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2、关节)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2、关节)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2、关节)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2、关节)

第一单元《骨骼》

2、关节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在上一课研究骨骼的基础上,重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预期学习结果: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知道什么是关节以及关节的作用。

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笔、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以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的呢?

2、学生交流。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揭示课题:关节)

(二)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圈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与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1、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会。

2、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四)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关节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你的预测正确吗?课文中有主要的三种关节活动形式的介绍,大家看一看。

5、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关节中的骨是如何连接的。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下跪。

7、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的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教学片段赏析: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老师想知道咱班有没有会打乒乓球的同学?

(学生举手,教师随机叫一名学生到前面来)

师:你会打乒乓球吗?

生:会。

师:你能教老师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吗?

生:行。

(学生做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的推挡动作。)

师:谢谢你,请你回去。现在,老师就模仿刚才那位同学的动作,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动作跟那位同学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教师关节僵硬地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学生立即举手发言)

生:老师的动作太慢。

生:老师的动作像木偶。

生:老师的动作一断一断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说说,老师和那位同学的动作,谁的动作不灵活?

生:老师的动作不灵活。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不灵活。

(学生上前指出教师右臂的肘关节和肩关节。)

(教师边屈伸自己的右臂,边指着自己的肘关节问学生):这个能活动的部位叫什么呢?

生:叫“关节”。

(教师板书“关节”后)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节”。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关节”?

生:身上能活动的地方叫“关节”。

师:我们每天都要眨眼几千次,身体内的胃肠都在蠕动,这些运动的部位都叫“关节”吗?

生:不叫。

师:那么,究竟什么部位叫“关节”?

生:“关节”是骨头和骨头之间的地方,还得能活动。

师:是的,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组织有空隙,并能做不同那个程度的活动,这种骨连结,就叫“关节”。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关节吗?生: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生:手指关节、腕关节。

生:腰关节。

师:好的。现在,老师再请刚才那位同学到前面来,(学生上来)你给我们大家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他身上找关节,并用老师给你们的“红色不干胶”,贴在他相应的位置上。一会儿贴的时候,先想想,想好后再贴。注意:别人贴过的地方,你就不要再贴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好,想好后,就可以来贴了。

(学生用不干胶贴关节,教师适时的帮助,并将不干胶不断发给学生。)

师;好了,现在,你们说自己贴的关节的名字,老师来找,好吗?

生:好。

生:肩关节。

师;有两个肩关节,具体是哪个呢?

生;是右肩关节。

师;哦,在这儿,我找到了。就这样接着说。

生;右肘关节。

生;左肩关节。

生:右膝关节。

生:右腕关节。

(教师在学生的指挥下,逐一找到他们贴的关节。)

师:请你回去,老师请你别把这些不干胶摘掉好吗?一会儿,我们还用得上。生:好。(回到自己的座位)

【评析】通过活动身体和对运动动作的分析,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探究活动的起点和基础,认识关节在哪里,并指出关节的位置,在身体上标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研究关节的能动性。

师:我们人体有206块骨头,有300多个关节,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一样吗?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拿出书桌中的实验记录表。(课前老师将一张实验记录表放到学生的书桌中)请同学们看大屏

幕:

实验记录表 1

关节画图

图示动作

肩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师:我们以人体的三个常见的关节为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活动这三个关节,并将关节的活动方式画在相应的表格内,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把关节活动的方式找得最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生边活动关节边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三个关节中,哪个关节最灵活?

生:肩关节。

师:既然肩关节那么灵活,我们把肩关节换到膝关节上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小组交流一下。

生:如果肩关节长在膝盖上,我们就站不稳了,一跑就会跌倒。

生:没法踢球了,一踢,膝盖就会打转。

师:看来,每个关节都有个自不同的用处。其实,生物的演变、进化,就是要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难怪科学家说,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就是我们人体,你看,仅仅我们身上小小的关节就有这么多的学问。

那么,我们人体这么多的关节,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什么作用呢?没有关节我们会怎么样呢?做个实验证明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关节可都是活动的呀。小组讨论一下吧。(小组讨论后)

师:怎样才能充分控制住关节的活动呢?

生:绑上。

生:把住。

(师拿出准备好的木板和细绳后)说:现在,我如果想控制肘关节,应该将木板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生到前面来进行具体的演示:将木板放在肘关节的内侧。)

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关节的活动,更有助于我们来做实验,很好。控制了肘关节后,我们还要干什么呢?

