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44.34 KB
- 文档页数:5
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标准研究陈维林;张小花;罗贤;王龙武;曹兴兵;吴文高;肖本青;龚德勇【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年(卷),期】2015(000)014【摘要】为了得出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最佳移栽小苗素质标准,试验设置不同叶数的小苗移栽试验,即3叶1心、4叶1心、5叶1心、6叶1心,结果表明:4叶1心的小苗,移栽后烟株在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片长和宽、茎围、产量、均价、上等烟比例、产值等综合指标达到最优。
因此,4叶1心是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最佳苗龄选择。
【总页数】3页(P13-14,21)【作者】陈维林;张小花;罗贤;王龙武;曹兴兵;吴文高;肖本青;龚德勇【作者单位】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烟草分公司,贵州晴隆 561400;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2【相关文献】1.烤烟膜下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及优势分析 [J], 张小花;陈维林;罗贤;吴文高;潘勇;曹兴兵;肖本青;王龙武2.烤烟膜下井窖小苗移栽用苗的培育方式研究 [J], 陈维林;张小花;罗贤;吴文高;潘勇;王丰3.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对重庆地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J], 李茜;贾春雷;胡晨浩;朱俊;陈婷婷;肖立增;戴秀梅;张建奎4.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对重庆地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J], 李茜;贾春雷;胡晨浩;朱俊;陈婷婷;肖立增;戴秀梅;张建奎;5.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及优势分析 [J], 韦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罗会斌(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贵州铜仁554300)摘要简述了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并总结了该移栽技术的主要优势。
关键词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优势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3-344-01作者简介罗会斌(1965-),男,苗族,贵州思南人,农艺师,从事烟草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2-02-14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在2009年松桃县烟草分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发现“牛脚窝现象”的基础上,经铜仁市烟草公司组织研究出的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烤烟移栽新技术。
2011年10月28日通过了贵州省烟草局(公司)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评议。
专家组认为:该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融合小苗移栽、深栽技术,减少育苗时间,较好地营造了适宜烟苗生长的土壤温度、湿度环境,促进烟苗早生快发,保证了烤烟的适期早栽,提高移栽效率、增强抗旱能力、减轻病虫害发生,达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效果;该项技术具有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可复制、能带走的特点,可操作性强,适合于烟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贵州省烟草局(公司)已行文决定,2012年全省示范推广3.6万hm 2以上。
笔者将该技术进行了简介。
1技术原理及操作要点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受到了专家的肯定,也得到了烟农的认可。
通过相关试验研究和查询分析,初步明确了该项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要点。
1.1技术原理为实现烤烟最佳移栽期及时移栽,在地膜烟或墒情较好的非地膜烟待栽垄体上,按照移栽株距,制造一定规格的移栽井窖。
根据法国水力学家达西的“达西定律”,随着外界温湿度变化,井窖产生的水力递度,使井窖内土壤水分蒸发或凝结,从而保持井窖内温湿度的相对稳定,能在最佳移栽季节为烟苗提供一个适宜生长的温度、湿度及营养环境。
通过井窖内小苗移栽,将壮苗培育、适时早栽、高垄深栽集中于井窖内同时完成,有利于烟苗适时早栽、干旱移栽、快速移栽、集中移栽、高垄深栽,促进栽后还苗、早生快发,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高密市烤烟井窖式移栽实施方案烤烟井窖式移栽不仅能缩短育苗时间,降低育苗成本,而且栽后烟苗成活率高、长势较强、根系发达,作为既能有效提前移栽期、优化大田生育期,又能解决早春低温霜冻等不利因素、提高产量产值的移栽方式,高密市在2016年将进行示范,为保障示范效果,制定本方案。
