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招生排名和本科招生

2020年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招生排名和本科招生

2020年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招生排名和本科招生
2020年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招生排名和本科招生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招生排名和本科招生研究生招生

本博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挑大学选专业》武书连主编(武书连教授自1991年开始大学评级裥究,是我国从事大学评级裥究时间最长的学者之一,也是我国发表大学评价论文最多,发表论文被同行引用和评论次数最多的学者之一。)共分11个等级,教育技术学为二级学科二级学科的A级及其以上等级用名次加等级表示,其余用等级表示,相同等级排名不分先后等级划分A等分A,A,A三级,B,C,D,E四等也分辆级,分别为B,B,C,C,D,D,E,E。

军事院校有: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第1名,A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第2名,A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3名,A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4名,A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第5名A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第6名,A

西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第7名,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第8名,A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B

吉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B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B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B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B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B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技术中心)B

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B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B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C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C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C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C

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C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D

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D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D

沈阳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D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D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E

哈尔滨师范大学(电教系)E

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E

以下各大学也有教育技术硕士点可能是由于是刚刚开始招生的缘故《书》中没有提到它们.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北京邮电大学(网骆教育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中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中山大学

湖南大学

解放军外国语大

本科招生院校如下:

教育技术学专业排名_开设的院校_毕业生能力用人单位评价: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浙江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福建师范大学

燕山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

江苏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

东华大学

河南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江南大学

扬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西北民族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

集美大学

长江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天津外国语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佳木斯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三峡大学

韩山师范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聊城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长春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海南师范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喀什师范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淮北师范大学

黄冈师范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

襄樊学院

石家庄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青岛大学

中北大学

延边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湖南科技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北华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南昌航空大学深圳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广州大学

湖北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泉州师范学院贵州财经学院漳州师范学院肇庆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浙江科技学院

陇东学院

江汉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河西学院

嘉应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

延安大学

咸阳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南通大学

宜宾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红河学院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津体育学院

巢湖学院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曲靖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淮南师范学院

九江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井冈山大学

青海民族大学

孝感学院

邯郸学院

武汉体育学院

赤峰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

玉林师范学院

昌吉学院

湖州师范学院

广西工学院

鲁东大学

临沂师范学院

潍坊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泰山学院

枣庄学院

渤海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山西大同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茂名学院

黑河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

长治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黄淮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西南大学育才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C等级的学校有: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1、现代远程教育概念图。 图1

图2 2、立项理由。 资源不够 开展远程教育除构建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网络外,适合学生远程学习的多种媒体学习材料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从试点的情况看,在这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表现在专业很少、课件很少、质量很差、重复开发。可以说,教学资源匮乏是目前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实践证明,开发制作高质量、内容丰富、适于网络远程学习及可供全国共享的教学资源,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搞好资源建设要比建立信息传输基础设施困难得多。 为了更好地协作和交流,资源建设必须要有统一规划,2000年5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发布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试行)》,为统一协调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共同的标准。初期为资源建设投资1亿元,包括:实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1年年底前,用2000万元建设200门网络课程,这些课程要具有较好的交互性、自主性、协作性、开放性、共享性;三库建设,即用2000万元建10个左右库(如案例库、素材库、习题与试题库),为学校和教师制作网络课程提供素材;组织开发重重大教育软件,支持高校远程教育发展。当然仅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照“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生学习体系”的目标来说更是相距较远。 这就需要所有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学校在教育部的统筹指导下,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中注重做好以下工作:宏观规划分工,由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规划,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和优势,承担相应的教育资源建设;区域联合优势互补,实现硬件设备和技术资源的共享;重视现有资源的二度开发;不同载体资源相结合开发,多种载体的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齐头并进;加强共享合作,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库的最大效益。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第1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1、教育技术研究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建立科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答(要点):(1).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 (2).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 (3).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4).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 2、科学理论及其特征 科学理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所获得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析、控制和预测 1)、客观真理性:科学理论的内容必须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2)、全面性:全面性就是指科学理论应能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 3)、逻辑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是将科学研究中所获得的事实材料,经加工整理、分析,采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准确地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第2章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 1、科学研究课题中的所有成分都是未知的 2、系统抽样方法是一种等间隔法的基本抽样;系统抽样方法是一种基本抽样方法 3、实验的外在效度:实验的外在效度指实验结果的可推论性,即代表性问题,表示实验结果是否适合于推广应用,能否做到对同类事物现象做解析、预测和控制。 4、什么是因变量?具有哪些特征? 答(要点):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它具有如下的特征 (1)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或对自变量做出响应的; (2)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3)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素 5、什么是假设?科学的假设应具备哪些特点? 答(要点):假设是对选题提出的问题做假想性的回答,根据这种回答建立有关变量关系的陈述。 特点:(1).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2).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 (3).假设是人们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6、什么是研究方案?研究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要点):研究方案就是针对要进行研究的范围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以及为解决问题而需要的人员、预算和日程的一种研究计划书。(4分) 麦克山提出的研究方案制定的内容包括: A.研究问题 (1)问题的简述;(2)本研究的重要性; (3)列出所要进行检验的假说或要解答的特殊问题。 B.研究目的:列出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的目标。 C.其他有关研究的概述 (1)引述前人有关的研究(最好列举5人以上的研究); (2)讨论本研究与他人的研究之间的关系;(3)本研究与他人的研究不同的地方。 D.研究步骤 (1)总体来源,样本数目,抽样设计。若采用实验法,要说明实验组、控制组的构成; (2)资料搜集途径,资料的类型,搜集的方法,若用问卷调查,要说明调查的地点 (3)实验设计、模式和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4)资料分析,资料分析的数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他分析方法的使用; (5)预期结果。 E.研究的日程进度 F研究人员 把从事研究的主持人及有关成员的姓名、学历简列出来。

