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的研究进展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的研究进展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文章来源:北京蓝海中医院 北京蓝海中医院周宜强教授认为,外科治疗一直是乳腺癌多学科治疗模式中的重点,自1894年Halsted乳腺癌根治术问世后,在100多年时间内,术式在不断的改良,先后经历了乳腺癌根治术、扩大切除术、改良根治术及保乳手术等不同阶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乳腺癌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辅助治疗的技术不断更新,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大为提高,同时患者对生活质量追求日益强烈,保乳手术已成为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最佳选择之一。 1.保乳手术适应症有哪些 欧美国家研究表明,对于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治疗的总局部复发率、总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较乳腺改良根治术相近。但保乳手术的主要矛盾是在保证美容效果的同时要控制局部复发率,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求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进行正规的术后综合治疗。目前公认的保乳手术适应证:①B超及双乳钼靶X线检查原发肿瘤为单发灶,且不伴有乳腺内弥漫性微小钙化;②肿瘤的直径小于≤3cm;肿瘤距乳晕边缘≥2cm以上;③肿瘤和乳房比例适中,估计术后外形较好者,一般认为肿瘤与乳房大小之比在1/4~1/6之间为好;④Ⅰ、Ⅱ期乳腺癌,少数Ⅲ期乳腺癌在经过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仍可行保乳手术;⑤患者术前无手术禁忌症,且有强烈的保乳愿望并有条件能接受

术后的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而对既往做过乳腺或胸壁放疗、无法通过单一切口进行局部切除而保障满意外观效果的多中心病灶、正在妊娠且需要在妊娠放疗、肿瘤位于乳腺中心、炎性乳腺癌以及无法接受放疗的患者,则不宜行保乳手术。 2.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 尽量减少术后肿瘤局部复发是保乳手术成功的关键。许多因素,包括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分级、切缘宽度及术后综合治疗情况等,都会影响肿瘤的复发风险。HageJA等回顾性研究了4000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发现切缘阳性者术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切缘阴性者。一些研究发现,年龄≤35岁组保乳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是年龄>35岁组的2~3倍,考虑是年轻患者与肿瘤生物学较差有关,而并非保乳手术导致的。同时,乳腺癌家族史及乳腺癌遗传易感性(如BRCA1/2或其他基因突变)等危险因素最常见于年轻乳腺癌患者,这也是增加乳腺癌复发风险的预测因子。 DC-CIK治疗过程中的DC和CIK细胞和抗原都是取自病人体内,不会有排斥反应,同时所有的操作都是在整体万级、局部百级洁净标准的GMP实验室中,属于非常成熟的个体化细胞治疗技术,目前国内已开展的治疗病人超过上万例. 3.放射治疗对保乳手术的优势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对比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分别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0.0%,明显由于对照组的1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局部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疗效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亦有文献表明[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女性肿瘤的前三位,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而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术式则是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2011年2月~2012年5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分别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影像学和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Ⅰ期或Ⅱ期乳腺癌,均为单侧,均为原发乳腺肿瘤,乳腺肿瘤距乳头≥3 cm,乳腺肿瘤未浸润乳头乳晕,并排除合并严重基础疾病及患有精神性疾病者;将其中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2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20例,年龄28~57岁,平均(41.5±3.9)岁;Ⅰ期15例,Ⅱ期5例。对照组20例,年龄31~60岁,平均(42.2±4.3)岁;Ⅰ期14例,Ⅱ期6例。两组患者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吸麻醉的方法。观察组行保乳手术,于乳房肿块及腋窝分别做切口,将肿块周围1~2 cm的正常乳腺组织及肿瘤基底的胸肌筋膜切除,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及速冻切片检查;若切缘呈阳性则将肿块周围切除范围继续扩大,直到切缘阴性;然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清扫后将橡胶负压引流管置入,缝合皮肤[3]。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做梭形切口,将乳头及肿瘤周围3 cm 以内的皮肤、患侧乳腺全部切除,保存胸大肌、胸小肌;再于腋窝作切口,对腋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体会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1-08-29T15:37:32.2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李亚洲[导读]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 李亚洲(锦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辽宁锦州121001)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60-0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施行保留乳房的根治术治疗及美体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49例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术式治疗的病例资料;对43例(6例失访)患者的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美体外形进行评估。结果 49例均为I、II期乳腺癌,38例行肿块局部扩大切除术,11例行区段切除术,其中即时行胶原蛋白海绵局部塑形美体7例。术后辅以局部放疗等综合治疗,随访43例无1例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美体效果评价良好。结论早期乳腺癌病人行保乳根治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手术切除范围离距肿瘤2-3cm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和美体效果。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塑形美体 乳腺癌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瘤7-10%,已升至城市女性肿瘤的第一位[1]。 