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联死区保护的原理是什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继电保护原理6—母线保护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母线保护第一节概述一、母线保护的概述母线是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母线上连接着电厂和变电所的发动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调相设备,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
如果母线的短路故障不能迅速地被切除,将会引起事故扩大,破坏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电力系统的瓦解事故。
二、母线的主接线形式单母线;单母分段(专设分段、分段兼旁路、旁路兼分段);单母多分段;双母线(专设母联、母联兼旁路、旁路兼母联);双母单分段(专设母联、母联兼旁路);双母双分段(按两面屏配置);3/2接线(按两套单母线配置)。
单母线图6-1-1 单母线单母分段(专设母联)图6-1-2 单母分段(专设母联)单母分段(母联兼旁路)图6-1-3 单母分段(母联兼旁路)单母分段(旁路兼母联)图6-1-4 单母分段(旁路兼母联)单母三分段图6-1-5 单母三分段双母线(专设母联)图6-1-6 双母线(专设母联)双母线(母联兼旁路)图6-1-7 双母线(母联兼旁路)双母线(旁路兼母联)图6-1-8 双母线(旁路兼母联)双母线单分段(专设母联)图6-1-3 双母单分段(专设母联)双母线单分段(母联兼旁路)图6-1-10 双母单分段(母联兼旁路)双母双分段图6-1-11 双母双分段三、母线保护的硬件组成标准配置1.1 保护箱图6-1-12 保护箱(一)插件布置图(后视图)1.1.1交流变换插件(NJL-801/NJL-818):将系统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信号变换成保护装置所需的弱电信号,同时起隔离和抗干扰作用。
该插件共有8 路电流通道、6 路电压通道。
基于国网标准化设计的母联死区保护和母联失灵保护分析摘要:针对母联死区故障和母联失灵故障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运行情况下两种故障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结合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依据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提出了完整解决方案。
关键词:继电保护 ;母联死区 ;母联失灵 ;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 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母线故障是一种严重的电气故障,母联开关是母线的连接元件,母联失灵是指当母线发生故障时,母差保护或充电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母联开关拒动。
对于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在母联(分段)单元上只安装一组ct情况下,母联(分段)ct与母联(分段)断路器之间的故障,是母联死区故障。
这两种故障导致的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相似,都可能跳开母联(分段)单元连接的两段母线。
虽然这类故障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母联失灵及死区故障时保护拒动或误动将给系统稳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针对这两种故障的特点,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75—2008)(下文中简称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提出了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
2.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的技术规范: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中,对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提出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内容:主保护: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在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
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
其他: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均应经电压闭锁元件控制;母联(分段)死区保护确认母联跳闸位置的延时为150 ms;3 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的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国内母线差动保护现多采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方案,双母线接线设置大差及各段母线小差,大差为不包括母联(或分段)的母线上所有元件构成的差流,小差为每段母线上所有元件(包括母联或分段)构成的差流。
