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第29卷专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 l.29M ay 2001年5月Journal of Shaanx i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M ay.2001

文章编号:1001-3857(2001)Sup.-0101-05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王磊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对学习和记忆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主要涉及到脑的相关结构、细胞学基础及生化基础,并提出某些特异性蛋白质是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分子.

关键词:学习;记忆;神经机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2;Q427文献标识码:A

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目前,对于学习和记忆的经典定义,往往只是心理学上的定义,即学习:就是通过神经系统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使人获得新的行为模式或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在环境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将获得的行为或经验贮存一定时期,并进一步加以固定的过程[1].在生理学上关于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人们一直未能给学习和记忆进行准确定义,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脑内的神经细胞非常多,参与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细胞也很多,难以对学习和记忆进行大脑功能区的准确定位.

(2)学习和记忆的种类非常复杂,难以对其机制进行准确定义.

(3)外界通过感觉器官进入大脑的信息量很大,而且刺激形式多种多样,能长期在大脑中贮存的信息仅仅只占总量的1%,并且对于个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反复起作用的外界信息才能被清楚记忆,大量的信息并不是长期贮存于大脑中.

本文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学习和记忆的神精机制进行探讨.

1传统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

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可以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

111感觉记忆阶段

感觉系统接受外界刺激获得信息后,首先在脑的感觉区内贮存,时间很短,仅仅一秒到几秒,如果不经过注意和处理,很快就会消失.

112短时记忆阶段

把先后进入感觉记忆阶段的不连续的信息经过加工、整合而成新的、联系的信息,贮存于第一级记忆库中,贮存时间即可延长几秒至几分钟.在这一阶段,信息的整合转移对于成人主要是将信息转变为口头表达性符号而实现,对于婴幼儿则通过实物刺激而转移.

113长时记忆阶段

进入第一级记忆库的信息,通过反复运用学习,在第一级记忆库中反复循环,延长了信息收稿日期:2000-10-09

在第一级记忆库中的停留时间,然后进入长时记忆阶段,信息也转入第二级记忆库中.它是一个大而持久的信息贮存系统,信息可以贮存几个月甚至几年.贮存信息的遗忘,往往是由于其它信息的干扰所致.

114 永久记忆阶段

在长时记忆阶段贮存到第二级记忆库中的信息,有的记忆痕迹经过长期反复运用,存于第三级记忆库中,可以永久保存.

所以,传统的生理学和心理学认为,学习和记忆的信息是贮存在不同的记忆库中,贮存的信息量在各级记忆库中依次减少,而贮存时间依次延长,少量极重要的信息可能永久保存.传统的信息记忆过程如图1所示

.

图1 传统的信息记忆过程

2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成果

211 学习和记忆的结构基础成果

21111 短时记忆回路

(1)海马与杏仁:临床医学发现,由于中毒、缺氧、脑外伤、肿瘤等原因损伤海马时,短时记忆发生障碍,患者记不清近期所发生的事情,而对久远的事情记忆清楚(即柯萨可夫综合症).如果同时损毁海马和杏仁,短时记忆不能完成;如果只损毁其中一个结构,则出现记忆障碍,但并不完全丧失短时记忆.由此可以推测,海马和杏仁是并列的两个短时记忆结构,可以形成两条各不相同的回路,可发生部分代偿作用.

(2)间脑腹内侧:损毁间脑乳头体和第三脑室侧壁,也可引起短时的记忆障碍.

(3)前额叶皮质:损毁前额叶皮质,同样导致短时记忆障碍.

根据以上事实,现在一般认为,海马、杏仁、间脑、前额叶皮质共同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形成了短时记忆回路,其反馈为正反馈.信息在感觉中枢多次冲动,使感觉中枢的神经细胞内的蛋白激酶激活,蛋白质磷酸化,进一步使突触功效增强,经过多次振荡后,使有用信息保存在第一级记忆库)))感觉整合中枢内.

21112 长时记忆的保存 在大脑中,没有一个特定的长时记忆中枢存在.如对视觉感知的事物的方位、形状等其感觉整合中枢是额叶下部的皮质部位,而事物空间位置的感觉整合中枢则是顶叶后部的皮质部.另外,大脑皮层下层的某些结构也与长时记忆的再现有关.

杏仁除了参与构成短时记忆回路外,还是不同感觉记忆的结合部位.如果杏仁被损毁,则学习、情绪、动机以及其它的感觉信息就不能整合在一起.

10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

专辑王磊: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103

212学习与记忆的细胞学基础

许多研究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结构和功能在后天变化很大,要试图在核团水平阐明其机理是不可能的.因此,对学习和记忆的研究很难深入到细胞水平.

