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血清学指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43.19 KB
- 文档页数:3
教你看懂风湿及类风湿化验结果做风湿三项检验,首先要留取血清、血浆、关节液、胸水等标本。
留取标本应注意以下几点:(1)采集血清或血浆标本,受检者最好空腹。
(2)某些药物会影响风湿三项的检验结果,如服用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类(水杨酸类)药物以及抗生素类药物,会导致抗“O”不升高。
留取标本前的若千天内最好不服用这些药物。
看风湿三项化验单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参考值范围:参考值和参考范围是以一定量正常人群验证.得来的,并非绝对值,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参考值和参考范围可能不同。
不同标本如血液、关节液、胸水等,有不同的参考值。
用不同的测定方法,不同型号的仪器和不同厂家的试剂盒进行测定都有不同的参考值范围和测定结果的表示单位。
因此不同医院提供的参考值范围可能也不相同,不能直接比对。
②由于风湿免疫检测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受限,单一指标检测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依据,必须与病人状况、体征检查及各种诊断手段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阴性不能绝对排除风湿性疾病或风湿活动期,单一指标或一次检验结果阳性也不能作为诊断风湿性疾病的确诊依据,只是提供了需进一步检查的信号。
例如:抗"O"值必须动态观察,一次抗"O"值增高仅供临床参考,若连续几次定期检查抗“O”值逐渐升高,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则临床意义较大;C反应蛋白(CRP)与总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三者结合在一起更可预知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
编辑与诊断有关的风湿免疫检测内容有多种,具体项目详见一下指标。
1.抗“O"(anti-streptolysin O, ASO)抗“O”,即抗链球菌溶血素“O”,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人侵人体后机体产生的相应抗体。
测定抗“O",可作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指标,也用于各种风湿性疾病的辅助诊断。
参考值< 200IU/ml(乳胶凝集试验)< 120IU/mL(免疫比浊法)2.类风湿因子( rheumatoid facter, RF)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很高,可达79.6%,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常见的自身抗体。
B7-H 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病情相关性分析杨波 刘秀梅=摘要>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3(s B7-H 3)、I NF-r ,I L-2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EL IS A 夹心法检测53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与35例正常人血清sB7-H3,I NF -r ,I L-2探水平。
魏氏法测血沉(ESR);DAS28方法评价疾病活动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结果 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sB7-H 3水平为(34125?8156)L g /L,正常人血清sB7-H 3水平(21152?8128)L g /L,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101);ºRA 活动组与缓解组、健康对照组分别比较,sB7-H 3水平差异统计学有意义;»I NF -r 的血清水平在活动组、缓解组、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0101);¼I L-2的血清水平在活动组、缓解组、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0101);½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 患者组B7-H 3水平与I NF -r 、IL -2成正相关,与DAS28呈正相关。
结论 B7-H 3水平的增高可能直接参与了RA 的发病,并与RA 的疾病活动度有一定的关系,I NF-r ,I L-2在RA 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因此可能和B7-H 3协同参与了RA 的发病。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B7-H 3;ELISA=Abstract > Objective To detect sol uble B7-H 3(s B7-H 3)、I NF-r ,IL -2i n seru m of Rheu m ati od arthr-i ti s patien ts and d i scuss its cli nical sign ifi cance .M ethods Sand w ich ELIS A w as appli ed to test B7-H 3、I NF-r ,IL -2i n seru m 0f rheu m atiod arthritis i n 53patien ts and 35healthy controls .The erythrocyte sedm i entati on rate (ESR)was deter m i ned accordi ng toW estergren m ethod .The d i sease activities was m easured by theDAS28.Re -sults ¹Seru m sB7-H 3i n patien ts is(34125?8156)L g/L w hereas healthy con trols is(21152?8128)L g /L.The d ifference bet ween them s howed si gn ificance(P <0101).ºthe levels of sB7-H 3among active/non -acti ve group and healt hy sub jects w ere si gnificantl y different(P <0101).»the l evels of I NF -r a m ong acti ve/non -ac -ti ve group and healthy sub j ects were sign ificantl y d ifferen.t ¼the levels of IL-2among active/non -acti ve group and healthy sub j ects w ere si gn ifi can tly differen.t ½related anal ysis :there w as a si gnifiti on bet w een s B7-H 3and I NF -r 、IL -2.And t here w as a si gnifiti on bet w een s B7-H 3and DAS281Concl usion The h i gher expression of s B7-H 3m ay play an m i portant role i n t he pathogenesi s of rheu m atoi d arthritis .I NF-r 、IL -2play an m i portant rol e i n coordi nation w i th B7-H 3in t he pat hogenesis of rheumat oid art hriti s=K ey words > Rheu m atoi d arthritis ;B7-H 3;ELIS A 作者单位: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通讯作者:刘秀梅 Em a:l li uxi um e@i m edm ai.l co m类风湿关节炎(rheu m ato i d arthritis ,RA )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清抗CCP抗体、RF、CRP、ESR水平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高学祥;汪六庆【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7月该院收治的39例RA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9例设为对照组.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抗CCP抗体水平,以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RF水平,以全自动动态红细胞沉降率分析仪测定ESR.