生:做动作。

师:我们控制了肘关节后,做下蹲运动行不行?应该做有关哪个关节的运动?生:控制哪个关节,就做关于那个关节的动作。

师:我们身上有那么多关节。如果我们都来研究,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老师给大家选了几个比较容易控制,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关节来研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实验记录表 2

选择关节

做动作

实验结果

指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每个组的同学在这三个关节中,任意选择一项来做。实验之前,老师还想知道,你们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得有一个实验者对吧,还要有什么呢?生:还应该有绑的人、记录的人。

师:没有了吗?实验者跟谁对比呀。

生:还应该有一个同学跟实验者比。

师:比什么?

生:比一比谁能做动作。

师:噢,那我们就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动作最多。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实验结束后,试验者不要解开捆绑,因为我们还要进行实验汇报。好,现在你们就快速商量一下,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前来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

(学生领试验材料,组内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让我们找同学来介绍你们的实验。

(同学介绍自己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指关节:写字、弹琴、握手、拿东西等动作;

肘关节:戴帽子、吃饭、敬礼、拉拉链等动作;

膝关节:走路、下蹲、踢球、上楼等动作,

控制关节的同学都无法顺利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

师:现在,快点解放自己捆绑的关节,让关节自由地活动活动吧。经过刚才的实验,谈谈自己有什么感觉。

生:关节真重要。

【评析】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去说、去自我评价,体验关节的作用,不但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

师:让我们把打乒乓球的同学再请上来。请你将刚上课时作的打乒乓球的动作再做一遍,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身上的关节,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动作,身上的红点几乎都在动。)

生:很多关节都在动。

师:说得好,为了完成一个动作,往往需要多个关节共同作用。现在,老师说一个你们平常都做过的很平常的动作,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关节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听好:“下课的时候,你坐在椅子上,拿出矿泉水喝。”生:有指关节握住瓶子,腕关节扭开瓶盖,肘关节将瓶子放在嘴里。

生:肩关节也帮助将水送到嘴里。

生:膝关节是我们能坐在椅子上。

生:还有嘴得张开,下颌关节。

师:没有了吗?有,还有。

生:颈关节是我们抬头。

师:没有了吗?有,还有。别忘了我们是“坐在”椅子上。

生:还有髋关节。

师:一个最最平常的动作就有这么多的关节参与了活动,这些关节中,不论是哪个关节有了问题,我们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关节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生:适当地运动。

师:体育课上,我们在踢球之前,老师要带领我们干什么?

生:做准备活动。

师;准备活动实际是活动哪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动关节,避免受伤。

师:还有哪些保护关节的方法?

生:从高处跳下来应蹲一下,减震。

【评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在体验中发现,在思考中获知不同关节的类型及它们的活动方式,并懂得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分组人数上有时会很不均衡。

2、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作业(精选.)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作业 第一课骨骼 一、填空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是空心的)骨骼占了人身体重量的20% 即占五分之一。 2、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腿脚)。 3、骨(又硬又结实),它们可以(生长),不但能(长长),还能(长粗)。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4、骨骼具有(支撑人体)、(保护人体内部器官)、和(运动)的作用。 5、一只手上的骨骼共有27块。 6、头骨保护人的大脑,脊柱、肋骨和胸骨保护人的内脏器 第二课关节 一、填空 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人体的关节按照能否活动分为固定关节和活动关节。 2、人体主要关节有:(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其中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称为人体的六大关节。 3、关节常见的类型有:(铰链关节)、(旋转关节)、(球状关节)(鞍状关节)。。 4、关节常见的运动方式有:(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5、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髋关节 6、人体关节的作用:有固定、连接小骨(运动)和(缓冲)的作用。第三课肌肉 一、填空 1.人体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即占五分之二,骨骼占了20% 即占五分之一。收缩后的肌肉摸上去又紧又硬,还会变短。 2.肌肉可以分为三部分:(头颅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3.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关节运动而实现的。 4.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的在一起工作,一个收缩,另一个就舒张(放松)。 5.肌肉是人体活动的重要枢纽,它是由肌凝蛋白和肌动蛋白组成的。 6.做一个膝关节的模型图中需要的材料有:(木棒)、(木片)、(软管)、(气球皮)。 7.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摸)。 二、不运动时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仍在工作? 答:心肌、呼吸肌、消化肌等肌肉仍在工作。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骨骼

