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
- 格式:docx
- 大小:29.54 KB
- 文档页数:7
自体脂肪移植术对中面部年轻化效果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治疗中面部老化的方法,总结其可行性及优点.方法总结2011年5月—2013年12月的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治疗中面部老化的临床病例,通过术后随访随访6个月到4年,中面部老化得以矫正,获得满意效果.结论本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技术治疗中面部老化的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是治疗中面部老化的可靠选择. 【关键词】中面部老化;脂肪移植;面部年轻化手术【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35-01从美学角度讲,年轻面容基础是皮肤的健康弹性张力及饱满的面部轮廓. 衰老时候皱纹加深,鼻唇沟变深,颧颊部凹陷,口周纹出现及下颌缘下垂.除皱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使衰老的容颜所呈现出的组织松弛和移位得以纠正. 然而中面部有独特的解剖结构,这一区域无骨性支持,柔软,形态多样,可活动度大.其含四个部分(鼻唇、口周、颊区及下颌缘),通常分为四层:粘膜层、颊肌层、中间层(SMAS筋膜、颧部脂肪垫、表情肌及颊脂肪垫)及皮肤层.颧脂肪垫疏松附着于颊肌层及SMAS间,因此衰老时更表现为软组织移位及松垂变形,所以不断改进的除皱术不能获得完美手术效果.面部脂肪平衡论点使中面部年轻化手术从单纯提升类手术逐渐改变为辅助软组织充填的多样化. 我科自2011年5月—2013年12月应用自体脂肪移植手术纠正患者中面部老化,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病例2011年5月—2013年12,共完成28例中面部老化患者自体脂肪移植术, 其中眼下双侧泪沟及睑颊沟23例,双侧颧部塌陷高点下移18例,双侧颊部凹陷19例,双侧鼻唇沟26例皆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随访6个月到4年,共随访25例,失访3例.2方法2.1自体脂肪提取:①术前设计:嘱患者站立位,用龙胆紫标记面部软组织凹陷区及下移部位,然后嘱患者仰卧,根据凹陷下移区形态对标记线适当矫正. 再标记供区脂肪抽吸部位,包括腹部和大腿.②自体颗粒脂肪的获取:供区采用局部肿胀麻醉,以直径3mm 锐头吸脂针连接20ml注射器在皮下层往复抽吸获取脂肪悬液.③自体颗粒脂肪的纯化:将抽吸出的脂肪悬液弃去上层游离脂肪以及下层的液体,用纯净生理盐水将脂肪颗粒漂洗数次,静置10min,再次去掉结缔组织团块及破碎脂肪细胞.保证提纯后的脂肪颗粒的体积达到估计注射量的2倍.④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受区局部浸润麻醉至凹陷平复, 将纯化后的颗粒脂肪以超量30%于麻醉药的体积注射于标记受区.均注射于面部肌肉及皮下组织深面,多角度多层次均匀注射.适当按摩平整,不进行加压包扎,针眼红霉素软膏涂抹,无纺布胶带覆盖.3结果2011年5月—2013年12,共完成28例患者的自体脂肪移植手术,随访6个月到4年,共随访25例,失访3例.术后中面部较前年轻饱满,C型轮廓优美,形态自然,皮肤有光泽,皱纹减少,医患双方均满意22例,1例术后外观改善不明显,2例脂肪吸收欠对称,下睑轻度凹凸不平整,行再次手术修复,二次脂肪移植后效果满意.本组案例均未出现感染、栓赛、硬接等并发症.4讨论中面部的老化的确有其解剖特异性,随年龄增长,颧脂肪垫于SMAS层上向下和向前滑动,加重了鼻唇沟,并导致颊唇沟.颧脂肪垫下移也使下睑缺乏软组织,使的睑-颊交界处形成一明显的软组织空虚引起的斜坡.眶下缘骨性化,并且增加了下睑的长度(垂直方向).Go-sain用MRI方法直接测量了面中部软组织层面位置,发现老年人颧脂肪垫及皮肤逐渐下垂,而提上唇肌肉无明显变化,从而形成了较深的鼻唇沟.同时发现老年人的颧脂肪垫逐渐增厚,有其是颧脂肪垫上方体积增加,于年轻人存在着显著差别.因此不但要将颧脂肪垫回位,还应将变形的脂肪垫去除部分.Hamaar(1)于1985-1990年首先提出了关于颧脂肪垫复位的手术技术, 并成为:“深平面面部提升术“.