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参考资料)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资料)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资料)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参考资料)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Portal系统概要设计方案说明书

修订记录

目录

XXXX设计方案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1.3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 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规范和辅助工具。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包括: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包括: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超短波自适应跳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跳频技术是扩频技术的一种,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通 信方式。跳频通信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低截获概率及组网能力,因此跳频技术的一出现,便在军事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采用跳频技术的短波超短波电台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军事装备的抗截获和抗干扰能力,保证了军事指挥系统的安全和有效性。近几年来,由于现代信号处理的发展,通信对抗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强,普通跳频电台已经不能满足新环境下的抗干扰,高可靠性的要求。现代战术协同通信也对军用电台提出多模式、多速率、可扩展等许多新的要求。因此,研制新型跳频电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具有良好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软件无线电技术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其特点非常符合现代军事通信所关注的设备协同性,软件可编程性及系统开放性等多项要求。本文的工作就是在软件无线电的架构下实现一种适应现代军事新要求的自适应跳频电台。第一章介绍了超短波通信和超短波跳频电台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发展概况。接着分析了新型军用电台的技术要求及发展方向。最后根据这些要求提出了本文工作的目标和基本要求。第二章研究了跳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参数特征,并根据对实际战场中的干扰分析和数传同步的特点给出了一种跳频同步方法和数据传输机制。第三章针对普通跳频电台在新环境下的不足,提出了自适应跳频的思路,综合应用频点替换,FCs单频通信等自适应措施躲避干扰。在无法避免干扰的情况下,采用差错控制技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第四章叙述了自适应跳频的

具体实现结构和流程。本章内详细叙述了跳频数据的帧结构和同步方法,以及各种模式下的自适应处理流程。接着介绍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平台,及初步测试结果。最后指出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完整版)操作系统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北大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徐春花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起迄日 期: 2014年6月14日- 2014年6月26日指导教薛海丽

师: 2014 年 6月 26 日 前言 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操作系统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软件。用户不但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Linux及其源代码,而且还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许多Linux的应用程序。可以说,Linux本身包含的应用程序以及移植到Linux上的应用程序包罗万象,任何一位用户都能从有关Linux的网站上找到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应用程序及其源代码,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源代码,以便修改和扩充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功能。这对Windows NT、Windows98、MS-DOS或OS2

等商品化操作系统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Linux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的优点,并且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其中有对读、 写进行权限控制、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技术,这些都为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相关软 件的支持下,可实现WWW、FTP、DNS、DHCP、E-mail等服务,还可作为路由器 使用,利用IPCHAINSIPTABLE网络治理工具可构建NAT及功能全面的防火墙。 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 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 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图形 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 统进行操作。 目录 1需求分析 (3) 1.1 功能介绍 (3) 1.2 目的及意义 (5) 1.2.1 目的 (5) 1.2.2 意义 (6) 1.3 设计成果 (7) 2总体设计 (8) 2.1功能介绍 (8) 2.2模块关联 (9) 3详细设计 (12)

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管理论文

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管理论文 摘要:介绍基于高性能、低成本的ML2724和DSP的2.4GHz快速跳频系统设计,探讨跳频信道的分配、跳频图案的设计,以及跳频同步问题,并给出了部分软件实现的流程图。 关键词:跳频技术扩频通信无线局域网ML2724DSP 2.4GHz是无线产品开发使用最为广泛的公用频段。目前很热门的技术话题——无线局域网的802.11标准就是采用2.4GHz这段频段。针对无线局域网,最大的争论便是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国内外诸多文献指出:除了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更佳的密钥机制,应该广泛使用扩频和跳频等技术,增加其在无线信道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比较无线局域网中采用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两种方式的性能,可以得出:在无线局域网中采用跳频方式更佳。目前,对于跳频系统的设计通常采用CPLD+FPGA+DSP协同频率合成器实现,这样既增大了系统的体积,更导致系统的成本很高。本文介绍了基于高性能、低成本的ML2724和DSP的2.4GHz快速跳频系统设计。由于ML2724集成了可编程频率合成器、正交调制器和各种滤波器,并具有方便的控制接口,这样既可以减小体积,又可以降低成本;详细介绍了信道的分配和PN码的设计,以及跳频同步问题,并给出了部分软件实现的流程图。 图1 1ML2724简介 ML2724是MicroLinear公司的一款高性能的广泛应用于2.4GHz快速跳频通信系统的单片集成收发芯片,它集成了本振、抗镜像Ⅳ滤波器和基带低通滤波器、限幅器、数据判决器,并且自带了一个可编程控制的频率合成器,具有同步指示和与基带处理相接的各种端口。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能够完成2.4GHz通信系统的收发功能的集成单芯片; (2)信道间隔为2.048MHz,具有80个信道; (3)完全集成了所有的Ⅲ滤波器和数据滤波器; (4)灵敏度为-90dBm; (5)内部集成了完整的1.6GHz的频率合成器;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v0.1 拟制 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目录

