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股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是什么

导语:喝酒是真的不能开车,上次我表哥和同事聚餐喝了一点点酒,开车的时候出现了意外,他的股骨出现了骨折。送医院去治疗了好几个月才康复过来,

喝酒是真的不能开车,上次我表哥和同事聚餐喝了一点点酒,开车的时候出现了意外,他的股骨出现了骨折。送医院去治疗了好几个月才康复过来,但是想要痊愈还是需要时间去调养的。听朋友说关于股骨骨折手术治疗之后是有一个康复训练的,那样恢复起来更剩时间,但是关于如何去训练也不知道方法,所以想咨询一下股骨骨折康复训练的方法有什么?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肢体最大可能的、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疗中,其复位、固定(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叫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上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就叫内固定。)、功能锻炼这三基本原则十分重要。当然配合活血接骨的中药会更好些,常用的是伤科接骨片。术后的话,要及时加强营养。另外也要及时定期复查,看下术后恢复的进度.有炎症的话,及时消炎,进步食疗下。

意见建议:,头三个月内,可在床上练习关节活动,但不能负重,不能盘腿,不能侧卧,即使内固定及骨折复位的位置很好,亦要坚持;在此期间配合内服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三个月后待复查X线片确有骨痂生长才开始逐渐作负重练习,如果生长得不理想,要返回医生处复诊,寻找原因,以求能得到进一步的正确指导。

关于股骨骨折的康复训练还是要让专业的认识去指导,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会导致坏的结果,所以不要轻易的尝试,一般静养康复的速度还是很快的。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锁骨骨折的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不仅会引起骨折部位疼痛,也会导致相应上肢活动障碍,影响工作生活。锁骨骨折该怎么锻炼,详细介绍如下: 功能锻炼方法 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姿势、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叉腰动作,此期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肩前屈,各方向动作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肩做划船动作等。 肩胛挤压 站立位,挤压肩胛骨,保持肩部不上抬,坚持6面,每天重复8-12次、 靠墙伸展

靠墙站立,双手高过头顶,手臂紧贴墙壁,肘关节弯曲,缓慢向下滑动,并挤压肩胛骨。每天重复8—12次、 卧位伸展(1) 如图躺下,手握一长棍(比肩宽750px左右)掌面朝下,保持肘部伸直,缓慢上举过头,直到感觉肩部、胸部被拉伸,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2-4次。 卧位伸展(2)

此动作与靠墙伸直类似,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8—12次。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目得: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得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得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 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得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得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得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3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与力量要循序渐进。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骨折是很常见的问题,产生骨折的原因较多,一般都是运动不当造成,自身有骨折后,不能随意的动骨折地方,这样对身体会有影响的,而且自身有骨折后,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否则骨骼错位,会诱发多种问题,那胫腓骨骨折是很多人不陌生的,对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都有什么呢? 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 一.增加踝关节活动度训练坐立,伸直膝关节,作如下练习:踝关节背伸牵拉向后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跖屈牵拉向前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 复10次.踝关节内翻牵拉向内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踝关节外翻牵拉向外牵拉脚到极限并坚持15秒钟, 复原,重复10次.坐在椅子或床沿,膝关节屈曲作如下运动:“写字练习”用脚砪趾当做铅笔写字. 二.等长力量训练踝关节外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外侧

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外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踝关节内翻等长力量训练坐姿,患足内侧抵住桌腿,墙面或门板,向内侧用力使肌肉收缩并坚持15秒钟,复原,放松10秒钟,重复5-10次. 三.抗阻力力量训练每个运动均需要使用橡皮筋如TheraBand,如果没有橡皮筋,使用毛巾自行手工加阻力也可以.踝关节背伸抗阻力力量训练伸直膝关节,运动踝关节使脚面向后抵抗橡皮筋的阻力并坚持15秒钟,复原,重复10次. 在对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方法认识后,进行胫腓骨骨折康复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胫腓骨骨折康复训练过程中,饮食上也要合理,这个时候对一些复杂食物,都是不可以选择的,否则对疾病治疗没有任何帮助。