人们对脂肪移位改变在面中部老化中认识地位逐渐巩固(2-4).Ho提出了衰老的面部首先是脂肪萎缩,起初是硬度降低,然后是厚度变薄,最后导致脂肪萎缩或肥厚,由于面部轮廓出现凹凸,失去了面部的年轻曲线.他将面部老化松垂,重力只是帮凶,真正的原因是面部容量的丢失和不均衡.他提倡用面部脂肪平衡的新方法作面部提升. 面部年轻化在补充软组织容量方面,一般首先考虑的是自体脂肪移植. 因为自体脂肪移植没有排斥反应,且脂肪的质地柔软,存活后长期存在.Little [5]认为体积的恢复应该放在首位.他认为面部是三维的复杂几何体,年轻的面轮廓有一优雅的S形曲线.Lambros[6]和Coleman[7]都试图建立一个人的老化模型,他们也赞成容量恢复一书,其中脂肪移植大约有300页篇幅,介绍了脂肪移植在修复整形美容方面的不同应用.Neuhof(1884-1964)在1923年提出脂肪移植后宿主细胞代替论,认为移植的脂肪就象骨移植一样将被宿主新形成的脂肪和纤维替代. 我们试图用自体脂肪移植容量恢复的手术方法来实现中面部年轻化,经过手术案例的证实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在技术层面上,采集、处理、注射脂肪,遵循基本原则—微创技术,Coleman技术“3L3M(低压抽脂、低速离心、小颗粒、多点、多隧道、多平面)技术(10).多层次穿刺注射技术不主张注射层次过浅,易形成结节.同时肌肉内注射可提高移植脂肪成活率,增加肌肉体积及提高其收缩力,对面部年轻化有益.术后肿胀及瘀斑一般3-14天自然消退.术后1-3个月体积逐渐减少,3个月后体积有一定的恢复,形态改善,持续半年左右逐渐稳定.然而这种方法还存在一些有待探讨的问题,如严重的面部老化问题单纯容量补充与恢复能解决吗,脂肪容量恢复与提升问题是否应该做到个体化以及脂肪移植对中面部年轻化远期效果问题.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观察. 面部提升术和脂肪移植技术100多年来,各自不断取得进步,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美学治疗理念:曲线重塑与容量复位参考文献[10]奚青李青峰中面部年轻化手术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 (5):610 [2]面部年轻化治疗的选择和决策,王玮,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02周年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1] HamraST.Compositerhytidectomy[J].PlastReconstrSurg,1992,90 (1):1-13. [2]relativetoprogressiveatrophyoftheedentulousjaws.IntJOralMaxilloG[ facSurg.2004;33(7):676-682.3]PessaJE,ZadooVP,YuanC,etal.Concertinaeffectandfacialaging:nonGlinearaspectsofyouthfulnessandskeletalremodeling,andwhy,perhaps,[ infantshavejowls .PlastReconstrSurg.1999;103(2):635-644.4] RamirezOM.Fullfacerejuvenationinthreedimensions:a“face-lifting”[ forthenewmillennium.AestheticPlastSurg.2001;25(3):152-164.5]LittleJW.VolumetricPerceptionsinMidfacialAgingwithAlteredPrioriG[ tiesforRejuvenati-on[J].PlastReconstrSurg,2000,105:252-266.6] LambrosVS.Modelsoffacialagingandimplicationsfortreatment[J].Clin[ PlasticSurg,2008,35:319-327.7]奚青李青峰中面部年轻化手术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5):610。
