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闪点及自然点

闪点及自然点

闪点及自然点
闪点及自然点

什么是闪点?什么是自然点?

在加热油品时,随着油品温度的上升,油品上方空气中油气的浓度逐渐增大,当用外部火源去引燃油气混合气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油品上方会出现瞬间闪火现象。低于这一范围,油气不足,高于这一范围,则空气不足,都不能闪火,因此称这一浓度范围为爆炸范围,其下限浓度为爆炸下限,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闪点是指油品在常压下油气混合气相当于爆炸下限或上限浓度时油品的温度。测定油品闪点是一个严格的条件性试验。仪器分为开口闪点仪和闭口闪点仪两种,其主要区别是闭口闪点仪是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油气,一般用以测定较重油品的闪点。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从闪点的高低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自然点是加热油品到很高温度,则油品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没有外部火源情况下,因激烈氧化而自然燃烧的最低温度。油品越重,其自然点越低。车用燃料油的抗暴性与燃料的自然点关系很大;重质油品则应防止油品泄漏,遇空气引起自然,酿成火灾。

闪点的定义,意义及影响因素有哪些?

定义: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即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试样的蒸汽和周围空气的混合气,一旦与火焰接触,即发生闪燃现象,叫闪燃,发生闪燃时试样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意义:闪点是润滑油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润滑油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润滑油,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一般要求润滑油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闪点的高低,取决于润滑油质量轻或重,或润滑油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润滑油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危险等级: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区分液体根据消防工程设计及应用,根据闪点的不同将可燃液体为了三大种类。即:甲类液体:闪点小于28℃的液体。(如原油、汽油等)。乙类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如喷气燃料、灯用煤油)。丙类液体:闪点大于60℃以上的液体。(重油、柴油、润滑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