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一、早期(复位或手术后1周) 目标是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防止肩关节周围肌肉畏缩。运动治疗应在无痛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稍慢,有控制。三角巾保护固定下:

1 伸指、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小时练5~10分钟。

2 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3 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组30次,每天3~4组。

4 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每组30次,每天3~4组。

5 术后3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每组20~30次,每天1~2组,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

6 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活动的角度。

二、中期目标是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恢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1 术后第4~6周

2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

3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1.1术后第7周至3个月

1 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①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②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③肩后伸练习: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④抗阻外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可用健侧手握住固定),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肉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⑤抗阻内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立,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内侧用力牵拉皮筋,使手接近身体,

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内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肌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2 上臂肌力训练

①肱二头肌: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等重物,拳心向上,屈肘关节,保持10~15秒,增强屈肘肌力及控制能力。

②肱三头肌:坐位,上体前屈,上臂紧贴于体侧向后伸直与地面平行,屈肘手握哑铃等重物伸直肘关节,保持10~15秒,锻炼肱三头肌及肩的后伸肌力及控制能力。上述训练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每组30次,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进行,每天2~3组。

3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①前屈:仰卧,去除三角巾,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向上举起患侧手臂,至感到疼痛处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②肩后伸:仰卧,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侧手腕,至上臂可以平放至桌面,再将上身移动到床边,使手臂在床外自然下垂。

③外展:坐位,上体保持正直,不得耸肩,去除三角巾保护,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沿水平方向举起患侧手臂,至感到疼痛处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④内收:坐位或仰卧,手臂向正上方伸出,以健侧手握住患侧肘部,向身体中线移动患侧手臂,患侧手尽量去触摸对侧肩头。

⑤内旋:仰卧,上臂紧贴体侧,屈肘90°,健侧手紧握患侧手腕,向内拉患侧小臂,至感到疼痛处停留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⑥外旋:仰卧,上臂紧贴体侧,屈肘90°,健侧手紧握患侧手腕,向外推患侧小臂,至感到疼痛处停留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⑦“手背后”: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臂的手腕,向上移动,使患侧手尽量接触对侧肩胛骨。可以增加肩关节后伸、内旋、内收的活动度。

三、功能恢复期(术后4个月至半年)

1 主动肩关节活动能力达到正常水平。

2 强化肩关节各活动方向肌群的肌力,通过哑铃或皮筋抗阻力量练习,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逐渐增加负荷的重量,全面恢复关节功能水平,恢复正常生活、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的介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很重视治疗疾病,却忽视治疗疾病后的康复锻炼护理工作,特别是对于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的功能训练是保证肩关节恢复到最佳状态不可缺少的,功能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并按时到医院复查,对年龄小、年老的不配合及不能进行功能训练的患者,请家属协助进行。

1.1术后第7周至3个月

1 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①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②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③肩后伸练习: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④抗阻外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可用健侧手握住固定),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肉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⑤抗阻内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立,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向内侧用力牵拉皮筋,使手接近身体,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内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肌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

2 上臂肌力训练

①肱二头肌: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等重物,拳心向上,屈肘关节,保持10~15秒,增强屈肘肌力及控制能力。

②肱三头肌:坐位,上体前屈,上臂紧贴于体侧向后伸直与地面平行,屈肘手握哑铃等重物伸直肘关节,保持10~15秒,锻炼肱三头肌及肩的后伸肌力及控制能

力。上述训练在不增加肩部疼痛的前提下,每组30次,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进行,每天2~3组。

3 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①前屈:仰卧,去除三角巾,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向上举起患侧手臂,至感到疼痛处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②肩后伸:仰卧,屈肘90°,健侧手握紧患侧手腕,至上臂可以平放至桌面,再将上身移动到床边,使手臂在床外自然下垂。

③外展:坐位,上体保持正直,不得耸肩,去除三角巾保护,健侧手握紧患侧肘部,沿水平方向举起患侧手臂,至感到疼痛处停止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④内收:坐位或仰卧,手臂向正上方伸出,以健侧手握住患侧肘部,向身体中线移动患侧手臂,患侧手尽量去触摸对侧肩头。

⑤内旋:仰卧,上臂紧贴体侧,屈肘90°,健侧手紧握患侧手腕,向内拉患侧小臂,至感到疼痛处停留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⑥外旋:仰卧,上臂紧贴体侧,屈肘90°,健侧手紧握患侧手腕,向外推患侧小臂,至感到疼痛处停留2~3分钟,待疼痛减轻后继续加大角度。

⑦“手背后”:健侧手握住患侧手臂的手腕,向上移动,使患侧手尽量接触对侧肩胛骨。可以增加肩关节后伸、内旋、内收的活动度。

三、功能恢复期(术后4个月至半年)