面部脂肪移植的研究进展面部脂肪移植是面部容量恢复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面部脂肪被分割成很多独立的脂肪室,脂肪室内组织随年龄逐渐老化,深层脂肪逐渐萎缩而浅层脂肪肥大,临床上将自体脂肪以面部脂肪室的解剖为基础进行精准注射联合面部提升术应用于面部年轻化,效果较好,不仅使面部结实紧绷,而且面部容量增加,改善皮肤质地,使面部轮廓更加自然美观。
本文对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标签:自体脂肪移植;脂肪室;面部提升术;面部年轻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部年轻化要求越来越高。
自1893年Neuber 首次将自体脂肪移植用于面部缺损修复,增加面部脂肪容量。
但上世纪50年代因脂肪获取和存活等技术问题,脂肪移植手术开展逐渐减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吸脂术发明后,脂肪移植技术又得到复苏。
近年来,随着自体脂肪移植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如Coleman技术、“3L3M”的形成等,面部脂肪解剖结构的完善,面部老龄化容量理论的提出等广泛进步,自体脂肪广泛的应用于面部年轻化等治疗。
随着对面部老化机制的认识,面部老化不仅受重力因素影响导致皮肤下垂,组织容积的减少也是导致老化的重要因素。
面部年轻化应从整体出发,采用综合性的理念使面部软组织重新分布。
近年来以面部解剖为基础将自体脂肪精准的移植到不同脂肪室内,不仅恢复面部组织容量,而且可有效改善皮肤质地,面部轮廓更加自然美观,使自体脂肪移植技术逐渐应用到整形外科、修复重建和美容外科等领域。
本文将对面部脂肪解剖、脂肪形态变化、脂肪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等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面部脂肪解剖1.1面部脂肪解剖结构:面部脂肪被浅表肌肉腱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system,SMAS)分为浅层和深层(图1),而浅层与深层脂肪又被筋膜组织分成独立的脂肪室,脂肪室以隔膜、筋膜、韧带或肌肉为边界,而筋膜组织起源于其深面的组织,穿过面部脂肪到达真皮,不仅携带穿支血管供应皮肤而且为面部组织提供稳定性。
黄芪多糖提高自体脂肪移植远期留存率的研究进展黄芪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物质,在草药中含量较高,具有调节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炎等多种生理活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免疫调节、肿瘤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黄芪多糖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自体脂肪移植领域,其能够提高脂肪细胞的自养性、促进成活率和留存率。
自体脂肪移植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可以有效改善人体某些部位的轮廓和体态,达到塑造完美身材的目的,但是自体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和留存率较低,难以满足临床需求。
因此,如何提高脂肪细胞的成活率和留存率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黄芪多糖在自体脂肪移植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
黄芪多糖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生成和增殖,有助于自体脂肪移植后的成活率和留存率。
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进分化,进而导致自体脂肪细胞的生成和增加。
