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武当武功伤科秘笈
- 格式:docx
- 大小:13.75 KB
- 文档页数:4
武当派四式秘功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五千年以前中国古人就开始注重养生方式,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养生成功经验。
武当养生功法源于道内,包括气功等道家养生方法,通过气功等提高身体健康、生命质量。
是以修复、改善人体机能,达到养生保健、增长功力、养生长寿等为目的。
武当养生功法适合任意年龄、体格、兴趣和目的的人来学习。
人之生死,系於性命,性命之道,养长之道,生命之源,升仙之阶。
性者,心也,乃心中之元神,发於两目。
心性好动如猿命者,肾也,乃肾中之元气,发於淫根牵於心性,意气奔驰如马。
谓之“心猿、意马”。
收回心猿,意马自归,古之修炼家,以收回后天之心意,而固精养气,以后天呼吸之气为风,真阳之气为火,去烹之炼之,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使精神凝聚,而还虚合道。
武当派的创派祖师是张三丰,原名张君宝。
当年张君宝在武当山上修习觉远大师传授的九阳真经神功,历经几年之后内力大增,而后多读道藏古籍,于道家练气之术更加深有心得,领会了武当功夫中以柔克刚的内涵,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的武当一派武功。
后来北游宝鸣,见到三峰挺秀,卓立云海,于武学又有所悟,乃自号三丰。
武功深不可测。
一、玄武功玄武功为武当功夫中上乘绝技。
清晨于空气清新的空旷处,面南站立,全身放松,二脚分开尺许,双手握拳置于腰间,目正视前方。
随后猛吸一口气于喉间,两脚跟上悬,舌顶上腭,尽力使身体上悬。
以脚尖为轴,身体左转180度,上身不动,屈双腿成盘坐式。
坐地后双拳向两侧分击,同时鼻孔呼气,要求以意运气,不用蛮力。
然后两脚用力站起,脚跟悬起,头向上顶,运丹田之气极力向上,握拳置于腰间。
吸气储于胸喉之时,怒目张耳,咬牙竖发,身体猛向右转180度,向下成盘坐式,双拳分击。
如此左右交替练习,起则极力高升如欲上天,落则极力收缩似欲入地。
功成身软如绵,柔弱无骨。
双脚踩地,硬如铜铁,无坚不摧。
二、软硬功软硬功是腹部的软功。
武当派九宫门秘传武技:九宫铁布衫武当派九宫门秘传武技:九宫铁布衫九宫铁布衫是九宫门用于练习周身抗打力的硬气功功法。
功成之后,全身具有很强的抗打能力,在实战中有重要的用途。
九宫铁布衫“以凝神养气为体,以周身排打为用”,充分体现了“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的练功原理。
九宫铁布衫分为聚气、运气、排打和收功四个部分。
练法如下:(一)混元聚气1、含光静立用太极混元桩,面向南方,两眼含光静立,自然呼吸。
凝神祖窍入静之后,以神光存照下丹田,待胎息发起,将元气采回玄窍。
此势每次练习10分钟以上(如图1)。
2、混元运气(1)两脚分开成马步站立,两手握拳在小腹前(下丹田)交叠。
男子左拳在上,右拳在下;女子右拳在上,左拳在下。
(2)吸气:嘴唇自然张开,上下齿接触,从牙缝快速吸气。
(3)吞气:气到咽喉时,像吞咽食物一样,用意念把气吞入小腹下丹田。
(4)闭气:接着,将混元气闭在下丹田8~10秒。
(5)吐气:然后将气缓慢均匀地从口中呼出。
说明:①吸气、吞气、闭气、吐气四个动作要按顺序完成;②一般只吞三至五口气即可,不可贪多。
(二)金刚怒目(1)两脚开立成马步桩,双手左右张开上提,掌心相对,同时吸气,以意引下丹田内气经中脉到达中丹田。
(2)双手握拳,下降交叠在下丹田前,左拳在上,右拳在下。
双目圆睁,牙齿紧咬,沉肩提肛,脚趾抓地,同时呼气,以意引中丹田内气沉入下丹田,使下丹田有充实感(如图2)。
(3)如此练习8次为一组,共练4~8组。
(三)铁布衫排打1、掌力排打吸气,左掌向身体左侧拉开,呼气,用左掌根快速击打下丹田。
左右手交换,各击打8次为一组,共打4组。
击打时两肩须下沉,紧提谷道(即肛门上提),快速呼气,并发出“咔”声。
依上述方法逐次击打中丹田、软肋、心窝等穴位(如图3、4)。
注意:力量要由轻到重,切忌操之过急。
2、腿力排打用掌力排打一段时间后,让同伴用腿法击打下丹田、中丹田、背部等穴位。
击打时要由轻到重,循序渐进(如图5、6)。
武当秘门技击术之腿膝擒拿术一、臼“要想敌腿不能走,膝头托起用肘砸”。
1.左手托抓敌左腿外侧(图2-171)。
2.后腿急上一步,同时速提右肘向下猛力砸击敌左腿膝盖,左爪向上、向后提拉敌腿,反向合力以致敌膝盖损碎,关节伤脱(图2-172)。
二、拐“拐肘发劲最凶狠,侧膝挨打倍伤损”。
