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地理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84.00 KB
- 文档页数:9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60分)和综合题(40分)两部分,请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
3.关于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长江三角洲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松嫩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度高且多雨,但是由于纬度位置高,所以热量条件不如长江三角洲D.松嫩平原的温暖季节长,所以农作物的生长期长4.以下表达松嫩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条件比较错误的是A.松嫩平原黑土土壤肥沃,而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水稻土,不如黑土生产力高B,松嫩平原人少地多,农业生产规模大,粮食的商品率高C.长江中下游平原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生产规模大,粮食商品率高于松嫩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面积广,水产业比松嫩平原发达欧盟和中国合作,计划发射30颗“伽利略”卫星参建立地球定位系统。
这样,飞机、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和人们的野外活动,如探险、考察和旅游都可通过与地球定位系统的连接确定自已的准确位置。
据此完成5~7题。
5.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应该具备的三个数据是A.经度、纬度、距离B.纬度、距离、相对高度C.经度、纬度、绝对高度D.纬度、海拔、等高线6.上图甲和乙是卫星在某两个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关于其服务范围大小叙述正确的是A.甲等于乙B.甲大于乙C.甲小于乙D.无法确定7.下面关于甲、乙两地卫星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B.甲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乙地位于低纬度地区C.甲、乙地所在地区为世界上主要的热带雨林区,但破坏较严重D.甲地位于西半球,乙地位于东半球下表资料是下图“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略图”四个地点的气候资料。
湖南省怀化市两江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期(每小题2分,共S2分)I.近年来.妹爆发开发的热潮正在麻《)广御的大地上如火m茶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您协的1。
多个地大投资项H相抻艮蕖开T.投资忌新制过1 000亿元.ffiite?? 24-25 18.24. 山西和勒83在发底煤炭T业时所Ifii临的共可向世足< )A.即市场WBJiSB.水资深短跃C. 械造成网皿的水土流失D.交通便利25. 下列揭施不科于初佰媒我产业可持续发段的地《)A. 大力增加愎煤的开呆ikht,捉离姓济效曲B. 加大煤■的iiiTHft.提flifffttittiC. 柜进煤炭清稔生产和利用0. ®决谋去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S参考答案:B A2.14.在我国23个省中.与三个自治区接填的是《)A.四川石B.缺西石C. W海省D.甘南省参考答案:D3.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18.53. BHl^i&HtftAb>Jte的条件北A-水潭充足、女螳便利B.旷产资混丰富C.优由的政液0,芳动力索版商M.下外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A城巾相似的是A-武纹B.抚顺C.株洲 D.桂林参考答案:53. A 54. C(53慝讲精】读图可以右到,B地位于两何交汇处.水就大,水海充足,交通便利,选项A对:HH1没有O'产资»!.谚项BfSi图中信肮小能显示出政策优虫惆况,劳动力KMlftflL C. Dtfi误.图中A城市位于交迪煽路的交汇处.JdWttWSiri)发展起来的城市|武汉是河烦泛把处形成的ttrli.故AlJIttiK:抚m是因煤宾而发屐起来的城nr.故B项的误;株洲悬交池枢洲城巾.MCJR正幽:H林是旅命城市.故DJSWHX,1.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速检足快一慢一快B. 北极圈内rtfffES的变化大一小一大C. 北京正午太旧筒度的变化是大一小一大D. 南半球镂仁的变化是短一位一短参考答案;A5. 我田为了改杵日检步化的生奄环境.ut设了许多防护祚体系,it中块模较大的站“三北"防护林和长饪中上他网护林,抠此问答15-1615. “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境功M!是()A. 吸制除尘B. 美化环境C. 防风固沙D. 冲化罕气16. 长江中上澎防护林所起的生容作用是()A.涵养水iO,保持水土b. 繁衍tstt. «r生物多样性c. 调节♦候.杨定大■成分D. 荷化空,、吸烟除尘参考答案;(3)台湾省多________ 等地质灾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太原五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二地理(文)一、单项选择题。
(共30个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A. 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和保护B.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C.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D. 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2. 关于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这些生态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B. 这些生态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C. 这些生态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D. 每个生态功能区都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由于区域间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通过对区域的划分,可以进一步了解区域差异,根据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和保护,而并非人为施加影响,使不同区域趋势一致,A正确,C错;与引导人口流动无关,B错;划定区域界线,明确区域归属是行政区域划分的目的,不是自然区域的主要目的,排除D。
故选A。