同时,黄芪多糖还可以促进自体脂肪移植后脂肪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增加脂肪细胞之间的联系和互相支持,有助于提高脂肪细胞的自养性和成活率。
黄芪多糖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自体脂肪移植后的炎症反应,防止脂肪细胞的坏死和损伤。
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和促进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自体脂肪移植后的氧化应激水平,减少自体脂肪细胞的受损和死亡。
同时,黄芪多糖还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自体脂肪移植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感,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度和满意度。
黄芪多糖的应用,可以提高自体脂肪移植的远期留存率和成活率,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验。
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证实了黄芪多糖的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为自体脂肪移植改善手术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的机制和有效用量,以期更好地实现临床应用。
面部年轻化首选脂肪注射填充,其次各种除皱提升术式+脂肪注射填充,反对不分离组织的各式悬吊。
面部脂肪注射我采用两个基本操作技术:1:Coleman技术(结构性脂肪移植技术);2:FAMI 技术(脂肪自体移植表情肌内注射技术)。
脂肪移植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91,戚可名在国内率先开展脂肪注射移植术;在脂肪注射技术上上海九院有:3L3M技术,。
面部脂肪注射的年轻化技术需要有一套标准流程:1:咨询、面部分析、计划;2:获取;3:提纯;4:注射;5:随访,可能补充注射。
其中2:获取;3:提纯;4:注射是纯粹技术部分,也许有人提出还有固定。
纯粹技术部分可以用数字量化进行操作程序的标准化:获取:1.肿胀液与抽出欲获取未提纯脂肪液比小于3;比如你想获取100ml脂肪,那么肿胀液应小于300ml;2.2-4mm直径单孔吸脂管;3.负压用10或20ml注射器抽吸;提纯:1.静置5-10分钟,推除下层麻醉液及血细胞,用麻醉针管挑除较大纤维脂肪或剪碎;2.用10ml注射器收集较纯,颗粒均匀的脂肪,封口放置无菌离心试管套;3.离心1500转3分钟;4.取出离心后脂肪,推除下层液水,吸除上层油脂;5.混合均匀转装入1ml带螺旋口的注射器,备用。
注射:1.用17#=20#长短不一,曲度不一,并且与1ml带螺旋注射器匹配的钝性针管;2.预置隧道后退式注射;3.1ml脂肪后退式注射频率为10-50次,即每点量为0.02-0.1ml;4.多点、多隧道、多平面注射。
只有操作流程的标准化才能有可预知的稳定的结果,当然要想有最佳的面部年轻化效果,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个性化老化的理解。
Coleman提出了A New Modle of Aging.这一标准的老化模型为我们填充的位置提供了一个参考,只有在恰当的位置注射了恰当的有生命活力的脂肪组织来源物才是最佳的脂肪注射的面部年轻化技术!同时,脂肪注射的面部年轻化不仅仅是注射填充物,脂肪组织来源物还是一种修复之源!历史脂肪注射之明灯:1989,Neuber在整形外科文献上首次报道小块脂肪游离移植填充软组织缺损获得良好美容效果;1895,Czerny从臀部移植脂肪修复重建乳房;1909,Lexer首次报道游离脂肪块移植治疗面部凹陷;1910,Eugene Hollander发表了第一篇脂肪注射报道;1919,Lexer出版(游离移植)一书,其中脂肪移植有大量篇幅;1920,Alessandro Pennisi出版了第一本(脂肪移植外科)专著;1923,Harold Neuhof在美国出版了(组织移植)一书;1950,Peer第一次科学研究了脂肪移植的成活;1955年出版(组织移植)一书;1977,Illouz开创了吸脂;1986,Illouz,Chajchir,Benzaquen等开始了脂肪注射术,其中Elenbergen报道了使用4-6mm 的脂肪颗粒注射移植;1991,戚可名在国内率先开展脂肪注射移植术;1997,Coleman完善了脂肪注射技术,并创造了“LipoStructure”一词;2001,Zuk证实脂肪组织中存在脂肪干细胞;2004,Coleman出版“Structural fat grafting”一书;2009,Coleman与Mzzzola合著Fat injection From Filling To Regeneration一书......