1.编写目的 本文件阐述了绿网市场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系统运行配置与应用方式以及使用的关键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网市场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2.设计依据 参考业内主流WEB系统架构方案,结合公司产品实际业务情况、功能演进规划,进

行技术架构设计和演进规划。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定义 3.2. 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4.概述 4.1. 系统目标 ●用户基数:1-N年用户数达到XXX万,市场占有率达到XX% ●用户体验:尽量贴近用户操作习惯,化繁为简 ●应用库规模:逐步积累自己的应用库,初期先使用第三方应用库 ●智能推荐:能够较为精准的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应用 ●行为分析:分析用户使用APP的类型和频次,分析用户会感兴趣的事物 ●线下互动:定期组织同一圈子用户的线下互动活动,与线上的行为分析 互相补充 4.2. 设计原则 ●快速响应:快速发布、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方便扩展:响应新业务无需推倒重来 ●稳定运行:通过弹性伸缩和便捷的容灾恢复来保障稳定性(参考阿里云解决方 案) ●高效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 4.3. 演进规划--待补充 5.整体方案 5.1. 技术架构 用户使用层

?支持在android手机、pad电脑、PC电脑等终端上的使用 应用服务层 ?系统基于业内主流WEB框架LAMP进行应用的开发(LAMP框架具有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 ?系统WEB前端使用主流的模块加载框架SeaJS,轻量级的js库JQuery,百度开源图表组件ECharts以及引入来自Twitter的 CSS框架bootstrap ?系统后台基于phpthink框架进行开发。phpthink是一款轻量级国产PHP开发框架,能够解决应用开发中的大多数需要。其自身包含了底层架构、兼容处理、库、数据库访问层、、缓存机制、机制、角色认证、处理等常用的组件,并且对于跨版本、跨平台和跨数据库移植都比较方便 数据存储层 ?关系型数据存放在:MySQL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存放在:文件 5.2. 功能架构 5.3. 运行流程 运行步骤 1)android客户端或pc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 2)apache处理来自客户端、管理端、外部系统的http请求 3)apache根据请求内容返回响应请求,如是PHP对象,调用PHP应用进行处理 4)PHP应用根据请求内容按需调用mysql或memcache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 apache 5)Apache将结果返回给andorid、pc浏览器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 一、定义及原理 跳频扩频系统: 采用码序列控制信号的载波,使之在多个频率上跳变而产生扩频信号。接收端产生一个与信号载波频率变化相同移频信号,用它作变频参考,再把信号恢复到原来的频带。调频系统可随机选取的频率数通常是几百个或更多。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跳频系统主要由PN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二、跳频系统的结构

三、跳频系统的波形 发送端的波形

接收端的波形 四、跳频系统的优点 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如下: (1)抗单频干扰,部分带宽干扰能力强 跳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和直扩系统不同,直扩是靠频谱的扩展和解扩处理来提高信噪比的;跳频是靠躲避干扰,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虽然不能像直扩系统那样,但由于载波频率是跳变的,减少了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进入接收机的概率。故调频系统具有抗单频及部分带宽干扰的能力。当跳频的概率数目足够多、跳频的带宽足够宽时,其抗干扰能力是很强的。 (2)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利用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3)便于实现多址通信 应用跳频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组建一个多址网络,网络内的各