一、井窖式移栽示范面积2016年全市示范井窖式移栽面积560亩,其中方市烟站500亩,土庄烟站60亩。
具体移栽安排情况见下表:二、井窖式移栽技术方案1.耕整地:封冻前用机械将全部烟田进行耕翻,冬耕深度≥30cm。
春天解冻后旋耕平整,耙深8cm-lOcm,土壤细碎。
2.烟苗大小:苗龄50天左右,茎高5-6厘米,叶片6-7片,剪叶一次,烟苗大小均匀一致,长势健壮,无病虫害。
3.起垄施肥:移栽地块全部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综合考虑前茬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土壤肥力,合理制定施肥配方,亩均施氮量控制在5kg以内,适当增加有机肥和硝态氮比例。
移栽前10天完成起垄,若有有效降雨,在土壤墒情适宜,达到50-60%相对含水量时,膜上移栽应及时抢墒,起垄覆膜,以利于保墒保水。
起垄要求:平原垄高30cm以上,丘陵垄高25cm以上,垄直,行匀,土细,垄体饱满无杂物;施肥均匀不漏施,施肥深度15cm左右。
4.移栽移栽时间:膜下井窖移栽时间在4月15日至4月25日,膜上井窖移栽在4月25日至4月30日。
移栽时土壤墒情要求:若要保证井窖不塌陷,土壤相对含水量应达到60-70%,若土壤相对含水量低,应在移栽前造墒,可考虑使用滴灌造墒,将滴灌管铺设在垄体顶部一侧,打孔前提前1天,滴灌6-8h左右,也可使用喷淋等造墒措施,确保墒情达到制作井窖要求。
井窖规格:井窖直径6cm,上部呈圆柱形,规格10-12cm,,下部呈圆锥形,规格8cm,烟苗移栽:垂直提着烟苗叶片,苗根向下,让烟苗自由落入井窖内,用1%左右浓度的太阳岛复合肥水溶液200ml沿井壁淋下,注意防止掩埋烟苗心叶。
参观烟苗移栽载实践总结
1 井窖式移栽的定义
井窖式移栽技术指烟叶移栽时在垄体上打一个直径9厘米,深20厘米左右的圆锥体井窖,将茎高5厘米、叶片数5片左右的烟苗垂直完全丢进井窖,保证烟株顶部距井窖口3厘米左右,再用适量的陪嫁土将烟苗根系覆盖的一种技术。
2 烟苗移栽技术的优点
2.1 提前15天左右移栽
由于井窖式移栽实行小苗深栽的方式,对烟苗的要求为:苗龄45—50天,茎高4—6厘米,5—6片真叶即可,不要求实行高茎壮苗移栽,有效缩短了育苗时间。
苗龄缩短,可以增加大田生育期时间,有利于烟叶的成熟,可以比壮苗移栽提前15天左右。
2.2 促进烟苗早生快发
在垄体内挖井窖,可以给烟苗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湿度、营养环境,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烟苗移栽后成活率高,基本没有还苗期,有效促进烟株早生快发,烟株长势一致,整齐度高。
2.3 减工降本
实行井窖式移栽,可以缩短育苗期,减少剪叶次数、育苗管理时间。
移栽时不用封口,提高了移栽效率。
实现小苗深栽,减少揭膜培土等环节,跟常规移栽相比,每亩可减少用工3—5个。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关键点烤烟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对于烤烟的种植来说,小苗移栽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移栽方法,它可以提高烤烟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关键点。
选择适宜的地块是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关键。
烤烟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
同时,要选择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和发育。
烤烟膜下小苗的培育也是关键。
在移栽前,需要提前培育烤烟小苗。
培育小苗的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保证小苗的营养充足。
同时,要控制好灌溉的水量和频次,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小苗过湿或过干。
第三,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时间也是关键。
一般来说,烤烟的最佳移栽时间是在春季早期。
这个时候的气温适宜,有利于小苗的生长和根系的伸展。
在移栽前,要提前准备好地块,清除杂草和翻耕土壤,为小苗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四,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方式也是关键。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采用覆盖膜的方式,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促进小苗的生长。
在移栽过程中,要注意将小苗根系与土壤接触紧密,避免气候和风力对小苗的影响。
同时,要控制好移栽的深度和密度,保证每株小苗的生长空间。
第五,烤烟膜下小苗移栽后的管理也是关键。
移栽后,要及时给予小苗适量的灌溉和施肥,保持土壤湿度和营养的平衡。
同时,要注意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持烤烟的健康生长。
总结起来,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关键点包括选择适宜的地块、培育健康的小苗、控制移栽的时间和方式,以及移栽后的良好管理。
只有做好这些关键点,才能保证烤烟的良好生长和高产。