706教育技术学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基础》是为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教育信息化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教育技术学概述 (1)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教育技术学概念的内涵; (2)熟悉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分析这些知识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联; (3)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脉络分析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4)熟悉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前沿动态。 2、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1)掌握学习资源、媒体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教学系统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幕课资源、微课资源的结构功能以及教育价值。 3、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 (1)熟悉典型的学习过程理论,并能够分析这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影响;(2)掌握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主要教育功能,能够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中设计教学活动;(3)掌握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4、教学系统设计 (1)熟练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2)深入掌握不同类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方法; (3)能够设计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安排和转换; (4)熟悉幕课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5、教学系统开发 (1)掌握教学系统开发的含义、教学系统开发的技术,熟悉当前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新技术; (2)掌握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路线; (3)掌握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与应用的知识; (4)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作业2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作业2 一、课题一般分为哪些类型?如何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一)课题的类型 按不同的角度分类,一般性的研究课题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研究的目的分类 (1)描述性课题 描述性课题是以描述、研究社会现象的具体情况、发现新特点、新规律为目的。它是最基本的研究课题,难度比较小,层次也比较低。 (2)因果性课题 因果课题是以解释两种或两种以上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目的,主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难度较大,层次也较高。 (3)预测性课题 是指在清楚社会现象关系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预测。其对实际工作可起指导作用。难度最大,层次最高。 2.按题目的成果分类 (1)理论性课题 理论性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对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等进行分析,探索教育规律、教学方法,解释教学现象的本质。其研究成果一般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2)应用性课题 应用性课题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或社会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其最终成果是对这一问题和困难的具体解决方案或对策。 (3)综合性课题 当一个课题既涉及了理论性又涉及了应用性等多方面,便称之为综合性课题。 3.按题目的性质分类 (1)探索性课题 探索性课题主要是指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尚未涉及的领域或问题,研究成果能填补理论或技术上的空白。 (2)发展性课题 发展性课题是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修正或完善已有理论。 (3)争鸣性课题 争鸣性课题是指针对当前一些众说纷纭,暂无定论的问题的研究,最好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或看法。 (二)如何确定一个研究课题 要确定一个研究课题,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策略和方法步骤。 选题的思维策略: ●研究者感兴趣的问题 ●教育工作实践中的问题 ●理论学习及查阅研究文献 ●各级政府的教育研究规划 ●借用、移植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 ●与同行切磋讨论 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期末复习版)

教育技术许研究方法基础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本章重点: 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概念 2.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4.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特点: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研究对象: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和工具。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 1、程序化 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2、客观性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重视科学事实的搜集。 3、数量化 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收集具有数量特征的资料数据,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科学的研究方法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进行资料的记录、呈现、分析和处理。(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理论方法、经验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 1.经验方法之文献研究法 有关专业文摘、索引、工具书、光盘及Internet教育信息资源等文献的检索以及鉴别文献真伪、发挥文献价值与创造性地利用文献的方法。 2.经验方法之社会调查法 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对社会现象进行考察,从中获得来自社会系统各要素和结构的直接资料的一种方法。 3.经验方法之实地观察法 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仪器,直接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的方法。 4.经验方法之实验研究法

