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及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61.91 KB
- 文档页数:3
肝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易永祥;胡亮;韩建波;陈国庆;徐宁【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13【摘要】目的分析肝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采集98例肝脏移植术患者术后第1,2,3,5,7,14,21天痰液、中段尿、腹腔引流液、胆汁、静脉血、伤口和特定部位的组织进行细菌、真菌和病毒检测,分析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98例患者术后感染率为60.20%.细菌感染86.44%;病毒感染11.86%;真菌感染1.96%.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62.96%;单一感染37.04%.肺部感染最常见;其次是腹腔、血液、胆道、尿路、肠道.单个部位感染最常见占61.02%.早期感染主要以肺部感染为主,后期感染以腹腔感染和胆道感染为主.结论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和用药方案,重视病原菌的培养和药敏试验,减少感染的因素和途径,以降低肝移植的感染概率.【总页数】2页(P3084-3085)【作者】易永祥;胡亮;韩建波;陈国庆;徐宁【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江苏南京 210003;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江苏南京 210003;南京市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江苏南京 210003;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肝移植中心;上海市仁济医院肝移植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相关文献】1.DCD供肾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 龙建华;谢娟娟;钱坤;李志军;李建军2.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和结核杆菌感染情况分析 [J], 邓少丽;袁涛;夏季;鲁卫平3.活体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 李纪岗;钱叶勇;石炳毅;范宇;解俊杰4.肝移植术后中远期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及诊治 [J], 黄云帆;刘大平;陈虹;王旭;范铁艳5.成人活体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J], 张红志;陈凡;高伟;马楠;王凯;徐彦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肝移植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感染是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探讨肝移植后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具体治疗方案,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引言肝移植术作为一种挽救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肝移植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感染,严重时可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合理有效的感染治疗方案对于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肝移植后感染的诊断1. 临床表现:肝移植后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寒战、咳嗽、咳痰、腹泻、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症状,如伤口感染、胆道感染等。
2.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肝功能异常等。
尿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有助于发现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3.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肺部感染、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等。
4. 细菌学检查:通过血液、尿液、痰液、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和指导抗生素治疗。
三、肝移植后感染的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早期诊断是治疗感染的关键。
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以便尽早发现感染。
2. 确定病原体:通过细菌学检查确定感染病原体,为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3. 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根据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 抗感染治疗与支持治疗相结合: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强患者的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平衡等。
5. 定期复查:在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肝移植后感染的具体治疗方案1. 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1)万古霉素:0.5g,静脉滴注,每日2次。
(2)利奈唑胺:600mg,口服,每日2次。
(3)克林霉素:60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
2. 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1)头孢曲松:2g,静脉滴注,每日2次。
肝移植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发生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肝移植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发生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方法以肝移植术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试验组护理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肝移植术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可预防肺部感染,得到患者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肝移植术;预见性护理;肺部感染;前言肝移植术治疗过程中伴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疾病的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
因此,肝移植术患者应当需明确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便预防肺部感染,促进疾病的治疗[1]。
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肝移植术后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发生肺部感染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肝移植术患者10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8年4月-2020年10月,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
参照组,男性患者共23例,女性患者共27例;最小年龄是28岁,最大年龄是46岁,年龄平均值是(38.75±5.84)岁。
研究组,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28例;最小年龄是27岁,最大年龄是44岁,年龄平均值是(38.42±5.16)岁。
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具备手术适应症;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术前感染性疾病;药物过敏;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讲述疾病知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关注患者体征变化,监测心率、血压等各项指标。
在术后指导患者的饮食,营养丰富,膳食均衡。