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烤烟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因此,研究和推广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盘水烟区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研究作者:李长权杨文钢黄占平陈鹏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22期摘要为促进井窖式移栽技术在六盘水烟区的推广及为抗旱移栽提供理论基础,2012年在六盘水烟区11个种烟乡镇进行了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配套适当的技术措施,井窖式移栽全天可进行;移栽深度为距膜3 cm、孔径为6 cm的最好;为保证烟苗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成活,水肥药液用量在400 mL/株左右可以维持15 d以上;用量在300 mL/株左右也可以成活,但15 d左右就要补水1次;用量少于300 mL/株时,应根据烟株实际情况,适时补水。
关键词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六盘水烟区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09-03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在2009年松桃县烟草分公司烟叶生产技术人员发现“牛脚窝现象”的基础上,经铜仁市烟草公司组织研究出的一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烤烟移栽新技术[1]。
为促进井窖式移栽技术在六盘水地区的推广应用,研究其配套技术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选取11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试验,具体试验时间、地点见表1。
1.2 供试材料供试品种:六盘水市主栽品种云烟87、云烟97和南江三号高3 cm左右、茎粗0.4 cm、3~4个功能叶的小苗。
供试肥料:烟草专用肥(专用基肥N∶P2O5∶K2O=1∶1∶2;专用追肥N∶P2O5∶K2O=1∶0∶2)。
1.3 试验方法共进行5个试验,分别为:①不同时段移栽试验。
移栽时间设为10:00、12:00、14:00、16:00,记录移栽时的温湿度。
②不同移栽深度试验。
设距膜1、2、3、4 cm 4个不同深度(栽后最长有效叶片顶端距膜距离)。
③不同盖膜方式试验。
先烟后膜和先膜后烟。
④不同打孔大小试验。
孔径6、8、10 cm。
⑤不同水肥药液量试验。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要点
1、起垄施肥与覆膜:尽早做好整地、起垄的准备工作。
起垄前,将80%的烟草专用肥机械条施于垄底,垄距1.2米,垄底宽60~80 厘米、垄高15~20厘米,要求垄体饱满、垄面土壤细碎。
2、适栽壮苗要求:苗龄为40-45天,剪叶2次以上,茎高为3-5厘米,直径0.4-0.6厘米,功能叶4~5片,拔苗时根部基质不散;无病虫害。
3、井窖制作要求:窖深18 厘米左右,直径8~9厘米。
制作井窖的土壤墒情标准为手握成团,落地即散的土壤,宜制作井窖。
否则,不宜制作井窖。
4、移栽时间及要求:4月23日开始移栽,4月30日移栽结束,将烟苗竖直放入井窖内,呈直立状,根部基质不散落,烟苗不悬空。
5、浇移栽定根水:将烤烟专用肥压碎成粉末状(以便溶解),配制成2 % 浓度的营养液(提苗肥),加入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菊酯类农药或敌百虫,以防地下害虫),混匀,使用专用水壶沿井窖壁淋下,每井窖100 mL-200 mL。
6、井窖填封、追肥:井窖填封与烟田追肥同时进行,当烟苗心叶长出井窖3厘米左右时,移栽后25天左右,将剩余20%的烤烟专用肥活成2 %的营养液浇入窖内,待营养液下渗后,用细土填满井窖,井窖口地膜用土压实。
2014年第28卷第1期 作物研究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进展 张炜,屠乃美 ,王可,易江,易镇邪,邹湘香,刘泓翔,樊芬,周乾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长沙410128) 摘要:烤烟移栽技术一直是全国各大烟区烟农和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创新的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和烤烟生产的发 展,许多烟区在生产中遇到了技术瓶颈,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日显必要。综述了烤烟移栽技术的发展与井 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的优势,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为该技术的完善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烤烟;栽培;井窖式移栽 中图分类号:¥572.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80(2014)01-0107-05 DOl:10.3969/j.issn.1001—5280.2014.叭.25
