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内容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内容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内容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内容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

教育部最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新高考的考试内容、形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上周末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分析了未来语文高考命题可能发生的六大变化。

变化1: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此相关的思维的能力。

以前的语文考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及其熟练程度,今后的高考仍然会考察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比重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考核方式也可能从考察记忆转化到考察运用。

温儒敏介绍说,教育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质量检测体系,包括检测工具、模板、手段的制作,虽然主要是面向学业水平考试的,但其某些原理、方法也可供高考语文参照。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温儒敏介绍说,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温儒敏看来,中学多学点文学是可以的,但不能都是文学。“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不太合适。”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几年前温儒敏曾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

温儒敏表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4: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在温儒敏看来,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如去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题其实就是考文学修养和阅读面,考表达能力,也是微写作,非常好。“我相信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在今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肯定会增多。”

与此同时,阅读材料的量也会大增,需要考生有很强的阅读能力,否则就可能来不及做完。

“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都是精读课,一定要有略读课,让学生学会自读,再加上广泛的课外阅读。既要有阅读量,又要有阅读面。否则,阅读量上不去,高考可能来不及做题;阅读面上不去,来得及做也考不好。”

变化5:作文的改革,应当往理性靠拢

大家都知道,作文评判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不可能做到像数学那样精确,如果作文的分值太大,就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在温儒敏看来,今后高考作文还是会维持60分-70分之间的分值。

也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设计一道60分的大作文,另加一道15至20分的小作文,或者叫“微写作”。大小作文各有分工。

温儒敏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题有的过于“文艺范”,过于“小清新”,他认为今后的高考作文题目应当向理性靠拢。

“如今中学作文教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线崩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全都是瞄准考试的套式训练,几乎人人喊打,又人人参与。未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者要让高考作文回归理性,强化思辨,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

此外,如今高考语文几乎都是做完全部考题之后,再做作文,往往剩余时间不多,作文只能草草收场。

有专家主张高考语文分为两段时间,一段是考作文之外其他试题,按规定时间交卷后,开始考作文,这样就保证作文有充裕时间。温儒敏认为这种建议有合理性,可以试一试。

变化6:文言文命题的改革不满足于“读通”

因为现在强调重视“传统”,很多人预测文言文“地位”将在高考语文改革中飙升,增加分量。

但温儒敏认为文言文比重“不会也不应该大增”。

“现在高考语文的文言文所占分值(除去作文)普遍已经达到40%甚至更多,这个比重不宜再增。道理很明白,现代社会还是用现代语言思考和交流,再说,文言文因为好‘拿分’,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精力一大半都给了文言文了,如果高考的文言文再增分值,就会加剧语文教学厚古薄今的失衡态势。我想高考语文命题是会考虑这一状况的。”

