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碳剂吸收率的五大影响因素

增碳剂吸收率的五大影响因素

增碳剂吸收率的五大影响因素
增碳剂吸收率的五大影响因素

增碳剂吸收率的五大影响因素

1.增碳剂粒度的影响

使用增碳剂的增碳过程包括溶解扩散过程和氧化损耗过程。增碳剂的粒度大小不同,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也就不同。而增碳剂吸收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增碳剂溶解扩散速度和氧化损耗速度的综合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增碳剂颗粒小,溶解速度快,损耗速度大;增碳剂颗粒大,溶解速度慢,损耗速度小。增碳剂粒度大小的选择与炉膛直径和容量有关。一般情况下,炉膛的直径和容量大,增碳剂的粒度要大一些;反之,增碳剂的粒度要小一些。对于1t以下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2.5mm;1t~3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2.5~5mm;3t~10t电炉熔炼晶体石墨粒度要求5.0~20mm;覆盖在浇包中晶体石墨粒度要求0.5~1mm。

2.增碳剂加入量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和化学成分相同的条件下,铁液中碳的饱和浓度一定。铸铁中碳的溶解极限为([C%]=1.3+0.0257T-0.31[Si%]-0.33[P%]-

0.45[S%]+0.028[Mn%](T为铁液温度)。在一定饱和度下,增碳剂加入量越多,溶解扩散所需时间就越长,相应损耗量就越大,吸收率就会降低。

3.温度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从动力学和热力学的观点分析,铁液的氧化性与C-Si-O系的平衡温度有关,即铁液中的O与C、Si会发生反应。而平衡温度随目标C、Si含量不同而发生变化,铁液在平衡温度以上时,优先发生碳的氧化,C和O生成CO和CO2。这样,铁液中的碳氧化损耗增加。因此,在平衡温度以上时,增碳剂吸收率降低;当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以下时,由于温度较低,碳的饱和溶解度降低,同时碳的溶解扩散速度下降,因而收得率也较低;增碳温度在平衡温度时,增碳剂吸收率最高。

4.铁液搅拌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搅拌有利于碳的溶解和扩散,避免增碳剂浮在铁液表面被烧损。在增碳剂未完全溶解前,搅拌时间长,吸收率高。搅拌还可以减少增碳保温时间,使生产周期缩短,避免铁液中合金元素烧损。但搅拌时间过长,不仅对炉子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而且在增碳剂溶解后,搅拌会加剧铁液中碳的损耗。因此,适宜的铁液搅拌时间应以保证增碳剂完全溶解为适宜。

5.铁液化学成分对增碳剂吸收率的影响

当铁液中初始碳含量高时,在一定的溶解极限下,增碳剂的吸收速度慢,吸收量少,烧损相对较多,增碳剂吸收率低。当铁液初始碳含量较低时,情况相反。另外,铁液中硅和硫阻碍碳的吸收,降低增碳剂的吸收率;而锰元素有助于碳的吸收,提高增碳剂吸收率。就影响程度而言,硅最大,锰次之,碳、硫影响较小。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先增锰,再增碳,后增硅。

石墨化增碳剂详细终审稿)

石墨化增碳剂详细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产品:石墨化增碳剂 成分含量: 固定碳:≥98.5% 灰分:≤0.5% 挥发分:≤0.5% 硫:≤0.05% 水分:≤0.5% 氮:≤0.03%(300ppm) 生产不同粒度: 0mm-0.5mm 0.5mm-1mm 1mm-5mm 5mm-8mm 1mm-10mm 不同粒度报价不一样,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粒度 我们工厂采用的是艾奇逊卧式炉锻造,月产量在4000-5000吨针对的客户:

钢铁冶炼厂,铸造厂,贸易中间商 产品特点: 高固定碳,吸收率高,低硫低氮,并在吸收速度上快于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且不吸附炉壁,完全吸收无残留,价格低于同类硫低于0.05以下的石墨化增碳剂,性价比高。 吸收率高,根据使用方法吸收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 吸收速度快,比同类石墨化增碳剂吸收速度快,不吸附炉壁,且无残留,炉中增碳吸收速度优势更加明显. 硫份低,0.05%以下 超高的性价比,综述上述在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中(硫≤0.05)价格最优优势。 效益影响: 石墨增碳剂为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原材料可增加废钢用量,减少生铁用量或不用生铁,有效避免生铁的遗传性对铸件的影响。 含硫低,稳定可靠,有效节约硫在球化和孕育过程中对合金的不利影响,节省合金费用。 由于熔点低,吸收快,不反渣,可以有效保护和延长炉龄,减少炉衬消耗 化学成分纯净:高碳、低硫、微氮,有害杂质少 物理形态:外观洁净、无杂质,多孔隙结构,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 微观形态:晶体度质量优,有效提升铸件铸铁牌号和性能 产品性质稳定:增碳效果稳定,吸收效果好,提温效果明显,不返渣 包装: 25千克/袋,编织袋(内里防水膜),可提供吨袋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血液计)。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 /kg体质量,狗5~10mg/kg体质量。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0mg。 二、草酸盐合剂 (1)原理 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置,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 (2)配制方法及用量 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 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不适用于血液内钙或钾的测定,也不能用于血液非蛋白氮测定。 三、枸橼酸钠 常配成3~5%水溶液。也可直接加粉剂,每毫升血加3~5mg,即可达到抗凝目的。 枸橼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防止凝血。但其抗凝作用较差,碱性较强,不宜作化学检验之用。仅可用于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急性血压测定实验所用枸橼酸钠为5~6%溶液。 四、草酸钾 (一)原理和注意事项 草酸钾为最常用的抗凝剂。其与血液混合后可迅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使血液不凝固。常用于非蛋白氮测定,但不适用于测定钾和钙。草酸盐能抑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故应注意。 (二)配制及使用方法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浅谈增碳剂的选择与使用 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工艺(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 熔炼; 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的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传统的熔炼方式比如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钛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 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为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后一种生产工艺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冶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剂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有的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份,灰份和硫份计算得来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有些增碳剂的灰份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可能误入歧途,导致选用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通常用来增碳的物质主要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粉,木炭粉和焦炭粉。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越高越好,灰份,挥发份及硫份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铁水。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质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焙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增碳剂质量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简言之,减少铁液收缩增碳剂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碳原子才能从原来的无序排列变成片状排列,片状石墨才能成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以利于促进石墨化。因此,我们应该要选用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因为高温石墨化处理时硫份被生成SO2气体溢出而降低。所以高品质的增碳剂含硫份很低,W(s)小于0.05%,最好的W(s)小于0.03%。同时,这也是判断是否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以及石墨化是否良好的一个简洁指标。如果选用的增碳剂没

实验室中常用抗凝剂

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现将它们的应用特点分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 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实验室常用血液抗凝剂的特点及应用 在实验室检验中,有许多检测项目的血液标本是需要抗凝才可以检测的。而抗凝剂种类较多,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实验室中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盐等4种,现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分别叙述如下: 一、肝素 抗凝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 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红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二、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 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 此抗凝剂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并且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于一般血液学检测。但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 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由于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三、枸橼酸盐 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 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化验和生化测验。 四、草酸盐 草酸盐也是常用的抗凝剂,优点是溶解度大,作用原理是溶解后解离的草酸根与标本中的Ca2+形成草酸钙沉淀,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常用的草酸盐抗凝剂种类有草酸钠、草酸钾和草酸铵,草酸钠的常用浓度为O.1 mol/L,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但是,高浓度k+或Na+易使血细胞脱水皱缩,而草酸铵则可使血细胞膨胀,故测定血细胞比容时用草酸铵与草酸钾或草酸钠两者适当比例混合的抗凝剂,恰好不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体积。常用于血液生化测定,但不适用于K+、Ca 2+的测定。由于生成草酸钙沉淀,红细胞会出现锯齿状,白细胞出现空泡,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会变形,不宜做血片检查。草酸盐可使血小板聚集,并影响白细胞形态,不能用于白细胞和血小板分类计数。 附录四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浅谈增碳剂的使用