1 主动肩关节活动能力达到正常水平。

2 强化肩关节各活动方向肌群的肌力,通过哑铃或皮筋抗阻力量练习,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逐渐增加负荷的重量,全面恢复关节功能水平,恢复正常生活、训练。

以上就是关于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的介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很重视治疗疾病,却忽视治疗疾病后的康复锻炼护理工作,特别是对于肩关节脱位的患者,术后的功能训练是保证肩关节恢复到最佳状态不可缺少的,功能锻炼必须持之以恒,并按时到医院复查,对年龄小、年老的不配合及不能进行功能训练的患者,请家属协助进行。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1. 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 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 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 2公斤) 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 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 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 公斤。 2. 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 次。 3. 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 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 和6. 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 拉滑车

8. 梳头--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 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 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 1.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 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 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 梳头-- 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半月板术后功能锻炼

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术前锻炼 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10 分钟。 2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直腿抬高抬起高度为脚跟部离开床面15cm。保持 5 s,放下放松1 s 。反复 循环。每次做60下,每日2次。 2下肢肌肉绷紧锻炼每次绷紧后保持9s,放松1 s。反复循环。每次做 100 下,每日2次。 4练习床上使用大小便器。 术后锻炼: 当天 1 主动踝关节柘屈背伸锻炼、小腿三头肌锻炼,2次,每次15分钟。 2股四头肌等张锻炼,两次,每次10分钟。 第1-6天 1 锻炼方法同上,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膝关节等长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第7-14天 1锻炼方法同第1-6天。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屈曲膝关节,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出院指导: 1 继续上述各种锻炼方法,进行适应性下床站立练习。渐进性踝膝关节练习。 2站立平衡和行走练习。每日根据病情,体能酌情增加活动度和量。 3一周后复诊,视病情做踝关节得阻力锻炼,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 4术后1个月逐步增加锻炼阻力。避免剧烈活动:提重物下蹲、跳高等。 5术后2个月可进行日常活动。 髌骨软骨病保守疗法功能锻炼 第一周:1 掌握功能锻炼是一种治疗方法。 2 先做股四头肌放松,然后直腿抬高锻炼,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第二周:1 渐进性抵抗性等长运动,即负重下直腿抬高。每日2次,每次10-15分钟。 2 股内侧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 2 避免对髌骨关节面有压力得活动,如:上楼、爬坡、深屈膝、长时间坐位。 第三周:锻炼方法同上,应遵循循序渐进增加阻力和活动量。 出院指导:1终末伸膝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2 应避免体育运动、剧烈活动。 3避免屈膝90-30度得活动。 4减少上下楼梯、爬山、跑跳等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第1一2周: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2股四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10 分钟。 3终末伸膝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第2-4周:1小腿三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分钟。 2股四头肌锻炼,每日2次,每次5 分钟。 3渐进性抗阻力直腿抬高锻炼,每日2次,每次10分钟。 出院指导: 1 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将终身坚持。 2 注意膝关节保暖。控制饮食。减轻体重。