1.速出左爪托抓敌左小腿外侧(图2-173)。
2.左爪一抓即拉,侧向用力平带敌腿,急上一步,同时右肘猛力拐打敌膝侧。
一拉一拐,迫敌膝节侧扭断裂(图2-174)。
三、摆“侧膝摆击敌侧膝,要想伤人必须急”。
1.先出左爪托抓敌左小腿外侧(图2-175)。
2.左爪一抓即拉,侧向用力平带敌腿,右爪同抓协拿,在敌腿上方抓握并向内拉,同时起右膝摆击敌膝节侧面。
一拉一摆,致敌膝筋扭撇,伤疼难行(图2-176)。
四、坐“抱住敌膝臂下坐,一下致人筋节挫”。
1.先出左爪托抓敌左小腿外侧(图2-177)。
2.速连出右爪从敌踝上方越过,与左爪呈双抓擒腿之势。
同时起右腿从敌腿上方提扫起越(图2-178)。
3.用臀部猛力向下压坐地膝关节,双爪用力上提,合力伤敌膝节(图2-179)。
五、担“用肩担起敌大腿,爪挫膝疼向后睡”。
1.急出左爪托抓敌左小腿外侧(图2-180)。
2.左爪速用力上拉其踝,提至肩高(图2-181)。
3.前腿滑进,用左肩扛敌小腿,两爪则相扣猛力下拉,压按膝盖,力大节伤(图2-182)。
六、踩“对准膝盖用踩蹬,分法错法要分清”。
1.速出左爪抓敌左腕(图2-183)。
2.右爪速抓敌左肘,与左爪协同向后上方捋拉其臂,同时右脚猛力蹬踩敌左膝节,致其伤脱。
若正踩膝盖是擒拿“分法”,踩膝盖上缘是“错法”(图2-184)。
七、踹“打法擒法不用分,踹断膝节就是真”。
1.先出左爪擒敌左手腕(图2-185)。
2.再出右爪抓敌肘节,双爪回拉,同时速出右脚踹体膝节(图2-186)。
八、举“高举敌腿向后倒,伤筋动骨跌后脑”。
1.速出左爪托抓敌左踝节(图2-187)。
武当内家秘传正宗混元一气桩功武当混元一气桩功混元一气桩功,是武当拳的内功法门。
没有内功作为基础的拳法,是不堪以临大敌的;故而,武当拳法之秘传,多以“混元一气桩”入手。
练功之时,必须凝神静定,又宜空腹,在早晚时行功最妙。
00全段一步功法1.立身面南,正直端定,平心静气,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足尖微内扣。
双掌心向上,十指交叉,置于小腹丹田前。
(如下图)编辑2.徐徐翻转掌背(仍十指交叉),两拇指侧紧靠小腹之下,如按下之状。
如此可以收束下部关元之气,使其上下流通;全身血气筋脉自然舒畅,故曰“内外功用,以其由外而达于内也”。
(如下图)行功时身体中空,头正且平,眼内神光注视鼻准,舌抵上腭。
3.放开前按小腹交叉之指,双掌垂下,左右排齐,掌心向里,指尖向下,五指紧并,不可散开。
(如下图)4.稍凝定一刻,默数7 数,不可过限。
然后缓缓将掌心翻转向外。
(如下图)5.双掌徐徐并举,手肘伸直平端,不可急忙散乱,恐流行之气不舒,有误开源立柱之功。
直伸双掌,缓缓捧上,直举过头,如双峰并立,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头如顶天,身与足俱不可移动半点,或摇荡分厘。
身首如常,而呼气吸气,皆用鼻不张口,依照前法,从容徐缓,万不可有意用劲;如用劲有意,即着痕迹,而气机凝滞。
(如下图)6.双掌伸臂上举不变,右掌及臂按原势不动;左掌向上伸二三次,五指尖贯劲,有如插入云霄。
(如下图)7.再伸右掌,方法与左掌伸劲相同。
(如下图)8.双掌并齐,一齐向上伸劲。
(如下图)9.两掌内转成掌心相对,屈肘缓缓下收,两掌停于两肩前,指尖高与耳齐;小臂、大臂均与肩平。
(如下图)胸须舒,背须合,肩须松。
10.静定一刻,两掌尖向内划弧,转腕成掌尖向下,掌背向前;由口角下旁缓缓从胁旁插下,掌心向后,两臂尽量伸直,两掌停于两大腿前。
(如下图)11.静定一刻,先左掌暗力向下插坠,坠而复坠,用暗劲守住;须臾提起,与右掌平齐。
(如下图)12.又将右掌依照左掌坠法一样行之。
(如下图)13.然后,两掌一齐用暗劲下坠。
武当流通门秘传武技流通门中的齐眉棍法受《剑经》的影响最甚,并且因俞大猷所习齐眉棍法被称为“荆楚长剑”,故而本门多习惯称齐眉棍为“长剑术”。
齐眉棍技法以劈、扫、点为主,辅以挑、崩、拦、撩、砸等二十四种棍法组合而成,招法灵活多变,实用性强,杀伤力大。
本套齐眉棍法乃流通门原始器械套路,现作披露,以飨诸君。
起式:两脚并步而立,左手以虎口反钳持棍中下段,右手贴右大腿侧,二目平视正前方(图1)。
右手上抬于左肩,反手握棍之上端(图2),随之,左脚向左前进一步屈蹲成马步;右手握棍向右带,左手带棍上抬,右肘屈,左肘略前伸,目视左前方(图3)。
1、朝天捅漏承接上式,右脚蹬力,膝伸挺,左膝前蹲成弓步;左手带棍后拖,右手执棍朝前横劈,力达棍梢;目视右前方(图4)。
接着,上体后坐,右膝屈蹲,左膝微伸成半马步,右手上滑,左手滑下用左手端棍尖向左前下方斜扫,目视棍尖(图5)。
身体下沉坐,蹲立成矮马桩步,右手着力下沉,左手带棍上挑,再向前一顶,目视棍尖(图6)。
要点:劈、扫、挑点棍,须身械协调,一气呵成。
劈扫以腰旋力,以臂带棍。
挑点后,手用力要脆,力透棍尖。
