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 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2019 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2019 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2019 2020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包含答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B.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C.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没有弹力作用D.气球对手有弹力作用,手对气球没有弹力作用5 N010 N3的力拉测力~.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0 A.2.5 N B.5 N C.10 N D.

4.“以卵击石”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

C.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时,甲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一个物体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AB6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3N时,的示数为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则弹簧B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测力计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

.3N6N3N3N BA 、..、3N6N.0N.6N C D、..、

7.空中落下的篮球在与水泥地面接触的瞬间,篮球有较明显的形变,但看不出地面的形变。为论证此时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篮球发生形变,说明地面对篮球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说:”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篮球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小红说:

”则两人的说法生力,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

A B.只有小明正确.都正确DC .都不正确.只有小红正确

8“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俗话说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可能不接触C.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相互作用力D.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10.人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会感觉臀部酸疼,产生这个效果的力的施力物体是BA .座椅.地球DC .空气.臀部

________________11施力的结果;脚感到对足球飞走了是由于.用脚踢足球,_______________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疼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12”.体育运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踏板小明用力蹬踏板,所示,“送如图(c)(b)_____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和;图小明向前冲,这说明

(b)(c)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图

13,他将一根钢锯条的“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为了研究观察锯条的形变情况。请仔细观察一端固定在木块中,另一端分别用力作用,FF?F?)(已知。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321

;(1)(b)(a) ____________两图可知:和比较. (a)(1)(c) _______两图可知:和比较

14.如图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插画,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_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力的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作用是相互

的.

N5N_____15,方.小明用手握住重的饮料瓶,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竖直向下竖直向上)。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向为

___16,说明力的作用香蕉球.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他能踢出“________效果与力的有关。和

___17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用力捏一下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___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此时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使球的.发生改变

18如图,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dcab=F=FFF))、(()、(、)(四种形变.使其发生图中>,拉住一根锯条,2134

1__________(图和)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2__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图和(3__________图和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图.c4 a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相同,研究()在上述()与()图中,控制和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法.

19.悬索桥(图甲)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它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它主要承受拉力,小珊观察了悬索桥后,想知道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有什么关系,于是她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设计方案:如图乙,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筋,可以认为依据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当每次把橡皮筋拉到相同位置时,这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小珊用两个大小相等的拉力拉同一根橡皮筋完成了实验,)按照设计方案,(1 F是拉橡皮筋到达预定位置的力)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拉力_______(选与F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①分析上表可知,两个拉力F21,即当作用效果相同时,互成的角度越大,两个拉力)“无关””填“有关或________。越小”)“越大”或“(选填

0 30 45 60 角度/° 90 120

4 2.8 拉力F/N 2.2 2.1 2 2.3 14

2.8

2 2.3

/N 拉力F2.2

2.1

24

F/N 拉力

的大小F时,在上表中,当两个拉力互成角度为0°拉力之和与拉力F与F②21_____________力,时,此时,当两个拉力相等且互成 180°F 是一对F和21橡皮筋保持静止状态。FF)以上实验中一个力(2和F与F两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物理中把21.

叫做F和F的合力,F、F叫做F的分力,有人说合力一定比任意一个分力大,2112______的,请根据表格中的具体数据,举例根据上表数据你判断这种说法是__________。说明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提出正确的安装晾衣架承重钢丝(图丙)的建议:___________。20.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他却离墙而去,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21.如图所示,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向前推墙,他将向后运动,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小明为什么向后运动?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提高训练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A 【答案】2).如图所示,用手压气球,气球形变,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对手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B.手对气球的弹力是气球发生形变产生的C.手对气球有弹力作用,气球对手没有弹力作用D.气球对手有弹力作用,手对气球没有弹力作用A

【答案】5 N010 N3的力拉测力~.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0 A.2.5 N B.5 N C.10 N D.C

【答案】4常比喻人自不量力,用鸡蛋去碰石头,其中包含的物理道理”.“以卵击石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力的作用,而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同,只不过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C

