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迷你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迷你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迷你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迷你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3年秋季学期

Java 课程设计

题目:迷你计算器设计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摘要

目前计算器应用很广泛,本程序利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设计的思想,结合面向对象语言JAVA设计迷你计算器,划分模块,模块的逐一实现,定义和使用类,并掌握内部类的使用,JAVA接口的实现。此程序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阶乘、正弦、余弦和指数等运算,并且有删除和归零等功能。

关键词:JAVA;面向对象设计;迷你计算器

序言

计算器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工具,它已经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地方及场合。此次通过Java语言来实现,该程序是一个图形界面的简单的java 计算器,使用人员能快捷简单地进行操作。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对人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帮助。可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以及求倒数,求相反数等),有删除等功能,归零表示初始化。Java是由Sun 公司开发的新一代纯面向对象的网络编程语言。其目标是建立一种在任意种机器, 任一种操作系统的网络环境中运行的软件, 实行所谓的“程序写一次,到处运行”的目标。正因为如此,Java 已成为当今Internet 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一种程序开发语言。Java 程序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在学习时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此开设了本课程设计,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的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开发方法,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

目录

摘要 (Ⅰ)

序言 (Ⅱ)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 (1)

二.详细设计 (3)

三.系统测试 (8)

四.软件使用说明书 (13)

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源代码 (17)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系统分析

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到计算器,比如科学计算,数值计算,会计业务等等,在Applet中实现一个精巧的计算器,可以让用户的操作也更方便和快捷。本程序需要实现一个具有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能够实现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其它的辅助功能;界面简洁适用;要提供主要的设计思路、类的设计等。

1.1 基本需求

主要支持的数字:0、1、2、3、4、5、6、7、8、9,主要支持的算子:+、-、*、/、sqrt,tan,sin,cos,log等,要求提供图形化操作界面。

1.2 特殊需求

具备归零,退格,退出等功能。

1.3 课程设计的实验环境

硬件要求能运行Windows7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JAVA程序设计语

言,Eclipse开发工具。

(二)系统设计

此程序使用GFrame窗体,将单行文本放在窗体的NORTH,接着在窗体添加panel3,然后在panel3的NORTH添加panel1,在panel3的SOUTH添加panel2,最后将数字按钮和运算符按钮添加到panel2和panel3中同时注册按钮事件监听器

该程序实现对用户输入数据,显示数据,在选择运算符号,并且进行计算,最后显示计算结果。本计算器提供了sqrt、tan、log、sin、cos等函数的计算功能,以及归零和删除等功能。本程序的可视化界面清晰明了,对于一般运算均可。所以此界面为程序默认第一界面。

(三)类的描述

本程序共有五个类:

MyCalucator是主类,main方法里会建立一个MyCalucator对象。

Signs类为内部类,是一个监听器类,实现Actionlistener,实现运算符号的事件监听。当运算符号为一目运算符(sin,cos,n!)时,实现该类的

actionPerformed方法,对sin,cos,n!按钮进行事件处理。

Clear类为内部类,是一个监听器类,实现Actionlistener,实现清除按钮的事件监听。当按钮为"AC"(清零)或"DEL"时,实现该类的actionPerformed方法,对AC,DEL按钮进行事件处理。

Num类为内部类,是一个监听器类,实现Actionlistener,实现数字输入的事件监听。当点击0-9这十个数字按钮时,如果是要输入的运算数则将文本框清空后将数字显示在文本框中。

Dot类为内部类,是一个监听器类,实现Actionlistener,实现小数点的事件监听。当点击小数点按钮时,如果文本框中输入值中没有小数点则在文本后加一个小数点。

(四)类之间的关系

类MyCalucator与Signs类、Clear类、Num类、Dot类是依赖关系,MyCalucator依赖于Signs类、Clear类、Num类、Dot类。MyCalucator类中初始化go方法,其中创建了Signs类、Clear类、Num类、Dot类的实例,以实现MyCalucator类的实例的创建。

Signs类、Clear类、Num类、Dot类与Calculator类有关联关系。Signs类、Clear类、Num类、Dot类中的actionPerformed方法中调用了MyCalucator类中的私有变量f、tf、IfResult、oper、result、df,与MyCalucator r类中这些变量值相关联。

二.详细设计

计算器的程序设计,必然有数据输入,其中数据包括运算符和数字,均要通过计算器上的Button按钮选项按钮输入进去,里面录入的必然是字符型的数据,如果进行运算要将输入的数据转化成Double型,以防出错。

运用面板的叠加做出界面。通过在按钮的单击事件处理方法中调用类的成员方法来进行简易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并正确实现运算功能。调用Math包中的方法实现各函数功能。此程序使用GFrame窗体,将单行文本放在窗体的NORTH,

接着在窗体添加panel3,然后在panel3的NORTH添加panel1,在panel3的SOUTH 添加panel2,最后将数字按钮和运算符按钮添加到panel2和panel3中同时注册按钮事件监听器。

2.1 面板设计

利用Java GUI布局,使用其中的Swing:导入swing:import javax.swing.*; JFrame f ; //JFrame是带有标题和边框的顶层窗口。

JTextField tf; // JTextField是一个轻量级组件,它允许编辑单行文本。JPanel panel1, panel2, panel3; //JPanel是一般轻量级容器。

JButton “+”,”-”,”*”,”/”,”sqrt”等//JButton "sqrt"按钮的实现,通过Action 可配置按钮,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

Num numActionListener;

