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培训资料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培训资料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培训资料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培训资料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特别成就感:

(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

(2)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

(3)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f.

(4)That’s too bad. What’s the matter?

(5)How are you feeling now?

第三幕:有空来坐坐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是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奇怪的事,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她而苦恼。

文化差异: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问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首先要有时间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邀请。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藐视行为。若想邀请美国人上门,应当诚意的于对方商定一个互相都方便的时间。

特别忠告:有心约会要主动约时间地点

特别成就感:

(1)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you. When will you be free/available?

(2)Let’s get together some time next week. What date do you suggest?

(3)How about coming to my place for dinner this Saturday?

(4)I’d like to… What time would be convenient for you?

(5)Would…suit you?

(6)I wonder if we could arrange a meeting…

(7)Do you happen to be free on…?

(8)Have you got any plan for this weekend? How about…?

(9)I am having some friends around during the weekend.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第四幕:亲密无间

一位美国教授来华任教,她主动让学生称呼她的名字Mary,声明不必以她的姓氏与头衔相称,如:Dr. Smith或Prof. Smith。不久,她和学生已相处很好,上门找她的学生络绎不绝,使她应接不暇,倍受侵扰。有的学生见面时,与她开玩笑说:“中国菜好吃吧?瞧你胖了不少呢!”在路上,一些陌生人也对她大大咧咧地喊声“Hello, Mary。”她渐渐地苦恼起来。

文化差异:在美国,教授对学生,老板对雇员,甚至长辈对晚辈,常常主动要求以名相称,以示关系随和。但这是在他/她本人允许的前提下,而且是表面形式而已。如果素昧平生,毫无往来,或只是初打交道,冒然称呼对方的名字,会给人“冒失鬼”、“粗鲁汉”的印象。另外,对方平等待人、不拘身份,不等于可以让人肆无忌惮,无拘无束,没大没小。相处时,嘴巴上以名相称,心中仍应记住对方的身份。在一些庄重场合,例如:老师和校长在一起时,学生对老师不能象往常那样直呼其名,必须以“某某教授”或“某博士”相称。英美人即使当关系变得很熟悉时,仍然不会亲密“无间”。他们对各自的隐私领地会保持距离。隐私包括私人时间、住所、物品、年龄、体重、长相等等。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国学生犯了三个忌:随处叫名、随时上门、随便评论体重。所以美国老师很不习惯。

特别忠告:称呼和上门要得到对方允许,交谈不要论及对方隐私。

特别成就感:

1) May I call you…?

2) Is it all right if I call you…?

3) You can call me John.

4) Please call me Mary.

5) I’d like you to call me Jim.

6) I’d like to pay you a visit. When will you be free?

7) I’d like to drop in on you (tomorrow afternoon) if it’s all right with you.

8) Shall I come over (this afternoon)?

9) Do you mind talking in your place?

第五幕:一概而论

一位中国人在与美国朋友交谈时说:“American young people are too casual about sex..”(美国青年对性生活太随便.)美国人则回答:“Well…”

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应当避免一概而论的偏见。“to be”这个动词有时会导致绝对的错误。因此,表示“是”的巧妙方法是在be 前加修饰词。如:可能、也许、似乎、我认为等等。上面那句话可以这么说:

As I know, some American young people seem to be casual about sex. (据我所知,有些美国青年似乎对性生活很随便。)

特别忠告:对人对事对现象不要一概而论,特别是对异国文化现象的评论。

特别成就感:

1) It seem to me that…

2) It appears that…

3) I have the impression that…

疯狂英语绝密资料(二)

第六幕:还是不是好朋友

一位澳大利亚人找中国朋友帮忙,中国朋友的话令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Australian: Will you do me a favor?

Chinese: Please help me out of a complicated problem that…I’m sorry to add the trouble to you. I’ll appreciate every thing you do for me.

Chinese: Come on. Are we still close friends?