刺激穿通纤维,在海马上记录.若先给予强直刺激,再给予单刺激,可见突触后电位增强,并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海马齿状回的突触后电位增强(LTP)最长可保持几个星期,这正是学习和记忆所需要的.并且,随着学习记忆的增强,在海马)CA1区上的LTP逐步增强,当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时,LTP也可达到最高值,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同时LTP的发展超前于行为变化,在消退过程中LT P的消退也趋前于行为变化.所以,神经细胞间突触传递的改变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

最近有资料证明,环境刺激等因素可以引起脑内不同区域的突触后膜致密物质(Postsynaptic Density;PSD)变化.龚云等报道,一次性电击可使大鼠海马CA3区的PSD显著增厚[2].罗兰等研究证明,易化记忆的药物脱苷氨酰胺精白氨酸加压素(DGAP)能引起小鼠脑内大脑皮层躯体感觉运动区和海马CA3区突触的PSD增厚.[3]据此,突触膜致密物质(PSD)增加或减少,可能是学习和记忆的细胞形态学基础.

213学习和记忆的生化基础

21311神经递质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儿茶酚胺(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类物质对学习和记忆有促进作用,可促使脑的兴奋水平增强,躯体运动能力增强.这主要是通过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活动参与对学习和记忆活动的调控.

(2)脑内乙酰胆碱(Ach)能神经活动加强时,可使学习和记忆能力加强.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通过隔区)))海马-边缘皮层的Ach系统,调制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突触传递,使相关区域的长时程突触后电位LTP增强,突触后膜致密物质量的改变.

(3)谷氨酸是一种兴奋型神经递质,其特点是它的受体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 只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才开放,是学习和记忆的关键物质之一,它的开放与学习过程相关,保持与记忆过程相关.但目前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

21312核酸、蛋白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用放射性同位素标志的碱基、氨基酸饲喂小鼠,同时训练小鼠走钢丝,测定发现小鼠脑内核酸含量、前庭核蛋白合成量、海马和视皮质合成蛋白量均显著增加.临床上,用蛋白质、核酸的前体物质碱基、五碳糖、鳞酸、氨基酸等作为药物给有记忆障碍的病人或老人服用,可以有效改善记忆.如果利用蛋白质、核酸的合成抵制剂,如放线菌素、茴香霉素、嘌呤霉素等抑制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可以发现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过程受到阻碍.龚云近期研究也发现,一次电击可使大鼠海马CA3区的PSD增厚,PSD主要是微管蛋白、肌动蛋白、神经丝蛋白、受体及酶等多种蛋白质.这些说明,核酸和蛋白质是学习和记忆的必要物质基础.

21313脑肽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肽已知的有200多种,已分离提纯粹40多种,脑肽主要作为调质,对神经系统起调制作用.

(1)加压素(VP),由垂体叶分泌的九肽,主要有精氨酸加压素.在动物实验中,人为给予加压素,可以促进动物的学习与记忆;在临床上,给老人、记忆力不好的儿童及脑损伤病人服用加压素,可以有效缓解记忆能障碍.加压素(VP)对学习记忆功能的促进作用机制,一般认为加压

104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

素是通过儿茶酚胺能神经系统和C-氨基丁酸能神经系统而起作用.因为,在动物实验中加压素可以促进儿茶酚氨更新率的提高,充分说明了儿茶酚氨能神经系统活动得以加强,促进了学习与记忆功能的改善;另一方面,在动物体内注射C-氨基丁酸的受体抑制剂印防己毒素,可以抑制加压素的功能.反之,如果注射C-氨基丁酸激活剂蝇覃醇,则可以有效增强加压素的促进效应.加压素可以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蛋白质合成,改善学习和记忆机能.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P物质、生长抑素、甲状旁腺素、胆囊收缩素CCK-8具有增强学习与记忆的机能,但机理不清.

(3)催产素、B-内腓肽、脑腓肽、降钙素、胆囊收缩素CCK-4,对学习和记忆有阻碍作用,但其机理还不清楚.

21314Ca2+的化学性突触传递Ca2+是化学性突触传递的重要信使,起着调节细胞功能的重要作用.细胞内Ca2+离子浓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细胞的功能.Martinez A.等发现,衰老动物脑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减少、体积变大,线粒体摄取Ca2+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胞内钙缓冲能力发生改变,结果造成脑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4].Lamberty Y等研究认为,Ca2+离子超载后,过剩的Ca2+离子沉积于线粒体内干扰呼吸链的反应,消耗大量的AT P,且Ca)Mg)AT P 酶,Na)K)ATP酶等活性受到抵制上,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损伤[5].Joseph.R 等证实胞内高浓度的钙离子还可激活核内切酶,导致核小体间DNA断裂,并释放大量的DNA 碎片,最终使细胞失去活性[6].张维宁等对单个神经细胞观察研究发现,细胞内钙离子的超载对神经细胞具有毒性作用,造成细胞肿胀甚至死亡[7].