DecimalFormat df;

2.2 设置各个按钮行为

能够实现基本的加、减、乘、除、阶乘、正弦、余弦和指数等运算,并且有退格和归零和退出等其它的辅助功能,界面简洁适用。

1)数字按钮功能的实现

如图2.1所示,该计算器主要支持的数字:0、1、2、3、4、5、6、7、8、9

图2.1

2)操作符(+、*、/、=、 tan、log、sin、cos、sqrt)按钮功能实现主要支持的算子:+、-、*、/。要求提供图形化操作界面。

操作设计如下:

if(oper == "+") {result += x;}

else if(oper == "-") {result -= x;}

else if(oper == "×") {result *= x;}

else if(oper == "÷") {result /= x;}

else if(oper == "=") {result = x;}

tf.setText(df.format(result));

if(str.equals("sqrt"))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if(i>=0)

{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Math.sqrt(i))));

}

else

{

tf.setText("负数不能开平方根");

}

}

else if(str.equals("log"))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if(i>0)

{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Math.log(i))));

}

else

tf.setText("负数不能求对数");

}

}

else if(str.equals("%"))

{

tf.setText(df.format(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 100)); }

else if(str.equals("1/x"))

{ double i=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if( i== 0)

{

tf.setText("除数不能为零");

}

else

{

tf.setText(df.format(1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

}

else if(str.equals("sin"))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Math.sin(i))));

}

else if(str.equals("cos"))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Math.cos(i))));

}

else if(str.equals("tan"))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Math.tan(i))));

}

else if(str.equals("n!"))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if((i%2==0)||(i%2==1))

{

int j = (int)i;

int result=1;

for(int k=1;k<=j;k++)

result *= k;

tf.setText(String.valueOf(result));

else

{

tf.setText("无法进行阶乘");

}

}

else if(str.equals("x^2"))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tf.setText(String.valueOf(df.format(i*i)));

}

else if (str.equals("退出"))

{ System.exit(0); }

else if(str.equals("′″"))

{

double i = 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tf.setText(String.valueOf(i/180*Math.PI));}

else

{

if(flag)

{IfResult = false;}

if(IfResult)

{oper = str;}

else{

getResult(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oper = str;

IfResult = true;}}}}

3)撤销清除按钮的实现

按下'DEL'键,利用循环将当前字符串中的最后一个字母删除;

按下'AC'按钮,文本框内数据清除,并清0。

操作设计如下:

if(str == "AC")

{

tf.setText("0");

IfResult = true;

result = 0;

}

else if(str == "DEL")

{if(Double.parseDouble(tf.getText()) > 0)

{

if(tf.getText().length() > 1)

{

tf .setText(tf .getText().substring(0, tf .getText().length() - 1)); } else {tf .setText("0"); IfResult = true ;}} else

{if (tf .getText().length() > 2) {tf .setText(tf .getText().substring(0, tf .getText().length() - 1));} else { tf .setText("0"); IfResult = true ;}}

2.3 类图

三.系统测试3.1加法运算如图所示。

图3.1

图3.2

图3.3

图3.4

3.2平方根运算如图所示。

图3.5

图3.6

图3.7 3.2tan运算如图所示。

图3.8

图3.9

图3.10

四.软件使用说明书

该软件是运用三个面板的叠加做出界面,通过在按钮的单击事件处理方法中调用类的成员方法来进行简易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并正确实现运算功能。

系统运行步骤如下:

1)在Java中调试并运行程序,显示出计算器界面。

2)进行运算输入,若输入有误,则按‘DEL’键,进行完一次运算,按‘AC 键,退出重新运行程序,进行其他运算。

3)运算完后,选择‘退出’,即可退出界面。

在输入时我们应注意一下几点:

1)连续输入运算符。输入中如果有操作非法,比如按下两次'+',系统默认一次进行运算。

2)做除法运算时除数不为“0”。

3)开根号运算"负数不能开根号"。

4)程序正常的响应按钮事件,输入的数值长度受变量length的限定,进行混合四则运算的时候,结果如果不是很大,可以正常显示,当结果太大的

时候,有可能超出可能表示的最大值,(结果溢出),本次设计精度采

用double浮点数,占用8byte ,范围:4.9e^-324~1.8e-308(16个数

字(16digits))满足一般使用。除此之外,该软件调用了Math包中的

方法实现各函数功能,此外,整个程序对话框可实现最小化、最大化、

关闭等。

设计总结

这次Java课设我的题目是迷你计算器设计,这个程序主要是针对我们Java 中学的布局管理器,由于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设计起来也不是很难,不过在设计中也遇到了好多问题,通过查阅和求助老师同学,使得我对这一块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对于我这个编程新手来说,多少有些困难.不过有志者事竟成。首先,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术语。然后,我还要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找一些与这次课设有关的内容作参考,以便能更方便的完成课设的内容。另外,我还去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充实一下自己,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就可以完成我的计算器程序设计报告了。

在编程的过程中,有时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懂的地方,还有程序中的错误的改正,但是在问老师和同学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和看书,就把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我在从低级的程序员向高级程序设计师过度的过程必须要解决的。而我个人认为我越早接触,越多接触,越快解决对我本人缩短这次过程有重要的意义。

其实这次程序设计中,进制转换这一块,我认为做的还是不够完善。系统并没很好的完成转换功能,并且也没进制转换的相关用法,这也是我这个小程序员的不足。以后通过更深一步的学习,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的。

我完成了这次JAVA课程设计,不过这只是我学习路上的驿站。我相信我在未来的学习中会记住从本次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东西,并将它用到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曲朝阳,杨杰明等.Java程序设计.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

[2]耿祥以,张跃平.Java大学生实用教程.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6

[3]明日科技.Java经典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4]李尊朝,苏军.Java语言程序设计.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2

[5]王博. 面向对象的建模、设计技术与方法. 北京希望电脑公司,1990.