【答案】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时,甲物体可能不受力的作用

B.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一个物体受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答案】AB6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3N时,当弹簧测力计则弹簧的示数为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B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测力计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

.3N6N.0N6N3N3N.6N D A BC、.、.、..、3N

A

【答案】7.空中落下的篮球在与水泥地面接触的瞬间,篮球有较明显的形变,但看不出地面的形变。为论证此时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篮球发生形变,说明地面对篮球施加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明说:”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篮球发生弹性形变时,要恢复原来的形状,会对与它接触的地面产小红说:”则两人的说法生力,所以篮球对地面有力的作用。B A.只有小明正确.都正确DC .只有小红正确.都不正确A

【答案】8),从物理学角度看(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俗话说”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C.鸡蛋对石头的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D

【答案】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可能不接触

C.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相互作用力

D.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

【答案】10.人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会感觉臀部酸疼,产生这个效果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 B.座椅.地球

DC .空气.臀部

B 【答案】

________________11施力的结果;脚感到对足球飞走了是由于.用脚踢足球,________________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对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脚足球脚(a)12”“送.体育运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图所示,小明用力蹬踏板,踏板(c)(b)_____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和小明向前冲,这说明;图(c)(b)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发生形变运动状态发送改变【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3,他将一根钢锯条的.某同学为了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观察锯条的形变情况。请仔细观察一端固定在木块中,另一端分别用力作用,F??FF)(已知图所示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312

;(b)(1)(a) ____________两图可知:比较和.(c)(1)(a) _______两图可知:和比较【答案】力的作用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14.如图所示是物理教材中的插画,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_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力的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运动状态N5N_____15,方.小明用手握住重的饮料瓶,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饮料瓶重力的反作用力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向为

5饮料瓶对地球的吸引力【答案】竖直向上16___,他能踢出“香蕉球.小明踢足球时脚感到疼,说明”,说明力的作用________有关。和效果与力的

【答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方向作用点17___发生改变;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用力捏一下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___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此时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使球的.发生改变【答案】形状运动状态

18.小张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如图,F=F=FFabcd)四种形变.)、使其发生图中(()、(()>、,拉住一根锯条,2314

1__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图和)2__________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图和3__________图和()图.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ca4 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和()与())图中,控制在上述(相同,研究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

法.作用点【答案】(a)(c)(b)(a)(d)(a)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控制变量力的方向19它的主要承重构件是悬索,(图甲)悬索桥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想知道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小珊观察了悬索桥后,它主要承受拉力,成的角度有什么关系,于是她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设计方案:如图乙,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固定在木板上的橡皮筋,可以认为当每次把橡皮筋拉到相同位置时,依据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这两个拉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小珊用两个大小相等的拉力拉同一根橡皮筋完成了实验,按照设计方案,1)(是拉橡皮筋到达预定位置的力)(拉力F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_______(选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互成的角度两个拉力F与F①分析上表可知,21,即当作用效果相同时,互成的角度越大,两个拉力”)”或“无关填“有关________)。“越小”(选填“越大”或

120 90 45 30 0 60 角度/°

4 2.3 2.1 2 2.2 F拉力/N 2.8 14

2.8

2 2.3

F拉力/N 2.2

2.1

24

拉力F/N

的大小当两个拉力互成角度为②在上表中,0°时,拉力之和与拉力FF与F21_____________力,是一对F时,此时,当两个拉力相等且互成 180°F和21橡皮筋保持静止状态。FF与FF和两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物理中把)以上实验中一个力(221有人说合力一定比任意一个分力大,和叫做FF、的合力,FFF叫做的分力,2121______的,请根据表格中的具体数据,举例根据上表数据你判断这种说法是

__________。说明

(3)根据实验结果,请你提出正确的安装晾衣架承重钢丝(图丙)的建议:___________。120°当两个分力互成相等越大平衡【答案】有关错误考虑到两条钢丝的承拉能力,角时,合力的大小等于每个分力的大小其夹角不易过大

20.穿旱冰鞋的同学用力推墙,结果他却离墙而去,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答案】略

21.如图所示,小明穿着旱冰鞋用力向前推墙,他将向后运动,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小明为什么向后运动?