对于文言文考试的内容,温儒敏认为断句题和翻译题会增多,虚词等的知识性的考查相应减少。“文言文命题应当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他举例说,近年有些省市的文言文命题有创意。如2012年浙江题:“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让学生谈两种标点方式反映出的孔子对人、对马的态度,并要求谈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就不满足于“读通”,而有文化思考。这就是一种改进。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教学提纲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新高考语文试题命题可能将有六大变化!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 教育部最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出台。新高考的考试内容、形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上周末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首届语文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分析了未来语文高考命题可能发生的六大变化。 变化1:命题将更加科学,更注重考察能力 这里的“能力”,一方面是指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指与此相关的思维的能力。 以前的语文考察更注重知识的掌握及其熟练程度,今后的高考仍然会考察知识方面的内容,但比重可能会有所减少,而且考核方式也可能从考察记忆转化到考察运用。 温儒敏介绍说,教育部正在组织相关部门重点研究基础教育语文学科质量检测体系,包括检测工具、模板、手段的制作,虽然主要是面向学业水平考试的,但其某些原理、方法也可供高考语文参照。 估计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变化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温儒敏介绍说,现在全国卷和各省市卷的命题有很多是依赖题库的,而多年建立的题库覆盖的范围偏窄,不足以支持高考语文的改革。因此一些省市可能会致力于题库的建设和扩容。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 在温儒敏看来,中学多学点文学是可以的,但不能都是文学。“我看到去年某市的语文卷,六七道大题全都是文学类的,很少涉及其他领域。这恐怕就不太合适。” 其实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 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变化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这是多年来语文高考的弱项,现在越来越受到质疑。 几年前温儒敏曾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呼吁,语文高考特别是作文命题,要适当往理性靠拢。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 温儒敏表示,新高考语文试卷中这种“非连续文本”材料阅读题会增加,而且分值不低。“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可见命题者开始重视朝理性考察这个方向努力。” 现在的学生大量使用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的现象非常常见,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高考语文对此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和改善。 变化4:有意识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在温儒敏看来,现在的语文课最大的毛病是“千人一面”: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 “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 近年来已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全国新高考语文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是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 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阴晦.(huì)哂.笑(shěn)绮.丽(qǐ)吹毛求疵.(cī) B.阔绰.(chuò)差.使(chāi)滑稽.(jī)强聒.不舍(ɡuō)C.亢.奋(kànɡ)恻.隐(ca)鞭笞.(chī)忍俊不禁.(jīn)D.庇.荫(pì)瞰.望(kàn)伫.立(c hù)戛.然而止(ji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健忘蓦然门楣举事无双 B.喧腾信服籍贯鳞次栉比 C.蜿蜒嬉闹丫杈无动于衷 D.睿智颓唐隐匿语无伦次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参加了2013年中考作文阅卷的王老师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堪忧,很多文章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 ....的作文越来越多。 B、“限购令”这一地方细则的出台将会使得房地产投资的投机行为销声匿迹 ....,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地作用。 C、眼下,“用工荒”不仅涉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连一向是劳工输出地的中 西部地区也难以幸免,各地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 ....招徕工人、留住工人。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 声不绝如缕 ....。 4、下面语句中成分都是定语的一项是( } (2分) 洛北干两岸的高大的毛白杨在春风地吹拂下发出了欢快的哗哗声。 ①②③④⑤⑥⑦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④⑤⑦ D.②⑥⑦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左传》为左丘明所作,善于描写战争,又善于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和行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曹刿论战》就选自本书。 B、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豪迈飘逸。代表作“三吏”“三别”等,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 C、冰心,原名谢婉莹。著有诗集《春水》《飞鸟集》,其诗风格晶莹清丽,轻柔俊逸,被人称为“春水体”。 D、《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代表作有《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皇帝的新装》等。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五年级下册命题试卷 (1)

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未试卷 一、基础知识应用 (一)、我写的汉字最漂亮。(5分) xuàn rǎn lǐ mào fángài dǎo gào dào zéi ( ) ( ) ( ) ( ) ( ) jì diàn yǔn nuò dǒu sǒuchà zǐ yān hóng ( ) ( ) ( ) ( ) (二)、词语积累我能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空。(7分) 雪中()()面不()() ( )()斑斓 ()舌()簧()重()长()耳()腮 1、每次犯了错,吴老师总是()地教育我,从来不大声呵斥。 2、()比锦上添花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激。 3、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的词语。() 4、描写人物神态的的词语。() (三)、小法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4分) 1、在信封的右下角要写明收信人的地址和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2、“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此处说的“美丽”指的仅仅是美丽的花。() 3、“怪生”的意思是奇怪的孩子。() 4、许多作家都以自己难忘的童年为题材创作自传体小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高尔基的《童年》都是这样的作品。() (四)、我会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负:1背;2担任3仗恃,倚靠4 具有5败,跟“胜”相对;6遭受 1、大嫂为了挖野菜身负.重伤。() 2、廉颇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 3、晏子担负.着出使楚国的重任。() (五)、句子加工厂。(8分) 1、加拿大援助救济会驻乌干达办事处的工程师专程来到加拿大。(缩句) 2、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改成间接引语) 3、我一定要实行并制定自己的远离网吧的行动。(修改病句)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改成双重否定句)(六)、记忆加油站: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19分)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这一种境界”是指()“颇”的意思是()“耐人寻味”的原因是()(3分)2、我了解到《水浒传》写的是北宋末年以为首的108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的作者是罗贯中。(1分) 3、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边疆建设者; 的”老班长”; 的村支书; 晏子; 的风辣子; 的武松.(6分) 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_______,不要________,阴郁的日子里要___________,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俄国)普希金(1.5分) 5、翠翠红红,,风风雨雨。 这是()联(1.5分) 6、, 溪头卧剥。(1分) 7、程门立雪是关于朝的故事,多用来称赞 (2分) 8、在本学期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课文是《》,原因是 (1.5分) 9、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选自课文《》人物:()特点:()(1.5分) (七)、给下面的句子排队,把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你看,松树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 ()更不用说在夏天,用它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息;()我对松树怀有敬意的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 ()松树的叶子可以提制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 ()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粉身碎骨”的地步。 二、口语交际(3分)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马上就小学毕业了,很多同学为了珍惜同学友情,去买精美的留言册或赠送礼物,你对这一做法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想法。 三、阅读直通车(23分) (一)

