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分析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分析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2-03-23T16:25:31.8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41期作者:陈小莉[导读]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辽矿集团总医院梅河医院内科135019 陈小莉【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为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结论病因多,合并症多,症状不典型往往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应引起足够重视,避免误诊误治。【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体会慢性心力衰竭是日趋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病结构或功能衰退损伤进而影响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的结果,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该病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及临床疗效欠佳的特点[1-4]。该病的患病率为0.50%~1.61%[5-7],其中,男性为0.70~0.95%,女性为1.00~2.28%[5-6]。该病发生后,不仅患者本人及患者的家庭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且也导致患者家庭和国家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明显加重[]。本研究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旨在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等,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 2005 年慢性心衰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8]。其中,男性89例,女性83例;年龄65~93岁,平均年龄(78.63±6.82)岁。 1.2 研究方法收集并且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转归。 2 结果 2.1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诱因特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多有明显诱因,在17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有157例(91.28%)患者有明显诱因,55例(31.98%)为感染,41例(2 3.84%)为心律失常,33例(19.19%)心肌缺血,19例(11.05%)电解质紊乱,12例(6.98%)输液过速或者过量,9例(5.23%)贫血,3例(1.74%)因劳累和情绪激动诱发。 2.2 伴发疾病50例(29.07%)患者患有冠心病,43例(25.00%)患者伴发高血压,36例(20.93%)患者伴发糖尿病,27例(15.70%)患者伴发肺心病,13例(7.56%)患者伴发风心病,3例(1.74%)患者伴发心肌病。 2.3 临床表现 156例(90.70%)患者出现疲劳、乏力,98例(56.98%)患者出现咳嗽、气急,86例(50.00%)患者出现心律失常,61例(35.47%)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及气短,52例(30.23%)患者出现夜尿多及体重增加,35例(20.35%)患者出现下肢水肿,31例(18.02%)患者出现恶心及食欲减退,27例(15.70%)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1例(12.21%)患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2.3 辅助检查 34例(19.77%)患者有贫血;45例(26.12%)患者血白细胞异常;47例(27.33%)患者血钠102~126mmol/L;49例(28.49%)患者血钾2.1~ 3.5mmol/L;X线胸片结果:98例(56.98%)患者肺纹理增多;46例(26.74%)患者心影增大;43例(25.00%)患者肺淤血;41例(23.84%)胸腔积液;39例(22.67%)患者肺炎;心电图检查结果:97例(56.40%)患者ST-T改变;76例(4 4.19%)患者心律失常,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心脏彩超结果:69例(40.12%)左室舒张功能减退,61例(3 5.47%)患者心脏射血分数降低(EF<0.5),21例(12.21%)患者单个或多个瓣膜狭窄和(或者)关闭不全,19例(11.05%)患者心包积液。 2.4 治疗及转归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常规卧床休息,制动,低流量持续吸氧,针对性的积极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扩张血管,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及对症支持治疗。确诊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后,给予地高辛0.125mg/次,1次/日,氢氯噻嗪25mg/次,1次/日,安体舒通20mg/次,1次/日,依那普利2.5mg/次,1次/日,倍他乐克6.25mg/次,2次/日,为起始剂量,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剂量至靶剂量,同时辅以基础治疗。经过治疗15~25天积极治疗,146例患者病情缓解出院,17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9例患者家属放弃治疗。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人心衰的高发病率与左心室功能的老化及高血压及其他慢性致病因素的累加效应有关。另外,心衰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在老年人中常得不到积极治疗,这些因素导致老年人心衰发病率高,有效治愈率低。由于老年人心脏储备功能差和心脏病相对较重,对非老年人无关紧要的负荷,就可使老年人发生心衰。因此,诱因在老年人心衰中所起的作用比非老年人更重要。本研究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内科治疗的17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感染为主要发病诱因,且往往合并其他内科疾病,以冠心病为主,且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造成误诊误治。这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9-10] 老年人有多种疾病并存,症状多变,病情反复,诊治较困难,老年人心衰不易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患者和医生常认为心衰症状是老化的表现,因此,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注意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更要注意心力衰竭易被忽视的不典型症状,重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病因,多诱因,多种并发症共存的特点,尽早发现被其他疾病所掩盖的心力衰竭征象,减少误诊或漏诊,并及时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8心力衰竭(174题)