文化差异:在好友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中国人认为没有必要拘礼客套。他们很少相互称赞,也不会把道歉挂在嘴边。如果这样做的话,他们会感到很不自在。朋友还会以为双方关系有所淡化,俗话称“见外”,或者揣摩双方关系时候有了裂痕。在英语国家,情况完全不同。不论是谁,即使是家长对年幼

的子女,只要他们帮了忙,效了力,都要道谢,他们把这种现象解释为“言传身教”和“人权平等”。

特别忠告:随时道谢,对朋友的道谢不必神经过敏。

特别成就感:

1)A: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B: I’d be glad to.

2) A: C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B: Sure, no problem.

3) A: Can you help me? B: I’ll do my best.

4) A: Will you do me a favor by (doing) something)? B: With pleasure.

5) A: Thank you very much. B: Not at all.

6) A: I can’t thank you enough. B: Don’t mention it.

7) A: Thanks a lot. B: You’re welcome.

8) A: I really appreciate it. B: It’s my pleasure.

第七幕:干嘛数落他

一位加拿大男士想夸赞中国女同事丈夫。

Canadian: Your husband is a sweet man.

Chinese: Not at all. You don’t know what he really is at home.

比较:加拿大男士夸奖该国女同事的丈夫

Man: Your husband is a sweet man.

Woman: Thank you. I’m proud of him.

文化差异:中国的礼节习俗之一是不宜口头接受别人的夸奖,即使对方的夸奖是符合事实的,也要尽量挑出毛病来说一番,可谓竭尽自贬之能事。当别人夸奖自己的配偶或孩子时,中国人往往尽可能用挑剔的言辞数落他们。在交际英语中,对夸奖的正确反应却是表示感谢。否定的语言会引起对方误会,以为被夸赞的人在暗中谴责他(她)说谎,或者会引起其他的猜测。在上面第一个对话里,加拿大人很可能意味这对夫妇关系不好,因为妻子说起丈夫来太不尊重。

两位中国朋友在对话。

甲:你的发言真棒!

乙:哪里哪里,您过奖了。

甲:你的头发做得不错。

乙:马马虎虎,还过得去吧。

两位英国朋友在对话

A: Your speech is wonderful.

B: Thank you. I did my best.

A: Your hair looks nice.

B: Thank you.

特别忠告:对善意和符合实际的夸赞用Thank you做反应。

特别成就感:

1)A: Your presentation was very impressive.

B: Thank you.

2) A: I like your new dress.

B: Thank you. I like it very much myself.

第八幕:他想干什么

在公园里,一对夫妇正在逗孩子玩耍。一位外国游客走上前来搭话。

Lovely child, isn’t he? (画外音:他想干什么?)

三则小故事反应文化差异

三则小故事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 更新日期:2011-08-04 11:35:16 浏览:126次所属分类/专题:英语文化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背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 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从中西神话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中西神话看中西文化差异鲁迅先生给神话的定义是:“昔之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由此可见,神话皆是由人所造,不同的地域对人们的认识和感观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神话也会不同。中西方的神话无论从神的形象,价值取向还是民族精神等方面来看,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神话讲究天人合一,注重集体主义,尚“和”。而与之对应的,西方神话讲究物我二分,注重个人主义,尚“争”。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中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神话有许许多多与历史挂钩的人物,尧舜禹皆是。尧帝崇尚节俭,他住茅屋,吃糙米,食野菜,着麻衣。舜平易近人,能以身作则,他历山耕田且与人谦让。传舜居地三年,则成村落,人们都愿意与他为邻生活。而大禹治水的故事更为人津津乐道,他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风历雨,让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从这些人物形象来看,中国神话里的人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虽每个人物故事各有不同,但形象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与真实性,将人神化且放在群体利益之中。这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分不开,而后则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这些人物的品德也与儒家的思想相吻合,体现了中国文化对人道德的约束与培养。 在西方神话中则是将神人化,一个神有人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他们的缺点比人还多。在希腊神话中,男人多是好色之徒,而女人多有妒忌之心。宙斯好色,他喜欢神殿里的倒水侍女海伦,而海伦与特洛伊的王子伊相恋。当海伦知道太阳神阿波罗和智慧女神雅典娜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时候,她去报信被抓。宙斯迁怒于伊,却被伊的面貌吸引而把伊捉到宙斯神殿为他倒水。而赫拉妒忌伊的美丽,设