章子贵等基于多次实验的结果认为,小鼠衰老性记忆障碍的脑内突触机理之一,可能是由于突触Ca2+严重超载,使神经元代谢受阻,能量消耗,神经信息传递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海马这一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地区发生严重钙超载时,可能会导致神经信息传递异常,从而进一步影响整个海马区的信息处理过程,最终在行为上表现为衰老性记忆障碍[8].

3某些特异性蛋白质是学习和记忆的物质分子

311短时记忆的产生机制

当某一信息在神经中枢的网络中振荡时,激发体内某些兴奋性神经递质和调质的分泌,并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大脑皮层下的杏仁、海马、前额叶皮质、间脑乳头体等结构的长时程突触后膜电位增强(LTP),使中枢神经细胞内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碱基稳定性受到影响,产生新的特异性RNA,控制合成特异性蛋白质,贮存于大脑皮层下的杏仁等结构的细胞内.当同样的信息再次出现时再次引起振荡,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产生短时记忆.这个过程属于正反馈. 312长时记忆的产生机制

如果引起短时记忆的某些重要信号经过反复的短时记忆回路中振荡,进一步引起大脑皮层相关的感觉整合中枢长时程突触后膜电位增强,使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内RNA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形成新的物质异性RNA,从而控制合成贮存该信息的新的蛋白质,贮存于大脑层的相关感觉中枢内.这个过程也属于正反馈,经过多次振荡后贮存于大脑皮层的相关感觉中枢内的特异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受干扰记忆消退较慢,形成长时记忆物质.

总之,某些特异性蛋白质上记忆物质的分子,其形成和贮存的部位不同,消退时间也不同,从而在大脑的不同部位形成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物质,当相似信息再次出现时,即可产生振

专辑王磊: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105

荡,回忆起以前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周衍椒,张镜如.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24~426.

[2]龚云.一次性电击引起大鼠脑内突触结构可塑性变化的定量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0,35(1):21~23.

[3]罗兰,陆汉新,呈馥梅,等.脱苷氨酰胺精氨酸加压素引起小鼠脑内突触可塑性变化的定量观察[J].解剖

学报,1991,22(1):93~96.

[4]M ar tinez A,V itorca J,Bogonez E,et al.Differ ential effects o f ag e on t he pathways of caciuminfux into nerve

terminals[J].Brain Res,1987,435:249~257.

[5]Lamberty U,Gow er A J.A ge-related changes in spontaneous behavior and learning in NM E mice from

matutity to middle age[J].Physiol Behav,1990,47:1137~1144.

[6]Joseph R,L i W,Han E J.N euronal deat h,cy toplasm calcium and inter nucleosmal DNA frag mentat ion:

evidence for DNA fr ag ments being released from cells[J].M ol Brain Res,1993,17:70~76.

[7]Zhang W N,Wu F M,Zhang ZX,et al.Determinat ion of intr acellular fr ee calcium in dissociated brain cells using

action measurement system AR-CM-M IC[J].Chin J appl Physiol,1993,9(4):334~348.

[8]章子贵,徐晓红,等.衰老性记忆障碍与脑突触体内游离[Ca2+]i相关性[J].生理学报,2000,52(1):85~

88.

1责任编辑王勇2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study and remembrance

WANG Lei

(Department of Biology,Zhaotong Teacher c s College,657000Zhaotong,Yunnan,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summed up about the developed about nerve mechanism of Study and remembrance,it involved the structure of the brain,the basic of cy tology,and the basic of biochem istry,putted forw ard that protein are molecules of study and remembrance.

Key words:study;remembrance;nerve mechanism;development

GPNMB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

GPNMB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SCs通过上调多种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和粘附分子的表达,并在损伤局部募集巨噬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同吞噬裂解的轴突和髓鞘,改善再生微环境;在基膜内形成Büngner’s带,引导轴突再生;轴突再生后,SCs 包绕其形成髓鞘,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损伤远侧端SCs长期失神经,则导致周围神经再生能力下降,影响神经修复。因此,激活失神经SCs,促进SCs增殖、分化、迁移、表达和分泌NTFs等,或者通过补充外源性营养因子、小分子物质等改善再生微环境,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策略。 非转移性糖蛋白黑色素瘤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也叫骨活化素(osteoactivin,OA)、树突状细胞肝素整合素配体(dendritic cell-heparin integrin ligand,DC-HIL)、造血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激肽-Ⅰ型(hematopoietic growth factor inducible neurokinin-Ⅰtype,HGFIN),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最早发现于黑色素瘤细胞中。GPNMB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改善记忆、抗炎、减少神经元死亡、保护神经元。 GPNMB在周围神经系统特别是SCs也有表达,然而,它对SCs和周围神经系统是否有激活或者保护作用,以及在周围神经再生修复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通过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远侧端进行基因芯片分析,了解GPNMB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并探讨GPNMB对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修复的作用和对