第十章心力衰竭 单选题(A型题) (D)1.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易发生心肌向心性肥大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2.左心衰竭病人出现右心衰竭时表现出: A、肺淤血继续存在 B、肺水肿继续存在 C、肺淤血减轻 D、肺淤血加重 E、肺循环和体循环恢复正常 (D)3.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腔紧张源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C)4.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B、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C、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和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的综合征 (E)5.向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缩力增强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输出量增加 E、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 (C)6.离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 【 D、心率加快 E、心输出量增加 (E)7.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皮肤 B、肝脏 C、骨骼肌 D、脑 E、肾脏 (A)8.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B)9.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提法不正确 A、心脏肌源性扩张 B、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水平 C、血流重分布 D、血压不变或降低 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D)10.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动脉压 C、心输出量 D、肺动脉楔压 E、Vmax (B)11.心力衰竭时出现夜尿的主要机制是: A、平卧后肾淤血加重 B、平卧后肾血流量增加 C、平卧后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D、平卧后水肿液吸收入血减少 E、平卧后心肌收缩力加强 (C)12.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端坐时回心血量减少 B、端坐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C、端坐时转移至腹腔、下肢的血液减少 D、端坐时胸腔空积变大 E、端坐时肺活量增加 {

心衰的临床表现及急救路径

心衰的临场表现及急救路径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 心力衰竭是指原发性心肌肌原纤维收缩功能障碍所致的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原发的。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不能喷射足够的血液到外周的血管中去以全身组织代谢的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如心脏瓣膜病时,由于心肌负荷过重而发生心肌肥大和心脏扩大,继则心肌收缩性相对不足而导致心力衰竭,此时泵功能障碍是继发的,在除去瓣膜障碍时较易逆转。 由心肌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在晚期往往也伴有心肌损害。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心脏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肾炎、中毒性肺炎、重度贫血、溶血、大量静脉补液以及外科手术后的并发症等等,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左心衰 左心衰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气促,早期患者活动后出现症状,休息时没有,症状是逐渐进展的,表现为劳力逐渐耐受、逐渐减弱。平卧时感呼吸困难,一般会采取高枕位。较重患者取半坐位,被迫坐起借以减轻呼吸困难,称为端坐呼吸。左心衰患者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左心衰早期的典型表现。严重者会有紫绀、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现象,这是心源性的哮喘,一旦出现心源性的哮喘是需要急诊救治的。另外左心衰还会出现疲劳、无力、头晕和心悸的现象。 .右心衰 右心衰多继左心衰而发生。因为右心室排血量减少,肺充血减少,呼吸困难减轻。但是右心衰会引起肺淤血、肺气肿等。做胸片检查时会发现上肺纹理增多,因为炎症引起的肺纹理增粗一般是在下肺,而如果影像学检查是在上肺一般是肺淤血的表现。右心衰主要的病理变化是体循环、门脉循环有淤血现象。正因为有这样的病理变化,所以患者有时会出现消化道的一系列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颈静脉怒张也是右心衰的典型症状之一。 全心衰 全心衰同时有左及右心力衰的表现。①呼吸困难,主要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②咳嗽、咳痰、咯血。③颈静脉怒张。④全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 急救路径 急性心衰患者往往表现为剧烈气喘、大汗淋漓、唇指发绀、烦躁不安,患者有恐惧和濒死感,大量白色或红色泡沫样血痰从口、鼻涌出,甚至咯血,一旦抢救不及时,将会造成猝死。那么急性心衰如何进行急救呢? 1、调整患者体位 急性心衰患者往往心肌缺氧严重、呼吸困难,应该调整患者保持坐位或倚靠坐位,双腿下垂,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患者不能双腿下垂。这种体位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增加肺活量,使痰较易咯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适量利尿剂、强心剂以及硝普纳联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贝格尔(氏)肾病(BNP)、心功能分级(NYHA)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标签:重症心力衰竭;老年;临床治疗;疗效 心力衰竭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静脉回流无器质性障碍发生的情况下,心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导致的心排出量明显减少,对机体代谢需求供应不足的一种综合征[1]。主要好发人群为老年人,其发病特点发病急,进展快且不易控制,病死率相对较高。为了减少病死率,很多专家都提倡“早发现,早治疗”这一宗旨,故临床诊断准确性对治疗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式与疗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59~3岁,平均年龄(69.2±3.7)岁;其中高血压24例、冠心病13例、肺心病1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利尿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血容量、心脏负荷明显降低,达到改善新功能的疗效[2]。根据情况联合使用强心苷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断剂等,临床上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以及调节心律失常的状态,多选用美托洛尔、维卡地洛等。根据以上治疗原则,对照组患者给予适量利尿剂、强心剂以及硝普纳联合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美托洛尔进行治疗[3],其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d,而美托洛尔的服用剂量则需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在服用前期将药量控制12.5~25.0 mg/次, 2次/d,服用1周后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但是要保证最高用量不能超过50 mg,以确保患者在耐受的安全范围内。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措施 【摘要】对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对症护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护理等护理措施,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使得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都发展成此病,是心血管病人的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常见综合症,大多伴有多年的心房颤动、高血压、瓣膜病及冠心病等。其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合理完善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患心力衰竭的老年病人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60~78岁,平均68.2岁。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 2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2.1.1 体位护理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并记录。