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化学实验 选择题

大学化学实验 选择题

大学化学实验 选择题
大学化学实验 选择题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知识练习题(II)

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

管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 (标准答案: D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C )

A. 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内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

装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

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标准答案: D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 通风要良好

C. 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 以上都是

8、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

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C )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9、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标准答案: B )

A. 1/2

B. 2/3

C. 3/4

D. 4/5

10、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多少?(标准答案: A )

A.2/3 B. 1/3 C. 1/2 D. 3/4

11、普通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标准答案: B )

A.40℃ B. 60℃ C. 80℃ D. 100℃

12、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 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 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 以上都是

13、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标准答案: D )

A. 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 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

标签朝外

C. 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 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14、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标准答案: D )

A. 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 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 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 以上都是

15、实验开始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标准答案: D )

A. 必须认真预习,理清实验思路

B. 应仔细检查仪器是否有破损,掌握正确使用仪器的要点,弄清水、电、气的

管线开关和标记,保持清醒头脑,避免违规操作

C. 了解实验中使用的药品的性能和有可能引起的危害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D. 以上都是

16、对于实验室的微波炉,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 C )

A. 微波炉开启后,会产生很强的电磁辐射,操作人员应远离

B. 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放入微波炉中加热

C. 实验室的微波炉也可加热食品

D. 对密闭压力容器使用微波炉加热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安全规范操作

17、实验室内使用乙炔气时,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A )

A. 室内不可有明火,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B. 房间应密闭

C. 室内应有高湿度

D. 乙炔气可用铜管道输送

18、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标准答案: D )

A. 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B. 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C. 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D. 以上都是

19、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A )

A. 可以用明火加热

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 不可猛烈撞击

D. 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20、室温较高时,有些试剂如氨水等,打开瓶塞的瞬间很易冲出气液流,应先

如何处理,再打开瓶塞?

A. 先将试剂瓶在热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B. 振荡一段时间

C. 先将试剂瓶在冷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D. 先将试剂瓶颠倒一下

(标准答案: C )

21、天气较热时,打开腐蚀性液体,应该:(标准答案: B )

A. 直接用手

B. 用毛巾先包住塞子

C. 戴橡胶手套

D. 用纸包住塞子

22、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D )

A. 管端应烧圆滑

B. 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C. 可以使用薄壁玻管

D. 加点水或润滑剂

23、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标准答案: B )

A. 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

B. 在搅拌下,加浓硫酸于水

C. 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

D. 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

容器混合

24、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C )

A. 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 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 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

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 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25、下列气体须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的是:(标准答案: D )

A. 硫化氢

B. 氟化氢

C. 氯化氢

D. 以上都是

26、下列实验室操作及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B )

A. 实验后所取用剩余的药品应小心倒回原容器,以免浪费。

B. 当强碱溶液溅出时,可先用大量的水稀释后再处理。

C. 温度计破碎流出的汞,宜洒上盐酸使反应为氯化汞后再弃之。

27、箱式电阻炉使用过程中,当温度升至多少度以上后,不得打开炉门进行激烈冷却,以免烧坏炉衬和电热元件? (标准答案: A )

A、200℃

B、400℃

C、550℃

D、800℃

28、需要你将硫酸、氢氟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各一瓶从化学品柜搬到通风橱内,正确的方法是:(标准答案: D )

A. 硫酸和盐酸同一次搬运,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

B. 硫酸和氢氟酸同一次搬运,盐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

C. 硫酸和氢氧化钠同一次搬运,盐酸和氢氟酸同一次搬运

D. 硫酸和盐酸同一次搬运,氢氟酸、氢氧化钠分别单独搬运

29、盐酸、甲醛溶液、乙醚等易挥发试剂应如何合理存放?(标准答案: C )

A. 和其它试剂混放

B. 放在冰箱中

C. 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D. 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30、以下哪个药品(试剂)在使用时不用注意干燥防潮?(标准答案: D )

A. 锂

B. 碳化钙

C. 磷化钙

D. 二氧化硅

31、应如何简单辨认有味的化学药品?(标准答案: C )

A. 用鼻子对着瓶口去辨认气味

B. 用舌头品尝试剂

C. 将瓶口远离鼻子,用手在瓶口上方扇动,稍闻其味即可

D. 取出一点,用鼻子对着闻

32、用剩的活泼金属残渣的正确处理方法是:(标准答案: B )

A. 连同溶剂一起作为废液处理

B. 在氮气保护下,缓慢滴加乙醇,进行搅拌使所有金属反应完毕后,整体作为废液处理

C. 将金属取出暴露在空气中使其氧化完全

D. 以上都对

33、有些固体化学试剂(如硫化磷、赤磷、镁粉等)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要注意什么:(标准答案: D )

A. 要注意周围环境湿度不要太高

B. 周围温度一般不要超过30℃,最好在20℃以下

C. 不要与强氧化剂接触

D. 以上都是

34、欲除去氯气时,以下哪一种物质作为吸收剂最为有效?(标准答案: C )

A. 氯化钙

B. 稀硫酸

C. 硫代硫酸钠

D. 氢氧化铅

35、在使用化学药品前应做好的准备有:(标准答案: D )

A. 明确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B. 掌握药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密度等)和化学性质

C. 了解药品的毒性;了解药品对人体的侵入途径和危险特性;了解中毒后的急救措施

D. 以上都是

36、在蒸馏低沸点有机化合物时应采取哪种方法加热?(标准答案: B )

A. 酒精灯

B. 热水浴

C. 电炉

D. 砂浴

37、关于重铬酸钾洗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A )