基于国网标准化设计的母联死区保护和母联失灵保护分析摘要:针对母联死区故障和母联失灵故障的特点,分析了各种运行情况下两种故障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结合现场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依据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提出了完整解决方案。
关键词:继电保护 ;母联死区 ;母联失灵 ;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 解决方案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引言:母线故障是一种严重的电气故障,母联开关是母线的连接元件,母联失灵是指当母线发生故障时,母差保护或充电保护向母联发跳令后,母联开关拒动。
对于双母线或单母线分段,在母联(分段)单元上只安装一组ct情况下,母联(分段)ct与母联(分段)断路器之间的故障,是母联死区故障。
这两种故障导致的继电保护动作行为相似,都可能跳开母联(分段)单元连接的两段母线。
虽然这类故障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是母联失灵及死区故障时保护拒动或误动将给系统稳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本文针对这两种故障的特点,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和母线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范》(q/gdw 175—2008)(下文中简称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提出了具体的工程解决方案。
2.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的技术规范:国网标准化设计规范中,对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提出的技术要求有以下内容:主保护:双母线接线的母线保护,在母线分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应能有选择地切除故障母线。
母线保护应能自动识别母联(分段)的充电状态,合闸于死区故障时,应瞬时跳母联(分段),不应误切除运行母线。
其他:母联(分段)失灵保护、母联(分段)死区保护均应经电压闭锁元件控制;母联(分段)死区保护确认母联跳闸位置的延时为150 ms;3 母联失灵保护和母联死区保护的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国内母线差动保护现多采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方案,双母线接线设置大差及各段母线小差,大差为不包括母联(或分段)的母线上所有元件构成的差流,小差为每段母线上所有元件(包括母联或分段)构成的差流。
2013第十四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1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母差死区保护分析傅进,周冰(嘉兴电力局,浙江嘉兴314033)摘要: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母联断路器与母联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死区故障一直以来都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所研究的难题。
笔者经过多年的现场实践经验的积累,通过对多种220kV母差保护的校验和分析,提出多项防范与改进措施。
关键词:继电保护;母差保护;死区0 引言母线对一个变电所而言,是最重要的设备之一。
母线若发生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但影响范围广,而且可能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正确配置母线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220kV及110kV电压等级系统中,普遍采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
在微机母差出现以前,曾采用过多种原理的母差保护,如固定连接式、母联电流相位比较式、中阻抗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类型的母差保护优胜劣汰,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以微机型母差保护,部分地区还保留中阻抗母差保护。
微机型母差保护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母差保护的各项功能,而且也增强了母差保护对一次设备状态变化的适应能力。
特别是对本文所探讨的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母联死区故障,微机母差保护具有绝对的优势。
然而,微机型母差保护仍不能彻底解决死区故障时故障母线的选择问题。
本文通过对死区故障的分析,并对母联断路器位置开入出错和电压回路断线等情况的分析,总结出多项防范与改进措施。
2 死区故障时母差保护动作行为分析本文以目前在220kV系统双母接线常用母差保护,南京南瑞的RSC-915和深圳南瑞的BP-2B为例,分析当母线死区故障时的动作行为。
笔者对该两套母差保护进行模拟实际系统中可能出现的运行方式,根据动作结果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1)当母联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此时发生死区故障时的保护动作行为。