致谢

短短的两周,Java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期间,我想感谢很多人给予我的帮助。首先,是我的老师,因为您的指导和教诲,在设计中我基本能按照规范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并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生活中的计算器功能来确定迷你计算器的方案,然后设计并制作;除此之外我要感谢我的同学、朋友,因为他们的帮助,我才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才让我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在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Java中的知识,并巩固了学过的知识。

计算器说明书

Java程序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Java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所在院系:

目录 摘要2第1章计算器概述 1.1设计目的 4 1.2功能模块设计 4 1.3系统功能图 4 设计实现的详细步骤 2.2.1 计算器界面7 2.2.2 界面设计代码7 2.3程序运行效果9 第3章设计中遇到的重点及难点 (13) 3.1 设计中的重点 (13) 3.2 设计中的难点 (13) 3.2.1 设计难点1:布局 (13) 3.2.2 设计难点2:代码 (13) 3.2.3设计难点3:运行结果 (14) 3.3 本章总结 (14) 第4章本次设计中存在不足与改良方案 (15) 4.1设计不足 (15) 4.2改良方案 (15) 4.3本章总结 (18) 结论 (19) 参考文献 (20)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一、计算器概述 1、1设计计算器的目的: 该计算器是由Java语言编写的,可以进行十进制下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开平方、百分号、求倒数,还可以实现其他按钮的功能。添加了一个编辑、查看、帮助的主菜单并能实现其功能。Backspace 表示逐个删除,CE 表示全部清除,C 表示一次运算完成后,单击“C”按钮即可清除当前的运算结果,再次输入时可开始新的运算,MC 表示清除储存数据,MR 表示读取储存的数据,MS 表示将所显示的数存入存储器中,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M+ 表示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界面类似Windows 自带的计算器。 该计算器围绕Java编程语言在编程方面的具体应用,论述了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对计算器程序进行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最后使用Java编程实现的全过程。在编程使用Java语言,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编程语言。在当今这个网络的时代,java语言在网络编程方面的优势使得网络编程有了更好的选择。Java语言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跨平台性,使其不受平台不同的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Java语言、标准、计算器

简易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摘要 单片机的出现是计算机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它是嵌入式控制系统的核心。如今,它已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电子、科技、通信、汽车、工业等。计算器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简单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利用按键作为计算器的键盘的输入。显示采用字符LCD 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它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定时/计数器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它的特点是:高性能,高速度,体积小,价格低廉,稳定可靠,应用广泛。单片机比专用处理器最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因此它得到了最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单片机的产生发展、功能特点、应用开发等内容。 【关键词】简单计算器单片机 LCD 应用发展

背景 近年来,单片机以其体积小、价格廉、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在各种工业控制、仪器仪表、设备、产品的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构成系统的元器件本身的可靠性、系统本身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耦合因素等。其中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是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本设计采用80c51 芯片,实现了利用单片机进行了一个简单计算器设计。允许对输入数据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及LCD 显示.如果设计对象是更为复杂的计算器系统,其实际原理与方法与本设计基本相同。LCD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当中放置液晶盒,下基板玻璃上设置TFT(薄膜晶体管),上基板玻璃上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TFT上的信号与电压改变来控制液晶分子的转动方向,从而达到控制每个像素点偏振光出射与否而达到显示目的。 现在LCD已经替代CRT成为主流,价格也已经下降了很多,并已充分的普及。故采用LCD.设计的关键所在,必须非常熟悉单片机的原理与结构,同时还要对整个设计流程有很好的把握,将单片机和其他模块完整的衔接。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数字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C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设计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主要控制电路,显示采用字符LCD静态显示;软件方面使用C 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i。

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课设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软件学院 题目:汇编计算器 班级: 1301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