轻度心力衰竭者,采取头高位睡眠以减轻肺淤血,减轻夜间呼吸困难症状。中度心力衰竭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明显者予半卧位或坐位。重度心力衰竭者者或急性左心衰竭者,取端坐位,同时双下肢下垂,使回心血量减少,用以缓解呼吸困难。 2.1.2 预防静脉血栓、压疮对长期卧床患者要定时翻身,注意患者的身体下垂部位,如取半卧位的患者应观察骶尾部,可下床活动者则应注意踝部及足等处,长期卧床者应注意受力的骶尾部,因此处皮肤极易形成压疮。应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清洁,并定时翻身,以免皮肤破损,防止压疮形成。据报道,在慢性心衰住院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60~80岁的占18.91%,属高发人群[2]。 2.1.3 吸氧管理鼻导管或鼻塞12h更换1次,以保持通道顺畅。湿润呼吸道,以加大湿度。合适的供氧温度为32℃~35℃。采取加温湿化氧疗和鼻腔滴入石蜡油或口唇擦拭甘油可防止患者持续吸氧造成口鼻干燥。CHF患者吸氧流量一般2~4L/min,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流量为1~2L/min。鼓励患者适当饮水[3],同时用氧效果要及时观察并记录。 2.2 对症护理患者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失眠、烦躁、尿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老年重症心衰的治疗资料。结果:本组78例患者中,2例因严重心肌缺血并发心源性休克死亡,5例合并尿毒症死亡,1例因重症感染并发DIC死亡,其余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重症心衰患者的治疗,在充分评估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并兼顾老年人生理、病理特征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标签: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0-0126-02 2005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重症心衰患者78例,本文拟对该类患者的治疗谈几点体会。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8例患者中,女12例,男66例;年龄61~89岁,平均75岁。其中,冠心病30例(急性心肌梗死5例),扩张型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性心脏病2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3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标准分级,心功能均为Ⅳ级。 1.2诊断 本组患者均通过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B型利钠肽等检查明确病因及诱发因素。主要指标为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少尿、下肢水肿、肺部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增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心功能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31%~48%,B型利钠肽(BNP)大于400 pg/ml。 1.3治疗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与中青年相似,治疗多采取强心、利尿、扩张血管药物等综合措施[1]。但由于老年人往往伴有多器官功能减退,且生理的应激能力下降,影响药物疗效并易产生不良反应,同时也影响了药物的正常应用。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组所有患者予以去除诱因,限钠限水,应用呋塞米20 mg,2次/d口服,螺内酯20 mg,2次/d口服,呋塞米40 mg,2次/d静注。如血压不低于100/60 mm Hg,可与硝酸甘油1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以5~10 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每5~10 min增加5~10 μg/min,根据血压和病情确定维持量(适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者)。或硝普钠5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以20~100μg/min微量泵持续泵入(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者)3~5 d。对心率大于60次/min,且无急性左心衰发作,心功能小于Ⅳ级者,给予美托洛尔缓释片11.875 mg,1次/d口服,酌情逐渐增加至23.75 mg,1次/d口服,并长期维持(只要没有停药指征)。对血肌酐小于200 mol/ml,血压大于100/60 mm Hg者,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口服。如心率小于60 次/min原则上不用β受体阻滞剂,不常规应用洋地黄制剂。如有急性左心衰发作或病情需要,可予西地兰0.2 mg静注,也可予吗啡3~5 mg静注(或皮下注射),必要时可重复。对并发频发室性早搏者可予胺碘酮200 mg,3次/d口服,5~7 d后改为200 mg,2次/d口服,5~7 d后100~200 mg,1次/d,维持半个月至1年左右。对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可予150 mg胺碘酮溶入5%葡萄糖溶液40 ml

心衰治疗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机械支持策略 作者:陈玉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顽固性心力衰竭或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适当病因治疗和常规抗心衰处理(如吸氧、限盐、利尿、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等)后,心衰症状和体征仍然持续存在或进行性恶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预后凶险,属于心脏重症的范畴,其发生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存在多支病变、既往心衰病史、高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如未能在发病后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常可导致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要进行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y, GDMT),但一般收效不大,而机械支持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主要使用的机械支持手段如下: 1 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的基本原理:主动脉内气囊在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立即充气,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快速排空气囊,降低心脏后负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脏做功及心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目前较为广泛,2013年ACCF/AHA发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推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

