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7.41 MB
- 文档页数:54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诊治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摘要)一、定义由脑血管因素作为病因引起的疾病,以非对称性肌张力增高、慌张步态、呆滞、无静止性震颤和左旋多巴疗效不佳为临床特征,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病(PD)。
二、概述1929年Critchley首次提出VP概念,主要临床体征为强直、面部呆板、小碎步,额外体征有:假性球麻痹、锥体束征、小脑体征、痴呆与尿失禁;1981年Critichley将其更名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假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 pseudo-parkinsonism);其他同义词:下半身帕金森综合征(lower body parkinsonism)。
患病率不详,约占帕金森综合征的3-12%三、病理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相比,基底节肉眼梗死灶、显微镜下小血管病变明显增多。
与PD相比,黑质内无路易小体形成。
四、临床表现隐匿起病,也可急性、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发展;60岁以上多见,伴有多个血管危险因素和/或反复卒中史;大多表现为为下肢少动、姿势不稳、步态障碍、静止性震颤少见,无搓丸样震颤;伴有其他体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言语含糊、吞咽困难、二便失禁、认知功能障碍/痴呆。
五、辅助检查CT、MRI可显示脑萎缩、白质疏松、基底节多发腔梗灶。
DAT-SPECT显像显示纹状体突触前DAT摄取无影响或轻度对称性减少。
经颅超声(TCS):无黑质高回声。
嗅觉检查:无嗅觉识别能力受损。
心肌123I-MIBG显像:无交感神经节后功能障碍。
六、诊断因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药物疗效综合考虑,并应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PDS。
2004年由Zijlmans等基于临床病理研究结果提出诊断标准:a 帕金森样表现:少动伴有下列之一: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姿势不稳(非视觉、前庭、小脑或本体觉功能障碍所致);b 脑血管病,脑部影像学支持或存在相应的局灶性症状或体征;c a与b存在相关性d 排除其他继发性疾病:如反复的头部外伤、脑炎、脑肿瘤、交通性脑积水、药物因素所致等。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动脉硬化性假性帕金森综合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病因】(一)发病原因本病常于一次急性脑卒中或全身性低氧血症后突然发病,也可于多次脑卒中后逐渐出现。
病程呈阶梯状进展,起病时症状多不对称。
(二)发病机制Murrow等报道一组病例,临床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尸检显示尾状核、内囊、苍白球、壳核和中脑等基底核区有广泛的腔隙性梗死,而两侧黑质正常。
病理资料进一步证实了VP的存在。
国内报道1例VP的病理资料,该病例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数年,临床上有多次卒中发作,以后出现典型的帕金森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动作缓慢、面具脸、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行动始动困难、慌张步态,但无静止性震颤,同时伴有双侧锥体束征、假性延髓性麻痹及智能减退。
经美多巴治疗效果不佳,尸检发现双侧脑室扩大,双侧基底核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
显微镜下见双额叶及枕叶、基底核、中脑、脑桥内有多发性陈旧和新鲜的梗死灶。
中脑黑质色素神经元正常,蓝斑未见有病变。
因此,肯定了该患者的帕金森综合征的表现系由基底核区腔隙梗死所引起。
诊断VP毫无疑义,这进一步证实了VP的存在,因此认为VP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综合征而存在。
最近Yamanouchi研究发现大部分VP患者脑部有广泛性损害,特别是额叶白质的损害,而基底核损害则相对较轻,故推测VP可能与额叶前部白质的损害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并对24例经尸检证实的VP患者和30例同年龄组的帕金森患者,22例同年龄组的Binswanger病(BD)而不伴有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以及同年龄对照组进行了病理研究,证实VP组、BD组、正常对照组的黑质中,着色神经元数目、着色神经元和脱色神经元总数差异不显著。
PD组患者黑质中着色神经元数目、着色及脱色神经元总数,均显著低于VP组、BD组和正常对照组。
BD组患者的白质变性程度重于VP组患者,额叶前部的少胶质细胞数目和星形胶质细胞数目作为一种反映白质变性程度的客观指标,也显示BD组和正常对照组比VP组低。
血管性怕金色综合征吃什么好关于《血管性怕金色综合征吃什么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可能很多人并沒有听闻过这一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病症,这一病症实际上便是由于各层面的原因造成脑外伤造成的病症,这一病症和帕金森而言得话病症是类似的,仅仅发病的原因各有不同。
针对这一病症而言,饮食搭配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构成,病人针对饮食搭配一定要有科学研究的分配,那样才会对医治有一定的协助。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症实际上并沒有想像中的恐怖,要是大伙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好一些留意的事宜,调养好饮食搭配一部分的分配,那样针对病况实际上是有一定的协助的。
最先,倡导食材多种多样,开心用餐。
多吃谷物和蔬菜水果瓜果蔬菜。
米、面、粗粮等谷物物质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化合物、蛋白、膳食纤维素和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及人体需要的动能。
碳水化合物化合物一般不影响左旋多巴片的药力。
每日吃大概300克的蔬菜水果或瓜类蔬菜,1~2只中等水平尺寸的新鲜水果,从这当中得到维生素D、B、C、多种多样矿物和膳食纤维素。
宜多吃酪胺酸的食物如葵瓜子、甜杏仁、白芝麻等,这种可推动脑内多巴胺的生成。
次之,适当补充奶制品。
钙是骨骼组成的关键原素,针对非常容易产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老年帕金森病人而言,每日喝1杯牛乳或酸牛奶是补充人体优质蛋白质的非常好的方式。