浅谈增碳剂的使用 摘要:提出了当前对增碳剂的认识存在的误区,以及优质增碳剂的选择。把加增碳剂的熔炼新工艺与传统熔炼(只加生铁)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增碳剂对熔炼的影响,说明使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增碳剂的正确使用方法。 关键词:增碳剂;熔炼; 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者灰色颗粒(或块状)的焦碳后续产物,加入到金属冶炼炉里,提高铁液里碳的含量,一方面可以降低铁液里氧的含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冶炼金属或者铸件的力学性能。 增碳剂的来源很多,形态各异,根据其加工工艺和成分等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传统的熔炼方式类似冲天炉熔炼:使用生铁、回炉料、废钢、铁合金等作为金属炉料;新的合成铸铁生产工艺:使用废钢作炉料,利用增碳剂来调整铁液的碳当量。后一种生产方式更容易保证优质铁液,同时通过少用或者取代生铁改用废钢大大降低成本。通俗的说,利用增碳剂,我们能用最差的(废钢)炼出最好的(铸件)。 国外增碳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国内此项新工艺近几年才开始发展,业内很多人对增碳剂的品质和质量了解不够深入,有些铸造工作者选用增碳剂存在误区。例如混淆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含碳量的含义,固定碳值是根据样品的水分、挥发分、灰分、硫分计算得出的,而含碳量直接测碳仪便可以获得。有些增碳剂的灰分高,含碳量也高,但是它的固定碳值一定不会太理想。还有些铸造工作者片面的从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和其物质性质便断定其是否优质,其结果很可能误入歧途,导致购入的增碳剂物不所值。 一、增碳剂的选择及其指标性能 在冶炼过程中,由于配料或装料不当以及脱碳过量等原因,有时造成钢或铁中碳含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时要向钢或铁液中增碳。通常用来增碳的主要物质有无烟煤粉、增碳生铁、电极粉、石油焦粉、沥青焦、木炭粉和焦炭粉。对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含量越高越好,灰分、挥发分及硫等有害杂质含量越低越好,以免污染钢。 铸件的冶炼使用含杂志很少的石油焦经过高温培烧后的优质增碳剂,这是增碳工艺中最重要的环节。增碳剂质量好坏决定了铁液质量的好坏,也决定了能否获得好的石墨化效果。简言之,减少铁液收缩增碳剂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了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碳原子才能从原来的无序排列变成片状排列,片状石墨才能成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以利促进石墨化。因此,我们应该要选用经过高温石墨化 气体逸出而降低。所以处理的增碳剂。因为高温石墨化处理时,硫分被生成SO 2 高品质的增碳剂含硫分很低, w(s)一般小于0.05%,更好的w(s)甚至小于0.03%。同时,这也是判断是否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以及石墨化是否良好的一个间接指标。如果选用的增碳剂没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石墨的形核能力就大大降低,石墨化能力减弱,即使也能达到同样的碳量,但结果完全不一样。 所谓增碳剂,就是要在加入后可以有效提高铁液中碳的含量,所以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要达到一定的含碳量,就需要加入相比高碳的增碳剂更多的样品,这样无疑增加了增碳剂中其他不利元素的量,使铁液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低的硫、氮、氢元素是防止铸件产生氮气孔的关键,这样就要求增碳剂的含氮量越低越好。

拉力试验影响因素

拉力试验机拉伸速度主要对于拉伸速度、断后延伸率、屈服强度的影响。拉伸速度试验机的影响随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做拉伸试验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规定的速率进行试验,否则会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 1.抗拉强度:抗拉强度随着试验速度的上升,抗拉强度增大,但到达一定阶段后趋于稳定 2.屈服强度:试验速度较慢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相差比较大;试验速度愈快,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差值逐渐减少。 3.断后延伸率:拉伸速度的提高使断后延伸率下降,到一定阶段后断后伸长率下降趋于缓慢。(另外塑性大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对拉伸速度的敏感性大,而塑性小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对拉伸速度敏感性则相对较小。) 一般情况拉伸速度的变化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如上,但对于塑料材料,它属于粘弹性材料,它的应力松弛过程与变形速度紧密相连。当拉伸速度减小时,拉伸强度减小,断裂伸长率增大;拉伸速度增大时,塑料呈现脆性,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由于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差异很大,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过渡情况很复杂,通过和残余应力等指标作为材料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的转折点的指标来反应材料的过渡过程的性能,其中屈服点与非比例应力是最常用的指标。虽然屈服点与非比例应力同是反应材料弹性阶段与塑性阶段“转折点”的指标,但它们反应了不同过渡阶段特性的材料的特点,因此它们的定义不同,求取方法不同,所需设备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笔者将分别对这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准确求取屈服点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许多的时候,它的重要性甚至大于材料的极限强度值(极限强度是所有材料力学性能必需求取的指标之一),然而非常准确的求取它,在许多的时候又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归纳起来有: 1.夹具的影响; 2.试验机测控环节的影响; 3.结果处理软件的影响; 4.试验人员理论水平的影响等。 这其中的每一种影响都包含了不同的方面。下面逐一进行分析: 一、夹具的影响 这类影响在试验中发生的机率较高,主要表现为试样夹持部分打滑或试验机某些力值传递环节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等因素,它在旧机器上出现的概率较大。由于机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各相对运动部件间