初中化学部分知识记忆口诀(超好)

1、干燥气体的方法与原则 分清气体酸碱性, 酸干酸来碱干碱, 普遍使用中性剂, 不反应的才能选。 2、金属置氢与部分活动性口诀 氢后不置氢,铜汞银铂金; 钾钙钠忌水,镁铝锌铁行; 稀酸硫或盐,硝酸可不行。 3、化合价在写化学式时的直接规律 正负排序标好价,约价去符叉出码; 原团带码先括号,价和为零来检查。 注意:1、角码不为1;2、氨等为例外。 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末固匙槽送竖弹;块横放竖用镊好。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 量具读数平切面,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垂直要悬空,不平不倒清洗好。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好。 左放物来右放码,用镊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与气遭。(遭遇:相遇,相接触)加热使用灯外焰,三分之二温度高。 硫酸稀释慢入水,慢慢注入玻棒搅。 实验先查气密性,杯瓶隔网才不爆。 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后移要记牢。 5、酸碱盐和氧化物概念通俗化(化学概念助记) 无机酸中都有谁?H开头除了水。 碱类物质特好记,氢氧化某和氨水。

金铵酸根A化B,小心氢氧析盐类。(A化B类盐中,A:不能是氧、氮、磷......;B:不能是氢!!!) 氧化物只俩元素,羧酸COOH推。 注意:盐中金铵酸根位序有例外:CH3COONa等。 6、氢气的化学性质 氢有可燃性,纯燃才安静。 还原通后点,变红撤灯停。 注意:先通后点不爆炸,先撤后停防氧化。 7、实验室制氧气 二氧化锰氯酸钾,一三混匀口略下。(一三:比例) 先查气密后装药,固定之后把热加。 高锰酸钾加热时,管口还应塞棉花。 气泡均匀才收集,先撤后熄莫忘记。 向上排气管深入,余烬火柴检验它。 8、化学变化理解记忆 化学变化有特征,新的物质定生成。 发光放热颜色改,放出气体有物沉。 化变同时有物变,物变或许化变寻。(如:铁液化时,表面的氧化等) 9、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金属正来非金负,化价和零要记住。 变价亚价方程出,氢化物中氢为负。 过氧化物氧负一,超氧化物要有数。 最外电子是主因,普遍之外有特殊。 10、不同的物质与它们的构成粒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 、稀有气体; 2、金属; 3、除碘外的固态非金属。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1教育知识记忆口诀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记忆技巧1:最近股市很孟,不断跌停,很多人赔洛,奕迅就站在卢子上唱福夸. 记忆技巧2:卢洛浮夸,太过苛求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记忆技巧:双孔特干涩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记忆技巧:直起弓,寻找一英(因)里外的狐狸当粮食。 4教师职业道德规的要求(案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记忆技巧1:3爱2人1终身记忆技巧2:关爱教为终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法、锻炼法、冶法、品德评价法。 记忆技巧:淘宝在唯品会上讲段(锻)子,这给奇葩说起到了榜样作用。 6教学方法 a语言性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b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c 实践性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d研究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发现法 记忆技巧:动嘴(语言)、眼(直观)、手(实践)、脑(研究)。动嘴:教授在讲坛(谈)读书;动眼:眼馋(参);动手:2次实战演练;动脑:武王思考如何讨伐(发)纣 7布卢姆与布鲁纳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发现学习 布卢姆记忆技巧:母亲用手掌握着刚出生的BABY,想象着将来会叫爸爸妈妈(认知)、会对人微笑(情感)、会跑会跳(动作技能) 布鲁纳记忆技巧:纳米结构是科学家发现的。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简答)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1:首富王健林建筑起家,考虑王思聪是不是接班,王思聪涉猎全面但很有个性,跟名人网上对骂。(建设接班全面个性)记忆技巧2: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技巧赞助:慧同学) 9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记忆技巧:外出寻找落花生 10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舒 记忆技巧1:很多人不懂,格格的两个儿子(高尔顿、霍尔)为什么要微服私访。