肩锁关节脱位 的治疗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0-09-01T15:04:05.96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陈绍刚[导读] 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性的最主要结构是喙锁韧带,该韧带断裂将使锁骨外端上翘,但不易修复陈绍刚(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本溪 117100)【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098-01 自1993年至今共收治肩锁关节脱位34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2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17—61岁,平均30.5岁。右侧20便,左侧14便。就诊时间1天—12周,平均8天。伤因:侧方摔倒上臂内收肩部直接着地致伤24例,肩锁部受直接暴力致伤6例;上肢伸展位摔倒致伤4例。类型:根据Auman将肩锁关节损伤分为三型。本组脱位不包括Ⅰ型。Ⅱ型肩锁韧带撕裂,锁骨外端前后不稳,或有轻度上移21例;Ⅲ型三角肌及斜方肌纤维自锁骨外端撕裂,喙锁韧带断裂,锁骨外端明显移位13例。CR片示:27例锁骨外端上移约2—6mm,平均3.6mm;7例前后移位约1—2.5mm,平均1.3mm。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组6例,Ⅱ型4例,Ⅲ型2例,均为年老体弱,不接受手术。采用三角巾悬吊,症状缓解始肩关节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28例,Ⅱ型17例,Ⅲ型11例,2例年老患者因合并肩周炎行锁骨外端切除,余26例均采用切开复痊,钢针贯穿固定,腱瓣翻转替代喙锁韧带。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肩锁关节前方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充分暴露肩锁关节,切除损伤后游离的关节软骨盘,然后复位肩锁关节,二根钢针贯穿固定,在喙突正上方将锁骨铝一骨管道,测量喙突与锁骨管道间距离,用尖刀片小心切断肱二头肌短头肌内侧半及喙肱肌腱外侧半,切断长度等于喙突尖至锁骨管道间距再加上2—3cm,将断腱头用粗丝线固定后向上牵拉,充分游离腱瓣至喙突起点处,用丝线缝合起点处2—3针,以防撕裂。将两条带蒂腱瓣粗面对粗面缝合,丝线牵拉穿过锁骨管道,充分拉紧后,将突出部分反折缝合至主腱瓣有喙突上。将撕裂的喙锁韧带缝合到该腱瓣上,再缝合肱二头肌腱与喙肱肌腱的主腱部分,仍粗面对粗面。缝合三角肌、皮下及皮肤。术后仅用三角巾悬吊上肢,约3—4周后去除钢针,逐渐行功能锻炼乃至正常。 疗效标准及效果:术后病人随访1.6—8年,平均5.2年。参照LaZcano的功能标准,优:肩部无疼痛,无力量减弱,肩部活动正常,恢复原工作;良:肩部轻微疼痛,活动轻度受限,外展上举达不到180度,自觉力量稍弱。差:肩部疼痛,力弱,肩活动受限。Ⅱ型:优17例,良1例,差3例;Ⅲ型:优10例,良1例,差2例。Ⅱ、Ⅲ型共5例差者,均为非手术治疗。总优良率85.3%。CR片复晒:手术组除2例锁骨外端切除外,26例均无分离现象;非手术组Ⅱ型4例均有半脱位,3例平均上移2.8mm,Ⅲ型2例,平均上移3.8mm。 讨论 一、解剖特点及疗法选择 1、维持肩锁关节稳定性的最主要结构是喙锁韧带,该韧带断裂将使锁骨外端上翘,但不易修复。帮治疗宗旨将是企图寻找某种组织来替代喙锁韧带,以尽可能恢复原有的功能。传统使用游离阔筋膜条替代喙锁韧带,终因无良好血供而不少病例再次断裂。 2、正常成年人喙突至锁骨距离约0.8cm。作者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内侧一半及喙肱肌腱外侧一半各2.5—3cm,丝线缝扎后向上翻转至起点处,即形成两条带蒂腱瓣,血供有一定保障,较游离阔筋膜血循环丰富。 3、国内外一些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不理想。我们的经验是:Ⅱ、Ⅲ型损伤,非手术治疗效果差。采用本文手术治疗远期效果满意。作者以前曾见到4例Ⅱ型损伤,3例Ⅲ损伤均采用单纯钢针贯穿固定而未作喙锁韧带加因及重建病人,术后4—6周拔除钢针之后再次脱位。 二、手术优点 1、该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可在一个切口内完成,步骤简单易行,不再另行切口取其它组织筋膜。 2、二条带蒂腱瓣缝合在一起,固定于锁骨上,其抗拉强度很大,且血液循环有保障,不至于因缺血坏死而断裂。 3、肌腱本身弹性较差,不象肌肉组织很容易拉长,不会因肩部活动而被拉长松驰,几乎接近喙锁韧带。 4、过去有用喙突连同附着的肱二头肌有喙肱肌上移至锁骨上替代喙锁韧带,日后长期上肢活动会引起两组肌肉拉长,使锁骨外端再次分离,还有学者报道此项手术可合并肌皮神经损伤。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肩关节术后康复训练方法(简明版) 本锻炼方法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病人。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酌情改变整个康复计划。比如对于肩关节复发脱位的病人如果进行关节镜下手术,那么在手术后4-6周内上肢不宜进行上述锻炼。因此,针对每个病人具体的锻炼方法应听从主治医生及理疗师的指导。 进行术后功能锻炼时,每天应尽可能做5-6次。每次持续5-10分钟。进行锻炼前可对手术侧肩关节进行充分的热敷以利于改善关节活动度。锻炼后肩关节进行冷敷,以利于消肿。病人一般在手术后3-4天后即可出院,出院后一般需要在术后3周、6周、3个月、6个月时回我院复查4次。以后每到术后整年时复查一次。复查的目的是让医生检查您的肩关节康复情况,是否存在问题,指导您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我院肩关节手术后复查时间是每周三下午1:30开始。复查前需挂肩关节复查号。 被动关节活动范围锻炼(一般在术后前三个月内进行) 1 被动前屈上举 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1分钟。

2 被动外旋 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1分钟。

关节牵拉练习(一般在术后三个月后进行) 1.上举牵拉练习 病人面对墙站立。患肢抬高,患侧手扶在墙上。使身体尽量贴近墙面,手尽力伸向上方。在达到最大程度时维持1分钟。