3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

3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 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巨大,我们自个儿行得通的礼仪到了西方就是另一回事啦!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三个场景,了解一下中外文化间的一些不同吧。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背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 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 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 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可以使用下列句型: (1)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 (2) 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 (3) 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f. (4) That's too bad. What's the matter? (5) How are you feeling now? 第三幕:有空来坐坐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是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奇怪的是,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她而苦恼。 文化差异: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为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要有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是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

中西方文化差异美术课教案

中西方文化差异 09美术教育 杨汶灏 中国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的眼中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国家,而现今随着全球飞速地一体化,更多的西方人将他们的眼光投向了中国这个美丽的过度,因此在相互了解和相互磨合的过程中两者文化上的差异就明显体现了出来。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事,不少这样的差异都影响着我们与来自西方国家的朋友的交往和相互了解,有时甚至会引起不小的误会。就比如说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则故事,有一个来自西方的年轻人来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可是他来了几天之后就逃了回去,为什么呢?原来他听朋友说中国的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而在西方龙是邪恶的象征和化身,在比利时蒙斯市有一个打龙节,龙被视作恶魔,被传说中的保护神圣米歇尔杀掉,特意搞打龙节庆贺除灾并感谢米歇尔。从上面的小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我们就应该尽量了解中西方文化上的一些差异以及造成这些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对于以后我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要了解和分析中西放文化的差异就要从要分成几个主要的方面来下手,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些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差异。欧洲人都说世界上有三大美食,每一个版本里都有中国和法国,第三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意大利,也有说是土耳其、突尼斯或摩洛哥。尽管相持不下,但大家都有个共识,饮食常能反映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让我们来看看一名中国著名记者所给我们讲述的故事:“ 一次在中餐馆举行宴会,饭店菜上得很慢,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近两个小时,但菜似乎才上了一半。临座的阿尔萨斯大区经社理事会的阿昂达女士是第一次参加中餐宴会,忍不住问我,你们中国人请客都上这么多菜吗?我说,在中国还要多,通常10道以上。阿昂达很惊讶,连说中国的宴会实在太丰富了,难怪中国的美食很有名。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我,有个现象很奇怪,你们中国人吃饭每次都上那么多菜,可为什么都长得那么瘦,我们法国人每次菜很少,但为什么都比你们胖呢?我一时语塞,但又觉得她问得多少有点道理,因为那天同桌的几个中国人都显得比较瘦弱,而几个法国人个个人高马大。想了想,和她讲了:中国是个好客的民族,只有上了一桌子菜才觉得没怠慢客人。”其实从饮食文化上来看中国人有时候更加注重形式,所以中国烹调里,菜的样式千变万化,具体到每一道菜又非常讲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欧洲人似乎更实际一些,在菜的花色变化上下的工夫显然不如中国,但更讲究其营养搭配和保护,注重菜的内在质量。这是中法饮食的主要差异,可能多少也能反映出一点中法文化性格的不同,而从总体上来说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区别的主要部分就在这里,这就是为什么在许多中国人的观念中总觉得西方人花在吃饭上的精力很少,常常是几个面包就打发一顿正餐,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很片面的,西方人的观点就是只要有了每天所需要的营养就行了,而并不太注重食物的数量。而不像我们总觉得菜多才是吃得好,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中西方人生活观念的不同。 现在在让我们来看看中西方文化中对于一些颜色这类小细节上的区别,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刚才那位记者在采访时的发现:“有一次碰到欧盟委员会科技总司的维也加斯教授夫妇,谈起上海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穿的中国民族服装,他们都说非常好看,但有一点不太明白,为什么亚洲领导人大多穿红,而西方领导人都选择了蓝色。我说颜色都是领导人自己选定的。大概亚洲国家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红色在中国文化里,也可能在整个亚洲文化中都代表着幸运、财富和喜事,所以亚洲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选了红色。我又问,红色和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什么?他们说红色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是血的颜色,表示冲动、革命和动乱,而蓝色则代表冷静和沉着。普京也选择了蓝色的衣服,所以虽然俄罗斯有时声称自己是欧亚国家,但从文化渊源上还是更加接近西方。”的确是这样,在中西方文化各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因素,产生这样的差异也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在中国,蛇