A. 将化学反应用过的玻璃器皿不经处理,直接放入重铬酸钾洗液浸泡

B. 浸泡玻璃器皿时,不可以将手直接插入洗液缸里取放器皿

C. 从洗液中捞出器皿后,立即放进清洗杯,避免洗液滴落在洗液缸外等处。然后马上用水连同手套一起清洗。

D. 取放器皿应戴上专用手套,但仍不能在洗液里的时间过长。

38、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 D )

A. 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

B. 废液不可任意处理

C. 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

D. 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39、剧毒物品必须保管、储存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C )

A. 铁皮柜

B. 木柜子

C. 带双锁的铁皮保险柜

D. 带双锁的木柜子

40、剧毒物品保管人员应做到: (标准答案: D )

A. 日清月结

B. 帐物相符

C. 手续齐全

D. 以上都对

41、处置实验过程产生的剧毒药品废液,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妥善保管

B. 不得随意丢弃、掩埋

C. 集中保存,统一处理

D. 稀释后用大量水冲净

42、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内表面进行消毒

B. 储存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储存者姓名

C. 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冰箱门上应注明这一点

D. 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43、实验完成后,废弃物及废液应如何处置?(标准答案: B )

A. 倒入水槽中

B. 分类收集后,送中转站暂存,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

C. 倒入垃圾桶中

D. 任意弃置

44、下列加热热源,化学实验室原则不得使用的是:(标准答案: A )

A. 明火电炉

B. 水浴、蒸汽浴

C. 油浴、沙浴、盐浴

D. 电热板、电热套

45、易燃化学试剂存放和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是:(标准答案: D )

A. 要求单独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B. 放在冰箱中时,要使用防爆冰箱

C. 远离火源,绝对不能使用明火加热

D. 以上都是

46、用过的废洗液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 B )

A. 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B. 作为废液交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C. 可以用来洗厕所

D. 随意处置

47、在普通冰箱中不可以存放什么物品?(标准答案: D )

A.普通化学试剂 B.酶溶液 C. 菌体 D. 有机溶剂

48、使用剧毒化学品必须有两人操作,并在浙江大学剧毒化学品实验使用登记表上记录?(标准答案: A )

A.用途、使用量、剩余量 B.成分、种类 C.特性、组成

49、领取剧毒物品时,必须:(标准答案: A )

A.双人领用(其中一人必须是实验室的教师) B.单人领用

C.双人领用(两人都是实验室的学生)

50、各实验室在运送化学废弃物到各校区临时收集中转仓库之前,可以:(标准答案: C )

A.堆放在走廊上 B.堆放在过道上 C.集中分类存放在实验室内,贴好物品标签

51、实验室的废弃化学试剂和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废物,可以:(标准答案: A )

A.集中分类存放,贴好标签,待送中转站集中处理

B.向下水口倾倒

C.随垃圾丢弃

52、剧毒物品使用完或残存物处理完的空瓶,应:(标准答案: B )

A.随生活垃圾丢弃 B.交回学校后勤技术物资服务中心 C.交回学校保卫处

53、以下什么物质引起的皮肤灼伤禁用水洗? (标准答案: D )

A. 五氧化二磷

B. 五硫化磷

C. 五氯化磷

D. 以上都是

54、搬运剧毒化学品后,应该:(标准答案: A )

A. 用流动的水洗手

B. 吃东西补充体力

C. 休息

55、当有汞(水银)溅失时,应如何处理现场? (标准答案: D )

A. 用水擦

B. 用拖把拖

C. 扫干净后倒入垃圾桶

D. 收集水银,用硫磺粉盖上并统一处理

56、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标准答案: A )

A. 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B. 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C. 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D. 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57、黄磷自燃应如何扑救:(标准答案: C )

A. 用高压水枪

B. 用高压灭火器

C. 用雾状水灭火或用泥土覆盖

D. 以上都对

58、金属钠着火可采用的灭火方式有:(标准答案: A )

A. 干砂

B. 水

C. 湿抹布

D. 泡沫灭火器

59、铝粉、保险粉自燃时如何扑救?(标准答案: D )

A. 用水灭火

B. 用泡沫灭火器

C. 用干粉灭火器

D. 用干砂子灭火

60、强碱烧伤处理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A )

A. 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B. 立即用1%~2%的醋酸冲洗

C.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D. 先进行应急处理,再去医院处理

61、容器中的溶剂或易燃化学品发生燃烧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 A )

A. 用灭火器灭火或加砂子灭火

B. 加水灭火

C. 用不易燃的瓷砖、玻璃片盖住瓶口

D. 用湿抹布盖住瓶口

62、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 C )

A. 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 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C. 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 以上都对

63、实验过程中发生烧烫(灼)伤,错误的处理方法是:(标准答案: C )

A. 浅表的小面积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

B. 以生理食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

C. 若有水泡可自行刺破

D. 大面积的灼伤,应紧急送至医院

64、使用碱金属引起燃烧应如何处理?(标准答案: C )

A. 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 马上向燃烧处浇水灭火

C. 马上用石棉布盖砂子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

D. 以上都对

65、试剂或异物溅入眼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D )

溶液洗 B. 酸:大量水洗,用1~2%A. 溴:大量水洗,再用1%NaHCO

3

NaHCO

溶液洗

3

C. 碱:大量水洗,再以1%硼酸溶液洗

D. 以上都对

66、为了防止在开启或关闭玻璃容器时发生危险,下列哪一种瓶塞不适宜作为盛放具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玻璃容器的瓶塞?(标准答案: B )

A. 软木塞

B. 磨口玻璃塞

C. 胶皮塞

D.