2.外旋牵拉练习找一处比病人上身宽度略宽的门框,将两臂抬平,肘关节屈曲,双侧前臂扶在门框上,使身体尽量向前倾,达最大程度时保持1分钟。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通过系统的功能锻炼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功能锻炼都可以在家里完成,骨科医师建议每天锻炼2到3次,每次20至30分钟,也可能建议进行步行锻炼。以下是骨科医师建议的锻炼方式。这份锻炼指南将帮助您在医师的指导下更好地理解功能锻炼。锻炼强度的增加会使膝关节功能障碍加重,当在某项锻炼后感觉膝关节肿胀疼痛,应当立即停止此项运动,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使用弹力绷带)并抬高患肢(R.I.C.E)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则需要到门诊复查。 初期锻炼项目 腘绳肌训练:屈膝10°平躺或站立,足跟部紧贴 地板不移动,收缩大腿背部肌肉保持5秒然后放 松。重复10次。 直腿抬高训练:仰卧,健膝屈曲患膝伸直,将患 肢缓慢抬高6英寸保持5秒,继续抬高6英寸保 持5秒,再反方向运动直至回到起始点。重复10 次。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 4周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缩臀运动:仰卧,收缩臀部肌肉并保持5秒,重 复10次。

站立位直腿抬高:站立位,给身体必要的支撑。向前 缓慢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点,重复10 次。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 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中期锻炼项目 仰卧伸膝:仰卧,膝关节下垫一卷毛巾,伸膝并 保持5秒再回到起始点,重复10次。加强锻炼可 在踝关节负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时间内逐渐 增加至最大量5磅。 直腿抬高:仰卧,健膝屈曲患膝伸直。收缩四头肌缓慢抬高患肢直至离地12英寸,再缓慢放下回到地面并放松,重复10次,做5组。加强锻炼可在踝关节负 重,从1磅开始并在4周时间内逐渐增加至最大量5磅。 扶椅半蹲:手扶椅背,双脚离椅6至12英寸,缓慢下蹲至 膝关节屈曲90度,再逐渐站直,保持5至10秒,放松。重 复10次。 站立位伸展股四头肌:以患肢站立,将脚跟缓慢拉至靠近臀 部,有大腿前部肌肉伸展感,保持5秒,重复10次。

术后康复训练

术后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加强对患者康复期功能锻炼的指导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病人康复至关重要,早期功能锻炼可在伤后24小时或拔除引流管后开始,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主动伸屈和旋转活动,各足趾屈伸运动,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防止踝关节僵硬和足下垂。健侧下肢可以做直腿抬高运动和膝关节伸屈运动,可防肌肉萎缩和膝关节僵硬,鼓励患者自主活动双上肢、握拳、屈伸肘、腕关节前屈、后、外展、内收肩关节等活动,以保持上肢肌力,同时又有助于保持呼吸功能正常,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安全的从卧床到下地,从站立到行走,直至康复。患者要以最大的耐力维持,但以不引起疼痛为原则 1,如果在手术后,可以在床上行锻炼,可以下肢的踝关节和膝关节行屈伸活动,但是一定要在床上按循序渐进的进行,也可以在床上有他人辅助锻炼. 2,在手术后2各月的时候,可以在家人的陪同下住双拐下地活动,患肢可以下地,但不能承重. 3,在手术后3个月的时候,可以住双拐下地活动,患肢可以承重下地.

4,在手术后5个月的时候,在家人的陪同下,可以下床自行活动,不用双拐. 5,在手术后6个月时,拍片看一下骨折的愈合情况.可以的话,可以自行自由活动. 复位内固定后,即可取半卧位休息,开始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和踝关节的背伸,跖屈锻炼,禁止做髋关节的内收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直和骨折发生再移位,4-6周后可在床上做主动或被动的髋膝关节锻炼,但不宜做髋关节内收和外旋运动.2-3个月扶拐步行锻炼,一般不宜负重太早,在骨折尚未愈合之前,为了防止髋关节内收畸形,并有利于骨折愈合,做到:不盘腿,不侧卧,不下地. 术后患肢均不需外固定术后3天病员就可在床上伸屈患肢及加强股四头肌活动。1周后在床上做抬腿锻炼。2周后离床扶双拐不负重活动。 股骨颈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早期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折易移位,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练习中应绝对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

正常人体运动学 第四章 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第三节下肢运动学 第四节颈部和躯干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关节的分类①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 ●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2. 双轴关节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3. 多轴关节 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 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活动,如肘关节 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动关节。 1. 单动关节 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 联动关节 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 屈、伸 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 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 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 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 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3. 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 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4. 环转