记忆技巧2:记忆技巧2:(发论)服威(威尔逊)力大格(格塞尔)外爱做梦(孟子)——今夜HI 不停 11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简答)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神经,机制]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是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归纳推理是人类智力的一个关键要素,推理能力的高低可以反映个体对于事物本质以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归纳推理的早期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与儿童归纳推理能力研究的探讨中,然而这些研究并没有真正触及到归纳推理过程本身,也很少涉及归纳推理的形成机制。近年来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工具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讨,力图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归纳推理的脑成像研究 首次对于归纳推理进行脑成像研究始于1997年,Goel等人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以三段论语句为材料对比了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异同,发现归纳推理激活的脑区包括左侧额中回,左侧扣带回,以及左侧额叶上回;与演绎推理相比,在左侧额叶上回激活的区域略有不同。2004年Goel和Dolau又用fMRI技术对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推理任务都激活了左侧前额皮层、双背侧前额、顶部以及枕叶皮层,其中左背外侧额回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被更多的激活。 梅杨、梁佩鹏等(2010)采用简单几何图形为研究材料,利用fMRI探讨了图形型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归纳推理任务显著的激活了前额区、尾状核、壳核和丘脑,并且发现在图形型归纳推理中前额皮层纹状体丘脑通路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另外,右侧额下回、双侧尾状核头部、壳核等脑区参与了知觉信息的整合。Peipeug Liaug同样采用几何图形为实验材料,根据特征维度的不同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共享两个属性的任务,另一种为共享一个属性的任务,以信息、任务作为参照。相对于信息任务来说,归纳任务激活了前额皮层、丘脑等区域,并且这些区域的激活与任务难度有关。实验中同样发现前额纹状体丘脑通路在归纳推理中的重要作用。 Xinqin Jia et al (2011)关注了数字归纳推理识别和外推的两个认知过程。fMRI研究结果发现左侧顶上小叶(SPL)延伸至楔前叶区以及左侧背外侧前额皮质(DLPFC)参与了数列归纳推理的识别和外推阶段。在识别阶段额顶叶区域得到了激活,而在外推阶段纹状体丘脑区域得到了激活。研究证明许多脑区参与了数字归纳推理的过程,包括前额、顶叶以及皮质下区域。 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归纳推理的认知过程激活了大量的脑区,由于研究者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材料,激活的脑区也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讲,前额叶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脑成像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归纳推理参与认知加工的脑区,但是并不能清楚的提供认知加工的过程。因此,对于归纳推理的认知加工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二、归纳推理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有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够弥补fMRI技术的缺陷,清楚的记录归纳推理的具体加工过程,以便对其进行探索。Bigman和Pratt首次使用ERP技术对于简单几何图形的类别归纳进行了研究。实验中相继呈现三个图形刺激,被试要在前两个图形出现后迅速提取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在第三个图形出现时要判断它是否具有前两个图形的共同特征。研究