用IABP作为暂时性循环支持(IIa类推荐,B类证据),但是IABP对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仍值得商榷。IABP-SHOCKII研究认为应用IABP不会降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血运重建后30天的死亡率,然而,尚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肯定或否定IABP的应用价值。目前心脏重症监护室对于尚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Killip III~IV级)短期内行床旁IABP支持以改善心功能,提高冠脉灌注压,改善微循环,或是在IABP支持下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应注意IABP的主要并发症:出血,动脉夹层,球囊位置不佳引起的上肢缺血(少见)或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部分为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等。注意穿刺的熟练程度,及时行床旁胸片以及血常规检查。目前IABP支持应用时间尚无明确规定,通常在病情(如血压水平、尿量等)好转后及早撤出,以3~5天为宜。 2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主要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通常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不能满足SpO2<90%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后应用。2012年ESC发布的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应用机械通气改善急性心衰患者氧合及肺水肿(IIa类推荐,B级证据),大部分患者需要无创机械通气即可,小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最新一项大规模RCT研究认为无创机械通气与传统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相比较,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率上无明显获益,但可改善患者肺水肿及呼吸窘迫的症状。目前机械通气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治疗效果探讨

重症心力衰竭急诊治疗效果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10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监测血压、心率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均比治疗前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11例显效,17例有效,2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54.90%;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3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能够有效改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情况,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在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障碍的情况下,静脉回心的血量无法完全从心脏排出,致使静脉血液淤积而动脉血流不足,导致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进而机体各器官出现供氧、供血不足的情况[1]。重症心力衰竭是心力衰竭呈现进行性恶化的表现,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其他疾病,如心源性水肿、低钠血症等,这导致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2]。急诊抢救是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及时采取合理的干预方式对保障患者安全、维持患者健康状态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资料显示,在常规抢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3]。本研究将以本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对重症心力衰竭的急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本科收治的102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处于Ⅲ~Ⅳ级。纳入标准:无药物、手术相关禁忌证;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典型;具备诱发心力衰竭的疾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张明显,左室射血分数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接诊患者后,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并依据患者的病情给予适量的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药物等,同时为患者提供低流量氧气支持,嘱患者保持绝对的休息状态。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美托洛尔治疗。其中美托洛尔依据患者病情随治疗时间逐渐增加剂量,范围在1 2.5~50.0 mg,2次/d;厄贝沙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措施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10T15:51:12.71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作者:李雁 [导读]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得到精心的护理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江苏省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急诊科) 210000 【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急诊内科应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救治的52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用药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的有效护理,病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经过有效的护理,52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二次入院的患者有2例,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6%。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急诊内科得到精心的护理服务,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了死亡几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上大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理衰竭;急诊内科;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05-01 重症心力衰竭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人群中,主要是受到老年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消弱,影响了周身的血液循环与机体组组细胞代谢功能,使得静脉回流无法供应机体需求,致使发生了重症心力衰竭形象。老年重症心力衰竭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严重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受到老年患者自身因素等的影响,给临床护理工作增添了很多的难度。本次研究主要是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急诊内科应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救治的52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包括男患者28例,女患者24例,年龄在68~83岁之间,平均年龄(74.6±2.1)岁,病程在3个月至12年,平均病程(5.2±1.3)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有效的诊断,确诊为重症心力衰竭,同时,均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特征,但是表现的程度不同,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心悸、胸闷、咳嗽等。 1.2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入院后都在急诊内科接受了有效的护理方法,具体的护理内容有:①心理护理:重症心力衰竭的病程很长,具有反复性,治疗时间长,患者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与经济负担。