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43.75 KB
- 文档页数:2
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作者:陈剑琴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评价其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应用循证护理的78例胸外科患者为循证组,以我院同期应用常规护理的78例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
结果循证组胸外科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循证护理;外科;呼吸道管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9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4-01循证护理是通过慎重准确的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有价值的、可信的最佳科学研究结果,护理专业技能与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完美结合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制订出的护理措施[1]。
大量临床实践数据显示,在胸外科患者呼吸道管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以极大的提高护理质量,呼吸道管理效果较好。
我院2012年1月到12月间对部分胸外科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患者呼吸道管理效果较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12月间收治的156例初次行胸外科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检测,经心电图、胸片或CT等辅助检查结果显示需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均为首次进行胸外科手术[2],主要合并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脑血栓以及慢性气管炎等,均已排除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和精神障碍。
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患者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为32-84岁,平均43.35±2.97岁;食道癌11例,肺癌6例,纵隔肿瘤10例,贲门癌5例,自发性气胸7例,肋骨骨折9例,外伤性气胸11例,多发性损伤6例,瓣膜置换、冠脉搭桥等心脏手术7例,其他6例。
预防及控制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感染的循证护理发布时间:2021-05-14T11:34:50.97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6期作者:李春燕周洁惠雷志影孙煦勇秦科[导读] 当前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临床肝移植手术的相关技巧以及手术注意事项都有明确的规定。
李春燕周洁惠雷志影孙煦勇秦科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移植医学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当前医学发展的速度很快,对于临床肝移植手术的相关技巧以及手术注意事项都有明确的规定。
术中及术后的免疫抑制治疗也逐渐的渗透到各种手术当中去,得到了极快的发展。
对于相关的免疫制剂能够对术后的病人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肝移植后的感染率也呈现一个高发生率的状态,其中大部分死亡原因均是由于术后感染致死的,特别针对肺部的感染情况,已经成为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就针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感染预防及控制方面进行一个深度的研究.关键词:肝移植;感染;预防及控制前言:文章针对肝移植手术患者感染的情况为出发点为预防感染相关措施提出一定的建议,望对之后类似情况可以提供一个借鉴。
术后感染具体指的就是在手术后的一个月之内,因为患者自身,医护人员的不重视,医院的相关设施的不完善导致的感染。
这种感染严重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这种情况的不断增加,我们要根据现有的医疗情况和经验来进行相关的研究,为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的增加。
1近些年肝移植术后患者情况近些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信息十分发达,人们在进行线下的治疗同时,还可以根据线上的平台交流相关的病情及护理情况。
目前虽然肝移植手术术后相关的护理意识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没有专业的指导,还是会出现此类感染问题。
对于医院方面也要定时加以培训预防感染相关的课程,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指导。
2各方面护理措施的加强2.1人员准备针对术后感染预防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业务熟悉的有一定熟悉程度的并且资历高一些的护理师制定出专业的具有参考意义的护理手册。
其中要包含病房日常消毒注意事项,对病人的护理流程,对病房存在的物品进行定期的消毒,低于肝移植术后可能会发生并发症相关护理,以及患者注意手册等。
循证护理应用中常见问题及误区分析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
1992 年,加拿大MeMaster 大学的David Sackett 等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并发表了其代表作(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Evldence BasedMedicine)。
同年在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1 个Cochrane 中心。
1993 年又正式成立了Cochrane 协作网。
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英国、加拿大和美国,遵循证据的观念被不少护士所接受,循证护理研究得以相继开展,循证护理实践在不断地被尝试。
1996 年,英国的York 大学成立了全球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NHSCRD)。
1998 年,英国创办了《循证护理》杂志。
在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1999 年首先开始对护理人员进行循证实践的相关培训,并将循证护理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于2004 年11 月成立国内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致力于推广循证护理实践,进行证据转化、证据传播、证据应用,翻译并传播“最佳护理实践临床指南”,以推动我国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
循证护理的定义强调3 个内涵:(1)审慎筛选文献,即对检索出来的文献结论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2)形成明确性的推荐意见,即对筛选同类的文献结论进行汇总和综合;(3)根据证据的有效性,对患者的适宜性,临床情景的可行性,明智地决定护理行为,即结合专业判断及患者需求,依据证据进行临床决策。
1 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文献筛选与质量评价是循证实践的关键,但是该过程比较繁琐。
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往往不可能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去检索及评价证据质量。
目前循证实践领域推荐的做法是直接查询经过严格评鉴的与成熟的循证资源。
如公开发表的系统评价论文、临床实践指南或最佳实践报道。
此类资源是经过循证实践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与评价后形成的,源清晰地标注了证据的来源,并根据Cochrane 中心构建的证据分级标准与推荐意见,对证据的有效性与推荐意见进行说明,供临床专业人员利用预先确立的证据分级标准与推荐意见使用各种证据。
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引言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是指患者在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时发生的肺部感染,是重症医学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受疾病的风险和死亡率,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预防VAP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循证护理是一种能够帮助护理工作者做出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护理决策的方法。
在预防VAP方面,循证护理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很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原理循证护理是指通过系统地获取、评价和应用当前研究证据,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价值观,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它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式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实践的进步。
循证护理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将最新的临床研究证据引入到护理实践中,以保证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是要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和价值观,以及护理工作者的专业经验,以保证护理的人性化和个性化;最后是要注重护理过程中的评估和反馈,以不断完善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VAP的预防主要包括包括机械通气时的呼吸机管理、口腔护理、体位转换、吸痰、管路管理、抗生素使用等多个方面。
循证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收集和评价最新的研究证据,以确定VAP预防的最佳护理措施;其次是将最佳护理措施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最后是通过不断地评估和监测来保证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呼吸机管理方面,循证护理指导将适用于VAP预防的通气策略和撤机标准引入到临床实践中;在口腔护理方面,循证护理指导将口腔护理的频次和方法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改进。
循证护理在VAP预防中的效果评价对于循证护理在VAP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目前已经有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
下面将针对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1. 呼吸机管理循证护理在呼吸机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肝移植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对策李君丽发布时间:2023-07-06T02:34:21.891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7期作者:李君丽[导读] 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患者,观察其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本院在2006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探究组执行针对性护理。
内蒙古包钢医院普外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摘要:目的针对肝移植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患者,观察其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进行研究。
方法研究本院在2006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收治的5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
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探究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执行常规护理,探究组执行针对性护理。
对比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评分,生活质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探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肝移植术后服用抗排异药物患者,对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有助于控制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更加突出,值得推广关键词:肝移植;抗排异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对策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在储存肝糖、去氧化以及合成分泌性蛋白质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针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疾病会导致患者身体健康受到极大危害,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这部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肝移植作为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
但在完成肝移植手术后,有9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急性排异反应,这也是困扰广大医学人员的重要问题。
当前在临床上针对这一问题,主要应用抗排异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1]。
这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免疫抑制作用以及抗过敏作用等等,能很好的控制患者地排异反应,但患者在治疗中也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就包括胃肠道反应,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以及精神症状等等,所以护理人员在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药物的正确服用,还需要对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患者的不良反应预防以及处理,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不良反应对患者带来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