三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与礼仪

三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与礼仪 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巨大,我们自个儿行得通的礼仪到了西方就是另一回事啦!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三个场景,了解一下中外文化间的一些不同吧~~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 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背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可以使用下列句型: (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 (2)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 (3)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f. (4)That's too bad. What's the matter?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讲课稿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特别成就感: (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 (2)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 (3)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f. (4)That’s too bad. What’s the matter?

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课程目的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 【能力目标】:1 .通过故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差距,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 用英文的思考方式去学习英语。 3. 通过场景表演,培养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科学饮食。 二、课前准备 多媒体幻灯片 三、方式方法 1. 通过英语课讲小故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为突破难点提供良好的诱因。 2.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用丰富色彩的文字和图案,有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全力注意,并通过提问和他们自己表演来强化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3. 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使学生能达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 四、课程内容 (一)从故事中看中西文化差异 1、饮食 故事一:望文生意 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 中国人:“怎见得?” 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 个大字,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 故事二: 一美国人几年前随一个香港旅游团去泰国旅游。香港游客大把将钱花在了买燕窝上。这令美国人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对鸟的口水这么感兴趣。 故事三:吃水饺 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用的方式是“中餐西吃”,按西餐的习惯,先喝汤; 他把那一大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先喝完,然后开始操起他的刀叉;先用刀将每一只饺子切开,使肉馅和饺子皮分开,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再吃一口馅……慢慢咀嚼、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我(中国人)投来微微的一笑。我见状,走近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如果再能配上一点果子酱和奶油,那会更加OK。” 故事四:外国人看麻球 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 其实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的以食表意、

摘要 中西文化差异

跨影视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国家,地区,宗教,信仰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现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是一场战斗,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

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安迪给其他狱友带来希望,也拯救了他们。 2 佛教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佛教教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灵魂从肉体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是引导众生从痛苦走向快乐。佛教的创立者并不是命运或灾难的创造者,而是引导众生寻求祝福、避免灾难。每个人的想法无论是否付诸行动,都将在脑中留下印记。一个人的言行也将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记。这些印象无论好坏,都将累积并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即所谓的业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无处可逃,无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许多古典文学主要采取佛家的因果报应叙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现代剧改编的电影《雷雨》也处处可见佛教意蕴。在第一幕鲁大海刚到周公馆就对四凤说:“刚才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在花园里躺着,脸色发白,像是要死的样子,听说这就是周家的大少爷,我们董事长的儿子。啊,报应。”第二幕中周朴园与侍萍相认后,侍萍说:“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沉痛地说:“这怪你妈太糊涂了,我早该想到的。可是

中西文化差异故事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文化差异的例子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得美国老师 Ladies andgentlemen,I'mdelighted to introduceto youa very prettygirl,MissBrown、Sheis a very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得样子。?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得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就是主观性得评论,尽管就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得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得就是pretty与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得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就是外貌与抽象得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与good 改成实际教育背景与经历,这样得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得介绍: Ladies andgentlemen,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anewteacherfromthe USA、, Miss AnnBrown、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 ithexperience of teachingEnglish as aForeign Language、?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Chinese: You lookpale、What’s thematter?