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里变化情况进行疏导,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帮助患者找回失去的自信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的压力,排除患者的烦恼。通过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的心里变化情况进行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患者办理好住院手续以后,护理工作人员要排除患者及家属对救治与监测等环节的排异性,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对治疗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最后,护理工作人员通过一些辅助性的方法,消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例如:听一些舒缓的音乐、看一些励志的书籍等等。②饮食护理:老年患者与普通的患者不同,身体机能变化程度很大,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要格外的注意。患者的身体血液循环不好,钠盐代谢两不多,因此护理工作人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一些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易消化的食物,建议患者少食多餐,控制好进食量,并严格的控制好钠盐的摄入量。③活动护理:对患者进行活动护理的过程中,针对患者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要给予患者争取的活动指导,对患者的身体起来进行有效的评估,符合评估标准的,可以进行下一项活动内容。④用药护理:在进行药物护理的时候,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给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坚持长期用药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并且,护理工作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药物的可能出行的副作用等,当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要及时与主治医师联系,及时的做出处理。⑤生命体征的观察: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假如患者伴有心率加快、失眠等症状,要及时的与值班以上联系,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如果患者伴有焦躁、大汗、胸闷等现象,可以初步判定患者发生了肺部水肿。护理工作人员要对患者取坐位姿势,确保患者双腿自然垂下,并且配合医生对患者施以有抢救。 2 结果 对52例重症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经过细致的护理以后,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其中,有2例患者出院时间不长后,再次住院。通过调查得出,52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对护理结果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达到96%。 3讨论 重症心力衰竭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老年性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有很大的威胁。这种疾病发病很急,病情很严重,因此,要争取到最佳的抢救与治疗的时间。 但是,抢救之后,还要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更好的达到治疗的效果。依据患者自身的身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基于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发病的同时,还伴有很多的其他并发症,因此,给急诊护理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度。经过本院多年的护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具有完善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案,既包括常规护理方案,又涵有了大量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用这套护理方案既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又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治疗上大力推广与使用。 综上所述,对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措施,有效的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睿.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6(29):126-128. [2]公维菊.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3):79. [3]杨秀娟.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护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150-151.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重症监护室(ICU)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80例ICU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基础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对症治疗,治疗组行对症治疗+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观察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心脏NYHA分级比较,治疗组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ICU临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的临床疗效确切,保证患者临床恢复,改善心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关键词老年;重症心力衰竭;重症监护室 重症心力衰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疾病。相关资料记载,中国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约保持在 1.0%,大部分患者年龄超过60岁[1]。心室重塑的发生加重心肌的损伤,并发功能性恶化,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因子,引起恶性循环,特别是重症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急症,在短时间内使病情恶化,故临床对重症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予以高度重视。为探究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作者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80例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ICU 8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为基础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7.78±7.84)岁,病程6个月~3年,平均病程(1.2±1.3)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49~87岁,平均年龄(64.78±8.84)岁,病程5个月~3.5年,平均病程(1.9±1.1)年。80例患者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例、冠心病27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肺源性心脏病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对照组使用对症治疗:临床治疗采用常规疗法。