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教材

Applogic以Application为单位向用户交付,在一个网格(你也可以说成是集群,包括主机和存储以及网络)上运行多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比如,Exchange,CRM 等,每个应用程序会被分配一个一次性基础设施,每个一次性基础设施又包括了多个角色,比如Gateway/Firewall、负载均衡器、Web和数据库服务器、NAS存储器等等,每个角色就是一个虚拟机。每个Application创建好之后,就是一个Package,可以独立操作,与底层硬件无关,你可以将它带走,在另外一个Applogic网格内导入,便立即可用。 配置实例 下图为整个网格系统的Dashboard监控界面。 下图为网格中所有已创建的Application的列表。

下面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带有Gateway防火墙、一个负载均衡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简单的Infrastructure来体验一下Applogic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接口。 第一步,先从左边的Gateway类别中拖拽一个简单的入方向的Gateway/Firewall。然后再其上点右键,选择Property Value。

在出现的窗口中可以定义这台Gateway的一些属性。

第二步,加入一个8 Out口的负载均衡器。然后点右键选择Resources来配置这台均衡器所使用的资源。

可以配置CPU、内存、网络带宽这三种资源。 第三步,拖入两台Web服务器,并在这个Application的主界面中点击“Manage Volume”来创建这个Application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个列表列出了分配给当前Application的所有volume,整个网格中的volume都是按照Application相互隔离的,不同的Application只能看到自己的volume。 点击“Add”来添加一块存储空间。名称、大小、文件系统格式。

操作系统简单文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一、实验目的: 1、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要求设计一个 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2、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3、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4、算法与框图 ?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 1,对应位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 MFD、UFD); 打开文件目录( 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文件系统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三、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并做以下准备: 1) 一台运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Windows 2000 Server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计算机中需安装Visual C++ 6.0专业版或企业版 四、实验要求: (1)按照学校关于实验报告格式的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含流程图); (2)实验时按两人一组进行分组,将本组认为效果较好的程序提交检查。

跳频系统概述

6.1 跳频系统概述 6.1.1 为什么要跳频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 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 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一、概述 目前各个站基本上是用手工来记录进车数据,过磅数据,出车数据。手工记录效率比较低,出错比较多,统计查询等都不方便。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发本软件系统。全部用电子化来管理目前的各个环节。所有数据一库管理,实现了数据安全管理,出错减少,统计查询方便快捷。可以随时在网内任意工作站实时查询各个环节的具体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平台构架 本软件系统采用CS + BS架构,业务模块采用CS模式,方便具体操作员快速录入数据。方便统计人员实时查询打印所有数据。查询模块采用BS架构。实现了网内任意站点用浏览器实时查询各站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1. 数据库采用微软的大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本数据库存储容量大。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数据。安全性高,有安全密码设置,数据都已基础编码方式存储。查询速度快,保证系统流畅,数据存储的安全。 2. 开发工具 采用delphi开发业务系统(CS架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采用java,tomcat开发查询系统(BS架构)。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开发环境,目前大部分大型的系统都采用java来开发。扩展性, 延续性非常优秀。 采用powdesigner设计数据库模块。该工具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库设计工具,保证了一个高效的快捷的数据库的生成。

三、系统模块 本系统主要分了六大模块,六大模块都集中连接中心数据库服 务器。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 1.进车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了对进车的各种数据进行录入,保存到中心数据库。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2.过磅模块 该模块主要根据换票的信息情况,录入相应的车辆,合同等数据内容。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3.出车模块 该模块是最后一次把车辆最后关节的所有明细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4. 本地查询对比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本站内,实时查询,对比,打印所有数据。 5.远程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了远程实时查询所有环节的具体数据。以网页的形式来实现该模块。 6. 后台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权限管理,操作员管理,基础字典设置 等,只有管理员才可以进入的模块。 四、费用明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基于matlab的跳频通信系统的仿真