最新骨折出科考试试题

骨折(共100题) A1(16题) 1.当上肢旋后伸直时,肘关节提携角(即外翻角)应为多少度?()(1.11) A、1°~5° B、6°~9° C、10°~15° D、16°~20° E、21°~25° 答案:C 2.测量下肢真实长度时,可以髂前上棘和胫骨内踝作为骨性标记,若定位准确,一般误差应不超过()(7.11) A、0.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答案:A 3. 膝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1.11) A、屈100°~110°,过伸15°~20° B、屈120°~150°,过伸5°~10° C、屈90°~110°,过伸5°~10° D、屈100°~110°,过伸5°~10° E、屈130°~150°,过伸15°~20° 答案:B 4. 肘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是()(1.11) A、屈135°~150°,过伸10° B、屈90°~110°,过伸10° C、屈135°~150°,过伸15 °~25° D、屈115°~130°,过伸10° E、屈115°~130°,过伸15°~25° 答案:A 5.测量上肢全长时往往常用的骨性标志为()(7.11) A、肩峰至肱骨外上髁 B、肩峰至桡骨茎突 C、肩峰至尺骨茎突 D、C7棘突至桡骨茎突 E、C7棘突至尺骨茎突 答案:B 6.骨折刚达到临床愈合时,此时骨折的愈合过程正处于那一阶段()(2.11) A、血肿机化演进期 B、骨折后2周以内 C、原始骨痂形成期 D、骨痂改造塑形期 E、永久骨痂形成期 答案:C 7.在骨折复位中,以下哪项正确()(6.11) A、骨折部分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不必完全矫正 B、复位后骨折断端的对位对线必须完全 C、允许成人下肢骨折存在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的侧方成角 D、若无骨骺损伤,可允许儿童下肢骨折短缩2㎝以内 E、肱骨干骨折必须达到解剖复位 答案:D 8.骨筋膜室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中哪项是不正确 ...的()(2.11) A、肢体严重的局部压迫 B、四肢骨折时小夹板包扎过紧 C、软组织严重的挫伤及挤压伤 D、小腿的剧烈运动

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临床论著?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许伟华 杨述华 杜靖远 肖宝钧 李进 杨操 【摘要】 目的 分析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和治疗。 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5-2003年间的 60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301例,女302例;年龄0.6~85岁,平均42.6岁。根据Müller分型, A型282例,B型98例,C型223例;开放性骨折58例(9.6%)。非手术治疗134例,手术治疗469 例。结果 股骨远端A、B和C型骨折治疗后Neer评分依次降低,分别为73.4±13.9、64.9±14.7 和59.2±14.8;手术治疗组Neer评分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B型骨折中单纯性骨折和粉碎性骨 折的治疗和预后有较大区别。 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应根据不同类型而采用不同的手术和内固 定方法治疗,其中B型骨折应以骨折的累及范围和粉碎程度分为三种亚型,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 法更为合理。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折分型 C l a ssi f i ca ti on and trea t m en t of d ist a l fe m ora l fractures XU W ei2hua,YAN G Shu2hua,DU J ing2 yuan,X I AO B ao2j un,L I J in,YAN G Cao.D epart m ent of O rthopaedics,U nion Hospital,Tongji M edical College,Huazhong 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 uhan430022,China 【Abstract】 O bjecti ve To analyze the classificati on of distal fe mur fractures and understand the choice of treat m ent according t o the classificati on. M ethods A retr os pectiv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603cases(301males and302fe males,with age range of0.6285years,average42.6years)with distal fe mur fractures treated fr om1995t o2003.According t o the Müller classificati on,there were282cases of type A fractures,98type B and223type C.Fifty2eight cases(9.6%)were with open fractures.Of all, 134fractures were treated by conservative methods,469by surgical operati on,18by comp ressi on p lates, 15by“T”2or“L”2shaped p lates,74by fe moral condylar blade p lates,112by dynam ic condylar scre w,97by fe moral condylar p lates,23by fe moral l ocked nails,41by distal femoral nails,55by exter2 nal fixat ors and34by others. Results The average Neer scores of type A,B and C fractures were de2 creased t o73.4±13.9,64.9±14.7and59.2±14.8res pectively.The average Neer score of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nservative methods.There exist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treat m ent and p r ognosis bet w een the si m p le and comm inuted fractures in type B fractures. Conclusi on s D istal fe mur fractures should be treated according t o fracture classificati on.Based on the involved areas and comm inuti on degrees,type B fractures should be gr ouped int o three subtypes that then can be treated by suitable fixati on method. 【Key words】 Fe moral fractures; Fracture fixati on; Fracture classificati on 过去的几年中,我国骨科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在手术技术,还是内固定材料和种类等方面均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由于股骨远端骨折损伤类型复杂,治疗方法多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通用于所有类型的骨折。笔者回顾性总结了1995-2003年间60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析股骨远端骨折不同类型和治疗方法的特点。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995-2003年间我院共诊治股骨远端骨折603例,其中男301例,女302例;年龄0.6~85岁,平均 作者单位:430022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 42.6岁。其中骨骺未闭合者21例(3.5%)。左侧305例,右侧286例,双侧12例。根据Müller分型[1],A型骨折282例(46.8%),B型98例(16.3%),C型223例(37.0%)。开放性骨折58例(9.6%);合并神经血管损伤者32例(5.3%)。非手术治疗(牵引+石膏或小夹板固定)134例(22.2%);手术治疗469例(77.8%),其中加压钢板18例(3.0%),“T”或“L”形钢板15例(2.5%),股骨髁角钢板74例(12.3%),动力髁螺钉112例(18.6%),股骨髁钢板97例(16.1%),股骨交锁髓内钉23例(3.8%),股骨远端髓内钉41例(6.8%),外固定器55例(9.1%),其他包括克氏