最新高考数学命题热点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最新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一、知识整合 1.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透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以考查“三基”为重点的导向,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要求是四个字——准确、迅速. 2.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 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要充分利用题设和选择支两方面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一般说来,能定性判断的,就不再使用复杂的定量计算;能使用特殊值判断的,就不必采用常规解法;能使用间接法解的,就不必采用直接解;对于明显可以否定的选择应及早排除,以缩小选择的范围;对于具有多种解题思路的,宜选最简解法等。解题时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3.解数学选择题的常用方法,主要分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但高考的题量较大,如果所有选择题都用直接法解答,不但时间不允许,甚至有些题目根本无法解答.因此,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特殊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 二、方法技巧 1、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的推理和准确的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择支“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 例1.若sin2x>cos2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kπ-3 4 π <x<2kπ+ π 4 ,k∈Z} (B) {x|2kπ+ π 4 <x<2kπ+ 5 4 π ,k∈Z} (C) {x|kπ-π 4 <x<kπ+ π 4 ,k∈Z } (D) {x|kπ+ π 4 <x<kπ+ 3 4 π ,k∈Z} 解:(直接法)由sin2x>cos2x得cos2x-sin2x<0, 即cos2x<0,所以:π 2 +kπ<2x< 3 2 π +kπ,选D. 另解:数形结合法:由已知得|sin x|>|cos x|,画出y=|sin x|和y=|cos x|的图象,从图象中可知选D. 例2.设f(x)是(-∞,∞)是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于() (A) 0.5 (B)-0.5 (C) 1.5 (D)-1.5 解:由f(x+2)=-f(x)得f(7.5)=-f(5.5)=f(3.5)=-f(1.5)=f(-0.5),由f(x)

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1-2012年上期中段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 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 子曰:“口口口口口,可以为师矣。”(《论语》)(1分) (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2分) (3)夕阳西下,口口口口口口。(马致远《秋思》) (1分) (4)《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 (5)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 我的心在shòu gǔ lín xún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 (2)斜阳里,想起秋风的颜色,就了kuān shù那烦人的聒聒。( ) (3) 庸人可笑地zǔ zhòu着眼前的环境。( ) (4)这无疑是一种duò luò。( )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能胡编乱造。(去掉“切忌”或“不能”)