如图1所示,L1、L3线路正母运行,L2、L4线路副母运行,母联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
此时若在母联断路器与母联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接地故障时,首先正母差动动作,跳开母联与正母上所有间隔,而此时故障点还没有切除。
前言:很是复杂:涉及到4种开关的8个类型的故障,通过两个保护BP-2B 和BP-2C 的组合,大差启动,小差动作;封TA ;或者启动远跳;或者启动对侧失灵;或者线路侧、变中侧、母联三种的失灵方式来组合。
1.1 详解母联(分段)失灵和死区保护母联失灵:引用“ 母线并列运行,当保护向母联(分段)开关发出跳令后,经整定延时若大差电流元件不返回,母联(分段)流互中仍然有电流,则母联(分段)失灵保护应经母线差动复合电压闭锁后切除相关母线各元件。
只有母联(分段)开关作为联络开关时,才起动母联(分段)失灵保护,因此母差保护和母联(分段)充电保护起动母联(分段)失灵保护。
”问:小差动作是瞬时的,那么母线差动复合电压闭锁后切除的延时是多少。
答:这里并非是原来以为的先是小差动作,如果故障仍存在,则大差动作,似乎有所不同。
据逻辑图图3.5 母联失灵保护、死区故障保护实现逻辑框图。
此时母联开关仍为合位,可通过下图动作来封母联TA 。
或延时50ms母联开关分位差动动作充电动作母联失灵过流母联失灵延时封母联TA所谓封母联TA ,即母联电流不计入小差比率元件,差动元件即可动作隔离故障点。
那么原来的若#3故障,2043开关失灵,则是瞬时跳#3母,而2043失灵,可通过母联失灵延时来封母联TA ,封母联TA 后,#4母的小差也能动作,母联失灵延时若设置比失灵0.2s 短,如0.1秒,则跳闸过程是瞬时跳#3母上所有开关,2043失灵跳不开,再通过母联失灵延时来封母联TA,通过#4母的小差,瞬时跳#4母上所有开关,只是差动动作报文和信号灯需要核实下。
不过x站的BP-2B母联失灵延时是用的最大值。
因此若母联开关失灵,其出口是通过BP-2C的母联失灵功能,由其经过流判据(母联失灵电流定值0.15)实现失灵保护,满足失灵条件时经0.25s跳两条母线上所有开关。
如下图:若nn站也是如此设置,则母联开关失灵依然要通过母线失灵保护来隔离。
母联死区:引用“母线并列运行,当故障发生在母联(分段)开关与母联(分段)流互之间时,断路器侧母线段跳闸出口无法切除该故障,而流互侧母线段的小差元件不会动作,这种情况称之为死区故障。
BP-2B 微机母线保护原理说明编写:1. 差动保护原理1.1. 综述BP 系列母差保护采用一次穿越电流作为制动电流,是分相瞬时值复式比率微机数字处理的电流差动保护。
BP-2B 微机母线保护采用完全电流差动,复式比率差动原理。
在高压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 差电流及和电流定义和电流: 是指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电流的绝对值之和 ,公式如下:差电流: 是指所有连接元件电流和的绝对值 ,公式如下:注:差电流与合电流分相计算;差电流与和电流都需经TA 变比折算。
1.3. 启动及返回条件 1.3.1. 和电流突变量判据:当任一相的和电流突变量大于突变量门坎时,该相起动元件动作。
1.3.2. 差电流越限判据:当任一相的差电流大于差电流门坎定值时,该相起动元件动作。
1.3.3. 起动元件返回判据:起动元件一旦动作后自动展宽40ms ,再根据起动元件返回判据决定何时返回。
返回判据:当任一相差电流小于差电流低门坎定值的75%时,该相起动元件返回。
1.4. 复式比率差动判据∑==mj IjIr 1∑==mj IjId 1复式比率差动判据动作表达式: )1(Idset Id > )2()(Id Ir Kr Id -⨯>其中Idset 为差电流门坎定值,Id 为差电流,Ir 为和电流,Kr 为复式比率系数(制动系数),设为高值及低值,分列运行时自动降为低值。
复式比率差动判据在制动量的计算中引入了差电流,使其在母线区外故障时有极强的制动特性,在母线区内故障时无制动,因此能更明确地区分区外故障和区内故障。
下图表示复式比率差动元件的动作特性:1.5. 全波饱和检测:为防止区外故障时,由于TA 严重饱和误动作,本装置设置了TA 饱和检测元件。
该饱和检测元件可以称之为自适应全波暂态监视器。
该监视器判别区内故障情况下截然不同于区外故障发生TA 饱和情况下Id ∆元件与Ir ∆元件的动作时序,以及利用了TA 饱和时差电流波形畸变和每周波都存在线形传变区等特点,可以准确检测出饱和发生的时刻,具有极强的抗TA 饱和能力。
母联闭锁的原理母联闭锁是一种电气保护装置,用于控制和保护电力系统中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
其原理是通过电路设计和逻辑控制来避免同时投入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以防止电力系统短路、过载等故障发生,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母联闭锁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电气连接和逻辑控制。
首先是电气连接方面,母联闭锁设备安装在电源切换开关的控制回路中。
在正常情况下,母联闭锁装置与电源切换开关相连,通过电路连接实现对备用电源的控制。
当主电源故障或需要切换到备用电源时,电源切换开关会通过逻辑控制信号触发,关闭与主电源的连接,并打开与备用电源的连接。
当主电源恢复正常或需要恢复到主电源时,电源切换开关又会通过逻辑控制信号触发,断开与备用电源的连接,并打开与主电源的连接。
通过这样的电气连接设置,实现了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
其次是逻辑控制方面,母联闭锁设备使用逻辑控制信号来确定何时切换主电源和备用电源。
通常情况下,母联闭锁装置会监控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电压状态,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策略进行判断。
在正常情况下,主电源电压正常,备用电源电压较低,母联闭锁装置会保持主电源开启状态,并阻止备用电源投入。
当主电源电压异常,备用电源电压正常,母联闭锁装置会切换主电源,并阻止备用电源投入。