American:I’mfeeling sick、A cold, maybe、?Chin ese:Go and see the doctor、Drink more water、Di d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 thes、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you??文化差异:美国人比较瞧中个人得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瞧她得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得反应通常就是“Take care of you rself、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得口吻,或以过来人得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 特别成就感:?(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 tabad cold)、?(2)I hope you’llbe all right very soon、?(3)Take extra careof yourself、?(4)That’s toobad、What’sthematter??(5)Howare you feelingnow? 第三幕:有空来坐坐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就是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就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得欢迎您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得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

中美文化差异小故事

中美文化差异的一个小例子 昨天中午不知道怎么忽然打嗝, DC said:my grandmother told me, if you are burping, it means you are lying; JH said:My grandmother told me, if you are burping, it means you are hiding something; 我告诉他们:My grandmother told me, if you are burping, it means you are eating by yourself without sharing with others. 他们听完以后沉默了。教育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他们是要诚实,说明你不诚实;我们要的是大家分享,说明我们有的时候自私的。为什么我奶奶没有说要我诚实,因为诚实对我们来讲从来不是一个问题。很多人告诉我:DC always lies。我的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文化差异是存在的。比一下就除了高低。shame on Americans. I'm Trying to Stop It "Boy, why have you got cotton-wool in your ear? Is it infected?" "No, sir, but you said yesterday that everything you told me went in one ear and out the other , so I am trying to stop it." “孩子,你为什么用棉花塞住耳朵?它感染了吗?” “没有,老师。可是你昨天说你告诉我的知识都是一个耳朵里进,一个耳朵里出,所以我要把它堵在里面。” “I'm sorry ,Madam ,but I shall have to charge you twenty dollars for pulling your boy's tooth .” “Twenty d ollars! Why ,I understand you to say that you charged only four dollars for such work!” “Yes ,but this youngster yelled so terribly that he scared four other patients out of the office .”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中西文化差异小故事

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奇怪的事,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她而苦恼。 文化差异: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问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首先要有时间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邀请。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藐视行为。若想邀请美国人上门,应当诚意的于对方商定一个互相都方便的时间。 特别忠告:有心约会要主动约时间地点 特别成就感: (1)I’d like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you. When will you be free/available? (2)Let’s get together some time next week. What date do you suggest? (3)How about coming to my place for dinner this Saturday? (4)I’d like to… What time would be convenient for you? (5)Would…suit you? (6)I wonder if we could arrange a meeting…

(7)Do you happen to be free on…? (8)Have you got any plan for this weekend? How about…? (9)I am having some friends around during the weekend.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第四幕:亲密无间 一位美国教授来华任教,她主动让学生称呼她的名字Mary,声明不必以她的姓氏与头衔相称,如:Dr. Smith或Prof. Smith。不久,她和学生已相处很好,上门找她的学生络绎不绝,使她应接不暇,倍受侵扰。有的学生见面时,与她开玩笑说:“中国菜好吃吧?瞧你胖了不少呢!”在路上,一些陌生人也对她大大咧咧地喊声“Hello, Mary。”她渐渐地苦恼起来。 文化差异:在美国,教授对学生,老板对雇员,甚至长辈对晚辈,常常主动要求以名相称,以示关系随和。但这是在他/她本人允许的前提下,而且是表面形式而已。如果素昧平生,毫无往来,或只是初打交道,冒然称呼对方的名字,会给人“冒失鬼”、“粗鲁汉”的印象。另外,对方平等待人、不拘身份,不等于可以让人肆无忌惮,无拘无束,没大没小。相处时,嘴巴上以名相称,心中仍应记住对方的身份。在一些庄重场合,例如:老师和校长在一起时,学生对老师不能象往常那样直呼其名,必须以“某某教授”或“某博士”相称。英美人即使当关系变得很熟悉时,仍然不会亲密“无间”。他们对各自的隐私领地会保持距离。隐私包括私人时间、住所、物品、年龄、体重、长相等等。在上面的例子中,中国学生犯了三个忌:随处叫名、随时上门、随便评论体