橡胶塞

67、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标准答案: B )

A.点眼药膏

B.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68、以下是酸灼伤的处理方法,其顺序为:①以1~2%NaHCO3溶液洗。②立即用大量水洗③送医院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标准答案: B )

69、以下是溴灼伤处理方法,其顺序为:①送医院②立即用大量水洗③用乙醇擦至灼伤处为白色。

A. ②③①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①②③

(标准答案: A )

70、当不慎把大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标准答案: D )

A. 用酒精棉球擦

B. 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 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 以吸水性强的纸或布吸去后,再用水冲洗

71、当不慎把少量浓硫酸滴在皮肤上(在皮肤上没形成挂液)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标准答案: D )

A. 用酒精棉球擦

B. 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 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D. 用水直接冲洗

72、一般无机酸、碱液和稀硫酸不慎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标准答案: C )

A. 用酒精棉球擦

B. 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 用水直接冲洗

D. 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73、皮肤若被低温(如固体二氧化碳、液氮)冻伤,应:(标准答案: B )

A. 马上送医院

B. 用温水慢慢恢复体温

C. 用火烘烤

D. 应尽快浸入热水

74、HCN无色,气味为:(标准答案: C )

A. 无味

B. 大蒜味

C. 苦杏仁味

D. 烂苹果味

75、不具有强酸性和强腐蚀性的物质是:(标准答案: B )

A. 氢氟酸

B. 碳酸

C. 稀硫酸

D. 稀硝酸

76、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标准答案: D )

A. 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闪点越低,越易燃烧

B. 极易挥发成气体

C. 遇明火即燃烧

D. 以上都是

77、对于一些吸入或食入少量即能中毒至死的化学试剂,生物试验中致死量(LD50)在50mg/kg以下的称为剧毒化学试剂,以下哪个不是剧毒化学试剂:(标准答案: D )

A. 氰化钾

B. 三氧化二砷

C. 氯化汞

D. 苯

78、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些物质?(标准答案: D )

A. 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喷雾剂,氧化性气体,加压气体

B. 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可自燃液体,自燃自热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C. 氧化性液体,氧化性固体,有机过氧化物,腐蚀性物质

D. 以上都是

79、危险化学品的毒害包括:(标准答案: D )

A.皮肤腐蚀性/刺激性,眼损伤/眼刺激

B.急性中毒致死,器官或呼吸系统损伤,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

C.水环境危害性, 放射性危害

D.以上都是

80、危险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表述中,半致死量LD50代表什么意义?(标准答案:

B )

A. 致死量

B. 导致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量

C. 导致一半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

D. 导致全部受试动物死亡的浓度

81、表示危险化学品的急性毒性的LD50的单位是什么?(标准答案: A )

A. mg/kg

B. g/kg

C. mL/kg

D. ug/kg

82、下列那一项不是发生爆炸的基本因素?(标准答案: C )

A .温度 B. 压力 C. 湿度 D. 着火源

83、下面哪些物质彼此混合时,不容易引起火灾?(标准答案: B )

A. 活性炭与硝酸铵

B. 金属钾、钠和煤油

C. 磷化氢、硅化氢、烷基金属、白磷等物质与空气接触

D. 可燃性物质(木材、织物等)与浓硫酸

84、2,4-二硝基苯甲醚、萘、二硝基萘等可升华固体药品燃烧应如何进行灭火:(标准答案: D )

A. 用灭火器灭火

B. 火灭后还要不断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雾水

C. 用水灭火,并不断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雾水至可燃物完全冷却

D. 以上都是

85、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容易产生爆炸或燃烧的化学品是: (标准答案: C )

A. K、Na、Mg、Ca、Li、AlH

3、电石 B. K、Na、Ca、Li、AlH

3

、MgO、

电石

C. K、Na、Ca、Li、AlH

3、电石 D. K、Na、Mg、Li、AlH

3

、电

86、苯乙烯、乙酸乙烯酯应如何存放?(标准答案: A )

A. 放在防爆冰箱里

B. 和其它试剂混放

C. 放在通风橱内

D. 放在密闭的柜子中

87、不需要放在密封的干燥器内的药品是:(标准答案: D )

A. 过硫酸盐

B. 五氧化二磷

C. 三氯化磷

D. 盐酸

88、不需在棕色瓶中或用黑纸包裹,置于低温阴凉处的药品是:(标准答案: C )

A. 卤化银

B. 浓硝酸

C. 汞

D. 过氧化氢

89、以下哪种物质不会灼伤皮肤?(标准答案: D )

A. 强碱、强酸

B. 强氧化剂

C. 溴

D. KBr、NaBr 水溶液

90、氮氧化物主要伤害人体的:(标准答案: B )

A. 眼、上呼吸道

B. 呼吸道深部的细支气管、肺泡

C. 皮肤

D. 消化道

91、关于存储化学品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C )

A. 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B. 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或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

C. 受阳光照射易燃烧、易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密闭地点存放

D. 防护和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存放

92、关于存放自燃性试剂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C )

A. 单独储存

B. 储存于通风、阴凉、干燥处

C. 存放于试剂架上

D. 远离明火及热源,防止太阳直射

93、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标准答案: B )

A. 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迸溅到身体上

B. 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C. 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 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94、氢氟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危害性,皮肤接触氢氟酸后可出现疼痛及灼伤,随时间疼痛渐剧,皮肤下组织被破坏,这种破坏会传播到骨骼。下面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 A )

A.稀的氢氟酸危害性很低,不会产生严重烧伤

B.氢氟酸蒸气溶于眼球内的液体中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永久损害

C.使用氢氟酸一定要戴防护手套,注意不要接触氢氟酸蒸汽

D.工作结束后要注意用水冲洗手套、器皿等,不能有任何残余留下

95、化学药品库中的一般药品应如何分类?(标准答案: B )