技法:起棍攻敌之法乃先击头以虚惊其上,引彼出械,趁虚伏身扫彼足踝部。
若退,即上挑直戳点向其裆部、咽喉等要害。
2、喜鹊夺巢承接上式,右脚向左前方上一大步,屈膝前弓,左膝绷直成右弓步;同时,左手沿棍滑上,右手棍端向前从右自左斜扫,目视棍尖(图7)。
接着,身体后坐,左膝屈蹲成马步,左手用力压棍,右手带棍向上挑起。
目视棍尖(图8)。
要点:上步扫棍,拧腰转身,棍随身走,眼随棍转。
松肩伸臂,扫挑立圆,棍沿体侧活顺连贯。
动中把变,不见手换。
妙变巧换,力透棍尖端。
技法:可攻可防,扫挑活用,攻彼之下。
若彼反攻我上时,我即上挑来械。
3、苏武牧羊承接上式,左脚向右前方上一步,膝挺直,右膝屈蹲成右横裆步,趁身体右旋之势,双把上滑,用左手端棍向左、向下划弧外拨,力达棍尖,目视左下方(图9)。
左脚蹬地进步,身体右转,左脚在右脚旁提足跟成丁步。
武当内家秘传字门点穴术24绝手(上),心术不正走火入魔者不要看字门拳是一种练拳与练气相结合的拳术,讲究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气神。
传说是依鹰蛇搏斗之巧创成。
技击穴位大手技法,均取自于字门八字之残、推、援、夺、牵、捺、逼、吸,每一个字法中有三招技法攻击对方人体要害大穴,共计24个穴道,24招。
上段点穴术一、青龙盘顶【技法】1.敌我对峙。
(图1)图12.敌方右脚前移步,左脚上步用左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右脚向右后侧方退步横跨成横裆步,同时,右手划弧由上向下拦贴敌方左前臂内侧,并向右侧下方格开。
(图2)图23.我方随即右掌上翻,掌面按向敌方面部,用中指尖按击敌方头顶前沿的“青龙盘顶穴”。
(图3、附3)图3附3【要点】青龙盘顶穴,即针灸通用穴位的“囟门穴”。
此穴受伤,立即倒地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痉挛。
此招运用的是“残”字法中的“拧挂手”势。
二、金桥架梁【技法】1.敌我对峙。
(图4)图42.敌方右脚前移步,左脚上步进身,用左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后滑步,右臂屈肘上提,用右拳拳眼侧提拦敌方左腕内侧,将其攻势化解。
(图5)图53.动作不停,我方随即前滑步进身,右拳贴着敌左前臂内翻变掌,成锄头手势,以中指尖为力点,戳击敌方“金桥架梁穴”。
(图6、附6)图6附6【要点】金桥架梁穴,即鼻梁,在山根穴下5分,属字门独有穴位。
此穴受伤,鼻孔流血不止,头晕目眩,重者倒地不省人事。
此招运用的是“残”字法中的“白蛇吐信”势。
三、丹凤朝阳【技法】1.敌我对峙。
(图7)图72.敌方右脚前移步,左脚上步进身用左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左脚略后移步,向左偏身避敌左拳锋芒之际,左掌拦敌左拳背外侧,右掌推其左上臂外侧,将其攻势化解。
(图8)图83.接着,我方右掌变二龙指,上翻点击敌方头部左侧眼角的“丹凤朝阳穴”。
(图9、附9)图9附9【要点】丹凤朝阳穴,即太阳穴,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约1寸凹处。
此穴被点,会立即闷死在地,无可救治。
武当九宫门秘技:龙形九宫四秘----廖冬晴九宫桩法在近身群敌的实战技击中颇有威力。
久练周身轻灵,于敌群中闪转腾挪、身法奇快,轻若飞燕,巧如灵猴。
此法在健身技击上都有很高的用效。
九宫桩法在世传八卦拳派中多有著述,今就本门在九宫桩秘技介绍一二,文中若有错误,敬请诸师指正。
用九块青砖在地上放置成九宫形,每块青砖之间相隔二尺余。
1、于砖上行九宫步法(图=)走时脚前掌着砖,在砖上按九宫步法转闪腾展(见图三),先从北方坎位穿宫,再从西方兑位进,如此继从南方离位、东方震位穿入,如此行二四共八次毕。
穿宫时行面宫静立,尔后调息提气履砖行功,功毕面宫而立,调气归田。
如能腿缚沙袋,效果更显。
步履九宫由慢到快由拙到熟,一步一步来,需知'百日通灵,功在日积'。
2、履宫熟练后,将砖原地竖起,按前式继续闪挪穿展,此式一般配合轻功内修方可在竖砖上跳跃自如,而砖不倒。
掌门混云子能在连竖的三块砖上,演九宫擒扑十二手,穿行跳跃,手法万千。
叹为观止。
如履竖砖有困难可插入数寸,当然以不插而修更佳。
3、做到履砖不倒、手足轻灵、转闪自如时,移去青砖,在原地插二尺高的木桩,入地一尺露土一尺,桩径五寸。
这时难度有所增加,亦是练胆略、机敏的开始,这时起式加入足踏八卦的姿势,要求面对中心土位(阳鱼式),转圈先逆后顺,先逆时针转九圈,再顺时针转六圈。
较掌过程中,要求不被圆圈力道掀出,且昆仓穴真气提纵(踵)自如,双掌如飞花扑蝶顺手可出,周身力道运使自如。
接着步履九宫、千回百转。
