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17.28 KB
- 文档页数:2
断指再植护理问题与措施
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术后疼痛:手术创伤可能导致患者术后感到疼痛。
2.血液循环:术后观察再植指体的颜色、肿胀情况及毛细血管回流
情况,以判断血液循环是否正常。
3.感染: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影响再植指体的存活。
4.神经损伤:手术可能损伤神经,导致患者感到麻痹或刺痛等不适。
5.心理压力:断指再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创伤,他们可能会感
到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
针对以上护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术后疼痛:可以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以缓解疼痛。
2.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再植指体的颜色、肿胀情况及毛细血管回流
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感染: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如发生感
染,应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
4.神经损伤:术后神经损伤可能导致患者感到麻痹或刺痛等不适,
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如有需要,可进行理疗或药物治疗。
5.心理压力:多与患者沟通、谈心,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以减轻
他们的心理压力。
总之,断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需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同时,应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和焦虑,积极配合治疗。
浅谈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断肢(指)再植是指失去血液供应的离断肢体在通过显微外科与骨科手术后重建其血液循环使肢体获得再生的手术。
随着显微外科与骨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手部创伤修复开辟了广阔领域,同时也为护理的各项技能和质量迎来了更大的挑战。
断肢及断指再植的目的,不仅可以使肢体成活,还要使被修复的肢体尽可能地恢复功能断肢再植后是否能成活与术后的护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由此可看出完善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医学及护理知识、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的观察力,才能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提高断肢再植的成功率。
所以,断肢再植患者的各项术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下面是笔者对于断肢(指)再植的术后护理体会。
术后护理体会1病房环境整洁保持空气流通,限制探访人员,预防交叉感染。
病房环境进行紫外线空气照射消毒,室内均禁止吸烟,室温控制在24 ~26度,湿度控制在60% ~70%。
实施隔离制度,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备好床旁监护仪器及吸氧装置,必要时备好烤灯。
2严密观察全身情况根据血压、尿量、心率等考虑血容量是否补足,严密观察尿量和尿内容物的变化,预防酸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要注意神志及呼吸变化,必要时进行血气分析,防止脂肪栓塞的发生。
慎用升压药,防止造成再植肢体和肾脏的缺血,加重再植肢体的组织缺氧的现象。
3血运观察术后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血液循环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解决。
在术后24~72 小时内是吻合血管出现循环危象的危险期,因此应每1~2小时观察1次,其中包括:手指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手指肿胀程度,以上指标应综合分析并进行正确的判断。
其中手指颜色和皮肤温度是反映皮下血运的可靠指标。
3.1正常肤色红润、有色泽、纹理清晰,动静脉痉挛或栓塞时,肤色变浅或变苍白。
静脉栓塞时,有散在淤点或颜色由暗红变为紫红、紫黑。
动脉同时痉挛或栓塞时,组织则呈灰暗色,最后变为黑色。
一例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作者:刘晓刚樊敏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2期摘要:断指再植术后护理最关键是动、静脉均吻合的情况下,由于心理、环境、温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有可能会发生血管危象,致使再植指缺血坏死,手术治疗失败。
特别是受挤压的末节断指,因为静脉细小、表浅、壁薄、压力低,使得吻合血管的难度加大,血管危象的几率大大增加。
所以,断指再植围手术期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体会一、典型病例甘肃籍罗某,女,45岁。
汉族,初中文化农民。
在家粉碎机粉玉米时不慎导致食指中段完全断裂。
于2015年10月7日下午3:20由平车推送入院。
见患者表情痛苦不堪,面色苍白,四肢冰冷Bp:130/85mmHg,T:36.5℃,P:80次∕min,R:21次∕min。