移栽方式是烟草生产的关键环节,关系着烟叶 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好坏¨j。烤烟育苗及移栽技 术发展至今,采用大棚漂浮育苗技术培育高茎壮苗, 实现高垄深栽已被广泛认可;烤烟地膜覆盖栽培也 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保温、保水、节肥 效应对生产优质烤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被广大烟 农所接受,推广面积逐年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和 烟区生产的发展,许多烟区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了技 术瓶颈,如最佳移栽期烟苗矮小不壮、形成高脚苗、 栽后还苗期长等,制约了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 高。以往的移栽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 求,为此,新型移栽技术的研发及推广就显得尤为必 要。近年来,烤烟移栽上出现了一项新技术——井 窖式小苗移栽。据报道该技术的生产应用效果较 好,但目前有关该技术的研究还较少,因此,对该技 术的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将有利于该 技术的完善,将对其推广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1烟苗移栽初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造成烤烟早花的主要原因是苗期和大田前期的 低温胁迫 J。低温、冷害对烤烟的危害,突出表现 为造成烤烟营养生育期缩短,呈现早花、少叶现 象 ]。一般认为,烤烟还苗期与伸根期生长温度在 18~28℃之间,旺长期生长温度在20~28℃之间, 成熟期生长温度在20~25 之间,有利于优质烟叶 的形成 J。春季低温寡照一直是制约各大烟区生 产水平提升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温度过低,烟株 不仅生长受影响,而且会发生冷害现象。Oquist 等 研究发现,低温对作物的伤害在有光条件下比 黑暗条件下更严重。在低温等逆境条件下,植株光 合能力非常低,即使后期恢复到合适的生长条件,光 合能力仍然很低,造成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J。
1.2 光照 研究表明,植物叶片数目的多少与光照强度有 明显的相关性,光强减弱对作物的株高、叶面积和植 株的干物重等有较大的影响¨…。烟草是喜光作物, 在大田生长各个时期都需要不同的光照量来保证烟 株正常生长和品质形成。有研究表明,光照强度对 烟草生长发育和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J。郑明等 J 认为,烟苗生长环境的光照强度影响烟苗的植物学 性状、光合作用、代谢物质积累,烟苗在弱光环境下 叶片生长缓慢。 1.3土壤水分 田间的土壤水分条件直接影响烟株体内干物质 的积累。干旱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土壤 缺少水分时,烟株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长期干 旱严重影响烤烟的产量¨ 。于建军等¨ 认为,伸 根期轻度干旱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成熟期轻度干 旱对提高烟叶的品质有利,但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烤
收稿日期:2013—11矗06 作者简介:张炜(1988一)男,湖南澧县人,硕士研究生,Email:781481315@qq.conl。 通信作者:屠乃美,Email:tnrrrS05@163.coin。 1O8 CROP RESEARCH 2014,28(1) 烟根、茎、叶中干物质的积累均明显减少,烟叶产量 降低,品质下降。韩锦峰等¨ 研究表明,在烤烟大 田生长过程中,土壤湿度过大或过小对根系发育都 不利;轻度土壤干旱,尤其是前、后两期轻度土壤干 而中期土壤湿润,有利于根系的发育。 1.4肥料 氮肥能促进烟株生长,扩大叶面积,提高光合强 度,增加干物质积累,是决定烟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 因素。邱标仁等研究表明,烟株打顶后的株高、茎 嘲、叶片的长宽、有效叶数等农艺性状均表现出随施 肥最的增加而增大的趋势 。汪耀富等 认为, 随着氮素用量的增加,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明显提高, 但烤烟:F物质积累对氮用量的反应遵循报酬递减规 律。氮肥对烟苗移栽初期的影响不大。烤烟对氮素 的吸收在烟苗移栽3周内速率很低,移栽3~8周吸 氮量急剧增加,这一时期吸收了大约80%的氮 。 2烤烟移栽技术的发展 移栽技术作为一种栽培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 直播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烤烟移栽技术一直是全国 各大烟区烟农和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创新的领域,移 栽技术也在不断的与时俱进,由以前单一的普通移 栽到现在的秸秆覆盖栽培、地膜覆盖移栽、前膜后草 (秸秆)覆盖栽培等,不同的移栽方式适用于不同的 生态烟 ,给广大烟农和烟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利 益。烤烟确定适宜的移栽期,采用科学的移栽方法, 能够减轻前期低温冻害和后期高温逼熟等对烟叶生 产的影响,提高烟叶质量 .目前,我国烤烟生产上主 要采取的是常规栽培、地膜栽培、稻草覆盖栽培、待 秆覆盖栽培、前膜后草(秸秆)覆盖栽培和膜下小苗 移栽(表1)
表1现行烤烟主要移栽方式及特点