A. 按生产日期分类

B. 按有机、无机两大类,有机试剂再细分类存放

C. 随意摆放

D. 按购置日期分类

96、混和时不会生成高敏感、不稳定或者具有爆炸性物质的是:(标准答案: A )

A. 醚和醇类

B. 烯烃和空气

C. 氯酸盐和铵盐

D. 亚硝酸盐和铵盐

97、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标准答案: B )

A. KMnO

4和浓硫酸 B. CCl

4

和碱金属 C. 硝铵和酸

D. 浓HNO

4

和胺类

98、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标准答案: D )

A.(亚、次)氯酸盐和酸

B. CrO

3

和可燃物

C. KMnO

4和可燃物 D. CCl

4

和碱金属

99、活泼金属应存放在何处?(标准答案: C )

A. 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冰箱

B. 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干燥器

C. 泡在煤油里密封避光保存

D. 密封容器中并放入密闭柜子内

100、金属Hg具有高毒性,常温下挥发情况如何?(标准答案: B )

A. 不挥发

B. 慢慢挥发

C. 很快挥发

D. 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会挥发

101、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B. 学习并清楚化学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

C. 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

D.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

102、氯气急性中毒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不会引起什么症状?(标准答案: C )

A. 中、重度昏迷

B. 支气管哮喘

C. 慢性支气管炎

D. 严重窒息

103、钠,钾等碱金属须贮存于:(标准答案: C )

A. 水中

B. 酒精中

C. 煤油中

D. 暴露在空气中

104、以下药品按毒性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标准答案: B )

A. 甲醛、苯、苯乙烯、丙酮

B. 苯、甲醛、甲苯、丙酮

C. 甲苯、甲醛、苯、丙酮

D. 苯、丙酮、甲苯、甲醛105、闪点越低,越容易燃烧。闪点在-4℃以上的溶剂是:(标准答案: A )A. 甲醇、乙醇、乙腈 B. 乙酸乙酯、乙酸甲酯

C. 乙醚、石油醚

D. 汽油、丙酮、苯

106、实验人员都要注意防止被实验设备产生的X射线照射,下列能够产生X射线的仪器是:(标准答案: A )

A. X射线衍射仪

B. 721分光光度计

C. 液相色谱

D. 气相色谱

107、为了安全,须贮存于煤油中的金属是:(标准答案: A )

A. 钠

B. 铝

C. 铁

D. 钙

108、下列不属于易燃液体的是:(标准答案: A )

A. 5%稀硫酸

B. 乙醇

C. 苯

D. 二硫化碳10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丙酮、乙醇都有较强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二者都不能在任何有明火的地方使用

B. 丙酮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因此避免吸入丙酮气体

C. 强酸强碱等不能与身体接触

(完整版)大学化学实验考试各实验注意事项及思考题答案

一、皂化反应 注意事项 1、每次更换电导池溶液时,都要用电导水淋洗电极和电导池,接着用被测溶液淋洗2~3次,注意不要接触极板,用滤纸吸干电极时,只吸电极底部和两侧,不要吸电极板。 2、电极引线不能潮湿,否则将测不准。 3、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变化很快,因空气中CO2溶于水中,变为CO32-。 4、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污染。 5、本实验需用电导水,并避免接触空气及灰尘杂质落入。 6、配好的NaOH溶液要防止空气中的CO2气体进入。 7、乙酸乙酯溶液和NaOH溶液浓度必须相同。 8、乙酸乙酯溶液需临时配制,配制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挥发损失。 思考题 1、为何本实验要在恒温条件下进行,而且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在混合前还要预先加热? 答: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k影响很大,故反应过程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预温后混合,可以保证反应前后温度基本一致,保证了恒温条件,排除了温度变化对该实验测定的影响 2、反应级数只能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 答:选择不同的乙酸乙酯浓度和氢氧化钠浓度,测定不同浓度的反应物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3、乙酸乙酯皂化反应为吸热反应,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处理这一影响而使实验得到较好的结果? 答:在恒温水浴中进行,并尽量采用稀溶液已控制反应速率,并不断搅拌。 4、如果氢氧化钠和乙酸乙酯溶液均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方法求k值?为什么? 答:不能。这时体系的影响因素太多了。比如大量放热使体系温度不恒定,溶液较大的粘度对反应也有影响。 二、热值测定 注意事项 1.试样在氧弹中燃烧产生的压力可达14 MPa。因此在使用后应将氧弹内部擦干 净,以免引起弹壁腐蚀,减小其强度。 2.氧弹、量热容器、搅拌器在使用完毕后,应用干布擦去水迹,保持表面清洁干燥。 3.氧气遇油脂会爆炸。因此氧气减压器、氧弹以及氧气通过的各个部件,各连接部分不允许有油污,更不允许使用润滑油。如发现油垢,应用乙醚或其他有机溶剂清洗干净。 4.坩埚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洗和除去碳化物,并用纱布清除粘着的污点。 思考题 1.在本实验装置中哪些是体系?哪些是环境?体系与环境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热交换?如何 进行校正? 答:在本实验装置中,氧弹的内部是被测物质的燃烧空间,也就是燃烧反应体系,氧弹壳及环境恒温式量热计及内外筒内的水为环境。对流、辐射、热传递,雷诺作图法校正。 2.使用氧气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氧气不能过量也不能少量,一定要纯,使用前要检查连接部位是否漏气,可涂上肥皂液进行检查,调整至确实不漏气后才进行实验;由于氧气只要接触油脂类物质,就会氧化发热,甚至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因此,必须十分注意,不要把氧气装入盛过油类物质之类的容器里,或把它置于这类容器的附近或火源附近;使用时,要把钢瓶牢牢固定,以免摇动或翻倒;开关气门阀要慢慢地操作,切不可过急地或强行用力把它拧开。 3.在燃烧热测定实验中,哪些因素容易造成误差。 答:热量计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温度、气压、样品干燥度、操作读数 三、气相色谱 思考题 1. 在同一操作条件下为什么可用保留时间来鉴定未知物? 答:保留时间是由色谱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所决定,在一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任何一种物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推荐)《大学无机化学实验》word版