灰铁中增碳剂的使用

关于电炉熔炼灰铁增碳剂的使用 铸铁电炉熔炼,使用较多废钢加石墨化增碳剂,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在增碳剂的使用质量上,各家工厂有不同选择,即使用石墨化很好的增碳剂,有煅烧石油焦和石墨碎,但是很多工厂也在使用精煤增碳剂。增碳剂的质量好坏,我们主要看其石墨化程度,好的增碳剂含石墨碳95-98%以上,硫含量在0.02-0.05%,氮含量在100-200PPM。而精煤增碳剂碳含量在80-90%,硫含量在0.5%以上,氮含量在500-4000PPM。这是最低档次的增碳剂,(还有没有经过高温煅烧的石油焦,或者煅烧温度不足的石油焦)价格较低,在2300-3000元左右,而最好的增碳剂价格在7-9千元/吨,所以很多工厂依然选用便宜货。 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多次谈到,增碳剂的质量是电炉多加废钢熔炼灰铁的关键,而成本决定了许多工厂在使用最便宜的增碳剂,其使用的情况有时很好,没有发现严重质量问题,(可能与其电炉熔炼的温度,保温时间,微量元素等等有关)有时却发现大量气孔缺陷。最近看见某厂就有如此质量问题发生。对于普通灰口铸铁,在碳硅量较高时,气孔缺陷不太明显,而在碳硅量较低的高牌号灰铁中反映明显,铸件气孔缺陷严重。对于球铁铸件,气孔缺陷很不明显,估计是其中的镁,稀土有强烈除气作用,但是气孔缺陷也时有发生。低档次增碳剂对于球铁的影响,估计主要是硫和其他杂质含量,影响石墨球的圆整和出现异常基体。此厂现在看来,综合总的成本(包含废品损失),其使用低档次增碳剂确实是不划算的。 增碳剂质量好坏,一般工厂化验不了,特别是氮含量。最好的与最差的石墨化程度区别明显,鉴别方法是在白纸上书写痕迹清晰,手感舒适与否来粗判,(氮含量未知),而档次中等的,一般是煅烧温度没有在2700度以上,或者煅烧时间不足,石墨化程度不全部,造成硫含量高,氮含量也高的石油焦也在大量冒充好的增碳剂。还有碳化硅生产中,或者其他生产方法产生的细粉状石墨粉或煤粉,经过添加粘土压制成粒状石墨颗粒增碳剂,等等,其质量情况

实验影响因素

G实验影响因素 假阳性因素 1.污染(试管、枪头和蒸馏水被环境中细菌或真菌污染) 2.应用含有葡聚糖的纤维素膜进行血液和腹膜透析患者 3.手术中使用的纱布或其他医疗物品中含有葡聚糖 4.静脉制剂(白蛋白、凝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 5.某些细菌败血病患者(尤其是链球菌败血症) 6.抗肿瘤类药物(香菇多糖、裂殖菌多糖) 7.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多粘菌素、厄他培南 8.蘑菇类食物 9.新生儿足跟采样 假阴性因素 1.特殊真菌如接合菌(毛霉菌、根霉菌)细胞壁没有(1-3)-β-D 葡聚糖成分,隐球 菌细胞壁外有荚膜致使(1-3)-β-D 葡聚糖释放不出,这些真菌无法检测到。 2.服用某些抗真菌类药物。 抗真菌药物对G试验检测结果有什么影响? 抗真菌药物治疗后真菌生长受到抑制,这是明确的。但是由于药物作用机理不同,对G试验结果不完全一致。例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能够作用于真菌细胞壁成分甘露聚糖和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体使之结构不稳定以致胞壁破坏,可能造成G值一过性增高。而卡泊芬净为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非竞争性地抑制真菌细胞壁的(1,3)-β-D葡聚糖的合成,可以造成假阴性结果。 .哪些抗菌药物对G试验有正干扰现象? 文献报告磺胺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类药物药物可造成假阳性。头孢菌素类中可能涉及头孢哌酮钠、头孢美唑钠、头孢米诺、头孢西丁、头孢噻肟钠、头孢噻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此外厄他培南也可能造成假阳性。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G 试验无干扰,但对GM试验有正干扰。 G试验结果阳性,而真菌培养结果阴性,如何解释? 这主要与培养法和非培养法检测的原理不同和对疾病诊断的时间差不同有关。真菌进入人体后,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出1,3-β-D葡聚糖,因此,在感染早期就可能呈现阳性结果。而培养则需要细菌在体内有一定的增殖过程,因此在感染的高峰期培养阳性率高,有文献报告血液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症状出现前5天就可呈检出。此外从方法学上讲,1,3-β-D葡聚糖检查多采用鲎试验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定量的特点,而真菌培养的体外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培养基、温度、时间等,如掌握不好,则难于培养成功。有文献报告,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血液1,3-β-D葡聚糖的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均高于培养,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也大于培养方法。 对于曲霉菌感染,G试验检测阳性,但血培养结果为阴性。 血培养阳性,G试验结果是阴性,为什么? (1)患者存在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如粒细胞缺乏症等,真菌进入血液但是没有被吞噬细胞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 血液计)。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kg体质量,狗5~10mg/kg 体质量。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 0mg。 二、草酸盐合剂 (1)原理 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置,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 (2)配制方法及用量 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 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不适用于血液内钙或钾的测定,也不能用于血液非蛋白氮测定。 三、枸櫞酸钠 常配成3~5%水溶液。也可直接加粉剂,每毫升血加3~5mg,即可达到抗凝目的。 枸櫞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防止凝血。但其抗凝作用较差,碱性较强,不宜作化学检验之用。仅可用于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急性血压测定实验所用枸櫞酸钠为5~6%溶液。 四、草酸钾 (一)原理和注意事项 草酸钾为最常用的抗凝剂。其与血液混合后可迅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使血液不凝固。常用于非蛋白氮测定,但不适用于测定钾和钙。草酸盐能抑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故应注意。 (二)配制及使用方法