第一单元《骨骼》 4、骨骼、肌肉的xx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和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

《骨骼、关节和肌肉》优秀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表、哑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 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 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 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

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 (二)认识关节。 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 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 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三)认识肌肉。 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 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 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 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 (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 (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 (4按记录表要求记录。 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交流观察结果,适时补充:在举起哑铃时,我们发现肌肉变硬鼓起(也就是肌肉收缩)牵引着附在它上面的骨骼绕着关节运动。 4、出示屈肘伸肘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5、先前我们观察记录的结果描述的准确吗?可以怎样完善? 6、延伸:(起立,弯腰,直立,又弯腰):解释一下自己的动作是如何产生的?

骨骼、关节和肌肉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里泽小学蔡沈娟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2、过程与方法: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记录表、哑铃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刚才同学们这么轻松地站起来又做下去,你知道是由身体的哪些组织来完成的吗?(大腿、骨骼、肌肉……) 2、其实这是由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揭示课题。 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刚才我们说到了骨骼,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比比谁摸出的多。 2、学生摸骨数骨(学生在摸骨的过程中感受骨头在身体的分布及特点) 3、小结:(出示人体骨骼图片)其实我们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有大有小,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4、师:那你觉得骨骼对于我们身体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运动) (二)认识关节。 1、师:是什么将一块块骨头连结在一起的?(关节) 2、师:大家找一找我们人体哪有自由活动的关节? 3、如果我们人体没有关节会怎样?(通过绑住肘关节写字的活动来感受关节使骨骼能够灵活运动,有了关节骨骼才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运动) (三)认识肌肉。 1、师:有了骨骼和关节,人体就能运动了吗?(还需要一个动力源——肌肉) 2、找找看,身上哪里有肌肉?动手捏捏,它是怎样的? 3、(带领做曲臂运动)提问:你观察到是哪里的肌肉在起作用吗?这个过程中还有那些部位的组织也参与了? 三、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 1、师:那这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让前臂一伸一屈运动起来的呢,下面我们借助哑铃来研究。我们就以(教师示范)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上肢的运动来进行观察。课件出示: (1)小组内轮流做,反复做几次。 (2)分别观察和用手摸摸举起哑铃,放下哑铃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3活动后请将观察到的和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在小组内交流。

骨骼肌肉的保健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4.骨骼、肌肉的保健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能够针对运动方式说出他们对身体的好处; 2.能够分析某一动作锻炼身体的部位与作用; 3.能够针对具体的运动分析如何保障安全。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体育运动可以强健骨骼和肌肉; 2.了解不同运动对身体的锻炼效果不同; 3.知道不同动作锻炼不同的肌肉和关节; 4.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 5.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6.懂得如何做到安全运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对骨骼肌肉的重要意义; 2.珍爱身体、热爱运动,加强锻炼; 3.主动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效果及分析 一、导入新课 1.前面的课上我们了解到了骨骼、关节、和肌肉,它们有一 个共同的作用是什么? 2.我们的运动离不开它们的帮助,运动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吗? 3.学生讨论。 二、进入新课 1.运动对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1)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一幅图,你能说说看运动能给 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么? (2)对于运动带来的好处,你有没有什么亲身的体会?