实验者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改变某些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方法。 A.理论方法之数学方法 忽略研究对象的其他特征,用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化的处理,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或说明,得到以数字形式表述的结果。 B.理论方法之思维方法 是人们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最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推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综合等。 (I).系统科学方法 系统科学理论“老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为教育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就是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研究活动的过程和资源为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科学事实、探索规律,建立系统理论,以期能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 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 2、探求科学规律 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五)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2、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 3、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 4、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 (六)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 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 本章重点: 1.研究假设的建立 2. 研究变量的确定 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案的撰写 (一)研究课题的选择 科学研究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必须选择并确定研究的中心问题。 研究课题的选择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整个科研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思维导图)

经验之塔不仅是视听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理论之一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 视听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新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 布鲁纳-认知发现教学理论 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理论 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理论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赞可夫-教学与发展的教改实验 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范例教学模式 知识构建理论 视感知规律 人眼的视觉特性 人眼的视觉心理 视觉的光谱灵敏度视觉范围彩色视觉听感知规律 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的概念与类型 传播的过程与模式 教育传播 系统论 控制论信息论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关于构建主义的主要观点 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构建起来的,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构建 新信息和本身的信息 学习者以自己方式构建对事物的理解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构建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构建主义重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教学在构建主义教学中广为采用,这位基于网络的写作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联通主义的基本观点 学习就是联通-知识网络的形成与优化 连接管道比管道里的内容更重要,因为内容是不断变化的 新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与理论体系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联通主义解释了在信息化环境中学习发生的机制,学习者应该如何有效地学习如何获得最新的知识 核心思想:实现知识创新 理论体系:选择原则和零存整取与经典构建主义的异同 相同点 强调真实情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写作与会话的关键作用 认为学习是意义构建的过程 认为知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不同点 考虑了网络时代学习的新特征: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学习零散不系统强调网络时代会搜索就会学习 注重“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 强调学习创新观 积极反应原则-以问题形式教学 小步子原则及时强化原则自定步调原则低错误率原则 问题情境假设与检验整合与应用 只要用于学习的有效时间足够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的掌握标准 掌握学习的程序 诊断性评价实施集体教学 形成性测验二次教学下一单元学习 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学习内容 知识的整合协调应用 根据儿童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利于儿童发展要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教学 5条教学原则 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任务-内容-形式-方法 运用范例阐明“个”的阶段阐明“类”的阶段 掌握规律的阶段 掌握一般性的时间经验或生活经验 教学原则 真实的观点、现实的问题 多样化的观点 持续改进的观点 观点的概括和深化 学习是积极的认知者 社区知识与协同认知责任 民主化的知识 对等的知识发展 无处不在的知识构建 知识构建对话 权威资料的构建性使用 嵌入活动的形成性评价 分辨率视觉暂留心理趋合画面均衡视觉重心视觉心理与构图 线条色彩 明暗视觉节奏人耳的听觉特性响度音调音色 人耳的非线性效应 人耳的隐蔽效应鸡尾酒会效应 颤音效应哈斯效应人耳的声音定位机理 双耳效应 耳廓效应 经验之塔的主要内容 底层(做的经验) 中层(观察的经验) 顶层(抽象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设计的经验演戏的经验观摩演示学习旅行 参观展览电影和电视 广播录音和静态图像 视觉符号 言语符号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教学活动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为具体直观,也能为抽象活动创造条件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学媒体和视听经验,较上层的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容易理解的具体、形象的经验,它又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下层的直接经验方式的不足 传播的概念 传播的类型 转播指信息的交换与交流 人际传播 沟通 调节 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教育传播 明确的目的性内容的严格规定性 受者的特定性 媒体和传播通道的多样性 网络传播 传播的数字化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快捷定传播的大容量检索的便利性媒体的综合性信息的再生性传播的开放性传播的选择性 拉斯威尔传播模式 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控制分析(who)内容分析(say what) 媒体分析(in which channel) 受众分析(to whom) 效果分析(with what effect) 信源-编码-信道(干扰)-译码-信宿-反馈-信源 一个优秀的传播者,将经常注意受传者的反应,修正传播内容,使之更加适合受传者的需要、兴趣和经验等,以加强传播效果 贝罗传播模式 信源和编码者 传播技能 态度 知识水平社会系统文化背景 受传者与译码者 信息 符号内容 处理 通道 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 影响课堂教学的6大因素 教学系统怎样施教(B) 用什么教材施教(L) 用什么教学媒体施教(M) 对谁施教(P) 在什么情况(环境)下施教(S) 为什么(目的)施教(Z) 教育传播要素 教育者教育信息受教育者通道和媒体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自学传播个别传播 课堂传播远程传播教育传播过程 确定教育传播信息选择教育传播媒体 通道传送 接受与解释评价反馈调整再传送 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 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 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 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几乎都是有机整体,且又都自称系统,互为系统,每个系统都是在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并能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系统;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保持一种有序的状态 系统论促使我们以整体的观点、综合的观点来考察教育教学过程与现象,运用系统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系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反馈控制系统 如何对教育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如何分析教育教学系统中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规律,这就是教育技术关注的问题。信息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与方法。 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根据有序原理,在研究与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时,应注意教学系统 与环境的关系,重视对构成教学系统的要素加以注意和选择,更要特别重视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以充分发挥教学系统的功能 整体原理 整体原理要求我们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时,要具有整体意识,不仅要注意发挥系统中各部分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注意发挥各部分相互联系所形成结构的功能,达到教育教学系统的优化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详细资料: 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著作甚丰, 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 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 《电化教育基础》 《电化教育学》 《教育传播学》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详细资料: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整理 1.什么是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 收集与分析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证明或证伪),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 性的认识活动。 ●总结:追求知识或解决问题的一项系列活动。 2.掌握科学研究方法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揭示和发现教育技术中客观存在的、真实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 ●有助于我们对教育技术中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加工、整理,从而找出正确地 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规律; ●有助于我们把概念、规律经过思维加工,构成严密的知识系统,从而能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释、 控制和预测。 3. 科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 ●理论指导(研究的理论基础); ●实际问题(研究的对象,通常以现象的形式存在); ●假设(对问题所做的假想性的回答); ●方法(途径); ●数据(材料); ●分析(寻找原因和规律); ●结论(研究结果)。 4. 科学研究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5. 研究的分类 ●按照研究的目的分类: 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 ●按研究的容分类:基础研究(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层次)和应用研究(包含:宏观、中观 和微观三种层次) ●按科学研究的性质分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是基于描述性的研究,它在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景中归纳出一 般的结论。定性研究侧重于和依赖于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 ?定量研究则与演绎过程更为接近,即它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定量研究侧 重于、且更多地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个人总结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个人总结 一个认真负责的老师,三本相关的参考书还有一些积极活跃的同学,我们一起走过了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几十个学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收获很多,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收获的感想与知识 首先我见识了大师的风采。焦老师本人对待研究的严谨态度,对待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热情以及他作项目的丰富经历,都深深的打动着我。他能够把教育技术学理论合理的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每次课堂讨论他总是很有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本来很冷淡的气氛活跃起来。他给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些任务。他总有很多好书推荐给我们,很惭愧我却一本也没有读过。他总有一些实用的研究课题推荐给我们,让我对教育技术学的未来一次次的充满希望,虽然都这些希望还都很模糊。