脂肪移植之后脂肪吸收问题,有两个存在:1.技术因素:获起,提纯,注射,固定;技术性原因依赖于医生的经验;这就象皮肤移植是一套完整的程序,在整个程序中核心问题是保证移植组织的活性!建立血供,最终成活!2.非技术成因:个体原因,自然吸收。
这需要与顾客良好的沟通和选择好适应症,任何组织移植都存在一定吸收,这就是自然吸收。
吸收是肯定的,目前我们对脂肪的了解甚少:脂肪细胞的区别于其它间质细胞的本质?生物学特性:吃、穿、住、行、兴趣爱好、工作、寿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注射器抽出的脂肪有哪些成分、比例,植入受区的病理生理转归?我们连注入的是什么、比例如何不清楚,我们更不清楚:成熟脂肪细胞死了还是体积小了还是变成了成纤维细胞?脂肪干细胞又做了什么?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各种脂肪细胞因子?长期的效果依赖什么?Coleman的技术精髓在于:很小的脂肪颗粒种植于血供丰富的区域(面积体积比大),同时有一脂肪构造概念:颗粒脂肪建立脂肪颗粒单位,这种脂肪单位能很快建立血供后,垒叠的多层次就增大了体积。
很小单位的种植不会出现:脂肪囊肿、坏死、液化等。
Coleman完善了获起,提纯,注射,固定的一整套标准程序,就象:取皮,修皮,植皮,打包一样。
光悬吊有用吗?悬吊没用,不是你没掌握而是单纯悬吊:1.没有理论支撑;2.实践证实效果短暂;3.纯粹商业炒作。
如果要提升,必需做到组织层次之间的相对移位或者组织量的变化,要达到此目的可以:1.组织分离移位;2.组织的加法或减法。
单纯导入一根所谓的如何如何的“线”无法长期对抗:1.重力;2.组织之间的粘合力;3.各种支持韧带的抵抗力;4.“线”的切割力等。
术后包扎问题?Coleman用Microfoam tape固定至少3天,一般4天或5天;韩国也有医生尹银星用胶贴固定3-5天。
我一般不固定,但嘱咐受术者尽量减少面部表情和咀嚼活动,进针处贴3M贴3-5天。
面部老化的成因,暂且链接我2005年一文的解剖观察;有几个关键词或概念:1.青春曲线与老化曲线;年轻态与老化态;2.松垂;骷髅化;3.面部(皮肤)固定韧带;表浅筋膜系统;4.皮下脂肪;脂肪垫;脂肪间隔;脂肪分区;脂肪萎缩;脂肪肥厚;5.SMAS;表情肌;咀嚼肌;6.面中央表情区;面侧咀嚼区;7.骨性支撑区;无骨性支撑区;8.骨骼成相;软组织成形;骨性轮廓;软组织轮廓;9.容量恢复脂肪注射的面部年轻化注重全脸的重返年轻轮廓:这些部位是常见的注射部位:额正中、眉间、眉外侧、泪沟、中面部的半月沟(线)、鼻唇沟、嘴角木偶纹、颏、颊、颏颌连接等等。
面中部脂肪垫和皮肤韧带的解剖观察.pdf(263.3k)注射技巧:鼻唇沟及木偶纹的正确注射脂肪的方法:1.皮下:鼻唇沟1-3ml,木偶纹0.5-2ml;嘴角外侧鼻沟处进针,有如注射胶原、透明质酸等一样,后退式注射;羽毛样、扇样、三叶草样、交叉样填充置皮下凹陷处;2.但鼻唇沟仅仅皮下注射还不够的,在颧颊部另取进针,在表情肌的浅深面或肌内注射,位置在鼻沟及颊部,偶尔也充填于梨状孔外下方的骨膜上,形状如牙签样、面条样,后退式填充注射,量3-10ml;3.直径1.7mm钝性针管,每点0.1-0.05ml。
4.以上量为每侧的,离心后纯脂肪,两侧可适量调整对称性。
仅仅考虑皮下充填,这是常见的误区!!!至少是两个层次,应该三维立体构建脂肪容量及支架。
脂肪注射可能是目前解决泪槽沟最好的办法。
处理泪槽沟可以用1.Hamra眶隔脂肪释放;2.下睑入路中面部提升;3.皮肤填充剂注射;4.脂肪注射。
脂肪注射不仅仅是填充剂,如是下睑多次修复个人更愿意采用脂肪注射。
泪槽沟是眶下内侧的一个三角形凹陷区,内角起于鼻眶交接,上边与骨性眶缘平齐,下边延续为颧颊沟(半月凹),外边相对不清晰,形成的解剖机理和这些结构有关:骨性眶缘、弓缘韧带、颧颊部韧带、眼轮匝肌、皮下脂肪及肌后脂肪、眶隔筋膜及眶隔脂肪。