同时,在切换过程中,母联闭锁装置会采取一定的延时保护措施,以确保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在切换过程中不会同时被投入,从而避免电力系统故障。
此外,母联闭锁装置还可以通过监测电流、功率因数、频率等参数来控制电源切换,以实时检测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调整主备电源的切换策略。
总结起来,母联闭锁的原理是通过电气连接和逻辑控制,实现对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控制。
通过监测电源状态和电力系统负荷等参数,确保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切换安全可靠。
母联闭锁装置在电气系统中起到了保护电源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特别适用于对电力质量要求较高的场所,如电力供应系统、工业生产线等。
一起由母联开关故障引起的死区保护动作分析摘要:微机母线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一起由母联开关故障引起的死区保护动作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母线差动保护死区保护引言:目前,微机式母线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运行方便和操作上灵活性的需要,大多数220kV变电站采用了双母线的接线方式。
其中,母联开关常常装设一组或两组电流互感器,母联开关和母联CT之间的地方习惯定义为死区。
死区故障在运行中较难判断和处理,本文以一起事故为案例,详细分析了由开关故障引起的死区保护动作原因和动作原理。
事故概况:某日17时32分,某一220kV变电站(记名为220kVG站)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切除220kV正母、220kV副母所有线路开关和母联2012开关,导致220kVG站全站失压,与之联系的3个110kV变电站同时失压。
事故前,G站双母并列运行,线路2701开关、2801开关、1号主变2201开关运行于220kV正母线,线路2702开关、2802开关、2号主变2202开关运行于220kV副母线。
母联CT装在靠220kV副母线这一侧。
现场检查和判断:值班员对现场检查发现,母联三相气动开关机构储压罐与开关构架处有烧黑现象,为明显的放电痕迹。
放电迹象初步显示为母联开关外部故障(母线故障)。
查询故障录波文件显示,故障发生后40ms 时,220kV正副母线B相电压几乎降为0,所有间隔B相电流明显增大,由此判断为B相接地故障。
40ms之后,220kV正母三相电压变为0,挂正母运行的线路电流降为0,220kV副母B相电压接近与0,母联间隔B相电流增大。
150ms后,副母和母联间隔电压电流均降为0。
母线差动保护动作原理:双母线差动保护设置了大差和各出线的小差保护。
大差为除母联(或分段)之外母线上所有元件构成的差流,小差为每段母线上所有元件(包括母联和分段)构成的差流,大差作为起动元件,用于区分母线区内外故障,小差作为故障母线的选择元件。
关于变电站母线死区保护与分列压板操作原则的浅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2:36:09.314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19期作者:白志超1,张全胜2[导读] 变电站内母线承担着汇集、分配和传输电能的作用,白志超1,张全胜21/2.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河南省郑州市 450046摘要:变电站内母线承担着汇集、分配和传输电能的作用,保证母线安全稳定运行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母线保护作为母线的“守护神”,它的不正确运行和动作将给电力系统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通过介绍母线不同运行状态下发生死区故障时保护动作情况,进一步探讨分列压板的作用和操作原则,关键词:母差保护;分列压板;死区故障;图 1 母差保护死区故障示意图图3 母联双CT配置示意图图2 母联合位死区保护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当母联断路器与CT之间发生故障时,母差保护大差和II母小差同时出现差流,母差保护动作跳开母联断路器和II母母线上所有断路器。
但对于I母而言故障点属于区外故障,I母小差不会动作,I母通过母联CT仍源源不断的向故障点提供故障电流。
即实际上故障点并没有真正切除,大差差流仍然存在,这就是母联死区故障。
针对死区故障可以有三种种处理方法:1.母差保护大差元件和II母小差元件启动,大差元件装置判别为母线区内故障,第一时限跳开母联断路器,II母小差元件返回,经150ms 延时进入死区保护逻辑(图2),即封母联CT,将母联电流退出小差计算,从而破环I母电流平衡态状,I母差动保护动作,进而切除故障。
此保护逻辑仅切除I母母线上断路器和母联断路器,II母母线可以持续运行,缩小了停电范围。
随着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电力系统稳定性变得愈加重要,此方式隔离故障时间较长,母线故障时,短路故障电流非常大,对系统的稳定运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2.母差保护专门设置了母联死区保护逻辑。
当母差保护动作跳开母联断路器后,母联断路器跳开而母联CT仍有电流,且母差保护大差启动元件持续动作不返回的情况下,经150ms延时进入死区保护逻辑,将母联电流退出小差计算,从而破环I母电流平衡态状,I母差动保护动作,进而切除故障。
浅析不同母差保护中的母联死区保护原理
熊先云;刘明辉;张剑秋
【期刊名称】《能源研究与管理》
【年(卷),期】2009(000)003