化学知识记忆口诀

记忆口诀 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 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说明:“光有离子还不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 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说明:若将“它是盐酸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说明:“把水吸”是,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样先用水洗。 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说明:“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 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飞溅。 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气。

“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成立。”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说明:“易溶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铵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 计算 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 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 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制备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 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 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 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 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6, 855–862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0855 855 ·研究构想(Conceptual Framework)· 音乐传达哲理性概念的认知神经机制* 周临舒 蒋存梅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上海 200234) 摘 要 哲理性概念是音乐表现的对象之一。由于音乐不具有类似语言的语义性, 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常常成为音乐欣赏者的困扰。基于此, 本项目聚焦于听者对哲理性概念的理解。通过选取音乐训练经历不同的人群为被试, 系统考察哲理性概念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本项目成果将揭示音乐诱发哲理性概念加工的神经机制, 厘清音乐训练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作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人类对音乐意义理解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音乐; 哲理性概念; 神经机制; 音乐训练; 意义理解 分类号 B842 音乐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系统之一, 这 可能缘于音乐和语言在人类进化历史上具有相同的起源(Darwin, 1871; Wallin, Merker, & Brown, 2001)。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音乐无处不在。聆听音乐不仅是现代人最具普遍性的一种活动, 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 即使音乐会、电台广播的解说词不遗余力地介绍音乐的表现内容, 许多人仍抱怨自己“听不懂”音乐, 尤其当音乐被用于传达哲理性对象, 比如,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哲理性对象作为音乐的外在表现对象, 属于音乐外在意义(extramusical meaning)的范畴(Meyer, 1956; Patel, 2008)。在音乐欣赏活动中, 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是不是音乐工作者的专利?一般人能否理解音乐传达的哲理性对象?其内在的认知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目前, 尚无研究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考察听者对音乐哲理性对象的理解。对以上问题的系统探究, 不仅可以推进和完善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研究, 为构建音乐外在意义的认知神经模型提供依据, 而且有助于明确音乐训练经历对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影响, 最终回答人类对音乐的理解是否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5-11-2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0972, 31500876)资助。 通讯作者:蒋存梅, E-mail: cunmeijiang@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音乐外在意义加工的理论 在音乐学研究中, 关于音乐意义的定义及其构成问题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如, Davies, 1994; Hanslick, 1854; Kivy, 1990, 2002; Meyer, 1956)。根据已有的理论, 音乐意义可大致分为音乐内在意义和音乐外在意义两类(Koopman & Davies, 2001; Meyer, 1956; Patel, 2008)。前者是指某个音乐事件(可以是某一音乐元素, 或某个结构单元)指向另一个音乐事件所具有的意义。相反, 当音乐指向概念、图像、经验、或情绪状态等音乐之外的对象时, 这种意义属于音乐外在意义。根据Koelsch (2012)的观点, 音乐所表达的意义超出音乐符号本身, 且音乐意义与语言符号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因此, 他以音乐语义(musical semantics)代替音乐意义。即便如此, Koelsch 也承认, 音乐语义与语言学中的命题语义仍然具有差异:音乐很难表达语言中量词、情态词以及连接词所能表达的意思, 而语言很难表达音乐所能传达的感受性信息。 早在1986年, Dowling 和Harwood 在查尔斯·皮尔斯符号学(notions of Charles Pierce)理论的基础上, 从音乐情绪知觉的角度提出音乐表现情绪的3种方式:形象符号(icon)、标志符号(index)和象征符号(symbol)。Koelsch (2011, 2012)将其延

心理学知识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心理学知识-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的进化: (1)神经系统的发生: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没有专门的神经系统、感受器官和效应器官。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海蜇,水母)――有了专门接受刺激的特殊细胞,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的神经系统,组成了网状神经系统。水螅已经具有了高等动物的反射弧的雏形,这也是神经系统的最初形态。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蚯蚓-出现了神经节,头部神经节发达,称为发头现象。发头现象的出现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蚯蚓的神经系统是链索状的,称为链状神经系统。昆虫-形成了三个大的神经节:头部、胸部和腹部。它们的神经系统称为节状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柱骨,称脊椎。脊椎动物是管状神经系统且其神经组织是空心的。管状神经系统的前端膨大部分形成脑泡(前脑、间脑、中脑、延脑、小脑)。爬行动物出现了大脑皮层。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肉类、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更加完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沟回,脑的各部位的机能也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从低等脊椎动物到高等脊椎动物脑得进化: (1)脑的相对大小的变化——脑指数 (2)皮层相对大小的变化——皮层指数 (3)皮层内部结构的变化——脑的功能区 3.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1891年,瓦尔岱耶提出。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有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胞体:最外是细胞膜,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有神经原纤维、尼氏体、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树突——较短,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较长,包含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轴突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去,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速记】

初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快速记忆口诀 说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 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 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 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空气组成 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

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色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 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 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实验室制氧气(氯酸钾分解) 七步: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