关节镜术后康复指导

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医院关节镜及运动医学科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肩关节功能锻炼方法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康复科郭迪 一、肩关节解剖生理特点: 肩肱关节一般简称肩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但因“头大盂浅”肱骨头关节面只有1/3~1/4与肩胛盂接触,也是全身关节中稳定性最差的关节,容易发生脱位。肩关节前方有盂肱韧带,上方有喙肱韧带,下方无韧带,是最薄弱的部位,肱骨头容易由此脱位。肩部滑囊较多,其中以肩袖与三角肌、肩峰之间的肩峰下滑囊最重要。此滑囊与其临近的蜂窝组织一起,对肩关节和滑动十分有利,谓之“第二肩关节”。40岁以上的病人,肩峰下滑囊容易发生萎缩和变性,使肩关节的活动受到影响。 二、肩关节功能位及活动范围 1.肩关节正常体位 (1)肩关节的功能位:外展45°,前屈30°,外旋15°。 (2)肩关节中立位:上臂下垂,肘关节屈曲90°,手向前方。 2.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正常肩关节运动包括外展、臂上举(外展上举、前屈上举)、内收、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7个动作。其活动范围及有关肌肉为:(1)外展80°~90°,外展肌为三角肌和冈上肌。(2)臂上举180°(上肢与头颈成一平行直线),上举肌为三角肌、冈上肌、斜方肌和前锯肌。(3)内收20°~40°(肘部接近躯干腹侧正中线),内收肌为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喙肱肌和肱三头肌(长头)。

(4)前屈70°~90°,水平前屈135°,前屈肌为三角肌的前部,胸大肌、喙肱肌和肱二头肌。(5)后伸40°,水平位后伸40°~50°,后伸肌为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和肱三头肌(长头)。(6)内旋45°~70°,内旋肌为肩胛下肌、大圆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背阔肌。(7)外旋45°~60°(手指能触到枕部及对侧的耳朵),外旋肌为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纤维)。 三、肩关节的锻炼方法 1.屈肘耸肩 患者站立位,患肢屈肘或微屈肘,以健肢手掌扶托患侧前臂,患肩用力上提,复原,下坠,复原。 2.屈肘展肩 患者站立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肘屈曲90°,微握拳,手心向上。以上臂为转动轴,前臂沿水平位尽量做内旋和外旋活动。 3.内收探肩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患肢屈肘,用健肢扶托患肘,使患臂尽量内收,患侧手尽量探摸健侧肩部,并逐渐向后探摸健侧肩胛部。 4.后伸探背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向后背,健手托扶患肢,内旋屈肘摸背,使患臂尽量向健侧肩胛部探摸。 5.外展指路 患者站立位或坐位,两臂自然下垂。肩关节外展90°,复原,反复进行。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

肩关节功能锻炼的动作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关节功能锻炼: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1 肩部功能锻炼图解-2 1.前后摆动练习:躯体前屈(即弯腰),上肢下垂,尽量放松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作30~50次。此时记录摆动时间,然后挺直腰,稍作休息。休息后再做持重物(~2公斤)下垂摆动练习,做同样时间的前后摆动(30~50次),以不产生疼痛或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开始时,所持的重物不宜太重。可以先用公斤,再逐步添加到1公斤,慢慢再添加到2公斤。 2.回旋画圈运动患者弯腰垂臂,甩动患臂,以肩为中心,做由里向外,或由外向里的画圈运动,用臂的甩动带动肩关节活动。幅度由小到大,反复作30~50次。 3.正身双手爬墙患者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用双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双侧上肢尽量高举,达到最大限度时,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返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4.侧身单手爬墙患者侧向墙壁站立,用患侧的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5和6.肩内收及外展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7.拉滑车 8.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作梳头动作。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 防治肩周炎的运动锻炼: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运动疗法: 下面为肩周炎患者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运动疗法:徒手体操:做肩关节三个轴向活动,用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各种练习。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图谱

膝关节镜康复锻炼健康 图谱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 膝关节解剖图 术后第一天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4、提臀练习:仰卧位,收紧臀部肌肉。保持5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5、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术后3-5天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3、半蹲练习:扶住一把结实的椅子或床架,脚距离椅子或床架20厘米左右。背部挺直,慢慢弯曲膝关节向下蹲。不要完全蹲下,也不能超过90度。保持5-10秒钟,慢慢站直并放松。重复10次。 4、股四头肌牵拉练习:站立位,患侧膝关节屈曲,将足跟拉向臀部,要感觉到大腿前面受到牵拉。保持5秒钟。重复10次。 术后2周 1、单腿部分屈膝练习:站立位,扶住椅背支撑身体。健侧膝关节弯 曲,患侧足部踩平,足趾抓地以保持平衡,慢慢屈膝降低身体,然后再站直回到起始位置,放松。重复10次。注意这项练习不能过 度 2、前向踏步练习:站立位,前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 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3.侧向踏步练习:站立位,侧方放一高15厘米的板凳。患侧迈步踏上板凳,健侧腿跟上,再以相反顺序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大增加板凳的高度。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课件)