(3)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我们的骨骼、肌肉有什么作用呢?(4)体育运动对于增加我们的骨骼强度,肌肉力度及耐久 性有很大的好处。其中主要是对柔韧性、体力、耐力的提高。(5)平常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6)你知道你所喜欢的运动能给这些方面(柔韧性、体力、耐力)带来多大的作用。 (7)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的一个表格。知道老师喜欢什么 运动么? (8)那你认为老师在什么方面增强的效果较好,什么方面 还有所欠缺。 (9)欠缺的方面老师应该怎么加强? (10)你能利用这个表格来分析一下自己的运动习惯么?(11)请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分析结果。 (12)这个分析说明了什么? (13)大多数的运动并不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全面发展,我 们常常需要利用多种运动的结合。每天同学们做的广播操也是如此。 (14)(出示广播操图解)我们来分析一下每节操都锻炼了 我们哪些骨骼与关节。(分析不出来的话就现场做一下)(15)有些同学的广播操往往做的最后就偷懒不做了,这样 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2.骨骼、肌肉的保健 (1)骨骼、肌肉在为我们的运动辛勤的工作着。为了保证 他们正常的工作,你知道我们该怎么做么? (2)哪些食物中蛋白质和钙的含量较高? (3)同学们的身体正在迅速的生长,增加营养对骨骼、肌 肉的发育是很有好处的。现在同学们的骨骼肌肉还比较娇 嫩,运动中我们还要尽量避免运动给骨骼、肌肉带来的损伤。(4)书上的图给你什么启示? (5)运动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6)教师介绍运动损伤后简单处理方法。 三、作业 1.了解常见运动损伤知识。 板书设计: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一单元《骨骼》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就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与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就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与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与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与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就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就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与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与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与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预防身体的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受伤,“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就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与相关产品的缺乏使得它在实际的运用中远没有认识中那么广泛。但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这还就是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并积极倡导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受伤后如何急救、如何处理的措施。 根据标准要求与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与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与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与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受伤。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骨骼、关节和肌肉》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结构》,学生已经会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 本课使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努力使探究教学发挥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 学情分析 本课采取学生熟悉的“起立、坐下”等生活动作引出探究问题,整个探究过程由浅入深,遵循以人为本的探究教学理念,以发现探究为手段,通过观察、体验使学生在探究骨骼、关节、肌肉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大胆的、合理的作出推理与猜想,反复验证形成正确的科学结论。 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自己感觉发现肌肉在运动中的不同变化,来理解肌肉的作用是学生的障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1、骨骼)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教学资源开发: “骨骼”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骨作用、骨保健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观察动物的骨,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的骨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4-2、骨骼、关节和肌肉

4-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第一单元《骨骼和肌肉》教学反思

这一学期第一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组织并指导学生开展观察、交流等活动,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上的骨并在拼接中形成骨骼的概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特点。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些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些合适的科学方法开展学习。作为一节观察课,观察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先用摸一摸的方法感知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再使用X光照片将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骨骼分布呈现杂学生的面前,前后感知上的冲突就是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点。X光照片的利用起到了呈现人体骨骼结构、纠正错误感知、满足学生探究欲望等各方面的作用。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教学中安排了一个人体骨骼拼图游戏。通过拼图游戏,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人体各部分骨骼的结构特点和它们在人体中的位置。如何进行拼图作品的交流和反馈呢?我采用了将学生的拼图作品放到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因为用实验材料袋中有相应的骨骼拼片和图钉拼装出的人体骨骼模型,可以自由活动,学生操作起来方便、直观,对照标准的人体骨骼模型,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初次拼装过程中,各组的骨骼模型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情况如有的学生就把锁骨部分和肋骨部分倒置了、还有大小腿倒置等等……,通过改拼,学生体会这些骨在人体的位置,对于骨骼的分布及各部分骨的形状,在学生头脑中会留下极其深刻印象,学生掌握的效果非常好。 模型毕竟是模型,同学一定想知道自己的骨头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利用课件安排学生观察一组人体各部分的x光片,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利用出示猪腿骨头解剖实物观察,学生直观观察知道骨骼内部有骨髓,间接了解了人骨的结构,教师对学生所不知道的骨髓作用向学生介绍——制造血红细胞。关于人的股骨结构,骨是有生命的用电脑播放课件,学生看得很清楚,这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说这一单元的课是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通过的网络资源,让学生直观观察内部构造以及骨的可生长性,体会到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能力。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 课堂中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学生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投入教学活动,教师能更便捷地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从而构建一个更生动、更全面、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氛围。 总之我对教材也作了整合,对于人体骨骼有206块骨头、骨骼的作用(支撑、保护、运动),学生都知道,所以没再花时间探究。而是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方式(画、摸、查资料等)进行观察和研究骨骼、关节和肌肉,能够在过程中不断完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 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协作完成 教学难点 对肌肉变化形成运动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课 T:同学们记得全民健身的口号吗? S: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 T:今天我们就先来运动一下,请你跟我一起做,准备好了吗? S:好了。 T:那么开始。(播放《健康歌》) 二、新课知识 (一)提出问题,发现骨骼、关节和肌肉 T:同学们跳的真不错,在刚才的运动中,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动起来了呢? S:自由回答。 T:不错,那我们来摸一摸这些部位,摸摸你的手和腿,你摸到了些什么?