4、练至身如狸猫,履胜猴猿时,可加高大桩到露土三尺,在其上练习越桩穿插,时左时右,时前时后,再踩八卦、履九宫,风行穿绕、挥洒自如,大功毕已。
如能在黄昏、启明或黑暗加练而达自如者,其目力灵巧更胜。
(二)文九宫健身益气法文九宫健身益气法是属保健通络松肌的一种方法,一般在练完九宫穿掌履后进行,又称神豕搓背。
本法无固定姿式,只求周身放松,在九宫降中以身体各部位与桩相擦,这样通机物理机械性的按摩,而达疏经活血之效。
武当秘门技击术之踝趾擒拿术一、别“外拧脚掌能伤踝,以手制腿招须快”。
1.左爪托抓敌右踝节(图2-200)。
2.右手速出,抓敌脚上趾节,与左爪用力同动向外拧扳敌踝节,致敌节筋伤损(图2-201)。
二、挒“缠拧脚掌向外挒,筋翻身歪侧身跌”。
1.速出左爪托抓敌踝节,一抓即拉(图2-202)。
2.右爪连出抓擒敌脚上趾节,与左爪同时用力向外拧挒敌踝节,致敌节筋损伤(图2-203)。
三、抬“翻身擒腿突然抬,冷然一劲扛断踝”。
1.左手抓擒敌左踝,牢牢控制,带拉有力(图2-204)。
2.右爪连出,抓敌脚前掌,同时前进一步,右肩进贴地腿下托扛。
左爪也变抓敌脚前掌,两手扒住敌左脚面,向下猛然用力,使敌踝节脱位骨折(图2-205)。
四、抱“搂臂抱脚非常妙,仰劲撕筋嗷嗷叫”。
1.速出左爪托抓敌右脚踝(图2-206)。
2.左爪抓踝猛力牵拉至握腋前,同时,右爪与左爪合拢成双抱,右前臂从敌踝下靠粘满贴,将敌踝下小腿牢牢固抱(图2-207)。
3.臂手紧收,身向后仰,右上臂压敌脚面,前臂勾抬其小腿后部,双手以此为支点猛力带动双臂施劲,立致敌跟腱断裂(图2-208)。
五、捂“捂指伤踝不用巧,没有大力伤不了”。
1.左爪托抓敌右脚踝,拉其腿直(图2-209)。
2.右爪连出抓拉敌前脚掌,向下按压,左爪控踝上提。
一压一提,致敌踝前筋韧拉伤(图2-210)。
六、扬“扬臂拉爪脚腱疼,不用大力是不行”。
1.速出左手抓敌右脚掌,正势立擒(图2-211)。
2.右前臂提肘节,打贴地右后跟腱,左爪同时下拉,前臂上提,分错敌跟腱脚筋(图2-212)。
七、勾“勾爪推爪合力发,撕伤踝筋往前趴”。
当擒拿敌腿时,敌常反身脱力,我则一爪抓拿敌脚前掌,向前推送,另手前臂收紧贴压敌后跟腱,向后猛力勒合,双向合力,伤敌脚踝脚筋(图2-213)。
八、碾“踏住脚面用力碾,筋伤趾残难动弹”。
1.伸左爪从敌左臂外侧捕抓其腕(图2-214)。
2.右爪连出抓肘配合,同时右脚向前迈进,脚尖稍提,前脚掌直奔敌左脚面脚趾,踩定后即以前脚掌旋转发力,捻搓敌脚。
武当自然外气功(附补气通络止疼助功秘方)该功民间称为南功,是一种专门习练外气的武当内功。
该功法简单,易学易练,得气快,见效快,安全可靠无偏差。
一般人按资料自学一个小时就能基本掌握功法。
练习260至2000个小时左右,95%以上的学员皆能指掌发气,既能治己病,又能治人病。
外气放,周天通,经络通,身心松,健康长寿乐融融。
武当自然外气功,分聚气功,进气功,运气功三部功法组成。
一、聚气功,马步站桩聚气法1、姿势:会身放松站立,两脚开立如肩同宽。
沉肩垂肘,曲肘抬臂,抬至小臂与上臂约成90,同时曲膝下蹲,站立角度(小腿与大腿)30至90。
掌心朝下,10指松直,指与指之间略分开,间距3毫米。
全身放松。
眼视前方。
即成马步站桩聚气功法姿势。
2、呼吸:采用平时自然呼吸方法。
3、意念:采用良性意念法。
练功时看电视想问题,听轻音乐,轻声谈话均无妨。
重在姿势。
4、练功时间:早晚各练30:60分钟。
随时随地可练。
7天之后每次练功不得少于60分钟,功时越长功力越大。
牢记:多一分酸、疼、累、苦就多一分气。
苦中求乐,梅花香自苦寒来!5、收功:用鼻轻轻地慢慢地吸足气,慢慢直立,手自然下垂, 并同时将气徐徐从口中呼出。
切记吸气勿猛,呼气纳匀长。
尔后作深呼吸几次,散一下步即功毕。
二、进气功,掌心开合进气法接上式马步站桩,掌心朝下转腕至掌心相对,慢慢地合拢,即两掌心相合,掌心相对,间距1公分不接触。
约3分钟以后轻轻地慢慢地拉开至1米。
3分钟后又轻轻地、慢慢地相合,仍间距1公分,不接触,3分钟后又轻轻地慢慢地位开约1米,……如此反复习练60分钟后按上法收功。
三、运气功,指掌自然发气法接上式马步站桩,练掌心开会3次。
待指掌得气之后,改掌心相,对为10 指尖相对,掌心朝胸部,如抱物状。
中指可接触,3分钟后同样轻轻地慢慢地拉开至约1米。
3分钟后又相合10指尖相对,中指可接触,……如此反复练习。
如果指掌开合觉得指掌有麻、热、胀、跳动,似有吸引力,磁力等感觉时,即可发放外气了!此时,气为我用,随心所欲,妙趣横生,乐在其中。
武当内家秘传正宗八仙功武当三十六功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
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