B.刘翔这个名字对中国人都很熟悉。(改为“中国人对刘翔这个名字 都很熟悉”) C.广州举办亚运,因为展示传统文化所以展现时代精神风貌,可谓 两全其美。(把“因为......所以”改成“既......又”) D.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市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删除“经 过”) 4.从下面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校运会场景的话。(80字之内)(4分) 凝聚呐喊拼搏矫健神采奕奕自信满满热血沸腾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水管漏得厉害,院子里已经积满了水,修理工答应马上就来,结果等了大半天才见到他的影子。他懒洋洋地问住户:“现在情况怎 么样?” 这位主妇说:“还好,在等你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学会了游泳!” (1)这位主妇的言外之意是 (不超过30个字)(2分) (2)假如你是这位修理工,你该说: “” (不超过30个字)(2分) 二、(4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6~18题。 (一)(12分)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五年级下语文试卷命题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期中阶段学业水平调查(五年级语文)xx年4月 姓名班级得分等第 一、按要求写字词句。(18分) 1、根据前一句,将后一句正确、工整地补写在横线上。(2分) 但愿人长久,。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ì mò jì huà kòng zhì xiào lǜ wéi miào wéi xiào bào zào jī fèn pài qiǎn chǐ rǔ jīn bì huī huáng 3、用横线标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3分) 裹挟.(xié jiā)玫瑰( ..ju..é. ju..è)强 ... ..gu..ī. gu..ì) ..倔( 魁梧( ...é.ng..)祸 ..锨镐(ɡāo ɡǎo) ..h.è.ng h ...w.ú. w.ǔ) ..横( 4、读下面的句子并按要求做题。(3分) (1)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将上面的句子换种说法,并能保持句意不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看这是一句什么类型的句子,然后再仿照写一句。) 荡漾的碧波轻抚河畔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5分) 1.阿炳的《二泉映月》你们都听过吧!阿炳通过琴声告诉人们他在赞叹 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傅,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爱那______________,他爱那___________ _……(3.5分) 2.万紫千红的春天,向来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游园不值》中 ,。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脚步不可挡。《宿新市徐公店》中,诗句,。给我们描绘了一群可爱的儿童。你还知道其它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请写出一句,。(6分)

2017年新课标全国II卷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

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语文试题及答案

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修qì______ 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厚重如山,巍峨屹然。60年来,它见证了共和国奋勇前行的每一步,珍存了共和国喜悦变迁的每一天!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跌dàng______起伏,波澜壮阔,中国人民bǐng______持着历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坚定了开放发展的心态,从容shè______过岁月的洪流。 2、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一个人勤于完善自己,必定无暇对他人吹毛求疵;将过于,不会忧虑;将过于,不屑动气;将过于,不知畏惧;将过于快活,不容心生芥蒂。 (硬朗豁达高贵) 3、短文修改。(4分) ①现在开过来的是08式武警装甲车方队,②该大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雪豹突击队”,③由武警北京总队特战大队编成。④武警特战部队作为国家处突、反恐、维稳的突击力量,⑤出色地完成了处置突发性事件、打击重大暴力犯罪和重大活动安全警卫。⑥赢得了广泛赞誉。 (1)第句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语序上有毛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第句移至__________。 4、按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常常会折服于主人公鲜明的人格魅力:《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机智仁慈,“音乐巨人”贝多芬的顽强执着,简?爱的(1),藤野先生的(2),《(3)》中斯科特一行的诚信无私,《水浒》中(4)的⑸。阅读经典,与这些优秀人物对话,我们深深陶醉于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生命的馨香。 6、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6分)(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2分) 活动内容: 基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你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2分)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卷 期中测试A卷(含答案) 部编版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测试语文A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面带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两项是()。 A.倭.(wō)寇机械.(jiè)妖娆.(ráo)凹.(tū)凸 B.收敛.(liǎn)尴尬.(ɡà)镌.(juān)刻携.(xié)手 C.搪塞.(sài)踉.(niàng)跄剽悍.(hàn)弓弩.(nú)D.噩.(è)耗焚.(fén)烧憧.(chōng)憬气氛.(fēn) 二、书写 2.看拼音,写词语。 Dùjìdū chásīzìshān zhài nàhǎn léi gǔcí xiáng shǒu wàn jī èhóu lóng 三、填空题 3.下列词语中共有6个错别字,请圈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①繁华似棉姹紫嫣红抓耳挠腮杯水车薪________ ②安居乐业鞠躬尽粹赴汤蹈火心极如焚________ ③铤而走险巧舌如簧应接不瑕故伎重演________