可是因为牛乳中的蛋白成份可能对左旋多巴片药品功效有一定的影响功效,以便防止影响大白天的服药实际效果,建议喝纯牛奶分配在晚上睡前喝。
第三,食材蛋白中一些碳水化合物成份会影响左旋多巴片药品进到头部起功效,故饮食搭配中蛋白不能过多,盲目跟风地给与过高蛋白可减少左旋多巴片的功效。
要限定吃肉类食品,尽可能不吃肥肉、荤油和动物内脏,避免过高的人体脂肪延迟时间左旋多巴片药品的消化吸收,影响药力。
第四,摄取充裕的水。
水对人体基础代谢起着十分关键的功效。
充裕的水份能使人体排出来较多的排尿,降低膀光和尿道口病菌感染的机遇。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相关因素分析
孙刚顺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年(卷),期】2011(009)002
【摘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具有典型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现已表明其与基底节区多发性脑梗死密切相关[1,2].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孙刚顺
【作者单位】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726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浆Hcy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J], 张忠波;田丽;陶丽;武一平;林杰;闫明坤
2.腔隙性脑梗死与轻度帕金森样体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J], 何小明;吴靖;常丽英;张允建
3.联合维生素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分析 [J], 王俊华;张忠波;田丽;王莎;武一平;林杰
4.影响脑卒中患者并发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分析 [J], 代昌飞;张绒
5.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血清sNFL、β-APP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J], 凌芳;杨期明;雷勇前;谢菊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金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_百度百科帕金森病友网 帕金 帕金森综合征森综合症_百度百科帕金森分析症,是发生于中年以上帕金森病症状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始患病者为年老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木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内伤、甲状旁腺功效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愁剂(甲胺氧化酶强迫剂等)作用等都可惹起类似帕金森病的浮现帕金森分析征。
该病起病缓慢,呈举行性减轻,浮现有:(1)姿势与步态面容死板,形若假面具;头部前倾,躯干向前倾屈曲,肘关节、膝关节微屈;走路步距小,初行缓慢,越走越快,呈焦虑步态,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
(2)震颤多见于头部和四肢,以手部最昭彰,手指浮现为粗大的节律性震颤(呈搓丸样运动)。
震颤早期常在运动时出现,作恣意运动和睡眠中消灭,心思激动时减轻,早期震颤可呈持续性。
(3)肌肉生硬伸肌、屈肌张力均增高,主动运动时有齿轮样或铅管样阻力感,分别称为齿轮样强直或铅管样强直。
(4)运动障碍与肌肉生硬相关,如发音肌生硬惹起发音穷困,手指肌生硬使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生活起居、洗漱、进食等都感穷困)。
(5)其他易激动,偶有阵发性鼓动感动行为;出汗、唾液、皮脂腺液等分泌增多;脑脊液、尿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消沉。
由于该病与脑组织中多巴胺含量淘汰,乙酰胆碱功效绝对亢进相关,故应补充多巴胺含量和消沉胆碱能功效,用法如下:(1)多巴胺替代休养选用左旋多巴,开始500毫克/天,分2次饭后口服,以还每隔3-5天增加250-500毫克/天,直到获得最大疗效且反作用尚轻为度。
一般最适宜剂量为2-4.5克/天,最大剂量不应跨越5克/天;金刚烷胺适用于较轻病例,可服100毫克,1日3次。
(2)抗胆碱能药物常用安坦2-4毫克,1日3次;东莨菪碱0.2-0.4毫克,1日3次;开马君5-10毫克,1日3次。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谈世东;陈先文
【期刊名称】《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10()2
【摘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临床表现以肌强直、少动为主,静止性震颤少见,常伴有智能障碍、假性球麻痹、尿失禁等,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卒中史,影像学以基底节区和脑室周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常伴脑萎缩、白质疏松。
VP患者临床特点有锥体系和锥体束损害的表现,影像学有脑缺血的改变,嗅觉功能无异常。
VP与帕金森病在神经病理学、症状学神经影像都有所不同,本文就该病的病理、影像与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131-135)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病;神经影像;临床特点
【作者】谈世东;陈先文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核磁共振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彭嘉昕;彭蓉
2.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J], 郭姗姗;陈红霞;武一平;林杰
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J], 李涛;侯媛媛;王豆;
闫咏梅
4.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J], 王垚; 陈路; 李楠楠; 任珊; 郭冰玉; 李茜; 陈志刚
5.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J], 罗倩;彭思佳;王笑瑗;唐宇凤;吴云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帕金森综合症的简介摘要帕金森综合征,是发生于中年以上成人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疾病。
美国APDA称年龄小于40岁便开场患病者为年轻的帕金森病患者。