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十五功:八仙功武当八仙功八仙功即跌扑翻滚功夫,因其为地趟功,形似八仙醉酒,故名之为“八仙功”。
跌扑翻滚是一种特殊技法,不但能迷惑对手,而且可化险为夷,并伺机反击,更重要的是能练出一身抗跌打的硬功夫来。
八仙功练习之初,所有跌扑翻滚动作一不注意都会导致肌体受伤、疼痛,所以,每次练功之前,必须饮用专门配备的药酒,方保万无一失。
00全段分两步功法(一)紫金酒川芎30 克、五加皮30 克、紫荆皮30 克、延胡索30 克、丹皮30 克、郁金30 克、乌药30 克、官桂15 克、没药15 克、乳香15 克、羊踯躅15 克、羌活15 克、广木香15 克。
上药粗末,加好酒2. 5 千克,装入瓦坛中浸泡7 天后,即可使用。
功效:能治风气,跌打损伤,寒湿疝气,血滞气凝;移伤定痛,还善通络,对沉疴旧病也可有效。
用法:练功前喝50 克左右。
(二)练法1.前倒(栽碑)(1)由立正姿势开始。
(如下图)(2)身体挺身前倒;同时,两臂屈肘前摆,手心向下,小臂和手掌同时触地,抬头,两脚尖外展。
(如下图)2.后倒(1)由立正姿势开始,两臂前摆,屈膝下蹲。
(如下图)(2)自然后倒,臀、背、手臂依次触地,低头,两脚分开屈膝上蹬。
(如下图)3.侧倒(1)由立正姿势开始,左腿支撑,右腿前摆。
(如下图)(2)左脚蹬地;同时,身体左转倒地,左掌(屈臂)与身体左侧及右脚依次触地。
(如下图)(3)倒地后,左臂撑起(小臂支撑),右臂上架,右腿上抬。
(如下图)4.前滚翻(1)由全蹲姿势开始,两手在膝前撑地。
(如下图)(2)两脚蹬地,重心前移,屈臂、低头、团身,后脑、肩、背、臀依次触地。
(如下图)(3)两手抱膝蹬撑而起,两脚掌贴地蹲立。
(如下图)5.后滚翻(1)由全蹲姿势开始。
武当松溪派的不传之秘!图解三招擒拿跌法,学会只需5分钟!武当松溪派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瑰宝和脊梁,它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
然而,今天武术这种传统文化瑰宝的发展已经被提到"保护"的地步,武当武术的可持续发展。
松溪派是武当内家一大名宗,其招法独特,技艺绝妙,主短打,重擒拿,擅跌法。
下即把松溪派沾衣十八跌其中三式来与武术爱好者们一起学习。
裹肘跌1.敌我对峙。
2.我方右脚垫步,左脚向前一步踏近敌方左脚前,左拳击打向敌方面部。
敌方后撤右脚一步,仰身抬起左臂架住我方左腕,化掉我方左拳攻击。
3.我方左拳五指张开,掌根往下一压,屈指扣抓住敌方左腕往左后侧猛拽,同时,上体左转,右臂屈肘用小臂外侧裹击敌方左大臂外侧。
4.在敌方左臂受击疼痛的瞬间,我方左脚向后撤退一步,继续左转体,左手与右臂合力向左裹力,使敌重心失衡,向我方左侧跌仆而出。
顺势跌1.敌我对峙。
2.敌方滑步向前接近我方的同时,右冲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迅疾右脚向左收步,左脚向左侧摆跨一步,左偏身避过敌方右拳的击打。
3.在避过敌锋的瞬间,我方迅疾起身右旋,左右手同时上扬,格抓住敌方右臂,并顺势向右后侧牵带。
4.双手向右侧后猛一抖劲,右脚前踢敌方在前的左脚踝关节,使其重心失衡,向我方右侧身后扑跌而出。
翻挞跌1.敌我对峙。
2.敌方左脚向前进步接近我方之际,拥身右拳击打我方面部。
我方见势,速退右脚一步,前拥身成左弓步,同时,左右手交叉向前上推架敌方右腕,化掉其攻击。
3.右手旋腕扣指抓住敌方右腕关节,左掌按住其右肘关节外侧,上体右转约180°,同时,左脚前移横拦于敌方左腿前。
4.我方右手拽拉,左掌推压,继续右转体,发抖劲将敌方旋跌而出。
武当派绝学武当三十六功2第八功:重捶功武当重捶功武当重捶功,与一般的铁拳功不同,“重捶”,指的是拳重如铁,击打有穿透之劲。
练法以内劲为主,外壮为辅。
功成后,两拳外表与常人无异,拳不生茧,乃内家秘传。
00全段分内、外功法(一)内壮秘法1.两脚平行开立约同肩宽,面向东方,面微仰,目微上视;两肩垂下,肘微屈,两掌心向下,十指尖向前。
然后运功,身形、手势不变,全用暗劲,十指尖往上翘,掌根往下按为一次,默数49 次。
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直到49 次数完,方可放松双手及身体。
以下各势要领均与此同。
(图8- 1)2.两手皆以四指屈握于掌心成拳,拳背向前,唯两大拇指伸开翘起,两肘略屈提,拇指尖正对两大腿外侧,距约二三寸,拳心向后。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拳加一紧,大拇指翘一次;数49 次,即拳紧指翘49 次,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