肝脏移植后感染预防策略的探索I. 背景介绍肝移植已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
但是,肝脏移植后感染是导致移植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如何预防感染已成为肝脏移植后的重要问题。
II. 肝移植后感染的类型肝脏移植后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
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占肝移植后感染的50%-70%。
病毒感染是最严重的感染之一,可以导致移植失败,甚至导致死亡。
III. 预防策略1. 保持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手卫生应在接触患者、使用药品或手术工具前后进行。
2. 使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细菌感染。
但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
3. 疫苗接种在移植前或移植后,应接种预防性疫苗,如肝炎疫苗和流感疫苗等。
这可以有效地预防病毒感染。
4. 避免使用过期药品过期药品可能会导致感染,因此应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5. 监测移植后感染移植后应定期检查感染,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或调整免疫抑制剂等。
6. 加强营养和免疫力加强营养和免疫力可以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脂肪和糖分。
IV. 针对特定感染的预防措施1. 细菌感染预防措施细菌感染主要通过手术器械、手术室和医护人员传播。
应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期清洁设备、医疗设施和身体,使用合适的手术器械等。
2. 病毒感染预防措施移植前应进行适当的筛查,以排除病毒感染。
移植后,应定期检查病毒感染,并及时接受治疗。
3. 真菌感染预防措施真菌感染主要通过医疗设施传播。
应采取一些措施,如定期清洗病房、使用灭菌设备、采用单间隔离等。
4. 寄生虫感染预防措施寄生虫感染很少发生,但仍需要预防。
应在移植前进行适当的筛查,定期检查和治疗感染。
V. 结论在预防肝脏移植后感染方面,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手卫生,使用抗生素,接种疫苗,定期检查感染,加强营养和免疫力。
此外,针对特定的感染,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龚慧玲【摘要】[目的]分析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且探讨对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180例肝癌手术病人的一般资料,查看病人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情况,将180例肝癌手术病人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两组,并对可能引发病人术后肺部感染的因素进行数学统计学分析,分析与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80例肝癌病人在手术后有60例发生肺部感染,120例没有发生肺部感染;通过数学统计学的分析,发现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肥胖、以往肺部疾病史、脑血管意外病史、术中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血流阻断、术后使用镇痛泵、术后带呼吸机.[结论]通过对肝癌病人术后的肺部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上对肝癌病人术后的有效护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达到降低肝癌患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期刊名称】《全科护理》【年(卷),期】2017(015)027【总页数】3页(P3412-3414)【关键词】肝癌;手术;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作者】龚慧玲【作者单位】330003,江西省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肝癌是一种具有慢性消耗性的疾病,也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
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手术治疗方法是对肝癌病人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然而病人在手术后也经常性的会带有并发性的感染现象出现,其原因也是多方面导致的[2]。
近些年,虽然由于现代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手术期间管理进行了强化,使得肝癌病人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肝癌病人在术后的并发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却仍处于一个比较高的水平[3]。
肝癌病人术后的并发性肺部感染,一方面会增加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另一方面还会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为病人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负担[4]。
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出与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提出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降低肝癌病人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肝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潘光栋;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继春;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王新平;夏冬【期刊名称】《腹部外科》【年(卷),期】2006(19)1【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发生重症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移植中心1999年~2003年12月肝移植病人中合并重症肺部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多数病人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结合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治疗.治愈23例,死亡3例.结论早诊断,早期治疗,及时"个体化"调整免疫抑制剂,对真菌感染采用渐进性、间断性、低浓度、联合给药是防治肝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关键.【总页数】2页(P41-42)【作者】潘光栋;严律南;李波;曾勇;文天夫;赵继春;王文涛;杨家印;徐明清;王新平;夏冬【作者单位】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治疗体会 [J], 赵勇;王先梅2.纤支镜在老年急性重症肺部感染并肺不张的治疗体会 [J], 王俊3.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治疗体会 [J], 徐延国4.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治疗体会 [J], 杨楠;李斌5.重症脑出血患者ICU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与治疗体会 [J], 朱启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预防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集束化护理管理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肝移植患者计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20)与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实验组(n=20),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集束化护理能够降低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率,且可改善患者的护理服务体验。
关键词:肝移植;肺部感染;集束化护理;满意度肝移植属于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有效方案,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的成功率以及生存率均明显上升,但术后仍然存在较多的并发症,肺部感染则属于常见的一种。
研究指出[1],肝移植患者术后7d内肺部感染发生率约70%,为此积极做好肺部感染的预防是很有必要的。
故本次研究评价了集束化护理管理对预防肝移植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肝移植患者计40例。