第二,在焦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改变了对基本理论的固有观点。由于我的语从小就比较差,我不喜欢基础理论,总以为基础理论没有研究的必要性,因为即使基础理论研究再好,不能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去,一切都是空的。因此,我不会主动的去看关于基础理论的,而是去翻一些关于技术或实用方法的。现在想想,是我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太浅薄、视野太狭隘了,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能让我们形成新的理念,从而来更好的指导技术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技术是给个人通过学习都能掌握的,但从基础理论研究中产生的新的理念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 第三,我从焦老师身上学习到:要保持一颗好奇心、一颗持之以恒的恒心和对自己的信心。对已存在的事物和新产生的事物保持一颗好奇心,不断地去发现、去体验新的事物,只有亲身体验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才能对那个事物有所了解。当我们关注了某个问题或某个领域时,就要持续的关注下去,不要遇到问题就停止也不要每次都仅仅停留在表面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总结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总结 《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课程总结 这门课是研一开设的与教育技术学理论最近的课程,也是本人认为最轻松活泼的一门理论课。关于课程总结本人从四个方面展开:系统反思、学习情况总结、论文情况总结、教师教学评价。由于个人行文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海涵。 一、系统反思: 又到岁末,课程都陆陆续续结束,无外乎焦老师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地为我们传递新知识新事物,为我们介绍了不少的书籍,也在一开始就给我们指出了作为研究生应该有的价值取向,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我们应该是这个年代“最青春、最美好、最富有创造性”的青年学者,以及老师再开始就为我们制定的阅读建议,这些无不反映出老师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无不表达出老师对我们的努力专研奋发向上的殷切期待。但是临近期末看到自己手中的笔记,记录下的这些话语,自己心头很是不安,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这门课程不合格对不起老师的谆谆教诲。老师布置的三大平时作业:多看书;写博客;逛论坛。我都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完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说,我对得起自