(图8- 2)3.将拇指叠在中指中节上为拳,转成拳心向里,两虎口向前,肘臂略屈。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一次比一次加紧,不可放松。
(图8- 3)4.两臂平抬向前伸,两拳相离约1 尺,拳眼向上,两拳心相对,拳与肩平,肘微屈。
数49 字,拳加紧49 次。
(图8- 4)5.两拳向上伸举,肘节略屈,拳心向前,拳眼相对,头微仰。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默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
(图8- 5)6.肘下落与肩平,两拳屈举于两耳侧,离耳寸许,拳眼对肩,拳心向前。
姿势摆定后,开始运功,数49 字,每数一字,肘尖往后用力,拳加紧一次。
(图8- 6)7.全身往后一仰,两脚尖离地,趁势一仰将两臂左右平伸,虎口向上,拳心向前,两脚尖微微上翘。
姿势摆定,开始运功:默数49 字,每数一字,两拳往上、往后用力,胸向前合,拳加紧一次。
(图8- 7)8.将两臂平转向前与第四势同,但此两拳略近一些,数49 字,每数一字拳加紧一次。
(图8- 8)9.两拳向胸前收拢,至两乳前时翻拳,拳面对鼻尖,拳背食指节尖离鼻尖一二厘米,拳眼向下,头微仰。
武当秘门技击术之打法绝招【抓打术】六二十六、抓腕挑板脚1.临敌对峙,各摆战架,准备厮杀2.我乘机速出前爪寻抓敌腕节,得手后即向后上拉带领力。
步法配合,掌握战距。
另手配合,也可同抓,更为有力(图1-131)。
3.连动不停,后腿见机,同时跟上,用力撩踢敌侧胁软肋(图1-132)。
二十七、抓腕斜山脚1.临敌格斗,双方拉开战势,准备动手。
2.我寻机速出前手,捕捉敌前手,从敌外门攻入,爪心向下或向外缠抓,触腕后即猛力向后外回领(图1-133)。
3.连动不停,同时顺势拧腰,前腿跺出,直奔敌肋胁而去。
捋抓脚法两动合力,立创敌软肋,重者肋断。
若脚跺时擒爪松开,可致敌震离后跌(图1-134)。
二十八、抓腕偷阴脚1.临敌技击,摆出门户,利防利攻。
2.我速出前爪,捕抓敌前手手腕,战距长短,步法配合。
得手后即向后用力捋拉(图1-135)。
3.同时顺势拧腰转体,起前脚弹敌裆部(图1-136)。
敌若正身,则正弹,脚尖向上;敌若侧势,则侧弹,力达脚尖,而脚掌平卧。
腰身随变,灵活自然。
二十九、抓腕栽头捶1.格斗对峙,见机欲动。
2.我前爪速出捕抓敌战架前腕,得手即捋,闭其节晃其身(图1-137)。
3.顺势用后拳栽击敌脸鼻或侧耳,力在拳面,转髋拧腰,上身前沉,带动身力,沉重猛烈,轻者鼻青脸肿。
抓爪回拉,二向争力(图1-138)。
三十、抓腕掏肋捶1.对方对峙,预备厮杀。
2.我见机前手速出,捕抓敌外门侧腕。
一触即外拧下拉(图1-139)。
3.同时顺势,桩步前趋,拧腰转体,连出掏捶,由下向上,向敌裸露侧体软肋猛力打去。
外门打击,一手被控,躲之不能,防之极难(图1-140)。
三十一、抓腕贯耳捶1.敌我对峙,准备厮杀。
2.我见机速进步,近身,侧门攻势,出爪扑抓敌外腕,触则外缠,向里拧敌整臂(图1-141)。
3.前手缠拧同时顺势向前拧腰,打出后手圈捶,向外、向里旋转发起攻击,目标外侧耳门。
圈捶力大劲沉,伤害极烈(图1-142)。
抓打中的抓爪手法细分有多种,托、搂、勾、抱、抵、扑、捕、推、拉、捋、锁、缠、拧、撕、扯等,各种抓法配备相应的打法,皆以易发易中为准则。
武当秘传8式龙虎劲!动态教学,4个星期即可功成
武术是一种力和智、力与美、内与外的独特技击术,在过去一直被称为国术或武艺。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可置疑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是中国文化瑰宝。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海纳百川、勇于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传统,武术也是这样的。
内家龙虎劲系武当派秘传的运气练劲内功,此功动静相兼,有软有硬,气劲合一,练之“血气活泼,经通筋健,内壮外强,劲贯周身”。
从武功上讲,“龙劲”通顺以达气,“虎劲”紧促以聚力。
从技击上讲,“龙劲”长而灵,变化多端;“虎劲”威而猛,势不可当。
龙虎二劲有成,则功臻妙境,无往不利。
武当龙虎劲
一、龙展虎抱
二、双龙出水
三、猛虎扑地
四、黑虎回头
五、游龙戏珠
六、游龙戏凤
七、青龙摆尾
八、白虎剪尾
对一个练武者来说,首先就必须具备武术修养。
武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练武先练心,即内功修练,修心法。