S:自由回答。 T:也就是说刚才的运动中,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参与了运动,那它们三者又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的骨头、关节和肌肉。(板书课题) (二)观察骨骼,发现作用 T:同学们刚才提到了骨头,关于骨头你还知道些什么? S:自由回答。 T:同学知道的知识真丰富。我们人体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体的骨骼(板书骨骼,同时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人体的骨骼(这是颅骨——这是肋骨……),你觉得人体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S:支撑、保护…… T: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如何来验证它呢?我们真实的骨骼不能拿来实验,但我们可以模拟一下,老师有两块“神奇”的橡皮泥,我们来看看神奇在哪里。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为什么一块能“站立”起来,另一块不可以? S:自由回答 T: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剥开露出吸管),那我们的模拟实验中的吸管相当于人体中的什么? S:骨骼。 T:所以骨骼的作用是? S:支撑。(板书支撑) T:骨骼还有其它作用吗?比如我们来看这是我们的头部,中间是柔软的大脑,外面是坚硬的颅骨,颅骨可以起什么作用? S:保护。(板书保护) T:人体当中还有像这样起保护作用的骨骼吗? S:自由回答。

骨骼、关节与肌肉教案

骨骼、关节与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人体的骨骼、关节与肌肉及其作用。 2.知道身体各部分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3.知道体育锻炼能促进骨骼、肌肉的正常发育,使关节更加灵活。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多种方法探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和运动,不断完善对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认识。 2.能正确运用骨骼、关节和肌肉这三个名词,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骨骼、关节和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关系作出简要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体会到人体结构是一个互相有联系的整体。 2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这将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内部的各种活动和变化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个暗箱,学生能够感受到,但不能直接观察。学生对于骨骼、关节和肌肉可以说很熟悉又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这属于自己身体的部分,说陌生是因为这方面的知识他们没有接触过,只知道可以走、跑、跳,却不知道为什么可以那样,还没有形成比较清晰、科学的认识。而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模拟各部分器官功能的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工作特点之后,又将会感受到人体那种精密、和谐之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身体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一、导入: 1、铃声响了,我们上课。(上课,起立,坐下) 2.师:刚刚大家完成的“起立,坐下”以及课前我们做的礼仪操,在这些动作中,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动起来了?(大腿,胳膊) 3、提问:大家摸摸自己的胳膊,说说你都摸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解释在科学上我们一般把“骨头”称作“骨骼”)适时板书:(骨骼、关节、肌肉) 4、揭示课题:骨骼、关节、肌肉,在刚才的活动当中,这三者都参与了运动。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就来探究骨骼、关节、肌肉有些什么作用以及这三者在身体肢体活动当中又是怎样相互协调运动的。 活动2【讲授】二、初步认识骨骼、关节和肌肉及其作用 (一)认识骨骼。 1、师:你知道哪些有关骨骼的知识?愿意和大家来分享一下吗?(摸摸自己身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骨骼、肌肉的保健)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骨骼、肌肉的保健)

第一单元《骨骼》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和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预防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相关产品的缺乏使得它在实际的运用中远没有认识中那么广泛。但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这还是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并积极倡导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受伤后如何急救、如何处理的措施。 根据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教科版科学四上《骨骼关节和肌肉》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骨骼关节和肌肉》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躯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看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状的观看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看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比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躯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看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摸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情愿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看、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看、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和谐运动,及躯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用观看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方法与摸索过程。 教学预备 人体差不多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的躯体里有一个支架,这确实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躯体,爱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和谐工作呢? 二、观看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看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和谐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看方法及观看目的 分解观看上肢运动,降低观看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看 用图文记录观看所得,强调将学生观看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 (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看记录,学生把自己关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看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锤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细小、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锤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课题1、骨骼 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懂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知道手骨由27块骨构成;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教学准备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师生互动效果简析 一、导入 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 二、建立骨骼概念

1、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也有骨头吗? 2、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有多少呢? 4、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5、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吗? 6、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X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三、认识骨骼作用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四、认识骨的构造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 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 7、通过阅读课本第4页的知识,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作用? 课题2、关节 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骨骼与肌肉