锁骨骨折的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一一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不仅会引起骨折部位疼痛,也会导致相应上肢活动障碍,影响工作生活。锁骨骨折 该怎么锻炼,详细介绍如下:功能锻炼方法 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姿势、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叉腰动作,此期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 前臂内外旋(图1、2. 3)等主动练习,幅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 6)等。

2、解除外固定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肩前屈,各方向动作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肩做划船动作等。 肩胛挤压 站立位,挤压肩胛骨,保持肩部不上抬,坚持6面,每天重复8-12次。 靠墙伸展 靠墙站立,双手高过头顶,手臂紧贴墙壁,肘关节弯曲,缓慢向下滑动,并挤压肩胛骨。每天重复8-12次。

如图躺下,手握一长棍(比肩宽750px左右)掌面朝下,保持肘部伸直,缓慢上举过头,直到感觉肩部、 胸部被拉伸,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2-4次。 此动作与靠墙伸直类似,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8-12次。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髌骨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1.早期康复(1~2周): (1)抬高患肢:术后48小时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肢体置于垫枕上,抬高患肢20~30度,促进静脉回流,消除肿胀。 (2)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肢做一个大腿“绷紧”的动作,使股四头肌做等长收缩,40~50次一组,每天2~3组。 (3)踝泵运动:足趾、踝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踝关节的活动要求完成屈伸及环绕全范围运动各40~50次一组,每天2~3组。 (4)CPM训练:在住院过程中术后第2天可以以CPM机进行持续被动活动,由45度开始,30分钟1次,每天1次。如无疼痛等不适感觉可每日增加5度。 (5)髌骨活动:如无禁忌,可上下左右推动髌骨,特别是从髌骨上方向下推拉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6)膝屈伸活动练习:术后第2天可在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练习。治疗师用手托住患者膝部后方,嘱患者放松,靠小腿重力屈曲膝关节,再嘱其慢 慢伸直,3~5次即可,关节活动范围>50度。3~4天后逐渐增大屈膝度。 (7)患腿负重训练:患腿骨折愈合良好情况下可下地进行部分负重站立。站立时双腿稍稍张开与肩同宽,进行左右重心转移,患腿逐渐增加负重量。 2.中期康复(3~6周): (1)关节活动度训练:继续保持之前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以恢复膝关节正常的屈伸活动度。 (2)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坐于凳子上,两腿稍分开与肩同宽,在患侧腿靠近脚踝处加个重量适当的沙袋,做伸直小腿的动作,伸直小腿后维持6秒钟,然后控制该腿慢慢放下,15次一组,每天3组。 (3)腘绳肌肌力训练:在床上取俯卧位,在患侧脚踝处加一个重量适当的沙袋,患侧腿做向上弯曲膝盖的动作,屈曲应至终末端,在终末端用力维持6秒钟,然后缓慢伸直至远处。15次一组,每天3组。 (4)膝关节控制训练:①在床上取俯卧位,双腿屈膝至90度并保持,可在两腿中间夹一包体积较大的纸巾或一个放气篮球,保持该动作2分钟,每天5次。②选择一个高度适宜的固定物如栏杆,双腿张开与肩同宽,双手扶着栏杆,膝关节屈曲半蹲保持6秒钟后伸直膝盖站起,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每组10次,每天3组。膝关节弯曲角度可根据实际身体情况掌握,有所进步后可逐渐增加弯曲角度以及每次静蹲时间。 (5)步行训练:注意按照正确步态行走。行走步骤为:在站立位身体重心先移至健侧腿,患侧腿向前迈出一步,身体重心随之转移至患侧腿,确定身体站稳后再迈出健侧腿。 注意左右脚的放置位置(步幅和步频)。 (6)上下楼梯训练:选择有扶手的楼梯。上楼梯时,首先迈出健侧腿踏上台阶,患腿保持屈膝,然后健侧腿伸直迈上患腿。下楼梯时,首先迈出患侧腿,健侧腿屈膝在后,然后健侧腿承重,伸直患侧小腿迈下楼梯。注意眼睛向前看,并且保持腰部挺直。 3.后期康复 (1)慢跑训练:后期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可进行慢跑训练增强下肢耐力,每天可慢跑20~30分钟。 (2)本体感觉训练:患侧腿恢复负重能力情况良好的前提下,可让患者把患侧腿放在平衡垫上单腿负重保持稳定。 (3)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训练:训练方式如上,其抗阻应达到常人标准,强化下肢肌力。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修订版)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方案(手术切开复位) 1. 早期:炎性反应期(0-1周) 目的: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早期活动度练习,以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功能练习的早期及初期,因肌力水平较低,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骼断端的连接尚较为脆弱。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逐渐增加小负荷的耐力练习,即选用轻负荷(完成3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连续练习,至疲劳为止。 髋关节外展中立位放置患肢: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不得过多行走!行走中扶双拐,患腿绝对不得受力负重!更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 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 (1)麻醉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如可能,即开始踝泵练习: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回流。5分/组,1组/小时。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 CPM,2次/日,30分钟/次,练习后即刻冰敷30 分钟(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关节外展中立位! 活动度等关节有活动的练习后即刻冰敷20分左右,如平时(站立、行走后)有关节内明显发热、发胀的感觉,可再冰敷3-5次/日。 2. 初期:(2—4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髋关节屈曲角度未达到90°前,绝对禁止正常姿势坐起!只能半坐起(即半躺半坐)! (1)开始直抬腿肌力练习: 10—20次/组,1—2组/日。 (2)开始主动关节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 主动髋屈伸练习: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见附录1—图13。 (3)加大CPM练习角度: 如骨折愈合良好,力求在4周左右膝关节屈曲达120°,髋关节屈曲角度接近90°。(4)开始下地扶拐行走:如无痛,患腿可部分负重(小于1/4体重),注意保护!不得摔倒! 3.中期:(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逐步尝试患腿负重改善步态。通过X 光检查确定是否可以开始负重!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 练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1)术后第3天。开始趾关节活动。各脚趾轻微活动,会有一些不灵便和神经麻的感觉。每天3-4次,每次50下。(2)术后第5天。开始踝关节活动。脚背用力往后拉,为今后下蹲练习打基础,参照健康的脚的角度,一般80-90度就可以了。每天3-4次,每次100下,要用力。(3)术后第7天。开始膝关节活动。这个是一个比较艰巨的锻炼,非常必要、无法偷懒、耗时长、有时候练起来还有点吃亏。一开始会碰到膝盖弯曲时听到里面的筋咔咔直响,很不顺趟。膝盖弯曲,从180度—90度是第一个阶段,从90度—45度是第二个阶段,从180度—45度是第三个阶段,从45度—15度左右是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每天4-6次,每次10下,正常情况下10天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4)术后第10天。开始抬腿练习。练习大腿和小腿的力量恢复,特别是大腿的力量恢复,很重要,避免大腿肌肉萎缩。(5)术后第12天。开始组合练习——抬腿、屈膝(第一阶段)、弯脚背、动脚趾。每天至少4-6次,每次20-50下。特别的,屈膝练习要忍住酸胀的疼痛用力下压,弯脚背也是要忍住酸麻硬的障碍,但也要注意,只能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可强来。 (6)术后第20天。屈膝(第二阶段)练习。这个阶段有时会遭受到医生给你施加的外力,因为90度是个坎,有些人难以突破(俺就是),医生乘我不注意突然一用力,把我压的哇哇直