④连声屏气自强不熄奄奄一息大饱眼福________ 4.用“雅”字组成不同的词填空。 ①杏花村山清水秀,环境清幽_______,民风古朴,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②妈妈说钢琴是_______艺术,希望我用心学习。 ③语文课上,小光坐的姿势很不_______,老师用目光示意他坐端正。 5.解释加点的词语,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__________________ 破: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稚:___________________ 钲: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尽:___________________ 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A.昼出耘田夜绩麻,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C.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E.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______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农村 _____________的诗。诗歌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的图景。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_________________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智人”智事”颇多。《三国演义》中_________________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水浒传》中吴用智取_________________,从此上梁山;《西游记》孙悟空巧借芭蕉扇,钻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肚子里;《红楼梦》中的两个“智慧”女性一个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机关算尽太聪

浙江省2020年7月新高考语文命题思路与试题评析

浙江省2020年7月新高考选考科目命题思路 语文 语文学科组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稳定”“提升”。“稳定”指试卷题型结构、难度系数、命制风格等方面与2019年保持一致,给受疫情影响的考生提供熟悉的“界面”;“提升”指在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等考查内容上科学提升语文命题的质量,进一步加强高考的选才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 今年语文高考命题高度重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比如“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取得最后胜利”“打赢脱贫攻坚战”“浙江诗路文化带”“青铜器”等等,所选语料能发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作用,实现语文高考的育人功能。 今年语文高考命题关注抗疫防疫的题材,体现出语文学科“文道合一”的鲜明特点。语用题选取两组有关疫情防控宣传的图片,宣传“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磅礴力量。古诗鉴赏联系了今年抗疫期间比较流行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语句,品鉴王昌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翻新脱妙”之处,肯定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今年的语文高考命题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吸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精髓,从阅读、表达两个关键能力进行总体设计,分类、分层呈现。文学类文本阅读紧扣“艰难时势”和“心灵修复”主题,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作文题要求考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进行体验与思考,围绕

“人生的坐标”,文章写作有多个思考维度,如“定位与错位”“预期与落差”“角色与使命”等等。还可以深度思辨,展开论述,如“定位的错 位”“错位的定位”等等。既可以写“心理预期与现实落差”,也可写“人生自我定位与社会要求的错位”,还可写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当然,不仅可以写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怎么处理”,更可以深入地写“为什么要这么处理”“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等等。 今年的语文高考命题重视在考生个体体验、社会生活、学科认知等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实用类文本阅读为非连续性文本,符合人们通过阅读了解实用类的阅读常态。作文题贴近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审题难度不大,题干“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把学生拉进真实情境,让他们直面亟须解决的典型任务——如何面对、处理好这一“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思考“个体与家庭、社会”的人生话题。 2020年高考暨7月选考科目 试题评析 语文 特殊之年贵“平常”,素养考查见“精进” 2020年高考浙江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体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平常”“精进”可视为其突出特征。 一、“平常”见温暖,能出新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卷满分为150分(含书写分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修qì______ 一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厚重如山,巍峨屹然。60年来,它见证了共和国奋勇前行的每一步,珍存了共和国喜悦变迁的每一天!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新中国60年跌dàng______起伏,波澜壮阔,中国人民bǐng______持着历来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张开了拥抱世界的臂膀,坚定了开放发展的心态,从容shè______过岁月的洪流。 2、根据语境,把括号中的备选词语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一个人勤于完善自己,必定无暇对他人吹毛求疵;将过于,不会忧虑;将过于,不屑动气;将过于,不知畏惧;将过于快活,不容心生芥蒂。 (硬朗豁达高贵) 3、短文修改。(4分) ①现在开过来的是08式武警装甲车方队,②该大队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雪豹突击队”,③由武警北京总队特战大队编成。④武警特战部队作为国家处突、反恐、维稳的突击力量,⑤出色地完成了处置突发性事件、打击重大暴力犯罪和重大活动安全警卫。⑥赢得了广泛赞誉。 (1)第句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在语序上有毛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第句移至__________。 4、按课文原句填空。(8分) (1),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的坚毅与无畏。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精神的寄托。 5、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常常会折服于主人公鲜明的人格魅力:《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机智仁慈,“音乐巨人”贝多芬的顽强执着,简?爱的(1),藤野先生的(2),《(3)》中斯科特一行的诚信无私,《水浒》中(4)的⑸。阅读经典,与这些优秀人物对话,我们深深陶醉于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生命的馨香。 6、班里准备举办一次“走进民俗,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与。(6分)(1).请为这次班会设计一个能够让多数同学都参与的活动,并写出这个活动设计的基本思路。(2分) 活动内容: 基本思路: (2)布置会场时,你想选用一种富有传统文化意味的装饰物,你推荐选用哪一种?说说理由(2分)