立即对患者伤口用干净纱布进行简单的包扎止血,立刻建立静脉通道。
及时对断肢进行去污、清洁处理,用无菌敷料包扎后放入塑料袋并放于4℃的冰箱中干燥保存待用。
护士为患者采取血常规、凝血四项、感染四项,留置导尿管及送检尿标本并通知手术室及麻醉科。
患者因疼痛、恐惧表现紧张、焦虑与痛苦不堪,护士不停地安抚,以消除她恐惧心理。
并告知3小时内进行手术,说明各种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的目的,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患者于下午6:10进行手术,于9:20手术结束,安返病房。
二、术后护理措施1.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病房安静、整洁、温度适宜23—25℃)室内空气定期消毒每天准备用紫外线照射30min的病房。
测Bp:110∕70mmHg.T:36.0℃,P:90次∕min,R:20次∕min尿量600ml.病人神智清楚,及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术后注意事项:①术后四小时不能进食喝水,平卧位不能睡觉让其家属认真照顾病人。
②嘱咐四小时后病员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
③室内绝对禁烟、禁喧哗并避免多人探视。
2.局部用60W烤灯照射,距离40~60cm,24h持续照射,持续一周左右。
一例多指断指再植患儿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44—01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因在砖厂玩耍不慎被拉砖的钢丝车绞伤致双手疼痛难忍,流血不止,被家人急送至我院急诊,急诊以左手环小指多段离断,左手中环小指皮肤软组织撕裂伤,于2013-2-25收入我科,入科查t36.7℃,p108次/分,r22次/分,查体:神智清,左手肿胀,左环指食指毁损离断,示运节指节背例伤口深及肌腱,活动受限。
积极术前准备,急诊于全麻下行清创,左手环小指再植,右手示,中,环,小指肌腱,神经血管探查吻合术,术后安返病房,置单人间,室温20-25℃,抬高患肢,室内禁烟,予烤灯持续照烤7天,抗凝及抗痉挛药物应用一周,预防感染和动静脉危象的发生。
术后14天拆线,早期功能锻炼,离断指成活,住院40余天出院。
再植指发育和外观好,感觉恢复好,功能优良。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入院时评估,患儿急诊入院。
疼痛。
哭闹、恐惧、家长焦虑而紧张,护士应热情接待,迅速了解伤情,立即通知医生,同时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
介绍手术成功案例,给患儿及家长信心,配合护士的工作2.1.2 术前准备根据断指再植的时限,热缺血时间一般不超过6h[1]。
如气温低或经过冷藏,则相对延长时间,因此,再植的时限和肢体损伤的程度、环境温度、断指的保存方法等,护士应了解情况,主动配合医生进行工作,断指再植必须分秒必争,并立即对伤口进行简单的包扎。
做好备皮,更衣、麻醉药过敏试验及输血、输液等术前准备。
2.1.3 病室及床单元的准备置单人病房,紫外线消毒,保持安静床旁放置烤灯,保温箱,保持温度在25-30℃。
绝对禁烟,因为尼古丁可使小动脉痉挛,手指血管阻力增加,还可使血小板凝集,粘稠度增加,血流变慢,是动脉危象的有效诱发因子,被动吸烟和主动吸烟同样有害,即便伤口已经愈合动脉痉挛仍可导致动脉危象而引起再植指坏死[2]。
小儿断指再植的手术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断指再植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
方法:术前做好各种检查与监护,积极强化小儿心理护理;术后,从监护、饮食、环境、功能锻炼等方面进行护理。
结果:护理工作完善。
术后经6 -12个月的随访,指甲生长良好,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至正常。
结论:对于小儿断指这种精细的手术操作,术前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断指再植;护理;监护;功能运动;【临床资料】:2012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科顺利完成断指再植技术32例并取得成功。
因为小儿的血管细,直径小,组织娇嫩,易损伤,此手术不仅对术者的吻合技术要求非常高,而且对术前术后的护理要求也非常严格。
针对特殊性,我科克服种种困难,对小儿的护理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1.护理方法1.1术前护理1.1.1消除病人惊慌:患儿突遭意外,无思想准备,见到手指完全离断,鲜血直流,患儿感到紧张、惊慌,痛苦呻吟。
我们积极地参与救治,关切、安慰、照顾患儿、清洁被血液污染的肢体、更换患儿服装,迅速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急诊完善术前抽血化验。
1.1.2与患儿家属洽谈:向患儿家属讲解手术的重要性、手术的风险、术后的注意事项、饮食注意和积极开导家属以乐观的心态等待手术,消除紧张与顾虑。
1.1.3迅速执行医嘱:立即做好准备工作,迅速执行医嘱如常规做术前检查、抗生素皮试、TAT皮试、备皮,通知患儿禁食、水。
以最快的速度使患者尽早进入手术室,争取时间增加再植成活的机会。
1.1.4保存断指:用无菌纱布包裹断裂手指,放入冷藏箱0-4℃。
无菌敷料包扎伤口,正确缚扎止血带,松紧度适宜,扎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不超过1h.延长阻断血流时间,每隔1h.放松1-2min,以便局部血流恢复。
在伤后6h内进行再植,以提高手术成功率【1】。
1.2术后护理1.2.1环境:病房整洁,保持空气流通、控制探访人员,防止交叉感染。
紫外线消毒房间每日1-2次,室温控制在24-26度之间,为了保持局部温度可用60-100W烤灯照射,灯距为30-50CM,告知病人家属不可自行调整距离以免引起灼伤,湿度60%-70%,如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过高则加速组织耗氧代谢。