叫,但后来,我就这样突破这一关了。同时趾踝和大腿组合练习继续。 (7)术后第28天。屈膝(第三阶段)练习。这个其实是对前面练习的整理和巩固提高。 (8)术后第30天。健腿下地练习力量。这个有早有晚,因人而异。但是下地之前一定要适应2天,因为长期卧床,健康的腿突然下地也会感觉力量不足,膝盖打弯,往地下只跪的,搞不好还会伤及伤腿。 (9)术后第32天。伤腿血液循环训练。就是人还在床上,但让伤腿开始垂立,不着地,不承力。伤腿会明显变色,先变红,再变黑,再变成紫红发花,脚也开始肿,有胀的感觉。把脚倒立或是平放,会很快恢复。 (10)术后第35天。单脚落地+架双拐。这个也是一个练习的巩固,对健腿力量练习的巩固,对伤腿血液循环的巩固,同时也开始练习操作拐杖。 (11)术后第45天。伤腿(脚板)尝试轻轻触地,但不承力。脚掌会有轻微胀的感觉。 (12)术后第49天。练习正坐。双腿平放,伤腿从不加力点地到自然放置。期间伤腿会肿,会变颜色,小腿会发硬,大腿会酸,这都很正常,有个过程。

髌骨骨折(保守石膏固定)康复程序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 ※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 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 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 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 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开始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时,力求每次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 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正文 一·早期——长腿石膏固定期(骨折后6-8周) 目的:促进循环,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避免肌肉过度萎缩。 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㈠ 1 活动足趾(如石膏未固定踝关节,则活动踝关节)——用力、缓 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5分/组,1组/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绷劲及放松。 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 ( 但注意不要将石膏托压断! ) 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见附录1—图2)。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㈡ 1 可扶拐下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2 开始侧抬腿练习(有可能因石膏托过重无法完成):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方法见附录1—图5、6。) 3 后抬腿练习:俯卧位,后抬腿至足离床5厘米,30次/组, 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根据损伤的情况及手术固定方式不同,石膏托一般需戴6-8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康复科资料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石膏固定)康复计划 1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次,2次/日。 ——双足前后分离,移动重心,争取可达到单腿完全负重站立。 2.直抬腿练习——伸膝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处,保持至力竭。10次/组,2—3组/日 3.多角度坐位抗阻伸膝:坐位小腿自然下垂于床外,0-30°--0-90°(疼痛不明显后可用沙袋为负荷,)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日。 4.俯卧(立)位“勾腿练习”:静力练习,用健侧腿辅助屈膝至无痛角度保持10—15秒。10次/组,4组/日。 5.静蹲练习:后背靠墙,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不得“内外八字”,随力量增加逐渐增加下蹲的角度(小于90°),半分钟/次,间隔5秒,3-4连续/组。2-3组/日。 6.单腿蹲起练习: 保护下患侧单腿站立,上体保持正直,缓慢蹲下约30°,再缓慢伸直下肢站起。即在0-30°范围蹲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此练习主要强化下肢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因此练习时不要求速度,关键在于通过下肢肌肉协调的收缩控制稳定的动作。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早期练习可以双侧腿同时进行,逐渐过渡重心至患侧,一般为10-30秒/次,2-3次/组,1-2组/日。 二、活动度练习 1.髌骨松动术:手推推住髌骨边缘,向上下左右方向缓慢用力推动髌骨至极限位方向20次,2—3次/ 日。 2.坐位抱膝:坐立位,双手抱住脚踝,使脚跟缓慢接近臀部。开始前测量脚跟与臀部间距离,逐渐使距离缩短至与健侧腿角度相同。此练习应循序渐进,切忌盲目冒进或畏痛不前。保持10分钟/次,隔日一次练习。 3.俯卧屈膝:俯卧位(脸向下趴于床上),双腿自然伸展,自行握患腿踝关节,使膝关节屈曲(可用长毛巾或宽带子系于脚腕处,以便于牵拉)。或由他人帮助。 1

肌肉骨骼康复学 习题 单选

第一章 1、运动功能检查内容是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2、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是主动运动 3、康复治疗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功能训练方法是运动疗法 4、"对诊断较有价值的体征是压痛部位 5、关于下肢长度的测量,正确的是自髂前上棘经髌骨中线至内踝下缘 6、4字实验的意义是评估髋关节 7、轴移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前交叉韧带 8、McMurray试验主要用于检查半月板 9、肌肉骨骼康复学科的内容不包括康复保健 多选 1、造成骨与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包括伤口感染、肿胀、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瘢痕粘连 2、康复评定过程包括初期、中期、后期评定 3、矫形器的作用有预防和矫正畸形、支持或协助功能运动、限制关节异常活动、缓解神经压迫 4、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的方法主要有被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主动运动 第二章 1、人体关节中运动范围最大和最灵活的关节的是肩关节 2、出现方肩畸形的是肩关节脱位 3、常合并桡神经损伤的骨折是肱骨干骨折