2005年1月一2010年1月我院49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施行了保乳手术,现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49例,年龄35~54岁,平均4 2.5岁。病变位于右侧26例,左侧23例;外上象限28例,外下象限5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4例。钼靶乳腺X线照相和彩超提示肿物单发,直径≤3cm;距乳头的距离>3cm;边界清晰;体检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触及腋窝淋巴结肿大;术中经冰冻病理诊断证实;分期为I、Ⅱ期;患者有保留乳房的愿望;具备放疗等综合治疗条件。 1.2 方法 1.2.1 保乳手术肿物位于乳头上部,切口取平行乳晕的弧形切口;肿物位于乳头下方取放射状切口,手术肉眼切缘离距肿物边缘均在2-3cm,术中多点冰冻病理证实切缘阴性,不再扩大切除范围,同时另取切口常规行腋窝淋巴结清扫,7例外形较差者即行胶原蛋白海绵填塞塑形美体,余均充分游离皮肤,皮下组织,分层缝合修复乳房,确保美体塑形良好效果。 1.2.2 综合辅助治疗术后转肿瘤科对乳腺区行根治性放疗,放疗采用内切和外切野,放疗剂量:全乳照射50Gy,瘤床追加10Gy,有淋巴结转移加照锁骨上下区,位于内乳区的加内乳区;合理的个体化化疗大多数用CMF方案6个疗程,个别有淋巴结转移用TEC方案化疗6个疗程;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均口服三苯氧胺20mg/d5年。 2 结果 2.1术后效果39例病人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5例有切口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周内愈合,5例腋下积液经引流换药2-3周内愈合;另6例轻度患侧上肢水肿及活动受限,经功能锻炼2-3个月逐渐恢复,全部乳房外观良好。 2.2 随访结果43例患者术后有随诊资料(6例失访),随访达36个月者10例,24个月者17例,12个月者14例,随访不足12个月者2例,经彩超检查及体检证实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患者对术后乳房外观表示满意,生活质量较非保乳手术的病人为优。 3 讨论 3.1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的指征保乳术式主要适应于早期乳腺癌。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才能保证治疗效果和形体美。根据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07版),保乳治疗的适宜人群:(1)一般适合临床Ⅰ、Ⅱ期中肿瘤最大直径小于3cm和临床无明显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3cm和Ⅲ期患者经术前化疗降期后也可以慎重考虑;(2)乳房有适当体积,术后能保持外观效果。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有:(1)既往接受过患侧乳腺或胸壁放疗;(2)活动性结缔组织病,尤其注意硬皮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3)妊娠、哺乳期患者(哺乳期患者在终止哺乳后可考虑);(4)分布在两个以上象限的多中心或多灶性病灶;(5)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切缘阴性[2]。保乳治疗的相对禁忌证有:(1)肿瘤位于乳房中央区,即乳晕及乳晕旁2cm环形范围内,包括乳头Paget’s病; (2)直径>3cm;(3)乳腺钼靶摄片显示弥散的恶性或可疑恶性的微小钙化灶。BCT是以手术为主体放疗为基础。辅以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达到肿瘤局部复发的有效控制;保留的乳房应具有美容和功能上的价值[3]。 3.2 保乳手术的方法与综合治疗保乳治疗的基本模式为①部分乳房切除+②腋窝淋巴结清扫+③术后放疗+辅助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术后放疗时间应在6周内,否则局部复发率高度增加,且单纯保乳局部复发率25~39%,加用放疗后复发率降至5~15%[4]。 4 结论 新的医学模式变革了当代乳腺癌治疗的观念,早期乳腺癌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保乳根治术,既能治愈疾病且能保持生活质量和维持女性形体美。保乳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病人的最佳选择,术后生活质量与形体美远远高于传统根治术者。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4-444. [2]易石坚.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4):291-293. [3]Resch A, Potter R, Van Limbergen E, et al. Long-term results (10 years) of intensive breast coserving therapy including a high-dose and large-volume interstitial Brach therapy boost(LDR/HDR) for T1/T2 breast cancer. Radiatherapy and Oncology, 2002, 63(1): 47-58 [4]RECHTATHERETURNOFPOSTMASTECTOMYR ADIOTHERAPY.JLINICAL,1995,13(12):2861.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发表时间:2019-03-15T09:29:13.2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作者:付彧1 张丽君1 杨雪松2 王彦凤1 单孝军1 [导读] 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付彧1 张丽君1 杨雪松2 王彦凤1 单孝军1 1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2大庆龙南医院皮肤科 163453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and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arly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ical methods,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The clinical indicator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16.5+2.2)ml,operation time(114.3+21.2)min,drainage volume(287.6+37.7)ml,hospitalization time(9.7+3.2)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4.6%,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remarkable. Not only are the operative indicators better tha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ut also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s lower than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for breast cancer;Quality of life score;Clinical effect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①乳房肿块; ②乳头溢液;③乳头局部皮肤瘙痒以及溃烂等[3-5]。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该术式疗效确切,但会对患者乳房的美观造成一定破坏,而患者可能由于乳房美观的变化产生不良心理,降低了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保乳术能够满足患者对于人体美学的基本要求,保乳术的出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6,7]。