【2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生态功能区多分布在地形过渡区,生态功能较为突出,每个生态功能区均有明确的区位特征,每个生态功能区与其他生态功能区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每个生态功能区均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ACD正确,不符合题意;这些生态功能区相互之间相互联系,并非没有联系,B错,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区域的特征:①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②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③内部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政策B. 交通运输C. 劳动力D. 市场4.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 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B. 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C.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D. 大江大河的源头、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答案★】3. D 4. 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从Ⅲ阶段到Ⅳ阶段,城市周边耕地数量减少,出现了大面积的花卉和绿化树苗基地,主要原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对花卉和绿化树苗的需求量增大,市场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D正确;无法根据材料信息得知政策的变化,A错;交通和劳动力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BC。
2019—2020学年上学期诸城高二地理期中试题高二地理试题(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图文信息,判断①处的时区和日出的时间A. 西三区 1时B. 东三区 1时C. 西三区 7时D. 东三区 7时2.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A. AB. BC. CD. D3. 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1. D 2. C 3. D【解析】【1题详解】读图可知,①的经度为45°E,位于东三区,区时比世界时早3小时,所以当世界时为4点时,该地为7时,故选D。
【2题详解】①地看到日出,因此①位于晨线上,排除AD(AD选项中①位于昏线上);①为当地7点日出,晚于06:00日出,故而当地昼短夜长,①位于南半球,因此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B错,C正确,故选C。
【3题详解】一般而言,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故选D。
【点睛】地球上线速度分布规律:①一般来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纬度60°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线速度的一半。
②两极点线速度为0。
③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下图中的圆是地球,N、S分别代表北极和南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甲、乙、丙、丁四人看不到北极星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 若某人在甲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A. B. C. D.【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丁位于南半球,无法观测到北极星,D正确;甲乙位于北半球,可以观测北极星,丙位于赤道附近,可观测北极星位于地平面的正北方。
故选D。
【5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处观测地球属于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此时中心点为北极点,纬线呈同心圆分布,经线呈放射状分布,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故选C。
2019-2020年⾼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2019-2020年⾼考全国卷26省联考(甲卷)⽂科综合地理试题含答案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CO2的地质封存是指将CO2压缩并注⼊到地层中,进⾏长期安全的隔离和封存,以减少向⼤⽓中的直接排放。
下图表⽰某地的地质构造,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最适合封存CO2的地层位置是(A.甲B.⼄C.丙D.丁2.地质封存是碳封存的⽅式之⼀,对于缓解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做法与地质封存的功能相似的是A.森林保护和再造B.使⽤可再⽣能源C.倡导低碳⽣活D.提⾼能源利⽤率⽇照是⼀种重要的⽓候因⼦,读图回答3——5题。
3. P地的下垫⾯类型是A.平原B.丘陵C.⼭地D.荒漠4.与吉林省年平均⽇照时数分布状况呈负相关的地理要素是A.纬度B.年均温C.年降⽔量D.距海远近5.吉林省冬夏季的平均⽇照时数相差不⼤,但是⽓温年较差约有400C,与之⽆关的因素是A.季风环流B.太阳⾼度C.地⾯反射率D.植被覆盖率“⼯业4. 0"计划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业发展战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通过⽹络发送给智能⼯⼚,由其⾃动完成原料采购、⼯艺设计和装配制造等⽣产环节,再通过智能化物流系统把商品交付给消费者。
完成6——8题。
6.在“⼯业4. 0”计划中,地位显著提升的⽣产要素是A.原材料B.劳动⼒C.互联⽹技术D.⾃动化设备7.“⼯业4. 0"计划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批量化⽣产,产品价格⼤幅降低B.企业管理和装配部门的雇员激增C.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更具竞争⼒D.仓库和商铺的市场需求出现萎缩8.在智能化物流系统中,最佳配送路线的设计主要依赖于()A.⾼速交通⽹B. RS技术C. GIS技术D. GPS系统路桥是指横贯⼤陆的铁路运输通道。
根据有关理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路桥经济”阶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段考)地理(文)试题含答案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按综合指标划分出来的区域有()A.干湿地区B.自然区C.高原区D.热带雨林区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貌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3~4题:3.该植被最有可能是()A.草原 B.苔原 C.硬叶林 D.针叶林4.该植被分布区最普遍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固体废弃物污染C.土地荒漠化D.臭氧层破坏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5~6题: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D.风化作用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滥伐森林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D.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图2表示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能源依次是()A.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电B.石油、天然气、煤、水电和核电C.天然气、石油、煤、水电和核电D.煤、水电和核电、石油、天然气8.下列对于能源③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正在建设以新疆为中心的能源基地B.不再是我国消费比重最大的能源C.因为①的消费量越来越大,③的市场逐步变小,应减少其产量D.变③能源的直接输出为火电输出可提高经济效益读图3“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9~10题。