摘要 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典型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它在军事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短波保密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从跳频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跳频通信系统的解跳和解调等方面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其组成部分包括信号生成部分、发送部分、接收部分、判决部分、跳频子系统模块五个部分,并以2FSK系统为例,给出了上述通信干扰样式下的误码率理论分析结果,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系统实现跳频系统的仿真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跳频系统; 扩频通信; Matlab; Simulink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2) 1.2 跳频通信简介 (1) 1.2.1 跳频通信系统概述 (1) 1.2.2 跳频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 (2) 1.3 MATLAB简介 (3)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3) 第2章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4) 2.1 跳频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 (4) 2.1.1 跳频系统的发送部分 (4) 2.1.2 跳频系统的接收部分 (5) 2.2 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 2.3 跳频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 (7) 2.4 频率合成器 (8) 2.5 跳频信号的解跳与解调 (8) 2.5.1 跳频信号的解跳 (8) 2.5.2 跳频信号的解调 (9) 第3章跳频通信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

跳频 跳频是最常用的扩频方式之一,其工作原理是指收发双方传输信号的载波频率按照预定规律进行离散变化的通信方式,也就是说,通信中使用的载波频率受伪随机变化码的控制而随机跳变。从通信技术的实现方式来说,“跳频”是一种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码控载频跳变的通信系统。从时域上来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率的频移键控信号;从频域上来看,跳频信号的频谱是一个在很宽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其中:跳频控制器为核心部件,包括跳频图案产生、同步、自适应控制等功能;频合器在跳频控制器的控制下合成所需频率;数据终端包含对数据进行差错控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只要对方不清楚载频跳变的规律,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同时,跳频通信也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有部分频点被干扰,仍能在其他未被干扰的频点上进行正常的通信。由于跳频通信系统是瞬时窄带系统,它易于与其他的窄带通信系统兼容,也就是说,跳频电台可以与常规的窄带电台互通,有利于设备的更新。 通信收发双方的跳频图案是事先约好的,同步地按照跳频图案进行跳变。这种跳频方式称为常规跳频(Normal FH)。随着现代战争中的电子对抗越演越烈,在常规跳频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自适应跳频。它增加了频率自适应控制和功率自适应控制两方面。 在跳频通信中,跳频图案反映了通信双方的信号载波频率的规律,保证了通信方发送频率有规律可循,但又不易被对方所发现。常用的跳频码序列是基于m序列、M序列、RS码等设计的伪随机序列。这些伪随机码序列通过移位寄存器加反馈结构来实现,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较快实现同步。它们可以实现较长的周期,汉明相关特性也比较好,但是当存在人为的故意干扰(如预测码序列后进行的跟踪干扰)时,这些序列的抗干扰能力较差。 在90年代初,出现了基于模糊(Fuzzy)规则的跳频图案产生器。在这种系统中,由模糊规则、初始条件以及采样模式共同来决定系统的输出序列。只要窃听者不知道模糊规则、初始条件、采样模式三者的任何一个,就无法预测到系统的输出频率,由此就提高了系统的抗窃听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模糊跳频给出的跳频码序列与传统的跳频码序列相比更加均匀,也更难预测。 90年代末有人提出了混沌(chaotic)跳频序列。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混沌系统的符号序列来生成跳频序列。在这个混沌系统中要确定一个非线性的映射关系、初始条件和混沌规则,三者唯一确定一个输出序列。由此确定的混沌跳频序列体现了良好的均匀性,低截获概率,良好的汉明相关特性以及具有理想的线性范围。 与一般的数字通信系统一样,跳频系统要求实现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此外,由于跳频系统的载频按伪随机序列变化,为了实现电台间的正常通信,收发信机必须在同一时间跳变到同一频率,因此跳频系统还要求实现跳频图案同步。跳频系统对同步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同步速度快,二是同步能力强。目前跳频电台的同步方法有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FFT捕获法、自回归谱估计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同步方案常常综合使用多种同步方法。例如战术跳频系统中常用扫描驻留同步法,综合使用了精确时钟法、同步字头法、自同步法三种同步方法,分成扫描和驻留两个阶段进行。扫描阶段完成同步头频率的捕获,驻留阶段从同步头中提取同步信息,从而完成收发双方的同步。