常用抗凝剂

常用抗凝剂种类及应用 一、基本概念 凝固: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出,如果未经抗凝,也不做其他处理,通常在几分钟内便自动凝固。一定时间分离后上层析出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清。血浆与血清的区别是:血清中无FIB 抗凝:应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血液凝固,称为抗凝。离心分离后的上层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抗凝剂:能够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或物质,称为抗凝剂或抗凝物质。 促凝:帮助血液快速凝固的过程。 促凝剂:帮助血液快速凝固以达血清快速析出的物质。一般成分为胶类物质。 二、常用抗凝剂的抗凝原理及适用 1、肝素是用于血液化学成分检测的首选抗凝剂。肝素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粘多糖,是分散相物质平均分子质量为15000。其抗凝原理主要是通过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引起抗凝血酶Ⅲ构型发生变化,加速凝血酶-凝血酶复合体形成而产生抗凝作用。此外,肝素还能借助血浆辅助因子(肝素辅助因子Ⅱ)来抑制凝血酶。常用肝素抗凝剂是肝素的钠、钾、锂、铵盐,其中以肝素锂最好,但其价格较贵,钠、钾盐会增加血液中的钠、钾含量,铵盐会增加尿素氮的含量。通常用肝素抗凝的剂量为10.0~12.5 IU/ml血液。肝素对血液成分干扰较少,不影响红细胞体积,不引起溶血,适用于做细胞渗透性试验、血气、血浆渗透量、红细胞压红积及普通生化测定。但肝素具有抗凝血酶作用,不适合做血凝试验。另外,肝素过量可引起白细胞聚集和血小板减少,所以不适合做白细胞分类和血小板计数,更不能用于止血检验。此外,肝素抗凝血不能用于制作血涂片,因为Wright染

色后出现深蓝色背景,影响显微镜减产。肝素抗凝血应于短时间内使用,否则放置过久血液又可凝固。 2、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盐)。EDTA能与血液中Ca2+结合成螯合物,凝血过程被阻断,血液不能发生凝固。EDTA盐有钾、钠、锂盐,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是EDTA-K2,其溶解度最高,抗凝速度最快。EDTA盐通常配成质量分数是15%的水溶液,每ml血液加1.2mgEDTA,即每5ml血液加0.04ml 15%EDTA溶液。EDTA盐可在100℃下干燥,抗凝作用不变。EDTA盐不影响白细胞计数及大小,对红细胞形态影响最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适用一般血液学检测。如果抗凝剂浓度过高,渗透压上升,会造成细胞皱缩。EDTA溶液pH与盐类关系较大,低pH可使细胞膨胀。EDTA-K2可使红细胞体积轻度膨胀,采血后短时间内平均血小板体积非常不稳定半小时后趋于稳定。EDTA-K2使Ca2+、Mg2+下降,同时使肌酸激酶、碱性磷酸酶降低,EDTA-K2的最佳浓度为1.5mg/ml血液,如果血少,中性粒细胞会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的碎片,使分析结果产生错误。EDTA盐能抑制或干涉纤维蛋白凝块形成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不适于血凝和血小板功能检测,也不适用于钙、钾、钠及含氮物质的测定。此外,EDTA能影响某些酶的活性和抑制红斑狼疮因子,故不适合制作组化染色和检查红斑狼疮细胞的血涂片。 3、枸橼酸盐主要是枸橼酸钠,其抗凝原理是能与血液中的Ca2+结合形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功能,凝血过程被阻断,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枸橼酸钠有Na3C6H5O7·2H2O和2Na3C6H5O7·11H2O两种晶体,通常用前者配成3.8%或3.2%的水溶液,与血液按照1:9体积混合。大部分凝血试验都可用枸橼酸钠抗凝,它有助于Ⅴ因子和Ⅷ因子的稳定,并且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较小,可用于血小板功能分析。枸橼酸钠细胞毒性较小,也是输血中血液保养液的成分之一。但是,枸橼酸钠6mg才能抗凝1ml血液,碱性强,不适用于血液分析和生化测验。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一、实验目的 学习膀胱插管技术,学习尿量的记录和测量方法。观察神经体液因素(生理盐水、葡萄糖、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二、关键词 尿生成;尿量;影响因素 三、实验材料 家兔;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20ml 、20%葡萄糖5ml 、0.01%去甲肾上腺素0.3ml 、呋塞米1.5ml 、垂体后叶素0.33ml ;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玻璃分针、兔手术台、膀胱插管、注射器及针头、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棉线若干、婴儿秤。 四、实验步骤 1.静脉麻醉 从兔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颈部手术 剪去颈前部兔毛,正中切开皮肤5~6厘米,用止血钳纵向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 暴露气管及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 3.腹部手术 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至腹壁 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 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并关闭腹腔。 5.改变影响因素 (1).快速注射生理盐水20ml ,记录尿量变化 。 (2).快速静脉注射20%葡萄糖5ml ,记录尿量变化。 (3).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0.3ml ,记录尿量变化。 (4). 静脉注射呋塞米5mg/kg ,记录尿量变化。 (5). 缓慢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即0.33ml ,记录尿量变化。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分析 1.快速注射生理盐水 实验项目 对照(实验前) 实验组 1min 2min 3min 4min 5min 生理盐水20ml 1 1 2 3 5 4 葡萄糖5ml 2 9 9 12 10 7 去甲肾上腺素0.3ml 7 3 2 1 2 1 呋塞米5mg/kg 3 11 19 34 42 37 垂体后叶素0.33ml 22 4 3 1 2