目录 1、设计目的 (3) 2、概要设计 (3) 2.1 系统总体分析 (3)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3) 3、详细设计 (4) 3.1 主模块及子模块概述 (4) 3.2各模块详运算 (4) 4、程序调试 (7) 4.1 运行界面分析 (7) 算法分析 (7) 4.2 调试过程与分析 (9) 5、心得体会 (11) 5.1 设计体会 (11) 5.2 系统改进 (11) 附录: (11)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一次程序设计方法及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实际程序的开发及调试,巩固课堂上学到的关于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汇编语言的结构特点和使用,达到能独立阅读、设计编写和调试具有一定规模的汇编程序的水平。 2、概要设计 用8086汇编语言编写一个能实现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功能的整数计算器程序。程序能实现键盘十进制运算表达式的输入和显示(例如输入:“1+2*(3-4)”),按“=”后输出十进制表示的运算结果。 2.1 系统总体分析 在8086的操作环境下,该计算器分成输入,数据存储,运算功能,输出几个大模块,实现了使用者使用该计算器时输入一个算式,能让系统进行计算。此计算器的实现功能是基本的数学的四则运算,结果范围在0~65535。 2.2 主模块框图及说明 此流程图简要的表现出了所要实现的功能以及一些功能的大概算法,同时也是我编写的一个总体的框架。 程序流程图说明:通过流程图,可以看出程序运行时,首先输出提示语气,当用户输入后,程序根据所输入内容进行判断,通过判断的结果来决定调用哪个功能模块,首要先要要判断的是否为0-9,“+”“-”“*”“/”这些字符,若不是就会报错,实则根据运算符号调用其功能模块完成运算。最后将运算的结果显示在主频幕上,返回主程序,使用户可以重新输入。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小知识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小知识 普通的计算器如得力计算器与晨光计算器的一些普通功能相信大家都会用,大家经常用来加减乘除,快速计算结果。有些小小的功能键能事半功倍,而这些功能可能有很多人从未使用过,石家庄办公用品批发网小编找了些资料,又根据自己实际经验,把那些个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给整理了一下。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 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 GT: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存储寄存器。按GT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 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 使用举例: 例1.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例2. 在计算时使用记忆键能够使操作简便,例如计算5.45×2+4.7×3可以这样做:按5、.、4、5、×、2、=,会显示出10.9,按M+(记忆10.9),按4、.、7、×、3、=,会显示出14.1,按M+(记忆14.1),按MR 会显示出25(呼出记忆的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 例3、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 关于"MU"的加减乘除四项功能用法如下: 乘法A×B MU 相当于A+(A+B%) 用途1、知道本年数额与增长率,求预计明年数额。如今年销售收入100,预计增长率为2.5%,求明年数。按100 X 2.5 MU 即出结果为102.5 用途2、计算增值税,由不含税价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销售收入3500元,计算含税销售收入,假定税率为17%,按3500 X 17 MU 即出结果4095 减法A-B MU 相当于(A-B)/B 的百分比 用途知道当年收入与去年收入求增长率。如今年3000,去年2800,计算增长率,按3000-2800 MU 即出结果7.142857 当然结果是百分比 除法A÷B MU 相当于A/(1-B%) 用途1、求成本为120,销售利润率为25%,求销售收入,按120÷25 MU 即出结果160 (看清了,不是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A x(1+B%)) 用途2、计算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由不含税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1200,适用税率30%,计算含税,按

单片机课程设计计算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四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学院名称: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 课程设计时间:至

格式说明(打印版格式,手写版不做要求) (1)任务书三项的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 (2)目录(黑体,四号,居中,中间空四格),内容自动生成,宋体小四号。 (3)章的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居中排)。 (4)章以下的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顶格排)。 (5)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倍行距;段落两端对齐,每个段落首行缩进两个字。 (6)图和表中文字用五号宋体,图名和表名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用五号宋体(居中排)。(7)页眉中的文字采用五号宋体,居中排。页眉统一为:武汉工程大学本科课程设计。 (8)页码:封面、扉页不占页码;目录采用希腊字母Ⅰ、Ⅱ、Ⅲ…排列,正文采用阿拉伯数字1、2、3…排列;页码位于页脚,居中位置。 (9)标题编号应统一,如:第一章,1,,……;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章编号,如:表、表……;图、图……;公式()、公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一)设计任务(从“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汇总文档中任选1题,根 据所选课题的具体设计要求来填写此栏) 1. 系统通过4x4的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 2. 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运算,如果计算结果超过4位十进制数,则屏幕显示E。 3. 可以进行加法以外的计算(乘、除、减)。 4. 创新部分: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有开机欢迎界面,计算数据与结果分两行显示,支持小数运算。 (二)基本要求 1.有硬件结构图、电路图及文字说明; 2.有程序设计的分析、思路说明; 3.有程序流程框图、程序代码及注释说明; 4.完成系统调试(硬件系统可以借助实验装置实现,也可在Proteus 软件中仿真模拟); 5.有程序运行结果的截屏图片。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一、功能实现:利用1602液晶显示器实现整数和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开根号的运算。第一行显示输入的数据,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 二、Proteus仿真图

三、操作说明:每次运算完后必须按一下清零键,该系统才会重新开始执行。 四、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int unsigned int #define char unsigned char void inti(); //初始化

void delay(); //延时 void anjian(); //按键显示数字和符号,第一个数存在a内 void sheji(); //设计显示完后的参数 void jsab(); //存储两个输入数 void jisuanxs(); //计算显示 void chufa(); //除法计算部分 void chengfa(); //乘法计算部分 void jianfa(); //减法计算部分 void jiafa(); //加法计算部分 void kaigenhao(); //开根号运算部分 void benshenxs(); //一个数本事显示 void leijixiaoshudian(); //小数点的累计 void fenli(); //计算后的结果分离,以便于显示 void ql(); //清屏 void xshuju(char shuju); //写数据 void xzhiling(char zhiling); //写指令 //char num[]="I LOVE YOU"; 显示在屏幕上 int sz[]={'0','1','2','3','4','5','6','7','8','9','+','-','*','/','=','.'}; char xs[]="ENRRO"; sbit e=P2^2;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key0=P2^6; sbit key1=P2^7; sbit key2=P3^0; sbit key3=P3^1; sbit key4=P3^2; sbit key5=P3^3; sbit key6=P3^4; sbit key7=P3^5; sbit key8=P3^6; sbit key9=P3^7; sbit key10=P1^3; sbit key11=P1^4; sbit key12=P1^5; sbit key13=P1^6; sbit key14=P1^7; sbit qingling=P1^0; sbit key15=P1^1; sbit key16=P1^2; int fuhao,num,m,n,q,w,s,fuhao1,fuhao2,fuhao3,fuhao4,fuhao5,xiaoshu,cishu1,cishu2; int i,g,j,p; int t,f,h; float a,b,c,d;

