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 格式:docx
- 大小:220.65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吗啡
【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首关效应
约有1/3的吗啡与血浆蛋白结合
肝脏代谢,1)经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活;2)吗啡-6-单葡萄糖醛酸苷,活性强于吗啡
肾排泄
药理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强大选择性镇痛
消除疼痛引起的情绪反应
(2)呼吸抑制呼吸频率↓,潮气量↓
抑制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
抑制桥脑内呼吸调整中枢
(3) 其他
缩瞳,与兴奋动眼神经有关。
恶心和呕吐,与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
镇咳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2.平滑肌兴奋作用
提高胃窦部及十二指肠上部张力,抑制其蠕动(胃排空延缓)
提高回盲部、肛门括约肌张力,减少推进性蠕动(推进时间延长)
抑制胃液、胆汁、胰液分泌(食物消化延缓)
使胆道奥狄括约肌收缩,胆汁排空受阻(胆囊内压提高)
3.心血管系统
血管扩张
促进组胺释放血压下降
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4、其他
提高膀胱括约肌张力→尿潴留
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
延长产程
免疫系统: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作用机制】体内阿片受体的分布极其作用
与镇痛有关的阿片受体分布于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与情绪及精神活动有关的阿片受体分布与边缘系统、蓝斑核
与缩瞳有关的阿片受体分布于中脑盖前核
与镇咳、呼吸抑制、降压有关的阿片受体分布于延脑孤束核
与镇静有关的阿片受体分布于杏仁核、下丘脑边缘系统、纹状体
吗啡可作用于脑啡肽受体,抑制P物质的释放,因而抑制了疼痛信息的传递而产生镇痛作用。
维持正常痛阈
脑啡肽神经元释放脑啡肽行使生理性抗痛功能
长期使用可产生负反馈抑制
提高痛阈减弱机体对
外源性药物(吗啡)疼痛的感觉和反应
正常时部分脑啡肽受体被脑啡肽所结合而激动
【临床应用】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
吗啡作用
1.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2.镇静,减轻紧张情绪降低耗氧
3.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3. 止泻
【不良反应】
1. 治疗量的吗啡有时会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眩晕、便秘、排尿困难、胆绞痛等。
2. 反复应用可致耐受性及成瘾,停药产生戒断症状。
【成瘾的治疗】替代疗法(美沙酮、二氢埃托啡)
【急性中毒】
1.症状: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抑制等。
2.抢救:人工呼吸、纳络酮
【禁忌症】
1.禁用于分娩止痛和哺乳妇女止痛
2.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
3.禁用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第二节人工合成镇痛药
哌替啶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
2. 平滑肌
3. 心血管系统
【临床应用】
1. 镇痛
2. 麻醉前给药及人工冬眠
3. 心源性哮喘
【不良反应】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念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大多有抗炎和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此类药物也称为非甾体抗炎药。
由于阿司匹林是本类药物的典型代表药,故也成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产热
战栗肌紧张肌肉运动内分泌腺活动基础代谢糖类蛋白脂类
散热
出汗蒸发皮肤血流体表面积换衣着环境条件传导、辐射、蒸发
下丘脑的体温
调节中枢:产热、散热平衡,达到体温恒定。调定点学说
前列腺素(PG)
1.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
2.PG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
3.PG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
1.解热作用
发热机制:内热原→中枢PG↑→体温调节中枢→体温↑
机理:抑制中枢COX→PG↓→解热
特点:降低发热者体温,对正常者无影响
2.镇痛作用
疼痛机制
PGS→ 使疼痛放大,增强痛觉感受器;致痛
特点1)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
2)慢性钝痛良效,而对锐痛无作用
3)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
机理抑制外周COX,PGs合成和释放↓,起镇痛。
3.抗炎作用—大多数
机制:炎症、损伤→炎症介质↑→红、肿、热、痛
机理:★抑制外周COX-2 ,减少PGs的合成
可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解热镇痛,消炎,消肿,抑制急性炎症渗出过程),可减轻和延迟残废的发生
非麻醉性镇痛药———区别中枢性镇痛药
三、药物的分类
1.非选择性COX抑制药
水杨酸类
苯胺类
吡唑酮类
其它有机酸类
2.选择性COX-2抑制药
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体内过程】
吸收(pH值);分布(蛋白结合)
代谢(能力有限);排泄(尿液PH)
【药理作用及应用】
解热镇痛抗炎
抗风湿作用
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环氧酶→TXA2↓→抑制血栓形成)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胃肠道反应
凝血障碍
水杨酸反应
过敏反应
瑞氏综合症
自膜磷脂生成的各种物质及其作用以及抗炎药的作用部位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