热、宇航等新技术的兴起,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旋转发动机顶点部分的滑动密封、石油、化工、冶金、地热工业中的高温密封、核工业上的耐辐射密封等,都需要一种既耐高温、耐腐蚀、耐辐射、又有柔软性、回弹性和长寿命抗氧化的高性能密封材料。近年来实践证明,膨胀石墨和以它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能够很好地满足诸方面的要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工艺、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膨胀石墨;机理;复合材料;应用 膨胀石墨,研究碳材料的同仁肯定不陌生,但是如何定义“膨胀”二字呢?能膨胀到多少倍的石墨才叫膨胀石墨呢?可膨胀石墨与膨胀石墨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区分;可膨胀石墨与石墨层间化合物是不是一种物质?可膨胀石墨是指已经插层了层间化合物还是可以膨胀的石墨的一个统称?还有鳞片石墨的尺寸在一个什么范围内,石墨才具有膨胀性,为什么?这些都需要给一个明确的定义才行。天然石墨是层状结构如图1(a)所示,石墨是共价键结合的正六边形片状结构单元,层间依靠离域π键和范德华力连接并可相对滑动。天然石墨层间的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所以可以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其它异类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甚至原子团插入到晶体石墨层间,有些可与层内电子发生局部化学反应[1],形成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简称GIC,图1(b)]。天然石墨可与硝酸、硫酸、高锰酸钾、双氧水、臭氧等强氧化剂混合形成可膨胀石墨,当可膨胀石墨通过马弗炉或微波加热时,石墨碳层沿C轴方向发生大幅膨胀,形成结构疏松、低密度的蠕虫石墨、内部具有大量独特的网状微孔结构,也即膨胀石墨或石墨蠕虫(Worm-1ike Graphite)[( Expanded Graphite)简称EG,图1(c)][2]。可膨胀石墨之所以能够膨胀是由于其层间的化合物受热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受压产生很大的推力,而其碳层因受到该推力而向外膨胀,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人们发现,含磷、氮、卤素、锑、铝、硼等元素的塑料制品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一般可通过在制备聚氨酯泡沫塑料时在发泡配方中添加阻燃剂,使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选择阻燃剂,除了要考虑它对制品的阻燃效果(包括长期阻燃效果、遇火时的烟雾性等),还需考虑加入阻燃剂对发泡工艺的影响,以及对制品物性的影响。 一用于聚氨酯的阻燃剂有非反应性添加型阻燃剂及反应型阻燃剂两类。 A 添加非反应性阻燃剂 聚氨酯泡沫的阻燃剂以液态阻燃剂为主。液体阻燃剂主要是含磷、氯、溴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如三(2-氯丙基)磷酸酯(TCPP)、三(2-氯乙基)磷酸酯(TCEP)、三(二氯丙基)磷酸酯(TDCPP)、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多溴二苯醚,等等。固态阻燃剂如三聚氰胺、三氧化锑、氢氧化铝、硼酸盐、聚磷酸铵、三(2,3-二溴丙基)异三聚氰胺酯等也用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B添加液态有机阻燃剂 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应用最早而且成本经济的品种是TCEP。它容易迁移和挥发,阻燃持久性较差。为了减少挥发损失,可选用多氯化(多)磷酸酯和高分子量的齐聚磷酸酯,如三(二氯丙基)磷酸酯和卤代双磷酸酯。在硬泡配方中加入20%以内的三(2,3-二氯丙基)磷酸酯,可使硬泡的氧指数达26;添加15%该阻燃剂可使软泡的阻燃性能达到UL94 HF-1或ASTM D1692阻燃要求。 卤代双磷酸酯是聚氨酯泡沫塑料常用的液态低挥发阻燃剂,耐水解性和热稳定性较好,尤其适用于聚氨酯软泡的阻燃。典型的产品有:四(2-氯乙基)二亚乙基醚二磷酸酯,含磷12%、氯27%,日本进口产品牌号CR505;四(2-氯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含磷13%、氯30.5%,美国进口产品牌号Thermolin101。其它产品如四(1,3-二氯-2-丙基)-2,2-二(氯甲基)-1,3-亚丙基二磷酸酯、四(1,3-二氯-2-丙基)-亚乙基二磷酸酯、四(2,3-二溴丙基)-1,2-亚乙基二磷酸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 T 2406 —93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 GB / T 2408 —80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GB / T 4609 —84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GB / T 5454 —85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 GB / T 5455 —85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 GB / T 5464 —85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 / T 8332 —87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 GB / T 8333 —87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GB / T 8625 —88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 GB / T 8626 —88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 / T 8627 —88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 GB / T 8629 —88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 GB / T 11785 —89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 GB / T14402 —93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 GB / T 14403 —93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1。 表1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 4不燃类材料(A级) 4. 1 A级匀质材料 按GB/T 5464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 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 C; 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 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4. 2 A级复合(夹芯)材料 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级。 a)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3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20cm),且每次测试 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w 125C,试件背面无任何燃烧现象; b)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w 15; c)按GB /T 14402和GB /T 14403进行测试,其材料热值w 4. 2MJ / kg,且试件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量w 16. 8MJ/ m2; d)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全不致死浓度LCo > 25mg/L。 5可燃类材料(B级) 5. 1 B1级材料 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1级。 a)按GB/T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 /T 8626所规定 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 的现象; b)按GB/ 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1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0cm),且每次测试 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w 200 C; c)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w 75。 精选范本,供参考!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 刘益军柏松 (江苏省化工研究所南京210024) 摘要:简要介绍了对多孔性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阻燃处理的重要性,并对各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以及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研究领域的技术进展进行了介绍。较全面地综述了改善软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性能的方法,包括:各种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的特点及使用效果,不同阻燃剂的协同作用,引入异氰脲酸酯基团对硬泡阻燃性能提高,采用阻燃剂溶液浸渍开孔泡沫塑料等。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塑料;阻燃剂;阻燃 聚氨酯泡沫塑料由于含可燃的碳氢链段、密度小、比表面积大,未经阻燃处理的聚氨酯是可燃物,遇火会燃烧并分解,产生大量有毒烟雾,给灭火带来困难。特别是聚氨酯软泡开孔率较高,可燃成分多,燃烧时由于较高的空气流通性而源源不断地供给氧气,易燃且不易自熄。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许多应用领域如建筑材料、床垫、家具、保温材料、汽车座垫及内饰材料等,都有阻燃要求。国外对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阻燃相当重视,颁布了许多有关阻燃的法规和阻燃标准。在我国,对用于飞机、轮船、铁路车辆、汽车、其它重要场所及设施的聚氨酯泡沫,先后都提出了阻燃要求,且很多已采用了阻燃级聚氨酯泡沫[1]。 所谓阻燃,实际上指达到某种规范或某种试验方法的一个具体标准,塑料的“阻燃”或“难燃”一般只是对于小火而言,在大火中仍能燃烧。不过阻燃性能好的泡沫塑料遇小火年自熄,不易引起火灾;在火灾中,由于燃烧性能的降低,可降低火灾蔓延及产生刺激性有毒烟雾的危险。 已有大量的文献综述阻燃剂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1~3],现根据部分文献数据,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阻燃技术作一简单的综述。

