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 格式:pdf
- 大小:100.72 KB
- 文档页数:2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24期杜月娇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
截止到2018年年底,全国的公路里程达48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4.3万公里,位列世界第一。
在这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无数交通科研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和辛勤付出,而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基础研究中心团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依托“山东省道路结构与材料重点实验室”“高速公路养护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混凝土材料与桥梁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基础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创新工作室、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三位一体”的创新组织架构,持续聚焦交通基础设施性能、安全、智慧提升等技术热点研究,组建了“‘道可道’耐久性道路创新工作室”“‘砾青途治’新材料创新工作室”“‘砼芯同创’混凝土及结构创新工作室”以及“耐久性道路”“高性能沥青材料”“高性能混凝土”“道路质量提升技术”“大宗固废资源化路用”“智能感知与交通大数据”“路域交通安全”等创新团队,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创新型班组”“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诸多荣誉称号。
“道路基础研究中心是我院开展交通科研创新工作的中坚力量。
多年来,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交通科研创新为引领,以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己任,不断培育、壮大交通科研创新团队,从而凝聚团队智慧,发挥团队力量,持续增强交通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的公路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林如是说。
十五年到五十年,打造新一代绿色耐久路面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成本能耗,打造新一代路面,是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基础研究中心团队追求的目标。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攻关,他们解决了表面材料早期水损坏,重载交通车辙、疲劳开裂等问题,向着新一代绿色、耐久、智慧道路不懈前进。
“传统的沥青路面寿命设计为15年,而永久性沥青路面能达到50年以上。
国内智慧高速建设研究综述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5)二、智慧高速建设理论基础 (6)2.1 智慧高速的定义与特征 (8)2.2 智慧高速的技术支撑 (9)2.3 智慧高速的建设目标与要求 (10)三、国内智慧高速建设实践进展 (11)3.1 东部地区智慧高速建设实践 (12)3.2 中部地区智慧高速建设实践 (14)3.3 西部地区智慧高速建设实践 (15)3.4 重点城市智慧高速建设实践案例分析 (16)四、国内智慧高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7)4.1 技术与标准问题 (18)4.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19)4.3 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问题 (21)4.4 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问题 (21)五、国内智慧高速建设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23)5.1 智慧高速建设的发展趋势 (24)5.2 智慧高速建设的未来展望 (26)5.3 对政策制定与支持的建议 (27)六、结论与建议 (28)6.1 研究结论总结 (29)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0)6.3 对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31)一、内容概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智慧高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还在管理模式、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
本文将对国内智慧高速建设的现状、技术发展、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智慧高速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技术发展:针对智慧高速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如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服务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和技术特点,为我国智慧高速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管理模式:从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角度,分析了智慧高速建设中的管理模式及其优缺点。
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以实现智慧高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陆化普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波高级工程师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擘画了交通强国建设的蓝图,我国交通发展踏上新征程。
在此背景下,从可持续交通视角,分析我国交通强国建设成就、发展变化,并进行展望,对于实现高质量、高效率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可持续交通与交通强国建设的关系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是要合理满足交通需求、优化资源利用、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安全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交通的良性发展。
交通强国建设目标是要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
绿色交通的广义概念是可持续交通,绿色交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关键突破点之一。
可持续交通是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目标的基本要求和必由之路,也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特征之一。
可持续交通既是发展理念,也是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的交通系统是以提高交通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为目标的综合交通系统。
因此,可持续交通的发展目标从本质上也是交通强国建设的目标和追求。
二、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成就与变化我国交通运输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大发展,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瓶颈制约,到20世纪末的初步缓解,再到目前的基本适应,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规模、客货运输量均已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取得突破,交通治理得到改善,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供给能力基本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交通实现了历史性的大发展。
1.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及运输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贯通,基本形成了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发挥高速公路支撑引领作用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6.12.30•【文号】发改基础[2016]2806号•【施行日期】2016.12.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产业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大战略”发挥高速公路支撑引领作用的实施意见发改基础[2016]280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委、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以下简称“三大战略”),科学合理有序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更好发挥高速公路基础支撑和先导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到2015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2.4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已覆盖97.6%的城镇人口20万以上城市,对促进资源要素跨区域便捷流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支撑“三大战略”的要求相比,我国高速公路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促进陆海双向、区域协调发展的部分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仍存在未完全高效贯通路段,部分省际通道推进缓慢,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在国内经济增长空间转移和对外全方位开放的部分重点实施地区,高速公路对港口、口岸、机场等重要节点的集疏运服务能力仍需增强;三是主要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功能结构有待优化,互联互通水平不高,部分进出重要节点城市的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不畅。
科学合理有序推动高速公路建设,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撑“三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对于构建陆海双向对外开放走廊,改善区域经济纵深发展条件,增强主要城市群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