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对本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TNM分期在Ⅰ~Ⅱ期,肿瘤直径<30 mm且未浸润乳头;排除意识障碍、有化疗或放疗史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組48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10.3)岁,平均病程(15.1±1.6)个月;TNM分期:Ⅰ期35例,Ⅱ期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9.2±10.0)岁,平均病程(15.3±1.5)个月;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前主治医师通过肿瘤部位及大小对切口位置进行确定,切开患者皮肤后依次对游离皮瓣进行处理、胸大肌筋膜进行分离、胸大肌与胸小肌间淋巴结进行清扫及锁骨下血管进行解剖,随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手术创面,并以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创面5 min,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1. 2. 2 实验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肿瘤及周围内1 cm的正常组织进行广泛切除,对取出的标本边缘四周基底进行标记后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并做相关检查,过程中注意保留肿瘤的切缘呈阴性,瘤床区予钛夹标记定位。切除体积较大患者,可以利用深部软组织来填补术腔。清扫患者外侧至背阔肌前缘、内侧至胸小肌深面腋窝淋巴结。亦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冲洗创面,腋窝处放置引流装置。术后给予患者5周左右的辅助放疗,全乳照射后,给予瘤床加量照射。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提供内分泌治疗。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及住院时间。主要并发症包括皮下积液、皮肤坏死、局部皮瓣缺血、限制活动。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f6643161.html, 早期乳腺癌可以保乳治疗 作者:鲁瑶 来源:《大众健康》2012年第01期 在我诊疗的病人中,有一位中学的王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老师35岁,工作精明能干,乐于助人。但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王老师右侧乳房长了一个肿块,当时大夫建议她手术切除。但她害怕查出乳腺癌切除乳房,所以不敢去看外科医生。王老师采取逃避的态度,自己找偏方吃中药,但乳房肿物不见小,反而越长越大。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王老师到医院做了检查,被诊断为乳腺癌,由于耽误了病情,最后不得不切除了右侧乳房。 手术后,王老师不愿接受眼前的现实,回到病房后见到家人泪流满面,情绪不稳,突然失语,在大夫及家人的耐心心理疏导后,才逐渐好转。后来在化疗期间,王老师一直感觉伤口及全身疼痛难忍。此后数天,王老师每日都要求注射止痛针。出院后,王老师一直不能摆脱乳腺癌的阴影,性格大变,不敢抬头看人及大声说话,总觉得同学同事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回到家,见到原来熟悉的环境即产生恐惧不安,总担心肿瘤复发、转移。每周都想到医院咨询、复查,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及顽固失眠状态,无心工作和学习。病后,王老师也不愿让爱人看到她残缺的身体,变得敏感多疑、尖酸刻薄,常常无端猜忌,最终导致夫妻离异。 可见,一侧乳房的去除,女性特征的丧失,形体外观的变化,会给乳腺癌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和躯体损害。 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中国抗癌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10万人口中就有乳腺癌患者56.2人,北京也高达45人,年均增长速度达3%。女性31岁以后,乳腺癌发病率直线上升,高发年龄在36~60岁之间,占80.51%。其中,发病率最高年龄段是41~45岁,其次是56~60岁之间。 其实,乳腺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同时,早期乳腺癌是不用切除乳房的。 乳腺外科治疗的新时代 ①全乳切除术不断地减少,保乳治疗不断地增加。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20-03-19T07:49:38.96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期作者:安丰收1 马艳飞2 [导读] 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 1.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人民医院 158200;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综合分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及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患者行保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6.5±2.2)ml、手术时间(114.3±21.2)min、引流量(287.6±37.7)ml、住院时间(9.7±3.2)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1±2.0)ml、(156.2±22.7)min、(566.9±46.8)ml、(13.5±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各项手术指标优于改良根治术,且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低于改良根治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改良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 and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for early breast cancer. Methods 96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peration methods,4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breast conserving operation,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radical operation. The clinical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eeding volume(16.5± 2.2)ml,operation time(114.3 ± 21.2)min,induced flow(287.6 ± 37.7)m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9.7 ± 3.2)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8.1 ± 2.0)ml,(156.2 ± 22.7)min,(566.9 ± 46.8)ml,(13.5 ± 2.8)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4.6%)(P <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 in early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significant,not only the operation index is bett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but also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is lower than the modified radical surgery,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quality of life score;clinical effect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对女性健康的危害极大,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2]。