2020年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课件) 肩关节脱位术后的功能锻炼 一、早期(复位或手术后1周)目标是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防止 肩关节周围肌肉畏缩。运动治疗应在无痛或微痛前提下进行,动作宜稍慢,有控制.三角巾保护固定下: 1 伸指、握拳练习:用力张开手掌保持2秒,然后以最大的力量握拳,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小时练5~10分钟。 2 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患肢上臂背侧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3 耸肩练习:耸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放松后重复,每组30次,每天3~4组。 4腕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尽量大范围活动腕关节,每组30次,每天3~4组。 5术后3天左右:根据情况开始肩关节“摆动练习”。体前屈(弯腰)至上身与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侧手的保护下摆动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适应基本无痛后增加左右侧向的,最后增加绕环(画圈)动作,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不超过90°,每个方向每组20~30次,每天1~2组,练习后即刻冰敷15~20分钟。......感谢聆听6术后第2~3周∶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逐渐加大负荷和被动 活动的角度。

二、中期目标是关节活动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恢复关节周围肌肉力量。 1术后第4~6周 2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其中练习时完全无痛以及没有疲劳感的练习可以不再进行。 3肱二头肌等长肌力练习,可在健侧肢体协助保护下进行,每组30次,每天3~4组。 1。1术后第7周至3个月 1 肩关节主动力量练习 ①前平举:手臂在体前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②侧平举:手臂在体侧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保持2分钟,休息5秒,连续5次为1组,每天2~3组。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③肩后伸练习:臂在体侧向后抬起至无痛角度(不得耸肩),于最高位置保持一定时间或完成动作为一次。从屈肘开始,力量增强后伸肘进行。 ④抗阻外旋:站或坐位,上身保持正直,手臂贴紧体侧,屈肘90°,手握一弹性皮筋的一端,皮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某处(可用健侧手握住固定),向外侧用力牵拉皮筋至最大角度并保持一定时间。此练习主要加强肩关节外旋肌肌力,锻炼肩袖肌肉群,提高肩关节和肩胛骨的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感谢聆听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关节镜术后康复锻炼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膝关节清理及半月板成形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行走和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进行少量行走和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切忌忍痛强行屈伸膝关节,否则会引起滑膜在关节内挤压,加重滑膜充血水肿)。 二、术后第2-3周: 1.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 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一般要求术后3周膝关节屈伸度达90°,随着滑 膜炎症消退,训练时疼痛会减轻,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3.行走活动锻炼:在疼痛耐受情况下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少量行走活动。 三、术后第4周后: 1. 直腿抬高锻炼: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抬高下肢至30°-45°,维持10秒后放下,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 2. 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度训练:进一步加大屈膝活动度,一般要求术后6周膝关节屈膝度达120°,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腘绳肌紧张训练:将患肢足跟部垫高5cm,保持患肢伸直,双手尽力触摸脚尖,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负重半蹲训练:半蹲0-45°,先完全伸直站立,缓慢屈膝,下蹲至45°,维持5-10秒后站起,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先双腿半蹲,逐渐改为患侧单腿半蹲,不要超过45°,否则可能加重损伤)。 5.坐位主动伸膝活动:坐在凳子上或床边,先悬垂小腿,再尽力伸直,伸至最大幅度时维持5-10秒后放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能轻松完全伸直后,可在脚踝处挂重物练习,从1kg加至5kg。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一、术后1-2周: 1.支具制动及负重:休息时用支具将膝关节固定在完全伸直位,在支具完全伸直位 保护下。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尽量将患肢伸直,脚尖向上勾,使大腿前部肌肉收缩, 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3.髌骨内推活动:完全伸直膝关节,用同侧大拇指压在髌骨外缘,向内侧推动髌 骨,至最大限度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4.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度训练:俯卧位,陪人一手置于腘窝,一手托住踝关节使 膝关节屈曲,一般要求在45°范围内进行屈伸活动,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二、术后3-4周: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规范指南规范

膝关节镜手术后康复指南 虽然关节镜手术是微创手术,恢复迅速,但我们强调“手术成功只是成功了一半”,通过正确的功能锻炼来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还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推荐您每天做两次或三次,每次20至30分钟的功能 锻炼。以下指导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锻炼计划,这些练习会使您得到 满意的效果。随着锻炼强度的增加,您可能会经历暂时的挫折,如果在特殊的锻炼活动后您的膝关节出现肿胀或疼痛,您应该减少或停止锻炼,直到感觉好转。如果症状持续存在,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一?初级锻炼程序 1.腘绳肌收缩练习:仰卧或坐位,膝关节弯曲大约10度,用足跟向 下蹬踩床面,使大腿后面的肌肉紧张。保持5秒钟,然后放松。重复 10次。 2.股四头肌收缩练习:俯卧位,小腿前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用踝关节向下压毛巾卷或枕头,尽量将腿伸直。保持5秒钟,放松。重复10次。