【答案】略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和力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2、关于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车处于静止状态,它没有惯性 B.车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C.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不受力的作用 D.车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它只受到摩擦力 3、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 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 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4、如图1所示,“奔马”模型的后蹄能稳稳地站立在手指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图1 C.“奔马”对手指的压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某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所受的平衡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逐渐减慢,最终停下来 C.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泼水时,水出盆后,由于持续受到盆的推力而向前飞去 B.高速行驶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饺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B.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C.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D.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 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 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 10、竖直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B.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12、下列事例中,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是()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 力》教案

课标解读与 教材分析【课标要求】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 2、会用示意图描述力。 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和弹力的三要素。 4、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 教学内容分析: 力学在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典范。 本章所学有关力的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如“压强”“浮力”“简单机械”等内容所必需的预备性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和三要素。 2、会用示意图描述力。 3、会测力的大小。 过程 与 方法 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和弹力的三要素。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让学生经历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及图 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等方面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联系生活中力现象,拉近学生与力学的距离,使学生获得感悟,培养其 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 重点与难点重点“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g值有关”是本节的重点,g值恒定是有条件的。难点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媒体教 具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修改栏教学内容师生互动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6、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8、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撤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撤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4、弹力的基本特征: ⑴、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是不会发生弹力作用的。 ⑵.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测试题_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 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请将每小题中唯一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2×3分=36分) 1.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自行车轮子的直径约为1.5m B.一棵大白菜的质量约为100g C.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490N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6 m/s 2.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3.自行车骑得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由于 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 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 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 D.刹车时来不及克服惯性,所以难停下来 4.如图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5.如图2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6.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里的人在水平方向上 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 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 7. 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8.力F1和F2是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大小为30N,方向向左,已知F1的大小为40N,关于F2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2的大小一定是70N B.F2的大小一定是10N C.F2的方向一定向右 D.F2的方向可能向左也可能向右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力与力的描述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组长审核: 一、上节课复习与回顾(包含作业处理) 二、新课讲解 (一)课程导入 (二)大数据分析( - 年,共年) 常考题型,是力学的基础 (三)本节考点讲解 考点一:力 一)例题解析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三种情况: ①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例如:刚驶出站台的火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匀速行驶的汽车拐弯了。 ③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例如,向斜上方抛出的铅球,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发生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用力捏橡皮泥,使橡皮泥变成各种形状;用力拉弓,使弓张开;将尺变弯等。都是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三)巩固练习 4、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在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小孩沿不光滑的直滑梯匀速下滑 C、熟透的苹果从树上下落 D、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5、成语“孤掌难鸣”的意思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你知道“孤掌难鸣”的物理道理吗? 6、拿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这是因为( ) A.鸡蛋受到了力,石头没受力B.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大 C.鸡蛋和石头受同样大小的力,只是鸡蛋易碎D.石头受到了力,鸡蛋没受力。 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表示法 一)例题解析 7、如图所示,点推门最省力,沿方向用力不能将门关上,这表明力的作用 效果跟和有关。 二)相关知识点讲解、方法总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把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要点诠释: (1)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力的三要素与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2)力的图示法 ①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②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a、选定标度(用多少毫米表示多大的力); b、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按比例 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上加刻度; c、在线段的一端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力的示意图 ①只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一重为G的立方体放在水平面上,现对其上表面的中央沿竖直方向施加一个力,该力的大小为F(已知F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 C.标度可任意选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 如图所示,将足球放在一块长木板上,木板和足球均发生了弹性形变,关于它们弹力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的压力就是木板产生的弹力 B.足球产生的弹力作用在足球上 C.木板形变是由于木板产生弹力造成的 D.足球产生的弹力就是足球对木板的压力 7 .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中的各种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 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A.图A和B B.图A和C C.图A和D D.图B和D 8 . 一壶冰水的质量是2.54 kg,放在炉子上烧开后称得其质量为2.4 kg,其原因是()。 A.由于温度升高了,所以质量变小了 B.质量不会变小,肯定是称量错了 C.质量变小,是因为水在沸腾过程中,部分水汽化的结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教案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成就是科