十步:茶房禁鼓捣(查放紧固倒),夜深取衣洗(热伸取移熄)。 排水法收集气体 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放空充气撤管撤灯. 托盘天平的使用 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盒中.容量瓶的使用 精确配液容量瓶,用前查洗记心中,溶解药品用烧杯,静置片刻移瓶中,转移溶液洗三遍,溶剂一次勿加成,快到刻度滴管加,摁塞倒立再摇动.固体药品的取用与溶解 粉末固体用药匙,量多大匙少小匙,块状固体镊子夹,平放药匙再直立.过滤 过滤操作要知道,一贴二低三紧靠,一次过滤不澄清,重复操作可奏效.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四) 3当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研究的问题 3.1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是否为同一过程?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源于对推理本质的关注。与归纳推理相对的另一种推理为演绎推理。 根据事实的概括性,可将推理划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和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也可根据推理前提为结论提供支持的力度,将推理划分为有限支持的归纳推理和绝对支持的演绎推理。对于两种不同推理过程的关系,存在两种理论:一种认为归纳与演绎推理是同一过程,如Johnson-Laird(1983)的心理模型理论,Rips(2001)的标准转换理论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理存在两种不同的过程(Sloman,1993;Evans,2003),一种是直觉的、快速的、受到情境影响的加工,另一种则是基于规则的、分析性的过程。虽然两个系统并非严格对应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但是归纳推理更依赖于前一个系统,演绎推理更依赖于后一个系统。 对于这两种观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证据。当前的病理研究发现左侧额叶损伤均导致两种推理方式的表现受损(Waltz etal.,1999,2004)。已有的ERP 研究也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均与晚成分相关(Chen et al.,2007;Li et al.,2009;Qiu et al.,2007)。尽管部分研究支持了单一加工理论,更多研究结果支持双系统的观点。脑成像研究发现,两种推理方式的激活发生分离。其中Goel等人则发现了左侧额叶的分离,归纳推理引起更强的背侧前额叶激活,反映了假设的形成与评估。此外,归纳推理激活左额下回的程度比演绎推理更弱,反映了后者对语义加工和工作记忆的需求更大 (Goel&Dolan,2004;Goelet al.,1997)。而Osherson和Parsons等人的研究显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偏侧化现象,归纳推理额外激活了左半球相关脑区,演绎推理额外激活了右半球与语言加工相关的脑区。尽管如此,这一系列研究都表明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发生分离,支持了推理的双系统理论,但是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分离是否能够说明推理确实存在双系统,还有待后续研究支持。此外,Heit(2007)认为单一加工理论对诸多现象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预测,完全放弃还为时过早,而双系统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加工细节的解释和预测。 3.2不同类型的归纳推理认知神经机制是否相同? 关于归纳推理的认知机制,目前存在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觉相似的,如Osherson的相似性覆盖模型(Osherson,Smith,Wilkie,López,&Shafir,1990)、Sloman的基于特征的归纳推理模型(Sloman,1993)等。另一种认为归纳推理是基于知识与概念的,如Medin的相关性理论(Medin,Coley,Storms,&Hayes,2003),McDonald的假设评估模型(McDonald,Samuels,&Rispoli,1996)和Heit的贝叶斯模型(Heit,1998)等。

教育基础知识记忆万能口诀

一、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 口诀:有意理解深加工,组块编码记忆术。过度学习150 ,阅读试忆相交替 复习方式多样化,集中分散相结合 (1)明确记忆要求,增强知识巩固的自觉性。 (2)深度加工材料、 (3)有效运用记忆术。尝试回忆与反复记忆相结合。 (4)进行组块化编码。 (5)适当过度学习。一般认为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6)合理进行复习。①及时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二、简述有效迁移的策略或简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口诀:鞭策平台(编排、策略、评价、教材) ⑴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a. 精选教材,提高对概念原理的理解。 b. 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组织特点。 ⑵合理安排教学方式,促进迁移。 ⑶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⑷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5.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三、简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口诀:三个教学过程一学科结论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关注人。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更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4.教学过程的人文关怀 四、简述学习动机的激发。 口诀:上课布置作业学习反馈奖惩归因(创情景,控水平,妥奖惩,正归因)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上课)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布置作业)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学习反馈)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奖惩)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归因) 五、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口诀:(间掌传教)教师直接掌握传授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六、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口诀:双量双练加思考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口诀:两设置两利用一培养一注意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的训练。 3.帮助学生树立完整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高中化学知识点口诀记忆

高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完全版--经典必看帮助记忆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翟谔砑禹缆胧保 ο燃兄柿看蟮捻缆耄 缓笤诩兄柿啃〉 捻缆耄ㄗ詈笤僖贫 温耄 ?nbsp;

教育知识与能力记忆口诀(一)

教育知识与能力记忆口诀(一)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全民化。 ③教育的民主化。 ④教育的多元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 2.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口诀】两权一目的(两圈一亩地) 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教学上要做到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 ②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身心发展不同的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任务。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教育,有针对性。 ③不平衡性。个体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阶段是不均衡的,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适时而教,抓住关键期。 ④互补性。个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⑤个别差异性。从群体的角度看,男女具有不同的特点,从个体的角度看,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性,因此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4.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5.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①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②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③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④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口诀】义务要延长,高等要大众,职业要统一,终身要建立 6.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一)