只有心静下来才能排除各种杂念,达到心思纯静,清静无为,无怨无欲的境界。
长期的武术煅炼,除练就坚韧不拔的心志外,还使人气质从量变到质变发生变化,思想境界也随之空阔。
人,私心杂念少了,自然正
气上身;无欲则刚,自能英勇无畏。
由是获得中华武术的精神气质。
武当派内家秘传正宗霸王肘功详细图解武当三十六功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
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
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十二功:霸王肘功武当霸王肘功武当霸王肘功主要是以石锁法来增强两臂、肘部的劲力和坚硬度。
功成后,两肘坚硬如铁,力道威猛难挡。
石锁用青砂石凿成,重量以10、15、20 千克各制一具备用。
练习时,由轻到重,循序渐进。
00全段分五步功法(一)霸王功预备势面向石锁站立,放松身体,调匀呼吸。
(如下图)1.右脚向右一步,两腿屈膝半蹲,右手(手心向里)提握石锁于胯下。
(如下图)2.身体左转,右脚向前上步。
右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一至两周。
(如下图)3.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
左手向上迎接石锁,并顺势落至裆下。
(如下图)4.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
左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一至两周。
(如下图)5.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
右臂屈肘迎托石锁;同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
(如下图)6.右臂抖托将石锁抛起,右手接住石锁,顺势落至裆下。
(如下图)7.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
右手将石锁向上抛起,高过头顶,使石锁在头前上方向内翻转一至两周。
(如下图)8.左脚向前上步,身体右转。
左臂屈肘迎托石锁;同时,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
(如下图)9.左臂抖托将石锁抛起,左手接住石锁,顺势下落至裆下。
(如下图)练至此处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力,接着重复练习,或放下石锁休息。
本功的练习重点就是在屈肘抬起迎接石锁的那一动作,如能托住20 千克石锁一抖臂即能抛起1 米高度时,霸王功已基本练成。
(二)拐李醉卧势身体右侧卧,右臂屈肘,用肘尖撑地,右手或掌或拳或指托于右脸颊或耳部;左腿屈膝撑地,右腿伸直,膝部贴靠于左膝后弯上,腰腹挺直悬空,身体重量由右肘和左脚支撑。
左手或伸贴于左胯侧,或屈肘与右肘成对称状。
武当密传太极拳(48式)《武当密传太极拳》历史上只在武当道门单线密传,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露面于武当国际武术节,引起轰动。
该拳风格独特,精致诠释三丰祖师的太极拳论,是武当历代高道大德的心悟体会之妙品。
该套拳法48式。
招式目录:1、抱元守一2、开太极3、拨云见日4、怀中抱月5、拔云见日6、怀中抱月7、左右海马吐雾8、左右倒转乾坤9、十字手10、狮子回头11、揽雀尾12、推窗望月13、丹凤朝阳14、回头望月15、海底捞月16、揽扎衣17、海底神针18、左右仙人过涧19、降龙伏虎20、叶底摘桃21、将军挂印22、灵官架鞭23、单鞭下式24、关公捋顺25、叶底摘桃26、龙步云手27、高探马28、左右靠打七星29、倒卷肱30、绕膝搂步31、蛟龙出海32、十字手33、左右分脚34、肘底横捶35、左右小捋36、左右金鸡独立37、怀中抱月38、左右玉女穿梭39左右大捋40、醉卧瑶池41、斜飞搂步42、左右靠打七星43、二郎担山44、高探马45、转身摆莲46、弯弓射虎47、左右揽扎衣48、引气归元合太极手法:1、阴阳守丹手:两手重叠,左上右下,虎口张圆,大指尖相对,勿折腕。
2、自然手:手自然张开,松而不泄,指根略合。
3、双托掌:两手心向上一前一后,由下至上托起,后手贴至向手小臂根节处。
4、内旋按掌:以肩为轴,肘向外,腕向内转,虎口张圆,下按。
5、交错搂按手:两手臂交错,尺骨相交,上面的手画下按,下面的手画圆上搂。
6、抡元手:以肘为轴,由右向左抡圆,向上如托起重物,向侧如拔开千斤之力,以腰带之。
7、握拳勾手:大指弯曲,四指扣紧大指,拳背与腕成平面,肘内合。