五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7.12 命题人:陆燕霞(满分120分,时间90分钟) 班级姓名等级 一、看拼音,写汉字。(9分) duàn liàn xié tiáo lǐ mào jīnɡ huānɡ shī cuò ()()()() ɡuàn huǎnɡ jiānɡ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一()说()海()() 二、选出合适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7分) 1.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友谊.(yí)B舷.窗(xián)C钥匙.(shi)D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迫不及待B首屈一指C志存高远D守珠待兔 3.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有独钟.(集中,专一)B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 ....(与一般人不同) C引人入胜.(胜利)D最喜小儿无赖 ..(顽皮) 4.加点字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风拂.过 B 潮水涌.来C细雨泻.落D冒.出水泡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暑假,我都外出旅游,饱览 ..名山胜景。 B班长王成宇品学兼优,深受同学爱戴 ..。 C即使 ..雨再大,也.阻挡不了解放军战士前进的步伐。 D给文章起个好题目,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 6.下面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的是:() A三打祝家庄B三顾茅庐C三打白骨精D三英战吕布 7.按照朝代顺序,对下列四则历史事件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明代郑和下西洋②南北朝花木兰替父从军 ③宋代岳飞精忠报国④汉代司马迁忍辱写《史记》 A ④①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三、按要求进行句子练习。(6分) 1.把句子写得具体些。 听到这个喜讯,我高兴极了, 2.填上合适的歇后语。 好朋友林林从北京旅游回来,送给我一枚香山红叶做成的书签,这可真是“”。 3.一个外国学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想登门拜访。钱钟书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

新高考命题要求与原则

新高考命题要求与原则 一、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 ●教育评价: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 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教育测量:根据教育评价的目标要求,针对各种教育活动的特点,设计并运用科学的 工具对各主体的表现和结果进行量化。 二、教育测量的基本要求 ●目标清晰可测? ●过程有效可信? ●结果使用合理? ●价值导向正确? 三、试题的构成要素 ●立意:测量目标,即通过课程习得知识、能力、素养(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情境:以一定方式呈现的典型化真实事物或现象(参照但不拘泥于教科书) ●设问:指向问题解决的系列任务(范围和水平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作答:设定标准要求或常模应然的正确答案及评分标准(依据课程标准或试测调研结 果) 1.立意:试题考查的目标。 包括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近两年有人又提出了素养立意。现今高考试题主要是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视对学科探究能力的考查。 ●文科:主要采用概括比较新范畴、观察问题的新角度、研究分析新素材和探究求证新 概念等方面进行问题立意。 ●理科:主要通过实验考查探究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求证和进行开放性试题的设计。 2.试题立意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试题考查的是学科主干知识吗? (2)试题立意符合高考的命题习惯吗? (3)试题考查的能力目标鲜明吗? (4)试题的考核目标实现了吗? 四、试题的深层结构 ●试题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试题中的素材、问题、参考答案等要素关系属 于表层结构;而试题反映课程、学科主要思想与实际应用等的主题、角度与线索则属于深层结构。

