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章指挥行车自酿苦果、歪拉斜拽吊物撞人致伤
- 格式:docx
- 大小:18.21 KB
- 文档页数:2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引发伤亡事故事故时间:2009年8月24日6时20分事故类别:煤气中毒伤亡情况:三人死亡,一人重度、二人轻度中毒事故经过:2009年8月24日15时30分,临汾志强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厂长车××在2#高炉值班室召集副厂长郝××、车间主任谭××、煤气技师王××、2#高炉炉长卢××。
召开1#高炉烘炉由2#高炉供煤气转为3#高炉供煤气专题会,会议决定:2#高炉空料线停炉,要将3#高炉煤气引到1#高炉,会议同时强调由调度通知3#高炉配合切断煤气来源后进行,具体工作由技师王××负责。
2#高炉休风以后,技师王××安排由热风工卢××、田两职工负责关闭2#高炉除尘箱体所有眼睛阀;由另两名热风工逯××、田××负责关闭2#眼睛阀。
要实现3#高炉煤气引到1#高炉,必须要打开3#眼睛阀。
到了3#眼睛阀下面,发现煤气压力高,煤气压力表显示25KPa,去3#高炉联系。
17时40分3#高炉热风班长杨××接到了1#高炉要引煤气通知,便去现场配合,王××通知杨××把4#煤气蝶阀关闭(4#阀与3#阀在一个管道上,关4#蝶阀目的是降低管道内煤气的压力),并说什么时候开等他的电话。
4#煤气蝶阀关闭以后,煤气压力表显示2KPa,王××顺手将煤气压力表下面的排污阀开了一下(煤气压力表、排污阀通过三通连接),然后再关闭,此时煤气压力显示为零,就开始组织热风工上高位平台,进行翻3#眼睛阀操作。
逯××、李××、田××、卢××四人带上煤气报警器、两套防毒面具上到了3#眼睛阀平台(平台距地面7.2m),现场测试煤气报警器不报警,带着防毒面具工作不方便,就摘掉了防毒面具。
吊车违章作业电击伤人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吊车违章作业电击伤人事故经过:2008年10月23日,奎屯新惠公司租用独山子石化运输公司25吨吊车(新J-07062)在北京路西侧林带准备起吊树木移动吊臂过程中,吊钩钢丝绳与北开关站至水源中心变35KV2#线路碰触,造成吊车操作人员电击受伤,2#线路停电2小时。
事故原因:1、运输公司吊车司机在无吊装方案、无吊装作业票、无起吊指挥、无司索工的情况下,擅自开工进行苗木起吊作业;同时,因参加当天下午起重机操作证复审考试,让学徒顶替操作(已通过起重机操作证取证考试,但尚未拿到操作证),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奎屯新惠公司独山子绿化项目负责人在施工方案未经监理审批的情况下,未指定现场负责人,未对作业风险进行辨识,致使现场吊装作业组织无序,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公用工程管理部作为安排该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未明确场外苗木吊装、运输环节的监理职责,事发当天未检查作业现场施工方案和作业票执行情况,监管不到位,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防范措施和教训:1、各单位要认真吸取该事故教训,举一反三。
要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和公司制定的实施细则,开展反“三违”活动,严惩各种违章违纪行为。
2、项目主管单位、部门要强化临时计划、零星作业、边远地带施工作业施工方案和作业票审批管理,安全体系必须覆盖到位,必须深入到现场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
3、各施工单位进行吊装作业时,必须做到起重司机持证上岗、有起重指挥总体负责、有司索工现场捆绑吊物,严禁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作业。
所有起重作业必须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严格执行石化公司和指挥部的吊装作业管理规定。
4、各总包、监理、施工单位,在安排工作任务时,必须落实安全交底、明确职责,现场监督检查要列检查表逐项确认,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职责。
5、大项目的所有作业必须经监理审批,未经监理审批的作业视为违章作业。
起重作业常见易发违章行为起重作业常见易发违章行为}1、无相应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进行起重、指吊、挂钩(架工)等作业,属于违章行为,因不知道、不熟悉相应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极易发生事故。
2、采用割断股、开岔、绳芯翘起的钢丝绳展开起重机、吊装作业,或者采用麻绳等不合乎吊物建议的绳索展开作业,属违章行为,这种状态(割断股、开岔、绳芯翘起)的钢丝绳属除役程度,麻绳等承受不住重物负荷,采用中难脱落,重物掉落划伤人员,导致起重机危害。
3、起吊物、钢丝绳与铅垂面有较大夹角(斜吊),斜拽或试图吊起埋在地下的物体(与地面凝结或有较强粘连、部分埋住等),属于违章行为,这样起吊后不可控力矩很大,容易造成起吊物不规则摆动或起重机械倾翻,造成起重伤害。
4、塔式起重现场无人统一指挥、统一指挥人员信号不明晰,属违章行为,难导致起重机事故。
5、起吊物有尖锐棱角,不进行包裹、垫衬就挂钩起吊,属于违章作业,起吊物的尖锐棱角容易刺割人手、割损钢丝绳,造成刺割伤害事故或者使用中钢丝绳断裂造成起重事故。
6、塔式起重物重量远远超过起重机负荷能力,仍然展开作业,属违章行为,这样极容易导致机械损毁、钢丝绳脱落、重物掉落,导致起重机危害。
7、起重机限位装置、制动装置、警报装置等安全设施、设备有故障、没安装等进行起重作业,属于违章行为,极易造成起重事故。