己了。在有限的时间里,人不可能同时做好许多事情,于是我选择做我自己喜欢的,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是计算机网络教育与应用的,当初报这个方向就是因为喜欢网络,所以我上来就想要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但是技术部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加之网络所涉及的面实在太广,想要精通所有的方面,不下一番功夫真的很难有成绩。因此平时上什么我手里必定带着一本与网络有关的书籍。作为学生这样做是很不应该,但是我在想,从幼儿园到大学,满堂灌的现象是否在研究生的学堂中同样存在呢?结果是在焦老师的课堂中,我经常放下我手中的书,来聆听一些新的思想,接受新思维,得到新启示。这或许就是这门课程我得到最多的。 这些新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对于教育来说,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另一个就是second life这款游戏对教育的启示。 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那么教育技术就是用来解决教育问题的,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在许多教育技术学出身的同学中认同的却不多。教育技术不是摆设,也不是花拳绣腿,我们不是简简单单地就将先进的工业技术、工程技术,放到教学课堂中,而是让它们实实在在帮助我们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甚至是某一特定教学问题。最近在跟导师研究的一个实验室软件管理项目,导师发出这样的感慨:教育技术这门学科真是不可或缺啊!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在与软件公司交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复习题

第1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1、不属于教育技术学研究一般研究方法的是……………………………………………(B) A.经验方法B.评价研究法C.理论方法D.系统科学方法2、下列哪项属于课题选择的首要原则的是…………………………………………………(A) A.需要性原则B.创造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可行性原则 3、不属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专门研究方法的是………………………………………(A) A.系统论方法B.评价研究法C.信息内容分析法D.响应信息分析法 4、下列各项研究方法中,哪项属于理论方法……………………………………………(C) A.文献研究法B.评价研究法C.逻辑分析法D.内容分析法 5、整理分析、加工所收集到的科学事实,属于科学研究程序的那个阶段……………(C) A.准备阶段B.现象阶段C.实体阶段D.本质阶段 6、下列各项研究方法中,哪项不属于经验方法……………………………………………(D) A.文献研究法B.社会调查法C.实地观察法D.逻辑分析法 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探索科学规律)、(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8、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是:(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 9、怎样判断教育研究的优劣? 有两个概念反映了教育研究的优劣 即教育研究的效度和教育研究的信度。 10、一般来说,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的水平: 1)知觉观察水平;2)探索原因水平;3)迁移推广水平;4)理论研究水平 11、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化特征 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是按照一定的系统性、有程序的步骤进行的。 几个主要的步骤是:选题与假设;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整理;做出判断、得出结论 12、科学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联系,它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必然过程。这种联系是稳固的,只要具备了它发生作用的条件,它所支配的事物发展过程就会重复出现13、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以科学的方法所获得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知识,其目的是为了对客观事物现象进行解析、控制和预测。 14、在教育技术研究中、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建立科学理论的任务有: 1)、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 2)、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 3)、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 4)、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试卷答案