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改变的原因。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力与运动单元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综合检测(一)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3·广州中考)忽略一切阻力,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 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3.(2013·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水平公路上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有一竖直站立 的人突然向前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向前倾说明人不具有惯性 B.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C.车突然加速 D.车突然减速 4.(2013·鄂州中考)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失去重力 B.速度为零 C.仍有向上的速度 D.速度反向 5.(2013·巴中中考)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像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6.(2012·兰州中考)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7.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初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物块从左侧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冲上右侧的光滑曲面,最远能到达A点。现在启动传送带,使皮带沿逆时针方向运动,让该物块仍从P点自由滑下,则物块最远能到达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 2.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 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圆周运动 3.下列关于运动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若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将逐渐停下来 D.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但其运动方向可能保持不变 4.小强重力为G,乘坐竖直电梯上楼的过程中,电梯对小强的支持力F随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在电梯中受重力、支持力、绳子拉力3个力的作用 B.在1t到2t时间段,电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2t到3t时间段,小强所受合力为零 D.在整个过程中,小强相对电梯一直静止,所以小强所受合力一直为零

5.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甲对乙的压力与桌面对乙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乙对甲的支持力和甲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鸡蛋会受到来自水的各个方向的压力,如果画出这些力的合力,则这个合力的方向是图中的 A.F1 B.F2 C.F3 D.F4 7.下列情况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书,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苹果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和苹果对地球的吸引力 C.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运动员与伞的总重力和空气阻力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的牵引力和重力。 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0N,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N B.B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若拉力F增大,B与A之间的摩擦力增大,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置着A、B两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物体对A物体的支持力与A物体对B物体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完整讲义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1、生活中存在的力 拉弓射箭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投篮压路机压路 思考:什么是力? 人弓 推土机土 运动员杠铃 物体物体 2、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3、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思考: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用力扳竹子小孩盘腿坐在木板上骆驼在沙地上踩出脚印 足球运动中相互传球守门员守球

5、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例1:在跳板跳水这个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例2:下列实例中,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A:紧急刹车。 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点拨: 理解力的概念应把握两条: 1、力就是作用,力现象中的物体间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力的作用。 2、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有力至少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外一个是受力物体。 运动状态的理解: 1、由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我们把静止的当作是一个特殊的运动状态。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否则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变了。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力》的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知识归纳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②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有实力物体和受力物体)③物体间的力的作用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可以判断受到了力的作用。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一)、弹性和塑性 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施力物体:地球。 产生条件: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弹性限度: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大小:与物体发生的形变量(形变大小)有关。(还跟物体的材料有关) 方向: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如果一个物体发生形变,对另一个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那么作用点就在另一个物体上(受力物体上)。 (三)、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得就越长.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明确量程和分度值,使用前必须校零,检查指针和弹簧是否与外壳有摩擦。 (2)在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3)读数时,眼睛观察指针的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齐平。 (4)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难题