跳频和扩频通信

跳频通信和扩频通信 跳频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个分支,它的突出优点是抗干扰性强,因而很适用于军事领域。当70年代末第一部跳频电台问世以后,就预示着其发展势头锐不可挡。到了80年代,世界各国军队普遍装备跳频电台。这十年是跳频电台发展速度最快的十年。广泛使用跳频电台曾被誉为80年代VHF频段无线电通信发展的主要特征。90年代,跳频通信如虎添翼,在军用跳频通信领域已相当成熟的同时,跳频通信的应用又拓宽到民用领域。业内人士指出,跳频通信是对抗无线电干扰的有效手段,称其为无线电通信的“杀手锏”。跳频通信是如此的神奇,以致于自其问世至今的短短30年间,倍受世界各国,特别是几大军事强国的青睐。 2 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2.1 定义 我们在用收音机收听某电台,当电台在中波和短波两个波段上播放同一个节目时,有这样的体会:若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随即换到短波波段收听;当短波波段信号不好,则又换回到中波波段收听。这种以更换波段的手段来改善收听效果的方法,就是跳频的通俗含义。只不过这种跳频仅在接收端发生,而且是由人工干预来实施跳频的。我们假设,当广播电台发送的频段也能“紧跟”收音机用户更换的话,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是跳频通信。因此,跳频通信可这样描述:通信收发双方同步地改变频率的通信方式称为跳频通信。 2.2 同步条件(通信条件) 与定频通信相比,跳频通信的载波频率一直在跳变。工作中,发方以相当快的速率(跳速)改变频率,收方必须与发方同步地改变频率,双方才能保持通信。也就是说,跳频通信时,收发双方必须采用同一种跳频图案。跳频电台之间要成功地进行跳频通信,收发双方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跳频频率相同;跳频序列相同;跳频的时钟相同(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实现跳频通信。 3 跳频通信的主要特点 3.1 抗干扰性强 跳频通信抗干扰的机理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策略,敌方搞不清跳频规律,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一方面,我方的跳频指令是个伪随机码,其周期可长达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跳变的频率可以达到成千上万个。因此,敌方若在某一频率上或某几个频率上施放长时间的干扰也无济于事。

扩频跳频报告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理解扩展频谱通信的基本概念及其系统模型;重点是伪随机编码的基本原理,m序列、Gold序列的性质及特点;扩展频谱信号的相关解扩、基带解调与载波同步,跳频信号的解跳和解调等等。 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建立基本的扩频系统模型,仿真计算出伪随机编码的相关特性,通过扩频调制的解扩仿真系统的抗干扰性能。 二.设计中主要完成的内容摘要 在本次实训中主要任务就是扩频系统的原理及仿真,包括了学习伪随机码的产生,(这其中又分为 1.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的结构和多项式的表示,2.最大周期线性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M序列,3.伪随机序列的相关函数以及GOLD序。);直接序列扩频系统; 调频扩频系统; 完成了实例一到实例八8个例题,如m序列的产生,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GOLD序列的产生,CDMA系统的构造等。 完成了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任务二的内容,包括: 1. 完成课程设计指导书中的全部实例。 2. 学习伪随机序列原理,设计伪随机序列的计算机产生方法并用Simulink实现(PN序 列、Gold序列等) 2.1 给定本原多项式,设置实现对应m序列的Simulink模块,并验证 2.3 学习Gold序列的产生原理,设置产生Gold码的Simulink模块,并给出运行结果(序列 的波形) 3. 设计出直接序列扩频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 3.1 设计直接序列扩频发信机的结构并用Simulink模型实现 3.2 设计加性高斯信道,并添加单频干扰 3.3 设计接收机系统。观察系统传输各点的波形和频谱。得出波形图和频谱图。 4. 用所设计的直接序列扩频发信机和接收机构造一个CDMA系统。