开题报告-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开题报告 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研究背景 现代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化与文明宝库的古希腊神话是西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起源,伴随着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进步,西方神话渗透着文明的个性,可以说希腊神话充满了乐天的欢喜气氛;华夏民族和炎黄子孙创作的中国神话表现出来的确是沉重庄严的气氛,这种氛围在发展演变中逐渐内化为中国民族文化中崇德求贤的倾向,充满着一种内向的忧患意识和理性的反省。 可以说希腊神话中诸神不仅具有“神性”而且富有“人性”,而中国的神话则是远离人间不食烟火,是圣贤的化身。不同区域的民族把各自的思维注入各自异彩纷呈神话世界,而这神话世界体现着不同民族文化的原始表象。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话故事虽然千姿百态,但描述的对象多是远古时期人们心存畏惧而又无比崇敬的自然神力,化身为创造和主宰世界万物的各种各样的神灵,反映了人们在人类社会进程中对自身和世界万物的探索,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西神话传说故事尤其是其具有遗传因子和个性的因素分析,并通过对比和研究从中找出影响中西文化发展的差异。 二、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通过梳理、对比和分析中西方神话故事,从神话故事中梳理出影响中西方文化发展的相关因素,并通过文献研究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并以这些因素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中西之间文化的差异。 三、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使用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两种研究方法。 其中文献分析法是通过研究文化传统尤其是经典神话传说的著作以及前人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文献分析,归纳总结出中西神话传说在形成、发展以及后续的演绎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根据不同点的深入分析找出研究的线索。 综合分析法则是使用纵向历史分析和横向对比分析的方式,研究中西文化发展中关于神话传说以及文化传统中关于文化因子和文化因素的研究,从中分析中西文化差异。 四、研究进度 2013.10-2013.11 搜集资料 2013.11-2013.12 撰写论文初稿 2013.12-2014.03 修改论文并形成正式文稿 五、文章大纲

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神话传说故事看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造成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差异的原因 1、时间的不同。 中国属于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第一代文明。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第三代文明。所以,他是个后起之秀,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这些遗产包括从生产工具到精神财富,特别是风俗习惯和神话。例如第一代文明的埃及,“历史之父”指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神名都是从埃及传入希腊的”。第二文明的迈锡尼、巴比伦等。 2、地理环境的不同。 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内向一些,所以,自发的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它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 3、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 保存和流传过程的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赶不上记录野蛮与文明之交的神话,且象形文字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他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而文字在春秋战国

时期是作为了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我们早慧而崇尚实际的祖先们很快地就打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致力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实理想,因此神话并没有过多地发扬光大,而是短小、零散、不成体系地散见于一般的文章,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零零散散地有所保留。而在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的,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因而希腊神话中动辄便是长篇大作,如《神谱》、《荷马史诗》等。 二、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一)崇“德”与崇“力” 中国神话与民族精神的形成,得力于礼仪的、伦理道德的聚合力。这种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当周人取代殷人统治中原地区的时候,他们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周人的“殪商”的战争是否正义,周人新的统治秩序是否合理的根本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统治者对殷商原由的宗教进行了改革,强调“以德配天”,将血统继承让位于道德继承。这样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意识里,值得崇拜的不是“力”,而是“力”所体现的道德性质。“知识就是力量”无形中就让位于“道德就是力量”。因而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确切地说是经过史官文化浸染过的中国神话中,提倡的是三皇五帝式救苦救难、律已甚严的高

学英语网站,三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与礼仪

学英语网站,三个小故事看中外文化差异与礼仪 各国间的文化差异巨大,我们自个儿行得通的礼仪到了西方就是另一回事啦!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三个场景,了解一下中外文化间的一些不同吧~~ 第一幕: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背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 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 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第二幕: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