1、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大不平力 F A=F 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υ沿水平方 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 作用于物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0N,0 (B)20N,10N (C)10N,20N (D)10N,0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 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 速运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5N,2N B. 3N,0N C. 0N,2N D. 5N 8N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 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 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 倍 D.无法判断 4、木块质量m,写出前三幅图中木块下表面压力,第四幅图中侧表面压力。 5、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 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皮带一起匀速 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直墙壁向下做 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擦力 、如图a所示的长为L的弹簧, 其重力不计,将下端剪2/3后,在剩下的部分弹簧的下端挂上 重物G1,然后把剪下的弹簧挂在重物G1下面,再在弹簧下面挂 上重物G2;如图b所示.平衡后,上下两弹簧的伸长量相等, 则G1和G2的关系为() A.G1=G2 B.G1=2G2 C.G2=2G1 D,G1=2G2/3 7、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 ,一人用 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试求“2号” 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 擦力大小和方向,写出分析(画示意图 并指明大小). 8、如图所示,在前进的列车内的茶几上放有一只卤蛋和一盒饼 干,小华发现卤蛋突然沿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而饼干却丝毫 没动,试画出饼干受力的示意图。 9、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 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 22N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 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体A的摩擦力大小和作 用于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 10、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 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 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 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 况为____________。(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 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 为______________。(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 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___________。 11、如图10,物体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画出该物体所 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12、水平射出去的子弹,在空中飞行时受到________的作用(不 考虑空气阻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3、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的作用,但它不会掉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1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 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 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 _________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若物体不是做匀 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_______ 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 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摩擦力.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测出的摩擦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实际摩擦力. (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 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 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 摩擦力的大小.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_________. 1、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大不平力 F A=F B=10N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υ沿水平方 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 作用于物C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20N,0 (B)20N,10N (C)10N,20N (D)10N,0 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 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匀 速运动,已知F1=5N,F2=3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 大小分别为() A. 5N,2N B. 3N,0N C. 0N,2N D. 5N 8N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 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 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 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1/2 B.和原来一 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4、木块质量m,写出前三幅图中木块下表面压力,第四幅图中 侧表面压力。 5、物体A在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 水平皮带上跟随皮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沿着倾斜的 皮带一起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沿着竖 直墙壁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在不 考虑空气阻力,试分析它们是否受摩 擦力

(完整)八年级物理_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练习 例题:用5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拉一个小车,请画出小车所受拉力的图示. 解析:(1)首先确定受力物体,在这道题里是小车,画出一个方框表示受力物体.(小车)(2)根据力的大小选定一个标准长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应是标准长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数.在这道题中选1个标准长度代表10N,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确定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不能离开受力物体,一般画在表示物体的方框的中心. (4)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应当等于标准长度的整倍数,在这道题里是5倍.(5)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头一定要画在线段以内. 最后形成如图所示完整的图示. 练习: 1.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着一个物体. 2.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个物体. 3、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下,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 4、有一个重小球用细绳挂在竖直的墙壁上,如上面右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到绳的拉力的示意图 (1)重100 N的物体受20 N水平拉力作用时,能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这个物体在30 N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在原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合力的图示.

(2).如图1-1-5(a)所示,电灯悬挂在电线下静止不动,受到电线的拉力为10 N,画出此时电灯受力的图示. 二、力的示意图 1.(1)如图所示,重量为5N的小球正沿斜面滚下,画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工人用600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箱子推上斜面,请作出推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它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4)画出与水平方向成45o角斜向左上方拉小车的拉力的示意图。 3、(1)如图所示的是长在枝条上的重力为2N的苹果,请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重50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一个球体贴着竖直墙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球体受力的示意图。 1、下面左图中重为3N的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画出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一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在上面中间的图中画出这个木块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3、在上面右图中,用50N的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质量为2kg的砖块A上时,砖块处于静止。在图中画出砖块在竖直方向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同步练习题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同步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 A.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B.只与力的方向有关 C.只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 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是()A.一对相互作用力 B.同一个力 C.可以互相抵消的两个力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相同的两个力 3.托起下列物体所用的力最接近1N的是 A.一袋方便面B.一把学生的板凳C.一枚大头针D.一块砖 4.一个人用与地面成30°角、大小为100 N的力F向右拉一物体,如图所示,四个同学分别画出了拉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 D. 5.如图中画出了力F1与F2的示意图,由图可知() A.F1>F2