目录 绪论 实验1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 实验2 灯的使用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实验3 称量练习——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4 CO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 实验5 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实验6 溶液的配制 实验7 酸碱滴定 实验8 HAC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9 水的净化——离子交换法 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10 PbI 2 实验11 由海盐制试剂级NaCl 实验12 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数据的表达和处理 ——溶解、蒸发、结晶和固液分离 实验13 转化法制备KNO 3 实验14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5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实验16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设计实验 实验17 P区非金属元素(一)(卤素、氧、硫) 实验18 P区非金属元素(二)(氮族、硅、硼) 实验19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20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21 主族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实验22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一) 实验24 第一过渡系元素(一)(钛、钒、铬、锰) 实验25 第一过渡系元素(二)(铁、钴、镍) 实验26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实验27 一种钴(III)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28 高锰酸钾的制备——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29 醋酸铬(II)水合物的制备——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30 从烂版液回收硫酸铜——设计实验(本科) 实验31 生物体中几种元素的定性鉴定(专科) 实验32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设计实验 绪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无机实验课?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传授知识和技术; 2、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3、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 二、怎样学好无机实验? 1、预习——P2; 2、实验; 3、实验报告。 三遵守实验室规则。 一、注意实验室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关于预习报告:正规笔记本,不定期检查,评定平时成绩。两次没有者本学期成绩 评为不及格; 2)准时进入实验室,保持安静,穿好实验服; 3)每人都必须完成实验作业,及时如实地记录,凡有实验测定数据的都必须填好原始 数据表,我签字并贴在实验报告上。 保持实验台整洁有序,实验结束后清扫自己实验台及水池。 实验结束后给我看实验记录或产品,允许后再离开。每次实验当80%左右学生做完后,最好点评一次,当天问题当天解决。 4)做好值日,整理实验室,做好“三关”(关水、断电、关窗); 请假及纪律; 5)及时洗涤仪器,遵守仪器损坏赔偿制度; 6)及时交实验报告,杜绝抄袭; 7)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全)195132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化学原理Ⅱ实 验 王业飞吕开河葛际江 戴彩丽焦翠于连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2007 年2 月

目录 前言 (1) 实验一三组分相图的制备 (3) 实验二最大压差法测表面张力 (6) 实验三溶胶的制备与电泳 (11) 实验四无机电解质的聚沉作用与高分子的絮凝作用 (16) 实验五乳状液的制备、鉴别和破坏 (20) 实验六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水解 (24) 实验七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粘度法 (26) 实验八原油水界面张力测定(滴体积法) (31) 实验九聚合物综合性能评价 (33) 附录一苯-水的相互溶解度 (35) 附录二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 (36) 附录三某些液体的密度 (37) 附录四不同温度时某些液体的表面张力 (38) 附录五彼此相互饱和的两种液体的界面张力 (39) 附录六不同温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39) 附录七722 型分光光度计 (40) 1

前言 一.化学原理(Ⅱ)实验的目的 化学原理(Ⅱ)实验是化学原理(Ⅱ)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四点: 1.了解化学原理(Ⅱ)的研究方法,学习化学原理(Ⅱ)中的某些实验技能,培养根据所学原理设计实验、选择和使用仪器的能力; 2.训练观察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验证化学原理(Ⅱ)主要理论的正确性,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 4.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格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化学原理(Ⅱ)实验的要求 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阅读实验教学内容及有关附录,掌握实验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明确需要进行测量、记录的数据,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思考实验内容后面所提出的问题,并做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基本公式及公式中各项意义及单位,原始记录表格及实验操作要点。 2.实验时要认真操作,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按照要求详细记录原始数据。实验完毕离开实验室前,原始记录必须交给指导教师审阅、签字。 3.实验完成后要及时处理实验数据,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实验报告应统一用石油大学学生实验报告纸书写,并做到字体端正、间明扼要、整齐清洁。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简单步骤、处理结果、思考题讨论五个部分。 三. 化学原理(Ⅱ)实验的注意事项 1.按时进入实验室,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不懂仪器的使用方法时不得乱动仪器。 2.仪器安装完后或连接线路后,必须经教师检查,才能接通电源,开始实验。 3.要按实验内容及有关附录中的规定使用仪器,以免损坏。 4.数据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整齐。全部记录都要记在预习报告的表格内,不 2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doc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的格式是怎样的?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 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 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 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 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 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大学化学实验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普通蒸馏方法较好地分离两种不共沸的化合物,要求两种化合物的沸点相差应不小于: (A)10℃ (B)20℃ (C)30℃ (D)40℃ 2.采用常规干燥剂干燥50ml待干燥液体,应使用干燥剂 (A)1-2g (B)2-5g (C)6-9g (D)10-16g 3.为提纯含有色杂质的萘,一般一次应加的活性炭量是粗萘重量的 (A)1-5% (B)6-10% (C)11-15% (D)≥20% 4.用毛细管法测量化合物的熔点时,在接近熔点时应控制升温速度为 (A)1-2℃/min (B)2-3℃/min (C)3-4℃/min (D)5-6℃/min 5.在蒸馏操作中,下列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 6.使用70%乙醇重结晶萘粗产物时,加入溶剂至恰好溶解后,为使热过滤顺利进行,溶剂还应过量: (A)1% (B)5% (C)10% (D)20% 7.在制备正溴丁烷时,正确的加料顺序是: (A)NaBr+H 2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O (B)NaBr+ H 2O+CH 3 CH 2 CH 2 CH 2 OH+H 2 SO 4 (C)H 2O+H 2 SO 4 +CH 3 CH 2 CH 2 CH 2 OH+NaBr (D)H 2SO 4 +H 2 O+NaBr+CH 3 CH 2 CH 2 CH 2 OH 8 . 蒸馏操作中,应选择合适的冷凝管,用水冷凝,蒸馏液体的沸点应低于 (A)100℃ (B) 130℃ (C) 140℃ (D) 200℃