4、常合并有肱动脉、正中神经损伤的肱骨踝上骨折的类型是伸直型骨折 5、肱骨踝上骨折的病人,伤后未经功能康复,拍肘关节的x线片,如果在骨折周围组织内有一片白色云雾状阴影,密度较深或有骨样密度,局部肿胀,触之硬韧感,关节运动障碍明显。即可提示已发生骨化性肌炎 6、肱骨大结节骨折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关键是制动、休息 7、神经损伤的病人禁忌下列哪种治疗浸蜡治疗 肩关节活动度屈曲0-180后伸0-50外展0-180 多选 1、根据脱位后肱骨头的位置不同,肩关节脱位分为肩胛盂下脱位、喙突下脱位、锁骨下脱位 2、锁骨骨折可赛用的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超声波治疗、红外线光治疗 3、肱骨大结节是下列肌肉的止点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 4、"肱骨踝上骨折合并正中神经损伤时,可出现拇外展功能障碍、大鱼际肌肉萎缩、掌侧拇、食、中指腹皮肤感觉异常或消失、环指桡侧半皮肤感觉异常或消失 5、肱骨内踝移位性骨折常常造成尺神经损伤可出现同侧的环小指伸直,手指的外展、内收障碍,骨间肌萎缩、小指、环指尺侧半掌侧皮肤感觉消失、手背尺侧 2."5指皮肤感觉消失 6、对于有移位的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第三章 1、容易引起骨不连是舟骨骨折 2、常引起缺血性坏死的骨折是月骨骨折

锁骨骨折的康复锻炼方法

康复锻炼——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不仅会引起骨折部位疼痛,也会导致相应上肢活动障碍,影响工作生活。锁骨骨折该怎么锻炼,详细介绍如下: 功能锻炼方法 局部固定后应保持挺胸姿势、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肩关节外展、后伸,如挺胸、双手叉腰动作,此期禁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2、解除外固定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肩前屈,各方向动作综合练习,如肩关节环转活动,两肩做划船动作等。 肩胛挤压 站立位,挤压肩胛骨,保持肩部不上抬,坚持6面,每天重复8-12次。 靠墙伸展 靠墙站立,双手高过头顶,手臂紧贴墙壁,肘关节弯曲,缓慢向下滑动,并挤压肩胛骨。每天重复8-12次。 卧位伸展(1)

如图躺下,手握一长棍(比肩宽750px左右)掌面朝下,保持肘部伸直,缓慢上举过头,直到感觉肩部、胸部被拉伸,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2-4次。 卧位伸展(2) 此动作与靠墙伸直类似,坚持15-30秒。每天重复8-12次。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骨折后2 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骨折后3 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 股骨颈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早期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骨折易移位,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练习中应绝对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一、术后0~1周 1、麻醉消退后立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尽早开始踝泵练习:5分钟/组,1组/小时。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30分钟/次,2次/日,练习后即刻冰敷30分(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 二、术后2~4周 1、继续前述练习并逐渐增加强度。 2、直腿抬高练习:10~20次/组,1~2组/日。 3、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1~2次/日。 4、俯卧位勾腿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5、抗阻伸膝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6、主动髋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骨折稳定的前提下):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三、术后5周~3个月 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经过X线检查,在骨折愈合程度允许情况的前提下进行。随骨折愈合的牢靠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钟/次,2次/日。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康复训练股骨颈手术后应注意将患肢放于外展微屈髋位,可用枕头垫于腿下,以抬高患肢,预防 肿胀。早期组织存在较为明显的炎性反应,且易移位,故以静力练习(关节不活动,保持某一姿势直至肌肉疲劳)为主。练习中应绝对避免髋内收动作(交叉腿等)。平卧时双腿之间垫枕头,使双腿不能并拢。不得向患侧翻身。向健侧翻身时应保护患腿,使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侧卧后双腿之间垫高枕头,使患腿保持髋稍外展位。 一、术后0~1周 1、消退后立即开始活动足趾及踝关节,尽早开始踝泵练习:5分钟/组,1组/小时。 2、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长收缩练习:大于300次/日,应在不增加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3、术后3天开始CPM练习,由医务人员指导完成,30分钟/次,2次/日,练习后即刻冰敷30分(角度在无或微痛情况下逐渐增大)。整个运动过程中保持髋稍外展位。 二、术后2~4周 1、继续前述练习并逐渐增加强度。 2、直腿抬高练习:10~20次/组,1~2组/日。 3、后抬腿练习:3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1~2次/日。 4、俯卧位勾腿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5、抗阻伸膝练习:10次/组,10~15秒/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 6、主动髋屈伸练习(在无或微痛及稳定的前提下):坐位,足不离开床面。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屈膝屈髋,保持10秒后缓慢伸直。10~20次/组,1~2组/日。 三、术后5周~3个月 1、负重及平衡练习:必须经过X线检查,在愈合程度允许情况的前提下进行。随愈合的牢靠程度,负重由1/4体重→1/3体重→1/2体重→2/3体重→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平板称上让患腿负重,以明确部分体重负重的感觉。逐渐可达到患侧单腿完全负重站立。5分钟/次,2次/日。 2、坐位抱腿:必须在愈合程度允许的前提下进行。5~10分钟/次,1~2次/日。 3、有条件可以开始固定自行车练习,轻负荷至大负荷,并逐渐减低座位的高度。20~30分钟/次,2次/日。