常规疗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吸氧、注射利尿剂、强心剂以及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和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其中美托洛尔采用口服的方式,早晚各1次,25 mg/次。在患者用药1周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剂量进行调整,最大剂量<50 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采用口服的方式,1片/次,1次/d。两组观察治疗时间均为15 d,医护人员密切注意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心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心功能观察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及心脏NYHA分级。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处理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及临床处理 【关键词】心力衰竭,充血性 Keywords Heart failure,congestive 进入新千年以来.急性心力衰竭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临床热点,相继有EHFI、ADHERE、EHF2三个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的公布及ESC急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推出。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新现的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两种情况急性期处理原则是一样的。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分为4个阶段:紧急治疗期、院内治疗稳定期、出院前规划期及长期治疗期。早期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避免或限制进一步的心肌损伤,逐渐过渡到临床稳定,根据病因制定不酬的治疗方案并坚持长期的神经内分泌拈抗剂的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接诊后.应迅速明确病因或诱困,并进一步将急性心力衰竭分类: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伴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心源性休克,高心排血量性心力衰竭及急性右心衰竭。尽可能积极去除病因及诱因.如对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降压治疗最重要。急性冠脉综合征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血运重建最关键,急性心力衰竭伴有甲亢危象时,应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及释放,对一时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先减轻症状,有感染征象者,抗感染治疗。糖尿病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时,暂时停用口服的降糖药,通过滴定短效的腆岛素控制血糖等。 1 一般处理 保持气道通畅及吸氧:对神志清醒有自主呼吸的急性肺水肿或低氧血症的患者给面掣持续气道IF呼吸或无创正压通气(CPAP/NIPPV),维持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95%~98%)。如果经药物及CPAP/NIPPV治疗,仍有低氧血症,神志不清,或心脏停跳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2 药物治疗要点 利尿剂:对存在液体潴留、肺淤血或肺水肿的患者,首先选用静脉注射攀利尿剂,减轻症状。根据液体潴留的程度,选择个体化的剂量,依照治疗后的反应,决定是否加量。密切监测血电解质和肾功能,补充钾镁的丢失。一旦出现利尿剂抵抗,应排除干扰因素,如限盐限水,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肾功能和肾脏灌注等,通常可采用大剂量利尿剂持续静脉滴注(速尿40mg,静脉注射,继之10~40rflg/h,静滴);或增加利尿剂使用的频度;两种或多种利尿剂合用;利尿剂与多巴胺或多巴蚧胺介川等法缓解。以上方法无效时,可考虑超滤。 吗啡:一且建立静脉通道,对在焦虑、气促的重症患者,尽早注射吗啡3mg,必要时,可重复。 根据血压的情况决定其他药物的使川原则,对收缩压大于l00mmHg(1mmHg=0.133kPa)者,选择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界于85~l00mmHg者。选择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对收缩压小于85mmHg者,首先明确有无血容量的不足,有血容量不足者补容,同时使用药多巴胺[>5ug/(kg·min)]或去甲状腺素。上述治疗无效时,考虑机械辅助治疗或性肌力药。 血管扩张剂:对大多数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如果表现为低灌注,血压仍可维持正常,使用利尿剂后仍有充血的症状时,选用血管扩张剂改善外周循环,减轻前负荷。急性肺水肿、严重的高血压时,推荐静脉给予管扩张剂、硝酸酯类或硝普钠。高血压危象时,选硝普钠。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无低血压时。可以在利尿的基础上静脉给予硝酸酯类、硝普钠或重组的B类利钠肽缓解状.并密切监测血压。硝酸酯制剂的使用应在监测血压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到能够耐受的大剂量.一般以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为宜,收缩压不宜低于90~100mmHg硝酸酯与小剂量的速尿联合优于单用大剂量的速尿。 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九其是以后负荷加大为主,如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二尖瓣反流时,推荐使用硝普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大剂量{l0.3ug/ (kg.min),l ug/ (kg.min)).5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5-10-21T15:15:00.963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刘秀芳 [导读]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刘秀芳 (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人民医院山东博兴 256504)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整理、研究,总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慢性反复胸闷、气促,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乏力,合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护理措施包括: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指导患者运动锻炼等。结论: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68-0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病因引起器质性心血管病的主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具有预后差,病死率高的特点[1]。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与我国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冠心病33例,风湿性心脏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NYHA分级:II级26例,III级29例,IV级7例;其中男30例,女32例。年龄,55~74岁,平均年龄(61.2+)岁。病史3~20年不等。 1.2 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责任护士、责任医生共同探讨,总结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探讨开展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意义。 1.3 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见表1。