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2021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历年考研大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考研科目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一、2021年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65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之论述题精编

1.试述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

【答案】(1)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统治在其国内不断发展,并积极向外扩张势力,对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乃至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侵略和扩张,剥削、奴役和掠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以实现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而大规模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资本输出的形式有多种,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和特征,对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3)当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越出国界,在世界上扩展其势力范围时,需要建立起相应的国际垄断组织,来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国际垄断联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即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和垄断组织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经济关系中划分势力范围,形成国际垄断局面。

为了维持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统治,获取高额海外利润,除了在经济领域划分势力范围之外,帝国主义国家还采取政治、军事手段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即通过武力占领等手段,把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二战以来,老殖民主义体系已经瓦解,过去的殖民地、附属国纷纷独立,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也由旧殖民主义转为新殖民主义。

2.试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

【答案】真理的价值具体表现在它的功能上。

(1)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一方面,由于真理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之前人们可以根据真理制订出正确的计划、方案,甚至制成实践模型,成为人们行动的依据,以保证实践活动取得成功;另一方面,真理渗透于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能随时校正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偏差。

(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为以后的认识提供了思想资料和理论指导,为认识的发展和达到新的真理开辟道路。所以,追求和把握真理是推动认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任何人都必须服从真理,真理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它对人们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作用。真理的激励功能表现为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力量和鼓舞,使人们把追求真理看作是崇高和伟大的事业。

3.如何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答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

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业及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改观,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各种不同具体形式,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4.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答案】(1)辩证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关系理解基础上的。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成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

第一,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否定,是指事物在自身矛盾的推动下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否定的动力、能力来自事物内部,而非外部,是事物内部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对立统一所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己运动”、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才能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没有否定,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

第三,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是从旧事物的母腹中产生的,它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不合理的因素,吸取和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没有否定的环节,就没有新旧事物的联系。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原理是建设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哲学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本身的既克服又保留。同时要科学地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对待外国的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

总之,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文化的优秀遗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我们的文化事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反对全盘西化和盲目排外等观点。

5.试用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论述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它的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完全一致。

(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①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不同步性;

②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作为精神产品,一旦为人民所掌握,会转化为精神力量,从而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这种反作用一般为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当它所服务的是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经济基础时,就起阻碍作用。

也就是说,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先进的、革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延缓的作用。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础。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也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武装人的头脑,提高人的素质,转化为人的精神力量和动力,从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腐朽的落后的社会意识,会起阻碍作用,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绊脚石和不和谐因素,会腐蚀人的思想,削弱人的意志,从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既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也存在着落后的思想意识。前者对社会的影响是积极的,后者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我们必须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和弘扬先进的社会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