脚骨折后的康复训练

文章导读 身体中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发生骨折以后我们要重点关注骨折部位,而且骨折期间不仅外表可以看出红肿,而且自己也会感觉到疼痛,脚属于人体重要的部位,如果没有脚,就会走不了路,脚骨折以后是可以康复的,可以进行康复训练,那么脚骨折后的康复训练是什么?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病因: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况: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使受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如车轮撞击小腿,于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2.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落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处的椎体发生压缩性或爆裂骨折。3.积累性劳损: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致使肢体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如远距离行走易致第二、三跖骨及腓骨下1/3骨干骨折。 固定后注意抬高患肢,患肢低下放置个枕头,高于心脏方便血液的回流,利于骨痂形成,不要用患肢下床负重活动,可以在床上活动患肢的各个关节及脚趾弯曲锻炼,以免引起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恢复期间配合服用补气补血,滋补肝肾,接骨续筋,通经络方面的中药治疗,使你骨髓筋气血等各方面得到调节,促进你补骨物质的吸收及骨细胞的生长,能帮助你骨折尽快愈合! 骨折主要要注意休息和尽量少活动用力.跟骨骨折一般恢复时间需要2到3个月.指导意见:建议;1,可给予中药的洗浴浸泡,之后给予中药的包扎固定,以消炎止痛和促进周围组织功能恢复.3,注意加强活血化瘀和补气补血的药物调理,以改善血液循环和功能状态.4,注意在走路活动用力时,尽量给予弹性绑带的固定措施,以防止疲劳性的损伤和影响骨折恢复.

肌肉骨骼康复学选择题

1、运动功能检查内容是C.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2、康复治疗的重要原则 C.主动运动 3、康复治疗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功能训练方法是B运动疗法 4 5 6 7 8 9 内有一片白色云雾状阴影,密度较深或有骨样密度,局部肿胀,触之硬韧感,关节运动障碍明显,即可提示已发生E骨化性肌炎 13、肱骨大结节骨折复位或手术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关键是C制动、休息 14、神经损伤的病人慎用下列哪项治疗C浸蜡治疗

15、容易引起骨不连的骨折的是B舟状骨骨折 16、常引起缺血性坏死的骨折是C月骨骨折 17、右手示指主动屈曲受限,被动活动正常,其原因是C神经性麻痹 18、手部骨折的复位要求是A功能复位 26、肌腱损伤修复后,极易发生粘连的部位是 B.II 区 27、根据 Verdan 分法,将指伸肌腱分为几区 E.VIII 区 28、指屈肌腱修复术后1-4 周,动力支具使C腕处于掌屈30°,掌指关节屈70,指间关节伸展位

29、指屈肌练习时,指浅屈肌相对于骨滑动范围最大的是A直拳 30、手外伤后屈肌练习的方式有 E.除 D 以外全是 31、手肌腱松解术后2-3周可以进行C轻度 ADL 练习 32、指屈肌腱修复术后中期(术后 6-8 周)可以进行 E.以上均可以 40、多发伤引起手部致残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E.软组织渗液、肿胀、机化所致的严重纤维化 41、伴有骨折的多发伤首先需要回复的解剖结构是D骨折 42、不参与构成远侧列腕骨的组织是 C三角骨