【摘要】比较了BP-2B,WMH-800,WMZ-41,RCS-915,CSC-150,SGB750等几种江西南昌供电公司在运的微机母线保护装置的原理和解决死区故障等问题的不同方法,详细分析了不同型号母线保护在死区故障试验的异同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总页数】3页(P37-38,48)
【作者】熊先云;刘明辉;张剑秋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供电公司,江西,南昌,330008;江西南昌供电公司,江西,南昌,330008;江西南昌供电公司,江西,南昌,33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7
【相关文献】
1.母线保护中的母联失灵保护和死区保护分析 [J], 李永增;卢雅婧
2.浅析220 kV母差保护死区的故障问题 [J], 叶和龙;
3.不联与内联回路在火电厂母差保护中的应用 [J], 吴平
4.双母双分段接线中母联和分段失灵及死区故障时母差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J], 王同发;罗俊
5.不同母差保护中死区故障和母联失灵的原理差异 [J], 郭志红;程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工程技术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8DOI:10.16660/ki.1674-098X.2018.20.048六统一前后分列运行压板投退顺序优化杨晓楠 胡文燕(国网扬州供电公司 江苏扬州 225000)摘 要:母线承担着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的作用,因此母线保护对于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保证发生母联死区故障时母线保护的正确动作,保护装置通常采用投退分列运行压板的方式。
本文分别针对六统一前后母线保护中分列运行压板和开关分合顺序进行讨论,得到合理的投退顺序,为变电站安全运行提供了进一步保障。
关键词:六统一 分列运行压板 母线保护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7(b)-0048-021 母联死区故障1.1 两条母线并列运行如图1所示,当母联开关和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时,故障点对于II母小差为区外故障,因此II母小差不动作;对于I母小差动为区内故障,因此I母小差动作,并经复压闭锁元件出口,但是故障不能切除。
1.2 两条母线分列运行如图2所示,当母联开关和电流互感器之间发生故障时,由于母联开关在分位,故障对于I母没有影响,对于II 母来说,该故障点属于区外故障,因此II母小不动作,故障也不能切除。
2 六统一前后母联死区保护原理无论母联开关在分位还是合位,解决母联死区故障的问题本质上均是在判定母线分列运行情况下,通过使母联电流不计入小差,从而母差动作切除故障,即“封母联”方式(见图3)。
无论是六统一还是非六统一,封母联方式区别在于如何判定母线分列运行。
2.1 “六统一”母联死区保护原理根据状态的不同,“六统一”后针对母线分列运行的判定有两种方式。
2.1.1 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分列运行压板”和TWJ取“与”逻辑判定母线是否为分列运行,当二者均为1,母线为分列运行,母联电流不计入小差。
1概述1.1概述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母线正常运行时:母线发生故障时:母线保护的要求l区外故障绝对不允许误动l区内故障必须快速动作1.2母差保护现中阻抗母差保护l优点:1、动作速度快2、抗TA饱和能力强l缺点:1、需辅助变流器2、调试、维护复杂3、不适应综合自动化的要求微机母差保护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比率差动继电器制动系数K直接影响到其抗TA饱和能力。
为提高抗饱和能力必须提高K值,而提高K值势必降低保护在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尤其在重负荷下故障或经过渡电阻故障时矛盾更为突出。
1.3母差保护的难点母差保护的难点在于如何兼顾区外故障时的安全性与区内故障时的灵敏度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全新的、不完全依赖于制动系数的抗TA饱和判据,以根本上解决了安全性与灵敏度矛盾的问题。
1.4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研究1.4.1电流互感器饱和的研究结论1由于电流互感器存在角差,因此即使一、二次电流有效值的差不大于10%,它所引起的差流也往往会大于一次电流的10%。
结论2一次电流越大,其饱和时波形畸变得越厉害,因而在差动保护中所引起的差电流越大;但即使一次电流达到100多倍额定电流,其二次电流也不会为零。
结论3当一次电流含有很大的非周期分量且衰减时间常数较长时,即使稳态电流倍数满足10%误差曲线,但在暂态过程中,尤其是在起始的2~3个周波之内,二次电流会出现严重的缺损,从而引起的很大的差电流。
结论 4故障起始电流互感器总有一段正确传变时间,一般情况下大于2m s。
图1.4.1为动模实验室实录的母线区内、外故障波形。
图1.4.2 为区外故障,短路支路电流互感器极度饱和的情况下,差动保护也不会误动。
图1.4.3为区内故障伴随电流互感器深度饱和,保护10ms 快速出口(包括出口继电器时间5ms)。
图1.4.4为电流20In,时间常数180ms(89°),电流互感器的波形1.4.2抗电流互感器饱和判据1.4.2.1 RCS-915判据1:反应工频变化量的自适应阻抗加权式差动保护(专利技术)自适应阻抗加权式差动保护:即利用电压工频变化量起动元件自适应地开放加权算法。
220kV母线保护-下篇From50HzPower在220kV母线保护上篇中,以220kV双母线为例对母线保护中的差动保护进行讲解,本篇将以220kV双母线为例,对母线保护中母联相关的保护及失灵保护进行介绍。
母联过流保护母联过流保护可以作为母线解列保护,也可以作为线路(变压器)的临时应急保护。