1 阻燃原理 一般,通过添加阻燃剂提高泡沫塑料的阻燃性,以延缓燃烧、阻烟甚至使着火部位自熄。也可采用含阻燃元素的多元醇(即反应型阻燃剂)为泡沫原料。阻燃剂必须具有以下一种或数种功能:能在着火温度或接近着火温度下吸热分解成不可燃物质;能与泡沫燃烧产物反应生成不易燃物质;可分解出能终止泡沫自由基氧化反应的物质。 在聚氨酯泡沫中,含磷阻燃剂主要在凝聚相发挥作用,磷化物可以消耗泡沫塑料燃烧时分解出的可燃气体,使其转化成不易燃烧的炭化物,泡沫体中磷(P)含量达1.5%左右时即可获得较佳的阻燃效果。 含卤素阻燃剂主要在气相中发挥作用,卤素是泡沫塑料燃烧反应的链终止剂,在塑料燃烧时生成卤化氢而抑制燃烧反应。据有关资料,为使泡沫获得较满意的阻燃性能,泡沫体中溴(Br)质量分数应达12%~14%,或氯(Cl)质量分数达18%~20%。当磷-卤联用时,由于存在一定的协同效应,故0.5%P+(4%~5%)Br或1%P+(8%~12%)Cl即可使聚氨酯泡沫具有自熄性[1]。 典型的磷-氮阻燃体系可由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等组成,在泡沫受热初期,阻燃剂分解产生磷酸等,它与多羟基化合物形成具有阻燃作用的磷酸酯并释放水蒸气;在高温下泡沫中的阻燃剂气化产生不燃性气体,使熔融的泡沫炭化形成疏松的多孔性阻燃层。 氢氧化铝中含有大量的结晶水(质量分数可高达34%),结晶水在泡沫塑料生产过程中很稳定,但在泡沫塑料燃烧温度时将快速分解,吸收燃烧热,并在火源和泡沫间形成不燃性的屏障,从而起到阻燃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烟气抑制剂。 2 添加阻燃剂制备阻燃泡沫塑料