肝素钠用于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肝素钠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
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00例进行断指再植术病人。
根据这100例病人入院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了两组,甲组和乙组,甲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不使用肝素钠,乙组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使用肝素钠。
比较两组病人的断指成活率,同时观察两组病人的焦虑情况。
结果:使用肝素钠的乙组病人断指成活率更高,该组病人的焦虑情况得以减轻,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对于断指再植术的病人使用肝素钠,可提高其断指的成活率,而合理的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焦虑情况。
【关键词】肝素钠;断指再植术;护理体会;断指,多是因为外伤导致的,出现此种情况的病人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对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加之病人手术之后的护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容易造成病人出现手指残缺的情况发生,这对于病人的手部外形以及日常功能的使用存在一定的缺陷【1】。
而随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断指病人对于断指的再植要求更为强烈。
随着当今交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交通事故造成的断指情况也越来越多,加之进行建筑类人员或者工厂工作人员因为工作导致的断指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现今断指再植术不断成熟化,所以术后护理也显得格外重要,本文讨论肝素钠对于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详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主要成员为我院在2021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断指再植病人,将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病人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每组设定病人的数量为50例,甲组(未使用肝素钠)与乙组(使用肝素钠)。
分析病人基本资料,甲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41/50女9/50,年龄区间24-49岁(36.31±2.42)岁;乙组资料中性别占比分别为:男45/50、女5/50,年龄区间29-59岁(39.26±2.84)岁。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断肢;断指;再植;血管危象断肢(指)再植是一项细致和复杂的手术,难度系数较大,涉及到血管、神经吻合。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种高难度的断肢(指)再植手术在临床上相继获得成功。
近年来,我院的断肢(指)再植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手术成功率较高,本文将断肢(指)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
1临床资料本组收集2005年至2008年的断肢(指)病例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
上臂完全离断伤4例,前臂不完全离断伤8例,拇指完全离断伤7例,旋转挤压性断指6例,电锯伤及切割伤断指35例。
手术成功率100%,成活率98%,除2例出现静脉栓塞外,其余均获得了再植成功。
2护理体会对断肢(指)再植手术术后病人的护理应注意:①病室要求,单人病房,室温保持在25~30℃,湿度50%~60%,室内禁烟,紫外线消毒每日1~2次,每次30 min。
②体位,严格卧床1~7 d,7~10 d后可侧卧位,患肢抬高,高于心脏10~20 cm。
监测肢体及断肢(指)血运情况及皮温,如出现肢体血运障碍、皮温下降、血管危象时应及时处理[12],患肢(指)保暖,用60~100 W照灯局部照射,照射距离为30~40 cm。
③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适宜的抗生素。
肌肉注射罂粟碱,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苷及林格氏液。
及时调整输液量,预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失血量过多者可以输血,肢体疼痛者可给予解痉、止痛药物。
④饮食,少量多餐,从半流质逐渐过渡到流质食物,多引水,多食粗纤维食物,防止便秘发生。
禁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预防血管痉挛发生。
⑤动静脉危象的处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肢肤色、指腹张力、弹性、皮温和针刺指端放血情况,针刺指端无出血或有少许暗红色血液流出均提示存在动静脉危象,再植后1~3 d采用放血疗法。
断指再植术护理配合与体会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手术的最佳手术配合方式。
方法:对57例断指再植患者(108指)的心理护理、物品器械准备、手术中洗手、巡回护士的配合及术中出现特殊情况的护理配合等进行回顾。
结果:经过3个月的随访,其中2例患者(3指)因受伤时间过长、伤口污染严重,术后出现感染,血管破裂导致截指;2例患者(4指)再植成功后因指动脉栓塞无法吻合而截指外,其他患者断指再植全部成活。