增碳剂种类

增碳剂种类汇编 一、转炉炼钢对增碳剂有什么要求 转炉冶炼中、高碳钢种时,使用含杂质很少的石油焦作为增碳剂。对顶吹转炉炼钢用增碳剂的要求是固定碳要高,灰分、挥发分和硫、磷、氮等杂质含量要低,并要干燥,干净,粒度要适中。其固定碳ωC≥96%,挥发分≤%,ωS≤%,水分≤%,粒度在1~5mm;粒度太细容易烧损,太粗加入后浮在钢液表面,不容易被钢水吸收。 二、增碳剂的分类 按照材质分,一般可以分为:冶金焦增碳剂,煅煤增碳剂,石油焦增碳剂,石墨化增碳剂,天然石墨增碳剂,复合材料增碳剂。 1.石油焦增碳剂 石油焦增碳剂采用石油焦煅烧提纯等加工而成,外观成圆粒或多棱形。其特点高碳、低硫,低灰是冶金化工、机械、电力等行业理想的加碳材料和反应中间体,得到广泛应用。 增碳剂产品技术指标如下

冶金焦增碳剂,就是通常冲天炉用的大焦,其作用除了熔炼之外,还有就是为金属炉料增碳。 煅煤增碳剂,主要产自宁夏石嘴山,内蒙乌海。成分一般为C:90-93%,。主要用于炼钢企业使用,部分铸造企业用于灰铸铁。缺点是,碳含量低,融化慢,浪费电能,残余量大。 石油焦增碳剂,主要产于辽宁,天津和山东,辽宁主要生产弹丸焦,用于铸造不太好,山东和天津的石油焦可以用于铸造灰铸铁。成分一般为C:96-99%;。主要用于炼钢,灰铸铁,刹车片,包芯线等等。 石墨化增碳剂,主要产地为山东,河南等,生产厂家较少,主要材质是石墨化石油焦和石墨化电极。一般成分为碳含量>%;硫<。主要用于球墨铸铁。特点是吸收快,碳高硫低。 天然石墨增碳剂,主要是天然石墨,碳65-99%不等,主要用于炼钢厂,铸造厂不适用。 复合材料增碳剂,近期市面上有一些人工制造的棍状颗粒或者规则球状颗粒增碳剂,采用石墨粉,焦粉,石油焦等等下脚材料,添加粘结剂用机器压制成型,碳一般在93-97%之间,硫不稳定,一般在之间浮动。特点是价格便宜,缺点是使用时无法稳定加入量和控制硫含量。

实验17 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原卷及解析版)

实验十七、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因素 【实验器材】: 木板长方形木块质量不同的小球 【实验原理】: 观察下车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如木块移动的越远, 表示木块做的功越多,说明小车具有很大的动能;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步骤】: ①将木板的一端垫高,组成一个斜面; ②让小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滚下,推动木块在木板上前进,观察木块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做三次) ③换做质量在较大的小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观察木板在木板上移动的距离。(做三次) 【实验现象】: 1、同一小球在斜面越高的地方滚下,木块被推的越远; 2、质量不同的小球,在同一高度滚下,质量越大的小车,把木块被推的越远 【实验结论】: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考点方向】: 1、猜想:动能大小有关; 2、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方法:;