3.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伸直。慢慢 抬起患肢,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保持5秒钟。继续抬高12厘米至24厘米,再保持5秒钟。然后与先前的程序相反,放下12厘米,保持5秒钟,再放下12厘米,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放置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5 ?站立直腿抬高练习:站稳,必要时可抓住扶手,慢慢向前抬腿并保持膝关节伸直,再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 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二.中级锻炼程序 1?终末伸膝练习:仰卧位,膝关节下方垫一毛巾卷或枕头。伸直膝关 节并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回到起始位置。重复10次。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2.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位,健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股四头肌收缩使膝 关节伸直。慢慢抬起患肢至足跟距离床面约12厘米,然后慢慢放回到床面并放松。重复10次,共做5组。 强化练习:开始练习前,在踝关节上绑缚沙袋等重物,从1公斤逐渐增加,4周后最大增至5公斤。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杭州骨科在线2010-04-06 12:30:50 作者:季成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肩袖又叫旋转袖(rotator cuff),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存在肩袖损伤,而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100%存在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的病因: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肩峰撞击引起,其次是分别是肩袖的退变、钙化、外伤及其他原因。 2.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 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肩袖损伤后由于患肢因疼痛减少活动,肩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粘连继而产生冻结肩。 3.为什么要手术修复肩袖: 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肩袖是保证肩关节的良好功能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所必须的。其中岗下肌和小园肌是提供肩关节外旋的唯一肌肉,而肩袖也保证了肱骨头位于肩胛盂的中心,可以避免由于盂肱关节的不稳而产生的肩关节退变性疾病。因此手术修补受损的肩袖是有必要的。 4.如何选择手术: 肩袖损伤的修补一般有开放修补,关节镜加小切口修补,全关节镜下修补。 毫无疑问,全关节镜下修补具有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可以从前后外侧等各个方向良好的观察病变区域。同时,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良好保护三角肌并避免术中对三角肌进行的分离,可以使腱-肌肉单元得到充分的松解,可以同时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发现及评估盂肱关节内部可能合并存在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袖的深层撕裂以及肩胛下肌的损伤等优势。 5.术后效果: 一般来说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年龄越轻,损伤时间越短的患者,肩袖修补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则越好。即使是巨大肩袖损伤无法进行修补的患者,在行肩袖部分修补术后(包括修补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也能达到缓解疼痛和稳定肩关节的目的。Burkhart等报道在对14例患者行部分修补术后,13例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图1:关节镜下观肩袖(冈上肌腱止点)损伤

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康复训练方法 肩关节之类的疾病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很常见,肩关节半脱位就是其中的一种,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呢?肩关节半脱位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 几种肩关节半脱位的训练办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良肢位摆放 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 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避免自然下垂。 降低神经系统张力 坐位,可以逐渐增加颈侧屈的程度,使引起肩胛带过度上提的神经结构恢复其伸展性。治疗师在用一只手帮助患者反复侧屈

颈部的同时,必须用另一只手臂防止同时发生任何代偿运动。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1、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患上肢的负重训练,通过对上肢关节的挤压,反射性的刺激肌肉的活动。治疗师一定要用手保证肩胛骨、躯干和肩关节的正确位置。 2、治疗师一只手支持患臂伸向前,另一只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活动增加。 3、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难与共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4、快速刺激:治疗师手指伸直,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

肩关节镜术后康复计划手册●在医生指导下训练 ●若锻炼过程中疼痛加剧,需终止锻炼并到门诊复查 ●患者采用本手册上得哪种康复形式需个体化指导 ●应遵守训练医师指导得运动类型及运动量 ●本手册得运动以右肩为例 1.垂肩旋转运动 向前弯腰90°,胳膊放松,使放松得胳膊向顺时 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2.耸肩运动 反复耸肩运动。 3。扩胸运动 站立位,手掌向前做扩胸运动。 4。肩关节被动内收与拉伸 肩关节被动前屈90°,用健侧手抓住患侧肘关节并 向背侧压,感到松弛即终止,之后胳膊放松。 5。固定滑轮被动上举肩关节 屈肘90°拉绳,健侧手向下拉绳,患侧胳膊放松,随线 被动上举,维持10秒。 6.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双臂伸直成肩宽,抓住棒放在大腿上,然后缓慢上 举肩关节到额头前,患侧为被动活动,维持10秒后慢慢 还原。 7、持棒屈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侧肘关节着地并作为支持点,抓住棒左右摆动,