2020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21分) 瓷的中国心 吗?可能对只是浅浅地面对过它的人们来说,应该是瓷还有什么秘密 .. 还有一些的。譬如瓷的形制,看得出人们对于自然的依恋。譬如柳叶瓶,就像柳叶给人的感觉,这线条清新中总有些凄婉。这柳叶就不仅是对自然界的柳叶的临摹,而是因为柳叶在中国人心里的晓风残月杨柳岸的凄婉回味了。还有胆瓶,就有一对好联记着它的美好的:“拳石画临黄子久;胆瓶花插紫丁香”。还有海棠碗,曾见过唐越窑的一个海棠碗,那种雍容和大度,怎么看也感觉它只能出生在盛唐了。大抵有花瓣口的碗,往往唐代是四瓣,五代是五瓣,宋代是六瓣。有时细细想来,这四、五、六的区分,还是有心迹可寻的,那就是人心在渐渐变得细致了。就像唐诗和宋词那样,忽略不计和时时关心的内心特征区分得很充分。再譬如斗笠碗。斗笠是古人和自然交往中最贴己的产物。古人对斗笠的依恋,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依恋。问题是斗笠作为碗的形制,吃饭喝茶都不必扬起脖子就可以把碗中的饭和茶吃喝干净。不扬起脖子就可以保持正襟危坐的端庄,这是古人把斗笠作为碗的形制的又一种依恋的原因。还有譬如橄榄瓶、蒜头瓶、葫芦瓶、抱月瓶、棒槌瓶、荸荠瓶,凤尾尊、鱼篓尊、瓜棱尊,苹果尊、萝卜尊,马蹄杯、菊瓣盘、梨壶、秋叶洗,真是举不胜举,中国瓷在和自然的因缘上,实在是密不可分。 还譬如瓷的釉色。青花是对青色和花容的认同。青花之前,是先有单色釉。单色釉的单纯和清澈的美,是中国文化纯美境界的一种表达,或许也可以说,单色釉甚至比青花更接近瓷的本意。单色釉有燕支水、豇豆红。燕支也就是胭脂,从草中提炼出来,是古代女子用来抹口红的。宋词词牌“点绛唇”也是这个意思。豇豆红红中带紫,这种美色在自然界也就是豇豆才有,而这么美的颜色,瓷上还真有了。单色釉中黄鼬为贵,黄是帝王的颜色。藤黄是色彩中的名贵。而瓷让许多的黄都上了釉面。有意思的是鳝背黄,活脱是鳝背的黄色,只是这黄现今的鳝背上很难见到了。只有在野生的黄鳝背上才能见到了。瓷上的鳝背黄,黄釉中依稀可见墨纹和散点,而且这黄厚道和沉稳。物是人非,黄鳝背上的这点美意,如今也没了。还有青色。青色可以说是瓷的本色。宋影青,釉上的划花,或是草或是鱼,都像真的活在水天之间。越窑是青瓷的重镇。晋时清峻,唐代肥润,之后真可以说是宋元青未了。梅子青,粉青,都是刻骨铭心的气色。譬如蚕豆青,从蚕豆的出落到最后的干枯,所有经历过的青色,在瓷上都留下了痕迹。最让人心动的大概是雨过天晴的那一种青色,那时最名贵的宋代汝窑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做好试卷的练习,对你的考试是有帮助的。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试题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拙劣/ 相形见绌告竣/ 怙恶不悛讥诮/ 峭拔刚劲 B. 积攒/ 人头攒动脉络/ 脉脉含情折本/ 百折不挠 C. 绝唱/ 角逐激烈俏皮/ 金蝉脱壳晾晒/ 量力而行 D. 提防/ 啼笑皆非喟叹/ 振聋发聩盱眙/ 长吁短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云南彝良地区,震后出现强降雨,引发泥石流,附近省市发扬人道主义精神,救援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灾区抢救。 B. 中秋、国庆长假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客流量大增,服务部门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服务环境和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 批评学生先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否则批评过头或无端发泄愤怒,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或偶有小错的人受到伤害。 D. 经过网友推荐和专家评定,佳木斯市十九中语文教师张丽莉被评为十大教书育人楷模,成为大家公认的最美女教师。 3.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给绿色建筑下定义。(4分)(不超过

50字) 绿色建筑并不意味着高成本和高价。绿色建筑要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使用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材和节水。绿色建筑应该提倡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绿色建筑倡导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 绿色建筑: 4. 莫言首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出现了莫言热,作品被抢一空,修建故居,品牌开发对此,请你写一段评论,表达你的观点。(5分)(不超过50字)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 8题。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