聚氨酯泡沫塑料 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其防火措施 合肥市公安消防支队赵治安鲁广斌 摘要聚氨酯泡沫塑料是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聚氨酯泡沫塑料在 火灾时能放出使人窒息死亡的毒气,特别是近年来已在一些场所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文章通过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燃烧过程及燃烧产物的毒性分析,探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防火措施,并首次提出聚氨酯泡沫塑料在火灾初期对人体的伤害以及如何在一些场所有效、安全、合理地使用这一材料。 关键词聚氨酯燃烧火灾毒性阻燃措施 The toxicity of urethane foams fire hazards and the fire-protection measures ZHAO Zhi-an Lu Guang-bin Lu Jian (Hefei Fire Brigade,Hefei 230061,China) Abstract:The urethane foams is a kind of high molecular synthetic material and can be used widely.But being burned,it can get out the poison suffocatingly gas . Especially it lead to some accidents with a lot of peoples death. The thesis research the technology of fire-protection for urethane foams by the combustion process of the urethane foams and the combustion products of it. The thesis raise the combustion products of the urethane foams injury to people firstly,and the ways to use it effectively,safely and reasonably . Key words: urethane foams;synthesis combustion;fire;toxicity;measure;

文件编号:TP-AR-L417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 及防火对策(正式版)

聚氨酯泡沫火灾危险性及防火对策 (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火灾危险性 “聚氨酯”全称为聚氨基甲酸酯,用这种材料做 成的泡沫塑料具有优越的绝缘、保温和隔音性能。聚 氨酯泡沫塑料,俗名海绵塑料(以下简称聚氨酯泡 沫),是生产、生活中广泛利用的畅销制品。聚氨酯 泡沫成品是多孔性的固体,导热性极差,容易造成热 量积聚。硬质泡沫塑料的闪点为310℃,自燃温度为 416℃,每燃烧1千摩尔泡沫塑料可放出3073.53KJ 的热量。未经阻燃处理的成品,氧指数为20左右;经 阻燃处理的在23~27之间,个别也可达30左右。在

200℃时发生热降解,放出CO和醇类等低分子物。 对于软质聚氨酯泡沫,根据火险参数差热分析的测定结果,其初始分解温度为260℃以上,激烈分解温度为280℃,自燃温度在330℃以上,极易造成自燃和分解性燃烧。燃烧后,会分解产生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气体,使人吸入后几秒钟就中毒身亡,且燃烧产生大量烟气,降低空间能见度,使人失去逃生能力。 二、火灾特性 聚氨酯泡沫火灾与其他可燃固体火灾相比,存在有不同的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 1、易产生阴燃 实验证明,某些标准规格的聚氨酯泡沫,即使在单独存放的情况下,也可发生阴燃。软质聚氨酯泡沫在静止空气中,产生阴燃的最高温度不超过4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