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计算器使用说明书目录 取下和装上计算器保护壳 (1) 安全注意事项 (2) 使用注意事项 (3) 双行显示屏 (7) 使用前的准备 (7) k模式 (7) k输入限度 (8) k输入时的错误订正 (9) k重现功能 (9) k错误指示器 (9) k多语句 (10) k指数显示格式 (10) k小数点及分隔符 (11) k计算器的初始化 (11) 基本计算 (12) k算术运算 (12) k分数计算 (12) k百分比计算 (14) k度分秒计算 (15) kMODEIX, SCI, RND (15) 记忆器计算 (16) k答案记忆器 (16) k连续计算 (17) k独立记忆器 (17) k变量 (18) 科学函数计算 (18) k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 (18) Ch。6 k双曲线函数/反双曲线函数 (19) k常用及自然对数/反对数 (19) k平方根﹑立方根﹑根﹑平方﹑立方﹑倒数﹑阶乘﹑ 随机数﹑圆周率(π)及排列/组合 (20) k角度单位转换 (21) k坐标变换(Pol(x, y)﹐Rec(r, θ)) (21) k工程符号计算 (22) 方程式计算 (22) k二次及三次方程式 (22) k联立方程式 (25) 统计计算 (27)

标准偏差 (27) 回归计算 (29) 技术数据 (33) k当遇到问题时 (33) k错误讯息 (33) k运算的顺序 (35) k堆栈 (36) k输入范围 (37) 电源(仅限MODEx。95MS) (39) 规格(仅限MODEx。95MS) (40) 取下和装上计算器保护壳 ?在开始之前 (1) 如图所示握住保护壳并将机体从保护壳抽出。 ?结束后 (2) 如图所示握住保护壳并将机体从保护壳抽出。 ?机体上键盘的一端必须先推入保护壳。切勿将显示屏的一端先推入保护壳。 使用注意事项 ?在首次使用本计算器前务请按5 键。 ?即使操作正常﹐MODEx。115MS/MODEx。570MS/MODEx。991MS 型计算器也必须至少每3 年更换一次电池。而MODEx。95MS/MODEx。100MS型计算器则须每2 年更换一次电池。电量耗尽的电池会泄漏液体﹐使计算器造成损坏及出现故障。因此切勿将电量耗尽的电池留放在计算器内。 ?本机所附带的电池在出厂后的搬运﹑保管过程中会有轻微的电源消耗。因此﹐其寿命可能会比正常的电池寿命要短。 ?如果电池的电力过低﹐记忆器的内容将会发生错误或完全消失。因此﹐对于所有重要的数据﹐请务必另作记录。 ?避免在温度极端的环境中使用及保管计算器。低温会使显示画面的反应变得缓慢迟钝或完全无法显示﹐同时亦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应避免让计算器受到太阳的直接照射﹐亦不要将其放置在诸如窗边﹐取暖器的附近等任何会产生高温的地方。高温会使本机机壳褪色或变形及会损坏内部电路。 ?避免在湿度高及多灰尘的地方使用及存放本机。注意切勿将计算器放置在容易触水受潮的地方或高湿度及多灰尘的环境中。因如此会损坏本机的内部电路。 双行显示屏

2位数计算器程序-汇编语言课程设计

信息学院课程设计题目:2位数计算器程序设计 __ 姓名: __ _____ 学号: ____ ___ 班级: 课程:汇编语言 ________ 任课教师:侯艳艳 ____ 2011年12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成绩评定

目录 摘要 (2) 1.设计目的………………………………………………………………………………………………?2 2.概要设计………………………………………………………………………………………………?3 2.1系统总体分析…………………………………………………………………………?3 2.2程序流程图 (3) 3.详细设计......................................................................................................? (4) 3.1主程序及子程序说明 (4) 3.2程序代码编写 (4) 4.程序调试 (6) 4.1运行界面分析 (6) 4.2算法的分析 (6) 4.3调试过程及分析 (6) 5.心得体会 (7) 5.1设计体会...................................................................................................? (7) 5.2系统改进...................................................................................................? (7) 参考文献 (8)

迷你计算器设计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迷你计算器设计 院、部: 学生姓名

湖南工学院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课题任务书 内 容 及 任 务 一、目标 在GEC210开发板上使用QT 设计一个迷你计算器。 二、任务 根据控制要求,明确设计任务,拟定设计方案与进度计划,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进行迷你计算器原理设计、程序框架设计、创新设计,提高理论知识、系统调试能力、 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 1. 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搭建。 2. Linux 操作系统的移植。 3. 根据需求确定外围模块设计并完成相应驱动开发。 4. 应用程序原理及框架设计。 5. Linux 下应用程序编写及移植。 6. 系统总体功能调试。 7. 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1.迷你计算器的功能显示界面示例如下: 2.能够完成十进制数的加、减、乘、除等简单计算。 3.对不正确的表达式能指出其错误。

摘要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发展如新月异,计算器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大型复杂的计算是人脑不能胜任的,而且比较容易出错。本文针对QT计算器进行研究,设有简单的四则运算:“+”、“-”、“*”、“/”,给用户带来了很多方便,并且提高了用户的运算效率。 本文从项目背景、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等方面详细说明了QT计算器的开发设计过程。软件采用VM虚拟机,用Linux编写代码,QT设计界面来开发。计算器包含简单计算功能。 计算器具有界面可视化,方便用户操作等特点,用户只能使用计算器做简单的四则运算,尽管如此,此计算器还是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简单的运算,为用户提供了有效保证。 关键词:计算器;四则运算;QT设计界面;Linux