1、骨骼 过程和方法: · 能通过触摸感觉到皮肤下的骨头; · 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推测骨骼作用; 科学知识: · 知道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懂得人的骨骼是由 206 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知道手骨由 27 块骨构成;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知道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知道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愿意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习惯。 懂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一、导入
师 生 互 动 1、我们平时吃鱼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卡到,你知道卡在 我们喉咙中的时鱼的什么吗? 1、 在于的身体里面我们能够找到骨头,那么在我们的身体 里面也有骨头吗? 2、 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样的? 3、 你能形容一下你摸到的身体里面的骨头是哪个部分的? 有多少呢? 4、 你知道我们人的身体里面总共有多少块骨头吗? (它们在身体里面组成了身体的支架——骨骼)
效果简析
二、建立骨骼 概念

5、 你能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各个部分骨骼拼成一个完整的 人体骨骼吗? 6、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通过 X 光片来看见骨骼,通过 书上的这幅图,你看到了人的手由多少块骨头组成? 三、认识骨骼 作用 1、在人的身体当中有 206 块骨头,这些骨头都是一模一样 的吗? 2、这些骨头的外形不同也决定了它们不同的作用,你知道 这些骨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吗? 学生上台来制模型举例说。 1、很多动物和人是一样的,身体里面也具有骨骼,你们在 平时吃一些肉类的时候注意观察过吗?说说看。 2、出示一块鸡腿骨,你们见过这样的这样的动物骨头吗? 你能猜到这是动物那个部分的吗?这种骨头在动物的身体 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 3、你们知道骨头的里面是什么吗?猜猜看。 4、学生解剖观察 5、通过实验你看到了什么? 6、你能给同学们来讲解一下吗? 7、通过阅读课本第 4 页的知识,你发现有些骨头还有什么 作用?
四、认识骨的 构造


2、关节 过程和方法: ·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关节的位置; · 能够在固定关节的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科学知识: ·知道人体上一些关节的位置; ·了解关节的多种活动方式; ·知道可以用模型来表示关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借助物体研究现象的意识; ·愿意将各种关节活动进行比较; ·愿意用建议模型来反映事物。 能够在固定关节情况下发现关节的活动方式和一些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练习与答案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练习 一、填空 1、人体的支架叫骨骼,它由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人体的骨头可以分为、、 、四部分。我们的身体分为:、、和四个部分,我们感觉骨骼、关节、肌肉的主要办法是。 2、骨骼具有、、的作用。骨骼的更大作用是。 3、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它能制造。 4、骨与骨之间相连的地方叫,脊柱骨之间是靠连接的。 5、根据关节的运动方式不同,我们常把关节分为:(代表关节是膝关节)、 (代表关节是肘关节)、(代表关节是)等三种关节 6、肌肉占人身重量的%,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带动而实现的。我们身体的肌肉有多块。 7、人不运动时,负责、、的肌肉仍在继续工作。 8、关节所起的两大作用是作用和作用。抬臂运动主要活动的关节是。 9、收缩后的肌肉会、、、。 10、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和,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 ;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功能并增大,使人体更有耐力;经常运动的人肌肉发达且收缩力强,。 11、常吃和含量高的食物可保持骨骼、肌肉正常工作。 12、运动前做一下,我们的身体就不会受伤。 二、判断。(对的打上“√”,错的打“×”) ()1、人体的骨架叫骨骼。 ()2、人体中骨与骨之间是以关节的形式连接起来的。 ()3、骨骼很硬,无论姿势怎样都不会变形。 ()4、人体身高与骨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5、脊柱是人体中最长的一块骨头。 ()6、人的身体越高体内骨的块数就越多。 ()7、人体有了关节才能行走。 ()8、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可以使关节脱开,这叫脱臼。 ()9、骨头中间的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10、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 三、連线: 1、把骨骼与它的作用用线連起来。 头骨保护心脏和肺 胸骨保护肠和胃 骨盆脑 2、把能做出相同动作的关节用线連起来。 肩关节旋转关节 膝关节铰链关节 腕关节球状关节 四、选择。 1、人体的骨骼由()块形状不同的骨组成。A、26B、206 C、260 2、脊柱骨之间是靠()连接的。A、关节B、皮肤C、软骨 3、抬臂运动主要活动的关节()。A、指关节B、肘关节C、肩关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