跳频扩频技术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扩频通信结课报告 跳频扩频技术 学院:信息工程 专业:通信工程 :建 学号: 201215707

跳频扩频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跳频系统的组成 跳频扩频(FHSS)通信是扩频通信的一种,是以载波频率的跳变进行通信的。这种通信可以有效地躲避干扰,已成为抗电子干扰的主要手段。系统的信道数、载波的带宽、跳频的速率和跳变的伪随机性是抗干扰的重要技术指标。信道数越多,带宽围越大,跳变的速率越快,频率跳变的规律越接近随机变化,就越难以被外界干扰。 跳频扩频(FHSS)系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跳频扩频系统组成框图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跳频系统主要由PN 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

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2、跳频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传统的定频通信系统中,发射机中的主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是固定设置的,因而它的载波频率是固定的。为了得到载波频率是跳变的跳频信号,要求主振荡器的频率应能遵照控制指令而改变。这种产生跳号的装置叫跳频器。通常,跳频器是由频率合成器和跳频指令发生器构成的,如图2(a)所示。 (a) 发送

系统开发设计方案

1项目背景与目标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安全、简单和使用友好的移动办公系统, 2系统总目标 2.1系统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2)功能实用项目建设要力争做到技术先进,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各项功能。 2.2性能及要求 兼容性:对硬件要求低,对软件依赖少。 安全性:确保传输安全,系统安全,机制安全。 3系统总体架构 3.1系统逻辑架构图(简要叙述本系统的构成部分有哪些,然后以图的方 式绘制出系统整体架构) 电子公文系统采用多层架构,由XXX虚拟化二级平台、市级安全保密系统、市级运维管理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和市级物理场所环境五部分组成,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系统逻辑结构图 根据XXX系统的建设需求,应用软件平台主要包括XXX子系统、XXX子 系统、XXX子系统和XXX子系统。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3.2系统网络架构图 XXX按要求建设涉密域和非涉密域网络链接,总体网络图如下: 3.3系统开发技术 (介绍在本系统中会使用到的主要技术和新技术,描述系统各个子系 统运行环境及方式等) 本系统涉及到移动端和后台服务器等多个子系统,采用Android、 Objective-C、PHP等技术开发,后台服务器硬件租用第三方托管式服 务器。系统可运行于Android、iOS、Windows、Linux等多种现在的主 流移动终端和PC端的操作系统。 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系统架构 整个体系结构和应用架构如图3所示。

4.2功能模块设计 (介绍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并画出系统级和子系统级的功能模块图)本电商系统共涉及到Android端、iOS端、WEB端、服务器端四个部分,整个系统共有四个子系统构成,整体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5项目实施进度和人员安排 5.1项目实施进度 (描述项目进度总体时间,并通过图标展示软件工程各个阶段所需要花费的 时间)

软件开发规范之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一.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与XXXXXXXXXX公司之间就***建立XXXX司(局或单位)XXXXXXXXXX系统需求理解达成一致共识的基础文件,作为双方界定项目范围、签定合同的主要基础,也作为本项目验收的主要依据。同时,本文档也作为***XXX后继工作开展的基础,供双方项目主管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理解需求之用。 1.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所有与本项目有关的软件开发阶段及其相关人员,其中:***方面的项目负责人、公司方项目经理、技术开发人员(包括分析人员、设计人员、程序人员)、测试人员应重点阅读本文档各部分,其他人员可选择性阅读本文档。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主要描述了XXXXXXXXXX系统项目的软件总体设计思路。 本文档首先从业务背景、系统功能、运行环境等方面概要描述系统,其次从设计原则、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设计情况,然后进一步详细描述系统技术实现策略、项目实施以及待确定的问题。 1.4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的参考文件清单,包括出版单位、作者、版本、日期等信息。]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XXX总体需求书》(XXX单位XXX提供) 《XXX需求调研报告》作者:XXX 《设计模式》XXXXXX出版社 《UML用户指南》XXXXXXX出版社