对于乳腺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患者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对早期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为:①乳房肿块;②乳头溢液;③乳头局部皮肤瘙痒以及溃烂等[3-5]。改良根治术是临床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常用手段,该术式疗效确切,但会对患者乳房的美观造成一定破坏,而患者可能由于乳房美观的变化产生不良心理,降低了术后生活质量。近年来,保乳术能够满足患者对于人体美学的基本要求,保乳术的出现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6,7]。本次研究为了探讨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对本院收治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分别给予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进行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确诊为早期乳腺癌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8],TNM分期在Ⅰ~Ⅱ期,肿瘤直径<30 mm且未浸润乳头;排除意识障碍、有化疗或放疗史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組48例。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47.9±10.3)岁,平均病程(15.1±1.6)个月;TNM分期: Ⅰ期35例,Ⅱ期13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9.2±10.0)岁,平均病程(15.3±1.5)个月;TNM分期:Ⅰ期36例,Ⅱ期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术前主治医师通过肿瘤部位及大小对切口位置进行确定,切开患者皮肤后依次对游离皮瓣进行处理、胸大肌筋膜进行分离、胸大肌与胸小肌间淋巴结进行清扫及锁骨下血管进行解剖,随后对腋窝淋巴结进行常规清扫。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手术创面,并以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创面5 min,完成后放置引流管并在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1. 2. 2 实验组患者给予保乳手术治疗,对肿瘤及周围内1 cm的正常组织进行广泛切除,对取出的标本边缘四周基底进行标记后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并做相关检查,过程中注意保留肿瘤的切缘呈阴性,瘤床区予钛夹标记定位。切除体积较大患者,可以利用深部软组织来填补术腔。清扫患者外侧至背阔肌前缘、内侧至胸小肌深面腋窝淋巴结。亦使用灭菌注射用水及氟尿嘧啶溶液浸泡冲洗创面,腋窝处放置引流装置。术后给予患者5周左右的辅助放疗,全乳照射后,给予瘤床加量照射。对激素受体阳性患者提供内分泌治疗。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对照研究[摘要] 目的对照研究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手术效果,旨在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8月~2009年8月乳腺癌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改良根治术,实验组30例行保乳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复发率和生存率及两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美容效果优良率达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7,p0.05). excellent cosmetic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6.67%,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6.67%),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x2=6.237, p[key words] eearly breast canc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modified radical mastectomy; cosmetic results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1]。女性乳腺癌患者不仅要求疾病得到有效治疗,同时也希望能保存乳房外形。既往的乳腺癌手术多采用根治性手术,即行全乳切除,这使得很多女性患者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2]。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从而有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2012年版)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临床路径 (2012年版) 一、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ICD-10:C50/D05),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ICD-9-CM-3:85.21或85.22或85.23,以下简称保乳手术)。 2.可手术乳腺癌0、Ⅰ、部分Ⅱ期患者,及部分Ⅱ、III期(炎性乳腺癌除外)经新辅助化疗降期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年)》等。 1.病史:发现乳腺肿块,可无肿块相关症状。 2.体征:乳腺触及肿块,腺体局灶性增厚,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MRI、乳

管镜等。 4.病理学诊断明确(组织病理学、细胞病理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卫办医政发〔2011〕78号),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2011年)》等。 1.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加放疗可获得与乳房切除手术同样的效果。 2.保乳手术相对乳房切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3.需要强调的是: (1)应当严格掌握保乳手术适应证; (2)开展保乳手术的医院应当能够独立完成手术切缘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保证切缘阴性; (3)开展保乳手术的医院应当具备放疗的设备和技术,否则术后应当将患者转入有相应设备的医院进行放射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D05乳腺癌疾病编码。 2.患者有保乳意愿且无手术禁忌;乳腺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达到阴性切缘;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2-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2)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3)B超:双乳、双腋下、锁骨上、腹盆;双乳腺X 线摄影。 2.根据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肿瘤标志物;