C.F1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练习题(含答案)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坐在船上的同学用力推岸时,船就会离岸而去,而岸却在原地没动,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人对岸(填“有”或“没有”)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施力物体是(填“人”或“岸”). 2.如图所示,在水平课桌上放一本书,下列选项中所指出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书对课桌的压力和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 B.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对书的支持力和书的重力 D.书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3.观察下列三幅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桨对水的推力 C.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 5.甲、乙两个滑冰者面对面地静止在光滑的冰面上,若甲用力推乙,则其结果是( ) A.甲仍静止,乙被推开 B.乙受到甲的推力作用,甲不会受到乙的推力作用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甲、乙分别受到同样大小的推力,并同时后退 6.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C.飞机受到的力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7.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田径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8.如图所示,在测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桌面受到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N,方向为,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9.船停在距离岸边不远处,按照陆地上的经验,人在船头用力跨出一大步就可以到达岸上.而实际人从船头向岸上用力跨出一大步时,却往往容易掉进水里.这是为什么? 【作业精选】 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相互作用的力也可能发生在不接触的两物体之间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如图所示,用手指压水笔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甲、乙两船停在湖中,甲船里的人用竹竿将乙船推开,其结果是( ) A.乙船被推开了,甲船仍然静止不动 B.乙船先离开,甲船后离开 C.甲、乙两船同时相互远离 D.甲、乙两船同时相互靠近 4.下列四个例子中,能说明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是( ) A.用手提水桶,桶受到重力和手的拉力作用 B.划船时,船桨向后推水,水则向前推船 C.放在桌面上的书受到桌面施加的向上的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011乌鲁木齐)通常,旅游鞋底都可由花纹,主要是为了:() A.增大压力 B.增大压强 C.增大摩擦力 D.增大弹力 2、(2012淮安)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赛车转弯时要减速慢行 3、(2011盐城)2010年广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箭被运动员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 C.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 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 4、(宁夏)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突然刹车 B.突然开动 C.匀速行驶 D.静止 5、(2009哈尔滨)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组拔河比赛的场景,不计绳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比赛时,选体重大的运动员,能增大对地面的压力 B.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后倾、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C.比赛时.拉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D.比赛时,受到地面摩擦力较大的一组最终获胜 6、(2010台州)如图所示,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断增加 7、(2010泰安)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单杠运动员上杠前在手上涂镁粉B.移动重物时,在它下面垫上钢管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8、(2012临沂)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9、(2009自贡)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10、(2011宁夏)一架航天飞机停在水平跑道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航天飞机只受重力的作用 B.航天飞机受到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航天飞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航天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1、(2012宜宾)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12、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下册72力的描述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教科版

【关键字】八年级 7.2 力的描述 教师寄语:大胆一点,积极一点,快乐一点,成功一点!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为才有效! 1.知道力的三要素。 2.识记力的单位:牛顿。 3.会画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4.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力往这里使! 【重点】力的三要素,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一个已知的力。 【难点】力的图示。 温馨提示:相信它会为你的学习、探究带来帮助! 1.力的作用效果要受到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影响,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本物理书约重3N,一瓶矿泉水重12N。 3.力是很抽象的,我们只能看到它所产生的效果,为了便于理解,表述和交流,人们常用一些直观、形象的图样来表现它们,力的图示就是其中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表现方法。它是不是和地图上的比率尺有几分相似呢? 课前热身:试一试,你一定行! 1.力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能改变力的______________。 2.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______(或使物体发生_________);二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条__________的线段,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线段的长度表示____________,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亮出你的观点,秀出你的个性,展示你的风采! 聚焦目标一: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 1.阅读教材第5页第一、二自然段内容。 探究:如图所示, (a)用大小不同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b)用不同方向的力推课本,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5?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投影“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舟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 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 1.力是什么 师引导提问: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情况中,有没有“力”的存在?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力了?谁受了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力的存在;工人用了力;车受了力。 师: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生: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是:物体一作用一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踢、举、吸引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学生自学力的符号和单位。 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简单介绍牛顿,找同学来掂一下鸡蛋,感受1N的大小。 2.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实验1 捏一下橡皮泥;拉伸一下弹簧。学生观看实验总结结论。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演示实验2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 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放的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讲授:运动快慢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吗?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吗? 学生思考、讨论。 不相同(举例说明);改变大小;改变方向。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将物理教材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教材到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生:参与实验,思考,回答。 不相同:与力作用点位置有关。 师讲授:力作用的位置称为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师引导、讲授:如何简单方便的描述力呢?物理学中常用力的示意图的方式。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