每次摆动需维持10秒,之后向反向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8.持棒屈肘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屈肘90°与肩等宽抓住棒放在胸 前,维持屈肘90°上举肩关节到额头,患 侧为被动活动。 9.持棒伸肘位肩关节被动内外旋 仰卧位双臂伸直与肩等宽抓棒,抓住棒 左右摆动。患侧为被动活动、 10、持棒伸肘位被动上举肩关节 仰卧位如图示抓住棒,健侧手向后推,使 患侧被动上举。 11。背后持棒被动内旋肩关节 站立位,手在背后抓棒,患侧胳膊在下方,用健 侧手向上提拉,辅助患侧肩关节内旋。 12、持棒被动外旋肩关节 仰卧位,将棒尾顶在患侧掌心,用健侧手向下压, 使患侧肩关节被动外旋,维持10秒。 13.持拉力器前屈45°上举肩关节 手掌向下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 上举肩关节。 14.持拉力器外展45°上举肩关节 掌心向上抓住拉力器,手臂伸直前屈外展45°位上举 肩关节。 15.持拉力器上举肩关节 沉肩坠肘,掌心向前抓住拉力器,向前上方上举肩关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20 赵建梅.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 ].光明中 医,2011,26(2):383-384. 21 马冬婴.边远地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J ].中国现代 医师,2008,46(7):76. (收稿日期:2012-08-29) ·临床监护· 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及功能锻炼 郭爱玲,张印会 作者单位: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5医院外二科(郭爱玲);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妇幼保健医院(张印会) 【关键词】 膝关节镜;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 R 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3296(2013)02A -0143-01 关节镜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在骨科领域发展极为迅速的一 门学科[1]。膝关节镜手术以其创伤小、疼痛少、并发症少、术 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接受并采纳[2] 。关 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精细的操作技术和术后正确的护理及功能锻炼。我科收治膝关节镜手术60例,术后通过周密的护理和系统的功能锻炼,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0~ 69岁,中位年龄41.7岁;滑膜炎24例,交叉韧带损伤7例,半月板损伤14例,骨性关节炎10例,其他膝关节疾病5例。术后6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生活能完全自理。2 术后护理 2.1 常规护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 敷料渗血情况,抬高患肢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充血。术后给予弹力绷带、厚棉垫加压包扎,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情况,如有颜色、温度、肿胀、活动异常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 助其进行处理。 2.2 疼痛护理 关节镜手术后患者常有轻微疼痛,一般可忍受,无需服用镇痛药物,但如疼痛剧烈,可据疼痛性质、部位等, 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 2.3 引流管护理 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一般采取患肢半管引流,术后应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可通过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来判断,大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敷料渗血,如出现敷料少量渗血,可给予加厚纱垫包扎即可。如出现周围敷料大量渗血,应及时通知医师作相应处理。一般术后24~48h 可考虑拔除引流管,拔管时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打开伤口敷料后,先消毒引流管皮外暴露部分及周围皮肤,再挤压髌上囊,使关节内积液流出,挤压干净后再次消毒皮肤,并以无菌敷料包扎。此项操作的关键是无菌操作,否则易引起伤口的逆行感染。 2.4 关节腔内积液的护理 关节镜手术后,关节腔内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液,一般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但如关节腔内积液较多或张力较大而影响活动时,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行必要的关节腔内抽吸,后继续加压包扎。3 功能锻炼 膝关节镜术后提倡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防止粘连、肌肉 萎缩,且对关节内软骨的再生和修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手术当日麻醉完全清醒后,可在保证足跟不离开床面的前提下,做轻微的膝关节屈曲和足背背伸运动,具体锻炼时间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术后第1天,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指导患者练习直腿抬高,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患肢,离开床面20~30cm ,维持5~10s ,后缓慢放松,据患者体质情况,决定每组锻炼次数,一般每天分5组,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加锻炼次数,以患者不感觉疲惫为宜。(3)术后48h ,拔除引流管后,非滑膜手术患者可用连续被动活动(CPM )关节恢复器(CPM 机)进行被动的屈膝运动。方法:屈膝角度从30°开始,每天2次,每次30min ,角度每天增加10°,直至110°左右;如为滑膜切除或滑膜有切口患者,主张1周左右再行CPM 机锻炼,以免因过早锻炼,牵扯伤口,引起滑膜切面出血,造成关节腔内血肿、感染。(4)术后3~5d ,可鼓励患者练习下床活动。首先练习在床边坐起,家人在床边保护,患者拄双拐站立,不负重,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后逐渐加大练习时间和强度,以患者不感觉疲劳和疼痛为宜。4 出院指导 如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热痛等症状,一般7~10d 可拆除缝线。患者拆线后,可考虑出院回家休养,嘱患者注意膝部保暖,卧床休息时患肢膝下可垫一高约10~15cm 软枕,以利于静脉回流。同时继续巩固住院期间的各项练习,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但避免做剧烈活动,如急走、急转和过量行走等。定期门诊复查,如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情况,随时回院就诊。5 小 结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膝关节损伤均可通过关节镜来进行修复和重建,由于关节镜手术在不切开关节的微创条件下完成,真正做到了诊断明确、手术精确度高,对关节腔损伤小、切口小、手术反应轻、痛苦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膝关节镜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疾病的一种最常用的有效方法。良好的护理、持之以恒的功能锻炼、正确的出院指导是保证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亦璁.膝关节外科的基础与临床[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50-576. 2 丁玉珍.早期功能锻炼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 国当代医药,2011,18(25):111. (收稿日期:2012-09-20) · 341·临床合理用药2013年2月第6卷第2期上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February 2013,Vol.6No.2A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