9.普通蒸馏操作中,不正确的步骤是: (A) 液体沸腾后,加入沸石,以防止爆沸 (B) 蒸馏装置应严格密闭。 (C) 不能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 (D) 蒸馏沸点高于140℃物质时,换用空气冷凝管。 10.蒸馏前,至少要准备几个接受瓶: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1.蒸馏装置的正确拆卸顺序: (A) 先取下接受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蒸馏瓶 (B) 先取下蒸馏瓶,然后拆接液管,冷凝管,接受瓶 (C) 先拆接液管,然后取下接受瓶,冷凝管,蒸馏瓶 (D) 先取下冷凝管,然后拆接液管,接受瓶,蒸馏瓶 12.蒸馏操作中,应控制馏出液体的速度为 (A) 3~4滴/秒 (B) 5~6滴/秒 (C) 9~10滴/秒 (D) 1~2滴/秒13.下列那种情况不符合水蒸气蒸馏的条件 (A)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与水不反应 (B) 被分离和提纯的物质不溶或微溶于水 (C) 100℃左右是蒸气压很小(小于1.33ⅹ103Pa) (D) 混合物中有大量固体,用一般方法难以分离 14.提纯乙酸乙酯粗产物的正确操作为: (A)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钠,饱和氯化钙洗涤。 (B) 饱和氯化钙洗涤,依次饱和碳酸钠中和,用饱和氯化钠洗涤。 (C)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饱和氯化钙,饱和氯化钠洗涤。 (D) 饱和碳酸钠中和,依次用水,饱和氯化钙洗涤。 15.工业乙醇的含量是 (A) 98% (B) 95% (C) 99% (D) 90% 16.下列液体化合物需要用分馏来进行纯化的是 (A) 互相溶解 (B) 被分离的组分沸点相差较大 (C) 沸点较低,不易冷却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5980-64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化学实验报告模板1(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

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 (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 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大学化学1实验报告 贵州大学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册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实验报告应体现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要求这三个过程在一个实验报告中完成。 1、实验预习 在实验前每位同学都需要对本次实验进行认真的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在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实验目的、要求,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物品资料以及简要的实验步骤,形成一个操作提纲。对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现象等做到心中有数,但这些不要求写在预习报告中。 设计性实验要求进入实验室前写出实验方案。 2、实验记录 学生开始实验时,应该将记录本放在近旁,将实验中所做的每一个词组、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如实地记录下来。实验记录中应有指导教师的签名。 3、实验总结 主要内容包括对实验数据、实验中的特殊学校、实验操

作的成败、实验的关键点等内容进行整理、解释、分析自己,回答思考题,提出实验结论或提出自己的看法等。 具体说明 1、实验报告册是由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大学化学”教学与实验中心《大学化学》教学小组设计,供全校开设《大学化学》实验的学生使 用。 2、“报告册”中的实验内容主要参考了华东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贵 州工业大学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与普通化学实验》等实验指导书自编而成。实验前请参阅这些实验书。 3、“报告册”中“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制备实验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产品纯度(或性能)检验”、实验中的“混合离子分离鉴定示 意图”要求学生在实验前的预习阶段完成,并写于报告中。 4、“报告册”中“实验内容”栏有若干空格,是留给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预习阶段自行设计出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

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 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的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的沸点,为什么沸点: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等时的温度。 最后一个气泡将要缩回内管的瞬间,此时管内的压强和外界相等,所以此时的温度即为该化合物的沸点。 七、装置问题: 1)选择合适容量的仪器:液体量应与仪器配套,瓶内液体的体积量应不少于瓶体积的1/3, 不多于2/3。 2)} 3)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水银球上线应与蒸馏头侧管下线对齐。 4)接受器:接收器两个,一个接收低馏分,另一个接收产品的馏分。可用锥形瓶或圆底烧 瓶。蒸馏易燃液体时(如乙醚),应在接引管的支管处接一根橡皮管将尾气导至水槽或室外。 5)安装仪器步骤:一般是从下→上、从左(头)→右(尾),先难后易逐个的装配,蒸馏 装置严禁安装成封闭体系;拆仪器时则相反,从尾→头,从上→下。 6)蒸馏可将沸点不同的液体分开,但各组分沸点至少相差30℃以上。 7)液体的沸点高于140℃用空气冷凝管。 8)进行简单蒸馏时,安装好装置以后,应先通冷凝水,再进行加热。 9)毛细管口向下。 10)微量法测定应注意: 第一,加热不能过快,被测液体不宜太少,以防液体全部气化; 第二,沸点内管里的空气要尽量赶干净。正式测定前,让沸点内管里有大量气泡冒出,以此带出空气; 第三,、 第四,观察要仔细及时。重复几次,要求几次的误差不超过1℃。 试验二重结晶及过滤 一、试验目的 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抽滤和热过滤的操作 二、试验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液中不同温度时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分离 三、试验仪器和药品 循环水真空泵、抽滤瓶、布氏漏斗、烧杯、电炉、石棉网、玻璃棒、滤纸、苯甲酸、活性炭、天平 四、试验步骤 1、【 2、称取3g乙酰苯胺,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80ml水,加热至沸腾,若还未溶解可适 量加入热水,搅拌,加热至沸腾。 3、稍冷后,加入适量(-1g)活性炭于溶液中,煮沸5-10min,趁热抽滤。 4、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量m。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doc