原发性震颤麻痹的病因尚未明了,10%左右的病人有家族史;局部患者可因脑炎、脑动脉硬化、脑外伤、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氧化碳、锰、汞、氰化物、利血平、酚噻嗪类药物中毒及抗忧郁剂〔甲胺氧化酶抑制剂等〕作用等都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表现帕金森综合征。
关键词震颤麻痹、中毒、感染、帕金森综合症分类、诊断法正文一、名称由来帕金森病的英文原名为Parkinson'sDisease。
因为詹姆士·帕金森〔JamesParkinson〕于1817年在英国发现此神经综合症。
因此,在中文,帕金森病中的帕金森一词由Parkinson翻译而来。
帕金森综合征则是由于脑炎、颅脑损伤、一氧化碳中毒、基底节肿瘤或钙化,锰、汞、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如丙咪嗪、阿米替林等〕中毒、均可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临床病症或病理改变。
这些情况统称为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震颤麻痹综合征。
二、引发原因1.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在北煤气中毒较多见。
患者多有中毒的急性病史,以后逐渐出现弥漫性脑损伤的征象,包括全身强直和轻度的震颤。
.z.-2.感染:脑炎后可出现本综合症,如甲型脑炎,多在痊愈后有数年潜伏期,逐渐出现重而持久的PD综合症。
其它脑炎,一般在急性期出现,但多数病症较轻、短暂。
3.药物:服用抗精神病的药物如酚噻嗪类和丁酰类药物能产生相似帕金森病的病症,停药后可完全消失。
4.脑动脉硬化:因脑动脉硬化导致脑干和基底节发生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影响到黑质多巴胺纹状体通路时可出现本综合症。
但该类患者多伴随假性球麻痹、腱反射亢进、病理症阳性,常归并明显聪慧。
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丧失而发病。
文/ 朱晓冬(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继发性帕金
森综合征的一种。
随着临床病理学研究
进展,CT和MRI等影像技术能清晰显示
脑白质损害、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病灶,
血管因素在帕金森综合征中的作用也逐
渐得到承认。
患者张某,女,71岁,主因“步态不
可见,硫糖铝混悬液协同治疗糜烂性胃炎,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也优于对照组,简单易行,适用于门诊糜烂性胃炎患者。
混悬液剂患者接受度高
硫糖铝混悬液(商品名:迪先)是将硫糖铝高度微粉化后配以数种合理的铺料精制而成,服后可在胃、十二指肠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保护膜,提高胃黏膜的防御功能。
据王宝虎等【2】报道,硫糖铝混悬剂疗效明显优于片剂,不良反应更少。
每次。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不能吃什么
文章导读
疾病在人们看来好像是一下子就到来的,让人猝不及防,但是在你老是沉溺在不良的日
常习惯中的时候,那时候病菌已经悄悄的潜伏在你的身体中,悄然长大了,所以人们要想
有健康的身体,还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血管性帕金森综吅征,这种病症会突然发病,发
病时急是缓,不容小觑。
血管性帕金森综吅征患者可能会有痴呆的现象,所以患病者的日常活动会不太方便,家属在选择给患者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不吃一些禁忌的食物,来缓解病情,下
面就来看看血管性帕金森综吅征不能吃什么。
一些疾病或因素可以产生类似帕金森病(PD)临床症状,其病因为感染、药物(多巴胺受
体阻滞药等)、毒物(MPTP、一氧化碳、锰等)、血管性(多发性脑梗死)及脑外伤等所致,
临床上称之为帕金森综吅征。
帕金森病与上述有类似临床症状疾病一起统称为帕金森综吅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吅征(VP),多由脑血管病变,如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基底核腔隙状态、淀粉样血管病,以及皮质下白质脑病等引起,临床表现类似帕金森病。
不宜吃的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
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
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大蒜食品)、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调味品食品)等,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要记住这些不可以吃的食物,尽量可以不吃的还是要不吃的好,多吃一些适宜的食物,
蔬菜瓜果都是好的选择,谷物也是一样的,为病人提供一些蛋白质等必需的营养物质,也
是相当重要的。
这病还是要耐心和放松心情才有可能治得好。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
【年(卷),期】2011(30)11
【摘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由脑血管及相关因素引起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有别于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
VP是在1929年首先被Critchle提出的,他认为基底节多灶性梗死与此病存在病因学上的联系,该病具有起病隐匿,表情呆板,肌强直,动作迟缓的特征,但震颤常缺如且多巴胺疗效较差,这一观点很长时间不被认同。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尸体解剖病理的深入研究,证实多发性脑梗可以导致VP。
【总页数】1页(P771-771)
【关键词】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点;原发性帕金森病;相关因素;解剖病理;影像技术;继发性;脑血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5
【相关文献】
1.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特征比较 [J], 齐江彤;查曹兵;陈伟良;金海加;徐雷
2.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 [J], 刘静
3.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对比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及MR差异分析 [J], 张慧;苏培燕;李斌可
4.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J], 王丹; 于海华; 冯凯
5.老年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J], 辛虹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