纳入标准:(1)肝移植手术成功;(2)术前无肺部感染;(3)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合并症者;(2)术后病情危重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n=20)与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实验组(n=20),对照组男16例,女4例,年龄31~65(46.15±8.32)岁,实验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0~65(45.73±8.44)岁,两组基础资料对比,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
实验组则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建立护理小组,按照《肝脏移植》中肺部感染相关内容,设置肺部感染监测表,找出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分析筛选专家共识、治疗指南等,制定护理管理策略,具体如下:(1)机械通气期间,将开放式吸痰操作变为密闭式吸痰,减少环境污染、交叉感染的风险,且做到一次性呼吸机管道一人一用一丢[2]。
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摘要:目的:探究肝癌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
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到我院及进修单位(湖南省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240例肝癌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划分为感染组(n=24)与非感染组(n=216),分析导致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
结果:所选择240例肝癌患者术后有24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几率为10.0%,而导致出现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超过60岁、术前合并了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过长等,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可行肺功能锻炼、戒烟、禁止饮酒、镇痛等干预进行预防。
结论:对于肝癌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对可能导致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便于最大程度保障其生命健康。
关键词:危险因素;肝癌;肺部感染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surgeryZhou Jun Hanshou People's Hospital (Hunan,Changde) 415900[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surgery.?Methods:2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ancer and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and advanced unit that People's Hospital Hunan Provincial from January,2014 to January,2018 were selected,and were underwent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its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 analyzed,and were divided into infection group(n=24)and non infection group(n=216)according to the whether pulmonary infection occurredafter surgery. Then,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240 cases patients who had liver cancer after operation,there was 24 cases had pulmonary infection,and the infection rate was 10%.The 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were older than 60 years old,other basic diseases and too long operation time before operation,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non infection group(P < 0.05).The feasible pulmonary function exercises,smoking cessation,prohibition of alcohol consumption,analgesia and other interventions were taken for prevention.?Conclusion:For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liver cancer surgery,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that may lead to pulmonary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and then have the pertinent prevention,so as to ensure the life and health of the patients to the greatest extent.[Key words]?risk factors;liver cancer;pulmonary infection肝癌患者在术后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便是肺部感染,由于此类患者长期慢性消化很容易存在免疫力低下、机体营养不良等情况,因此增加了肺部感染发生几率。
儿童肝移植术后重症感染的总结分析【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儿童肝移植的患儿,在术后出现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
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2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移植患儿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究。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次对220例患儿采用活体和尸体两种移植方式作为分组标准,活体组为研究组,尸体移植为常规组,每组都为110例。
结果:在接受肝移植的患者中,出现感染事件的概率为;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主要包含了高PELD评分、低体重,独立危险因素包含多次手术、术后胆漏等指标。
结论:对肝移植患儿来说,需要在开展围手术期间做好多学科的合作,加强营养支持干预,尽可能降低患儿出现术后感染事件,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肝移植;儿童;重症感染;危险因素近些年,肝移植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有效降低了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了移植成功率,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第1年的存活率能够达到80%-90%。
但对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受到免疫抑制药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出现术后一系列不良反应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如新生肿瘤、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心血管疾病、感染等等,都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直接威胁。
因此,本文针对儿童肝移植为研究对象,对术后出现的多种重症感染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23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移植患儿共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的术后感染危险因素进行探究。
在220例患儿中,1岁以上的患儿共70例,患儿平均月龄为(48.1±4.6)月;平均体重为(14.5±1.5)kg。
其他150例患儿月龄在4-12个月,平均月龄为(7.8±1.2)月;平均体重为(7.4±0.1)kg。
在这些患儿中,采用的肝移植方法主要有经典原位肝移植术行和劈离式肝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