仅供个人参考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玉溪师范学院2012至2013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试卷编号:A ) 120 考试方式: 考试考查 闭卷开卷仅理论部分其他 ) 学院: 专业: 班 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考试地点: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 单项选择题,多选无效!请把答案填到答题卡上,试卷上无效! 1. 根据AECT05定义,教育技术学的三个研究范畴不包括( )。 A .创造 B .管理 C .应用 D .评价 2. 认知主义心理学流派认为学习是( )。 A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的相对持久变化 B .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C .学习是刺激——反应——强化 D .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3. 建立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心理学家是( )。 A .加涅 B .斯金纳 C .华生 D .皮亚杰 4. ABCD 法设置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是指( )。 A .对象、行为、条件、标准 B .对象、结果、条件、程度 C .对象、结果、条件、标准 D .对象、行为、条件、结果 5. 提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教育家是( )。 A .加涅 B .奥苏贝尔 C .布鲁纳 D .布卢姆 6. 教育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 .激励功能 B .诊断功能 C .调节功能 D .排名功能 7. “个体的知识既不是预先生成的,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这反映的是( )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8. 教育技术的范畴涉及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协同作用的 B. 线性的 C. 顺序排列的 D. 互为倒置的 9. 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突出强调的是( )。 A. 学生的“学” B. 教师的“主导”作用 C. “学教并重” D. 自主学习设计 10. 关于学习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 学习理论是教育技术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B. 各种学习理论的主要差异在于对学习本质的不同理解 C. 学习理论是教学设计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 D. 各种学习理论都非常关注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11. 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了解(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12.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般包括( )。 A.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B.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三个环节 C. 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评价反思等三个环节 D. 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三个环节 13. “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持这一观点的学习理论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建构主义 D. 人本主义 14.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不包括( )。 A .学习理论 B .教学理论 C .系统理论 D .艺术理论 15. 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下面陈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学科 B .教育技术学是方法论性质的学科 C .教育技术学是技术学科 D .教育技术学是应用学科 16. 从资源教学应用的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学历史演变的阶段是( )。 A .视觉教学——直观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学 B .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传播——视听教学——教育技术学 C .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学 D .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直观教学——教育技术学 17. 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建立程序教学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 .皮亚杰 B .华生 C .弗洛依德 D .斯金纳 18. 评价教学媒体材料的基本标准不包括( )。 A .教育性 B .新颖性 C .技术性 D .艺术性 19.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其典型特征是( )。 请考生注意:答题时不要超过“装订线”,否则后果自负。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综合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信息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是研究实现教育目标的最优化手段、方法的一门学科。而学习理论是教育科学中最核心的理论,它是指导人类怎样学习的理论,对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观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发展,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教育技术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在二十世纪的前半个世纪,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被看作是明显的行为改变的结果,是能够由选择性强化形成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环境和条件(如刺激和影响行为的强化)是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B.F. Skinner)。在斯金纳看来,行为是人类生活的一个基本方面。因而他一直以行为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他认为,通过对行为的研究,可以获得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功能进行分析的方法,从而影响和预测有机体(包括人和动物)的行为。斯金纳创立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和强化理论,并把它们应用于人类学习的研究,提出了程序教学的概念,总结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如小步子教学原则、强化学习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形成了程序教学理论。图2-2-1显示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图2-2-1 程序教学的基本过程 行为主义的教学原则主要包括: 第一,小步子原则。行为主义强调将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学生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这种学习方式称为小步子教学原则。小步子原则要求对学习内容分割适当,对单元划分的大小要由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来确定(不是步子分割越小越好,否则容易使学生厌倦,也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 第二,及时强化原则。当学生做出反应后,必须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要求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及时强化”或“及时确认”,特别要注意对学生所作出的正确反应给予及时强化,以提高其操作能力。 第三,自定步调原则。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发展,必须由他们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定学习进度。学生在以适宜速度进行学习的同时,通过不停地强化得到了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很多时候,教师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来设计适当的步调。 解释 提问 回答 确认 (刺激) (反应) (强化) 正答 错答 下一步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第一章 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经验方法: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利用经验材料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科学问题。 ?理论方法:提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加工步骤。 ?系统科学方法: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综合思维方式的方法认识研究的各个阶段。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的应用: 三、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 哲学方法:最普遍的方法 一般研究法:某类学科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专门研究法: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 四、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其内容: 1、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 2、学习资料的开发研究 3、学习资料的运用研究 4、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 5、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 五、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 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 2.探求科学规律 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作用 1.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 2.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 3.推广应用教育技术学科的桥梁 4.丰富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七、教育技术的概念,作用 第二章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1)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社会需要; 2)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向教育理论的转化; 3)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向教育应用实践的转化; 4)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本身的偶然发现; 5)来源于现有教育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6)来源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启示与移植。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需求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 ?自变量:自变量,就是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 ?因变量: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 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干扰变量:属于研究中可以判断其存在,但是无法控制或测量的变量,也有的叫中 间变量、无关变量,或复合变量。它的存在会对其他变量的效果解释产生不利影响,使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与解释。如,被试者的主观态度、习惯、动机等。 四、假设的特征 ?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 ?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 ?假设是人们认识、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五、抽样的概念: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六、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也叫随机抽样,是指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排除主观意愿 的干扰,使总体的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抽选为样本单位,每个总体单位入样是随机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整群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有抽签法、查表法,简单随机抽样对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划分或排队,完全随机地直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使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等的机会被抽中,故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 ?非概率抽样也叫非随机抽样,是指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或判断,从总体 中有意识地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重点调查、典型调查、配额抽样、方便抽样等就属于非随机抽样。 第三章 一、文献检索的类型 1、按载体形式分(教育技术文献类型):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机读型文献;声像 型文献 2、按加工程序分: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二、 三、什么是结构化观察? 结构化观察是指人们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有目的地,对特定对象进行有计划、系统化观察,并要作严格详细的可量化记录的一种观察方法。它是为进行量化研究提供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结构化观察的特点 1.有特定的观察内容 2.采用专门的观察方法 3.有限制的观察范围 4.可量化的观察的记录方式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教育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①提出问题和假设②设计研究方案③实施研究并搜集资料④处理分析资料⑤检验假设并作出讨论⑥在已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研究。 2.问卷法有哪些优点? ①问卷内容客观统一②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③匿名性强,回答真实④样本大⑤研究间接化,相互作用效应小。 3.简述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 ①构建理论体系②对各种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③发展和完善原有理论体系④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4.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之前,应对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其目的是什么? ①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收集、删除或补充有关结果②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进一步分析及取得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③通过数据资料的整理形成典型的材料,发现某些规律。 5.实验研究有何特点? ①实验研究要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②实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回答“为什么”的问题③实验研究有严格的研究设计。 6.研究假设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有何作用? ①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加具体、范围更加限定。②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设计具体的数据收集程序,去检验该假设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的关系的推测是否正确。 7.观察法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方法对教育研究有何重要作用? .①通过科学观察可以获得认识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②观察研究是检验理论假设是否正确的重要途径。③观察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8.做好实验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①选择适当的设计,使处理效果成分显示出来。②控制自变量③要考虑实验结果的可推论性。 9.定性分析有何特点? ①定性分析注重整体的、发展的分析。②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③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有一定的弹性。④定性分析倾向于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⑤定性分析的主观因素影响及对背景的敏感性。 10.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探求科学规律。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1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有哪些作用? 第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第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使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第三,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第四,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12.在教育技术研究中应用现代技术手段有何意义?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一)传播理论