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进行了相应的治疗护理,患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常规护理,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定时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同时注意保暖。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舒适,床铺干净平整。观察患者皮肤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更换体位,避免水肿部位长期受压形成褥疮或破溃。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睡眠,协助患者取有利于呼吸的卧位如高枕卧位、半坐卧位或端坐位。 2.2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宣教方式,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原因、诱因、治疗、病程、常见症状;了解常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情绪激动,讲解戒烟戒酒的重要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发作而多次入院,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丧失劳动能力。因此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或烦躁焦虑,对治疗绝望甚至轻生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融洽关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提供有关治疗信息,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注意正面效果,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和物质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自身价值,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调整生活方式,根据心衰程度来确定水钠摄入量:轻度心衰患者钠摄入控制在2~3g/天(钠1g相当于氯化钠2.5g),中、重度心衰患者小于2g/天,总液体摄入量每天1.5~2.0L为宜[2]。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限制水钠摄入的重要性。在兼顾患者饮食偏好和营养的同时,鼓励患者进低脂高维生素饮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保持口腔清洁,促进食欲。 2.4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遵医嘱实施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与毒副作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有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给予利尿药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按医嘱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分钟15~30滴为宜,监测水电解质平衡情况,防止低钾、低镁血症发生。给予强心剂、扩血管药物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心率、心律、体温、血压、脉压差及心电图变化。患者服用洋地黄药物之前,应测1分钟心率,如果低于60次/分钟或节律不规则,应暂停服药并告知医生。 2.5 指导运动锻炼根据患者心功能分级指导适度运动,鼓励患者参与设计活动计划,以促进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对稳定的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每天多次步行,每次5~10分钟,并酌情逐步延长步行时间[3]。对于绝对卧床的患者,护理人员每2小时给予被动肢体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张钦芳.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4):102-103. [2]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7. [3]王吉耀主编.内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97.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 目的研究分析并探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8例。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有21例,治疗有效的患者38例,治疗效果较差的有8例,完全不见效的患者有1例;对照组患者有9例显效,27例有效,10例患者效果较差,完全不见效的患者有2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当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对患有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标签: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急诊内科急救 作为老年患者的常发疾病之一,心力衰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老年多发疾病。心力衰竭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衰、心功能不全,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各种心脏疾病的中末期因为心肌梗死、心肌硬化、心肌纤维化以及心肌冬眠等原因所造成的严重症状[1]。就目前而言,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我国更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大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地上升[2]。对于患有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一旦不能进行及时的抢救或者抢救不当,就很容易造成患者的死亡[3]。所以,本院为了研究治疗老年重症心率衰竭的有效方法,也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2012年所收治的13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并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和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和美托洛尔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主要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这13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患者当中,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47例。患者的年龄在54岁~87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4±8.1)岁。所有患者当中,原发病为高血压疾病的有27例,原发病为冠心病的有29例,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有18例,原发病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有21例。肺部遭受感染的患者有11例,患有肾衰尿毒症的患者有14例,其余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经过随机分组以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36例患有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有68例患者。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予以治疗,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注射利尿剂和强心剂进行治疗,还可以根据特殊患者的特殊情况,予以硝普钠的静脉微量注射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的患者除了要予以上述治疗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