9.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10.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 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 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1~12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一调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共60分)读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下面2题。
1. 甲、乙两处所处的海底地形分别为A.海盆、海岭B.大陆坡、海盆C.海盆、海沟D.大陆坡、海沟2. 乙、丙两处的高差不可能为A. 800米B. 1 500米C. 2 000米D. 2 500米下图中四地是沿30°纬线的4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读图后回答下面3题30°50°120°90°①②③④3.四条河流中,流程最长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河口附近地区气候相似的配对,正确的是A.④与③ B.②与④ C.③与① D.②与③5.关于四条河流河口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河河口处因寒暧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B.②河河口盛产棉花C.③河河口处冬季结冰 D.④河河口附近石油资源丰富读下面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回答3题。
6.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地形C.大气环流D.白昼长短7.导致乙地年日照时数比丙地少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8.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地——水源B.乙地——热量C.丙地——盐碱D.丁地——光照下图为海洋中的一个小岛,a和b分别表示两条纬线,回答2题。
9.若a和b分别表示赤道和北回归线,那么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和自然景观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草原气候B.乙地的气候可能是热带沙漠气候C.甲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热带雨林D.乙地的自然景观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0.若a和b分别表示北纬40°和北纬60°,岛屿以东不远就是一块大陆,A.甲地可以种植甘蔗B.乙地主要从事粮食种植C.岛屿的最高峰能终年看到积雪D.仅考虑盛行风向,甲地沿岸更适合建设港口钓鱼岛已成为目前中日关系的焦点,阅读某海域等深线图(数字表示深度),完成2题。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优化训练地理试题含解析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要求)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文化心理解析:本题是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的概念的理解和文化现象的判定。
庆祝中秋佳节,是汉民族的传统风俗,是中华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文化心理。
答案:D读图12,据某年年初人口相等的四城市的人口资料,回答2~3题。
图122.这四个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应为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③④②①D.②③①④3.按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水平较高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的人口数(出生数目-死亡数目)/总人数,所以第2题选B。
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较高的城市应是人口迁入较多的城市。
故第3题选①。
答案:2.B 3.A4.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A.陕西的大学生毕业后由西安到上海工作B.中国的学者到美国去进行学术访问C.华裔科学家回国探亲D.节日到外地休假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到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的改变。
答案:A5.关于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B.英国的伦敦是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人口的大量迁入而形成的C.历史时期,气候的优劣决定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D.因土地不足和土地生产力衰竭进行的人口迁移是工业社会前的特有现象解析:英国伦敦是在过河点建设的城市,而不是因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大量迁入而形成的。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2月份地理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ⅠB.ⅡC.ⅢD.Ⅳ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1题,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能源分布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可知,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低,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但开采能力较弱,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能源自给率应该提高,图中Ⅲ曲线1980年以来表示的能源自给率状况总体提高,2005年前后达到最高值,最可能是西部地带;东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能源储量不足,Ⅳ曲线自给率最低,且逐渐减少,应代表东部地带,则Ⅰ、Ⅱ应分别代表中部地带和我国能源自给率。
第2题,由上题知,我国西部地带2005年以后能源自给率最高,接近160%,所以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东部地带,选项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皆属于我国西部地带,故选D。