化学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大学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本篇由无机制备、称量和滴定操作练习组成。通过初步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的训练,要求学生能规范的学会以下的操作和方法:仪器的洗涤和干燥,试剂的取用,试纸的取用,煤气灯的使用,台天平、分析天平的使用,量筒、吸管、滴定管的使用,离心机的使用;直接加热和水浴加热,溶解和结晶,溶液的蒸发、浓缩,固液分离(倾滗法、吸滤法和少量沉淀的离心分离),直接称量、相减法称量,数据处理、误差表示等。要求学生自觉地重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诸方面的培养,并将此贯穿于整个实验课程的始终。 无机化合物的种类极多,不同类型的无机物制备方法有所不同,差别也很大。同一无机物也可有多种制备方法。在本篇中只介绍常见无机物常用的制备和提纯方法。 1.无机物常用的制备方法 ⑴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备 ①活泼金属和酸直接反应,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即可得到产品。如由铁和硫酸制备硫酸亚铁。 ②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非氧化性酸反应,必须加入氧化剂,反应后要有分离、除杂质的步骤。如硫酸铜的制备,不能由铜和稀硫酸直接反应制备,必须加入氧化剂(如硝酸),反应后有杂质硝酸铜,所以要用重结晶法来提纯制得的硫酸铜。 ⑵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 利用复分解反应制备无机物,如产物是难溶物或气体,则只需通过分离或收集气体即可得产物。若产物是可溶的,就要经蒸发、浓缩、结晶、分离等步骤后才能得到产物。如由硝酸钠和氯化钾制备硝酸钾,这两种盐溶解、混合后,在溶液中有4种离子-K+、Na+、NO3-、Cl-,由它们可组成四种盐。当温度改变时,它们的溶解度变化不同。利用这种差别,可在高温时除去氯化钠,滤液冷却后则得到硝酸钾。再用重结晶法提纯,可得到纯度较高的硝酸钾。 2. 结晶与重结晶 ⑴结晶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称结晶。结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晶核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晶核的成长。溶液的过饱和程度和温度都能影响晶体颗粒的大小,其中温度的影响更大些。有时会出现过饱和现象,即当温度降低后仍不析出晶体。此时可慢慢摇动结晶容器,或用玻璃棒轻轻磨擦器壁,也可加入小粒晶种,促使晶体析出。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新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与沸点得测定 一、试验目得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得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得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得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得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得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得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就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得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得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断。3、用微量法测定沸点,把最后一个气泡刚欲缩回管内得瞬间温度作为该化合物得沸点,

大学化学实验G选择题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知识练习题(II) 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 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 一端(两只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操作? (标准答案: D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C ) A. 超级恒温水浴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 置与台面之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 过氧化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标准答案: D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B. 通风要良好 C. 不要加热,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使用 D. 以上都是 8、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 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标准答案: C ) A. 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9、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标准答案: B )

大学化学实验课后思考题附答案

大学化学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实验一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 思考题: 1)使用滴定管应注意哪些问题?应如何排除滴定管中的气泡? 答:(1)洗涤酸式滴定管先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水洗涤2-3 次,最后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酸式滴定管用洗涤液洗涤时,应先将乳胶管摘下后再洗,洗净后再装上。 (2)试漏装入液体至一定刻线,直立滴定管 5 分钟,观察刻线的液面是否 下降,滴定管下端有无水滴滴下,酸式滴定管旋塞缝隙中有无水渗出。若有 滴漏,酸式滴定管应在旋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碱式滴定管需更换玻璃珠 或乳胶管。 (3)赶气泡酸式滴定管快速方液可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将胶管向上弯曲, 用力挤捏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排出,排出气泡。 (4)滴定左手使用活塞,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轻轻向内扣住 活塞,逐渐放出溶液。 (5)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即实线应与弯月 面的最低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减小误差,每次都从零开始读数。 排除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同(3) 2)使用移液管的操作要领是什么?为何要垂直流下液体?最后一滴液体如何 处理? 答:移液管的操作要领: (1)洗涤应用少量的铬酸洗液洗涤,然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少量蒸馏 水洗涤2-3 次,再用待装液润洗2-3 次。 (2)吸取溶液手拿刻度以上部分,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吸取溶液 至刻度线2cm 以上,迅速用食指堵住移液管管口。 (3)调节液面将移液管垂直提离液面,调节溶液的弯月面底部于刻度线相切 (4)放出溶液放液以后使尖嘴口在容器内壁靠约30 秒,注意最后一滴的处 理,吹或不吹。 为了使液体自由落下,不停留在管内壁,确保移液准确定量,故放液时要垂 直流下液体; 若移液管上没有注明“吹”字,最后一滴不可吹出,因为在设计移液管时, 移液管体积没有包括最后一滴溶液的体积。 3)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应如何进行定量转移? 答: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放在小烧杯中,用水溶解,转移过程中,用一根玻璃棒插入容量瓶内,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玻璃棒下端要 靠近瓶颈内壁,不要接近瓶口,以免有溶液溢出。 待测液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向上稍提起,同时直立,是附着在烧杯嘴上 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内。残留在烧杯中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蒸馏水按上述 方法洗3-4 次,洗涤液转移合并到容量瓶中;定容并摇匀。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doc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大学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篇1 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化工专业的必修课,要想学好有机化学,首先,要认真读书,读懂书上的定义,只有明白了定义才是解决以后所有问题的关键。其次,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读完书之后做笔记,就是把书上的知识有条理的自己整理在本子上,记住方程式是重中之重,而且有机化学的方程式比较复杂,副产物多,而且在不同条件下产物不同,主要应记住特征反应以及重要反应条件。再就是整理网络图,就是有什么能氧化或还原成什么,这样让知识点成为知识面,方便在做推断题的时候能更好更快的推出产物。 想学好一门课程,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中学化学的知识比较散杂,要记的东西很多。例如:反应的颜色变化、沉淀的颜色、反应方程式等,这些都很重要,容易在推断题中出现。但是这些内容在教材上没有说明其原理,你就可以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简单了解原理来帮助记忆。你还可以查找一些有关化学史的资料,了解一些物质的发现过程或者一些化学家的资料来培养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学好知识。 学习过程中,老师的授课很重要,所以上课不可以不听,即使对老师不满意也要认真听讲。根据老师讲的内容作适当的笔记,但是记住,不可以老师讲什么记什么,那样对学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浪费上课的时间。要定期整理笔记,对笔记进行删剔与补充。在阶段考试前将笔记拿出来看,对不扎实的知识夯实。而且要将新旧知识穿线,不要让知识结构发生断层。 要重新学习已经学过的东西,首先你要知道老师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的怎样的补充,所以建议你借鉴同学的笔记,不要只看教材。在学新知识时,遇到问题要马上解决,因为你遇到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你对旧知识不了解所产生的。多背,多练习,多总结。 学有机化学要及时地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加以归纳与总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2)完整篇.doc