3 井窖式小苗移栽的优势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在2009年松桃县烟叶 生产技术人员发现“牛脚窝现象”的基础上,经铜仁 市烟草公司组织研究出的一项实用新技术Ⅲ3 。井 窖式移栽技术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融合小 苗移栽、深栽技术,移栽时在盖膜的垄体上打一个直 径9 cn ,深】8㈣左右的圆锥体井窖,将茎高5 cm、 叶片数5片左右的烟苗垂直丢进井窖,保证烟株顶 部距井窖口3 om左右,再用适量的陪嫁土将烟苗根 系覆盖的一种技术。该技术现已在贵州六盘水、铜 仁,重庆武隆,湖北恩施等一些海拔600 m以 烟区 推广应用。2011年松桃县遭受了历史以来的最大 干旱的情况下,采用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烟株 抗干旱能力明显增强。收购实绩表明,全县入库烟 叶2 120 t,完成计划任务的111.58%,入库烟叶上 2014年第28卷第1期 作物研究 等烟比例37.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1.41百分点, 上中等烟比例达95.39%,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42 百分点;二次验收的等级合格率为80%,烟叶质量 受到厂家好评。烤烟井窖式移栽因其技术的实用性 和突出优势,已得到烟农的普遍认可。其优势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增温效应 优质烤烟生产的关键之一是确定合适的移栽 期。移栽期对烟株生长、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 响 ,所以选择最佳移栽期对烤烟获得最佳产质量 十分重要。黄一兰等’ 认为,常规栽培烟苗移栽过 早,烟株长时间处于低温、光照不足的条件下,会影 响烟株正常的营养生长,烟株提早分化花芽进入生 殖生长,烟株叶数减少降低产量和品质;移栽过迟, 烟苗前中期处于高温环境下,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 少,叶片薄,烟叶不能正常成熟,降低品质。张春 芳 研究表明,盖膜栽培比不盖膜栽培在4月份地 温提高2~3 ̄C,但遇到低温阴雨天气还是不能避免 烟苗受低温冷害的影响。郭汉华等 研究表明,大 穴深栽技术防御低温、冷害效果显著,膜下苗穴温度 较气温高5.60(2,较大棚温度高1.7 。同时移栽期 较常规栽培提早10~20 d,大田有效生长期延长8 ~15 d。低温阶段移栽,将延长烤烟营养生长期,有 利于烟叶干物质积累 j。膜下大穴深栽技术可将 强低温冷害降低为轻度低温冷害 。井窖式移栽 是在膜下大穴深栽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同样能 达到很好的保温效果,既避免了低温造成的损失,又 能够提高烟叶干物质积累量。 3.2保湿作用 有研究表明,烟地盖膜后,一方面可以减少土壤 水分蒸发量,减慢散失速度;膜内凝结形成水珠回落 人土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损失,起到保蓄土壤水分 的作用;另一方面,雨量过大时地膜还可阻挡雨水大 量进入垄体,保持烟株根际土壤含水量的相对稳定, 提供烟株合适的生长环境 弼 。罗会斌等 研究表 明,地膜井窖周围及以外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一定范 围内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井窖口周围的表土层相 对持水量最低,这可能与井窖口的蒸发量大有关;距 地面下8 cln、15 0113的井窖周围土壤相对持水量比 表土层分别高4.44和2.Ol百分点。 3.3壮根作用 烟草根系作为固着器官、吸收器官、重要的合成 器官及地上和地下物质与信息交换的两大系统之 一,它的生长情况不仅影响到烟叶的产量,更重要的 是影响烟叶的品质 H’ 。烟草根系主要由主根、侧 根和不定根组成,整个根系中,直径小于1_5 nlln的 不定根是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主体‘”j。高茎深栽 烟株根系分布于整个垄体,而短茎浅栽烟株根系多 分布于表层,并横向生长,根系对水肥吸收能力、抗 倒伏能力、抗旱能力等远不如高茎深栽 。深栽结 合培土及追肥能够在旺长期促进主侧根的生长,不 定根及细根量增加显著,根系活力强 。当烟株进 入中、后期生长时,不定根的吸收活性随着培土高度 的增加(1O cm)可达到全根系的50%左右,成为活 性吸收根的主体,培土层分层施肥可提高根系生长、 吸收活性和肥料有效利用率 3.4抗病作用 烟株的抗病性与品种、烟苗素质和大田期环境 密切相关。抗病性好的品种可以通过种质资源优选 优育获得。井窖式小苗移栽育苗期缩短,减少了剪 叶次数,不需要为培育高茎壮苗投入如加热、补光等 设施,节约了育苗成本,育苗期可少剪叶2~3次,减 少了感病几率。井窖内相对保温、保湿,蒸腾作用减 小,苗体水分得到保护,与育苗棚内的环境相当,加 之土体内养分随水分的渗流作用,为烟苗提供了充 足的养分和氧气,从而使烟苗还苗期缩短或基本没 有还苗期,提高了烟茁的生长速度,确保了烟苗的成 活率 J。大田前期烟苗在“井窖”内生长,减少了4 月下旬至5月初蚜虫迁飞高峰期花叶病等病害的传 播机会。 3.5增产作用 烟株的农艺性状反映了烟株的长势。烟株长势 好,烟叶易烘烤,烤后中上等烟比例提高,可以提高 烟叶的经济价值和工业可用性。影响农艺性状的一 个重要因素就是大田前期烟株的生长环境。李彰 等 认为,较其他覆盖方式相比,在团棵期地膜覆 盖能促进烟株同一部位叶片长度的增加、株高、茎粗 的生长和根系伤流强度的增强。罗会斌等 研究 表明,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比常规小苗移栽还茁期 短3 d,栽后10 d单株地上部的鲜、干重分别高 1.9711 g和0.2064 g,茎基直径增加0.073 Cnl,茎高 增高0.82 0/13;与推迟10 d的大苗常规移栽后10 d 相比,茎高增高2.1 cm,茎基直径增加0.284 cm,地 上部鲜、干重分别增加23.08 g和1.71 g。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