统计分析两组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RA与上述血清指标相关性、RA发病危险因素,并统计分析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诊断RA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与ESR、CRP、RF、抗CCP抗体呈正相关(P<0.05);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均为RA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检测诊断灵敏度为92.31%(36/39)、准确度为94.87%(74/78),均高于单独检测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4种指标的特异度与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血清ESR、CRP、RF、抗CCP抗体水平异常增高,联合检测上述指标水平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减少漏诊及误诊,可为临床及早确定干预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14【总页数】4页(P2156-2159)【关键词】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性关节炎【作者】高学祥;汪六庆【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230022;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2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为累及周边关节为主的一种多系统性炎性自身免疫疾病,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多认为与遗传及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三种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一)【摘要】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RF特异性80.0%敏感性70.0%,AKA抗体特异性为95.0%敏感性较低68.5%,抗CCP抗体特异性90.0%敏感性87.0%。
结论抗CCP抗体对RA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其它两种血清标志物相互补充更助于RA诊断。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角蛋白抗体(AKA)间接免疫荧光法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指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性疾病,以对称性、进行性和破坏性关节病为主要特征,最终出现关节畸形,导致不同程度的残废,影响生存的慢性进行性炎性关节病变1]。
整个病程呈进行性加重造成的破坏也是不可逆的。
RA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开始合适的治疗对控制该病的病情非常重要。
2003年Vencovsky等2]报道抗CCP,AKA,RF的个别亚型(IgMRF)等自身抗体是早期RA侵蚀性疾病的诊断标志。
本人通过用(德国)欧蒙试剂盒检测RA患者血清中抗角蛋白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了解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后对RA早期诊断意义有初步新的认识。
对象和方法检测对象:RA组54例,为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3],其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25~62岁。
非RA组为门诊体检者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29~55岁。
方法:CCP的检测试剂来源:(德国)欧蒙Anti-CCPELISA(IgG)试剂盒,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批号为:E040624AS操作:试剂盒室温平衡后稀释液稀释阴阳性对照及待测血清。
相应孔分别加标准血清或参考血清,稀释的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和待测血清室温(18-25℃)温育,用稀释后的清洗缓冲清洗。
联合检测Hs-CRP、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KA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四项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Hs-CRP和RF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抗CCP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
结果 48例RA患者中Hs-CRP、RF、抗CCP抗体和AKA阳性率分别为89.6%(43/48)、68.8%(33/48)、52.1%(25/48)、39.6%(19/48)。
57例非RA患者其阳性率分别为36.9%(21/57)、14.0%(8/57)、3.5%(2/57)、0.18%(1/57)。
结论Hs-CRP、RF、抗CCP抗体、AKA四项联合检测对RA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累及周围小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慢性、致残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呈全球分布,在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1]。
现行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有RF、抗CCP抗体、AKA。
RF检测特异性差,抗CCP抗体、AKA检测灵敏度低。
本文通过Hs-CRP、RF、抗CCP抗体、AKA联合检测以探讨其对R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现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1)RA组:本院2009年1月—10月诊断为RA的患者4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在18-78岁,诊断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协会修订的RA分类诊断标准。
2)非RA对照组:本院健康体检者均为非RA患者57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37例,年龄在19-82岁。
2. 材料及检测方法:RF和Hs-CRP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用Olympus AU 600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RF>20IU/mL为阳性;Hs-CRP>10ug/L为阳性;所用试剂标准品及质控品均为相应公司配套产品,每日室内质控保证在控。
类风湿病化验项目
类风湿病化验项目包括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自身抗体等。
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反映病情活动度的主要指标,常出现升高,病情缓解时可降至正常。
尿常规:了解尿液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蛋白等)的变化情况。
有肾脏损害时,尿中可出现异常红细胞,尿蛋白异常增多。
肝肾功能:了解肝肾功能状态,判断肝肾功能受损情况。
自身抗体检查:了解体内是否有自身抗体,辅助诊断。
患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包括抗环瓜氨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类风湿因子等。
此外,如果能够抽取关节腔积液,也需要做关节腔积液的相关检查,针对关节还需要做B超检查,或者X线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也需要做胸部CT检查。
类风湿检查指标标准值类风湿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早期常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因此,对于类风湿的检查指标标准值的了解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类风湿的相关检查指标及其标准值,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类风湿疾病。
一、血清类风湿因子(RF)。
血清类风湿因子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标志物之一,其检测对于类风湿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血清类风湿因子的标准值应该为阴性,即小于等于20 IU/mL。
若血清类风湿因子的检测结果超过标准值,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
二、C反应蛋白(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其水平的升高常常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相关。
正常情况下,C反应蛋白的标准值应该在0-8 mg/L之间。
若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标准值,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三、红细胞沉降率(ESR)。
红细胞沉降率是一种常规的炎症指标,其水平的升高也常常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相关。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标准值为0-20 mm/h,男性的标准值为0-15 mm/h。