大学化学实验报告范文(2) 5.2 分析与讨论 5.2.1 ~i曲线图分析当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溶液中时,由图1-2及表1-1的特征值可知,从腐蚀电位 c 开始,金属的溶解规律呈现活性溶解规律,当电位达到-0.44283时电流随电位的增大而增大,基本符合tafel方程;当电极电位正移到钝化电位cp =-0.34824时,金属表面开始发生突变,由活态向钝态变化,此时电流随电位正移而急剧下降直至电位达到稳定钝化电位即p =0.43837,与钝化电位cp相对应的阳极电流密度称为钝化电流密度icp =1.69644E-3;当电位正移到稳定钝化电位 p =0.43837时,金属处于稳定的钝化状态,表面生成一层钝化膜,此时阳极溶 解电流密度ip =1.02569E-5(即维电流密度)很小且基本不随电位变化;当电位达到过钝化电位tp =0.8527时,由于金属表面钝化膜遭到破 坏,腐蚀再次加剧,电流随电位的正移而增大。当工作电极在0.5mol/L H2SO4+0.5mol/LNaCl溶液中时,图1-1以及表1-1中特征值可知,活性溶解区基本不发生变化,而当电位正移到cp之后电位先正移至稳定钝化电位p =0.12504,而后迅速达到过钝化电位tp =0.26698,达到过钝化电位后由于点蚀的存在电流密度随电位的正移而再次增大; 5.2.2 氯离子对钝化过程的影响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溶液中不含氯离子时,由稳定钝化电位正移至过钝化电位经历的时间远大于含有氯离子时的时间,可见,当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时金属表面的钝化膜溶液破坏从而过早进入过钝化区,这是由于钝化膜的溶解和修复(再钝化)处于动平衡状态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常见的如氯离子)时,氯离子能优先地有选择地吸附在钝化膜上,把氧原子排挤掉,然后和钝化膜中的阳离子结合成可溶性氯化物,使平衡便受到破坏,金属表面钝化膜发生破坏。 5.3 结论1)金属的阳极极化随着电位的正移金属表面会发生钝化,但是随着电位的继续正移金属表面的钝化膜会发生破坏从而使腐蚀从新加剧;

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选择题定稿版

大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选择题精编W O R D 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知识练习题(II) 1、把玻璃管或温度计插入橡皮塞或软木塞时,常常会折断而使人受伤。下列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标准答案: C ) A. 可在玻璃管上沾些水或涂上甘油等作润滑剂,一手拿着塞子,一手拿着玻璃管一端(两只 手尽量靠近),边旋转边慢慢地把玻璃管插入塞子中 B. 橡皮塞等钻孔时,打出的孔比管径略小,可用圆锉把孔锉一下,适当扩大孔径 C. 无需润滑,且操作时与双手距离无关 2、不慎发生意外,下列哪个操作是正确的?(标准答案: D ) A. 如果不慎将化学品弄洒或污染,立即自行回收或者清理现场,以免对他人产生危险 B. 任何时候见到他人洒落的液体应及时用抹布抹去,以免发生危险 C. pH值中性即意味着液体是水,自行清理即可 D. 不慎将化学试剂弄到衣物和身体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0-15分钟 3、以下物质中,哪些应该在通风橱内操作?(标准答案: D ) 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氯化氢 4、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标准答案: C ) A. 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原因:恒温器加热最好选用去离子水,切勿使用井水,河水,泉水等硬水,防止筒壁积聚水垢而影响恒温灵敏度) 5、大量试剂应放在什么地方?(标准答案: D ) A. 试剂架上 B. 实验室内试剂柜中 C. 实验台下柜中 D. 试剂库内 6、高温实验装置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标准答案: D ) A. 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B. 熟悉高温装置的使用方法,并细心地进行操作 C. 如不得已非将高温炉之类高温装置置于耐热性差的实验台上进行实验时,装置与台面之 间要保留一厘米以上的间隙,并加垫隔热层,以防台面着火 D. 使用高温装置的实验,要求在防火建筑内或配备有防火设施的室内进行,并要求密闭,减少热量损失 (密闭容易引发爆炸) 7、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重铬酸及其盐、高锰酸及其盐、过氧化 苯甲酸、五氧化二磷等是强氧化剂,使用时应注意:(标准答案: D ) A. 环境温度不要高于3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