答案:1.C 2.D下图是“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A.甲B.乙C.丙D.丁4.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5.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析:图中甲是黄河上游的水电,乙是山西的火电,丙是三峡的水电,丁是珠江的水电;西电东送没有涉及新疆;我国能源利用率低,潜力很大。
答案:3.B 4.B 5.D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6~7题。
6.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B.人口分布C.城市分布D.交通线路7.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A.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C.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D.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解析:第6题,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东部沿海地区及沿线城市输送能源,所以城市分布是影响其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地形类型是自然因素,人口分布及交通线路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xx年秋高二(上)期末测试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本部分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因素的是A.甲B.乙C.丙D.丁2. 丙城市周围①②③④代表的铁路线分别是A. ①兰青线②北疆线③大秦线④陇海线B. ①南疆线②北疆线③大秦线④陇海线C. ①兰青线②兰新线③包兰线④陇海线D. ①兰青线②北疆线③包兰线④陇海线图2是我国部分地区1951—1988年旱灾频次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完成3—5题3. 图中等值线M可能的取值是A. 20, 30B. 20,,25C. 25, 30D. 30,354. 我国旱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A. 年降水量小的地方B. 河流径流量小的地方C. 年平均气温高的地方D. 降水变化大的地区5. 图中①地旱灾多发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A. 河流流量小B. 受高压控制C. 地下水位下降D. 工业用水量增大图3 为我国某地形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6.图示地形区典型的地形特征是A.黄土广布,沟壑纵横B.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C.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7. 影响该地形区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太阳辐射 D.盛行风8. 下列有关该地区说法错误的是A.处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B.处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活跃、地质活动频繁C.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分异明显,生物多样D.图中的三条江自西向东依次为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图4为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读图完成9—11题9. 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10. 区域开发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地理 含解析 一、单选题:共11题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对土壤与气候的适应性强,在气候温和、土壤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云南昆明斗南和山东平阴县是我国两玫瑰生产基地,下图为两地略图。据此回答问题。
1.与平阴相比,斗南生产玫瑰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光热充足 C.地形平坦 D.劳动力廉价 2.每年两地的玫瑰都畅销全国乃至世界,其主要运输方式是
A.航空 B.高铁 C.水运 D.公路 3.每年2月14日是西方情人节,我国广大青年也纷纷效仿互赠玫瑰表达爱意,在这“不合
时宜”的季节玫瑰花新鲜上市得益于
A.交通的改善 B.国家政策支持 C.全球气候变暖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 1.
B
2.
A
3.
D
【解析】 1.与平阴相比斗南纬度低,气温高,所以光热充足是斗南生产玫瑰的优势自然条件,故
B
正确。
2.玫瑰花属于易变质的鲜货,需要快速运到市场,而且经济价值高,所以选择速度最快的
航空运输,故A正确。
3.反季节玫瑰需要使其达到该生长所必需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需要先进的科学技
术作为支撑,故D正确。
【备注】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交通运输方式。
下图为上海市百年来的城市建设用地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4.如图反映出上海城市化的特点有
A.城市人口增加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C.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D.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5.
20
世纪以来,上海核心区的人口密度呈下降趋势,郊区人口及人口密度快速上升,针对
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城市新区建设加快和郊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B.与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关 C.城市布局进一步趋于合理 D.中心区萎缩,地位下降 【答案】 4.
C
5.
D
【解析】 4.城市化的标志有:一、城市用地的规模不断扩大二、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据
图可知C正确。
5.大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一系列城市病问题,如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紧
张等,为了缓解城市压力,使城市布局趋于合理,同时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环境比较优美,一些产业开始向郊区转移,使得市中心人口不断减少,出现郊区城市化,并非市中心地位下降,故D正确。
【备注】考查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
自然界中的许多花岗岩棱角很少,多呈浑圆状,如下图所示。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6.有关花岗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呈浑圆状主要是由于风化作用 B.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 C.因发生变质作用而棱角很少 D.是岩浆喷发出地表而形成的 7.右图中表示花岗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6.
A
7.