若红细胞沉降率超过标准值,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四、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ACPA)。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抗体包括抗循环肽酸蛋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抗体,其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正常情况下,ACPA的标准值应该为阴性。
若ACPA的检测结果阳性,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
五、关节超声检查。
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性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关节超声检查,可以直观地观察关节内软组织和骨骼的病变情况,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综上所述,类风湿检查指标的标准值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医生和患者应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疾病的活动性和炎症程度,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类风湿血清学诊断方法
类风湿血清学诊断方法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相关抗体和血清学指标来进行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诊断。
常用的类风湿血清学诊断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针对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的检测:RF是一种抗体,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呈阳性反应较高。
RF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或其他血清学方法进行检测。
2. 针对抗环瓜氨酸肽(anti-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ACPA)的检测:ACPA是一种特异性抗体,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也常常呈阳性。
ACPA的检测主要通过CCP(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抗体测定。
3. 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测定:这两个指标通常用来评估炎症的程度,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除了以上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关节液的抽取进行细菌培养、结晶检查等进一步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
需要注意的是,类风湿血清学诊断方法并不是单一化验结果,而是需要结合临床
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来做出准确的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慢性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体液免疫紊乱是RA 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多数患者出现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升高,且Ig 与疾病活动度有关,患者血清中Ig 水平检测可以作为RA 早期诊断及疾病程度判定的重要指标[1]。
有研究认为RA 治疗组血清IgG 、IgA 、IgM 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2,3],但大样本病例分析Ig 与RA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异常关系的研究尚少,目前仍未有明确的定论,因而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RA 患者的Ig 各亚型水平、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以探讨Ig 水平升高在RA 发病中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 患者300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218例;年龄7~84岁,中位年龄为53岁,病程1~440个月,中位病程54.8月。
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 )关于RA 的分类标准[4]。
1.2实验室指标测定:C 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Ig 均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
红细胞沉【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 )亚型水平升高与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00例RA 患者血清IgA 、IgG 、IgM 水平,并对Ig 升高与RA 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300例RA 患者中,IgA 升高93例(31.0%),IgG 升高109例(36.3%),IgM 升高21例(7.0%)。
3类Ig 亚型中任何一型水平升高的RA 患者其红细胞沉降率(ESR )、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同亚型Ig 水平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而且,IgG 升高的RA 患者其肿胀关节数显著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早期和非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高频超声表现与多项血清学指标相关性研究宋佳;孙磊;刘焕;曹团平;刘丹【摘要】目的:观察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ERA)与非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NERA)患者血清学指标(CRP、ESR、RF、抗CCP)的变化及其与膝关节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方法: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分为早期组(ERA)24例,非早期组(N ERA)36例.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病程、膝关节有无阳性体征,记录DAS28评分,血清学指标包括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等.结果:①NERA组的CRP及ESR的水平及RF阳性率显著高于ERA组(P=0.002,0.001,0.028).②NERA组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较ERA组增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血流评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膝关节骨侵蚀多见于股骨外侧髁,ERA 3例,NERA 24例,经卡方检验,NERA组骨侵蚀率明显高于ERA组;而股四头肌腱附着点炎ERA组有6例,NERA组有12例,两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ERA组中滑膜炎、髌上囊积液及滑膜血流评分与DAS28、血清中CRP及ESR相关性不显著,而NERA组滑膜炎及滑膜血流评分与DAS28、血清中CRP及ESR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地检测RA 膝关节病变情况,对膝关节RA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48)008【总页数】4页(P1006-1009)【关键词】高频多普勒超声;肌骨超声;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膝关节;髌上囊【作者】宋佳;孙磊;刘焕;曹团平;刘丹【作者单位】西安市第五医院超声科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超声科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检验科西安710082;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西安71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3.22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高致残率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发生RA时滑膜会变厚、软骨及其下面的骨质开始出现破坏,进而产生关节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