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一):传播理论 hsyjjy 2004-11-20 下午 07:27:52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综合了多门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特别是许多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观念、新理论,他们交叉渗透,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推动着本学科的持续发展。 一、教育技术学的信息论基础:教育传播学 我们知道,大众传媒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迅速、广泛”。而我们的教学实际上就是知识的传播过程,因此用传播学理论来研究媒体与教学过程,探索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是很有价值的,这也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传统研究途径,并由此诞生了教育传播学。 传播一词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也有人把他译成交流、沟通、传通、传意等,他来源于拉丁文communicure,意思是共用或共享。现在一般将传播看做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即传播者运用一定的媒体和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一)教育传播过程 一般把教育传播过程分为四个环节来描述: 1.传播的准备:目的、对象等的确定、提出系列传播任务、进行教育传播决策。教育传播的对象群是确定的,但是存在着多样性和动态性,因此应有预测性分析研究。 2.教育传播的实施:信息的开发、收集、加工、发送等。 3.教育传播作用于学生心理:教育信息引起学生的注意,信息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在感觉通道中消化和筛选,作用于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起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或行为出现反应。

4.教育传播的调整:根据传播效果的分析,及时调整传播进程或进行补救。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当媒体应用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时,称之为教育传播媒体,他成为连接传者与受者之间的中介物。人们把他当成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他们在教学环境中,带有一定的目标性,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为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三元模型。在现代教育传播活动中,媒体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将媒体作为教学传播系统的要素之一,于是我们得到如图1所示的教育传播系统四元模型。实际上,四元模型是由三元模型的衍化,因为我们把学习材料看做为媒体化的教学信息,把学习材料这一要素分成了“教学信息”(即内容)与作为内容载体的“媒体”两部分。这四个组元在适当的教学环境中相互作用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图1 教育传播系统 (三)教育传播模式 20世纪40年代,数学家香农提出了一个关于通信过程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最初是单向直线式的,不久,他与韦弗合作改进了模型,添加了反馈系统(图2),此模型后来被称为香农-韦弗模式,在技术中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