参考附件脂肪注射需两点进针,三个层次注射:两点即外侧点和下点,外侧点在眶外侧或颧颊沟,主要注射皮下和眼轮匝肌下;下点在鼻唇沟或其附近,主要注射骨膜上和骨性眶上缘,也可皮下。
皮下、眼轮匝肌下、骨膜上和骨性眶缘的每侧量分别是:0.5-3ml;1-3ml;0.5-2ml。
注意两个过渡自然:1.下睑与眶下区过渡自然;2.颧颊部过渡自然。
主要使用技术是Coleman技术:1ml离心后纯脂肪,用直径1.2-1.7mm钝性针管,后退式注射30-50点,点连成牙签棒样的线,交叉支架式充填于沟内及附近。
Coleman鼻唇沟的注射技巧鼻唇沟.rar(292.63k)面部脂肪分布:面部皮下脂肪被小的纤维隔所分割而形成脂肪小室;很多脂肪小室被更大的纤维隔栅栏,这样便形成脂肪小区。
面部SMAS把面部脂肪分为浅深两层,SMAS和分隔脂肪的纤维隔,以及皮肤支持韧带,形成一个三维的面部支持系统。
人体皮下脂肪是以一个个“区室”样的解剖单位存在,分隔各区室的结构是纤维隔膜。
面部脂肪分区概念的提出,为我们理解面部老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前瞻性理念,即不同脂肪区室所发生的变化是不同的。
如何理解“脂肪区室”,有一个现象可说明些:眶周淤青。
这个淤青常见于眶下脂肪区,隔膜就起了栅栏作用。
填充于上述支持系统之间的填料主要是脂肪。
Lambros和Little报道了通过补充容量进行面部年轻化的方法。
Lambros用“deflation失充盈,即脂肪缺失后欠充盈的脂肪室”解释了面部老化的重要机制。
面部老化与支持系统有关,也与分区的脂肪有关。
随着面部的老化,各脂肪区在位置和容量上都发生着变化,而且临近的脂肪区相互作用。
脂肪注射补充了脂肪区缺失的容量,同时使各个脂肪区回复到应有的美学位置!面部的脂肪间隔的解剖请参考附件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for Cosmetic Surgery.pdf(4316.21k)肪注射的面部年轻化术后并发症:持续性水肿;挫伤、淤青;硬结、钙化;可见的局限性脂肪沉积、脂肪囊肿;可触及的不平整;矫正不足、永久性矫正过度;不对称感觉、运动障碍或神经损伤;感染、液化;脂肪栓塞(休克、失明、皮肤坏死);面部年轻化是一个很泛的课题,各个层次都能有所作为。
皮肤可以立体美肤,可以植发!还可填充剂注射!脂肪层可以注射脂肪填充!也可抽脂塑形。
肌层可以使用肉毒素注射:祛除动力性皱纹,控制拮抗肌而提升,瘦咬肌!软组织可以通过手术单层、多层、复合分离提升!骨性轮廓也可通过截骨或丰隆改变!各个部位也都能有所作为。
对现在的我而言,我更乐意给我的患者推荐脂肪注射,部分推荐肉毒素+填充剂;其次选择小手术(切提眉,上、下睑成形)+脂肪注射;再次才推荐各式提升手术:上面、中面、下面,上面可以小切口,也可大切口,分离平面是骨膜上或下;中面常采用分离+悬吊;下面用SMAS术式。
在正面的表情区(如眶区及眶周,口周,梨状孔或说鼻周),我个人认为使用脂肪注射似乎有更多优点!!!理解脂肪注射的面部年轻化技术:不仅仅作为填充剂!AutologousFatGrafting.pdf(244.57k)FAMI技术(脂肪自体移植表情肌内注射技术)的三篇文献:?Guerrerosantos J,Gonzalez-Mendoza A,Masmela Y, et al. Long-term survival of free fat grafts in muscle: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rats. Aesthetic Plast Surg 1996;20(5):403-8.证实肌内注射的可行性!?Amar RE. Adipocyte microinfiltration in the face or tissue restructuration with fat tissue graft. Ann Chir Plast Esthet 1999;44(6):593-608. FAMI技术(脂肪自体移植表情肌内注射技术)的领导者?Butterwick KJ, Lack EA. Facial volume restoration with the fat autograft muscle injection technique. Dermatol Surg 2003;29(10):1019-26FAMI技术(脂肪自体移植表情肌内注射技术)的积极推广者肌肉注射原理:用钝性针管,后退式注射,可避免注入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