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一) 摘要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推导至一般的高级认知过程,其认知神经机制是当前研究的新方向。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发现:(1)归纳推理的核心过程与前额叶和晚期ERP成分密切相关;(2)归纳推理可能存在双系统;(3)归纳推理过程中大脑偏侧化的现象存在争议。以上三个问题需要后续归纳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进行验证。 关键词归纳推理;神经机制;前额叶;晚期ERP成分;双系统;偏侧化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的事件或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将知识或经验概括简约化的过程(李红,陈安涛,冯廷勇,李富洪,龙长权,2004)。归纳推理是或然性的、不确定的推理,是一系列认知活动的核心成分,如分类,概念形成,决策等。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对特定情境事件的推测和概括,来调整相应的行为。近40年来,研究者已经在行为研究层面对归纳推理的心理机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则刚刚开始。有学者认为,对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是未来归纳推理研究的新方向 1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的研究 目前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研究主要包括病理研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功能性核磁成像(fMRI)等脑成像研究,以及事件相关电位(ERPs)研究等。相关实验任务主要包括语句型、图形型、数字型归纳推理三种。 1.1归纳推理的病理研究 归纳推理的病理研究主要采用数字归纳推理任务和瑞文推理任务,根据掌握的资料,尚未发现采用语句型归纳推理任务的病理研究报告。 1.1.1数字归纳推理任务的病理研究 Langdon和Warrington(1997)首次探讨了大脑受损病人在数列完型任务(即数列推理,如3 57 9)中的表现,结果发现虽然大脑左、右半球受损病人在该任务中都表现出严重缺陷,但具体表现方式有所不同:左半球受损病人在数字运算问题上表现显著差于右半球受损者和正常被试。作者据此推断右半球负责数字的估算,而左半球负责规则概括。Yang,Liang,Lu,Li和Zhong(2009)采用相同任务对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impairment,MCI)病人进行研究发现,在归纳推理中起重要作用的背侧前额叶(dorsolateralprefrontal cortex,DLPFC)BOLD信号比常人更微弱,而两侧功能性联结更强。因此,推理能力的功能受损发生在大脑结构性变化前。此外,正常老年人与病人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左偏侧化,可能说明了左偏侧化与老化有关。 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归纳推理与诸如记忆等其他认知能力的关系 (Heit&Hayes,2011)。Delazer等人以遗忘症患者为被试,采用数列完型任务探讨了内隐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

初中化学知识记忆口诀说变化 物理变化不难辨,没有新物质出现;化学变化则不然,物质本身已改变;两种变化有区别, 有无新物作判断;两种变化有关联,化变中间有物变;变化都由性质定,物性化性是关键。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 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 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空气组成 空气组成别忘记,主要成分氮氧气,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 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要当成质量比,还要注意防污染,环保意识要树立。 碳硫磷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红热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温度很高;燃硫入氧燃烧变旺,火焰紫色美丽漂亮,生成气体气味够“呛”; 燃磷入氧现象难忘,浓厚白烟冷却粉状;铁丝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熔物固态黑色。 氧中燃烧的特点 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 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 氯中燃烧的特点 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 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 实验室制氧气(氯酸钾分解) 七步: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

十步:茶房禁鼓捣(查放紧固倒),夜深取衣洗(热伸取移熄)。 排水法收集气体 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放空充气撤管撤灯. 托盘天平的使用 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毕归零放盒中. 容量瓶的使用 精确配液容量瓶,用前查洗记心中,溶解药品用烧杯,静置片刻移瓶中, 转移溶液洗三遍,溶剂一次勿加成,快到刻度滴管加,摁塞倒立再摇动. 固体药品的取用与溶解 粉末固体用药匙,量多大匙少小匙,块状固体镊子夹,平放药匙再直立. 过滤 过滤操作要知道,一贴二低三紧靠,一次过滤不澄清,重复操作可奏效. 仪器装配 下上左右顺序定,装好检验气密性,固液小大装药品,拆卸仪器反进行. 加热 用前检查灯芯平,烧焦过长都不行,酒精可加三分二,燃着不能加酒精, 点灯要用火柴点,不能用灯去点灯,熄灯要用灯帽盖,用嘴吹灯祸易生. 化合价 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是正三氧负二,氯负一价最常见;硫有负二正四六, 正二正三铁可变;正一二铜二四碳,单质零价永不变; 其它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化合价要记准,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硅四铝五价磷; 谈变价也不难,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原子团不要分,一价铵根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就是磷酸根。 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 氯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一三金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

浪漫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 1-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10.12677/ap.2015.51001 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Neural Mechanism of Romantic Love Hongwen Song, Yang Liu, Juan Kou, Zhiling Zo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Email: 2366872585@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 Received: Nov. 18th, 2014; revised: Dec. 11th, 2014; accepted: Dec. 22nd, 2014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omantic love,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ffective states,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extraordinary achievements of mankind. Romantic lov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survival, re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Understanding the neural mechanism of romantic love will be helpful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physiological of marriage crisis and rela-tionship disorder. This paper will review the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romantic love. Keywords Romantic Love, Dopamine, Vasopressin,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浪漫爱情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宋洪文,刘洋,寇娟,邹枝玲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Email: 2366872585@https://www.doczj.com/doc/db8990339.html, 收稿日期:2014年11月18日;修回日期:2014年12月11日;录用日期:2014年12月22日 摘要 浪漫爱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感状态,通常将浪漫爱情看成是催动人类成功的重要因素。浪漫爱情在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