D
【解析】 6.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冷却凝结所形成的,故D错误;裸露在地表的花
岗岩受到风化作用的影响棱角多已消失,形成浑圆的外形,故A正确,C错误;化石只能出现在沉积岩层里,故B错误;选项A正确。 7.花岗岩是岩浆岩,是岩浆侵入岩石冷凝而成,属于侵入岩,乙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属于喷出岩,故D正确。
【备注】考查岩石的特点。
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于8月2日3时35分以强台风级在广东省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预计,“妮妲”将给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先后带来强风雨,相关地区需做好防台应急工作,加强防范城乡内涝、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据此完成问题。
8.下面天气系统能表示台风“妮妲”的是
9.与正常情况相比,台风经过深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弱 B.昼夜温差增大 C.大气逆辐射作用增强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 【答案】 8.
B
9.
C
【解析】 8.台风属于热带气旋,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逆时针运动,故B正确。
9.台风经过时风力强劲,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强,故A错误;台风会带来强降
水天气,云层和水汽增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昼夜温差减小,故B、D错误,C正确。
【备注】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佛山市三水区被称为“中国饮料之都”。除青岛啤酒、伊利等国内著名饮料企业抢先布局外,百威、红牛、可口可乐等国际饮料巨头也先后落户于此,作为其中国布局中的重要一环。完成问题。
10.下图中与“中国饮料之都”的主导区位因素相同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众多饮料企业落户三水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有
A.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B.实现了当地的产业升级 C.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D.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 【答案】 10.
A
11.
C
【解析】 10.饮料不适合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比较高,属于市场指向型企业,主导因素是市场,故
A
正确。
11.饮料企业会加大用水量,不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故A错误;能够促进产业升级
的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和旅游业,饮料企业不能促进产业升级,故B错误;第一产业属于农业,饮料企业属于工业,可以带动第二产业的发展,故D错误;饮料企业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故C正确。
【备注】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
二、综合题:共4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英国地处欧洲西部,四周环海,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乳畜业发达。 材料二:英国M4高速公路因连接伦敦和威尔士南部的沿线城镇而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带,被称之为M4工业走廊。M4工业走廊所在的英格兰西南部是英国风景优美且历史悠久的地区,也是西欧最大的高技术密集区,并且有实力雄厚的大学,约200家电子、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的高科技公司。2014年7月中国的华为公司联合其他公司入股布里斯托尔一家芯片公司,并拟在那里设一个研发中心。下图为M4工业走廊简图。
(1)据材料一分析英国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2)据图文材料分析M4工业走廊的形成条件。 (3)试分析华为公司选择在这里投资并设立研发中心的原因。 【答案】(1)气候温和湿润;牧草茂盛;城市人口众多,市场广大;技术先进,科技发达;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自然条件优越,环境优美;靠近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交通便利;政府支持;教育发
达,科技力量雄厚;国内国际市场广大。
(3)充分利用该地区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利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利于及时获得市场信
息(扩大市场);利于提高在欧洲知名度。
【解析】(1)分析农业的区位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气候、河流、土壤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技术、历史等。
(2)工业形成的条件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气候、环境等,社
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市场、政策、劳动力素质等,工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占主要。
(3)研发中心需要靠近科技发达的地方,投入大量的科技,布里斯托尔有高科技园,占有人
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产品技术含量高,有利于提高欧洲知名度。
【备注】考查农业和工业的区位因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里约热内卢也成为首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
(1)结合图中气候资料分析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8月(南半球冬季)举行的原因。 (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 (3)分析亚马孙河成为全世界流量最大河流的原因。 (4)某旅游爱好者在观看奥运之际游览了巴西全境,他可能看到哪些典型植被景观? 【答案】(1)巴西纬度低,全年气温较高(全年皆夏);里约夏季降水多,气候湿热,不利于比赛项目开展;冬季(8月)降水少,天气相对凉爽,有利于运动员正常发挥。
(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
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3)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盆地地形,利于水的汇集。 (4)热带雨林;热带(稀树)草原。 【解析】(1)巴西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旱雨两季,据图可知,8月份降水少,晴天多,南半球冬季,气温较低,气候凉爽,有利于比赛的进行。
(2)分析工业的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原料(燃料),水源,土地等,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