40例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40例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研究保乳手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研究40例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手术方式为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行放疗以及全身化疗,激素受体(ER、PR)阳性者加用内分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保乳术后恢复良好,病理结果与术前诊断相符。40例生存率达92.5%,近期效果满意,长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乳房美容效果评价满意率为97.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乳腺癌,部分肿瘤直径≤3.0cm的Ⅱ期乳腺癌,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早期乳腺癌;外科手术;保乳治疗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发病数量也逐渐增多,迫切需要个性化、合理化、微创化的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案,随着诊断技术及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乳腺癌外科治疗发生了新的变革。欧美国家成功将保乳手术治疗推广,成为适合保乳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受到患者的认可和欢迎。我国也正在推广保乳手术治疗,我院在2006年~2011年对40例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治疗,达到很好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40例,均为女性,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4.9岁。其中≤40岁14例,41~50岁15例,51~60岁7例,>60岁4例。全组均为原发乳腺癌,呈单发,直径均在3.0cm以下,乳房皮肤无橘皮样变,无散在钙化点,乳头无浸润性下限。术前行彩超和X线钼靶检查,肿块边缘清晰,肿块位于左乳28例,右乳12例。分布在外上象限15例,外下象限12例,内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5例。按2002年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TNM 分期标准分期,临床Ⅰ期21例,Ⅱa期13例,Ⅱb期6例。病理诊断23例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为浸润性腺癌,6例为浸润性小叶癌,3例为髓样癌,13例患者转移至腋窝淋巴结(ER和PR阳性各5例),28例ER、PR均为阳性,9例均为阴性,各有3例ER、PR阳性。 1.2方法患者行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常规麻醉,消毒铺巾,梭形切口位于乳头与肿块中心连线为轴,距肿瘤边缘≥ 2.0cm处,垂直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乳腺腺体,直至切至胸大肌筋膜,不作皮下潜行游离,一并剥离基底部和胸大肌筋膜,整块移除标本。标本上下、内外以及中心基底部用线做好标记,术中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保证切缘阴性[1]。对切缘阳性者,改作象限切除术,确保切缘阴性。按根治术常规要求将腋窝淋巴组织清除,肿瘤切除后瘤床放置钛夹为术后放疗定位,手术完毕常规处理。 1.3 术后综合治疗术后常规进行化疗、放疗治疗。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预后研究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预后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在我院乳腺癌患者中不规则性选取40例,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症进行研究与分析,依据4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况进行分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与B组的患者人数均为20例,实验组A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治疗法,对照组B组乳腺癌患者进行优化根治术治疗法,分别对两组乳腺癌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依据两组的手术时间长短、手术中出血量的大小以及手术后病症的复发情况,还有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存活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分析手术过程中所用的时间和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显示,两组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在手术后的存活率进行对比,两组数据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病症复发性要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的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两组数据的比较分析,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在手术后的存活率上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因此,经过分析得知,对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是有效可行的,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并给与推广。 标签:优化根治术;保乳术;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我国肿瘤癌变的患者增多,乳腺癌患者也随之上升。女性的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及脂肪组织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中的恶性肿瘤,其病发人群不限,男性也具有乳腺癌变的可能,但99%中的乳腺癌患者都为女性患者,男性患者仅为1%。乳腺癌的患病率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一般情况下,0~24岁的女性患病几率较低,25~49岁逐渐上升,50~55岁达到患病的高峰期,但>55岁患病率会逐步下降。严重的乳腺癌患者会切除乳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院通过对40例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进行研究与分析,分别分为两组进行比较与分析,在实验组A 组进行保乳术的治疗方法,B组对照组进行优化根治法进行治疗,依据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时间和出血量,还有术后病症的复发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乳腺癌患者在那种治疗方法下治愈更为有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挑选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中,平均年龄为(34.1±11.2)岁,患者均为女性,其中患者的年龄为25~54岁。在单双侧乳腺癌患者中有24例为单侧乳腺,16例为双侧乳腺,在左右乳患者中有22例为右乳,有18例为左乳,在内上下象限乳腺癌患者中,有11例患者为内上象限,有18例患者为内下象限,有9例患者为外上象限,有4例患者为外下象限。根据患者的病情将4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依据患者的年龄以及病情、病理的分析等方面均不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 1.2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实验组A组的20例患者接受爆乳手术治疗,对照组B组接受优化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方面将会在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临床