8、横挒手:两手成平面,内合双肘,手心一上一下,以腰为轴,随重心后移。
9、挤手靠肘:前手握拳外旋,后手跟前手小臂处外按。
10、斜捋手:两手一前一后,前手下按,后上斜托,以腰为轴,两手由前上至后下成交错之式下捋,或侧捋。
11、肘底捶:左手成掌与小臂竖立,外撑,右手成拳,随手肘下方。
武当三十六功三十六功乃武当镇山之宝,来自清末武当山道总徐本善大师。
其中绝技均来自手抄秘本,非常珍贵。
徐本善弱冠之年即拜王复邈、刘复空二位道长为师,承袭道门内丹秘功。
武当“明了真人”把徐本善培养成为武当山一代道总,并把武当秘功悉数传授给他。
徐本善起早摸黑,刻苦修炼,练就了一身上乘武功。
清光绪己丑年间,徐本善以武当绝技慑服60余精通拳脚聚众闹事的暴徒。
徐本善接任道总后,将三十六功秘传给了水合一、李合林等弟子。
武当三十六功与少林七十二艺齐名,威震武林。
而三十六功更注重内功内劲,乃内家秘传。
第一功:金针指功武当金针指功金针指功,一种专门修习指尖劲力的武当功夫。
此功内外兼修,尤适点穴,一旦练成,指力锐利,击敌立伤。
00全段共6式1.阴阳双针:双臂左右平直分开,两手食指竖立上翘,余四指握于掌心,沉肩坠肘舒臂,微屈双腿(弓步形)缓行八卦圈,用暗劲贯力于两手食指指端。
初期每5 分钟歇一次,歇时双手放松甩手及反复抓握至舒缓为度,练习次数不限(如下图)。
2.神针探海:两足分开平立,俯身垂臂双掌下按,指尖相对,掌心距地面约9 厘米定势。
双掌始终保持指尖向上翘、掌根下按的姿势。
先对开拉掌左右各半尺,再吐肩按掌接内外各旋3 圈还原势,次数自定(如下图)。
3.海底寻针:两足分开平立,俯身垂臂,掌心相对,指尖向下。
双肩、双掌放松,以肩为轴自然摆晃圆圈并保持掌形,以双手掌指热烫、气胀为度(如下图)。
4.平针穿云:双膝微屈成马步站立,两臂左右平开成一字形,手指并拢,掌心向下,静定不动。
待双臂僵疲时,正脊松肩坠肘,两臂以肩为轴心,缓缓平行划小圈,内外各晃动18 次而止(如下图)。
5.阴劲玄针:(1)取新鲜毛竹一段,长约15 厘米,宽约2 厘米,厚约半厘米。
削去内层留青皮一面,用水浸泡使软,弯成弓形,用粗线绷紧(如下图)。
注意,不能让竹片青皮断裂,不能用火烘烤成弧形,否则无弹性或力量不足。
(2)随意站立或坐势,以大拇指和食指、中指稍弯捏住为宜。
正宗武当武功伤科秘笈
穴位跌打生死要诀
十二时点穴解穴秘指
武当秘传内外伤主方
吴祖幸编著
前 言
是神农尝百草,降下药方天下生。高山采药低山寻,
不怕山中出猛虎,不怕地下恶蛇盘。五湖四海把药寻,
采到药方治病人,草药医生不发穴,过了几天出问他,
他说答帮菩萨好一些。我为人民把药寻,又救伤来又救
刑,乳香、没药合无名,土别又加真猴骨,然铜宜用醋来
蒸,六味共同研细末,练蜜成丸口内呑,临用需饮三杯
酒,那怕黄昏打到明。本跌打损伤秘方由安化县东坪镇
草药师邹正生师傅传授,也就是传说中药师博大胸怀。
早年,我曾拜过名师学技,于1981年12月6日,
拜安化县东坪镇草药师邹正生为师传武功秘笈和伤科
秘笈、1984年12月拜新化县何先照师傅之爱徒何维
松师傅为师,传武功、伤科秘笈,1984年12月拜武
当派十四代掌门人陈国强为师传武功和《十二时定时
点穴图》,后又得广州东莞咏春拳古梅派一力武健创始
人梁伟成名师收徒,得其真传。在实践中,我把几位恩
师技艺融会贯通,细心体会,不但可用于治疗常见病,
多发病,而且还可用于治疗舞台扭伤、运动创伤和刑
伤。
本书中,不仅简介了中医穴位救伤秘方,点穴手
法,治疗作用以及原流等。同时又参考近代科学实验
成果来加以分析,其用应可说明武功秘笈和伤科秘笈
的科学性,可靠性。由于,武功秘笈和伤科秘笈在实践
中常常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之故,我将所学到
武功秘笈和伤科秘笈视为至宝。
本书记载,根据邹正生恩师传授,先学治伤救人,
后学防卫进攻的原则来编著的,有世人少见(秘不外
传的)人体血液循环图。有祖祖辈辈神秘的伤科救死
扶伤秘方和武功秘笈等民间传说中的神打。36种手法,
其中主要点穴手法12种,包括时晨点穴法、解穴法和
穴位救伤秘方等。
书中的扦图,适用于从事医疗人员和武术爱好者
操作之用.也可作为体育界教练、教师参之用。
由于时间仓促,在编绘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
和错误的地方,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二0一六年八月
目 录
第一章十二时晨认穴、血脉流动、定时点穴歌诀
第一节认穴之法
子时血正朝心,人睡如同去归阴。
此与小腸相表理,彼时受伤欲非轻。
丑时血上天顶中,
第二节气血流注
第三节定时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