3、如何判断动能大小:; 4、使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的目的:; 5、如何改变钢球速度:; 6、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 7、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 8、得出结论:。 9、斜面的作用:。 10、水平面的作用:。 11、能量转化:在斜面上机械能转化过程:,在水平面上能力转化过程:。 12、木块最终停下来的原因:。 13、实验推理与假设:。 14、超载、超速问题判断:。 15、用小球做实验有不足之处是:。 【创新母题】: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物体A、B质量不变)的关系. (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_______(填“A”或“B”)的动能. (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来反映的,这种实验探究方法是。 (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________(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物体从斜面上由静止滑下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 (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用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___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

常用的抗凝剂肝素

常用的抗凝剂肝素、草酸盐合剂、枸橼酸钠和草本钾的配制方法 肝素(Heparin) 肝素的抗凝血作用很强,常用来作为全身抗凝剂,特别是在进行微循环方面动物实验时的肝素应用更有重要意义。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100ml血液(按1mg等于100个国际单位,10个国际单位能抗凝1ml血液计)。如果肝素的纯度不高,或过期,所用的剂量应增大2~3倍。用于试管内抗凝时,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水溶液,取0.1ml加入试管内,加热80℃烘干,每管能使5~10ml血液不凝固。 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鼠2.5~3mg·(200~300g体重)-1,兔或猫10mg·kg-1,狗5~10mg·kg-1。如果肝素的纯度不高,或过期,所用的剂量应增大2~3倍。 草酸盐合剂 配方:草酸铵 1.2g 草酸钾0.8g 福尔马林1.0ml 蒸馏水加至100ml 配成2%溶液,每1ml血加草酸盐2mg(相当于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用前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如取0.5ml于试管中,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此抗凝剂量适于作红细胞比容测定。能使血凝过程中所必须的钙离子沉淀达到抗凝的目的。

枸橼酸钠 常配成3%~8%水溶液,也可直接用粉剂。 枸橼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故能防止血凝。但其抗凝作用较差,其碱性较强,不适作化学检验之用。一般用1:9(即1份溶液,9份血)用于红细胞沉降和动物急性血压实验(用于连接血压计时的抗凝)。不同动物,其浓度也不同:狗为6%,猫为2%+硫酸钠25%,兔为5%。草酸钾 每1ml血需加1-2mg草酸钾。如配制10%水溶液,每管加0.1ml 则可使5-10ml血液不凝固。

石墨化增碳剂详细修订稿

石墨化增碳剂详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产品:石墨化增碳剂 成分含量: 固定碳:≥% 灰分:≤% 挥发分:≤% 硫:≤% 水分:≤% 氮:≤%(300ppm) 生产不同粒度: 1mm-5mm 5mm-8mm 不同粒度报价不一样,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粒度 我们工厂采用的是艾奇逊卧式炉锻造,月产量在4000-5000吨针对的客户: 钢铁冶炼厂,铸造厂,贸易中间商

产品特点: 高固定碳,吸收率高,低硫低氮,并在吸收速度上快于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且不吸附炉壁,完全吸收无残留,价格低于同类硫低于以下的石墨化增碳剂,性价比高。 吸收率高,根据使用方法吸收率最高能达到90%以上. 吸收速度快,比同类石墨化增碳剂吸收速度快,不吸附炉壁,且无残留,炉中增碳吸收速度优势更加明显. 硫份低,%以下 超高的性价比,综述上述在同类石墨化增碳剂中(硫≤)价格最优优势。 效益影响: 石墨增碳剂为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原材料可增加废钢用量,减少生铁用量或不用生铁,有效避免生铁的遗传性对铸件的影响。 含硫低,稳定可靠,有效节约硫在球化和孕育过程中对合金的不利影响,节省合金费用。 由于熔点低,吸收快,不反渣,可以有效保护和延长炉龄,减少炉衬消耗 化学成分纯净:高碳、低硫、微氮,有害杂质少 物理形态:外观洁净、无杂质,多孔隙结构,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微观形态:晶体度质量优,有效提升铸件铸铁牌号和性能 产品性质稳定:增碳效果稳定,吸收效果好,提温效果明显,不返渣