2014美国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新指南解读

2014美国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新指南解读 2014-03-05 09:57 来源:医师报作者:邵志敏 2014 年2—3 月,外科肿瘤学会(Society of Surgical Oncology,SSO)和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Radiation Oncology,ASTRO)共同制定的有关《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切缘指南》同时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Oncology)、国际放射肿瘤学·生物学·物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和外科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上。至此,一直存在多方争议的关于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安全切缘问题终于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 指南建议“切缘无肿瘤累及”作为Ⅰ、Ⅱ期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手术安全切缘标准 一、指南内容简介 近日,外科肿瘤学会(SSO)、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共同制定乳腺癌手术切缘新指南。目前早期乳腺癌再切除率高达20%~25%,该指南的发布或可使接受乳房肿瘤切除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再次手术率降低。 指南规定,在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采用“切缘无肿瘤累及”作为浸润性癌的安全手术切缘标准;并指出,常规临床实践中采用比无瘤切缘更广泛的切缘或不可取。 “安全手术切缘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所以,制定一份明确的指南,以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同时保证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的良好疗效,是十分必要的。”SSO前任主席、指南共识小组共同主席、Memorial Sloan-Kettering癌症中心乳腺外科主任Monica Morrow表示。“我们希望,该指南最终可使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高再切除率显著下降。”指南共识小组共同主席、美国耶鲁癌症中心Meena Moran指出,“对于早期乳腺癌女性,手术联合放疗、激素治疗和(或)化疗后疾病控制良好。因此,绝大多数再切除术是不必要的。”Moran认为,再切除术常在首次乳房肿瘤切除术后数周进行,此时患者伤口已开始愈合。这是因为外科医生在切除术中取出组织样本后,交由病理科医生检查并报告病理,再将结果反馈给外科医生,然后外科医生与患者讨论并作出再次手术与否的决定。 而且一般情况下,患者资料需经肿瘤专家小组审查。显然,再切除术可能导致其他治疗(如化疗或放疗)延迟,并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不适/疼痛、费用增加等伤害。“最大的问题是,若有大量肿瘤负荷残留,不能经化疗、放疗或激素治疗控制,可能导致复发。需要担心的是局部复发引致再切除,同时还应考虑是否确有必要再切除。”她说。 新指南是由乳腺专家小组基于临床证据达成的共识。“虽然该指南应用仍需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但应让医生和患者相信,在特定情况下放弃再切除术是可行的,从而避免过度治疗。”Moran补充说。

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评估技术与方法

乳腺癌保乳手术切缘评估技术与方法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切缘评判要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行保乳手术切缘阳性120例与切缘阴性的术后保乳成功者135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对患者保乳手术中切缘阳性结果有影响的患者临床资料为:肿瘤大小、广泛导管内癌、组织分型、同侧淋巴结转移、钙化范围,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病理结果对切缘评估尤为重要,术前对患者钼靶检查、淋巴转移的监测可预防切缘阳性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breast-conserving operation margin evaluation points.Methods:From 2009 June to 2011 June in our hospital breast-conserving operation margin was positive in 120 patients with negative margins after 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successfully in 135 cases of subgroup analysis. Results:Patients with breast-conserving operation margin positive resul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patients clinical data were:tumor size,extensive intraductal carcinoma,tissue typing,ipsilate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alcification,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suggesting that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Intraoperative pathological findings on margin assess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preoperative patients mammography,lymphatic metastasis monitoring can prevent the positive margin rat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Resection;Margin First 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13,China 随着公众对乳腺癌的认识加深,乳腺癌早期诊断率提升,辅助放化疗技术提高以及对乳房美学追求,乳腺癌保乳手术成为乳腺癌外科主要术式之一[1]。为了确保保乳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切缘的确定是最关键一步。选取2009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院行保乳手术120例首次切缘阳性与135例首次切缘阴性的术后保乳成功者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入选患者均为女性。行保乳手术120例首次切缘阳性组:年龄23~75岁,平均55.6岁;病程4个月~13年,平均3.2年;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82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导管内癌8例,其他10例;本组中28例在首次切缘阳性后行切缘扩大后保乳成功。135例首次切缘阴性的术后保乳成功者组:年龄20~66岁,平均46.3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病程2.8年;组织学类型:浸润性导管癌102例,导管内癌8例,小叶原位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5例,其他1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