单片机计算器的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 1.1设计任务 (2) 1.2性能指标 (2) 二、设计方案 (2) 3 3 4 5 5 6 6 7 7 20 20 20 20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1、系统硬件电路图 (22) 附录2、硬件实物图 (23) 附录3、器件清单 (24)

一、设计任务和性能指标 1.1设计任务 自制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复位电路,采用外部小键盘输入数据,能够实现加法、乘法及一个科学计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四位一体的数码管上。 要求用Protel 画出系统的电路原理图(要求以最少组件,实现系统设计所要 显 位 监测模块采用二极管和扬声器(实验室用二极管代替)组成电路。 键盘电路采用4*4矩阵键盘电路。 显示模块采用4枚共阳极数码管和74ls273锁存芯片构成等器件构成。 整个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P0用于显示输出; P1用于键扫描输入; P2用于数码管位选控制; P3用于键盘扩展(部分运算符输入);

三.系统硬件设计 3.1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就是支持主芯片正常工作的最小电路部分,包括主控芯片、复位电路和晶振电路。 主控芯片选取STC89C52RC芯片,因其具有良好的性能及稳定性,价格便宜应用方便。 扩展键:“log”,“ln”,“x^2”“小数点”,“开方” 共计25个按键,采用4*4矩阵键盘,键盘的行和列之间都有公共端相连,四行和四列的8个公共端分别接P1.0~P1.7,这样扫描P1口就可以完成对矩阵键盘的扫描,通过对16个按键进行编码,从而得到键盘的口地址,对比P1口德扫描结果和各按键的地址,我们就可以得到是哪个键按下,从而完成键盘的功能。 以下为键盘接口电路的硬件电路图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 1、电源开关键: ON、 OFF 2、输入键: 0— 9、. +/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 ( 注意 : 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即可得 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 , 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 . 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 0”。 ②AC或 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 字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除 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 5+13,这时发现“ 13”输入错了,则按“ CE”键就可以清除 刚才的“ 13”,但还保留“ 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 +”、“- ”、“/ ”、“* ”键的,再按“ 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 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 5×1.6 ”→按“ M+”键(把“ 5×1.6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 ”→按“M+”键(把“10×0.8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 ”→按“M+”键(把“15×0.4 ”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 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 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 50- (23+4)”时→先输入“ 50”→按“ M+”(把“ 50”储存起来)→再输入“ 23+4”→按“ M-”键(计算结果是“ 27”)→再按“ MR”(用储存的“ 50”减去目前的结果“ 27”)→则出结果“ 23” 7、存储读出键: 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 M+”或“ 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 MC”键以前有效。 MR调用存储器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 MR”键。举例:如输入“ 3+2”时,按“ M+”键,再输入“ 6+7”时,按“ M+”键,再输入“8+9”时按“ 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 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 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 MR功能, 即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 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Windows下的计算器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测控0901 学生姓名:李彧文 指导教师姓名:张世庆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1年6月

摘要

课程设计任务书 Windows环境下的计算器 一、课程设计题目:设计一个windows附件中所示的计算器 二、目的与要求: 1、目的: (1)要求学生达到熟练掌握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C++调试技能; (2)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问题。 2、基本要求: (1)求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以及C++的编程思想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2)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对windows环境下的编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3、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增加计算器的函数功能。 4、写出设计说明书 按照设计过程写出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 1、问题描述(功能要求): 要求所编写的计算器能够完成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类似于Windows下附件中的计算器。 2、问题的解决方案(参考):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将问题解决分为以下步骤: (1)完成界面的设计,要求界面要美观实用; (2)添加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消息映射函数); (3)利用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思路完成按键的判断和数据的移位以及计算功能; (4)程序功能调试; (5)完成系统总结报告以及系统使用说明书。

四、程序设计和调试: 五、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基本功能:40分; 2、设计报告及使用说明书:30分; 3、设置错误或者按照要求改变结果:15分; 4、回答问题:15分。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修订稿

科学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C课程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 C++课程设计 题目科学计算器 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1103 指导教师李军 姓名刘明 学号 2012年6月27日