包装: 25千克/袋,编织袋(内里防水膜),可提供吨袋 如需要特殊包装方式等,请致电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库房内,防止受潮和玷污及踩踏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和使用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注意事项:做全血DNA提取的时候抗凝剂不能采用肝素!因为肝素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抑制剂! (2)配制和用量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125U,10~20U能抗1 ml血液计)。但由于肝素制剂的纯度高低以及其保存时间长短不等,因而其抗凝效果也不相同。一般可配成1%肝素生理盐溶液,用时取0.1毫升于试管内,100℃烘干,每管能抗凝5~10ml血液。也可将抽血注射器用配好肝素湿润一下管壁,直接抽血至注射器内而使血液不凝。在动物实验作全身抗凝时,一般剂量为:大白鼠2.5~3.0mg/200~300g体质量,兔10mg/kg体质量,狗5~10mg/kg体质量。肝素可改变蛋白质等电点,因此当用盐析法分离蛋白质作蛋白质各部分的测定时,不可采用肝素。市售的肝素钠溶液每毫升含肝素12500U,相当于100mg。 二、草酸盐合剂 (1)原理 草酸胺能使血细胞略为膨大,而草酸钾能使血细胞微缩小,因此草酸铵与草酸钾按3:2比例配臵,可使血细胞体积保持不变;加福尔马林则能防止微生物在血中繁殖。此抗凝剂最适于作红细胞比积测定。 (2)配制方法及用量 草酸铵1.2g、草酸钾0.8g、福尔马林1.0ml、蒸馏水加至100ml每毫升血加草酸盐合剂0.1ml(即相当草酸铵1.2mg,草酸钾0.8mg)。根据取血量将计算好的草酸盐剂量加入玻璃容器内烤干备用。如取0.5ml于试管,烘干后每管可使5ml血不凝固。 (3)注意事项 草酸的作用在于能够沉淀血凝过程中所必需的钙离子,而达到抗凝目的。用时注意加的量应适中,不能过多,以免妨碍去蛋白质血滤液的制取。不适用于血液内钙或钾的测定,也不能用于血液非蛋白氮测定。 三、枸櫞酸钠 常配成3~5%水溶液。也可直接加粉剂,每毫升血加3~5mg,即可达到抗凝目的。 枸櫞酸钠可使钙失去活性,防止凝血。但其抗凝作用较差,碱性较强,不宜作化学检验之用。仅可用于红细胞沉降速度测定。急性血压测定实验所用枸櫞酸钠为5~6%溶液。 四、草酸钾 (一)原理和注意事项 草酸钾为最常用的抗凝剂。其与血液混合后可迅速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解的草酸钙,使血液不凝固。常用于非蛋白氮测定,但不适用于测定钾和钙。草酸盐能抑制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和淀粉酶的活性,故应注意。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区别-增碳剂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区别? 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的区别?本文首发https://www.doczj.com/doc/e115716116.html, 增碳剂可以用作铸铁增碳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人造石墨、煅烧石油焦、天然石墨、焦炭、无烟煤以及用这类材料配成的混合料。 增碳剂 可以用作铸铁增碳剂的材料很多,常用的有人造石墨、煅烧石油焦、天然石墨、焦炭、无烟煤以及用这类材料配成的混合料。 1.人造石墨 上述各种增碳剂中,品质最好的是人造石墨。 制造人造石墨的主要原料是粉状的优质煅烧石油焦,在其中加沥青作为粘结剂,再加入少量其他辅料。各种原材料配合好以后,将其压制成形,然后在2500~3000℃、非氧化性气氛中处理,使之石墨化。经高温处理后,灰分、硫、气体含量都大幅度减少。 由于人造石墨制品的价格昂贵,铸造厂常用的人造石墨增碳剂大都是制造石墨电极时的切屑、废旧电极和石墨块等循环利用的材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熔炼球墨铸铁时,为使铸铁的冶金质量上乘,增碳剂宜首选人造石墨,为此,最好向附近用电弧炉炼钢的企业或电解铝生产企业购买废电极,自行破碎到要求的粒度。 2.石油焦 石油焦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增碳剂。 石油焦是精炼原油得到的副产品,原油经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得到的渣油及石油沥青,都可以作为制造石油焦的原料,再经焦化后就得到生石油焦。生石油焦的产量大约不到所用原油量的5%。美国生石油焦的年产量约3000万t。生石油焦中的杂质含量高,不能直接用作增碳剂,必须先经过煅烧处理。 生石油焦有海绵状、针状、粒状和流态等品种。 海绵状石油焦是用延迟焦化法制得的,由于其中硫和金属含量较高,通常用作锻烧时的燃料,也可作为煅烧石油焦的的原料。经锻烧的海绵焦,主要用于制铝业和用作增碳剂。 针状石油焦,是用芳香烃的含量高、杂质含量低的原料,由延迟焦化法制得的。这种焦炭具有易于破裂的针状结构,有时称之为石墨焦,煅烧后主要用于制造石墨电极。 粒状石油焦呈硬质颗粒状,是用硫和沥青烯含量高的原料,用延迟焦化法制得的,主要用作燃料。 流态石油焦,是在流态床内用连续焦化法制得的,呈细小颗粒状,结构无方向性,硫含量高、挥发分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