1.5术语、定义和缩写 [列出本文档所涉及的专业术语、缩写词及相关定义。定义所有必要的术语,以便读者可以正确地解释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包括词头和缩写。你可能希望为整个公司创建一张跨越多项项目的词汇表,并且只包括特定于单一项目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术语。] 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1)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联机事务处理。 2)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联机分析处理;是使分析人员、管 理人员或执行人员能够从多角度对信息进行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 从而获得对数据的更深入了解的一类软件技术。 二.总体概述 2.1现有系统描述 [简要描述客户现有系统的功能、性能以及其他方面,若客户没有系统,则可裁减。另外,可描述客户现有系统的应用状况以及系统规模、人员使用状况。描述客户对象的应用环境平台,如软件环境、硬件环境、网络环境、通讯状况以及人员计算机使用水平等。] 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针对金融快报工作,***以前曾开发过一个C/S结构的系统,后台数据库为SQL Server,开发工具是VB6.0。该系统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人行各业务司局每日上报的数据传真,将数据补录到系统中。 2.根据上报的数据制作金融快报文档。 3.将金融快报的数据转发到人行时间序列数据库中。 金融快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 2.2存在问题 [通过上述现状描述,分析现有组织结构、现有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示范:―――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实质性的内容。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方案 架构的定义 定义架构的最短形式是:“架构是一种结构”,这是一种正确的理解,但世界还没太平。若做一个比喻,架构就像一个操作系统,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关切者有各自的着重点,多视点的不同理解都是架构需要的,也只有通过多视点来考察才能演化出一个有效的架构。 从静态的角度,架构要回答一个系统在技术上如何组织;从变化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支持系统不断产生的新功能、新变化以及适时的重构;从服务质量的角度,架构要平衡各种和用户体验有关的指标;从运维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或网络资源及其扩展策略;从经济的角度,架构要回答如何在可行的基础上降低实现成本等等 软件系统架构(Software Architecture)是关于软件系统的结构、行为、属性、组成要素及其之间交互关系的高级抽象。任何软件开发项目,都会经历需求获取、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编码研发、系统运维等常规阶段,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就位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间。做好软件系统架构,可以为软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体系结构支撑平台,还可以支持最大粒度的软件复用,降低开发运维成本。如何做好软件系统的架构设计呢?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方法步骤 基于体系架构的软件设计模型把软件过程划分为体系架构需求、设计、文档化、复审、实现和演化6个子过程,现逐一简要概述如下。 体系架构需求:即将用户对软件系统功能、性能、界面、设计约束等方面的期望(即“需求”)进行获取、分析、加工,并将每一个需求项目抽象定义为构件(类的集合)。

体系架构设计:即采用迭代的方法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体系架构风格(如C/S、B/S、N层、管道过滤器风格、C2风格等)作为架构模型,然后将需求阶段标识的构件映射到模型中,分析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形成量身订做的软件体系架构。 体系架构文档化:即生成用户和研发人员能够阅读的体系架构规格说明书和体系架构设计说明书。 体系架构复审:即及早发现体系架构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和错误,及时予以标记和排除。 体系架构实现:即设计人员开发出系统构件,按照体系架构设计规格说明书进行构件的关联、合成、组装和测试。 体系架构演化:如果用户需求发生了变化,则需相应地修改完善优化、调整软件体系结构,以适应新的变化了的软件需求。 以上6个子过程是软件系统架构设计的通用方法步骤。但由于软件需求、现实情况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这6个子过程往往是螺旋式向前推进。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常用模式 目前软件领域广泛使用的软件系统架构模式,主要有层次化架构设计、企业集成架构设计、嵌入式架构设计和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模式。 层次化架构设计模式:分层设计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架构设计方案,能有效地使系统结构清晰、设计简化。MVC模式是当今最为流行的多层设计模式。该模式把一个应用的输入、处理、输出流程进行分离并抽象为控制器(Controller)、模型(Model)、视图(View)三个模块,实现了业务逻辑层、数据库访问层和用户界面层