摘要 计算器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硬件方面,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从庞大的只能在实验室里供研究使用的计算机到如今能适应不同环境满足不同需求的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从每秒几千次到每秒几百亿次;处理器从焊有上百万个电子管的大的惊人的电子板到只有指甲大小的集成电路;现在计算机在硬件方面的发展已达到了每三个月更新换代一次的惊人速度。软件方面,也已从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发展到现如今的第四代语言——非结构化、面向对象、可视化的语言。 在这个计算器里面,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四则运算以及更高功能的科学计算,它的外观简洁美观,使人们能快捷简单的操作。能准确的得到计算结果,大大减少了数字计算所需要的时间,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此系统在Windows 7环境下,使用VC++ 进行编写。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和单目运算功能,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对数,开方,阶乘,倒数,进制转换等运算。可对其输入任意操作数,包括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并且包含清除,退格功能等。我们所做的计算器其功能较Windows 7下的计算器还是很不够多,没有其菜单的实现功能项,没有其小巧的标准计算器。 关键词:计算器;运算;VC++等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计算器按键的使用说明. 1、电源开关键:ON、OFF 2、输入键:0—9、. +/—:正负转换键 3、运算功能键:+ - * / (注意:加、减、乘、除键在计算时都可能代替等号键) √:开平方键,用来进行开平方运算。先输入数字,再按下此键,不必按等号键 即可得出结果。 4、等号键:= 5、清除键: ①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 有数值.如果是太阳能计算器,在计算器关闭状态下,按此键则开启电源,显示 屏显示出“0”。 ②AC或CA键:全部清除键,也叫总清除键,作用是将显示屏所显示的数字 全部清除。 ③→:右移键。其功能是荧屏值向右位移,删除最右边的尾数。 ④CE:部分清除键,也叫更正键。其功能是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而不是清 除以前输入的数。如刚输入的数字有误,立即按此键可清除,待输入正确的数字后,原运算继续进行。如5+13,这时发现“13”输入错了,则按“CE”键就可 以清除刚才的“13”,但还保留“5”这个数。值得注意的是,在输入数字后,按“+”、“-”、“/”、“*”键的,再按“CE”键,数字不能清除。 ⑤MC:累计清除键,也叫记忆式清除键。其功能是清除储存数据,清除存储 器内容,只清除存储器中的数字,内存数据清除,而不是清除显示器上的数字。6、累计显示键: (1)M+:记忆加法键,也叫累加键。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用 作记忆功能,它可以连续追加,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也就是将显示的 数字与内存中已有的任何数字相加,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和)。 如先输入“5×1.6”→按“M+”键(把“5×1.6”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储存起来)→然后输入“10×0.8”→按“M+”键(把“10×0.8”的结果计算出来并和 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接着输入“15×0.4”→按“M+”键(把“15×0.4”的结 果计算出来并和前面储存的数相加)→最后按“MR”键(把储存的数全部取出来)→则出结果“22” (2)M-:记忆减法键,也叫累减键。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 前的结果;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也就是将显示的数字与内存中已有 的任何数字相减,结果存入存储器,但不显示这些数字的差). 计算“50-(23+4)”时→先输入“50”→按“M+”(把“50”储存起来)→ 再输入“23+4”→按“M-”键(计算结果是“27”)→再按“MR”(用储存的“50”减去目前的结果“27”)→则出结果“23” 7、存储读出键:MR MRC GT ①MR:存储读出键。表示用存储器中数值取 代显示值。按下此键后,可使存储在“M+”或“M-”中的数字显示出来或同时 参加运算,数字仍保存在存储器中,在未按“MC”键以前有效。MR调用存储器 内容,读取储存的数据。如有三组数字不连续在一起相加的时候,则用这个“MR”键。举例:如输入“3+2”时,按“M+”键,再输入“6+7”时,按“M+”键,再 输入“8+9”时按“M+”键,然后再按“MR”,则三组数字的总和“35”就出来了。 ②MRC:MR和MC功能的组合,即存储读出和清除键。按一次为MR功能,即 显示存储数,按第二次为MC功能,即清除存储数。

单片机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简易计算器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2018年6 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单片机来进行的简单数字计算器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六位整数数范围内的基本四则运算,并在LED上显示相应的结果。软件方面使用C语言编程,并用PROTUES仿真。 二总体设计及功能介绍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的设计。具体设计及功能如下: 由于要设计的是简单的计算器,可以进行四则运算,为了得到较好的显示效果,采用LED显示数据和结果; 另外键盘包括数字键(0~9)、符号键(+、-、×、÷)、清除键和等号键,故只需要16个按键即可,设计中采用集成的计算键盘; 执行过程:开机显示零,等待键入数值,当键入数字,通过LED显示出来,当键入+、-、*、/运算符,计算器在内部执行数值转换和存储,并等待再次键入数值,当再键入数值后将显示键入的数值,按等号就会在LED上输出运算结果。

三硬件仿真图 硬件部分比较简单,当键盘按键按下时它的那一行、那一列的端口为低电平。因此,只要扫描行、列端口是否都为低电平就可以确定是哪个键被按下。 四主程序流程图 程序的主要思想是:将按键抽象为字符,然后就是对字符的处理。将操作数分别转化为字符串存储,操作符存储为字符形式。然后调用compute()函数进行计算并返回结果。具体程序及看注释还有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sdigit()函数*/ #include/* atoi()函数*/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简易计算器设计

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装置综合实习 控制系统及装置综合实习 实 习 报 告 学院: XX学院 专业: XXX 姓名: XX 学号: XXXXXXX 指导教师: XXX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目录 1.实习课题任务 (3) 1.1课题: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3) 1.2设计、实习要求 (3) 2.课题任务方案 (3) 3.硬件部分: (4) 3.1电路的整体设计 (4) 3.2单元电路设计 (5) 3.2.1 单片机部分 (5) 3.2.2输入单元 (8) 3.2.3显示单元 (9) 4.软件部分 (9) 4.1LED显示程序 (9) 4.2读键输入程序 (10) 4.3运算主程序的设计 (12) 5.实习中出现的问题 (13) 6.实习感想 (13)