8、起重机作业现场光线严重不足、视线受限制等,展开起重机作业,属违章行为,极容易出现起重机事故。
9、起重作业现场上空有管线、高压输电线路等,而不能保证吊杆与这些线路保持足够距离,进行起重作业,属于违章行为,极易发生触电伤害等事故。
10、人员在吊物上或吊物下方,展开起重机作业,属违章行为,极容易出现起重机伤害事故。
11、吊车作业前选择松软地面、或有沉陷地面,而又不进行垫平即开始作业,属于违章行为,作业中吊车容易下陷、吊物甩动,造成起重事故。
12、挂勾时不穿帆布手套,属违章行为,这样难被工件毛刺、坚硬棱边打伤、划伤,导致刺割伤害事故。
一、设备设施1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起重机械。
2.起重机械安全装置失效或不灵敏。
3.吊车起重能力选择偏小。
4.同一现场两台以上塔吊交叉作业无防碰撞措施。
5,选择的倒链吨位偏小或有缺陷。
6,室外龙门吊未安装风速仪。
二、吊索具1使用额定负荷小于吊物重量的吊索具。
2,使用断股、断丝超标的钢丝绳。
3,使用磨损超标的吊带。
4.钢丝绳绳卡损坏。
5,直接将多根钢丝绳起重机械吊钩上。
6.吊具未按规定落地。
7.使用不合法、不合规的起重吊具。
三、司机和指挥人员1司机和指挥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或证件失效。
2.指挥信号不正确或指挥人员戴手套指挥。
3.多人指挥。
4.指挥作业不用哨音或对讲机。
5.开车前不鸣铃。
6.司机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7.重物处于悬挂状态时,司机与指挥人员离开。
四、人员行为控制1用吊车挂钩吊人。
2.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浮置物。
3.吊装作业时,转台上站人。
4.地面(指挥)人员未与吊物保持安全距离。
5.吊物、吊臂下有人或人从下方通过、停留。
6.吊物高于肩时地面人员就去推扶。
7.现场推扶吊物未使用专用工具。
8,行车装路车违反“人进车不动、车动人不进”。
9,流动式起重机行驶时,车上操纵室坐人。
10.吊车倒车时无人指挥。
五、吊物管理1吊物捆绑不牢。
2.临时吊鼻(环、钩)焊接不牢。
3.吊点选择不当。
4,物件超重。
5,吊物重心不稳。
6,吊物尖锐棱角未保护。
7,吊物未按规定采取“锁”的措施而是“兜六、吊运(装)作业1吊车作业不垫支腿或铺垫不牢、支腿未全伸出。
2,超载作业。
3,双车或多车抬吊满负荷操作。
4.歪拉斜吊。
5.重量不明、盲目吊装。
6,倒链操作时斜拉硬拽。
7.吊物从人头或重要设备上方通过。
8,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东西。
9.吊车或塔吊回转过快,或行车行驶速度过快。
10.吊装前不检查、不试吊。
11.吊装作业未设警示区。
12.同时使用主钩、副钩分别吊运两个吊物。
13.未按规定办理吊装作业许可证或未按流程审批。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To save money is to make money.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违章开绞车造成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6年3月27日夜班。
在某矿井下2325材联斜巷运输时,张某、刘某、卜某三人在上车场,张某是25kw绞车司机,付甲、付乙在下车场负责下把钩。
投入工作后,绞车司机张某先开车提升三钩,这时,因有车皮掉道,张某、刘某、卜某三人便在一起去抬车皮复道,上道之后,卜某去开车,将一个空车从下车场提到上车场,停稳后、张某、刘某又挂了两个车皮。
这时下把钩发出了要车信号,张某与刘某打开挡车器向下推车,由于卜某不是绞车司机,操作失误,造成了带绳跑车,把下把钩付乙撞伤背部。
二、事故原因
⑴不是司机,违章开绞车。
⑵绞车司机擅离职守,未制止开车人员。
⑶职工安全意识淡薄,教育不力。
三、防范措施
⑴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好小绞车岗位责任制,杜绝脱岗、窜岗现象。
⑵加强职工安全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及时制止各类违章行为。
⑶加强职工意识教育,不断提高个人思想境界,严把工作流程关口。
⑷加强对绞车司机的学习培训,严格执行好小绞车六不开制度。
⑸加强对岗位工的流程描述,上岗时排查好现场的安全隐患,做到隐患不整改不施工。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违章压车伤人事故
一、事故经过
某日早班,某矿掘进队接班后从底车场提一车槽子到综采工作面,
由于通往综采工作面的轨道巷坡度较大,而且车装的又偏后,车到第
二联巷口时,平板车前轮已离道,这时班长李某说:“快上去人压住,
别让车掉了道”。职工李某、王某、赵某应声而上,由于大平板太宽,
赵某站在平板边上,碰到巷道边上的排水管接口处,将赵某的脚碰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班长李某违章指挥,不及时处理偏车,而是采取人压车,是事故
发生的主要原因。
2、赵某自身安全意识淡漠,接受违章指挥,对正在行走的车大平板
车进行配重,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职工李某、王某、接受违章指挥,互保联保意识不够,是事故发
生的间接原因。
三、事故责任划分
有章不循埋祸根违章操作酿事故一、事故经过2009年6月18日4时40分左右,嘉善县某水泥制品厂的云南籍员工刘某在清理水泥方桩模子上残留的水泥时,由于操作不当(未将吊钩挂稳),导致吊模子的吊钩滑出,不慎被掉落的模子片压住胸部致伤。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立即将刘某送当地中心卫生院抢救,经抢救无效于当日5时30分左右死亡。