结论:术前的准备工作、有效的心理护理、术中的精心护理,可以降低发生血管危象的几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熟练地护理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伤口感染,提高再植成活率。
标签:断指再植;护理配合;成活断指再植是指把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指,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将离断的血管重新吻合,彻底清创,并作骨、神经、肌腱及皮肤的整复,以恢复其一定功能的精细手术[1]。
此手术伤情复杂,再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长,参与人员多。
并且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患者对手指离断后要求再植的愿望非常强烈。
2011年1月-2013年5月,本院先后为57例断指患者实施了断指再植术,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7例患者,共108指损伤。
男49例,女8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3岁,平均31岁;1指损伤19例,2指损伤26例,3指损伤11例,4指损伤1例,其中多指损伤例数占66.6%;缺血时间最长12 h,最短2 h,均为急诊手术。
所有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个月后随访,断指完全离断成活率75.0%,不完全离断成活率93.5%。
其中2例患者(3指)因受伤时间过长、伤口污染严重,术后出现感染,血管破裂导致截指;2例患者(4指)再植成功后因指动脉栓塞无法吻合而截指;1例患者再植成功后出现静脉危象,行侧切口放血后而成活。
2 术前准备2.1 心理护理手指离断大多是利器切割、挤压所致,也有刃器砍伤。
大多数患者受伤以后,一是对伤情了解不够,二是对手术的效果不清楚,所以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均承受着巨大压力,情绪低落、恐惧、焦虑;担心离断指体能否接活,功能能否恢复,是否造成残疾;担心今后日常生活、择业和社会交往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断指再植小结断指再植是一种复杂而高风险的手术,本文是对一例断指再植手术的小结,以便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本例为一名25岁男性患者,在工作时以切菜刀误伤了右手中指。
患者立即将手指保持冷藏,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处理。
经过检查和评估,判断手指能够进行再植手术。
术前确保患者了解手术风险、术后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手术开始时,使用局部麻醉麻醉患者的手指。
接着进行断指处理,清洁伤口,并修复好血管和神经。
在血管修复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一根血管受到了损伤,需要额外进行修复。
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整个手指再植的成功。
神经修复过程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再植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并通过放射治疗来促进康复。
患者术后疼痛得到了控制,没有出现感染症状。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
通过本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总结:首先,患者的病史信息和术前评估对手术决策和预后预测非常重要。
在本例中,患者及时寻求医疗救助,并采取了正确的保护措施,这对于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其次,手术过程中的血管和神经修复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团队合作。
在本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血管修复的困难,但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立即有效的处理,成功地修复了损伤的血管,并保证了术后的循环。
最后,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密切观察和适当的治疗,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控制,没有发生感染。
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以恢复手指的功能。
针对这一例经验,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首先,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宣传,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其次,进一步加强团队的协作和沟通,提高血管和神经修复的技术水平。
在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于资深专家,以确保修复的有效性和成功性。
最后,加强术后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实施全面的康复计划,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手指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断指再植是一项复杂而高风险的手术,需要医护人员的精湛技术和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