1. 实习课题任务 1.1 课题:简易计算器的设计 1.2 设计要求: 根据功能和指标要求,本系统选用80C51单片机为主控机实现对计算器 的设计。可以进行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可连续运算。当键入值大于99时,将自动清零,可以重新输入。按“+”、“-”、“×”号可以进行操作数的相应运算,减法中运算结果为“-”时,“-”号要跟着结果。 2. 课题任务方案 本次设计使用单片机来完成两位数以内简易计算器。本设计以AT80C51为单片机,P2口作为输入端外接4*4键盘,通过键盘扫描确定输入数字。在P0口、P1口接驱动电路,用以保证LED 数码管工作正常。计算器将完成的功能有两位数以内加、减、乘、除功能。整体框图如下: 在设计过程中,先着手编写主程序,再根据需要设计从属程序和子程序,逐层细化最终完成一个复杂程序的设计。程序流图如下所示: 单 片 机 输入单元 运算单元 显 示 单 元

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高级语言程序(JAVA)课程设计报告 系部名称:商学系专业班级:营销*** 学生姓名:墨璇 墨兰学号: ********** ********** 指导教师:王芬教师职称:讲师 2014年06月26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设计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程序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时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设计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课程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开发工具与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开发工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开发平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程序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课程设计感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附录(程序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我们使用到的计算模式只有2种: COMP :基本算术运算 SD :标准差 下列介绍中一至八使用的是COMP 模式,九使用的是SD 模式 模式选择按键过程: MODE CLR 1 (此时选择的是COMP :基本算术运算模式) MODE CLR 2 (此时选择的是SD :标准差模式) 一、分数:需使用 ab/c 健 1、例如计算:5 231+ 按键过程为:1 ab/c 3 + 2 ab/c 5 = 2、例如计算:5 231? 按键过程为:1 ab/c 3 ? 2 ab/c 5 = 二、小数换成分数 1、例如0.68换成分数 按键过程为:0.68 = ab/c = 三、指数 1、例如计算5 8 按键过程为: 8 =∧5 2、例如计算()42- 按键过程为:( (-)2 )=∧4 3、例如计算2 3-

按键过程为:3∧ ( (-)2 )= (注:此时结果显示的是小数,按ab/c 转换成分数) 4、例如计算3227 按键过程为:27∧( 2 ab/c3 )= 四、对数:常规计算器只有g l 即以10为底的对数,在计算时需用到换地公式 b a b c c a log log log = 例如计算:2log 8 按键过程为:log2 ÷ log8 = (注:此时结果显示的是小数,按ab/c 转换成分数) 五:开方 1、 计算 9 按键过程为: 9= 2、 计算38 按键过程为:SHIFT 3 8 = 3、 计算416 按键过程为:4 SHIFT x 16= 六、计算组合数:使用nCr 健 1、计算4 10c 按键过程为:10 nCr 4=

计算机课程设计说明书(C++,包括代码)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题目: 计算器 年级/专业/班: 学生姓名: 学号: 开始时间:2011 年 5 月28日 完成时间:2011 年6月 27 日 课程设计成绩: 学习态度及平时成绩(30)技术水平与实际 能力(20) 创新(5)说明书撰写质量(45) 总分 (100)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引言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任务与分析 (1)

2.1加法功能 (2) 2.2减法功能 (2) 2.3乘法功能 (2) 2.4除法功能 (2) 2.5开平方功能 (2) 2.6四则混合运算功能 (2) 2.7显示功能 (2) 3 程序运行平台 (3) 4 总体设计 (3) 5 程序类的说明 (4) 6 模块分析 (6) 6.1加法模块 (6) 6.2减法模块 (7) 6.3乘法模块 (8) 6.4除法模块 (10) 6.5开方模块 (11) 6.6求余模块 (13) 6.7四则混合运算模块 (14) 7 系统测试 (22) 8 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实现一个简单计算器,该计算器类似于windows附件中自 带的计算器。分析了现在人们对数据的处理需求,利用系统平台Windows 2000XP, 程序设计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利用Visual C++编程实现了该系 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录入,数据修改,数据处理,数据显示等功能。用户根据系

统界面提示,输入需要处理的数据,系统根据要求实现加、减、乘、除以及开方等功能。 关键词:计算器;程序设计;C++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1)

郑州科技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简易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院(系)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目录 0.引言 (1) 1. 设计方案 (3) 1.1 方案论证 (3) 1.2 方案比较与选择 (4) 2. 系统设计 (4) 2.1系统组成及总体框图 (5) 2.2硬件原理 (5) 2.2.1.单片机最小系统 (6) 2.2.2键盘电路 (14) 2.2.3显示电路 (16) 2.3.软件流程 (18) 2.3.1主程序控制流程 (18) 2.3.2键盘扫描子程序 (19) 2.3.3LCD1602显示控制流程 (21) 2.4仿真与实物制作 (26) 3.结论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一:总体电路原理图 (29)

附录二: 元器件 (29) 附录三:源程序 (30)

基于单片机简易设计与实现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的提高,尤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变化。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快就不足惊奇了。计算器在人们的日常中是比较的常见的电子产品之一。如何使计算器技术更加的成熟,充分利用已有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设计出更出色的计算器,使其更好的为各个行业服务,成了如今电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1]。 今天,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计算器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比如商店,办公室,学校……。因此设计一款简单实用的计算器会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本设计对字符液晶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如初始化、清屏、显示、调用及外特性有较清楚的认识,并会使用LCD(液晶显示模块)实现计算结果的显示;掌握液晶显示模块的驱动和编程,设计LCD和单片机的接口电路,以及利用单片机对液晶模块的驱动和操作;在充分分析内部逻辑的概念,进行软件和调试,学会使用,并能够以其为平台设计出具有四则运算能力简易计算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同时在进一步掌握单片机理论知识,理解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硬软件设计,加强对实际应用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本设计的学习,使我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