二、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死者刘某在操作工程中,并没有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按规定做好相关安全防范措施,在实施吊装模子片的过程中,在未将吊钩挂稳并检查的前提下进行吊装作业,导致吊装过程中吊钩受到震动和摇晃从模子片上脱开,重达数吨的模子片坠落压住胸部等身体部位,这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同时调查人员发现,该水泥制品厂主要负责人马某并未参加法定的安全生产培训,未能做到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没有对刘某等外地籍员工进行进厂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未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也未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导致刘某并不清楚吊装过程中的需要做到哪些安全操作规程和处置办法,未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三、责任认定及处理这起由于管理疏忽,操作不当引起吊装物体坠落打击致人死亡的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在事故调查组的调查后认定,死者刘某,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盲目操作,未能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按规定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对事故的发生负有直接责任。
同时,刘某生前工作所在的水泥制品厂由于未能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的职责,未能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企业对这起事故负有主要责任。
企业主要负责人未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未能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危险作业场所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
You are only twenty years old, and you can be whoever you want to b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无证开天车造成撞人伤亡事故2001年6月11日,北京某线材轧钢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一名无天车操作证的当班副班长在操作天车吊废钢时,造成伤人事故,受伤者3天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经过:6月11日深夜,北京某线材轧钢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一根开坯红钢进入毛轧机辊道槽顶触到立挡板,弯曲变形成为废钢,急需处理。
当班副班长刘某登上天车(无天车操作证),准备吊废钢,班长和毛轧操作工叶某站在平台上挂钩。
2人未将废钢尾头挑出走钢槽,而是直接把废钢绳套挂到天车钩头上。
班长向西走,准备向操作台要钢,叶某也离开挂钩点2m 外,站到宽2.9m、高1.2m的平台边沿处。
刘某开天车,响铃后吊废钢。
因废钢尾部被立挡板卡住,吊绳瞬间受力绷紧,继续受天车拉动后,钢尾瞬间脱离卡点朝侧向冲去,将站在平台边沿的叶某撞到平台下面,接着废钢又从叶某身上滑过,造成其左髋、前胸及右颈部严重烫伤并造成颈椎骨折。
现场作业人员急忙将叶某送往医院,3天后,叶某因颈总动脉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分析:经分析,违章作业是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副班长刘某无证开天车,违反该厂《职工安全守则》中特种作业设备,无证者不得擅自动用或操作的规定,擅自开动天车吊运废钢;吊运中违反《天车工安全规程》中启动前要察看四周,瞭望确认后,响铃两次等人躲开方可启动的规定。
当班班长和毛轧操作工叶某在废钢挂钩作业中,违反《毛轧操作工安全规程》中清理长跑道废钢应先将尾头挑出走钢槽,切断系牢后再指挥天车的规定,致使废钢在天车吊运过程中,后尾卡在圆盘剪出口立挡板处,构成险情,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班组成员是最直接的操作者,因此事故预防要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班组的安全建设,把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班组这个最基本的环节上。
一个违章者的自白:不要以为事故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安全第一,让生活更美好!一个违章者的自白:不要以为事故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违章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安全不是口号,事故也不是偶然,当你忽略了安全的时候,事故也就走在了路上,请时刻牢记安全!“事故发生前我们总是心存侥幸以为事故永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然而,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安全不是口号事故也不是偶然当你忽略了安全的时候事故也就走在了路上请时刻牢记安全!真正的翻车现场,还好司机师傅跑得快。