母联过流保护压板投入后,当母联任一相电流大于母联过流定值,或母联零序电流大于母联零序过流定值时,经整定延时后跳开母联开关,母联过流保护不经复压闭锁。
正常运行时,母联过流保护不投,只有在设备投产、大修后通过母联冲击时,才会投入作为充电保护。
母联过流保护逻辑图母联充电保护母联充电保护的启动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充电保护投入压板放上位置;(2)母联开关的跳闸位置继电器KCT由“1”变为“0”,两母均有电压由“0”变为“1”;(3)母联电流从无到有。
充电保护启动后自动展宽200ms后退出,即充电保护只开放200ms,同时根据控制字决定在此期间是否闭锁母差保护。
在充电保护开放期间,若母联任一相电流大于“充电保护电流定值”,则跳开母联开关,母联充电保护不经复压闭锁,其逻辑如下图。
母联充电保护逻辑图其中,YB指母联充电保护投入压板;CDBS指母联充电保护闭锁母差保护控制字。
实际中,母联充电过流保护一般设有独立的保护装置,有单独的保护出口回路,不与母差保护共用。
因为在新线路投产或线路CT大修后需要做母差带负荷试验,通过母联冲击前需要将母差保护改信号,取下母差跳闸出口压板。
采用外部独立母联保护时,母差保护一般引入母联开关的手合接点配合闭锁差动保护。
母联死区保护母联死区故障是指故障发生在母联(分段)断路器与母联(分段)CT之间,此时,故障母线的小差动元件判为区外故障不动作,而母联开关侧母线小差动元件判为区内故障动作跳开该条母线后故障仍存在,为此设置了母联死区保护。
1、母线并列运行时母联死区保护在母差保护动作后,母联开关已经跳开而母联CT仍有电流,且大差比率差动元件和母联开关侧小差比率差动元件未返回的情况下,延时50ms封闭母联CT(母联电流不计入差动保护),从而隔离故障,其动作逻辑如下图所示。
母联两侧都有电流互感器合位死区跳双母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力系统中的电流互感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用于监测电路中的电流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然而,在母联两侧都设置电流互感器时,可能会出现合位死区问题,导致双母线跳闸。
本文将对电流互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分析母联两侧电流互感器合位死区的影响因素,探讨双母线跳闸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希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能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电流互感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母联两侧电流互感器合位死区的问题以及双母线跳闸原因的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将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整篇文章将按照以上结构展开,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母联两侧同时安装电流互感器时可能出现的合位死区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双母线跳闸现象。
通过深入分析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母线的运行特点,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机理,旨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还将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展望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愿借此文章,推动电力系统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2.正文2.1 电流互感器介绍电流互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电流的装置,通常用于监测电力系统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磁场,通过互感器的磁性材料传感器件将磁场转换成电信号。
这个电信号可以被测量、记录和监控,以帮助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电流互感器通常由铁芯、一组绕组和外壳组成。
铁芯用于集中磁场,绕组用于感应电流,外壳用于保护互感器内部结构。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电流互感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闭合式电流互感器、开口式电流互感器和分裂式电流互感器等。
母联死区保护的原理是什么?
我是这样理解的:如图中当母联与CT之间出现故障,母线保护的大差出现差流,跳开母联
断路器,故障点对于II母属于区外故障,II母小差不会动作;而故障点对于I母则属于区内
故障,虽然母联断路器已经跳开,但母联CT仍然可以感受到故障电流,即I母小差会动作
跳I母线上所有间隔断路器,且大差差流也仍然存在;实际上故障点并没有被真正切除掉,
这就是母联死区故障。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母差保护专门设置了母联死区保护逻辑,
即当:大差以及I母小差动作跳I母线后,大差及I母小差均不返回,则死区保护逻辑启动
直接跳II母线所有断路器。反过来,当大差以及II母小差动作跳II母线后,大差及II母小
差均不返回,则死区保护逻辑启动直接跳I母线所有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