43、不参与肌腱的构成的组织是B弹力纤维 44、屈肌腱缝合后的固定问题,错误的是D彻底固定3周后,再开始功能锻炼 45、有关伸肌腱损伤的修复方案,错误的是B末节伸肌腱断裂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46、有关手部肌腱损伤,错误的是D肌腱的愈合靠粘连完成 55、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穿 T 字鞋的目的是B防止患肢外旋 56、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弃杖行走的主要根据是C关节活动范围检查 57、股骨干骨折术后 CPM 的应用正确的事A术后麻醉未清醒的状态下即可开始 58、主要的伸膝肌是C股四头肌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指导 时间:地点: 主持人:主讲人: 参加人员: 髌骨骨折是较常见的损伤,多见于撞伤或摔伤。治疗方法通常有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或者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新鲜髌骨骨折的治疗,应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滑,给予较牢固内固定,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骨折的康复护理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可避免骨折发生废用综合征: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肢体畸形,对髌骨骨折固定复位后患者极为重要。髌骨骨折康复锻炼应以主动功能练习为主,注意动作协调、循序渐进,活动量由少到多,活动范围由小到大,切忌采取任何粗暴的被动活动。 1、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以防肢四头肌粘连,萎缩,伸膝无力,为下地行走打好基础。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伤后一个月,可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不然膝关节将来可能会僵硬,影响患肢的下蹲功能,给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家的锻炼方法有:①坐在床沿,膝盖后方垫实落不要空虚,由他人掌握好力量慢慢向下压腿(就是屈膝),一定注意不可使用暴力,角度、力量要循序渐进,或者在脚背放一适当重物,如枕头等,自己用力屈膝、伸直、再屈膝、伸直循环。②平躺在床上,患肢伸直抬高与床面垂直,自己用力或他人帮助屈膝、伸直。③站立于床边,手握床沿,自己下蹲屈膝。 特别重申需要注意的是:①力量要循序渐进,不能使用暴力。②别人帮忙那叫被动训练,只能锻炼关节的活动度,不能锻炼肌肉力量,最后还是要靠自己主动锻炼,两者要配合。③刚开始锻炼时会出现疼痛,可以吃一点止痛药,缓解疼痛,增加继续锻炼的信心。④不要对锻炼的效果要求太高,也就是说不要期望3-4天就能怎么样,但也不能以此为理由消极怠工。 对于关节来说,僵硬的关节是没有用的,人的正常生活、工作会受到严重影响。膝关节屈膝最少要达到110度左右才能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骨科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三者缺一不可。 出院指导 1、防止外伤,应在身体素质许可下早下床晚负重,下床时正确使用拐杖。 2、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如鸡蛋、绿色蔬菜等。若病人有糖尿病,应嘱病人吃低糖或无糖饮食。 3、用药:遵医嘱合理用药,做好用药指导。 4、术后2—3周可淋浴,伤口周围一月后可用浴液清洗。

髌骨骨折(张力带固定)术后康复计划—康复科资料

髌骨骨折(张力带固定)术后康复计划 (在使用本计划指导练习前,应仔细阅读完全部内容,并经医生许可后再予执行)※注意事项: 1. 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 功能练习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可消退至原水平,则不会对组织造成损伤,应予以耐受。 3. 肌力练习应集中练习至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充分休息后再进行下一组。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认真练习。 4. 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 早期开始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时,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每次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 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坚持完成练习。 6. 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平时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再冰敷,每日2-3次。 7. 附录中带有阴影一侧为患侧。 8. 关节的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即属正常现象,直至角度及肌力基本恢复正常肿胀才会逐渐消退。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正文 一·早期——直夹板固定期(术后4-6周) 目的:促进循环,减轻疼痛,肿胀;早期肌力练习,避免肌肉过度萎缩。 早期不得过多行走,不应以行走作为练习方法。否则极易引发关节肿胀和积液,影响功能恢复及组织愈合。 ㈠术后麻醉消退后 1 活动足趾(如石膏未固定踝关节,则活动踝关节)——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 活动足趾。至少5-10分/小时。(对于促进循环、消退肿胀、防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 2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练习——即大腿肌肉轻柔地绷劲及放松。在不增加疼 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每日) 3 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练习——患腿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 及放松(见附录1—图2)。要求同上,大于500次/每日。 ㈡术后2天,引流拔除后 1 可扶拐下地行走, 但只是去厕所但必要的日常活动。 2 开始侧抬腿练习(绝对禁止直抬腿!):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方法见附录1—图5、6。) 3 后抬腿练习:俯卧位,后抬腿至足离床5厘米,30次/组,2—4组/日,组间休息30秒。 4 如疼痛肿胀不明显,即开始患腿部分负重练习 负重及平衡——保护下双足分离,在微痛范围内左右交替移动重心,逐渐达到单腿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