工人半个脑袋被压铸机压了进去,头骨完全压碎…消防救援人员赶到时,工人已手脚冰凉…机械伤害,看着都疼叉车事故不系安全带,直接摔死!很多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准确认识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在日常安全管理中去纠正、制止这些不安全行为,是预防事故的有力措施。
下面,总结了23类近178种人的不安全行为,供大家参考。
一、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械2、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泄漏3、开动、关停机械时未给信号4、忘记关停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按钮、阀门、扳手、把柄)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装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坚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效3、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不安全的使用设备1、使用不牢固临时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失效的设备3、未经培训使用设备4、设备使用环境不当(地基承载力、管线、平衡)四、用手替代工具操作1、用手替代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存放不当1、随意搁置工具、器具等生产用品2、未定点、定量存放成品、半成品3、未对余料进行恰当处理4、大宗物体存放点,地基承载力未进行检测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3、采伐、集料、运料、装卸时,未离开(屏蔽)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坑中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6、冒险进出信号出现时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9、在车辆倒行时10、未及时嘹望七、处于不安全的位置1、攀坐平台护栏、吊钩、挡板2、坐卧挖方台阶、未完工的挡墙下等3、坐卧车辆设备前后及下发4、坐卧机械设备梁臂等5、坐卧临边处、洞口处6、随意进入坑洞八、在起吊物下停留、作业1、起吊物下行走2、未对起吊物行走区域警示3、重叠作业4、起吊作业过程中维护九、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等1、未完全停止运转时进行检修2、未完全冷却时进行检修3、压力未完全释放时进行检修4、机械设备未定位就进行检修十、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没有明确的任务:内容、时限、标准、限额2、工作分配不当3、过渡疲劳和焦虑4、自我暗示不当5、环境不适宜6、未经培训或交底直接进入作业场所作业十一、忽视实用个人防护用具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配戴呼吸用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未穿绝缘服装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2、操作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操作爆破品时穿戴宜产生火花的衣、帽、鞋4、不正确穿戴防护服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1、私自留存易燃易爆品2、私自处理废旧的易燃易爆品3、私自处理储藏过易燃易爆品的容器、物件等4、在动火区域存放易燃易爆品5、在人员、设备、物资密集区存放易燃易爆品6、未经批准随意动火“习惯决定命运”但当错误行为养成了习惯成为了致命的安全隐患你还能忽视它吗?安全生产十大不安全行为安全生产常见98种不安全行为序不安全行为列表1 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违章指挥行车自酿苦果、歪拉斜拽吊物撞人致伤
1月4日,某钢铁公司第二炼钢厂连铸车间中包工段装包大组装
杆小组塞棒工胡某在指挥F4天车吊包盖(重约500公斤),先吊走
2块,还有4块不规则地挤压着。当吊第3块时,天车工朱某在行车
操作室(距地面约15米)向下看,发现被吊的中包盖有三分之一被
另一块包盖压着,就一边起小钩,一边往前打小车。当包盖上升到1
米左右时,被吊的中包盖脱离被压处,失去重心,突然向前方悠起,
撞到前方的38#中间包的一流开闭器后,旋转向南荡去,被吊的中包
盖南端扫到站在38#与25#中包之间的胡某。胡某“哎哟”一声倒下,
在场的其他职工见状,忙用车将胡某送往医院抢救。胡某终因伤势太
重而死亡。
事故原因:
1、胡某在指挥行车吊运中包盖时,没有按照操作要求检查被吊物件,
也没有做到逐层起吊,而是盲目指挥,致使自己被突然抽出的中包盖
撞着。
2、行车工朱某在进行吊运中包盖时,没能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的
规定,边起吊边动小车,天车歪拉斜吊,造成吊物游荡撞倒胡某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