基于FPGA的快跳频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 (1) 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跳频通信的发展概况 (2) 1.3跳频通信的发展趋势 (4) 1.4本文的结构安排 (5) 第2章快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理论 (6) 2.1快跳频通信系统概述 (6) 2.1.1快跳频通信理论基础 (6) 2.1.2快跳频系统的基本原理 (7) 2.1.3快跳频系统的数学模型 (9) 2.1.4快跳频系统的基本特点 (10) 2.2快跳频系统的关键技术 (11) 2.2.1频率合成技术 (11) 2.2.2跳频序列技术 (13) 2.2.3跳频同步技术 (14) 2.3快跳频系统的同步技术 (15) 2.3.1跳频同步的不确定性来源 (15) 2.3.2跳频图案同步技术 (16) 2.3.3载波同步技术 (17) 2.3.4位同步技术 (17) 2.4本章小结 (18) 第3章快跳频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9) 3.1同步捕获技术 (19) 3.1.1串行捕获技术 (19) 3.1.2并行捕获技术 (20) 3.1.3快速出局式捕获技术 (21) 3.1.4三种捕获技术性能比较 (21) 3.2同步跟踪技术 (24) 3.2.1包络相关同步跟踪回路 (24) III

扩频通信复习

1.1用码速率为5Mb/s的为随机码序列进行直接序列扩频,,扩频后信号带宽是多少?若信息码速率为10kb/s,系统处理增益是多少? 解:∵码速率Rc=Bss=5Mb/s ∴扩频后信号带宽是:5MHz 信息码速率Rb=10kb/s ∴系统处理增益为Gp=Rc/Rb=5000/10=500 ∵10log10∧500=27dB 1.2直接序列-频率跳变混合系统,直接序列扩频码速率为20Mb/s,频率数为100,数据信息速率为9.6kb/s,试求该系统的处理增益是多少?采用BPSK调制时,所需要传输通道的最小带宽是多少? 解:扩频码速率Rc=Bss=20Mb/s.N=100 Rb=9.6kb/s,Gp=Rc/Rb*N=20000/9.6*100=208300 采用BPSK调制时B1=2Bss ∴B2=NB1=100*2*20Mb=4000Mb 1.3在高斯白噪声信道中,要求在噪声功率比信号功率大100倍的情况下工作,输出信噪比不小于10dB,信息传输速率为8kb/s,若系统采用直接序列BPSK调制,试求所需传输通道的最小带宽 解:忽略系统的Lsys,即扩频系统的执行损耗或实现损耗 ∵噪声功率比信号功率大100倍 M0=10lg100=20dB ∴处理增益Gp=M0+(S/N)=20dB+10dB=30dB ∵Rb=8kb/s ∴Rc=Gp*Rb=1000*8kb/s=8000kb/s ∴Bss=Rc=8000kb=8Mb B=2Bss=16MHz 1.4采用BPSK调制的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射频最大带宽为12MHz,速率为6kb/s的信息信号通过这个系统传输时,系统输出信噪比最大能改善多少? 解:最大带宽为12MHz B=2Bss=12MHz Bss=6MHz ∴Rc=Bss=6MHz/s 又∵Rb=6kb/s ∴Gp=Rc/Rb=6000/6kb=1000 [Gp]dB=10lgGp=30dB 1.5高斯白噪声信道,信道带宽为4MHz,当干扰功率比信号功率大30dB时,要求输出信噪比最小为10dB,则系统的最小处理增益是几 解:B=4MHz 干扰容限Mj=30dB S/N=10dB 在忽略系统的Lsys时有 [GP]dB=[Mj]dB+[S/N]dB=40dB ∵rc=Bss=1/2B=2Mb/s rb=rc/Gp=2/10000Mb/s=200b/s 1.6要求某系统在干扰功率比信号功率大300倍的环境下工作,系统需要多大的干扰容限?若要求输出信噪比为10dB,则系统的最小处理增益是多少? 干扰容限j/s=10log300=24.8db 处理增益Gp=(J/s)in+(s/n)out =24.8+10=34.8dB 1.7扩频通信系统中用梳子调制,干扰容限中的(s/n)out与(Eb/N0)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